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晓说》对越作战那期节目挑挑错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5 13:52:30


2014年2月21日,著名视频脱口秀节目《晓说》第二季中播出了一期关于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节目,一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关注。当同类题材在传统媒体上普遍缺位的今天,《晓说》能有如此尝试,是颇为难能可贵的,令人非常钦佩。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因为并非其专业特长,还是出现了很多史实上的错误和解说时的偏差。总的来看,这些史实错误和解说偏差基本上涵盖了关于中越战争流传多年的很多捕风捉影的说法。因为相关档案和战史久不解密,不能与广大读者见面,难以普及真实的历史,因而出现了种种谬传是可以理解的。《晓说》只是一种清聊节目,对于相关史实难以做出专业性的考证也属常情。鉴于《晓说》节目比较广泛的受众面和较强的影响力,这些史实错误和解说偏差也传播得非常之快,笔者近来已多次感觉到了这一点。为了多少澄清一下相关史实,笔者在此就事论事,挑挑这期《晓说》节目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希望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9分9秒:“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1979年的2月14日,中苏就没有同盟义务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14日,并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条约中规定:“本条约有效期间为三十年,如在期满前一年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予废除时则将延长五年,并依此法顺延之。” 1979年4月3日,中国宣布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4月11日该条约期满后未再延长。

2、12分56秒:“在整个越南北方大概只有三个正规师”。

1979年时,越南在北方有两个军区,即广西当面的一军区和云南当面的二军区。越军在广西当面部署有陆军9个师零9个独立团,在云南当面部署有陆军7个师零9个独立团。其中在一线就有第3、316A 、345、346、338、325B等6个步兵师,另外还有11个独立团。

3、13分53秒:“而陈赓大将就是帮助越南抗法的时候,奠边府战役的总顾问,就是总策划,今天。”

陈赓是1950年7月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入越,协助越军高层指挥了边界战役,此后即返回中国准备入朝参战。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时,协助越军高层指挥作战的则是以韦国清为首的中国军事顾问团。
4、15分41秒:“所以要打仗之前许世友就有点小牢骚说。。。。。。昆明军区王必成,55年评的时候才是个中将,老子当兵团司令的时候王必成还是个军长,说我怎么能跟他平级指挥呢,既然没有总指挥,那调一个跟我平级的来。”

昆明军区在战前临阵换将至今没有公开材料披露原因。《晓说》中的说法无据可证,不过是穿凿附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因为文革的关系,当时昆明军区内部有不少矛盾。昆明军区和14军曾分别支持云南的两大对立群众组织“八二三”与“炮兵团”,多次站队审查,造成了一些恩怨纠葛。这些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到了战时,就很影响团结,指挥关系也不能保证顺畅。临阵换将,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5、16分46秒:“这个导致后来云南的方向打得不够像广西这么好,这么激烈,有一个原因就是临阵换帅。”

从中越全线态势看,云南方向在地理上相对较偏僻,离越南首都河内相对较远,越军部署的主力也相对较少,因而相对广西方向来说并不是主战场。同时,昆明军区部队的作战纵深较小,不像广西方向纵深那么大,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复杂情况也远不如广西方向,这是云南方向打得不如广西方向激烈的主要原因,而与临阵换帅没有多大关系。

6、16分57秒:“杨得志上将只是在蒙自。。。。。。然后在蒙自机场上,到那儿给所有营以上干部开了一大会,动员了一下,其实杨得志上将谁都不认识,下面这些将领全都不认识。然后杨得志上将一个月以后还又生病了,所以实际上真正指挥云南方向的叫张铚秀。”

杨得志是被临阵任命为昆明军区司令员,于1979年1月7日上午乘专机飞到昆明军区上任的。当天下午就飞去了设在开远的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视察,听取了前指领导关于作战准备情况的汇报。从1月8日起,杨得志带领几位军区领导和军区机关有关部门的人员连续到边境上的各个攻击地点勘察地形,听取部队汇报,研究作战情况,修订作战计划,昼夜连续地紧张工作。1月14日,杨得志又亲自陪同总参的杨勇、何正文副总长和总后的张贤约副部长到河口、马关去实地勘察了边境形势。1月15日,杨得志在河口的四连山上作出决定,西线主力13军、14军以红河为界,分别在两岸并肩向前突击,最后形成了西线作战方案,并得到了军委和总参的批准。一直到了1月27日,杨得志才看完了边境上的全部地形,回到了开远前指。杨得志在昆明军区的40多天里做了大量的战役准备工作,开战后又在开远前指日夜关注战局,运筹兵力调配,实施各种指挥。2月25日夜里,杨得志突发急性胃出血,被中央派专机于26日接回北京治疗。其时,西线战场决定性的柑塘进攻战斗已结束,被任命为昆明军区代理司令员的张铚秀接手时大势已定,主要是指挥第二阶段后期作战和撤军回国了。

7、19分19秒:“梁光烈,后来的国防部长。。。。。。从其他军区紧急调到昆明军区,刚才说了杨得志上将到那儿谁都不认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所以调了梁光烈去辅助指挥。”

查阅了诸多相关史料,均没有找到梁光烈到昆明军区任职并指挥1979年作战的记录。

8、23分8秒:“尤其是高平的作战计划,这个作战计划跟当年三十年前许世友上将指挥攻克济南的作战计划是一模一样,这两份作战计划大家都可以拿来做对比。”

