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横蛮先斩后奏 中国应变软硬兼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4:53:28
美国商务部宣布限制3类中国纺织品进口,指中国今年首季对美国出口棉质针织衬衫和棉质裤子,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50%和1500%,棉质及人造纤维内衣裤也增加了逾300%,所以要重新实施进口配额,受限制的纺织品全年对美出口增长不能超过7.5%。这意味着许多内地纺织厂在下半年将无法再接美国订单,工人生计顿成问题,对香港的纺织业和转口贸易也打击甚大。中国较早前已表明愿意与美国和欧盟谈判纺织品出口增长问题,美方不等谈判开始便单方面实施配额,是横蛮的保护主义行为,中方除了据理力争,也应该还以颜色,例如押后对美国波音客机的采购。
美国是以3类中国制纺织品对美出口急增、造成「市场扰乱(market disruption)」,作为单方面实施配额限制的理据。骤眼看来,这3类纺织品首季对美出口增幅的确很惊人,但它是由众多特殊因素造成的,美方措施显然忽视了以下数点﹕
●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同意取消纺织品配额,定下了10年的过渡期,到2005年1月全面取消。但过去10年,美国和欧盟没有采取任何过渡措施来适应配额制度取消后的变化﹔如今人为的配额规限撤除了,中国纺织品凭实力打败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美国因此怪罪中国,是不公平的﹔
●由于今年初开始取消配额,没有配额的生产商,去年底会暂停买配额,集中到今年第一季利用免配额的方便来出口,有配额的生产商也会刻意在今年上半年增加出口,以便万一进口国实行保护措施,重新引入配额时,可以凭往绩分配到较多的配额。因此,今年首季的增长数字是不能作准的,不能以此推算全年或今后一段时期的出口升幅﹔
●把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数字孤立来看,以为只要限制这个数字便可以改善美国的贸易赤字,保障美国的本地制品和工人,是非常误导的。美国的消费者对棉质制衬衫和裤子的需求,不可能突然增加1250%和1500%,这是常识。中国的棉衬衫和裤子对美出口增加,其实是美国的进口商从别的生产地采购同类产品减少了,限制中国纺品输美,不过是迫使百货公司和大型零售连锁店暂时向别的发展中国家增加采购,根本不会增加美国本土的纺织品订单和职位。只要将同一段时期美国由世界各国进口纺织品的数字放在一起分析,个中变化便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实际情是「市场转移(market division)」,所谓「市场扰乱(market disruption)」是经不起验证的。
●美国在未经深入调查、未有充分证据、未听中方陈述的情况下单方面实施配额,制裁中国纺织品,程序上绝不恰当。虽然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同意美国和欧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保障措施,防止市场被扰乱,但激活这类措施是要经过严格程序,例如欧盟方面便激活了为期60天的调查,向进出口业界收集资料,听取受到投诉国家的意见,试图透过双边谈判解决贸易纠纷。限制措施是所有方法都失效后的最终手段,如今美国却拿来当为第一道应变措施,这是完全背离世贸组织的常规,严重损害国际多边贸易的体制,中国有权向世贸组织作正式的投诉,要求公正仲裁。
美国新任贸易代表波特曼刚履新,位子还未坐暖,便针对中国3类纺织品推出配额限制,相信是与国会内限制中国对美出口的政治压力升温有关。两名参议员不久前提出法案,要求对中国货品实施27.5%的进口关税,意图借此逼使人民币大幅升值,国会内认同法案的议员数目很多。面对这个不利的环境,中国除了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还必须发动国际上和美国内部支持自由贸易的力量,例如沃尔玛、波音等大企业,以行动说明限制中美贸易的带来的弊端,促使布什政府理性看待问题。
至于香港的纺织业人士,必须尽快作出应变准备,分散风险,未来两年半由内地出口货品到美国和欧盟,随时会受到限制措施影响,不明朗因素难以根除。因为根据中国入世协议,因应「市场扰乱」而设的保障措施最迟要到2008年才失效。为了确保生意稳定,业界应考虑将部分生产线暂时搬离内地,移往东南亚国家,甚或将部分承接急单的生产线搬回香港,成本虽然会上涨,总胜于中美或中欧爆发贸易战时完全无法出口。
(据明报社论)美国商务部宣布限制3类中国纺织品进口,指中国今年首季对美国出口棉质针织衬衫和棉质裤子,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250%和1500%,棉质及人造纤维内衣裤也增加了逾300%,所以要重新实施进口配额,受限制的纺织品全年对美出口增长不能超过7.5%。这意味着许多内地纺织厂在下半年将无法再接美国订单,工人生计顿成问题,对香港的纺织业和转口贸易也打击甚大。中国较早前已表明愿意与美国和欧盟谈判纺织品出口增长问题,美方不等谈判开始便单方面实施配额,是横蛮的保护主义行为,中方除了据理力争,也应该还以颜色,例如押后对美国波音客机的采购。
