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宋代幽云十六州争端和中印争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2:39
   学历史的都知道,北宋与契丹之间有幽云十六州争端,范围包括现在的天津北京直至大同一线。 古中国地理名词,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幽(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与朔共十六州。包括幽蓟节度使所辖的幽、蓟等十一州,与河东节度使所辖的云、蔚等五州。
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原为后唐河东节度使)于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植其建立后晋,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结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能将燕云十六州完全收复,割让燕云十六州,致使中原政权感受强大的威吓,持续长达近二百年。
燕云十六州东西宽约60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20,000平方公里。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宋太祖赵匡胤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多年后疮发去世。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北宋一直未能收复此地。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于是北宋预置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到燕山以西之后,于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南的燕京[注 1]、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注 2]。
但阿骨打死后,金以张觉事变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占领燕京地区。第二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53年完颜亮再扩建燕京为金中都,定为首都。宋旧皇室衣冠南渡,迁都临安(杭州),建立南宋偏安政权。[1][2]
元朝[编辑]
主条目:元朝
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横扫河北,二年后,中都为蒙古占领,金朝南迁开封,疆土仅剩黄河南北之地,1234年蒙古灭金。1272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后来南宋政权亦为蒙古所消灭。[1]
明朝[编辑]
主条目:明朝
1368年,燕云十六州在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统治了四百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回汉人手中。[1]

    燕云十六州对解决中印领土争端的启示:
1:追究历史来龙去脉,打口水仗,无助于解决领土问题。
2:谁实际控制,谁有发言权。
3: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协议谈判拿来的领土也会丧失。
4:纪念一下杨家将,岳飞。
5:感谢朱元璋,徐达,常遇春,否则我们的首都北京是否会是异国首都?   学历史的都知道,北宋与契丹之间有幽云十六州争端,范围包括现在的天津北京直至大同一线。 古中国地理名词,即今北京、天津全境,以及山西、河北北部。幽(燕)、蓟、瀛、莫、涿、檀、顺、云、儒、妫、武、新、蔚、应、寰、与朔共十六州。包括幽蓟节度使所辖的幽、蓟等十一州,与河东节度使所辖的云、蔚等五州。
中国后晋的开国皇帝石敬瑭(原为后唐河东节度使)于936年反唐自立,向契丹求援。契丹扶植其建立后晋,契丹首领-耶律德光与石敬瑭结为父子。天福三年(938年),石敬瑭按照契丹的要求把燕云十六州割让给契丹。往后中原数个朝代都没能将燕云十六州完全收复,割让燕云十六州,致使中原政权感受强大的威吓,持续长达近二百年。
燕云十六州东西宽约600公里,南北长约200公里,总面积约120,000平方公里。幽、蓟、瀛、莫、涿、檀、顺七州位于太行山北支的东南方,其余的云、儒、妫、武、新、蔚、应、寰、朔九州在山的西北。所处的地势居高临下,易守难攻。
  宋太祖赵匡胤不忘收复燕云,曾在内府库专置“封桩库”,打算用金钱赎回失地。宋朝还在河北南部兴建“北京”大名府和辽国对峙。太平兴国四年(979年)宋太宗赵光义移师幽州,试图一举收复燕云地区,在高粱河(今北京西直门外)展开激战,宋军大败,宋太宗中箭,乘驴车逃走,多年后疮发去世。之后北宋与辽进行了长期的战争,北宋一直未能收复此地。景德元年(1004年)北宋真宗抵澶州北城,后与辽国在澶州定下了停战和议,史称“澶渊之盟”,之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宣和四年(1122年)宋金订立“海上之盟”,约定联合灭辽后,金归还宋燕云十六州。于是北宋预置了燕山府路和云中府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把辽天祚帝赶到燕山以西之后,于1123年二月把太行山(后明在此建内长城)以南的燕京[注 1]、涿州、易州、檀州、顺州、景州、蓟州如约归还[注 2]。
但阿骨打死后,金以张觉事变为由伐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又占领燕京地区。第二年金国大举南下,俘虏了徽钦二帝,占据了中原地区,史称“靖康之变”,北宋灭亡。1153年完颜亮再扩建燕京为金中都,定为首都。宋旧皇室衣冠南渡,迁都临安(杭州),建立南宋偏安政权。[1][2]
元朝[编辑]
主条目:元朝
1213年,燕云十六州被蒙古帝国占领。成吉思汗大军南下,横扫河北,二年后,中都为蒙古占领,金朝南迁开封,疆土仅剩黄河南北之地,1234年蒙古灭金。1272年忽必烈定都大都(今北京市)后来南宋政权亦为蒙古所消灭。[1]
明朝[编辑]
主条目:明朝
1368年,燕云十六州在游牧民族的统治者统治了四百年之后,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遣徐达、常遇春攻克大都,燕云十六州得以重回汉人手中。[1]

