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6年中国6000万人或失业 中长期就业形势将日趋严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0:29:59
未来6年中国6000万人或失业 中长期就业形势将日趋严峻




2014-01-13   来源:中国广播网  








  【导读】国家外汇局前官员发表惊人言论:未来6年中国6000万人可能失业。
  央广网财经北京1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727万,比去年还要增加28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那么未来几年呢?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官员、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给出的预测很令人担忧:他预计2016至2020年,我国可能新增6000万失业人口。
  公开资料显示,孙明春做过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做过大和资本市场香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还担任过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之所以说他是外汇管理局官员,是因为他曾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从事汇率研究及外汇政策分析达六年之久。
  他为什么对我国就业前景如此悲观?他的理由是“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导致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2016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9000美元,届时中国很有可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作为在经济领域工作的经历很丰富、对中国经济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他做出的预测显然不是随便说说的。
  但也有不同意见。比如海通证券就认为,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在增加。预计以后每年新增劳动力需求在1000万以上。
  尽管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专家对中国就业形势的判断并不完全一致,但必须认识到的是,就业压力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仍将存在,需要千方百计化解它。
  2016至2020年可能新增6000万失业人口。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表示,这是一个动态预测,动态预测有不确定性,它假定与失业人口相对应的增长率是已知的数字,但事实上这个增长率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增长率高一些,也有可能增长率低一些,经济增长率高低直接影响就业率的高低。但不管怎么说,未来中长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原因有二:第一,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一部分人将失去原有的工作岗位,被另一部分技术所替代,这是一个趋势。第二,高校毕业生的增长是相对稳定的,而近几年来总体上还是趋于增长的,而提供给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如果没有同比增加的话,这个缺口就会进一步拉大。
  一些沿海省份的制造业企业克扣员工的工资,是为了挽留员工,怕员工春节以后不来上班,从中似乎能解读到这样一个现象:就业市场有一种尴尬处境,低端制造业需要人,但很多人并不想去,比如说大学生不可能去低端制造业,去当普通的工人。面对这样一种错位,我们应该怎么办?
  石磊指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结构性失业,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中国就业问题实际上在全国情况不一样,有的是找不到工作,有的是雇不到工,这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未来怎么解决?一是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在这里找不到工作,换一个地方可能就能够找到。再一个,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农民工这两类就业人口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国家在政策指导上要分类指导。




  http://finance.cnr.cn/jjpl/201401/t20140113_514636767.shtml


未来6年中国6000万人或失业 中长期就业形势将日趋严峻



2014-01-13   来源:中国广播网  







  【导读】国家外汇局前官员发表惊人言论:未来6年中国6000万人可能失业。
  央广网财经北京1月13日消息 据经济之声报道,刚刚过去的2013年,被媒体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而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将达到727万,比去年还要增加28万,再次创下历史新高,今年的就业形势更加严峻。那么未来几年呢?国家外汇管理局前官员、博道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给出的预测很令人担忧:他预计2016至2020年,我国可能新增6000万失业人口。
  公开资料显示,孙明春做过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做过大和资本市场香港公司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还担任过雷曼兄弟公司亚洲经济学家。之所以说他是外汇管理局官员,是因为他曾在国家外汇管理局从事汇率研究及外汇政策分析达六年之久。
  他为什么对我国就业前景如此悲观?他的理由是“经济快速增长和收入增加导致劳动力成本迅速上升,2016年中国人均GDP将超过9000美元,届时中国很有可能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 作为在经济领域工作的经历很丰富、对中国经济有深入研究的专家,他做出的预测显然不是随便说说的。
  但也有不同意见。比如海通证券就认为,全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依然在增加。预计以后每年新增劳动力需求在1000万以上。
  尽管不同的机构和不同的专家对中国就业形势的判断并不完全一致,但必须认识到的是,就业压力在未来很长时期内仍将存在,需要千方百计化解它。
  2016至2020年可能新增6000万失业人口。经济之声特约评论员、复旦大学公共经济研究中心主任石磊表示,这是一个动态预测,动态预测有不确定性,它假定与失业人口相对应的增长率是已知的数字,但事实上这个增长率是不确定的,有可能增长率高一些,也有可能增长率低一些,经济增长率高低直接影响就业率的高低。但不管怎么说,未来中长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这是一个基本事实。原因有二:第一,随着产业结构升级,一部分人将失去原有的工作岗位,被另一部分技术所替代,这是一个趋势。第二,高校毕业生的增长是相对稳定的,而近几年来总体上还是趋于增长的,而提供给大学生就业的岗位如果没有同比增加的话,这个缺口就会进一步拉大。
  一些沿海省份的制造业企业克扣员工的工资,是为了挽留员工,怕员工春节以后不来上班,从中似乎能解读到这样一个现象:就业市场有一种尴尬处境,低端制造业需要人,但很多人并不想去,比如说大学生不可能去低端制造业,去当普通的工人。面对这样一种错位,我们应该怎么办?
  石磊指出,这就是我们通常所熟知的结构性失业,这种情况是普遍存在的。中国就业问题实际上在全国情况不一样,有的是找不到工作,有的是雇不到工,这是典型的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未来怎么解决?一是国家要进一步加强全国就业信息平台的建设,在这里找不到工作,换一个地方可能就能够找到。再一个,大学毕业生和普通农民工这两类就业人口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国家在政策指导上要分类指导。




  http://finance.cnr.cn/jjpl/201401/t20140113_514636767.shtml


 有数据显示,“90后”高校毕业生中有61%是主动逃离一线城市。而在2011年,愿意离开一线城市去二三线城市发展的高校学生只有46%。回想起“70后”’、“80后”毕业那会,都是特别想留在一线城市的。现在,大学生逃离北上广已经成为趋势,这将给未来就业形势带来怎样的变化?

  石磊说,这些变化近几年变为乐观,其中一个原因是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城市群的建设,使得中心城市跟周边卫星城市之间的时间距离大大缩短。如果待在上海、北京,可能生活成本非常高,但在北京周边的一些微型城市,出行如果比较方便的话,就业人口大可不必一定要窝在北京的都市核心区里,上海也是这样。这是一个好的迹象,说明我们的就业观念在改变,并不一定要留在核心大都市里。

  美国对就业数据是非常关注的,他们认为就业数据是最重要的数据。目前很多发达国家都在面临失业的问题,这是不是说,失业情况严重是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

  石磊对此观点表示认同,他认为这是一个很准确的判断,在西方,公共政策制定的顺序,第一优先的是就业,西方国家追求经济增长的时候,主要还是考虑增长背后的就业,一定的增长率要对应一定的就业率。中国在过去35年当中,更多的是经济增长优先,不一定是就业优先,原因之一是快速增长会释放更多的就业空间,似乎就业这个问题不是很严重,但当劳动力生活成本逐渐提高,地方制造业占比逐渐下降的时候,这些地区就最先出现就业难的问题,就引起我们的关注。我们的公共政策在很多领域当中应该从增长优先转化为就业优先,尤其是在未来就业压力持续走高的情况下,这个政策就显得尤其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