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浪2成真正核反击力量 研制25年曾4射3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23:13
2月7日据美国《檀香山星报》和《华盛顿时报》报道,中国的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在今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首次战备巡逻。美媒称,094级核潜艇装了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使中国中国首次具备了可信的水下二次核反击能力,本期将就此解读。


1996年,094工程立项,1999年底,094首艇开工,2004年7月下水,随后开始航行试验。图为094型核潜艇。
094核潜艇2014年首次战备巡航
2月7日据美国《檀香山星报》和《华盛顿时报》等媒体报道,中国的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在今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首次战备巡逻。《檀香山星报》援引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报告称,094级核潜艇装了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使中国潜射导弹第一次具备攻击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能力,巨浪二号的射程也可能覆盖了美国西部地区。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官员称,094核潜艇加巨浪二号的组合是中国海军潜艇力量最值得期待的进步,它使中国首次具备了可信的水下二次核反击能力。
徐光裕将军首次公开巨浪2编号
虽然这只是外媒的猜测性报道,但空穴来风事出必有因。关于巨浪二号的相关报道,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在显著增加,显示出巨浪二号导弹的确正在日益成熟即将或是已经服役。就以中国海军即将进行094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值班为例,去年美国《自由灯塔》网站就刊登了著名的写手Bill Gertz的文章,指出中国海军将在今年进行首次战备巡逻,文章还提到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3艘094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潜艇配备12枚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并援引美国国防部报道称巨浪二号导弹将使中国海军首次具备可信的海基核威慑能力。令人意外的是,1月4日《中国航天报》刊登了徐光裕将军的《中国试射导弹促和平安全发展》一文,文中明确提到了东风四十一号和巨浪二号导弹的编号,虽然这只是《名家观点》栏目的文章,而且发表在航天报的科普版上,并非中国航天部门通过《中国航天报》以官方名义证实这两种导弹及其编号的存在,但考虑到徐将军的身份,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和成熟仍然得到了更多的证实。去年年底Bill Gertz报道东风四十一号试射的文章中,也顺带提到了巨浪二号导弹,指出中国正在部署潜射的巨浪二号导弹,可能还正在研制最多可携带3个弹头的分导式多弹头潜射弹道导弹巨浪二号A。


巨浪2为三级固体燃料潜射洲际导弹,直径2米,长约14米,重约40吨。图为核潜艇水下发射巨浪2导弹。
1975年中央即批准巨浪2导弹项目
综合国内外消息, 094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进行首次战备巡逻值班也即将进行。094核潜艇的战备值班,标志着经过二十多年后中国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终于完成了研制,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第二代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成熟,也是中国海基核力量首次实现了可信的二次核反击能力。都说十年磨一剑,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作为国之重器,更经历了几十年的研制过程。
根据航天科工二院院史,早在1975年中央军委就批准了巨浪二号导弹,不过当时巨浪二号导弹只是计划用于替换巨浪-1导弹的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对其性能指标如射程是中程还是远程尚存在争议。
巨浪2不是海基版东风31是两种导弹
1982年后二院四部进行了总体方案分析,配合四院完成了一、二级2米直径和三级1米直径固体发动机的模样研制,二院四部还提出了第三级并联仪器舱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导弹射程满足远程潜射导弹的指标。以此为基础,国防科工委召开的历次相关会议都确定巨浪二号导弹是一种远程导弹。与此同时,二院还进行了陆基机动性远程固体弹道导弹的总体方案分析论证,并在方案竞争力压1.4米直径导弹方案,科工二院根据陆海兼顾和技术通用的设计原则,进一步优化了两种2米直径远程固体弹道导弹的总体方案,1986年两种导弹的最终方案通过论证,并将陆基远程导弹命名为东风三十一号,海基远程导弹命名为巨浪二号,同年研制工作由二院转给一院。
从这段官方历史看,网络上一直流传的“东风下海”是很不确切的,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和东风三十一号远程弹道导弹早在设计阶段就一同研制,总体方案设计兼顾了两者需求,它们完全就是一对双胞胎。
巨浪2射程没有11000公里那么远
根据中国远程弹道导弹的定义,远程弹道导弹的射程标准是3000~8000千米范围,美国媒体报道的8000千米射程或是美国国防部报告提到的7400千米射程,和巨浪二号的实际指标相当接近,反倒是中国互联网上经常出现的11000千米甚至更远的射程,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明显与事实不符。或许有人会辩解可能后来更改了指标,但根据东风三十一号弹道导弹的射程分析,它仍然是一种远程弹道导弹,巨浪二号潜射导弹虽然研制和服役更晚,不过大幅更改设计指标尤其是射程的可能性很小。


