刘日:走出无极之后的坎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3:34:39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808/22/26005_305716188.shtml

《无极之路》当年轰动一时,该书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刘日在任河北省无极县县委书记期间,始终谨记自己的职责,为改善全县人民的生活而努力的经历。
  1990年6月《无极之路》刚一面世,就被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还被拍摄成53集大型电视报告文学片的《无极之路》。当时有一句“著名的话”,说作者王宏甲“剥夺了我一夜的睡眠”,因为很多人是一夜读到天亮的。媒体称“一部《无极之路》打动了亿万颗心灵”。
  刘日后来怎么样了?数不清的读者、听众和电视观众经常提出这个问题,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和刘日“收到的来信可以用麻袋装”。近日,本报采访相关人士,披露了刘日20年多年来的历程与近况。
  近期,作家王宏甲的长篇报告文学《永不失望———<无极之路>后来的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宏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独家披露了刘日的近况。在《无极之路》中,刘日总是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百姓”,这不是他为官的矫揉之辞,而是他的亲身体会。在无极县他度过了一生最为欣慰的八年。而八年之后,他的从政之路走得坎坷,令人出乎意料。
  在接受本报采访的时候,王宏甲说他把当年为《无极之路》撰写的电视片主题歌印在了《永不失望》的卷首。“今天读它,依然能感受到那歌词中提到的‘沃土’就是人民;不论社会出现了什么,这脚下的大地依然是我们的祖国,我们依然要爱她!‘天地人心,生民之命’,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青春岁月曾有的理想、追求、热情和奋斗。我们能否通过检阅我们曾经跋涉的路,在今天,面对今后向何处去,选择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份情感、一份责任。”
  调离无极
  其实,刘日的仕途开始于河北正定县。那时还是“文革”时期,他由一个高中教师转为公社干部,从公社到县委。1985年,他担任无极县委书记,年仅37岁,据说是当时河北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之一。
  1988年7月11日,河北省发生了无极县13名科局级干部集体到省纪委联名状告县委书记刘日“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事件。消息不胫而走,全省惊诧,省委派联合调查组赴无极县,反而调查出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王宏甲听说此事,就来到无极,对刘日进行了长达3年多的追踪采访。1990年《无极之路》的出版,让刘日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不过,总有弦外之音,1990年8月,中共河北省委召开第四届党代会,会议结束时给每个代表发了一本《无极之路》。立刻有人传言:这是刘日用无极县的钱买书发的,目的是为自己拉选票。什么选票?党代会结束的第二天上午,35位省纪委委员将在8个候选人中进行差额选举,选7位省纪委常委,刚刚当选为省纪委委员的刘日被列为常委候选人之一。选举结果:刘日落选。
  不过好在中共河北省委继续充分肯定刘日。1991年中共河北省委发出文件,称刘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扬和爱戴,群众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干部,这不仅是他的光荣,也是河北人民的光荣”,号召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区)委书记开展向刘日学习的活动。
  其实,过了若干年后,我们才发现,《无极之路》为刘日赢得的巨大声誉并没有为他带来特别耀眼的仕途,或许,还是起到了反作用。王宏甲告诉笔者,在无极工作的八年,是刘日至今仍然引以为自豪的八年。
