锋镝的宿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1:41:37
[center][B]面围着古墓啊、亡魂啊兜了三期的圈子,对于有些人来说话题也许过于沉重了,那她,我们暂且离开死者的世界,聊点和活人有关的话题。
话说东汉末年,董卓拥兵自重,把持朝政,专横霸道,时人无不痛恨,刺杀董卓之心由来已久,上朝时候是行刺的最好时机,因为此时董卓身边卫士最少,接近他非常容易,但董卓上朝时总是在朝服下面穿着短铠,使得计划很难实现。这也是人们最终收买骁将吕布实施刺杀的原因之一。说到上朝,又想起了祖宗的礼法,想到了前清最为流行的“请安”,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满族特有的礼节,实则不然。这原是明代军礼,本来士兵拜见上级军官应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甲青,只得屈一膝或屈半腠,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当时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女真人所在的建州卫当然也是如此。到了清代,八旗和绿营中仍然沿用明代的旧习,久之,不穿甲胃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扩展到平民中去。今天的举手礼来源于古埃及,那时部落战争频繁,友邻部落的士兵相遇或敌对双方讲和的时候,彼此间都脱去面甲,表示敬意,推开面甲的那个动作,以后就演变成了举手礼。还有总是佩戴在左前胸的勋章,它最早是古时奖励给战功卓著的武士的一面胸甲,随着装饰性的逐渐增强变成了今天小巧的勋章,因为心脏在身体的左侧,所以勋章也就戴在左胸,可说是胸甲残存的痕迹。
别误会,这只是个引子,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兵器中最特殊的一类??甲胃。
甲自然指铠甲,其实铠与甲意义也有区别,人云“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铁,谓之铠”,但实际铁甲(金属甲)与皮甲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甲的主流之争也远远超越了金属和皮革的范围。至于胃,古称“兜鍪”,就是今天的头盔。在人类的战争史上,甲的出现要早于胃,材质最初是藤木和兽皮,未经制革工艺的兽皮甲现在已经没有实物可供考证,有“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传说,算是有相应“记述”,诸葛丞相的大军在南蛮兵士的藤甲面前居然讨不到半点便宜,可见确实有独到之处;根据台湾原始耶美人藤甲原图可以想像,发展到三国时代的藤甲的确可以达到同铁甲媲美的地步。说到底,藤甲从来只是“旁门左道”,尽管它无与伦比的韧性和对砍劈出色的防护,但材料简陋的缺点还是使它无缘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皮甲就幸运得多,由于轻便灵活,工艺简单,中国商代军阿就已经普遍装备,并且在以后的数千年间时隐时现。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胃的发展达到鼎盛,甲衣由表面涂溱的皮片编缀而成,大块长方形甲片组成身甲,袖甲则由从下到上层层反压的小型甲片组成,以便臂部上抬活动,至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成熟甲式??札甲。
说起今年中国考古界石破天惊的大事,恐怕除了西汉景帝阳陵地宫外,就是秦陵石铠甲的重现天日,这一发现给了人们机会去重新认识秦代铠甲的风采,从根本上推翻了“秦无胃”的历史谬误,出土的石铠甲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即秦代的札甲甲片已趋细小,更加贴身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上,腰、臂等活动部位大量采用阳线,胸、背等活动较少的部位则采用阴线,形成了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奠定了中国甲胃的基础.秦代军吏、骑兵、步兵、驭手等铠甲各不相同,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
