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坦克装机车辆杂志12期文章 亚洲陆地双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02:03


编者按 在中印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中,主战坦克是地面武力对比的关键因素。双方近年来都展出了自己的新型主战坦克,孰优孰劣已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这里转载台湾《亚太防务》杂志有关中印两国新型坦克实力对比的文章,以飨读者。对于本文的观点和坦克的相关性能数据等本刊不作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中印两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屏障,虽然直接爆发大规模装甲战车冲突的可能性并不高,但近年来两国新一代主战坦克陆续服役,对两国地面武力的发展具有指标意义。
  在去年的国庆阅兵中,中国为展现国防独立自主的发展成就,展出了大量三军新型武器,其中改进型99式坦克装备方队首先通过观礼台,象征着这型坦克在解放军陆军中的重要地位。印度则在去年8月24日,为首批国产化T-90S坦克举办了高调的出厂仪式,揭示了这款坦克已成为印度陆军的现代化象征。
  
  系出同门
  
  我们可以很有趣地发现,印度T-90S与中国99式坦克有一个共同的研制基础,那就是苏联研制的T-72坦克。T-90S是俄罗斯T-90坦克的外贸型号,是俄原厂技术支持的印度国产化产品,而众所周知的是,T-90其实就是T-72BM的现代化改进型。T-90的外贸型T-90S于1996年问世,1999年进一步推出了配备全新焊接式炮塔与V-92S2柴油发动机的改进型T-90S。印度陆军在1999年引进3辆T-90S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包括: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累计行驶2000千米未发生故障;在未更换炮管的情况下累计射击2000发炮弹;自动化火控系统让印方测试人员在20分钟即可熟悉射击要领;在50摄氏度的沙漠高温环境下连续行驶12小时,除法制热像仪外未发生故障;完成夜间射击科目,用穿甲弹命中3100米外的目标;在未经准备的状态下直接涉过1.8米深的水障碍;在5米深的水中工作达1小时后车上设备仍能正常工作,试射24枚9M119型反坦克导弹,可完全命中4000米外的各类目标;炮塔与车体正面装甲可有效抵抗100米外各式武器的射击。
  印军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遂在2001年向俄罗斯订购3lO辆T-90S。T-90S服役后表现优异,与迟迟不能定型的国产“阿琼”坦克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2006年印度再次采购330辆T-90S。同时,在俄罗斯原厂的技术支持下逐步完成印度国产化,并命名为T-90S坦克,准备生产千辆以上,成为印度陆军倚重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中国新推出的99式坦克为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的改进型号,其发展需求最早于1970年代末展开。当时有感于文化大革命已使解放军的装备出现大幅度断层,解放军陆军装备的主力坦克仍是59式坦克,与欧美和苏联当时的主战坦克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决定展开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工作。
  新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把苏联的T-72坦克设定为主要研制目标,各方面性能指标都必须超过T-72坦克。当时的中国坦克工业并无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与经验,到底要采用何种设计让军方与设计单位争论不休,有的主张走全新的路线,彻底跳脱俄系坦克的路子,有的主张走务实路线,以现有的俄系坦克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制改进。其设计理念直到1984年才统一,采取直接参考国外现有的设计再加入自身的需求进行研制的方式,主要参考对象是苏联的T-72。
  以T-72当作参考对象,主因是当时中国已彻底研究T-72并充分掌握其相关技术性能,如车首的大倾角复合装甲设计、扭杆弹簧悬挂系统,液压辅助操控的机械式行星齿轮变速箱、125毫米滑膛炮、炮射反坦克导弹、自动装弹机等技术,都可直接消化吸收后用在新型坦克上。因此新型主战坦克的底盘与T-72极为相近,只是为了配合新型发动机加长了底盘,第三与第四对负重轮的间距也因而增加,除此之外与T-72基本相同。炮塔则采用新型焊接式炮塔。
  解放军1989年正式与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签订发展合约,由617兵工厂负责生产。在1990年与1992年分别生产了3辆与4辆原型车,进行了广泛的测试,并于1996年末测试结束正式定型,次年开始小批量生产,1998年开始装备部队,因此外界也有人称其为98式坦克。解放军陆军自此开启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新纪兀。
  99式坦克在1999年国庆5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首次公开露面,但并未进行大批量生产,仅小规模生产并装备部队。其采取的是边生产边改进的小步快跑发展模式,617厂持续进行改进,重点是加装新设计的双防反应装甲模块来加强正面弧形区域的防护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该车正式定型为ZTZ99,简称99式,成为解放军陆军最新锐的主战坦克。由于99式造价高昂,预料解放军装甲部队未来会以改进型的96式为主,99式仅少量生产并部署在重点部队,形成高低配的序列。
  