    燕云十六州对解决中印领土争端的启示:
1:追究历史来龙去脉,打口水仗,无助于解决领土问题。
2:谁实际控制,谁有发言权。
3: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协议谈判拿来的领土也会丧失。
4:纪念一下杨家将,岳飞。
5:感谢朱元璋,徐达,常遇春,否则我们的首都北京是否会是异国首都?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中国终究不可逆转的发展成一个汉胡杂处的多民族统一国家。语言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典汉语没能传承下来,而是和后来阿尔泰语系的金元虏音逐渐融合,发展成了现在的北方官话。
拿幽云十六洲来对比中印?哈哈哈,楼主真是用心良苦,借古讽今啊。。。。
中间隔着喜马拉雅,中国入侵印度后勤跟不上。lz你不用担心了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2:52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 ...
从秦汉以来中国官话从未有过本质上的变化。定都哪里哪里的语言就向官话转化。不说别的,了解下现在的南京话跟周边江南吴语系有多大区别你就明白了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 ...
为什么古代的唐诗宋词读起来完全没有隔阂,还是挺押韵的,这个怎么解释?
galaxymacro 发表于 2014-2-19 23:17
为什么古代的唐诗宋词读起来完全没有隔阂,还是挺押韵的,这个怎么解释?
很多唐诗宋词现在用普通话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但是用闽南话、粤语读起来还很押韵。

唐诗宋词 皆有发声最短促有力的入声字在其中作长短音调节
胡普入声全无 长短音不分 平仄乱套 格律全失
粤语保留古汉语全部入声字 铿锵悦耳 还原古诗词格律音韵之美

用粤语压韵, Mandarin(普通话)不压韵的唐诗举例:

(*每句最后一字注音, 粤语用英文发音规则注音, '满大人'用拼音)

杜牧[赠别]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粤语:Tsing '满大人':Qing)
唯觉尊前笑不成.(粤语:Sing '满大人':Cheng *不压韵)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粤语:Ming '满大人':Ming)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粤语:Sun '满大人':Shen)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粤语:Tsun '满大人':Chen)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粤语:Bun '满大人':Bin *不压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粤语:Sun '满大人':Shen)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粤语:Ho: '满大人':He)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粤语:Do: '满大人':Duo)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粤语:Go: '满大人':Ge)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粤语:Bo: '满大人':Buo)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粤语:Ho: '满大人':He)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粤语:Go: '满大人':Guo)

(*每句最后一字注音, 粤语用英文发音规则注音, '满大人'用拼音)

王勃「倬彼我系」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粤语:Zao: '满大人':Zhou)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粤语:Lao: '满大人':Liu *不压韵)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粤语:Lao: '满大人':Liu)
乃武乃文,或公或侯。(粤语:Hao: '满大人':Hou *不压韵)

王勃「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粤语:Tsing: '满大人':Qing)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粤语:Ying: '满大人':Ying)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粤语:Tsing: '满大人':Qing)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粤语:Sing: '满大人':Sheng *不压韵)

「游梵宇三觉寺」王勃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粤语:Sum: '满大人':Cen)
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粤语:Sum: '满大人':Shen)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粤语:Yum: '满大人':Yin *不压韵)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粤语:Kum: '满大人':Jin)

还有很多其他例子。
王维《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粤:[cau] 胡普:[qiu])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粤:[lau] 胡普:[liu]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粤:[zau] 胡普:[zhou] 不押韵)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粤:[lau] 胡普:[liu])
   
入声字:照 石   竹 歇


咏   鹅


骆宾王

鹅   鹅   鹅,(粤:[ngo] 胡普:[e] 不押韵)

曲 项 向 天 歌。(粤:[go] 胡普:[ge]不押韵)

白 毛 浮 绿 水,

红 掌 拨 清 波。(粤:[bo] 胡普:[bo])


入声字:曲 绿 拨

王之涣《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粤[lau] 胡普[liu])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粤[lau] 胡普[lou] 不押韵!)