通常来说,中国的战略核潜艇部署在北海舰队的渤海海域,以及南海舰队的三亚基地。图为解放军核潜艇部署图。
2011年巨浪2试验成功 胡锦涛发贺电
根据航天科技一院网站的信息,2011年8月一院召开祝捷大会,庆祝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的某型号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型号试验成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第一时间发来贺电,显示这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导弹型号。根据文中预研工作启动与1986年,1990年开展研制工作,以及憋了整整11年的“我们成功了”的欢呼判断,该型号只能是巨浪二号导弹,或者反推出巨浪二号导弹1986年启动预研,1990年开始研制,1999年正式立项。姑且不论1975年太早的论证,即使从1986年开始,巨浪二号导弹的研制到成功也经过了25年的岁月和整整两代研制人员,其艰难险阻和坎坷悲欢可想而知。
早期巨浪2引擎采用钢壳 美已用碳纤维
巨浪二号潜射导弹开始预研时,只能使用航天四院研制的2米直径固体发动机,其中一级发动机为高强度钢壳体,二级发动机也不过是玻璃钢壳体,而美苏法等先进国家已经使用以高性能碳纤维和芳纶为代表的复合材料壳体,其中美国正在研制和试射的潜射弹道导弹三叉戟II,三级发动机全部使用了高性能的IM-7/T-800碳纤维,但在这样的差距下,一院的科研人员仍然迎难而上,根据中国导弹工业技术水平工艺能力和导弹性能要求设计了大量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筛选,并结合中国技术工艺能力的进步,确定了巨浪二号导弹的最终方案,为1999年的正式立项和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巨浪2早期水下发射试验曾失败3次
得益于早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巨浪二号潜射导弹很快生产出模型弹进行试验,先后进行了陆台陆筒发射试验,随后巨浪二号项目使用031G型200号试验艇进行了水面状态发射并获得成功,但在水下发射上却遇到了大量问题,遭受了不小的挫折。虽然没有确切的官方消息,但从官方宣传文章和论文看,巨浪二号导弹的水下发射试验相当不顺利。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大尺寸回旋体垂直发射吹水载荷特性研究》的论文,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前四次水下实弹发射试验中,先后有三次发生了出水后弹体结构断裂的问题。


在092级核潜艇和巨浪1核导弹的时代,中国水下核力量仅仅只是一个标志,或者象征,不具备多少战斗力。图为巨浪1型导弹。
航天一院没有任何研发潜射导弹经验
其实巨浪二号水下发射问题的出现并不意外,潜射导弹和陆基导弹虽然都是弹道导弹,但水下发射技术却是一道难关,需要大量的试验和经验。中国虽然研制过巨浪一号潜射弹道导弹,但主要是二院进行的,而巨浪二号最终却交由一院负责。航天科技一院虽然研制了东风五号、东风三十一号等洲际导弹,但却对潜射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技术知之甚少。
缺乏经验的俄罗斯莫斯科热工所研制“布拉瓦”潜射导弹,同样多次因为水下发射技术问题试验失败。对比俄罗斯,马卡耶夫设计局至少设计过从中程到远程等各种潜射导弹,还曾研制了SS-N-20/R-39远程潜射固体弹道导弹。
巨浪2导弹试验条件简陋 性能跨越大
而中国只有巨浪一号这一种中程潜射导弹的研制经验,何况巨浪一号本来就是因陋就简上马研制,到研制巨浪二号导弹时仍然缺乏大量必要的水下发射试验设施,加上从巨浪一号这种2000千米级别中程导弹到巨浪二号这种8000千米级别远程导弹技术上的巨大跨越。出现问题和失败在所难免。
2009年定型试验失败 带来巨大压力
从官方宣传判断,2009年巨浪二号导弹原定的定型试验失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航天科技一院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改进导弹的水下发射设计,终于在2011年7月试验成功扭转了被动局面,随后再接再厉在2011年年底再次试验成功,对巨浪二号潜射导弹的定型具有决定性意义。
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就是中国科研人员在薄弱的技术基础上不懈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过程,这其中既有早期几乎看不到赶上希望时的坚持,也有缺乏经验付出的代价,既有接近成功时的挫折,更有试验成功后的欢欣,目前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已经定型,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值班也指日可待。