  1992年,中共中央将召开十四大。上级要求还需要选出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县委书记代表”。在石家庄13个县和地直各单位一选,选出了刘日。但在中央组织部派员来考察刘日时,石家庄地区干部中流传出一句对刘日的评价:“刘日同志是个好党员,但不是好干部。”这句精心构思的评价的意思是:刘日“团结不住人”。这其实并非“新评价”。1988年无极县13名科局级干部联名告刘日,地委要把刘日调走,理由就是他“团结不住人”。刘日能不能成为“十四大代表”,需要参加省里的选举。选举结果:刘日落选。
  尽管有省委的支持,但刘日的工作处境一直很困难。县里的副县级领导干部被调离无极,或新调来补充班子的成员,事前地委没有人征求他这个县委书记的意见。他向上级推荐本县优秀干部请地委考察任用的意见完全无效。无极干部和民间开始流传着一句话:“谁反对刘日,谁就可以升官。谁拥护刘日,谁就没有出头之日。”
  1993年初程维高接任河北省省委书记。有人建议刘日去向新任省委书记汇报工作。刘日没去。他觉得这一去就无异于告状。他一直信奉“君子坦荡荡”。1988年他被告时不得不去找省委,也不是去说别人怎么不好,而是坦荡荡地说“我是个廉洁的干部”。王宏甲说,这就是刘日的缺点:只懂得联系群众,不善于联系领导。
  1993年,已是刘日任无极县委书记的第八个年头。无极发展正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机。刘日认定,今生要想真正做点大事,再没有比无极更好的地方了。作为县委书记,刘日把这个志向称为“职业理想”。
  不过这一切在1993年4月的一天发生了突变。那天刘日在北京洽谈引进科技开发项目,突然一个来自无极的电话,告诉他:地委领导今天带着新来的无极县委书记到任,地委书记、地区行署专员、地委组织部长都来了,已经在无极召开了乡局级以上干部会……地委领导们在会上一致肯定了刘日的工作,赞扬他做出了很大成绩,所以应该提拔。正式宣布刘日被提拔为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地委事前没有征求过刘日的意见,没有人跟他谈话……他突然就不是无极的县委书记了,无极的新书记已经到任。据说,有领导嘱咐新任无极县委书记说:你到无极后的任务就是拨乱反正,“无极之路”要倒过来走。
  坎坷仕途
  1993年刘日离开无极,任石家庄地区行署副专员。随后就遇到了地市合并。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地市合并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市党政领导班子中,注意保留45岁以下的干部。”当时石家庄地委行署领导班子里45岁以下的干部只有两人,刘日是其中之一。大家都说这是“文件给打了保票”的。
  当时刘日任行署副专员分管的是乡镇企业等工作,他到任后就到赵县等几个县去搞调研。临走前,行署秘书长告诉他,地市合并你任石家庄市副市长已经定了。刘日去了一个星期回来,行署办公室好几个工作人员告诉他:新班子里,副市长本来有你,都定了,但现在又没有你了。你被某某人顶替了。
  有人说他: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搞调研?你也该去跑呀,那个顶了你的人,他一天县委书记都没当过,凭什么呀。刘日说:“听从组织安排吧。”
  结果,石家庄地区行署八名正副专员,只有一人没有安排在石家庄市新的领导班子中,这一人就是刘日。
  刘日被安排到河北省农业开发办公室当副主任,排位“第五把手”。刘日说:“地市合并中没有安排好的人都迟迟不上班,我是第二天就报到上班了,但4个月没有为我正式分配工作。我就主动帮着别人做事。”
  王宏甲说,当年石家庄地市合并时,行署里45岁以下的干部只有两人,刘日和另一位副专员,那位副专员进了石家庄市新领导班子,后被提拔为石家庄市市长,再后因受贿被判10年徒刑。程维高是1993年任河北省委书记的,此后受提拔重用的首推李真。李真于2003年11月13日因贪贿甚巨被执行死刑。在河北,被判刑的贪官还有不少。最后,连省委书记程维高也因严重违纪,被中纪委审查,于2003年8月9日被开除党籍。
  失去舞台的旁观者
  王宏甲说有本书叫《灵与肉》,作者在李真案发后,用文学之笔探讨了当时的河北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李真等一批在干部群众中名声都很不好的干部接连被提拔重用,又因犯罪而一个个入狱,一边是刘日这样清正廉洁而受群众赞誉的干部被压制着用不起来,这是为什么?