入声字:白 日 入 欲 目 一


   杜牧[赠别]之二:   

多情却似总无情,(粤语:cing '胡普':qing)   
唯觉尊前笑不成.(粤语:sing 胡普:cheng *不压韵)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粤语:ming 胡普:ming)   


入声字:却 觉 不   蜡 烛 惜

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纨袴不饿死,儒冠多误身。(粤语:san 胡普:shen)   
丈人试静听,贱子请具陈。(粤语:can 胡普:chen)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粤语:ban 胡普:bin *不压韵)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粤语:san 胡普:shen)   

入声字:不 昔 日 国   笔

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粤语:ho: 胡普:he不押韵)   
海内此亭古,济南名士多。(粤语:do: 胡普:duo)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粤语:go: 胡普:ge不押韵)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粤语:bo: 胡普:buo)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粤语:ho: 胡普:he不押韵)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粤语:gwo: 胡普:guo)   

入声字:盖 北 内 发   玉 竹 不 落   日 物

王勃「倬彼我系」   

倬彼我系,出自有周。(粤语:zau: 胡普:zhou)   
分疆锡社,派别支流。(粤语:lau: 胡普:liu *不压韵)   
居卫仕宋,臣嬴相刘。(粤语:lau: 胡普:liu)   
乃武乃文,仕公或侯。(粤语:hau: 胡普:hou *不压韵)   


入声字:出 锡 或

王勃「咏风」   

肃肃凉景生,加我林壑清。(粤语:cing: 胡普:qing)   
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粤语:jing: 胡普:ying)   

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粤语:cing: 胡普:qing)   
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粤语:sing: 胡普:sheng *不压韵)   


入声字:壑 出 迹   息   日   落

「游梵宇三觉寺」王勃   
杏阁披青磴,雕台控紫岑。(粤语:sam: 胡普:cen)   
叶齐山路狭,花积野坛深。(粤语:sam: 胡普:shen)   
萝幌栖禅影,松门听梵音。(粤语:jam: 胡普:yin *不压韵)   
遽忻陪妙躅,延赏涤烦襟。(粤语:kam: 胡普:jin)

入声字:阁 叶 狭   积 躅 涤


李商隐 无题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粤:dung 胡普:dong)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粤:tung 胡普:tong)

隔坐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粤:hung 胡普:hong)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粤:fung 胡普:feng 不押韵)

入声字:昨 翼 一   隔 覆 蜡 入声字


王昌龄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粤:gwaan 胡普:guan)
     万里长征人未还。 (粤: waan 胡普:huan)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粤:saan   胡普 :shan 不押韵)

入声字:月 不 度


陆游 示儿

     死去元知万事空,(粤:hung 胡普:kong)
     但悲不见九州同。 (粤:tung 胡普 :tong)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粤:jung 胡普:weng 不押韵)

入声字:不 北 日 告

李白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粤:soeng 胡普:shuang)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粤:hoeng 胡普 xiang 不押韵)


入声字:月  



李白 早发白帝城

     朝辞白帝彩云间,(粤:gaan 胡普:jian不押韵)
     千里江陵一日还。 (粤 waan   胡普:huan不押韵)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粤 saan   胡普:shan 不押韵)

入声字:白 一 日 不

杜甫   秋兴八首(其一)

     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粤sam 胡普:sen )
     江间波浪兼天涌,塞上风云接地阴。 (粤jam 胡普:yin   不押韵   )
     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 (粤sam 胡普:xin   不押韵
     寒衣处处催刀尺,白帝城高急暮砧。 (粤 zam   胡普:zhen)

入声字:玉 峡 接   菊 日 一 白 急

杜甫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粤 sam   胡普:shen)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粤 sam   胡普:xin 不押韵)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粤 gam   胡普 jin 不押韵)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粤 zam   胡普 zen)