无论对比美俄还是英法,中国的三艘094级核潜艇及其携带的巨浪二号导弹都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不过Bill Gertz的文章分析指出,虽然对比美国1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的水下核力量来说不值一提,但巨浪二号导弹具备了8000千米的射程,使094核潜艇可以在受到高度保护的黄海等水域轻松打到阿拉斯加的导弹防御基地,如果094核潜艇航行到朝鲜东部海域,它携带的巨浪二号导弹射程覆盖了美国海军位于华盛顿州吉塞普岛上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基地,这将对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和水下核力量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坚持最小核威慑的战略,没有必要攀比相互确保摧毁能力,巨浪二号导弹构成的水下二次反击能力,将和东风三十一号导弹构成的陆上核打击能力结合,为中国提供虽小但坚实可靠的核保护伞。
作者:张雪松_
转自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3/2768/18/63/3_1.html[/url]2月7日据美国《檀香山星报》和《华盛顿时报》报道,中国的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在今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首次战备巡逻。美媒称,094级核潜艇装了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使中国中国首次具备了可信的水下二次核反击能力,本期将就此解读。


1996年,094工程立项,1999年底,094首艇开工,2004年7月下水,随后开始航行试验。图为094型核潜艇。
094核潜艇2014年首次战备巡航
2月7日据美国《檀香山星报》和《华盛顿时报》等媒体报道,中国的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在今年在西太平洋地区进行首次战备巡逻。《檀香山星报》援引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的报告称,094级核潜艇装了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使中国潜射导弹第一次具备攻击阿拉斯加和夏威夷的能力,巨浪二号的射程也可能覆盖了美国西部地区。美国海军情报办公室官员称,094核潜艇加巨浪二号的组合是中国海军潜艇力量最值得期待的进步,它使中国首次具备了可信的水下二次核反击能力。
徐光裕将军首次公开巨浪2编号
虽然这只是外媒的猜测性报道,但空穴来风事出必有因。关于巨浪二号的相关报道,无论国外还是国内都在显著增加,显示出巨浪二号导弹的确正在日益成熟即将或是已经服役。就以中国海军即将进行094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值班为例,去年美国《自由灯塔》网站就刊登了著名的写手Bill Gertz的文章,指出中国海军将在今年进行首次战备巡逻,文章还提到中国海军已经拥有了3艘094弹道导弹核潜艇,每艘潜艇配备12枚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并援引美国国防部报道称巨浪二号导弹将使中国海军首次具备可信的海基核威慑能力。令人意外的是,1月4日《中国航天报》刊登了徐光裕将军的《中国试射导弹促和平安全发展》一文,文中明确提到了东风四十一号和巨浪二号导弹的编号,虽然这只是《名家观点》栏目的文章,而且发表在航天报的科普版上,并非中国航天部门通过《中国航天报》以官方名义证实这两种导弹及其编号的存在,但考虑到徐将军的身份,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的试验和成熟仍然得到了更多的证实。去年年底Bill Gertz报道东风四十一号试射的文章中,也顺带提到了巨浪二号导弹,指出中国正在部署潜射的巨浪二号导弹,可能还正在研制最多可携带3个弹头的分导式多弹头潜射弹道导弹巨浪二号A。


巨浪2为三级固体燃料潜射洲际导弹,直径2米,长约14米,重约40吨。图为核潜艇水下发射巨浪2导弹。
1975年中央即批准巨浪2导弹项目
综合国内外消息, 094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进行首次战备巡逻值班也即将进行。094核潜艇的战备值班,标志着经过二十多年后中国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终于完成了研制,这不仅标志着中国第二代核潜艇和潜射弹道导弹的成熟,也是中国海基核力量首次实现了可信的二次核反击能力。都说十年磨一剑,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作为国之重器,更经历了几十年的研制过程。
根据航天科工二院院史,早在1975年中央军委就批准了巨浪二号导弹,不过当时巨浪二号导弹只是计划用于替换巨浪-1导弹的第二代潜射弹道导弹,对其性能指标如射程是中程还是远程尚存在争议。
巨浪2不是海基版东风31是两种导弹
1982年后二院四部进行了总体方案分析,配合四院完成了一、二级2米直径和三级1米直径固体发动机的模样研制,二院四部还提出了第三级并联仪器舱的设计方案,从而保证导弹射程满足远程潜射导弹的指标。以此为基础,国防科工委召开的历次相关会议都确定巨浪二号导弹是一种远程导弹。与此同时,二院还进行了陆基机动性远程固体弹道导弹的总体方案分析论证,并在方案竞争力压1.4米直径导弹方案,科工二院根据陆海兼顾和技术通用的设计原则,进一步优化了两种2米直径远程固体弹道导弹的总体方案,1986年两种导弹的最终方案通过论证,并将陆基远程导弹命名为东风三十一号,海基远程导弹命名为巨浪二号,同年研制工作由二院转给一院。
从这段官方历史看,网络上一直流传的“东风下海”是很不确切的,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和东风三十一号远程弹道导弹早在设计阶段就一同研制,总体方案设计兼顾了两者需求,它们完全就是一对双胞胎。
巨浪2射程没有11000公里那么远
根据中国远程弹道导弹的定义,远程弹道导弹的射程标准是3000~8000千米范围,美国媒体报道的8000千米射程或是美国国防部报告提到的7400千米射程,和巨浪二号的实际指标相当接近,反倒是中国互联网上经常出现的11000千米甚至更远的射程,虽然心情可以理解但明显与事实不符。或许有人会辩解可能后来更改了指标,但根据东风三十一号弹道导弹的射程分析,它仍然是一种远程弹道导弹,巨浪二号潜射导弹虽然研制和服役更晚,不过大幅更改设计指标尤其是射程的可能性很小。