  机动性能
  
  T-90S的重量与俄T-90A相同,也配备同款的1000匹马力V-92S2柴油发动机与液压辅助操控的机械式行星齿轮变速箱,所以在机动性能方面与俄T-90相同。
  99式的底盘与T-90一样源自T-72,悬挂装置与承载系统都具有类似的设计,传动系统也沿用T-72液压辅助操控的机械式行星齿轮变速箱的设计,具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由于最初的99式设计重量较T-72高,为满足动力需求,中国以著名的德国MTU MB871 Ka-501柴油发动机为参考对象,开发出国产的150HB柴油发动机,这是一款四行程V型八缸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200匹马力。150HB柴油发动机虽然功率符合需求,但也继承西方制柴油发动机普遍的缺点,体积十分庞大,无法像紧凑的俄制柴油发动机一样以横置的方式塞进俄制坦克小巧的底盘里。为此设计厂商加长了99式的底盘,再以纵列的布局将150HB发动机塞进底盘,因此使车重增加,总重超过50吨,且纵列配置的发动机也进一步压缩了车体的空间,不利于车内空间的运用。
  在窄小的俄系战车底盘装上硕大的西式柴油发动机是99式设计的一个败笔,无形中增加了许多重量,多出的重量却不能用于增加防护力或车内空间。中国坦克设计单位也深知这项缺点,因此新设计的外销型MBT-2000坦克改为搭配1200匹马力的乌克兰制6TD-2紧凑型柴油发动机,以横置的布局安装,缩短车体长度近1米,使总重减至50吨以下,机动性能因而提升,而且防护力比旧底盘还高。解放军陆军自用的99式碍于国防自主的原则与大幅更动底盘设计将会带来成本与风险的增加,仍采用国产柴油发动机与纵列布局。由于99式增设附加装甲使战斗重量进一步增加,估计达54吨,未来下一阶段的改进将改用国产的改进型1500匹马力150HB柴油发动机。据说采用新型柴油发动机后,最大道路行驶时速与最大越野速度分别提高至80千米/小时与60千米/小时,加速能力也更为优异,机动性能可望超越T-90S,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火力性能
  
  坦克火力主要包括火炮威力、有效射程、射击速度、命中概率与弹药携行量等方面,可从主炮、弹药与火控系统三大方面探讨。
  主炮方面,T-90S与99式都配备相同口径的125毫米滑膛炮。T-90S采用51倍口径的2A46M-2型125毫米滑膛炮,是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九号兵工厂授权印度生产。该炮由2A46型改进而来,具有新设计的快拆式炮膛与主炮缓冲装置,炮身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炮管外覆轻合金隔热套筒防止热弯曲变形,炮膛内镀铬以增加抗磨损能力,平均寿命可达1200发全装药射击。弹药采用弹头与发射药分离式设计,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爆反装甲弹、高爆榴弹与炮射反坦克导弹等。与之搭配的是改进型的自动装弹机,导入T-80自动装弹机中的双向回转功能与连续快速装填模式,最快可在13秒内完成3次连续射击。
  印度采购T-90S并未一并购入弹药,因为印度陆军使用T-72M1多年,其国营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俄技术支持下已能研制生产各式125毫米弹药。T-90S的主要穿甲弹种为DRDO设计印度国营兵工厂(OFB)生产的MK-I与MK-Ⅱ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后者的弹芯由长径比15:1的高硬度钨合金制成,炮口初速1550米/秒,可穿透2500米处的三层北约重型标靶或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50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RHA)。最新型的MK-I穿甲弹是在以色列IMI厂技术支持下研制的,具有长径比达20:1的高硬度钨合金穿甲弹芯,炮口初速1670米/秒,穿甲性能明显提升,估计可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约60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该型穿甲弹将成为T-90S的主力反装甲弹药。此外,T-90S也备有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的9M-119型炮射反坦克导弹,可攻击5000米范围内的装甲目标或低飞的直升机。
  99式配备的是50倍口径的ZPT98型125毫米滑膛炮,是由T-72上的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发展而来,二者基本规格与结构相同,但火炮的精度与使用寿命都高于早期型的2A46型炮,火炮全装药射击的平均寿命可达700发,性能和俄后期生产的2A46M型125毫米滑膛炮类似,但略逊于最新的2A46M4(配备T-80车系)型与2A46M5(配备T-72/90)型。此外,99式也配备有仿制的9M119型炮射反坦克导弹。
  99式的弹药也采取相同的分离式设计,由于中国兵工单位先前缺乏这类分离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设计经验,因此也找到了具有设计此类穿甲弹的以色列IMI公司,为其提供了M711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技术。因此中国国产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外型与尺寸规格上都与M711型类似,与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设计存在相当大的差异。99式坦克所使用的国产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并无官方所公布的正式性能数据,据网上流传,许多国产第二代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为85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第三代特种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同样条件下更可穿透96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板等说法,但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99式既然采用2A46滑膛炮的分离式弹药设计并沿袭自T-72的自动装弹机,就沿袭了俄系125毫米弹药的先天规格限制,即弹药整体长度不得大干695毫米,否则无法顺利由自动装弹机进行装填。这是一个致命伤,因为动能穿甲弹所凭借的是以强大的动能来穿透装甲,依据动能公式,想提升动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快速度,但现役传统固态装药坦克炮碍于物理极限除非再加大口径与炮管长度,否则炮口初速已难以再大幅提升,故常以通过加大穿甲弹芯长径比(即提高单位截面积的质量)与强化弹芯材质的方式提升穿甲威力。以目前西方先进弹种如美制M-829A3与德制DM-53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例,都具有超过30:1的高长径比,德国以加长炮管的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搭配高长径比的DM-53炮弹,创造出惊人的穿透800毫米以上均质轧制钢板的能力。
  俄系弹药在先天规格的限制下吃了不少亏,俄于1980年代末开发的3BM-46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避免长度超过限制,其穿甲弹芯只有22:1的长径比,只能达到2000米处600毫米以上的均质轧制钢板的穿透威力。即使是具有丰富穿甲弹设计经验的以色列IMI公司,配合125毫米2A46弹药规格设计的M711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采用长径比20:1的钨合金穿甲弹芯,也仅能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56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因此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相同的限制也会出现在使用2A46规格弹药与自动装弹机的99式坦克上,合理的估算整合以色列技术的中国第二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穿甲威力应当在600毫米左右。除非脱离现有的框架,采用较不受长度限制的炮塔尾部装填的平推式自动装弹机与穿甲弹芯,可完全深入药室充分利用弹体长度的单体式设计,才能在穿甲性能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基本上,T-90S与99式都配备源自于2A-46型的125毫米滑膛炮,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则都源自于以色列的技术,两者也采用俄制的炮射反坦克导弹,故在主炮与弹药方面的性能两者是相当接近的。
  T-90S配备IA-45T型火控系统,为一款现代化的稳像式(又称指挥仪式)火控系统。所谓的稳像式火控系统是射手在整个射击过程中只须对目标作一次精确瞄准,接着火控计算机会综合各项射击参数自动调校主炮,赋予所需的前置量与超仰角,不像上一代的光点式(又称扰动式)火控系统,射手需进行两次精确瞄准才能射击目标,因此射击反应速度大为增加。在此要补充的是,一般报道总会以T-90的PNK-4S车长瞄准仪不具备独立旋转塔就认为T-90不具备猎-歼射击能力是错误的,因为T-90的整个车长舱盖就是一个旋转单元,装在车长舱盖上的PNK-4S瞄准仪不需独立旋转塔就可由车长舱盖带动整个旋转,车长可在射手接战目标时操作旋转塔继续搜索其它目标。
  99式的火控系统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现代化稳像式火控系统,全系统包含激光测距仪、激光制导装置、组合日间光学瞄准镜与热像仪的射手用瞄准镜、可360度旋转的全视界车长瞄准镜、主炮的双轴陀螺仪稳定装置、射击控制装置、炮塔顶部的大气数据感测装置和车速、耳轴倾斜角、弹药温度等周边感应装置,核心部件则为一台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构成了一款自动化程度颇高的火控系统。
  99式与T-90S同样具备了由现代化热像仪、双轴陀螺仪稳定装置与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所构成的现代化稳像式火控系统,在行进间以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射击2000米外的动态与静态目标,都能达到85%以上的首发命中率,若使用炮射反坦克导弹射击4000米内的装甲目标更高达90%,5000米处也有超过80%的命中率。故火力方面99式与T-90S可谓在伯伸之间,虽然各项性能指标不尽相同,但差距并不明显,没有一方能占有绝对优势,但可以肯定的是,两者都具有不逊于国外一流坦克的水平。
  