1948年9月济南战役发起前的态势是:解放军山东兵团已连克泰安、兖州、曲阜、蒙阴、邹县、泗水诸城,将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并与华北、中原解放区打通了联系,彻底切断了济南与徐州国民党军和华北傅作义集团的联系,济南已成为了一座孤城。粟裕率华野主力由豫东返回了鲁西南,与山东兵团会合,并奉中央军委命令,决心攻克济南。经粟裕等华野主要指挥员多次研究,并在中央军委指导下,制定了攻打济南的作战计划:华野主力分为攻坚和阻援两大集团。其中攻坚集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以3纵、10纵、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西线集团,担任主攻济南任务,以9纵、渤海纵队、渤海军区部队组成东线集团,担任助攻任务,参战总兵力为14万人;阻援集团由粟裕统一指挥,于运河以西的巨野、金乡、嘉祥和运河以东的邹县、滕县地区阻击北上出援的国民党军,阻援总兵力为18万人。

对于总攻济南,许世友和谭震林制订的作战计划是:以攻城西集团首先攻占济南飞机场,断敌空援,并抓住一切有利战机攻占商埠,尔后在东集团协同下攻城。另指挥两广纵队及野司警卫团围攻长清之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围攻齐河之敌;攻城东集团首先肃清济南东郊之敌,尔后协同西集团攻城。另指挥渤海军区部队攻占泺口,控制黄河铁桥,尔后向南突击;以特纵炮1团(欠1个营)、炮3团(欠2个连)及各纵队炮兵团组成东、西两个炮兵群,分别隶属东、西集团,支援攻城作战;以13纵为攻城预备队。

1979年的高平战役,东线总指挥许世友的决心是:将广州军区主力分南北方向部署,以一部兵力向茶灵地区佯攻,吸引越军注意,主攻高平的部队分成南、北两个集团,从越军守备薄弱的布局和莫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同时以一部兵力在朔江和复和方向沿公路推进做正面牵制性攻击。

具体部署是:北集团以41军主攻,以121师、123师(欠368团)加强军坦克团和军区部分水陆坦克,绕过越军346师防御正面,从念井突破,向班庄、扣屯方向实施内外双层迂回,切断346师西退南逃之路并阻击太原和原平方向越军增援;122师从广西平孟方向攻击朔江,打通至高平的正面道路;123师368团从靖西方向进攻,以牵制茶灵越军不能增援高平。

南集团以42军主攻,以126师为第一梯队,124师为第二梯队,集中大量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搭载步兵从布局关突破,走牛车小路穿插东溪,打通4号公路,与北集团南北对进直捣高平。并以一部兵力直插纳隆,抢占纳隆桥,切断3号A公路,阻击高平越军南逃和太原越军北援;以125师从水口关向复和县城进攻,打通3号公路;以43军129师攻击边境当面的班腮地区,向西截断4号公路,阻击谅山越军北援,保障42军的左翼安全,再相机攻取七溪。

综观两份作战计划,其相同点是攻城主力均分成了不同方向的两大集团,对济南和高平实施合围夹击,并均设置了阻援集团。不同点主要有:济南是一座孤城,处于被解放军重重围困之中,高平则背靠纵深,进退自如;打济南时已完成了包围,攻城和阻援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作战方向,可以不同动作,打高平则是大迂回、大包围,边打边围,攻城和阻援是同时进行;打济南的阻援集团兵力雄厚,超过了攻城兵力,且依托既设阵地阻敌增援,打高平的阻援兵力只有2个多师,且无既设阵地,需要长途穿插和攻进以切断3号、4号公路实施阻援,难度极大;打济南的东西攻城集团兵力充足,纵深较小,能四面包围合击,打高平的南北集团兵力相对较单薄,且纵深较大,只能依托公路长途推进,难以对敌实施四面包围。

结论:攻打济南和高平的作战计划在对基本战场态势的把握上有着迥异不同,只有分成攻城集团和阻援集团是相同的,称其是“一模一样”实为勉强。

9、26分31秒:“导致我军装甲部队进去以后,曾经出现过装甲部队好几天找不着了。指挥部说这些装甲兵去哪儿了,以为已经到了那地方了,还步兵怎么包抄,到那一看装甲兵并没有到,后来说最后找找,最后在一个河边找到了。说你为什么在河边待了好几天不报告,装甲兵说我们没有桥过去,想找到渡河地点渡过去再汇报。”

1979年时主要使用装甲兵是在高平战场,动用了广州军区41军坦克团、42军坦克团、武汉军区43军坦克团、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等部队。其中打穿插的是41军坦克团1营和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2营,向高平西侧的扣屯穿插;43军坦克团1、2营,向高平东南侧的东溪穿插;42军坦克团,向高平穿插。几支装甲部队在穿插过程中都和军、师、团前指保持着联系,并没有出现“好几天找不着了”的事情。43军坦克团1营2小时45分钟插到东溪,独立坚守要点,不仅没有出现“装甲兵并没有到”的情况,反而是等了近3个小时步兵才迂回到位。在穿插过程中,在没有桥或桥被压塌的地段,能涉水的装甲兵都涉水而过了。不能涉水的地段只能等待运动保障队和工兵从水中开辟迂回道路,后边就是步兵大部队,装甲兵自己有电台,步兵也有电台,师、团前指都是紧跟先头部队前进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河边待了好几天不报告”的事情。

