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首次深海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开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20:33:03


中国饱和潜水欲创纪录,6名队员就像在高压锅里工作——

承受30倍压力挑战300米深度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 ... 01/10/content_9.htm


9日12点50分,潜水员依次进舱,开始我国第一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本报记者 郭一江摄

  本报记者 单颖文

  “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加压开始!”9日下午1点,南海某水域,随着“深潜号”控制室中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一声令下,载有6名潜水员的300米饱和潜水系统生活舱舱门关闭,控制室工作人员向舱中输入氦氧混合气体加压,这标志着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启动。

  “国家纪录,国际前列。”在现场,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振亮这样评价此次作业的目标。这是继去年5月“深潜号”在南海执行海底脐带缆铺设创造198米深度饱和潜水作业纪录后,我国在这一领域挑战的新深度。
  
每立方厘米承受30公斤

  入舱前,沈灏问队员们:“有没有信心?”“有!”6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大声回答。在这支平均年龄仅29岁的饱和潜水队伍中,除了1978年出生的李洪健,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都是清一色的“80后”。进舱时,潜水队副队长胡建举起早已准备的国旗:“不辱使命,为国争光,这是我们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本次作业总指挥郭杰告诉记者,这次作业的任务是让队员们以饱和潜水的形式,通过在300米水深处观察测量,验证“深潜号”140吨海工吊机在一定气象情况下负载的稳定等功能。

  所谓“饱和潜水”,就是在一定的水深下,人体内中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此时不因潜水时间延长而增加减压时间,较之常规潜水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300米饱和潜水作业,需要潜水员生活在压力为31个绝对大气压的生活舱内,相当于身体每立方厘米要承受30公斤的重量。“他们就像在高压锅里工作一样。”王振亮说,队员们要克服生理、心理极限,承受常压30倍以上的压力工作。饱和潜水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一样,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他们就是水下的杨利伟、聂海胜,都是要载入史册的人。”
  
本次加压需要约45小时

  当加压进行约10分钟,仪表盘上显示压力达到水下5米深度时,潜水监督徐军林喊停。工作人员问舱内的谭辉:“感觉怎么样?”“相当好!”谭辉对摄像头做“OK”的手势。

  徐军林告诉记者,暂停加压一方面可以了解舱内潜水员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测舱室的密封性和线路,并更换充入舱内的氦氧混合气体浓度。“我们对此经过多年实践、实验,从科研上来说,我们早就具备300米饱和潜水的实力。”

  这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是上海打捞局通过研发300米成套饱和潜水技术,培养深潜水技术研发人员、管理指挥人员、潜水员、生命支持员等饱和潜水技术作业团队来完成。

  作为唯一一种可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开展水下作业的潜水方式,世界各国都相当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已有8个国家完成了300米以上的饱和潜水实践。“因此,这次实践是把科研技术转换为生产力、战斗力,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王振亮说。

  预计本次加压需要约45小时,之后根据南海水域气象情况安排潜水员出舱作业。本报记者将继续从“深潜号”现场发回报道。

  (本报南海“深潜号”1月9日专电)


中国首次深海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开始

http://china.cnr.cn/news/201401/t20140110_514615977.shtml

2014-01-10 0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记者郭淼 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首次饱和潜水300米海底作业昨天正式启动,潜水员将在特别的生活舱里逐渐适应海底300米的压强,最终实现海底出舱作业。

  饱和潜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的潜水方式,而“减压病”一直是饱和潜水最大的威胁,为此,潜水员必须提前在身体里冲入氦气,然后生活在特制生活舱里,呼吸氦气和氧气的混合物。下午一点,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6名饱和潜水员正式进入生活舱开始加压。

  工作人员:“我们平时在陆地上就承受一个大气压的压力,他要潜到300米水深,要出去作业,潜水员要承受将近三十个大气压。在这样一个高压情况下作业就必须给潜水员加压,加压到和海底300米深度一样的大气压他们才能出去作业。应该是44.5个小时。减压要减11天的时间。”

  加压后的“深潜号” 明天将离岸,前往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进行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此前我国饱和潜水”的作业深度纪录去年实现的海底198米。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现场总指挥郭杰:“8-9意味这我们能做到任何300米深度的救助打捞、还有就是为海洋服务、海洋工程服务。”


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深潜号”起航挺进深海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110/c1008-24086951.html