  防护性能
  
  T-90S与99式底盘设计都源自于T-72,再搭配全新设计配备现代化复合装甲的全焊接式炮塔。车首装甲采用与水平线呈22度夹角的大倾角设计,大大增加了其等效的厚度。由多层硬度与厚度不同的合金钢与玻璃纤维组合而成的复合装甲,表面再覆盖以双防反应装甲,对动能弹与化学弹都具备优异的防护效果。
  炮塔设计方面,T-90S采用多边形焊接式构造,此设计的特色是在坦克正面120度弧形区域内配置有最厚重的装甲。苏联是世界上大规模装甲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经验,大规模的装甲作战具有十分宽广的正面,坦克正面的120度弧型区域内皆为高被弹区,因此T-90的炮塔设计提供了最佳的正面防护效果。优异的外型设计加上由复合装甲与双防反应装甲所构成的防护设计,使T-90具有极佳的防护能力。我们可以透过几个实际例子来了解T-90的防护能力:1999年10月俄陆军曾对T-80U与T-90作广泛的射击测试来了解其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在测试中使用了各式反坦克导弹、火箭与12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分别对两组各加装与未加装“接触”5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80U与T-90作正面射击,结果加装反应装甲的T-90能有效抵挡各式反装甲武器的射击。
  以曾经从正面击穿“挑战者”2型坦克车首装甲而声名大噪的RPG-29为例,在对T-90的测试中,RPG-29分别对加装与未加装反应装甲的T-90各射击5发。未加装反应装甲的坦克有3次被成功穿透,而加装反应装甲的坦克,2枚RPG-29分别命中炮塔正面的主炮左右两侧,另3枚命中车体正面装甲的不同部位。有反应装甲保护的T-90完全挡住了RPG-29的射击,可见T-90的正面防护能力具有极高水平。另根据俄军事杂志所披露的一篇报道指出,当年印度之所以在俄陆军还没大量装配T-90前就冒险大量采购,主要是因为T-90S在印度测试时,炮塔与车体正面装甲都能有效抵挡印度从埃及获得的美制120毫米KEW-A2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射击。T-90S以区区40余吨的重量却有这种防护能力令印度军方大为赞赏,测试结束后很快就决定下单采购T-90S。
  而99式的防护也相当强悍,其最初发展时炮塔正面的防护指标就被要求能防御当时的105毫米与125毫米炮的各式穿甲弹。为能达到此防护需求,最初的99式炮塔正面采用避弹构型较好的倾斜装甲设计,并使用由各式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交错构成的现代化复合装甲。在1997年进行的一系列射击测试中,炮塔正面装甲成功抵挡多波105毫米与12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射击,证明其防护力指标达到需求,估计防护能力应具有600毫米均质轧制钢板以上的水平。改进的99式更加装自行研制的双防反应装甲模块,进一步提升了防护能力,能有效对抗现役的大部分反装甲武器。
  除了极佳的装甲防护设计外,99式还配备独创的激光主动防护系统。这套主动防护系统由位于炮塔顶部的激光预警接收装置与激光发射装置所组成,可在接收到敌方用于测距或导引的激光束后自动或手动启动,朝向光束的来源投射高能量的激光束反制,可有效干扰敌方以光学仪器进行的瞄准与导引作业,达到主动防护的效果。此设备是T-90S不具备的,后者考虑到主炮左右两侧的炮塔正面为高被弹区,少了反应装甲将对防护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故取消了“窗帘”主动光电防护装置中两具置于炮塔正面的红外线干扰仪,改用两组反应装甲块来取代,但也因此缺少了主动光电反制的能力。
  一般普遍认为,西方主战坦克防护性能优干中、俄坦克,却鲜有认识到西方主战坦克是透过惊人的吨位来达成较佳的防护,不仅对道路和桥梁的承重或对铁、公路与航空的运输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更增加了燃油的消耗。相比之下,T-90S与99式透过优异的防弹外型设计、先进的复合装甲结合反应装甲、光电干扰装置而成的主、被动防护设计,以区区四、五十余吨的车重就能达到不亚于西方六、七十吨重坦克所具有的防护标准,这点更显得难能可贵。
  