10、27分49秒:“最后想了一个今天看起来非常笨的方法,就是把步兵全部用绳子穿起来,围着这炮塔。结果导致进攻的时候。。。。。。坦克在冲锋的时候,那步兵被绑在坦克上进攻,结果步兵大量地被打中,伤亡的都下不了坦克。。。。。。就出现这样笨的想法,因为都没打过仗,大家都没有经验。”

1979年的时候,中国军队并没有装备步兵战车,军属坦克团里也只配有少量63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指挥人员、火线抢运伤员和前送物资。在这种情况下,步兵要想跟上高速突进的装甲纵队,徒步根本不行,只有搭乘在坦克上行军。而坦克在山岳丛林地带高速行进时会摇摆得非常厉害,步兵在坦克上根本坐不住。指挥员当时组织进行了多次坦克搭载步兵行进的试验,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给参加行动的每名步兵发一根保险绳,围系在腰上,再用挂钩挂在坦克两侧的扶手上,并把82无坐力炮、重机枪等重武器也用绳子捆绑在坦克上,暂时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是传说中把士兵捆在坦克上的“背包带”。实战中也确实是将绳子和背包带混杂使用,将步兵和重武器固定在坦克上,每辆坦克上搭载了20-24名步兵,最多的有26人。结果当遇到越军拦路袭击后,很多步兵一时来不及下车战斗,重武器也解不下来而无法使用,造成了不少挨打伤亡的情况。但就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技术水平而言,不如此就无法实施步兵协同坦克互相掩护进行穿插,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战力有限的情况下,只有争取最快时间、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才是保存自己的最好手段。为此而付出一定代价,是必要的,这是屡试不爽的战争法则。

11、28分31秒:“越军一个排在山顶上,我军一个团进攻都攻不下来。。。。。。一个团一个团地向上进攻,导致了大量这样的伤亡。”

这种情况在1979年的战争中还真没出现过。越北山区大部队难以集结展开,基本上都是连排级的山头攻防战斗,一个团打一个山头想打也打不了,部队根本就铺不开,只能采取小群多路的战法。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伤亡是很大,原因有很多,但却不是这种“一个团一个团地向上进攻”造成的。

12、34分35秒:“但是我们在外线作战大家知道,反而被越南反包抄了很多,因为他们太熟悉地形,再加上又有老姓通风报信等等,所以最后进攻谅山的时候,我军伤亡非常惨重。”

在进攻谅山作战中,越军都是凭险固守、据点拦路,一旦阵地被突破,立即化整为零,钻山逃跑,并没有打过什么“反包抄”的运动战。在谅山战役中,中国军队攻坚必克,与越军的伤亡比是1:2,还优于高平战役的1:1.6。打仗肯定有伤亡,相对越军而言,谅山战役中国军队的伤亡还称不上是“非常惨重”。

13、35分39秒:“当时我们很被动在哪儿啊,进攻越南开始,第二天外交部交上一个全世界国家的反应。。。。。。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支持中国,一个是北朝鲜,一个是当时政府在北京的柬埔寨流亡政府。”

这段话指的是战时新华社汇总的各国对中国自卫还击的态度(截止至1979年2月22日),并不是开战第二天世界各国的反应。而且当时表明支持中国的只有民主柬埔寨一个国家,并没有北朝鲜。说“当时政府在北京的柬埔寨流亡政府”是不对的,波尔布特领导的民主柬埔寨政权已退到泰国、柬埔寨交界地区继续抵抗,支持中国的正是民主柬埔寨政权。而柬埔寨三方抵抗力量合作组成了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由流亡在北京的西哈努克担任主席,则已是1982年的事情了。

14、40分12秒:“150师是一个丙种师,大家知道什么叫丙种师,丙种师就是平时种菜养猪,然后只有一些军官架子,然后到战时补充进来部队,叫丙种师。”

从1975年开始,根据总参谋部颁发的甲乙种陆军师、摩托化师编制表,步兵师按甲、乙种师和摩托化师编制整编,且分为南、北方两种类型编制。中国军队的序列里并没有丙种师这个编制,1979年战时,50军3个步兵师都是由南方乙种师扩编为南方甲种师的。

15、42分20秒:“我们因为取消了军衔,在战斗中发生了大量问题。。。。。。所以导致了大量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官。”

众所周知,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是从1955年到1965年,其间除了国内剿匪平叛外,只进行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次对外作战。而从1927年建军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在连续20多年的历次国内外战争中,中共军队都是没有军衔的,难道就指挥不了了吗?实际恰恰相反,因为中共军队坚强的政治工作和支部建在连上的有力组织,在不同建制部队联合作战时,是由党委和支部开会协商,推选临时指挥员和指定代理指挥员,实施统一指挥,而部队则自动服从指挥,并没有影响战斗力的发挥。在1979年时,这个优良传统同样发挥了重大作用,各参战部队极少发生中断指挥,基本上是指挥效率高低的问题,而不存在“导致了大量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官”的事情。

16、43分6秒:“就最后遭到重大失败的这个团,是穿着凉鞋上的前线。。。。。。我军当时物资匮乏到什么程度,我军连胶鞋都没有全发。”