  王宏甲的结论是“有争议”,“有争议”就是让你靠边站。走进刘日的家,会发现什么都很简单。他没有一分钱的额外收入。买新房时贷了5万元的款,还找亲戚、同学借了几万。朋友说:“你这官是怎么当的?”刘日说:“按共产党的要求当的。”
  199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接纳45岁的刘日为全脱产在校研究生。3年吃住在北大,一个副厅级干部,没小车,没秘书,排队买饭,打开水,洗衣服,即使是寒假也一直坚持到春节前一两天才回家。1997年,刘日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
  读书归来,刘日仍然在省农办上班。2000年,刘日被任命为省物价局副书记、副局长。2003年,他调河北行政学院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今天的刘日已经退休,“失去了舞台”的刘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旁观者。但刘日说自己已经转型。
  这些年,刘日潜心研究公共管理改革,撰写了大量建议,寄给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他陆续写出了《关于在司法改革中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关于反腐败重奖和保护举报人的建议》等涉及广大人民利益的好建议。每一项建议,都没有回避严峻的现实问题和难题,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和一个公民的责任感,呕心沥血地去调研并建言献策。王宏甲把刘日的这些作为和产生的影响都如实地写在《永不失望》中。
  王宏甲说,他希望人们可以从自己新出的两本关于刘日的新书中看到改革开放年代许许多多普通人曾有的理想、期望和投入的奋斗。今天的刘日已经退休,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在王宏甲看来,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中国。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怎样,中国就怎样。只要你守住心里那片阳光,前路就不黑暗。只要我们是光明的,中国就有光明前途。
(沈琦华,原载2012年7月29日《劳动报》)

http://www.360doc.com/content/13/0808/22/26005_305716188.shtml

《无极之路》当年轰动一时,该书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刘日在任河北省无极县县委书记期间,始终谨记自己的职责,为改善全县人民的生活而努力的经历。
  1990年6月《无极之路》刚一面世,就被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播、还被拍摄成53集大型电视报告文学片的《无极之路》。当时有一句“著名的话”,说作者王宏甲“剥夺了我一夜的睡眠”,因为很多人是一夜读到天亮的。媒体称“一部《无极之路》打动了亿万颗心灵”。
  刘日后来怎么样了?数不清的读者、听众和电视观众经常提出这个问题,电台、电视台、出版社和刘日“收到的来信可以用麻袋装”。近日,本报采访相关人士,披露了刘日20年多年来的历程与近况。
  近期,作家王宏甲的长篇报告文学《永不失望———<无极之路>后来的事》,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王宏甲在接受本报采访时,独家披露了刘日的近况。在《无极之路》中,刘日总是说“中国的老百姓是最好的百姓”,这不是他为官的矫揉之辞,而是他的亲身体会。在无极县他度过了一生最为欣慰的八年。而八年之后,他的从政之路走得坎坷,令人出乎意料。