  未来展望
  
  根据印度媒体报道,在T-90S国产化之际,印度也开始规划T-90S+与T-90M的性能提升方案。T-90S+的改进重点是车用电子设备,加装以色列埃尔比特(Elbit)公司的数字式战场管理暨卫星导航系统、以白俄罗斯/以色列联合研制的TISAS热像仪取代高温环境易出故障的法制热像仪、换装全电力驱动的主炮控制与稳定装置、加装印度为“阿琼”研制的核生化防护系统与“海龙”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等。T-90M方案改进范围更广,准备引进俄第三代的“仙人掌”(Kaktus)模块化爆炸反应装甲、新一代2A46M5型滑膛炮、可吸收毫米波雷达与红外线的RPZ-86M隐形涂料、第三代凯瑟琳热像仪与自动变速系统、新式空调系统等,但上述改进方案能否落实主要视国家政策而定。
  另外,印度陆军在2008年向7家公司提出坦克用主动防护系统的竞标方案,合约总值两亿七千万美元。其中有6家公司提出产品,包括绅宝的公司LEDS-150、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竞技场”E、美国雷声公司的“快杀”、德国IBD公司的AMAP-ADS、以色列拉斐尔的“战利品”、IMI公司的“铁拳”等,最后瑞典绅宝公司的LEDS-150胜出,在2009年2月正式签订合约,计划为987辆T-90S装置LEDS-150主动防护系统,提升战场生存能力。
  中国新一代坦克的发展脚步也从未停歇,据2007年《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指出,中国已推出99A2原型车进行各项测试。这是由99式进一步发展而来,在炮塔与车体正面加装了更为厚实的新一代爆炸反应式装甲,炮塔顶部也增设了新型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整体防护能力获得进一步加强,估计战斗重量增为58吨。由于改用功率更大的150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并结合新型传动系统,故机动性能不降反升。而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140毫米滑膛炮逐渐成熟后,原有的125毫米滑膛炮未来也可望被更具成力的140毫米滑瞠炮取代,使99A2综合性能脱胎换骨,综合战力可望领先T-90S坦克。
  中国坦克工业早期由仿制苏联坦克起家,到现在逐步摆脱了对外的依赖,发展出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外销至其它国家,其设计的新一代99式性能更直逼世界先进水平。相较之下,印度在1970年代就展开的“阿琼”坦克发展计划却弊病不断,发展过程一再延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仅落得象征性生产124辆的下场,最后还是靠外购来满足作战需求。印度目前倚赖俄方提供技术支持才能自行生产,不但关键技术自身无法掌握,还处处受制于人。因此,今日中国坦克工业的实力已远非印度所能比拟。
http://lyqk.jslib.org.cn:8080/Te ... itleID=tkcl20101204


上面是转载和链接——————————————————————————————————————————————分割线

我就不相信了 99式比T90S多出来的重量不能用于增加防护或内部空间,还有关于发动机太大耗油的,火炮弹药水平的。。。。。真是忍不住了,贴在这里供大家吐槽批判

编者按 在中印两国的军事实力对比中,主战坦克是地面武力对比的关键因素。双方近年来都展出了自己的新型主战坦克,孰优孰劣已成为各界关注的话题。这里转载台湾《亚太防务》杂志有关中印两国新型坦克实力对比的文章,以飨读者。对于本文的观点和坦克的相关性能数据等本刊不作证实,仅供读者参考。
  
  中印两国隔着喜马拉雅山脉屏障,虽然直接爆发大规模装甲战车冲突的可能性并不高,但近年来两国新一代主战坦克陆续服役,对两国地面武力的发展具有指标意义。
  在去年的国庆阅兵中,中国为展现国防独立自主的发展成就,展出了大量三军新型武器,其中改进型99式坦克装备方队首先通过观礼台,象征着这型坦克在解放军陆军中的重要地位。印度则在去年8月24日,为首批国产化T-90S坦克举办了高调的出厂仪式,揭示了这款坦克已成为印度陆军的现代化象征。
  