1979年战争时中国军队只有作战物资浪费的问题,不存在匮乏的问题。150师官兵穿的是高腰防刺防滑解放鞋上的前线,所谓“穿着凉鞋”不过是网上某篇文章中的以讹传讹。

17、43分16秒:“这个团最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撤退,或者突围的指挥,也没人站出来指挥,最后这个团下令各营分割突围,在这个时候遭遇了重大的伤亡,以及被俘了大概两百多人吧。”

说的是50军150师448团。该团在后撤时,因为上级部署失误,处置不当,以致遭到了越军伏击。在突围时,因指挥不力,先后有7个连队遭到了越军的分割包围,共失散542人,其中有219人被俘。但说没有人站出来指挥则不是事实。实际上团主力一直在团长、政委和副师长的领导之下,最后突出了包围;先头2营遭到越军袭击包围,带队的副团长阵亡,副政委和营长失散,是教导员站出来组织部队突围。当教导员也失散后,又是副教导员负责组织部队突围,直到部队被越军完全打散;去给2营解围而被越军包围的1、8连,是由副参谋长统一指挥。当1、8连被打散后,副参谋长指挥8连一部突围,最终未果。1连在连长、指导员指挥下上山固守待援,后来援兵无望,才召开了支委会研究决定集体下山投降。

18、49分41秒:“所以牺牲一个士兵才有三百元补助,牺牲一个军官才五百元补助。”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烈士的抚恤金标准是:师级700元、团级650元、营级600元、连排级550元、班战士500元、民工470元、病故降低100元。由政府一次性向烈属发放。



2014年2月21日,著名视频脱口秀节目《晓说》第二季中播出了一期关于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的节目,一时引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关注。当同类题材在传统媒体上普遍缺位的今天,《晓说》能有如此尝试,是颇为难能可贵的,令人非常钦佩。不过从内容上来看,因为并非其专业特长,还是出现了很多史实上的错误和解说时的偏差。总的来看,这些史实错误和解说偏差基本上涵盖了关于中越战争流传多年的很多捕风捉影的说法。因为相关档案和战史久不解密,不能与广大读者见面,难以普及真实的历史,因而出现了种种谬传是可以理解的。《晓说》只是一种清聊节目,对于相关史实难以做出专业性的考证也属常情。鉴于《晓说》节目比较广泛的受众面和较强的影响力,这些史实错误和解说偏差也传播得非常之快,笔者近来已多次感觉到了这一点。为了多少澄清一下相关史实,笔者在此就事论事,挑挑这期《晓说》节目中出现的错误和偏差,希望与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1、9分9秒:“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1979年的2月14日,中苏就没有同盟义务了。”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于1950年2月14日,并于同年4月11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0年。条约中规定:“本条约有效期间为三十年,如在期满前一年未有缔约国任何一方表示愿予废除时则将延长五年,并依此法顺延之。” 1979年4月3日,中国宣布不延长《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980年4月11日该条约期满后未再延长。

2、12分56秒:“在整个越南北方大概只有三个正规师”。

1979年时,越南在北方有两个军区,即广西当面的一军区和云南当面的二军区。越军在广西当面部署有陆军9个师零9个独立团,在云南当面部署有陆军7个师零9个独立团。其中在一线就有第3、316A 、345、346、338、325B等6个步兵师,另外还有11个独立团。

3、13分53秒:“而陈赓大将就是帮助越南抗法的时候,奠边府战役的总顾问,就是总策划,今天。”

陈赓是1950年7月作为中共中央代表入越,协助越军高层指挥了边界战役,此后即返回中国准备入朝参战。1954年的奠边府战役时,协助越军高层指挥作战的则是以韦国清为首的中国军事顾问团。
4、15分41秒:“所以要打仗之前许世友就有点小牢骚说。。。。。。昆明军区王必成,55年评的时候才是个中将,老子当兵团司令的时候王必成还是个军长,说我怎么能跟他平级指挥呢,既然没有总指挥,那调一个跟我平级的来。”

昆明军区在战前临阵换将至今没有公开材料披露原因。《晓说》中的说法无据可证,不过是穿凿附会。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因为文革的关系,当时昆明军区内部有不少矛盾。昆明军区和14军曾分别支持云南的两大对立群众组织“八二三”与“炮兵团”,多次站队审查,造成了一些恩怨纠葛。这些遗留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到了战时,就很影响团结,指挥关系也不能保证顺畅。临阵换将,可能就有这方面的原因。

5、16分46秒:“这个导致后来云南的方向打得不够像广西这么好,这么激烈,有一个原因就是临阵换帅。”

从中越全线态势看,云南方向在地理上相对较偏僻,离越南首都河内相对较远,越军部署的主力也相对较少,因而相对广西方向来说并不是主战场。同时,昆明军区部队的作战纵深较小,不像广西方向纵深那么大,遇到的各种困难和复杂情况也远不如广西方向,这是云南方向打得不如广西方向激烈的主要原因,而与临阵换帅没有多大关系。

6、16分57秒:“杨得志上将只是在蒙自。。。。。。然后在蒙自机场上,到那儿给所有营以上干部开了一大会,动员了一下,其实杨得志上将谁都不认识,下面这些将领全都不认识。然后杨得志上将一个月以后还又生病了,所以实际上真正指挥云南方向的叫张铚秀。”