  在接受本报采访的时候,王宏甲说他把当年为《无极之路》撰写的电视片主题歌印在了《永不失望》的卷首。“今天读它,依然能感受到那歌词中提到的‘沃土’就是人民;不论社会出现了什么,这脚下的大地依然是我们的祖国,我们依然要爱她!‘天地人心,生民之命’,是否还能在我们心中激起青春岁月曾有的理想、追求、热情和奋斗。我们能否通过检阅我们曾经跋涉的路,在今天,面对今后向何处去,选择一种态度、一种立场、一份情感、一份责任。”
  调离无极
  其实,刘日的仕途开始于河北正定县。那时还是“文革”时期,他由一个高中教师转为公社干部,从公社到县委。1985年,他担任无极县委书记,年仅37岁,据说是当时河北省最年轻的县委书记之一。
  1988年7月11日,河北省发生了无极县13名科局级干部集体到省纪委联名状告县委书记刘日“收受贿赂,贪赃枉法”的事件。消息不胫而走,全省惊诧,省委派联合调查组赴无极县,反而调查出一个焦裕禄式的好干部。王宏甲听说此事,就来到无极,对刘日进行了长达3年多的追踪采访。1990年《无极之路》的出版,让刘日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人物。
  不过,总有弦外之音,1990年8月,中共河北省委召开第四届党代会,会议结束时给每个代表发了一本《无极之路》。立刻有人传言:这是刘日用无极县的钱买书发的,目的是为自己拉选票。什么选票?党代会结束的第二天上午,35位省纪委委员将在8个候选人中进行差额选举,选7位省纪委常委,刚刚当选为省纪委委员的刘日被列为常委候选人之一。选举结果:刘日落选。
  不过好在中共河北省委继续充分肯定刘日。1991年中共河北省委发出文件,称刘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赞扬和爱戴,群众称他是焦裕禄式的干部,这不仅是他的光荣,也是河北人民的光荣”,号召全省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区)委书记开展向刘日学习的活动。
  其实,过了若干年后,我们才发现,《无极之路》为刘日赢得的巨大声誉并没有为他带来特别耀眼的仕途,或许,还是起到了反作用。王宏甲告诉笔者,在无极工作的八年,是刘日至今仍然引以为自豪的八年。
  1992年,中共中央将召开十四大。上级要求还需要选出一位“在全国有影响的县委书记代表”。在石家庄13个县和地直各单位一选,选出了刘日。但在中央组织部派员来考察刘日时,石家庄地区干部中流传出一句对刘日的评价:“刘日同志是个好党员,但不是好干部。”这句精心构思的评价的意思是:刘日“团结不住人”。这其实并非“新评价”。1988年无极县13名科局级干部联名告刘日,地委要把刘日调走,理由就是他“团结不住人”。刘日能不能成为“十四大代表”,需要参加省里的选举。选举结果:刘日落选。
  尽管有省委的支持,但刘日的工作处境一直很困难。县里的副县级领导干部被调离无极,或新调来补充班子的成员,事前地委没有人征求他这个县委书记的意见。他向上级推荐本县优秀干部请地委考察任用的意见完全无效。无极干部和民间开始流传着一句话:“谁反对刘日,谁就可以升官。谁拥护刘日,谁就没有出头之日。”
  1993年初程维高接任河北省省委书记。有人建议刘日去向新任省委书记汇报工作。刘日没去。他觉得这一去就无异于告状。他一直信奉“君子坦荡荡”。1988年他被告时不得不去找省委,也不是去说别人怎么不好,而是坦荡荡地说“我是个廉洁的干部”。王宏甲说,这就是刘日的缺点:只懂得联系群众,不善于联系领导。
  1993年,已是刘日任无极县委书记的第八个年头。无极发展正出现一个前所未有的良机。刘日认定,今生要想真正做点大事,再没有比无极更好的地方了。作为县委书记,刘日把这个志向称为“职业理想”。
  不过这一切在1993年4月的一天发生了突变。那天刘日在北京洽谈引进科技开发项目,突然一个来自无极的电话,告诉他:地委领导今天带着新来的无极县委书记到任,地委书记、地区行署专员、地委组织部长都来了,已经在无极召开了乡局级以上干部会……地委领导们在会上一致肯定了刘日的工作,赞扬他做出了很大成绩,所以应该提拔。正式宣布刘日被提拔为石家庄地区行政公署副专员。地委事前没有征求过刘日的意见,没有人跟他谈话……他突然就不是无极的县委书记了,无极的新书记已经到任。据说,有领导嘱咐新任无极县委书记说:你到无极后的任务就是拨乱反正,“无极之路”要倒过来走。