通常来说,中国的战略核潜艇部署在北海舰队的渤海海域,以及南海舰队的三亚基地。图为解放军核潜艇部署图。
2011年巨浪2试验成功 胡锦涛发贺电
根据航天科技一院网站的信息,2011年8月一院召开祝捷大会,庆祝自行设计自主研制的某型号飞行试验取得圆满成功,该型号试验成功后,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第一时间发来贺电,显示这是极为重要的战略导弹型号。根据文中预研工作启动与1986年,1990年开展研制工作,以及憋了整整11年的“我们成功了”的欢呼判断,该型号只能是巨浪二号导弹,或者反推出巨浪二号导弹1986年启动预研,1990年开始研制,1999年正式立项。姑且不论1975年太早的论证,即使从1986年开始,巨浪二号导弹的研制到成功也经过了25年的岁月和整整两代研制人员,其艰难险阻和坎坷悲欢可想而知。
早期巨浪2引擎采用钢壳 美已用碳纤维
巨浪二号潜射导弹开始预研时,只能使用航天四院研制的2米直径固体发动机,其中一级发动机为高强度钢壳体,二级发动机也不过是玻璃钢壳体,而美苏法等先进国家已经使用以高性能碳纤维和芳纶为代表的复合材料壳体,其中美国正在研制和试射的潜射弹道导弹三叉戟II,三级发动机全部使用了高性能的IM-7/T-800碳纤维,但在这样的差距下,一院的科研人员仍然迎难而上,根据中国导弹工业技术水平工艺能力和导弹性能要求设计了大量技术方案并进行了筛选,并结合中国技术工艺能力的进步,确定了巨浪二号导弹的最终方案,为1999年的正式立项和研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巨浪2早期水下发射试验曾失败3次
得益于早期大量的准备工作,巨浪二号潜射导弹很快生产出模型弹进行试验,先后进行了陆台陆筒发射试验,随后巨浪二号项目使用031G型200号试验艇进行了水面状态发射并获得成功,但在水下发射上却遇到了大量问题,遭受了不小的挫折。虽然没有确切的官方消息,但从官方宣传文章和论文看,巨浪二号导弹的水下发射试验相当不顺利。据国防基础科研项目《大尺寸回旋体垂直发射吹水载荷特性研究》的论文,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前四次水下实弹发射试验中,先后有三次发生了出水后弹体结构断裂的问题。


在092级核潜艇和巨浪1核导弹的时代,中国水下核力量仅仅只是一个标志,或者象征,不具备多少战斗力。图为巨浪1型导弹。
航天一院没有任何研发潜射导弹经验
其实巨浪二号水下发射问题的出现并不意外,潜射导弹和陆基导弹虽然都是弹道导弹,但水下发射技术却是一道难关,需要大量的试验和经验。中国虽然研制过巨浪一号潜射弹道导弹,但主要是二院进行的,而巨浪二号最终却交由一院负责。航天科技一院虽然研制了东风五号、东风三十一号等洲际导弹,但却对潜射弹道导弹的水下发射技术知之甚少。
缺乏经验的俄罗斯莫斯科热工所研制“布拉瓦”潜射导弹,同样多次因为水下发射技术问题试验失败。对比俄罗斯,马卡耶夫设计局至少设计过从中程到远程等各种潜射导弹,还曾研制了SS-N-20/R-39远程潜射固体弹道导弹。
巨浪2导弹试验条件简陋 性能跨越大
而中国只有巨浪一号这一种中程潜射导弹的研制经验,何况巨浪一号本来就是因陋就简上马研制,到研制巨浪二号导弹时仍然缺乏大量必要的水下发射试验设施,加上从巨浪一号这种2000千米级别中程导弹到巨浪二号这种8000千米级别远程导弹技术上的巨大跨越。出现问题和失败在所难免。
2009年定型试验失败 带来巨大压力
从官方宣传判断,2009年巨浪二号导弹原定的定型试验失败,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但航天科技一院顶住压力迎难而上,改进导弹的水下发射设计,终于在2011年7月试验成功扭转了被动局面,随后再接再厉在2011年年底再次试验成功,对巨浪二号潜射导弹的定型具有决定性意义。
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的研制,就是中国科研人员在薄弱的技术基础上不懈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过程,这其中既有早期几乎看不到赶上希望时的坚持,也有缺乏经验付出的代价,既有接近成功时的挫折,更有试验成功后的欢欣,目前巨浪二号潜射弹道导弹已经定型,094级弹道导弹核潜艇的战备值班也指日可待。