杨得志是被临阵任命为昆明军区司令员,于1979年1月7日上午乘专机飞到昆明军区上任的。当天下午就飞去了设在开远的昆明军区前进指挥部视察,听取了前指领导关于作战准备情况的汇报。从1月8日起,杨得志带领几位军区领导和军区机关有关部门的人员连续到边境上的各个攻击地点勘察地形,听取部队汇报,研究作战情况,修订作战计划,昼夜连续地紧张工作。1月14日,杨得志又亲自陪同总参的杨勇、何正文副总长和总后的张贤约副部长到河口、马关去实地勘察了边境形势。1月15日,杨得志在河口的四连山上作出决定,西线主力13军、14军以红河为界,分别在两岸并肩向前突击,最后形成了西线作战方案,并得到了军委和总参的批准。一直到了1月27日,杨得志才看完了边境上的全部地形,回到了开远前指。杨得志在昆明军区的40多天里做了大量的战役准备工作,开战后又在开远前指日夜关注战局,运筹兵力调配,实施各种指挥。2月25日夜里,杨得志突发急性胃出血,被中央派专机于26日接回北京治疗。其时,西线战场决定性的柑塘进攻战斗已结束,被任命为昆明军区代理司令员的张铚秀接手时大势已定,主要是指挥第二阶段后期作战和撤军回国了。

7、19分19秒:“梁光烈,后来的国防部长。。。。。。从其他军区紧急调到昆明军区,刚才说了杨得志上将到那儿谁都不认识,将不知兵,兵不知将,所以调了梁光烈去辅助指挥。”

查阅了诸多相关史料,均没有找到梁光烈到昆明军区任职并指挥1979年作战的记录。

8、23分8秒:“尤其是高平的作战计划,这个作战计划跟当年三十年前许世友上将指挥攻克济南的作战计划是一模一样,这两份作战计划大家都可以拿来做对比。”

1948年9月济南战役发起前的态势是:解放军山东兵团已连克泰安、兖州、曲阜、蒙阴、邹县、泗水诸城,将山东解放区连成一片,并与华北、中原解放区打通了联系,彻底切断了济南与徐州国民党军和华北傅作义集团的联系,济南已成为了一座孤城。粟裕率华野主力由豫东返回了鲁西南,与山东兵团会合,并奉中央军委命令,决心攻克济南。经粟裕等华野主要指挥员多次研究,并在中央军委指导下,制定了攻打济南的作战计划:华野主力分为攻坚和阻援两大集团。其中攻坚集团由许世友、谭震林指挥,以3纵、10纵、鲁中南纵队、两广纵队、冀鲁豫军区部队组成西线集团,担任主攻济南任务,以9纵、渤海纵队、渤海军区部队组成东线集团,担任助攻任务,参战总兵力为14万人;阻援集团由粟裕统一指挥,于运河以西的巨野、金乡、嘉祥和运河以东的邹县、滕县地区阻击北上出援的国民党军,阻援总兵力为18万人。

对于总攻济南,许世友和谭震林制订的作战计划是:以攻城西集团首先攻占济南飞机场,断敌空援,并抓住一切有利战机攻占商埠,尔后在东集团协同下攻城。另指挥两广纵队及野司警卫团围攻长清之敌,冀鲁豫军区部队一部围攻齐河之敌;攻城东集团首先肃清济南东郊之敌,尔后协同西集团攻城。另指挥渤海军区部队攻占泺口,控制黄河铁桥,尔后向南突击;以特纵炮1团(欠1个营)、炮3团(欠2个连)及各纵队炮兵团组成东、西两个炮兵群,分别隶属东、西集团,支援攻城作战;以13纵为攻城预备队。

1979年的高平战役,东线总指挥许世友的决心是:将广州军区主力分南北方向部署,以一部兵力向茶灵地区佯攻,吸引越军注意,主攻高平的部队分成南、北两个集团,从越军守备薄弱的布局和莫隆方向实施主要突击,同时以一部兵力在朔江和复和方向沿公路推进做正面牵制性攻击。

具体部署是:北集团以41军主攻,以121师、123师(欠368团)加强军坦克团和军区部分水陆坦克,绕过越军346师防御正面,从念井突破,向班庄、扣屯方向实施内外双层迂回,切断346师西退南逃之路并阻击太原和原平方向越军增援;122师从广西平孟方向攻击朔江,打通至高平的正面道路;123师368团从靖西方向进攻,以牵制茶灵越军不能增援高平。

南集团以42军主攻,以126师为第一梯队,124师为第二梯队,集中大量坦克、装甲车和自行火炮,搭载步兵从布局关突破,走牛车小路穿插东溪,打通4号公路,与北集团南北对进直捣高平。并以一部兵力直插纳隆,抢占纳隆桥,切断3号A公路,阻击高平越军南逃和太原越军北援;以125师从水口关向复和县城进攻,打通3号公路;以43军129师攻击边境当面的班腮地区,向西截断4号公路,阻击谅山越军北援,保障42军的左翼安全,再相机攻取七溪。

综观两份作战计划,其相同点是攻城主力均分成了不同方向的两大集团,对济南和高平实施合围夹击,并均设置了阻援集团。不同点主要有:济南是一座孤城,处于被解放军重重围困之中,高平则背靠纵深,进退自如;打济南时已完成了包围,攻城和阻援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作战方向,可以不同动作,打高平则是大迂回、大包围,边打边围,攻城和阻援是同时进行;打济南的阻援集团兵力雄厚,超过了攻城兵力,且依托既设阵地阻敌增援,打高平的阻援兵力只有2个多师,且无既设阵地,需要长途穿插和攻进以切断3号、4号公路实施阻援,难度极大;打济南的东西攻城集团兵力充足,纵深较小,能四面包围合击,打高平的南北集团兵力相对较单薄,且纵深较大,只能依托公路长途推进,难以对敌实施四面包围。