古代皮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屈原《九歌》中“操吴戈兮披犀甲”就是生动的写照。除此以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铜甲”。 练甲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铜甲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青铜兽面壮胸甲。重量方面的劣势使用青铜甲难以取代皮甲,战国中期出现的铁甲虽然比铜甲轻便,但鉴于当时冶铁技术的制约,广泛采用仍然困难,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西汉。冶铁业的蓬勃让铁甲胃赢得了皮甲胃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也分化为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这也是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的原因。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相比也毫不逊色,因为在材质相同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只决定于制作工艺。而那些普通的札甲则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同汉代相比,隋唐的甲式与之似乎毫不相干,其间舒缓的过渡乐章是在魏晋南北朝谱写的,此间接踵出现的简袖铠、两当铠、明光铠,极大丰富了甲胃的内涵。筒袖铠是在东汉铠甲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它是用小块的鱼鳞纹甲片或者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筒形的甲身,前后连接,肩部配有护肩的筒袖,故名筒袖铠。穿筒袖铠的人,一般头上都戴有装护耳的兜鍪,顶上饰有长缨;两当铠是南北朝时期通行的戎装,其形制为前后两大片,上用皮襻连缀,腰部另用皮带束紧,所用材料多为坚硬的金属和皮革。《秦书》记载的前秦皇帝蔡坚在“淝水之战”中所着的“金银细铠”,其实就是“镂金为线”纺织而成的豪华版两当铠,明光铠的威名来自其胸背之处装有的金属圆护,圆护用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精心打磨,光洁如镜。在太阳下会反射出刺目的“明光”,令人眼花缭乱,故而得名“明光铠”。
材料方面,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炼钢法也被用在用胃制造上,频仍的战乱奇迹般地激励了铁甲的质量,传说当时最好的筒袖铠竟能抵御上百公斤的强弩射击,尽管未经证实,但至少体现了当时铁甲卓越的防护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骑战鼎盛的南北朝,随着箭与骑兵甲的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由是中国的重骑兵先于欧洲900年诞生了,从北周忠孝王宇文俭墓中出土的甲骑具装俑就充分展现了中国重装骑兵的风貌。