  系出同门
  
  我们可以很有趣地发现,印度T-90S与中国99式坦克有一个共同的研制基础,那就是苏联研制的T-72坦克。T-90S是俄罗斯T-90坦克的外贸型号,是俄原厂技术支持的印度国产化产品,而众所周知的是,T-90其实就是T-72BM的现代化改进型。T-90的外贸型T-90S于1996年问世,1999年进一步推出了配备全新焊接式炮塔与V-92S2柴油发动机的改进型T-90S。印度陆军在1999年引进3辆T-90S进行了一系列测试,包括:在各种地形条件下累计行驶2000千米未发生故障;在未更换炮管的情况下累计射击2000发炮弹;自动化火控系统让印方测试人员在20分钟即可熟悉射击要领;在50摄氏度的沙漠高温环境下连续行驶12小时,除法制热像仪外未发生故障;完成夜间射击科目,用穿甲弹命中3100米外的目标;在未经准备的状态下直接涉过1.8米深的水障碍;在5米深的水中工作达1小时后车上设备仍能正常工作,试射24枚9M119型反坦克导弹,可完全命中4000米外的各类目标;炮塔与车体正面装甲可有效抵抗100米外各式武器的射击。
  印军对测试结果非常满意,遂在2001年向俄罗斯订购3lO辆T-90S。T-90S服役后表现优异,与迟迟不能定型的国产“阿琼”坦克形成鲜明的对比,于是2006年印度再次采购330辆T-90S。同时,在俄罗斯原厂的技术支持下逐步完成印度国产化,并命名为T-90S坦克,准备生产千辆以上,成为印度陆军倚重的新一代主战坦克。
  中国新推出的99式坦克为国庆50周年大阅兵时的改进型号,其发展需求最早于1970年代末展开。当时有感于文化大革命已使解放军的装备出现大幅度断层,解放军陆军装备的主力坦克仍是59式坦克,与欧美和苏联当时的主战坦克相比有相当大的差距,因此决定展开第三代主战坦克的研制工作。
  新的第三代主战坦克把苏联的T-72坦克设定为主要研制目标,各方面性能指标都必须超过T-72坦克。当时的中国坦克工业并无研制第三代主战坦克的能力与经验,到底要采用何种设计让军方与设计单位争论不休,有的主张走全新的路线,彻底跳脱俄系坦克的路子,有的主张走务实路线,以现有的俄系坦克技术为基础进行研制改进。其设计理念直到1984年才统一,采取直接参考国外现有的设计再加入自身的需求进行研制的方式,主要参考对象是苏联的T-72。
  以T-72当作参考对象,主因是当时中国已彻底研究T-72并充分掌握其相关技术性能,如车首的大倾角复合装甲设计、扭杆弹簧悬挂系统,液压辅助操控的机械式行星齿轮变速箱、125毫米滑膛炮、炮射反坦克导弹、自动装弹机等技术,都可直接消化吸收后用在新型坦克上。因此新型主战坦克的底盘与T-72极为相近,只是为了配合新型发动机加长了底盘,第三与第四对负重轮的间距也因而增加,除此之外与T-72基本相同。炮塔则采用新型焊接式炮塔。
  解放军1989年正式与中国北方工业集团签订发展合约,由617兵工厂负责生产。在1990年与1992年分别生产了3辆与4辆原型车,进行了广泛的测试,并于1996年末测试结束正式定型,次年开始小批量生产,1998年开始装备部队,因此外界也有人称其为98式坦克。解放军陆军自此开启了第三代主战坦克的新纪兀。
  99式坦克在1999年国庆5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首次公开露面,但并未进行大批量生产,仅小规模生产并装备部队。其采取的是边生产边改进的小步快跑发展模式,617厂持续进行改进,重点是加装新设计的双防反应装甲模块来加强正面弧形区域的防护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该车正式定型为ZTZ99,简称99式,成为解放军陆军最新锐的主战坦克。由于99式造价高昂,预料解放军装甲部队未来会以改进型的96式为主,99式仅少量生产并部署在重点部队,形成高低配的序列。
  
  机动性能
  
  T-90S的重量与俄T-90A相同,也配备同款的1000匹马力V-92S2柴油发动机与液压辅助操控的机械式行星齿轮变速箱,所以在机动性能方面与俄T-90相同。
  99式的底盘与T-90一样源自T-72,悬挂装置与承载系统都具有类似的设计,传动系统也沿用T-72液压辅助操控的机械式行星齿轮变速箱的设计,具有7个前进档和1个倒档。由于最初的99式设计重量较T-72高,为满足动力需求,中国以著名的德国MTU MB871 Ka-501柴油发动机为参考对象,开发出国产的150HB柴油发动机,这是一款四行程V型八缸柴油发动机,最大功率1200匹马力。150HB柴油发动机虽然功率符合需求,但也继承西方制柴油发动机普遍的缺点,体积十分庞大,无法像紧凑的俄制柴油发动机一样以横置的方式塞进俄制坦克小巧的底盘里。为此设计厂商加长了99式的底盘,再以纵列的布局将150HB发动机塞进底盘,因此使车重增加,总重超过50吨,且纵列配置的发动机也进一步压缩了车体的空间,不利于车内空间的运用。
  在窄小的俄系战车底盘装上硕大的西式柴油发动机是99式设计的一个败笔,无形中增加了许多重量,多出的重量却不能用于增加防护力或车内空间。中国坦克设计单位也深知这项缺点,因此新设计的外销型MBT-2000坦克改为搭配1200匹马力的乌克兰制6TD-2紧凑型柴油发动机,以横置的布局安装,缩短车体长度近1米,使总重减至50吨以下,机动性能因而提升,而且防护力比旧底盘还高。解放军陆军自用的99式碍于国防自主的原则与大幅更动底盘设计将会带来成本与风险的增加,仍采用国产柴油发动机与纵列布局。由于99式增设附加装甲使战斗重量进一步增加,估计达54吨,未来下一阶段的改进将改用国产的改进型1500匹马力150HB柴油发动机。据说采用新型柴油发动机后,最大道路行驶时速与最大越野速度分别提高至80千米/小时与60千米/小时,加速能力也更为优异,机动性能可望超越T-90S,达到世界一流水平。
  