结论:攻打济南和高平的作战计划在对基本战场态势的把握上有着迥异不同,只有分成攻城集团和阻援集团是相同的,称其是“一模一样”实为勉强。

9、26分31秒:“导致我军装甲部队进去以后,曾经出现过装甲部队好几天找不着了。指挥部说这些装甲兵去哪儿了,以为已经到了那地方了,还步兵怎么包抄,到那一看装甲兵并没有到,后来说最后找找,最后在一个河边找到了。说你为什么在河边待了好几天不报告,装甲兵说我们没有桥过去,想找到渡河地点渡过去再汇报。”

1979年时主要使用装甲兵是在高平战场,动用了广州军区41军坦克团、42军坦克团、武汉军区43军坦克团、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等部队。其中打穿插的是41军坦克团1营和广州军区独立坦克团2营,向高平西侧的扣屯穿插;43军坦克团1、2营,向高平东南侧的东溪穿插;42军坦克团,向高平穿插。几支装甲部队在穿插过程中都和军、师、团前指保持着联系,并没有出现“好几天找不着了”的事情。43军坦克团1营2小时45分钟插到东溪,独立坚守要点,不仅没有出现“装甲兵并没有到”的情况,反而是等了近3个小时步兵才迂回到位。在穿插过程中,在没有桥或桥被压塌的地段,能涉水的装甲兵都涉水而过了。不能涉水的地段只能等待运动保障队和工兵从水中开辟迂回道路,后边就是步兵大部队,装甲兵自己有电台,步兵也有电台,师、团前指都是紧跟先头部队前进的,根本不可能出现“在河边待了好几天不报告”的事情。

10、27分49秒:“最后想了一个今天看起来非常笨的方法,就是把步兵全部用绳子穿起来,围着这炮塔。结果导致进攻的时候。。。。。。坦克在冲锋的时候,那步兵被绑在坦克上进攻,结果步兵大量地被打中,伤亡的都下不了坦克。。。。。。就出现这样笨的想法,因为都没打过仗,大家都没有经验。”

1979年的时候,中国军队并没有装备步兵战车,军属坦克团里也只配有少量63式装甲输送车,主要用于输送指挥人员、火线抢运伤员和前送物资。在这种情况下,步兵要想跟上高速突进的装甲纵队,徒步根本不行,只有搭乘在坦克上行军。而坦克在山岳丛林地带高速行进时会摇摆得非常厉害,步兵在坦克上根本坐不住。指挥员当时组织进行了多次坦克搭载步兵行进的试验,最后想出一个办法,就是给参加行动的每名步兵发一根保险绳,围系在腰上,再用挂钩挂在坦克两侧的扶手上,并把82无坐力炮、重机枪等重武器也用绳子捆绑在坦克上,暂时解决了这一问题。这就是传说中把士兵捆在坦克上的“背包带”。实战中也确实是将绳子和背包带混杂使用,将步兵和重武器固定在坦克上,每辆坦克上搭载了20-24名步兵,最多的有26人。结果当遇到越军拦路袭击后,很多步兵一时来不及下车战斗,重武器也解不下来而无法使用,造成了不少挨打伤亡的情况。但就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技术水平而言,不如此就无法实施步兵协同坦克互相掩护进行穿插,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在战力有限的情况下,只有争取最快时间、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才是保存自己的最好手段。为此而付出一定代价,是必要的,这是屡试不爽的战争法则。

11、28分31秒:“越军一个排在山顶上,我军一个团进攻都攻不下来。。。。。。一个团一个团地向上进攻,导致了大量这样的伤亡。”

这种情况在1979年的战争中还真没出现过。越北山区大部队难以集结展开,基本上都是连排级的山头攻防战斗,一个团打一个山头想打也打不了,部队根本就铺不开,只能采取小群多路的战法。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伤亡是很大,原因有很多,但却不是这种“一个团一个团地向上进攻”造成的。

12、34分35秒:“但是我们在外线作战大家知道,反而被越南反包抄了很多,因为他们太熟悉地形,再加上又有老姓通风报信等等,所以最后进攻谅山的时候,我军伤亡非常惨重。”

在进攻谅山作战中,越军都是凭险固守、据点拦路,一旦阵地被突破,立即化整为零,钻山逃跑,并没有打过什么“反包抄”的运动战。在谅山战役中,中国军队攻坚必克,与越军的伤亡比是1:2,还优于高平战役的1:1.6。打仗肯定有伤亡,相对越军而言,谅山战役中国军队的伤亡还称不上是“非常惨重”。

13、35分39秒:“当时我们很被动在哪儿啊,进攻越南开始,第二天外交部交上一个全世界国家的反应。。。。。。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支持中国,一个是北朝鲜,一个是当时政府在北京的柬埔寨流亡政府。”