美国是以3类中国制纺织品对美出口急增、造成「市场扰乱(market disruption)」,作为单方面实施配额限制的理据。骤眼看来,这3类纺织品首季对美出口增幅的确很惊人,但它是由众多特殊因素造成的,美方措施显然忽视了以下数点﹕
●在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同意取消纺织品配额,定下了10年的过渡期,到2005年1月全面取消。但过去10年,美国和欧盟没有采取任何过渡措施来适应配额制度取消后的变化﹔如今人为的配额规限撤除了,中国纺织品凭实力打败其它发展中国家的制成品,取得较大的市场份额,美国因此怪罪中国,是不公平的﹔
●由于今年初开始取消配额,没有配额的生产商,去年底会暂停买配额,集中到今年第一季利用免配额的方便来出口,有配额的生产商也会刻意在今年上半年增加出口,以便万一进口国实行保护措施,重新引入配额时,可以凭往绩分配到较多的配额。因此,今年首季的增长数字是不能作准的,不能以此推算全年或今后一段时期的出口升幅﹔
●把中国纺织品对美出口数字孤立来看,以为只要限制这个数字便可以改善美国的贸易赤字,保障美国的本地制品和工人,是非常误导的。美国的消费者对棉质制衬衫和裤子的需求,不可能突然增加1250%和1500%,这是常识。中国的棉衬衫和裤子对美出口增加,其实是美国的进口商从别的生产地采购同类产品减少了,限制中国纺品输美,不过是迫使百货公司和大型零售连锁店暂时向别的发展中国家增加采购,根本不会增加美国本土的纺织品订单和职位。只要将同一段时期美国由世界各国进口纺织品的数字放在一起分析,个中变化便可以看得一清二楚,实际情是「市场转移(market division)」,所谓「市场扰乱(market disruption)」是经不起验证的。
●美国在未经深入调查、未有充分证据、未听中方陈述的情况下单方面实施配额,制裁中国纺织品,程序上绝不恰当。虽然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同意美国和欧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保障措施,防止市场被扰乱,但激活这类措施是要经过严格程序,例如欧盟方面便激活了为期60天的调查,向进出口业界收集资料,听取受到投诉国家的意见,试图透过双边谈判解决贸易纠纷。限制措施是所有方法都失效后的最终手段,如今美国却拿来当为第一道应变措施,这是完全背离世贸组织的常规,严重损害国际多边贸易的体制,中国有权向世贸组织作正式的投诉,要求公正仲裁。
美国新任贸易代表波特曼刚履新,位子还未坐暖,便针对中国3类纺织品推出配额限制,相信是与国会内限制中国对美出口的政治压力升温有关。两名参议员不久前提出法案,要求对中国货品实施27.5%的进口关税,意图借此逼使人民币大幅升值,国会内认同法案的议员数目很多。面对这个不利的环境,中国除了在谈判桌上据理力争,还必须发动国际上和美国内部支持自由贸易的力量,例如沃尔玛、波音等大企业,以行动说明限制中美贸易的带来的弊端,促使布什政府理性看待问题。
至于香港的纺织业人士,必须尽快作出应变准备,分散风险,未来两年半由内地出口货品到美国和欧盟,随时会受到限制措施影响,不明朗因素难以根除。因为根据中国入世协议,因应「市场扰乱」而设的保障措施最迟要到2008年才失效。为了确保生意稳定,业界应考虑将部分生产线暂时搬离内地,移往东南亚国家,甚或将部分承接急单的生产线搬回香港,成本虽然会上涨,总胜于中美或中欧爆发贸易战时完全无法出口。
(据明报社论)
haha
抢了个沙发
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外单服装厂有的是办法,
具我所知,外单厂一般在大陆加工成基本的成品,出口到香港或者东南亚后加个纽扣、钉个LOGO什么的,马上就是MADE IN HONGKONG或者MADE IN THAILAND
这个好像只是一个层面吧,还有更多的利益在里面[em05]
[B]以下是引用[I]黑咖啡[/I]在2005-5-15 19:04:00的发言:[/B][BR]在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外单服装厂有的是办法,
具我所知,外单厂一般在大陆加工成基本的成品,出口到香港或者东南亚后加个纽扣、钉个LOGO什么的,马上就是MADE IN HONGKONG或者MADE IN THAILAND

我知道的恰恰向反,HK的玩具制造业利用大陆的出口配额。
"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中,同意美国和欧盟在特殊情况下可采取保障措施", 加入WTO真有不能见光的条款啊
狼要吃小羊还要什么理由呀!!!!!!!!!!!!!!!!!
你没毛病,民主和人权卫士+国际警察也得把你制一制!
[em01][em02][em01][em02]
要不是它要逼RMB升值,也不会出现现在的急着买急着卖的事情。
看我们的对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