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析兩岸貿易「四大危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6:52:30
【大公網訊】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陳添枝十四日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兩岸貿易存有四大問題,20年來,台商只把大陸當成「世界工廠」,卻未在「世界市場」上著墨,短期獲利似乎不錯,但長期有如「飲鴆止渴」,如今之計,只有正視中國大陸為世界市場,拿出創新和品牌,兩岸貿易才有前途。
據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時報集團今天舉行「余紀忠先生紀念研討會」─全球新局下的兩岸經貿關係,陳添枝以「兩岸貿易的危機」發表演說。
陳添枝指出,近年來中國大陸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地區,台灣是中國大陸第二大進口來源,表面上雙方均由貿易獲得重大利益,但兩岸貿易潛藏許多問題。
陳添枝列舉兩岸貿易四大問題,包括「雙方經濟規模不對稱」、「貿易表面繁華,背後凋零」、「貿易內涵過度集中於工業原料及零組件」、「台商壓低價格,造成條件惡化,傷害自己」。
他說,中國大陸去年對外貿易總額逾1兆美元,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不斷成長,去年已佔全體出口的37%,但這個出口量卻佔大陸全體進口的12%,台灣對中國大陸依賴日深,大陸對台灣依賴日淺,台灣雖然在貿易上有巨額順差,但不對稱性使台灣對開放中國大陸進口一直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
此外,台灣對大陸貿易大幅成長,但整體對外貿易成長非常緩慢,2000年台灣在全球出口排名14,2004年跌到17,若台灣的貿易能量再不有效提高,台灣的全球出口排名會落到20名以外。深究原因,主要是產業外移之後,台灣並未有明顯建立新產業為填補。
讓陳添枝擔心的是,台灣賣到大陸的產品多為外銷加工用的原料和零組件,甚少消費性產品,反映出台灣只把中國大陸當成「世界工廠」,只是以優惠的低匯率賺出口利益,但在兩岸都加入WTO之後,內部市場逐步開放,台灣卻無能力打開中國大陸的內銷市場,長久下來,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地位將逐漸沒落。
他說,台商的競爭優勢只在低成本,而非高品質,事實上,台灣的品牌在大陸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低於歐、美、日本,甚至連韓國都比不上,除了剩下文化優勢的產品外,在成長快速的大陸內銷市場中,台商實在乏善可陳。
而台商缺乏往微笑曲線兩端(創新、品牌)發展下,「悽慘成長」成為事實,台商的毛利少之又少,更少見以自有品牌行銷,少見創新性。因此在這些情況下,他認為兩岸的貿易模式無法持續,台商短期獲利,長期卻「飲鴆止渴」,台商未來還是得要面對大陸生產成本上升之後的轉型,目前大陸只是提供延緩轉型的空間,卻未成為轉型的平台。
他強調,兩岸貿易要再現生機,台商得要改變目前的營運模式,必須要靠「創新」、「品牌」把產品賣到中國大陸的市場上,否則以兩岸目前都在為西方的跨國集團效力情形下,在國際貿易只能賺得蠅頭小利,而且以「苦力」結合「苦力」的打拼作法不可能為兩岸貿易創造高附加價值利潤。【大公網訊】台灣中華經濟研究院院長陳添枝十四日在一場研討會中指出,兩岸貿易存有四大問題,20年來,台商只把大陸當成「世界工廠」,卻未在「世界市場」上著墨,短期獲利似乎不錯,但長期有如「飲鴆止渴」,如今之計,只有正視中國大陸為世界市場,拿出創新和品牌,兩岸貿易才有前途。
據中央社台北十四日電,時報集團今天舉行「余紀忠先生紀念研討會」─全球新局下的兩岸經貿關係,陳添枝以「兩岸貿易的危機」發表演說。
陳添枝指出,近年來中國大陸成為台灣第一大出口地區,台灣是中國大陸第二大進口來源,表面上雙方均由貿易獲得重大利益,但兩岸貿易潛藏許多問題。
陳添枝列舉兩岸貿易四大問題,包括「雙方經濟規模不對稱」、「貿易表面繁華,背後凋零」、「貿易內涵過度集中於工業原料及零組件」、「台商壓低價格,造成條件惡化,傷害自己」。