这段话指的是战时新华社汇总的各国对中国自卫还击的态度(截止至1979年2月22日),并不是开战第二天世界各国的反应。而且当时表明支持中国的只有民主柬埔寨一个国家,并没有北朝鲜。说“当时政府在北京的柬埔寨流亡政府”是不对的,波尔布特领导的民主柬埔寨政权已退到泰国、柬埔寨交界地区继续抵抗,支持中国的正是民主柬埔寨政权。而柬埔寨三方抵抗力量合作组成了民主柬埔寨联合政府,由流亡在北京的西哈努克担任主席,则已是1982年的事情了。

14、40分12秒:“150师是一个丙种师,大家知道什么叫丙种师,丙种师就是平时种菜养猪,然后只有一些军官架子,然后到战时补充进来部队,叫丙种师。”

从1975年开始,根据总参谋部颁发的甲乙种陆军师、摩托化师编制表,步兵师按甲、乙种师和摩托化师编制整编,且分为南、北方两种类型编制。中国军队的序列里并没有丙种师这个编制,1979年战时,50军3个步兵师都是由南方乙种师扩编为南方甲种师的。

15、42分20秒:“我们因为取消了军衔,在战斗中发生了大量问题。。。。。。所以导致了大量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官。”

众所周知,解放军第一次实行军衔制是从1955年到1965年,其间除了国内剿匪平叛外,只进行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一次对外作战。而从1927年建军到1953年朝鲜战争结束,在连续20多年的历次国内外战争中,中共军队都是没有军衔的,难道就指挥不了了吗?实际恰恰相反,因为中共军队坚强的政治工作和支部建在连上的有力组织,在不同建制部队联合作战时,是由党委和支部开会协商,推选临时指挥员和指定代理指挥员,实施统一指挥,而部队则自动服从指挥,并没有影响战斗力的发挥。在1979年时,这个优良传统同样发挥了重大作用,各参战部队极少发生中断指挥,基本上是指挥效率高低的问题,而不存在“导致了大量的时候没有一个统一的指挥官”的事情。

16、43分6秒:“就最后遭到重大失败的这个团,是穿着凉鞋上的前线。。。。。。我军当时物资匮乏到什么程度,我军连胶鞋都没有全发。”

1979年战争时中国军队只有作战物资浪费的问题,不存在匮乏的问题。150师官兵穿的是高腰防刺防滑解放鞋上的前线,所谓“穿着凉鞋”不过是网上某篇文章中的以讹传讹。

17、43分16秒:“这个团最后没有形成强有力的撤退,或者突围的指挥,也没人站出来指挥,最后这个团下令各营分割突围,在这个时候遭遇了重大的伤亡,以及被俘了大概两百多人吧。”

说的是50军150师448团。该团在后撤时,因为上级部署失误,处置不当,以致遭到了越军伏击。在突围时,因指挥不力,先后有7个连队遭到了越军的分割包围,共失散542人,其中有219人被俘。但说没有人站出来指挥则不是事实。实际上团主力一直在团长、政委和副师长的领导之下,最后突出了包围;先头2营遭到越军袭击包围,带队的副团长阵亡,副政委和营长失散,是教导员站出来组织部队突围。当教导员也失散后,又是副教导员负责组织部队突围,直到部队被越军完全打散;去给2营解围而被越军包围的1、8连,是由副参谋长统一指挥。当1、8连被打散后,副参谋长指挥8连一部突围,最终未果。1连在连长、指导员指挥下上山固守待援,后来援兵无望,才召开了支委会研究决定集体下山投降。

18、49分41秒:“所以牺牲一个士兵才有三百元补助,牺牲一个军官才五百元补助。”

1979年对越自卫还击战牺牲烈士的抚恤金标准是:师级700元、团级650元、营级600元、连排级550元、班战士500元、民工470元、病故降低100元。由政府一次性向烈属发放。

恩  时常出错  上次谈航母也这样
术业有专攻,胡嘞嘞不出错就不正常了
沈大,《晓说》这个节目基本就是一老军迷瞎扯淡聊天打屁而已,认真你就输了
是高晓松?有人敢请,他也敢说,甭管会不会懂不懂。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介绍他猜想的中越战争,这是一种什么精神?
沈大,有资料说梁光烈是在任武汉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时随司令员杨得志到前线参与指挥作战的,不知真假。
一个在戏子圈混的他懂个P。
老沈文章前面一顿夸,我还以为这次高胖子转性说点靠谱的呢,结果一看后面的......
sjzlhs 发表于 2014-4-3 12:58
沈大,有资料说梁光烈是在任武汉军区司令部作战部副部长时随司令员杨得志到前线参与指挥作战的,不知真假。
只能说我能查到的战史资料中没有他的名字。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4-4-3 15:20
老沈文章前面一顿夸,我还以为这次高胖子转性说点靠谱的呢,结果一看后面的......
不管怎么说,能有这样一期节目就很不容易。凤凰卫视常播出对越作战节目,尽管也有不少捕风捉影,但其坚持历史发声的精神可嘉,方向是对的,只是专业性不够。
晓说就是个戏子而已,戏子的话当真那就呵呵了,当然他后面的团队集体扣工资都不为过
沈听雪 发表于 2014-4-3 15:39
不管怎么说,能有这样一期节目就很不容易。凤凰卫视常播出对越作战节目,尽管也有不少捕风捉影,但其坚持 ...
我个人觉得,凤凰卫视陈晓楠制作的那些节目是该台质量最高的节目了,能看出来还是挺用心的。
三面红旗 发表于 2014-4-3 15:44
我个人觉得,凤凰卫视陈晓楠制作的那些节目是该台质量最高的节目了,能看出来还是挺用心的。
凤凰卫视做节目时的背景介绍都是从中文维基百科上拷来的,错误一堆。我一气之下就把维基百科这个条目给改了,看到时候还怎么说。
維基百科上面關於中國的條目感覺還沒百度百科準確啊,好的基本一筆帶過,不好的大書特書
有很重的偏向性
挑错你应该挑对的
江淮刀客 发表于 2014-4-3 16:42
挑错你应该挑对的
这句话也是俺想说的。
那货也就是个胡咧咧的主儿,香蕉人都算不上。
高晓松也就大半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水平,沈大消消气~
凤凰卫视做节目时的背景介绍都是从中文维基百科上拷来的,错误一堆。我一气之下就把维基百科这个条目给改 ...
呃,人家节目做完了。。
霍霍,真还有朋友去看晓说这档子垃圾节目……
什么都敢随意脑补的节目,误人子弟。
yummism_china 发表于 2014-4-3 22:26
高晓松也就大半个北京出租车司机的水平,沈大消消气~
看来很多人都误解了我的意思。我在正文中并没有提过高晓松的名字一句,他能讲这期节目,已很不容易。那么多军史专家大腕,成天上星上镜的,怎么没听他们讲过?没听他们关心过老兵一句?高能讲就不错了,至于讲得内容错误不少,责任主要不在他。这些内容基本就是多年来漂在网上的东西,引用流传者成千上万,不独高一人。
作为晓说粉我想说的是也许他是看了美国那边的越战文献呢