无论对比美俄还是英法,中国的三艘094级核潜艇及其携带的巨浪二号导弹都显得有些相形见绌。不过Bill Gertz的文章分析指出,虽然对比美国14艘“俄亥俄”级核潜艇的水下核力量来说不值一提,但巨浪二号导弹具备了8000千米的射程,使094核潜艇可以在受到高度保护的黄海等水域轻松打到阿拉斯加的导弹防御基地,如果094核潜艇航行到朝鲜东部海域,它携带的巨浪二号导弹射程覆盖了美国海军位于华盛顿州吉塞普岛上的弹道导弹核潜艇基地,这将对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和水下核力量构成严重威胁。中国坚持最小核威慑的战略,没有必要攀比相互确保摧毁能力,巨浪二号导弹构成的水下二次反击能力,将和东风三十一号导弹构成的陆上核打击能力结合,为中国提供虽小但坚实可靠的核保护伞。
作者:张雪松_
转自http://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3/2768/18/63/3_1.html[/url]
20多年前看到MD的三叉戟I的7400KM都觉得牛B的不行,巨浪2如果真有8000KM,我很满意。
僵尸国度 发表于 2014-2-25 10:37
20多年前看到MD的三叉戟I的7400KM都觉得牛B的不行,巨浪2如果真有8000KM,我很满意。
你说的三叉戟II吧?
巨浪2 8000km对中国不够用
多年前看到MD的三叉戟I的7400KM
僵尸国度 发表于 2014-2-25 11:39
20多年前看到MD的三叉戟I的7400KM
三叉戟II20多年前已经服役了,最大弹头数时射程7400km,我以为你说的这个
I的7400KM
僵尸国度 发表于 2014-2-25 11:49
20多年前看到MD的三叉戟I的7400KM
:)。。。。。。。。。。。。。。。。。。
松鼠又赚稿费去了
vvvtnt 发表于 2014-2-25 11:51
:)。。。。。。。。。。。。。。。。。。
纯表要扣分的。
僵尸国度 发表于 2014-2-25 13:10
纯表要扣分的。
没事儿,就那样吧。>_<
要干倒美国佬,必须巨浪3
JL2射程覆盖不了美国本土,真正让美国佬害怕还得看JL3


巨浪2和31a一样,都是3个20w吨弹头11500的射程,巨浪3弹头翻倍,射程不变

另外jl2可没有14米长,只有11米多一点

巨浪2和31a一样,都是3个20w吨弹头11500的射程,巨浪3弹头翻倍,射程不变

另外jl2可没有14米长,只有11米多一点
僵尸国度 发表于 2014-2-25 11:49
20多年前看到MD的三叉戟I的7400KM
那是三叉戟II吧,楼上不是说了嘛,最多弹头的时候7400kM
巨浪2和31a一样,都是3个20w吨弹头11500的射程,巨浪3弹头翻倍,射程不变

另外jl2可没有14米长,只有11 ...
31A单弹头,这个能确定。
想当然的把巨浪2往三叉戟1上靠。
射程有多少

做个例子 就拿公开的东风31好了   东风31也是8000公里  看看它采用的技术  第一级高强度合金钢 柔性全摆喷管  第二 三级玻璃钢纤维 全摆柔性喷管 推进剂采用三代的HTPB 这种80年代的技术打8000.

然后再看看巨浪2  第一 第二 第三级已不在采用死重较大的高强度合金钢 三级基本采用芳纶纤维或者一级继续采用玻璃钢纤维  第四级仪器舱(PBV)按照复合材料报的以前报道采用石墨纤维(炭纤维石墨化)   第三级喷管采用寺院研制的与三叉戟发动机相同的可抛式深浅入延伸喷管(这种喷管在固发中比冲最高  而且可以直接抛弃 降低死重 进一步提高关机速度 对射程和再入弹头的速度提高 直接增益很大)  所以现在美国人先给了个8000射程 然后国内的众多叫兽 资深专家 江湖媒体群体效仿。

你们认为 东风31和巨浪2在弹体技术上的差距是一代到二代的差距  而射程却是30年不变的8000 就连技术上依然落后于巨浪2的东风31A都超过1万公里  这是不是新版的中国能打击美国本土的导弹只有20枚的射程版呢?