入声字:国 木 月 白   不


杜甫 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粤zau   胡普:zhou)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粤lau   胡普:liu 不押韵)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粤 jau 胡普 xiu   不押韵)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粤   au   胡普 ou)

入声字:独 阔 月 著 一


胡曾 戏妻族语不正

呼十却为石,
唤针将作真。(粤:zam 胡普:zhen)
忽然云雨至,
总道是天因   (粤 :jam   胡普 yin 不押韵)

入声字:十 石   作   忽

======
相对于汉语方言,现代汉语的特点就是发音响亮,元音丰富,这正是北方阿尔泰语系的特点,日本、朝鲜等也是如此。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22
很多唐诗宋词现在用普通话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但是用闽南话、粤语读起来还很押韵。

唐诗宋词 皆有发 ...
Mandarin不是什么满大人,明朝就有此称呼,指的就是“官话”的意思。类似mander
comlee 发表于 2014-2-19 23:29
Mandarin不是什么满大人,明朝就有此称呼,指的就是“官话”的意思。类似mander
Mandarin翻译成满大人可能是误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明朝的官话和北宋的官话,差别已经比较大了。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33
Mandarin翻译成满大人可能是误解,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明朝的官话和北宋的官话,差别已经比较大了。
那是肯定的。不过宋之前也有五胡,唐即起于北朝,秦川八百里又焉能都是汉晋正音?“汉人学得胡儿语,复向城头骂汉人”。宫廷雅乐历朝也是变来变去多了。”有元一朝,北语盛行,民称官为“达鲁不花”,简称“不花”。大浪淘去,现在不是还叫“官”。北方语言上的胡化被传的玄了,从现在看多数还是汉族同化了少数民族。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2:52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 ...


关于音韵部分的解释,不是太正确
古代汉语有一部分音韵是传承了下来的,从考古文字学上的发现表明,古汉语读音更接近现在的粤语方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粤语朗诵唐诗,压的韵比现在普通话的要准确
所以,不要嘲笑网上很红的“表情朗诵帝”,人家的口音说不准才更接近古诗。


总体上说,粤语、客家话、赣语等偏中古,福建诸语一般偏上古。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2:52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 ...


关于音韵部分的解释,不是太正确
古代汉语有一部分音韵是传承了下来的,从考古文字学上的发现表明,古汉语读音更接近现在的粤语方言,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拿粤语朗诵唐诗,压的韵比现在普通话的要准确
所以,不要嘲笑网上很红的“表情朗诵帝”,人家的口音说不准才更接近古诗。