我没看过这节目,也不好说太多。虽然节目组查了很多资料,老高也背得很辛苦,但毕竟是讲战史,更何况还是中国的战史,所以还是严谨点好,不确定的事就不要说,网络脱口秀这种形式将解历史很好,不至于太枯燥。但世界范围内来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还是一些段子(比如某领导骂娘,某部失联多少天,某战术失误导致部队伤亡等似是而非的事),哪管你哪只部队什么时候在哪里穿插,因此细节方面的的考证犹为重要,很不幸,包括晓说之类的很多节目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好(我很喜欢的《天启》在这一点上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对于苏联的描述有失客观)。我的观点就是媒体要量力而为,你一个为了点击率的网络脱口秀还是先拿外国的战史先练练手再说吧(老高是外国人,节目组是中国的)。

我没看过这节目,也不好说太多。虽然节目组查了很多资料,老高也背得很辛苦,但毕竟是讲战史,更何况还是中国的战史,所以还是严谨点好,不确定的事就不要说,网络脱口秀这种形式将解历史很好,不至于太枯燥。但世界范围内来说,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还是一些段子(比如某领导骂娘,某部失联多少天,某战术失误导致部队伤亡等似是而非的事),哪管你哪只部队什么时候在哪里穿插,因此细节方面的的考证犹为重要,很不幸,包括晓说之类的很多节目在这一点上做的很不好(我很喜欢的《天启》在这一点上也有很多不足,比如对于苏联的描述有失客观)。我的观点就是媒体要量力而为,你一个为了点击率的网络脱口秀还是先拿外国的战史先练练手再说吧(老高是外国人,节目组是中国的)。
不懂装懂的人大有人在。
看过几期,就是一个娱乐节目而已。
老沈越战方面的专家啊
总有人说是陈赓指挥了奠边府战役,,,,
楼主考据精当,心态平和,值得尊敬啊
受教'老沈是本坛的资深猴子控!
说些其他的哈'高晓松那死胖子讲军事的观点和态度比较符合我的胃口'就是那种恨铁不成钢爱死死哪去'哈哈
晓说就是一胡扯的节目,好吧,我承认我是看不惯高晓松
沈听雪 发表于 2014-4-3 15:46
凤凰卫视做节目时的背景介绍都是从中文维基百科上拷来的,错误一堆。我一气之下就把维基百科这个条目给改 ...
估计还会改回来……
没用的,只要是开放性的……
要大炮不要黄油 发表于 2014-4-3 12:43
是高晓松?有人敢请,他也敢说,甭管会不会懂不懂。
一个外国人,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介绍他猜想的中越战争 ...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点美分,跑跑路算什么。
gnim2600 发表于 2014-4-5 14:26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为了点美分,跑跑路算什么。
别那么露骨好吗?给洋大人留点面子
去wiki看了看,确实很翔实,沈大辛苦.....
妄提个意见,很多清楚表明了立场的词句不应该用,阐明历史就是很大的功劳了,不在乎在小处引发争议
高晓松这人搞文艺还行,讲历史差了点,立场有点问题,又没有严谨的求实精神,说的话很多是偏激的,不过脱口秀节目本来就是语不惊人死不休吧
脱口秀本来也是面向大众的,高晓松什么都说,所以只能全而不专,并且本身是个娱乐节目,看着玩就行了
zengzengjie 发表于 2014-4-5 02:20
楼主考据精当,心态平和,值得尊敬啊
是的是的,敬佩楼主!
沈总是个好会计
看了lz文章,发现晓说已经正确率很高,很可信了,因为lz实在也没有跳出多少硬伤
个人认为:对越作战西线虽然不如东线激烈,但打得比东线好!
晓说每期必看。顶高晓松。虽然有些东西他说的不那么正确。起码他能讲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