银灰 发表于 2014-2-25 20:20
射程有多少

做个例子 就拿公开的东风31好了   东风31也是8000公里  看看它采用的技术  第一级高强度合 ...
美帝难道没有去测关机速度吗
导弹只要试射,美国人就能跟踪
只要能跟踪,就能知道关机速度
只要知道关机速度,就能算出射程
巨浪2对中国的意义并不只是射程大小这么简单,最关键的是基本掌握了潜射洲际弹的所有关键技术,对于以后研制更高射程的潜射弹已经不存在颠覆性的技术难题了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2-25 20:41
导弹只要试射,美国人就能跟踪
只要能跟踪,就能知道关机速度
只要知道关机速度,就能算出射程


但是美国人并不能做到所有中国的导弹试验 它都能做到观测    海眼镜蛇不在进入东海公海了  原因因该清楚  光靠台湾的路基铺路抓和日本的远程预警雷达  并不能做到每次发射 美国都能得到情报。

可抛式延伸喷管就是美国为解决要三叉戟D5带多弹头还要飞超过1万公里而开发的 而现在具备这种喷管技术的国家只有美 法 中  也就是巨浪2  三叉戟D5 M51三种。布拉瓦用的是延伸折叠喷管 技术上差一些。

分析射程 还要看具体采用的技术离真相才能更近 而不是媒体说什么 就信什么

还有一点 巨浪2的射程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局 美国情报机构 都没有发过证实的官方文章分析  都是美国的社会媒体写的文章 进而传进港台大陆的。 途径都是这个。  而关于中国的反卫星技术 美国的情报机构的内部军方人士 倒有不少的分析文章 写的相当有水平也有可信度。 这比看媒体的江湖文要理性 权威的多。因为他们的分析是根据天基红外预警系统的观测得到的数据来分析的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2-25 20:41
导弹只要试射,美国人就能跟踪
只要能跟踪,就能知道关机速度
只要知道关机速度,就能算出射程


但是美国人并不能做到所有中国的导弹试验 它都能做到观测    海眼镜蛇不在进入东海公海了  原因因该清楚  光靠台湾的路基铺路抓和日本的远程预警雷达  并不能做到每次发射 美国都能得到情报。

可抛式延伸喷管就是美国为解决要三叉戟D5带多弹头还要飞超过1万公里而开发的 而现在具备这种喷管技术的国家只有美 法 中  也就是巨浪2  三叉戟D5 M51三种。布拉瓦用的是延伸折叠喷管 技术上差一些。

分析射程 还要看具体采用的技术离真相才能更近 而不是媒体说什么 就信什么

还有一点 巨浪2的射程 美国国家导弹防御局 美国情报机构 都没有发过证实的官方文章分析  都是美国的社会媒体写的文章 进而传进港台大陆的。 途径都是这个。  而关于中国的反卫星技术 美国的情报机构的内部军方人士 倒有不少的分析文章 写的相当有水平也有可信度。 这比看媒体的江湖文要理性 权威的多。因为他们的分析是根据天基红外预警系统的观测得到的数据来分析的
射程有多少

做个例子 就拿公开的东风31好了   东风31也是8000公里  看看它采用的技术  第一级高强度合 ...
巨浪2与东风31A同时启动,那么一级应该是芳纶。
如果通用子一级,二三级增大到2米直径但重量与提供的总冲应该接近。巨浪2采用分导多弹头,估计投掷重量至少接近1吨(按民兵3估算),相比东风31/31A几乎大了一半,射程缩水到8000公里左右完全有可能。
但是美国人并不能做到所有中国的导弹试验 它都能做到观测    海眼镜蛇不在进入东海公海了  原因因该清 ...
如果巨浪2射程真的接近11000公里,那么同时期启动的东风31甲不可能仅仅是现在的技术水平,绝对接近东风41了……
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发展东风41了,巨浪2上陆就得了-_-||
巨浪2与东风31A同时启动,那么一级应该是芳纶。
如果通用子一级,二三级增大到2米直径但重量与提供的总 ...