  火力性能
  
  坦克火力主要包括火炮威力、有效射程、射击速度、命中概率与弹药携行量等方面,可从主炮、弹药与火控系统三大方面探讨。
  主炮方面,T-90S与99式都配备相同口径的125毫米滑膛炮。T-90S采用51倍口径的2A46M-2型125毫米滑膛炮,是俄罗斯叶卡捷琳堡九号兵工厂授权印度生产。该炮由2A46型改进而来,具有新设计的快拆式炮膛与主炮缓冲装置,炮身由高强度合金钢制成,炮管外覆轻合金隔热套筒防止热弯曲变形,炮膛内镀铬以增加抗磨损能力,平均寿命可达1200发全装药射击。弹药采用弹头与发射药分离式设计,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高爆反装甲弹、高爆榴弹与炮射反坦克导弹等。与之搭配的是改进型的自动装弹机,导入T-80自动装弹机中的双向回转功能与连续快速装填模式,最快可在13秒内完成3次连续射击。
  印度采购T-90S并未一并购入弹药,因为印度陆军使用T-72M1多年,其国营的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DRDO)在俄技术支持下已能研制生产各式125毫米弹药。T-90S的主要穿甲弹种为DRDO设计印度国营兵工厂(OFB)生产的MK-I与MK-Ⅱ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后者的弹芯由长径比15:1的高硬度钨合金制成,炮口初速1550米/秒,可穿透2500米处的三层北约重型标靶或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50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RHA)。最新型的MK-I穿甲弹是在以色列IMI厂技术支持下研制的,具有长径比达20:1的高硬度钨合金穿甲弹芯,炮口初速1670米/秒,穿甲性能明显提升,估计可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约60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该型穿甲弹将成为T-90S的主力反装甲弹药。此外,T-90S也备有最大有效射程5000米的9M-119型炮射反坦克导弹,可攻击5000米范围内的装甲目标或低飞的直升机。
  99式配备的是50倍口径的ZPT98型125毫米滑膛炮,是由T-72上的2A46型125毫米滑膛炮发展而来,二者基本规格与结构相同,但火炮的精度与使用寿命都高于早期型的2A46型炮,火炮全装药射击的平均寿命可达700发,性能和俄后期生产的2A46M型125毫米滑膛炮类似,但略逊于最新的2A46M4(配备T-80车系)型与2A46M5(配备T-72/90)型。此外,99式也配备有仿制的9M119型炮射反坦克导弹。
  99式的弹药也采取相同的分离式设计,由于中国兵工单位先前缺乏这类分离式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设计经验,因此也找到了具有设计此类穿甲弹的以色列IMI公司,为其提供了M711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技术。因此中国国产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外型与尺寸规格上都与M711型类似,与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设计存在相当大的差异。99式坦克所使用的国产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并无官方所公布的正式性能数据,据网上流传,许多国产第二代钨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可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为85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第三代特种合金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同样条件下更可穿透960毫米厚的均质轧制钢板等说法,但笔者有不同的看法:
  99式既然采用2A46滑膛炮的分离式弹药设计并沿袭自T-72的自动装弹机,就沿袭了俄系125毫米弹药的先天规格限制,即弹药整体长度不得大干695毫米,否则无法顺利由自动装弹机进行装填。这是一个致命伤,因为动能穿甲弹所凭借的是以强大的动能来穿透装甲,依据动能公式,想提升动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加快速度,但现役传统固态装药坦克炮碍于物理极限除非再加大口径与炮管长度,否则炮口初速已难以再大幅提升,故常以通过加大穿甲弹芯长径比(即提高单位截面积的质量)与强化弹芯材质的方式提升穿甲威力。以目前西方先进弹种如美制M-829A3与德制DM-53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例,都具有超过30:1的高长径比,德国以加长炮管的55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搭配高长径比的DM-53炮弹,创造出惊人的穿透800毫米以上均质轧制钢板的能力。
  俄系弹药在先天规格的限制下吃了不少亏,俄于1980年代末开发的3BM-46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为避免长度超过限制,其穿甲弹芯只有22:1的长径比,只能达到2000米处600毫米以上的均质轧制钢板的穿透威力。即使是具有丰富穿甲弹设计经验的以色列IMI公司,配合125毫米2A46弹药规格设计的M711型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采用长径比20:1的钨合金穿甲弹芯,也仅能在2000米处垂直穿透厚度560毫米的均质轧制钢板。因此有足够的理由相信,相同的限制也会出现在使用2A46规格弹药与自动装弹机的99式坦克上,合理的估算整合以色列技术的中国第二代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其穿甲威力应当在600毫米左右。除非脱离现有的框架,采用较不受长度限制的炮塔尾部装填的平推式自动装弹机与穿甲弹芯,可完全深入药室充分利用弹体长度的单体式设计,才能在穿甲性能上有大幅度的提升。
  基本上,T-90S与99式都配备源自于2A-46型的125毫米滑膛炮,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则都源自于以色列的技术,两者也采用俄制的炮射反坦克导弹,故在主炮与弹药方面的性能两者是相当接近的。
  T-90S配备IA-45T型火控系统,为一款现代化的稳像式(又称指挥仪式)火控系统。所谓的稳像式火控系统是射手在整个射击过程中只须对目标作一次精确瞄准,接着火控计算机会综合各项射击参数自动调校主炮,赋予所需的前置量与超仰角,不像上一代的光点式(又称扰动式)火控系统,射手需进行两次精确瞄准才能射击目标,因此射击反应速度大为增加。在此要补充的是,一般报道总会以T-90的PNK-4S车长瞄准仪不具备独立旋转塔就认为T-90不具备猎-歼射击能力是错误的,因为T-90的整个车长舱盖就是一个旋转单元,装在车长舱盖上的PNK-4S瞄准仪不需独立旋转塔就可由车长舱盖带动整个旋转,车长可在射手接战目标时操作旋转塔继续搜索其它目标。
  99式的火控系统为中国自行研制的现代化稳像式火控系统,全系统包含激光测距仪、激光制导装置、组合日间光学瞄准镜与热像仪的射手用瞄准镜、可360度旋转的全视界车长瞄准镜、主炮的双轴陀螺仪稳定装置、射击控制装置、炮塔顶部的大气数据感测装置和车速、耳轴倾斜角、弹药温度等周边感应装置,核心部件则为一台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构成了一款自动化程度颇高的火控系统。
  99式与T-90S同样具备了由现代化热像仪、双轴陀螺仪稳定装置与数字式弹道计算机所构成的现代化稳像式火控系统,在行进间以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射击2000米外的动态与静态目标,都能达到85%以上的首发命中率,若使用炮射反坦克导弹射击4000米内的装甲目标更高达90%,5000米处也有超过80%的命中率。故火力方面99式与T-90S可谓在伯伸之间,虽然各项性能指标不尽相同,但差距并不明显,没有一方能占有绝对优势,但可以肯定的是,两者都具有不逊于国外一流坦克的水平。
  