总体上说,粤语、客家话、赣语等偏中古,福建诸语一般偏上古。
airhu23 发表于 2014-2-19 23:44
关于音韵部分的解释,不是太正确
古代汉语有一部分音韵是传承了下来的,从考古文字学上的发现表明,古 ...
有种说法,粤语就是唐朝普通话(关中音),闽南语就是汉朝普通话(洛阳音)。
comlee 发表于 2014-2-19 23:43
那是肯定的。不过宋之前也有五胡,唐即起于北朝,秦川八百里又焉能都是汉晋正音?“汉人学得胡儿语,复向 ...
诚然,汉语仍然还是那个汉语,少数民族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在汉语中留下了一些痕迹,比如儿化音。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51
有种说法,粤语就是唐朝普通话(关中音),闽南语就是汉朝普通话(洛阳音)。
基本是这样,其实说现在哪种方言保留了比较全的面貌有点以偏概全,但是总体上说,南方方言,比如闽语,吴语,粤语更接近中古语音,也就是汉以后唐、宋,另外韩语、日语,越南语也保留了一部分中国古汉语的音韵,所以说这些地方自古以来,我一点都不奇怪
中国历来是北方比南方发达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51
有种说法,粤语就是唐朝普通话(关中音),闽南语就是汉朝普通话(洛阳音)。
这个未经细考,不知真伪。我直觉不是真的,这两地在古时候都是化外(没有歧视的意思),很难想象有正音流传。如吴语区,汉末魏晋迁入了上百万中州士民,尤其在山阴(今绍兴),北方南迁巨族士民甚多,东晋时以洛阳口音为尚,吴人多有习者,现在丹阳以南还是都说吴语,早都堙没了。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2:52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 ...
南北朝的时候,北方的胡汉杂处就非常普遍了。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52
诚然,汉语仍然还是那个汉语,少数民族已经不见了踪影,只在汉语中留下了一些痕迹,比如儿化音。
恩,东北方言里多些。据说“嘎达敏林”的“嘎达”就是东北话的“老嘎达”的意思,最小的儿子,源于少数民族语言。
我看完了。。
comlee 发表于 2014-2-20 00:07
这个未经细考,不知真伪。我直觉不是真的,这两地在古时候都是化外(没有歧视的意思),很难想象有正音流 ...
福建的方言,大体上来讲,都可以往上追溯到晋末的衣冠南渡。至于广东的方言,按照百科上的解释,开始于赵佗屯兵,此后陆续有北方人带来新鲜血液,但语音体系一直没有根本的变化,最后定型于唐宋时期。
红山文化是我们的起源之一,估计那是时候就有阿尔泰因素了。
汉语,一直是活的语言,不是死去的化石语言。汉语本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文字、语言的作用是传承文明。其演化过程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吸纳外来因素进行融合的过程。纠结于哪里的方言更接近于某时某代的官话,纯粹是舍本逐末。谁若真想用这种方式证明自己是正朔,那请你去考证一下轩辕和神农谈判时用的是什么语言,并用甲骨文进行书写记录。
用语言证明某地正统性,和那些用繁体字证明正统性的人一样可笑!中华崛起重现汉唐盛世,又不是要穿越回汉唐。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2:52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 ...
中国从来就不是个单纯的国家,汉族从来就不是个单纯的血统,胡汉混杂从西汉开始,直到南北朝发展到巅峰,之后才慢慢稳定下来。不过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依然是中国历史上的大事,如果没有明朝的话,差点再次回到南北朝时期。话说明朝真是个奇迹。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51
有种说法,粤语就是唐朝普通话(关中音),闽南语就是汉朝普通话(洛阳音)。
这个说法不是很准,两晋后老汉人(客家人)南迁,进入岭南后把古汉语带入粤地影响了今天的粤语,所以粤语应该是更接近汉朝官话。而福建方言就太多了,福建基本上是我国方言最多最杂的省,拿福州来说,八个郊县大多有自己的方言,,一市之内都不统一,闽北一些山区更是一村一话,闽南语虽然相对统一些,但是泉州和厦门的闽南话还是有些许差别。所以我感觉福建话是历代官话大全。
中国从来就不是个单纯的国家,汉族从来就不是个单纯的血统,胡汉混杂从西汉开始,直到南北朝发展到巅峰, ...
宋之前虽然有汉胡杂处,但一般开说就算北方遭受入侵,还有南方小朝廷维持道统,从未有像南宋被灭之后,整个中国全部亡于少数民族之手的情况。
以前我记得谁分析过

追求读诗押韵的话 以越南话为首  什么粤闽都靠边站
看着楼上我就像一群ww争中华正宗的感觉
楼主的借古歪今贴真正被歪到语言贴了。
语言文字是变迁的,中国5千年历史,2500年前的书还能大体读懂,文化的传承已经很**了。试想一下,拿1000年前的古英语,有几个普通英国人能读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2:52
燕云十六州的丢失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在此之前中国基本上就是个单纯的汉族国家。但北方门户洞开之后, ...
在此之前基本上是单纯的汉族国家?南北朝是什么状况?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51
有种说法,粤语就是唐朝普通话(关中音),闽南语就是汉朝普通话(洛阳音)。
你回复的比较多,总体就是一个:今天的粤语代表了古汉语,才是正统。这个和繁体字之争有的一拼。
实在是忍不住了,所以上来说说这种所谓的粤语正统论。这种论调是近年来广东经济好了,结合港澳后,一些历史发明家和所谓的复古派推出的论调。
所谓的粤语保留了古汉语的发音,这个结论是错误的,语言与文字本身就是不断发展的,只关注粤语本身和古汉语相似的部分,而不看粤语中大部分和古汉语完全不符,甚至更接近当地乃至中南半岛少民的发音。越南近几年也凭这个说广东其实是他们的领土啥的,当然也是历史发明家。
至少唐宋时期,粤语和当时的官言是差别很大的比如韩愈说“皆鸟言夷面”,苏轼呢“鸠舌倘可学,化作黎母民”觉得鸠舌学学也没事,苦中作乐。
而关于读唐诗,用西安普通话(所谓的陕普)读起来效果更好,更押韵。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在书面语口语对照体系中体现,看看现在的粤语口语中常用字词,哪些是和我们平常接触的历史文献能对应的?比如:“哩啲”“咩嘢”“冇咗”“锡哂”“国度”“边度”“点解”“点样”“琴日”“听日”“佢”“梗样”……
把封建王朝和现代民族国家等同,这是不对的
文子容 发表于 2014-2-20 00:05
中国历来是北方比南方发达
直到19世纪末……
这楼歪的,幽云与中印没有可比性啊,幽云从古至今都是战略要地,关系中原王朝生死存亡。印度那边捅鸡屁股的地方,顶多爆下菊,疼一下就缓过来了
我靠,楼歪的够狠。有实力才是硬道理啊,谈判回来?拉倒吧。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22
很多唐诗宋词现在用普通话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但是用闽南话、粤语读起来还很押韵。