巨浪2二级本就是两米,31甲也是
银灰 发表于 2014-2-25 21:19
但是美国人并不能做到所有中国的导弹试验 它都能做到观测    海眼镜蛇不在进入东海公海了  原因因该清 ...
不能做到每次发射都得到情报的话,还要红外预警系统干啥?
再扯得远点,之前以色列在公海上发射个麻雀靶弹都被毛子的预警雷达盯住了,铺路爪连个大型导弹都跟踪不到?
至于可抛延伸喷管,你脑补的太离谱了,这东西早就烂大街了,苏联人更是从80年代开始用
其实有没有多弹头,红外卫星也很容易判断出来
如果有PBV存在,那么肯定能探测到发动机的尾焰
反之,如果没有发动机的尾焰,就不可能是MIRV
当然了,理论上说也有用集束式多弹头的可能性,但这个可能性很小
巨浪2射程8000km……这能有啥用?威慑阿拉斯加么?
巨浪2二级本就是两米,31甲也是
31甲子三级是1.4米。
巨浪2三级弹径都是2米,总冲应该接近。
31甲子三级是1.4米。
巨浪2三级弹径都是2米,总冲应该接近。

我说的是31甲和巨浪2二级都是两米,没说31甲三级不是1.4米啊,就是31三级也是1.4米
我说的是31甲和巨浪2二级都是两米,没说31甲三级不是1.4米啊,就是31三级也是1.4米
那你说那句话的意义是什么?
东风31甲与巨浪2总冲接近,投掷重量巨浪2比31甲大接近二分之一,这俩射程能如此接近?想想也不可能吧?
jl2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开始,其实没有必要去苛求更多
银灰 发表于 2014-2-25 20:20
射程有多少

做个例子 就拿公开的东风31好了   东风31也是8000公里  看看它采用的技术  第一级高强度合 ...
说的很好。。
还是让我来还原一下真相吧。。

首先,8000公里这个射程,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1、是美帝的媒体这么报导的;
2、1976年,中央军委批准JL-2的研制,当时最后论证的结果是发展固体远程战略导弹方案,遵照“陆海兼顾,技术通用”的指导思想,核心是发展“大直径、基本型、系列化”的固体火箭发动机,这一支藤上就开了两朵花,一个就是“东风-31”,一个就是“巨浪-2”,当时决定研制的2米直径固体火箭就是后来东风31和巨浪2的第一级。当时的要求是这两种固体远程战略导弹,射程要达到8000公里。后来,1999年8月2日,DF-31首飞。1999年底,JL-2正式立项。

但我们稍加分析就不难发现,8000公里这个射程,是在1976年定下的,那是在近40年前,文革都还没结束呢,我们今天绝大多数网友都还没出生。8000公里这个射程是立足于当时的固体火箭发动机水平(2代固体)、落后的壳体材料(钢壳)、落后的电子原器件水平(晶体管)和落后的核弹头小型化水平(技术原始)而制定的。

第二、东风-31的改型;
东风31服役不久就推出了改进型号,就是东风-31A,还是西方媒体,首先报道射程是11200公里。当时我就在想,为什么会是11200公里?为什么不是个整数?后来我换算了一下,发现11200公里正好等于7000英里。所以这个数字应该国外的军盲媒体随便估计了个7000英里的射程,然后国内更军盲的媒体就傻乎乎的翻成了11200公里。

我个人估计,东风-31A的射程至少应该是个整数——12000公里。射程提高50%,这在升级了壳体材料、固体火箭燃料、小型化电子原器件、使用更轻量的弹头后,不难做到。

第三、我们来分析巨浪2
巨浪2两米直径,3级固体火箭这是已知的,没有问题的。从现在公开的照片来看,长度14米也是没有问题的。
而美国三叉戟II D-5导弹,长13.41米,直径2.11米。也是三级固体。也就是说巨浪2和D5,体积几乎完全相当。

然后壳体材料,D5使用的是第三代壳体材料——第一级和第二级使用“IM7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第三级还使用了些“凯夫拉纤维”。
巨浪2在1976年论证时是第一代壳体材料——钢壳体,但40年后的今天再使用钢壳体,过于丢人,也不可能。同样不可能是第二代壳体材料——玻璃纤维;而同样可能性很小的是使用非常红裤衩的第四代壳体材料——全碳碳纤维(法国M51壳体使用了此材料)。可能性最大,最现实的还是和D5一样,使用第三代壳体材料——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这个推测应该合情合理吧。

再看固体燃料,D5使用的是NEPE-75(硝酸脂增塑聚醚-75),这是第四代固体燃料。我大兔子在NEPE燃料上早就实现了突破,综合性能还胜过美国固体燃料,这有官八股为证。将它用在巨浪2上,也是情理之中的吧。

再看电子原器件,D5设计于上个世纪80年代,冷战时期,30年前。那是个连大哥大都没有的年代。而电子技术日新月异,当年巨大笨重的电子原器件,在今年也许只需要指甲壳大小的一块芯片就够了。就连小学生都知道苹果5和苹果5S不是一回事呢。所以说巨浪2在这方面是有后发优势的,电子原器件要轻的多,退一万步说,至少和D5相当吧。