  防护性能
  
  T-90S与99式底盘设计都源自于T-72,再搭配全新设计配备现代化复合装甲的全焊接式炮塔。车首装甲采用与水平线呈22度夹角的大倾角设计,大大增加了其等效的厚度。由多层硬度与厚度不同的合金钢与玻璃纤维组合而成的复合装甲,表面再覆盖以双防反应装甲,对动能弹与化学弹都具备优异的防护效果。
  炮塔设计方面,T-90S采用多边形焊接式构造,此设计的特色是在坦克正面120度弧形区域内配置有最厚重的装甲。苏联是世界上大规模装甲作战经验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根据经验,大规模的装甲作战具有十分宽广的正面,坦克正面的120度弧型区域内皆为高被弹区,因此T-90的炮塔设计提供了最佳的正面防护效果。优异的外型设计加上由复合装甲与双防反应装甲所构成的防护设计,使T-90具有极佳的防护能力。我们可以透过几个实际例子来了解T-90的防护能力:1999年10月俄陆军曾对T-80U与T-90作广泛的射击测试来了解其主战坦克的防护能力,在测试中使用了各式反坦克导弹、火箭与12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分别对两组各加装与未加装“接触”5型爆炸反应装甲的T-80U与T-90作正面射击,结果加装反应装甲的T-90能有效抵挡各式反装甲武器的射击。
  以曾经从正面击穿“挑战者”2型坦克车首装甲而声名大噪的RPG-29为例,在对T-90的测试中,RPG-29分别对加装与未加装反应装甲的T-90各射击5发。未加装反应装甲的坦克有3次被成功穿透,而加装反应装甲的坦克,2枚RPG-29分别命中炮塔正面的主炮左右两侧,另3枚命中车体正面装甲的不同部位。有反应装甲保护的T-90完全挡住了RPG-29的射击,可见T-90的正面防护能力具有极高水平。另根据俄军事杂志所披露的一篇报道指出,当年印度之所以在俄陆军还没大量装配T-90前就冒险大量采购,主要是因为T-90S在印度测试时,炮塔与车体正面装甲都能有效抵挡印度从埃及获得的美制120毫米KEW-A2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射击。T-90S以区区40余吨的重量却有这种防护能力令印度军方大为赞赏,测试结束后很快就决定下单采购T-90S。
  而99式的防护也相当强悍,其最初发展时炮塔正面的防护指标就被要求能防御当时的105毫米与125毫米炮的各式穿甲弹。为能达到此防护需求,最初的99式炮塔正面采用避弹构型较好的倾斜装甲设计,并使用由各式金属与非金属材料交错构成的现代化复合装甲。在1997年进行的一系列射击测试中,炮塔正面装甲成功抵挡多波105毫米与125毫米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的射击,证明其防护力指标达到需求,估计防护能力应具有600毫米均质轧制钢板以上的水平。改进的99式更加装自行研制的双防反应装甲模块,进一步提升了防护能力,能有效对抗现役的大部分反装甲武器。
  除了极佳的装甲防护设计外,99式还配备独创的激光主动防护系统。这套主动防护系统由位于炮塔顶部的激光预警接收装置与激光发射装置所组成,可在接收到敌方用于测距或导引的激光束后自动或手动启动,朝向光束的来源投射高能量的激光束反制,可有效干扰敌方以光学仪器进行的瞄准与导引作业,达到主动防护的效果。此设备是T-90S不具备的,后者考虑到主炮左右两侧的炮塔正面为高被弹区,少了反应装甲将对防护能力造成不利的影响,故取消了“窗帘”主动光电防护装置中两具置于炮塔正面的红外线干扰仪,改用两组反应装甲块来取代,但也因此缺少了主动光电反制的能力。
  一般普遍认为,西方主战坦克防护性能优干中、俄坦克,却鲜有认识到西方主战坦克是透过惊人的吨位来达成较佳的防护,不仅对道路和桥梁的承重或对铁、公路与航空的运输皆产生诸多不良影响,更增加了燃油的消耗。相比之下,T-90S与99式透过优异的防弹外型设计、先进的复合装甲结合反应装甲、光电干扰装置而成的主、被动防护设计,以区区四、五十余吨的车重就能达到不亚于西方六、七十吨重坦克所具有的防护标准,这点更显得难能可贵。
  