明光铠在隋唐发扬光大,成为最著名的甲式,其身甲由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由高质量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但隋唐明光铠一改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求,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唐代甲胃门类更趋多样,《唐六典》记载唐代的铠甲有十三种之多。涵盖皮、铁、木、帛等多种材料,唐玄宗天宝之后,奢侈之风日甚,绢布甲大行其道,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织品制成的铠甲,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无防御能力,作为武将仪仗装束??年来那时就已经懂得搞“形式主义”了。“安史之乱”后,铠甲在金戈铁马的战乱年代中找回了失去的光彩,可惜大唐帝国已是明日黄花。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倒退,五代的占乱促成了明光铠的复兴,也使这种历以沙场锤炼的甲式被宋代积极地继承下来。宋代甲胃基本因袭唐代式样,山字形的身甲和护腿融合在一起,提高了防御能力。从宋代开始,军队中普遍装备了世界上最早的凯夫拉装甲??纸甲,曾有一次定制3万套的记载,纸甲使用厚实的褶皱纸制成,应该是结构力学的应用。纸甲曾被用于南方,看来能够防潮,其在轻便之余还居然“劲矢不能洞”,足见其坚固,难怪有地方官请求以铁甲100套换取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宋代军队极为重视铠甲的质量,以至于赝造铠甲已现端倪。《梦溪笔谈》十九卷中,记载着“瘊子甲”的故事。“瘊子甲”是经冷锻而成的铁铠甲,相传可以刀枪不入,犹如传说中的“唐猊铠”。甲衣“铁色青黑,毛发可鉴”,异常珍贵。为了表明冷锻前所用材料的厚度,一般在甲背上留下筷子头大小的“笋”,状如瘊子(一种皮肤上的瘤),因此叫“瘊子甲”。时青海西宁某地州官,偶得一副,视为珍宝,平时藏在匣中。有次他的上司魏国公韩琦“曾取试之”,放在“五十步”外射之,强弩皆不能入,箭头反而卷了,只有一支箭看似射穿了“瘊子甲”,仔细一看,箭头恰好嵌入了钻孔处,可见此甲质量之高。有造假者,于甲背上也做出瘊子,但所用材料本非优质,也不经冷锻,是热锻而成。书中明确提出:这种甲徒有“瘊子甲”的外表,实战中毫无价值 ,只会殃及将帅。
同时期吐蕃民族的盔甲可以和中原大国遥相辉映,这类合金盔甲是在铁中掺加少量白银打制而成的,经久不锈,尽管这种盔甲只少量装备吐蕃赞普的亲军,但毕竟反映了吐蕃当时精湛的冶炼和制造水平,直到多年以后,在古格王国遗址采集到的铁盔仍然可以看出这种卓越工艺的传承痕迹。
宋代以后,火器的出现令人们在甲胃之路上千百年的努力顿显苍白,无论是欧洲各国还是东方各邦的重甲,都难以抵御火器轻而易举的攻击,元宪宗蒙哥在四川钓鱼城下殒命于宋军火器之下,可看作是铠甲褪色之始。明代不合时宜的重甲就已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甲胃样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看到的戏剧中武生的戏装,明代军中有一种胖袄,“长齐腠,窄袖,内实以棉花”,因多为红色,所以又称“红胖袄”,应该算作练甲的一种。将官所穿铠甲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呈“山”字纹(就是小人书中经常画着的那种),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估计这种铁网可能类似英国古代链形铠;明代皮甲胃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兵林奇葩,彝族的象皮甲设计合理,制作精良,是这一时期皮甲的代表作。我们的邻邦日本的铠甲在战国时代中后期(大约相当于明代)也经历了由厚重华美的大铠向简单实用的腹卷、胴丸和具足过渡的阶段??胴丸的外形和彝族的象皮甲何其相似!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大和民族渊源的一个例证。