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在日华人层次越来越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9:49:30
《环球时报》:在日华人层次越来越高




    据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的最新统计,目前在日华人总数已超过了60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有11万人,在日本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工作的人有40多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改革开放以后来到日本的,这部分华人通常被称为“新华侨”。
    据调查,在日本的大学里任教授和副教授的华人已有700人以上;由华人开办的日本高科技企业已超过500家;日本研究机构中有2000多华人;而获得日本博士学位的华人更是数不胜数。一位在大学任教的日本朋友对记者说,这两年,许多日本的博士都很难找到工作,而在日本各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里的中国老师却越来越多,把日本人的饭碗都抢了。
    改革开放后赴日的中国留学生素质高
    目前,在日工作的大部分华人都是改革开放后来日的公派留学生。他们当初就是被选拔出来的精英分子,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素质比较高。此外,这些人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由于他们中很多人经过20多年的奋斗,现在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来日本的时间较长,不仅日语说得流利,而且比较了解日本的情况。这使得他们在日本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泡沫经济时代,日本人不愿吃苦拿博士学位
    上个世纪80年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高潮时期,当时的日本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所以找工作非常容易,工资也极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日本学生愿意读研究生,博士生就更没有人读了。此外,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非常难,很多日本教授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获得博士学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日本学生认为,与其把时间花在博士学位上,还不如本科或硕士毕业后就尽快找工作,尽快升职,拿高工资。
    与此相反,中国留学生中重视学历的人比较多,尽管知道日本的博士学位不好拿,可还是有很多人知难而进。据记者调查,目前在日本任教授或副教授的大部分华人,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获得博士学位的,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会出现华人的高学历现象,与上个世纪80年代外国人就业难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的日本社会很保守,大部分的公司或研究机构都不招收外国人,这使很多中国留学生只能选择继续上学拿学位,以便将来回国或去其它的国家。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选择也恰恰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中国热”使中文教师和中国研究人员很抢手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出现了空前的“中国热”。最初是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中文学校,紧接着这股热潮就刮进了日本的各大高校。很多学校开设了汉语课,有的学校甚至还开设了中国地理、中国社会等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急需汉语老师和中国问题研究人员,而在此期间,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留学生正好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于是,很多人就抓住这一机会,进入了日本的大学或研究机构,顺利就业。
    日本公司排外,高科技人才选择自己当老板
    在日华人的层次逐步提高,与日本公司一贯的排外传统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日本公司认为,管理层的工作主要应当由日本人担任,即使聘请外国人,也主要是让他们从事国际业务,能走上管理层的外国人可谓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在高科技公司就业的华人逐渐看到未来发展空间很狭窄,其中一些有识之士选择了离开公司,他们或是寻找机会进入大学和研究机构,或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办了高科技企业。(来源:《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王雪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0 16:45:48编辑过]
《环球时报》:在日华人层次越来越高




    据日本法务省入国管理局的最新统计,目前在日华人总数已超过了60万人,其中中国留学生有11万人,在日本的企业或研究机构工作的人有40多万,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改革开放以后来到日本的,这部分华人通常被称为“新华侨”。
    据调查,在日本的大学里任教授和副教授的华人已有700人以上;由华人开办的日本高科技企业已超过500家;日本研究机构中有2000多华人;而获得日本博士学位的华人更是数不胜数。一位在大学任教的日本朋友对记者说,这两年,许多日本的博士都很难找到工作,而在日本各大学,特别是私立大学里的中国老师却越来越多,把日本人的饭碗都抢了。
    改革开放后赴日的中国留学生素质高
    目前,在日工作的大部分华人都是改革开放后来日的公派留学生。他们当初就是被选拔出来的精英分子,学习成绩都比较优秀,素质比较高。此外,这些人还有一些其它方面的优势:一方面,由于他们中很多人经过20多年的奋斗,现在正处于事业的巅峰时期;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来日本的时间较长,不仅日语说得流利,而且比较了解日本的情况。这使得他们在日本社会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泡沫经济时代,日本人不愿吃苦拿博士学位
    上个世纪80年代是日本泡沫经济的高潮时期,当时的日本就业市场是买方市场,所以找工作非常容易,工资也极高。在这种情况下,很少有日本学生愿意读研究生,博士生就更没有人读了。此外,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非常难,很多日本教授经过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才获得博士学位。在这种情况下,很多日本学生认为,与其把时间花在博士学位上,还不如本科或硕士毕业后就尽快找工作,尽快升职,拿高工资。
    与此相反,中国留学生中重视学历的人比较多,尽管知道日本的博士学位不好拿,可还是有很多人知难而进。据记者调查,目前在日本任教授或副教授的大部分华人,都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获得博士学位的,他们通过不懈的努力,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之所以会出现华人的高学历现象,与上个世纪80年代外国人就业难问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当时的日本社会很保守,大部分的公司或研究机构都不招收外国人,这使很多中国留学生只能选择继续上学拿学位,以便将来回国或去其它的国家。然而,没有想到的是,这一选择也恰恰给他们带来了意外的收获。
    “中国热”使中文教师和中国研究人员很抢手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发展,日本出现了空前的“中国热”。最初是在社会上出现了很多的中文学校,紧接着这股热潮就刮进了日本的各大高校。很多学校开设了汉语课,有的学校甚至还开设了中国地理、中国社会等课程。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校急需汉语老师和中国问题研究人员,而在此期间,有相当数量的中国留学生正好已经拿到博士学位。于是,很多人就抓住这一机会,进入了日本的大学或研究机构,顺利就业。
    日本公司排外,高科技人才选择自己当老板
    在日华人的层次逐步提高,与日本公司一贯的排外传统有很大关系。大多数日本公司认为,管理层的工作主要应当由日本人担任,即使聘请外国人,也主要是让他们从事国际业务,能走上管理层的外国人可谓凤毛麟角。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在高科技公司就业的华人逐渐看到未来发展空间很狭窄,其中一些有识之士选择了离开公司,他们或是寻找机会进入大学和研究机构,或是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开办了高科技企业。(来源:《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王雪萍)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5-20 16:45:48编辑过]
特别是私立大学里的中国老师却越来越多,把日本人的饭碗都抢了。
私立大学而已,我们知道,日本和中国类似,好大学一般是公立性质的。抢那么两个饭碗,日本人就叫起苦来!这个观点反过来看,原先中国人在他们眼里多么地位低下,根本构不成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