  未来展望
  
  根据印度媒体报道,在T-90S国产化之际,印度也开始规划T-90S+与T-90M的性能提升方案。T-90S+的改进重点是车用电子设备,加装以色列埃尔比特(Elbit)公司的数字式战场管理暨卫星导航系统、以白俄罗斯/以色列联合研制的TISAS热像仪取代高温环境易出故障的法制热像仪、换装全电力驱动的主炮控制与稳定装置、加装印度为“阿琼”研制的核生化防护系统与“海龙”自动灭火抑爆系统等。T-90M方案改进范围更广,准备引进俄第三代的“仙人掌”(Kaktus)模块化爆炸反应装甲、新一代2A46M5型滑膛炮、可吸收毫米波雷达与红外线的RPZ-86M隐形涂料、第三代凯瑟琳热像仪与自动变速系统、新式空调系统等,但上述改进方案能否落实主要视国家政策而定。
  另外,印度陆军在2008年向7家公司提出坦克用主动防护系统的竞标方案,合约总值两亿七千万美元。其中有6家公司提出产品,包括绅宝的公司LEDS-150、俄罗斯国防出口公司的“竞技场”E、美国雷声公司的“快杀”、德国IBD公司的AMAP-ADS、以色列拉斐尔的“战利品”、IMI公司的“铁拳”等,最后瑞典绅宝公司的LEDS-150胜出,在2009年2月正式签订合约,计划为987辆T-90S装置LEDS-150主动防护系统,提升战场生存能力。
  中国新一代坦克的发展脚步也从未停歇,据2007年《简氏防务周刊》报道指出,中国已推出99A2原型车进行各项测试。这是由99式进一步发展而来,在炮塔与车体正面加装了更为厚实的新一代爆炸反应式装甲,炮塔顶部也增设了新型硬杀伤主动防护系统,整体防护能力获得进一步加强,估计战斗重量增为58吨。由于改用功率更大的1500匹马力柴油发动机,并结合新型传动系统,故机动性能不降反升。而中国自行研制的新型140毫米滑膛炮逐渐成熟后,原有的125毫米滑膛炮未来也可望被更具成力的140毫米滑瞠炮取代,使99A2综合性能脱胎换骨,综合战力可望领先T-90S坦克。
  中国坦克工业早期由仿制苏联坦克起家,到现在逐步摆脱了对外的依赖,发展出一系列具有自己特色的产品,不仅能满足自身需求还能外销至其它国家,其设计的新一代99式性能更直逼世界先进水平。相较之下,印度在1970年代就展开的“阿琼”坦克发展计划却弊病不断,发展过程一再延宕,经过30多年的发展仅落得象征性生产124辆的下场,最后还是靠外购来满足作战需求。印度目前倚赖俄方提供技术支持才能自行生产,不但关键技术自身无法掌握,还处处受制于人。因此,今日中国坦克工业的实力已远非印度所能比拟。
http://lyqk.jslib.org.cn:8080/Te ... itleID=tkcl20101204


上面是转载和链接——————————————————————————————————————————————分割线

我就不相信了 99式比T90S多出来的重量不能用于增加防护或内部空间,还有关于发动机太大耗油的,火炮弹药水平的。。。。。真是忍不住了,贴在这里供大家吐槽批判
原来是ww杂志,我想哪家杂志能发这么睁眼瞎的帖子
carsbus 发表于 2014-1-22 15:40
原来是ww杂志,我想哪家杂志能发这么睁眼瞎的帖子
这是坦克装甲车辆转载的弯弯的文章。。。。。。就不明白了,这种破文章也转
T80SMt1989发展出什么形号
靠,真的假的,我觉得是假的。主要是,文章对99式的50倍125MM坦克炮还有穿甲弹黑的太厉害了。
真恶心,老是恶心人
还抱着分装弹会限制穿甲弹芯长径比的错误观点
看到6TD柴油机横置就跪了。这是什么砖家啊,6TD柴油机的图片网络上随便找一大把,像哪玩意需要横置?
貌似以前在哪看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