  坎坷仕途
  1993年刘日离开无极,任石家庄地区行署副专员。随后就遇到了地市合并。河北省委、省政府关于地市合并的实施方案明确规定:“市党政领导班子中,注意保留45岁以下的干部。”当时石家庄地委行署领导班子里45岁以下的干部只有两人,刘日是其中之一。大家都说这是“文件给打了保票”的。
  当时刘日任行署副专员分管的是乡镇企业等工作,他到任后就到赵县等几个县去搞调研。临走前,行署秘书长告诉他,地市合并你任石家庄市副市长已经定了。刘日去了一个星期回来,行署办公室好几个工作人员告诉他:新班子里,副市长本来有你,都定了,但现在又没有你了。你被某某人顶替了。
  有人说他:都这个时候了,你还有心思搞调研?你也该去跑呀,那个顶了你的人,他一天县委书记都没当过,凭什么呀。刘日说:“听从组织安排吧。”
  结果,石家庄地区行署八名正副专员,只有一人没有安排在石家庄市新的领导班子中,这一人就是刘日。
  刘日被安排到河北省农业开发办公室当副主任,排位“第五把手”。刘日说:“地市合并中没有安排好的人都迟迟不上班,我是第二天就报到上班了,但4个月没有为我正式分配工作。我就主动帮着别人做事。”
  王宏甲说,当年石家庄地市合并时,行署里45岁以下的干部只有两人,刘日和另一位副专员,那位副专员进了石家庄市新领导班子,后被提拔为石家庄市市长,再后因受贿被判10年徒刑。程维高是1993年任河北省委书记的,此后受提拔重用的首推李真。李真于2003年11月13日因贪贿甚巨被执行死刑。在河北,被判刑的贪官还有不少。最后,连省委书记程维高也因严重违纪,被中纪委审查,于2003年8月9日被开除党籍。
  失去舞台的旁观者
  王宏甲说有本书叫《灵与肉》,作者在李真案发后,用文学之笔探讨了当时的河北存在这样一种现象:一边是李真等一批在干部群众中名声都很不好的干部接连被提拔重用,又因犯罪而一个个入狱,一边是刘日这样清正廉洁而受群众赞誉的干部被压制着用不起来,这是为什么?
  王宏甲的结论是“有争议”,“有争议”就是让你靠边站。走进刘日的家,会发现什么都很简单。他没有一分钱的额外收入。买新房时贷了5万元的款,还找亲戚、同学借了几万。朋友说:“你这官是怎么当的?”刘日说:“按共产党的要求当的。”
  1994年,北京大学法律系接纳45岁的刘日为全脱产在校研究生。3年吃住在北大,一个副厅级干部,没小车,没秘书,排队买饭,打开水,洗衣服,即使是寒假也一直坚持到春节前一两天才回家。1997年,刘日获得了法学硕士学位。
  读书归来,刘日仍然在省农办上班。2000年,刘日被任命为省物价局副书记、副局长。2003年,他调河北行政学院任党委书记、常务副院长。今天的刘日已经退休,“失去了舞台”的刘日成为某种意义上的旁观者。但刘日说自己已经转型。
  这些年,刘日潜心研究公共管理改革,撰写了大量建议,寄给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他陆续写出了《关于在司法改革中坚持少杀慎杀原则的建议》、《关于反腐败重奖和保护举报人的建议》等涉及广大人民利益的好建议。每一项建议,都没有回避严峻的现实问题和难题,而是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忠诚和一个公民的责任感,呕心沥血地去调研并建言献策。王宏甲把刘日的这些作为和产生的影响都如实地写在《永不失望》中。
  王宏甲说,他希望人们可以从自己新出的两本关于刘日的新书中看到改革开放年代许许多多普通人曾有的理想、期望和投入的奋斗。今天的刘日已经退休,也是一个普通公民。在王宏甲看来,中国是每个中国人的中国。作为一个中国公民,我们怎样,中国就怎样。只要你守住心里那片阳光,前路就不黑暗。只要我们是光明的,中国就有光明前途。
(沈琦华,原载2012年7月29日《劳动报》)
刘日曾经是586的副手, 吏战书的继任者。 退休之后是国务院参事。 这其中的奥秘有谁能说得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