唐诗宋词 皆有发 ...


说粤语不准确,广东话和闽南话是唐朝时的国语。

而客家人则是北宋灭亡时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所说的客家话更多地保留了北宋的国语发音。

因此,以广东话和闽南话来朗诵唐诗,以客家话来朗诵宋词,最为地道。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汉语的特殊性,汉语是象形文字,其写法与字义息息相关,这个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因此文化从不断绝,并且衍生出了辉煌的书法艺术,具有时间的深度。

汉语的读音虽时间的变化是经常变化的,不过幸运的是,汉语的写法和读音本来就是分开的。

中华早在秦朝就统一了文字,写法全国统一,从而开创了较大的文化格局,使汉语具备了空间的广度。

我们看2千年以前的先秦古籍没有很大的障碍,而使用英语的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几百年前的文字就需要及其专业的人士才能研究,中华文字的先进程度可见一斑。

到现代,汉语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依据美国刚刚出版的《世界年鉴及事件》,在全球十大语文中,北京普通话的华语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语言,约有8亿7400万人,印度语以3亿6600万人排行第二,英语则以3亿4000万人排行第三。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汉语及其承载的中华文明将逐步被全世界所了解认同,在中西文明融合交汇中起到重大作用。

senkuo 发表于 2014-2-19 23:22
很多唐诗宋词现在用普通话读起来已经不押韵了,但是用闽南话、粤语读起来还很押韵。

唐诗宋词 皆有发 ...


说粤语不准确,广东话和闽南话是唐朝时的国语。

而客家人则是北宋灭亡时从北方迁徙到南方的,所说的客家话更多地保留了北宋的国语发音。

因此,以广东话和闽南话来朗诵唐诗,以客家话来朗诵宋词,最为地道。


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汉语的特殊性,汉语是象形文字,其写法与字义息息相关,这个几千年来一脉相承,因此文化从不断绝,并且衍生出了辉煌的书法艺术,具有时间的深度。

汉语的读音虽时间的变化是经常变化的,不过幸运的是,汉语的写法和读音本来就是分开的。

中华早在秦朝就统一了文字,写法全国统一,从而开创了较大的文化格局,使汉语具备了空间的广度。

我们看2千年以前的先秦古籍没有很大的障碍,而使用英语的国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几百年前的文字就需要及其专业的人士才能研究,中华文字的先进程度可见一斑。

到现代,汉语依然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依据美国刚刚出版的《世界年鉴及事件》,在全球十大语文中,北京普通话的华语是全球最多人使用的语言,约有8亿7400万人,印度语以3亿6600万人排行第二,英语则以3亿4000万人排行第三。

随着我国国力的增强,汉语在世界上的影响力逐步扩大,汉语及其承载的中华文明将逐步被全世界所了解认同,在中西文明融合交汇中起到重大作用。
丢了16州可是丢了产马的地盘哦,宋朝军队缺乏马匹跟这个有不小的联系哦,这个是跟印度干架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