清代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金属甲片的厚度大大降低,此时期皮甲在某些国家再度盛行。高缨尖胃、嵌满泡钉的宽大绵甲构成了中国清代甲胃的主要特征。清代盔帽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劲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腋;前后有时各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挂弓箭等物。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除了防御作用,盔甲始终承担着装饰和震慑作用,甲型流畅、装饰华丽的盔甲除了昭示使用者的英明神弄,辅以代表勇猛的饰物的盔甲还能给敌人以心理上的震撼,如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的头盔就用狮头装饰,世界各国的盔甲都担当过这样的角色。
从铠甲的样式看,似乎西方的甲胃受犰狳的影响多一些,这种影响在十四世纪出现的大白盔甲上体现得最为突出,而东方的甲胃的设计灵感更多的来自于穿山甲的模样,前面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铁甲可以说是一个范例,这种甲胃形态在其它国家也都有体现。
随着前装枪和来复线的问世,甲胃的衰落成为必然,当连经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的出现就应运而生了,我们应该感谢人类走过的甲胃之路,直到今天在军旅中我们还能依稀觅到它们坚强的身影。甲胃是战争的产物,凭着铸剑为犁的希翼,我们等待着那一天??所有的甲胃都只出现在博物馆和艺术馆中,成为一个让人在谈起它们时嗅不到腥咸的杀戮气息的悠扬话题。



[/B][/center][center][B]面围着古墓啊、亡魂啊兜了三期的圈子,对于有些人来说话题也许过于沉重了,那她,我们暂且离开死者的世界,聊点和活人有关的话题。
话说东汉末年,董卓拥兵自重,把持朝政,专横霸道,时人无不痛恨,刺杀董卓之心由来已久,上朝时候是行刺的最好时机,因为此时董卓身边卫士最少,接近他非常容易,但董卓上朝时总是在朝服下面穿着短铠,使得计划很难实现。这也是人们最终收买骁将吕布实施刺杀的原因之一。说到上朝,又想起了祖宗的礼法,想到了前清最为流行的“请安”,一般人都认为这是满族特有的礼节,实则不然。这原是明代军礼,本来士兵拜见上级军官应下跪,但因为身上有甲青,只得屈一膝或屈半腠,根据《大明会典》记载,当时各指挥使司、各卫所都有这个礼节,女真人所在的建州卫当然也是如此。到了清代,八旗和绿营中仍然沿用明代的旧习,久之,不穿甲胃时也以屈一膝为礼,并扩展到平民中去。今天的举手礼来源于古埃及,那时部落战争频繁,友邻部落的士兵相遇或敌对双方讲和的时候,彼此间都脱去面甲,表示敬意,推开面甲的那个动作,以后就演变成了举手礼。还有总是佩戴在左前胸的勋章,它最早是古时奖励给战功卓著的武士的一面胸甲,随着装饰性的逐渐增强变成了今天小巧的勋章,因为心脏在身体的左侧,所以勋章也就戴在左胸,可说是胸甲残存的痕迹。
别误会,这只是个引子,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兵器中最特殊的一类??甲胃。
甲自然指铠甲,其实铠与甲意义也有区别,人云“古用皮,谓之甲,今用铁,谓之铠”,但实际铁甲(金属甲)与皮甲并没有严格的时间界限,甲的主流之争也远远超越了金属和皮革的范围。至于胃,古称“兜鍪”,就是今天的头盔。在人类的战争史上,甲的出现要早于胃,材质最初是藤木和兽皮,未经制革工艺的兽皮甲现在已经没有实物可供考证,有“诸葛亮火烧藤甲兵”的传说,算是有相应“记述”,诸葛丞相的大军在南蛮兵士的藤甲面前居然讨不到半点便宜,可见确实有独到之处;根据台湾原始耶美人藤甲原图可以想像,发展到三国时代的藤甲的确可以达到同铁甲媲美的地步。说到底,藤甲从来只是“旁门左道”,尽管它无与伦比的韧性和对砍劈出色的防护,但材料简陋的缺点还是使它无缘成为军队的制式装备。皮甲就幸运得多,由于轻便灵活,工艺简单,中国商代军阿就已经普遍装备,并且在以后的数千年间时隐时现。春秋战国之交,皮甲胃的发展达到鼎盛,甲衣由表面涂溱的皮片编缀而成,大块长方形甲片组成身甲,袖甲则由从下到上层层反压的小型甲片组成,以便臂部上抬活动,至此,出现了中国历史上意义深远的成熟甲式??札甲。