他說,中國大陸去年對外貿易總額逾1兆美元,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不斷成長,去年已佔全體出口的37%,但這個出口量卻佔大陸全體進口的12%,台灣對中國大陸依賴日深,大陸對台灣依賴日淺,台灣雖然在貿易上有巨額順差,但不對稱性使台灣對開放中國大陸進口一直抱持戒慎恐懼的態度。
此外,台灣對大陸貿易大幅成長,但整體對外貿易成長非常緩慢,2000年台灣在全球出口排名14,2004年跌到17,若台灣的貿易能量再不有效提高,台灣的全球出口排名會落到20名以外。深究原因,主要是產業外移之後,台灣並未有明顯建立新產業為填補。
讓陳添枝擔心的是,台灣賣到大陸的產品多為外銷加工用的原料和零組件,甚少消費性產品,反映出台灣只把中國大陸當成「世界工廠」,只是以優惠的低匯率賺出口利益,但在兩岸都加入WTO之後,內部市場逐步開放,台灣卻無能力打開中國大陸的內銷市場,長久下來,台灣在中國大陸市場的地位將逐漸沒落。
他說,台商的競爭優勢只在低成本,而非高品質,事實上,台灣的品牌在大陸消費者心中的地位低於歐、美、日本,甚至連韓國都比不上,除了剩下文化優勢的產品外,在成長快速的大陸內銷市場中,台商實在乏善可陳。
而台商缺乏往微笑曲線兩端(創新、品牌)發展下,「悽慘成長」成為事實,台商的毛利少之又少,更少見以自有品牌行銷,少見創新性。因此在這些情況下,他認為兩岸的貿易模式無法持續,台商短期獲利,長期卻「飲鴆止渴」,台商未來還是得要面對大陸生產成本上升之後的轉型,目前大陸只是提供延緩轉型的空間,卻未成為轉型的平台。
他強調,兩岸貿易要再現生機,台商得要改變目前的營運模式,必須要靠「創新」、「品牌」把產品賣到中國大陸的市場上,否則以兩岸目前都在為西方的跨國集團效力情形下,在國際貿易只能賺得蠅頭小利,而且以「苦力」結合「苦力」的打拼作法不可能為兩岸貿易創造高附加價值利潤。
学者析两岸贸易“四大危机”
【大公网讯】台湾中华经济研究院院长陈添枝十四日在一场研讨会中指出,两岸贸易存有四大问题,20年来,台商只把大陆当成“世界工厂”,却未在“世界市场”上著墨,短期获利似乎不错,但长期有如“饮鸩止渴”,如今之计,只有正视中国大陆为世界市场,拿出创新和品牌,两岸贸易才有前途。
据中央社台北十四日电,时报集团今天举行“余纪忠先生纪念研讨会”─全球新局下的两岸经贸关系,陈添枝以“两岸贸易的危机”发表演说。
陈添枝指出,近年来中国大陆成为台湾第一大出口地区,台湾是中国大陆第二大进口来源,表面上双方均由贸易获得重大利益,但两岸贸易潜藏许多问题。
陈添枝列举两岸贸易四大问题,包括“双方经济规模不对称”、“贸易表面繁华,背后凋零”、“贸易内涵过度集中于工业原料及零组件”、“台商压低价格,造成条件恶化,伤害自己”。
他说,中国大陆去年对外贸易总额逾1兆美元,台湾对中国大陆出口不断成长,去年已占全体出口的37%,但这个出口量却占大陆全体进口的12%,台湾对中国大陆依赖日深,大陆对台湾依赖日浅,台湾虽然在贸易上有巨额顺差,但不对称性使台湾对开放中国大陆进口一直抱持戒慎恐惧的态度。
此外,台湾对大陆贸易大幅成长,但整体对外贸易成长非常缓慢,2000年台湾在全球出口排名14,2004年跌到17,若台湾的贸易能量再不有效提高,台湾的全球出口排名会落到20名以外。深究原因,主要是产业外移之后,台湾并未有明显建立新产业为填补。
让陈添枝担心的是,台湾卖到大陆的产品多为外销加工用的原料和零组件,甚少消费性产品,反映出台湾只把中国大陆当成“世界工厂”,只是以优惠的低汇率赚出口利益,但在两岸都加入WTO之后,内部市场逐步开放,台湾却无能力打开中国大陆的内销市场,长久下来,台湾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地位将逐渐没落。
他说,台商的竞争优势只在低成本,而非高品质,事实上,台湾的品牌在大陆消费者心中的地位低于欧、美、日本,甚至连韩国都比不上,除了剩下文化优势的产品外,在成长快速的大陆内销市场中,台商实在乏善可陈。
而台商缺乏往微笑曲线两端(创新、品牌)发展下,“凄惨成长”成为事实,台商的毛利少之又少,更少见以自有品牌行销,少见创新性。因此在这些情况下,他认为两岸的贸易模式无法持续,台商短期获利,长期却“饮鸩止渴”,台商未来还是得要面对大陆生产成本上升之后的转型,目前大陆只是提供延缓转型的空间,却未成为转型的平台。
他强调,两岸贸易要再现生机,台商得要改变目前的营运模式,必须要靠“创新”、“品牌”把产品卖到中国大陆的市场上,否则以两岸目前都在为西方的跨国集团效力情形下,在国际贸易只能赚得蝇头小利,而且以“苦力”结合“苦力”的打拼作法不可能为两岸贸易创造高附加价值利润。
台商大多开办中小型企业
属于赚一把就走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