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身体,避开九个误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35:30



现在谁都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锻炼身体的队伍,但是,有些人由于对运动性质、自身生理阶段及安全锻炼缺乏了解,或对运动存在错误的认识,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习惯和动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误区一:只要多运动,不用控制饮食,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这种做法只能做到热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其实常喝甜饮料、吃糕点、干果,尤其能榨出油的干果和热量高的食品,就能将你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误区二: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研究证明,饭后4-5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无新的脂肪酸进入体内,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1-2小时的运动。

  误区三: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有关。先热身是为了适应后续锻炼,有利于伸拉,以免造成损伤,并不是热身就一定是出汗。

  误区四: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剧烈运动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难以再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误区五:晨练比暮练好。

  其实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最适应运动时心跳、血压的改变;黄昏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所以,应该是暮练比晨练好。

  误区六: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运动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

 误区七:只要运动,就可能加速膝关节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会产生退行性变化,这是自然现象,但因此完全停止运动是错误的。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肌肉萎缩,身体也会缺乏敏捷性和协调性,体能下降。膝关节有病变的人应尽量减少负重、长距离行走、长时间站立,不要练习跑跳、深蹲等。最好选择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垫上动作等。

  误区八:运动功能减退是正常的。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能感觉到,自己机体活动的功能在慢慢地减退,而不去干预,这是错误的。运动功能练习是保留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如用手都是屈指活动较多,可针对练伸指,五指用力伸直,指尖反翘,然后放松,反复练习。日常肢体活动也多是屈的动作,锻炼时采取对抗动作,热身后做些伸拉动作、静止动作很有效,以减缓退化速度。

  误区九:运动过程中,口渴时大量饮水或口干舌燥忍着不喝。

  只要你运动过,就会有这样的体会,运动过程中有口渴的感觉。这时大量喝水会刺激胃,但忍着也不对,只要你感觉特别口渴时,就说明你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补水,以防体力不支。补水方法应是小口缓咽,每次补水不宜太多,而且水不能太凉,只要能缓解口渴症状就好了,一小时以内的运动补温开水即可。(李淑芬)



现在谁都明白锻炼身体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锻炼身体的队伍,但是,有些人由于对运动性质、自身生理阶段及安全锻炼缺乏了解,或对运动存在错误的认识,长期坚持错误的运动习惯和动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误区一:只要多运动,不用控制饮食,便可达到减肥目的。

  这种做法只能做到热量的入出平衡或不增加肥胖,其实常喝甜饮料、吃糕点、干果,尤其能榨出油的干果和热量高的食品,就能将你辛辛苦苦的减肥成果化为乌有。因此,要想获得持久的减肥效果,除了进行运动外,还应从饮食上进行合理调控。

  误区二:空腹运动,有损健康。

  研究证明,饭后4-5小时(即空腹)进行适度运动,如步行、跳舞、慢跑、健身操、骑自行车等,有助于减肥。这是由于此时无新的脂肪酸进入体内,较易消耗多余的脂肪,特别是产后的脂肪,减肥效果优于饭后1-2小时的运动。

  误区三:只有出汗才算运动有效。

  出汗不出汗,不能用来衡量运动是否有效。人体的汗腺各不相同,分活跃型和保守型两种,这与遗传有关。先热身是为了适应后续锻炼,有利于伸拉,以免造成损伤,并不是热身就一定是出汗。

  误区四:运动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事实并非如此,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而不是锻炼的强度,因为各种锻炼开始时,首先消耗的是体内的葡萄糖,在糖消耗后,才开始消耗脂肪,而剧烈运动在消耗糖后多已精疲力竭,难以再继续坚持,因而脂肪消耗不多,达不到减肥的目的。只有较缓慢而平稳地持久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的热量,以达到减肥的目的。

  误区五:晨练比暮练好。

  其实早晨人的血液凝聚力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也相应增加,是心脏病发作的高峰期。相反,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的心跳、血压最平衡,最适应运动时心跳、血压的改变;黄昏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达到最佳水准,所以,应该是暮练比晨练好。

  误区六: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运动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使从食物中摄入的热量大大超过消耗的热量,于是引起肥胖,如果停止锻炼后随着热量消耗和减少,相应减少食物中的热量摄入,就不会发胖了。

 误区七:只要运动,就可能加速膝关节退化。

  随着年龄增长,膝关节会产生退行性变化,这是自然现象,但因此完全停止运动是错误的。人不运动容易患骨质疏松症,肌肉萎缩,身体也会缺乏敏捷性和协调性,体能下降。膝关节有病变的人应尽量减少负重、长距离行走、长时间站立,不要练习跑跳、深蹲等。最好选择对膝关节没有损伤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散步、垫上动作等。

  误区八:运动功能减退是正常的。

  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人能感觉到,自己机体活动的功能在慢慢地减退,而不去干预,这是错误的。运动功能练习是保留功能的最有效的方法,如用手都是屈指活动较多,可针对练伸指,五指用力伸直,指尖反翘,然后放松,反复练习。日常肢体活动也多是屈的动作,锻炼时采取对抗动作,热身后做些伸拉动作、静止动作很有效,以减缓退化速度。

  误区九:运动过程中,口渴时大量饮水或口干舌燥忍着不喝。

  只要你运动过,就会有这样的体会,运动过程中有口渴的感觉。这时大量喝水会刺激胃,但忍着也不对,只要你感觉特别口渴时,就说明你身体已处于缺水状态了,即使在运动过程中也可以适当补水,以防体力不支。补水方法应是小口缓咽,每次补水不宜太多,而且水不能太凉,只要能缓解口渴症状就好了,一小时以内的运动补温开水即可。(李淑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