说起今年中国考古界石破天惊的大事,恐怕除了西汉景帝阳陵地宫外,就是秦陵石铠甲的重现天日,这一发现给了人们机会去重新认识秦代铠甲的风采,从根本上推翻了“秦无胃”的历史谬误,出土的石铠甲印证了历史文献的记载,即秦代的札甲甲片已趋细小,更加贴身灵活,同时编缀技术上,腰、臂等活动部位大量采用阳线,胸、背等活动较少的部位则采用阴线,形成了甲片叠压、阴线和阳线的规范,奠定了中国甲胃的基础.秦代军吏、骑兵、步兵、驭手等铠甲各不相同,体现出森严的等级制度。
古代皮甲,多以犀牛、鲨鱼等皮革制成,上施彩绘,屈原《九歌》中“操吴戈兮披犀甲”就是生动的写照。除此以外,商周时期的战甲还有“练甲”和“铜甲”。 练甲以缣帛夹厚绵制作,属布甲范畴;铜甲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青铜兽面壮胸甲。重量方面的劣势使用青铜甲难以取代皮甲,战国中期出现的铁甲虽然比铜甲轻便,但鉴于当时冶铁技术的制约,广泛采用仍然困难,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西汉。冶铁业的蓬勃让铁甲胃赢得了皮甲胃的往日地位,同时铁甲也分化为鱼鳞甲和普通札甲。鱼鳞甲是札甲登峰造极的结果,整套甲所用甲片可超过2200片,甲片叠压密似鱼鳞,制作工艺相当复杂,毫无疑问只有显赫之人才能穿用,这也是鱼鳞甲历代从未普及过的原因。西汉鱼鳞甲即使与后世铁甲相比也毫不逊色,因为在材质相同的前提下,铁甲质量高低只决定于制作工艺。而那些普通的札甲则一直是士卒抵御冷兵器的标准甲。
同汉代相比,隋唐的甲式与之似乎毫不相干,其间舒缓的过渡乐章是在魏晋南北朝谱写的,此间接踵出现的简袖铠、两当铠、明光铠,极大丰富了甲胃的内涵。筒袖铠是在东汉铠甲的基础发展而来的,它是用小块的鱼鳞纹甲片或者龟背纹甲片穿缀成圆筒形的甲身,前后连接,肩部配有护肩的筒袖,故名筒袖铠。穿筒袖铠的人,一般头上都戴有装护耳的兜鍪,顶上饰有长缨;两当铠是南北朝时期通行的戎装,其形制为前后两大片,上用皮襻连缀,腰部另用皮带束紧,所用材料多为坚硬的金属和皮革。《秦书》记载的前秦皇帝蔡坚在“淝水之战”中所着的“金银细铠”,其实就是“镂金为线”纺织而成的豪华版两当铠,明光铠的威名来自其胸背之处装有的金属圆护,圆护用铜铁等金属制成,并且精心打磨,光洁如镜。在太阳下会反射出刺目的“明光”,令人眼花缭乱,故而得名“明光铠”。
材料方面,当时最先进的科技??炼钢法也被用在用胃制造上,频仍的战乱奇迹般地激励了铁甲的质量,传说当时最好的筒袖铠竟能抵御上百公斤的强弩射击,尽管未经证实,但至少体现了当时铁甲卓越的防护能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骑战鼎盛的南北朝,随着箭与骑兵甲的彼此赶超,作为箭之人质的战马也不得不披上了沉重的具装铠,由是中国的重骑兵先于欧洲900年诞生了,从北周忠孝王宇文俭墓中出土的甲骑具装俑就充分展现了中国重装骑兵的风貌。
明光铠在隋唐发扬光大,成为最著名的甲式,其身甲由4块底板组成,胸背各2块,每块上有一面大圆护,由高质量的钢铁制成,而底板大概是皮甲。尽管这种设计本身存在缺陷,但隋唐明光铠一改历代偷工减料的陋习,将护臂延长的护腿纳入甲式基本要求,对后世却有重要影响。唐代甲胃门类更趋多样,《唐六典》记载唐代的铠甲有十三种之多。涵盖皮、铁、木、帛等多种材料,唐玄宗天宝之后,奢侈之风日甚,绢布甲大行其道,绢布甲是用绢布一类织品制成的铠甲,结构轻巧,外形美观,无防御能力,作为武将仪仗装束??年来那时就已经懂得搞“形式主义”了。“安史之乱”后,铠甲在金戈铁马的战乱年代中找回了失去的光彩,可惜大唐帝国已是明日黄花。进入晚唐明光铠衰落了,整体化的身甲被札甲取代,不能不说是一个小小的倒退,五代的占乱促成了明光铠的复兴,也使这种历以沙场锤炼的甲式被宋代积极地继承下来。宋代甲胃基本因袭唐代式样,山字形的身甲和护腿融合在一起,提高了防御能力。