有了上面的条件我们再分析,巨浪2和D5,在体积相当,壳体材料相当,固然燃料相当,电子原器件相当。它们的射程和投掷重量也应该相当,这个结论不犯重怒吧?而且巨浪2还有非常复杂的减阻设计,原非D5一根减阻杆可比。

唯一有变数的,是兔子的核弹头水平,但是氢弹头还是较容易控制住体积的,我个人觉得,弹头方面和美帝差距不大。真正有差距的是再入载具方面,考虑DF-31的载具,这个真是和美帝差距明显。D5可以在携带8具MK-5再入载具加8枚47.5万吨的W-88核弹头时,实现最大12000公里射程;在携带14具MK-4再入载具加14枚10万吨的W-76核弹头时,实现8000公里射程。

而兔子我们就算比美帝弱点,携带6枚30万吨核弹头,实现12000公里射程,应该问题不大吧?这在弹头数量上已经比美帝少了25%了,完全可以满足重量和空间上的余度;另一种方案是携带10枚10万吨核弹头,实现8000公里射程,这也应该是可以的。

所以,我个人觉得巨浪2应该具备12000公里的最大射程,而且对兔子来说,实现12000公里的射程,有着现实和必须的意义。如果只有8000公里的射程,要够着美国纽约、华盛顿等东海岸城市,094要带着巨浪2横跨半个太平洋,而在东太平洋美帝有世界最强大的第七舰队、有绵密的三重岛链、有海底听音器、有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反潜实力坚实的盟友。毫无疑问,这是最强的敌人和最坚的防线。想从正面突破到太平洋中部,这是用已之短攻敌之长,愚蠢透顶。最可行的办法,还是直接保证巨浪2的射程,从中国近海直击美国东岸,这才是最可靠的核反击力量,考虑到兔子在航天领域的实力,技术上根本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障碍,当然,钱更不是问题。
还是让我来还原一下真相吧。。 首先,8000公里这个射程,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即使巨浪2跟31A的技术水平相当,但不能排除由于潜地导弹的弹长受限,造成其射程大大低于陆基导弹。

九鬼 发表于 2014-2-26 03:53
还是让我来还原一下真相吧。。

首先,8000公里这个射程,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76年只是确定搞下一代潜射导弹,连中程弹还是远程弹都没确定呢
JL-2的长度,只有13米多一点
九鬼 发表于 2014-2-26 03:53
还是让我来还原一下真相吧。。

首先,8000公里这个射程,这个数据是怎么来的呢?


我可以肯定的告诉你,76年只是确定搞下一代潜射导弹,连中程弹还是远程弹都没确定呢
JL-2的长度,只有13米多一点
还有“非常红裤衩的第四代壳体材料——全碳碳纤维(法国M51壳体使用了此材料)。可能性最大,最现实的还是和D5一样,使用第三代壳体材料——碳纤维/环氧复合材料,这个推测应该合情合理吧。”
别露怯了,碳纤维复合材料,就是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

至于这个“D5可以在携带8具MK-5再入载具加8枚47.5万吨的W-88核弹头时,实现最大12000公里射程;在携带14具MK-4再入载具加14枚10万吨的W-76核弹头时,实现8000公里射程。”,我只能呵呵呵了,D5什么时候如此强了,D5只号称最大射程11000,这肯定是弹头减少后的结果

我就不明白了,不知己不知彼,洋洋洒洒写那么多有啥意义
即使巨浪2跟31A的技术水平相当,但不能排除由于潜地导弹的弹长受限,造成其射程大大低于陆基导弹。
弹长受限,但是三子级直径可以增加。射程下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投掷重量的增大。
还有“非常红裤衩的第四代壳体材料——全碳碳纤维(法国M51壳体使用了此材料)。可能性最大,最现实的还是 ...
还有一个,巨浪2一子级也不可能采用NEPE也就是N15燃料。毕竟连规划中的全碳纤维壳体的下一代洲际弹一子级都没有计划采用N15……
叶小晶 发表于 2014-2-25 20:49
巨浪2对中国的意义并不只是射程大小这么简单,最关键的是基本掌握了潜射洲际弹的所有关键技术,对于以后研制 ...
2继续解决了有无的问题
纸飞机 发表于 2014-2-25 22:18
其实有没有多弹头,红外卫星也很容易判断出来
如果有PBV存在,那么肯定能探测到发动机的尾焰
反之,如果 ...
版主你好,请问是否从理论上说:分导式多弹头技术水平>机动式多弹头技术水平>集束式多弹头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