从宋代开始,军队中普遍装备了世界上最早的凯夫拉装甲??纸甲,曾有一次定制3万套的记载,纸甲使用厚实的褶皱纸制成,应该是结构力学的应用。纸甲曾被用于南方,看来能够防潮,其在轻便之余还居然“劲矢不能洞”,足见其坚固,难怪有地方官请求以铁甲100套换取50套优质纸甲的记载了。宋代军队极为重视铠甲的质量,以至于赝造铠甲已现端倪。《梦溪笔谈》十九卷中,记载着“瘊子甲”的故事。“瘊子甲”是经冷锻而成的铁铠甲,相传可以刀枪不入,犹如传说中的“唐猊铠”。甲衣“铁色青黑,毛发可鉴”,异常珍贵。为了表明冷锻前所用材料的厚度,一般在甲背上留下筷子头大小的“笋”,状如瘊子(一种皮肤上的瘤),因此叫“瘊子甲”。时青海西宁某地州官,偶得一副,视为珍宝,平时藏在匣中。有次他的上司魏国公韩琦“曾取试之”,放在“五十步”外射之,强弩皆不能入,箭头反而卷了,只有一支箭看似射穿了“瘊子甲”,仔细一看,箭头恰好嵌入了钻孔处,可见此甲质量之高。有造假者,于甲背上也做出瘊子,但所用材料本非优质,也不经冷锻,是热锻而成。书中明确提出:这种甲徒有“瘊子甲”的外表,实战中毫无价值 ,只会殃及将帅。
同时期吐蕃民族的盔甲可以和中原大国遥相辉映,这类合金盔甲是在铁中掺加少量白银打制而成的,经久不锈,尽管这种盔甲只少量装备吐蕃赞普的亲军,但毕竟反映了吐蕃当时精湛的冶炼和制造水平,直到多年以后,在古格王国遗址采集到的铁盔仍然可以看出这种卓越工艺的传承痕迹。
宋代以后,火器的出现令人们在甲胃之路上千百年的努力顿显苍白,无论是欧洲各国还是东方各邦的重甲,都难以抵御火器轻而易举的攻击,元宪宗蒙哥在四川钓鱼城下殒命于宋军火器之下,可看作是铠甲褪色之始。明代不合时宜的重甲就已开始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这一时期的甲胃样式非常接近我们今天看到的戏剧中武生的戏装,明代军中有一种胖袄,“长齐腠,窄袖,内实以棉花”,因多为红色,所以又称“红胖袄”,应该算作练甲的一种。将官所穿铠甲以铜铁为之,甲片的形状多呈“山”字纹(就是小人书中经常画着的那种),制作精密,穿着轻便。兵士则穿锁字甲,在腰部以下,还配有铁网裙和网裤,足穿铁网靴,估计这种铁网可能类似英国古代链形铠;明代皮甲胃在南方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兵林奇葩,彝族的象皮甲设计合理,制作精良,是这一时期皮甲的代表作。我们的邻邦日本的铠甲在战国时代中后期(大约相当于明代)也经历了由厚重华美的大铠向简单实用的腹卷、胴丸和具足过渡的阶段??胴丸的外形和彝族的象皮甲何其相似!不知道这算不算是大和民族渊源的一个例证。清代是轻甲发扬光大的年代,金属甲片的厚度大大降低,此时期皮甲在某些国家再度盛行。高缨尖胃、嵌满泡钉的宽大绵甲构成了中国清代甲胃的主要特征。清代盔帽后垂石青等色的丝绸护领,护劲及护耳,上绣有纹样,并缀以铜或铁泡钉。铠甲分甲衣和围裳,甲衣肩上装有护肩、护腋;前后有时各佩一块金属的护心镜,镜下前襟的接缝处另佩一块梯形护腹,名叫“前挡”。腰间左侧佩“左挡”,右侧不佩挡,留作佩挂弓箭等物。围裳分为左、右两幅,穿时用带系于腰间。在两幅围裳之间正中处,覆有质料相同的虎头蔽膝。
除了防御作用,盔甲始终承担着装饰和震慑作用,甲型流畅、装饰华丽的盔甲除了昭示使用者的英明神弄,辅以代表勇猛的饰物的盔甲还能给敌人以心理上的震撼,如希腊神话中赫拉克勒斯的头盔就用狮头装饰,世界各国的盔甲都担当过这样的角色。
从铠甲的样式看,似乎西方的甲胃受犰狳的影响多一些,这种影响在十四世纪出现的大白盔甲上体现得最为突出,而东方的甲胃的设计灵感更多的来自于穿山甲的模样,前面西汉中山靖王刘胜铁甲可以说是一个范例,这种甲胃形态在其它国家也都有体现。
随着前装枪和来复线的问世,甲胃的衰落成为必然,当连经甲也变成累赘的时候,新式军服的出现就应运而生了,我们应该感谢人类走过的甲胃之路,直到今天在军旅中我们还能依稀觅到它们坚强的身影。甲胃是战争的产物,凭着铸剑为犁的希翼,我们等待着那一天??所有的甲胃都只出现在博物馆和艺术馆中,成为一个让人在谈起它们时嗅不到腥咸的杀戮气息的悠扬话题。



[/B][/center]
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