2014年01月10日22:28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1月10日电(沈文敏、施洪兵)据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消息,今天18时,随着一声雄壮的汽笛声,上海打捞局所属的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缓缓离开深圳赤湾码头,驶向南海海域指定地点,执行中国首次深海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今日上午,在生活舱内的6名饱和潜水员完成第一阶段200米深度加压;经过适当停留休息,下午控制室工作人员继续向生活舱注入氦氧混合气体,开始向第二阶段250米深度加压。目前,6位勇士始终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

“深潜号”船上装备的300米饱和潜水系统由生活舱、过渡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在饱和潜水作业期间,6名饱和潜水员将生活在压力为31个大气压的生活舱内,工作时经过渡舱进入潜水钟,再由潜水钟送至水下300米处的深海中出钟完成潜水作业。较之于空气潜水,饱和潜水员可以在更深的大海深处进行潜水作业,拓展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中国饱和潜水欲创纪录,6名队员就像在高压锅里工作——

承受30倍压力挑战300米深度


http://wenhui.news365.com.cn/ewe ... 01/10/content_9.htm


9日12点50分,潜水员依次进舱,开始我国第一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本报记者 郭一江摄

  本报记者 单颖文

  “300米饱和潜水作业加压开始!”9日下午1点,南海某水域,随着“深潜号”控制室中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一声令下,载有6名潜水员的300米饱和潜水系统生活舱舱门关闭,控制室工作人员向舱中输入氦氧混合气体加压,这标志着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启动。

  “国家纪录,国际前列。”在现场,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王振亮这样评价此次作业的目标。这是继去年5月“深潜号”在南海执行海底脐带缆铺设创造198米深度饱和潜水作业纪录后,我国在这一领域挑战的新深度。
  
每立方厘米承受30公斤

  入舱前,沈灏问队员们:“有没有信心?”“有!”6个年轻人异口同声大声回答。在这支平均年龄仅29岁的饱和潜水队伍中,除了1978年出生的李洪健,胡建、管猛、董猛、谭辉、罗小明都是清一色的“80后”。进舱时,潜水队副队长胡建举起早已准备的国旗:“不辱使命,为国争光,这是我们年轻人的社会责任。”本次作业总指挥郭杰告诉记者,这次作业的任务是让队员们以饱和潜水的形式,通过在300米水深处观察测量,验证“深潜号”140吨海工吊机在一定气象情况下负载的稳定等功能。

  所谓“饱和潜水”,就是在一定的水深下,人体内中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此时不因潜水时间延长而增加减压时间,较之常规潜水可大幅提高工作效率。300米饱和潜水作业,需要潜水员生活在压力为31个绝对大气压的生活舱内,相当于身体每立方厘米要承受30公斤的重量。“他们就像在高压锅里工作一样。”王振亮说,队员们要克服生理、心理极限,承受常压30倍以上的压力工作。饱和潜水与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一样,都是国家综合实力的体现,“他们就是水下的杨利伟、聂海胜,都是要载入史册的人。”
  
本次加压需要约45小时

  当加压进行约10分钟,仪表盘上显示压力达到水下5米深度时,潜水监督徐军林喊停。工作人员问舱内的谭辉:“感觉怎么样?”“相当好!”谭辉对摄像头做“OK”的手势。

  徐军林告诉记者,暂停加压一方面可以了解舱内潜水员的身体状况,另一方面是为了检测舱室的密封性和线路,并更换充入舱内的氦氧混合气体浓度。“我们对此经过多年实践、实验,从科研上来说,我们早就具备300米饱和潜水的实力。”

  这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是上海打捞局通过研发300米成套饱和潜水技术,培养深潜水技术研发人员、管理指挥人员、潜水员、生命支持员等饱和潜水技术作业团队来完成。

  作为唯一一种可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开展水下作业的潜水方式,世界各国都相当重视这项技术的研究,已有8个国家完成了300米以上的饱和潜水实践。“因此,这次实践是把科研技术转换为生产力、战斗力,是我国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的重要举措。”王振亮说。

  预计本次加压需要约45小时,之后根据南海水域气象情况安排潜水员出舱作业。本报记者将继续从“深潜号”现场发回报道。

  (本报南海“深潜号”1月9日专电)


中国首次深海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正式开始

http://china.cnr.cn/news/201401/t20140110_514615977.shtml

2014-01-10 07:00  来源:中国广播网

  央广网北京1月10日消息(记者郭淼 冯会玲)据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首次饱和潜水300米海底作业昨天正式启动,潜水员将在特别的生活舱里逐渐适应海底300米的压强,最终实现海底出舱作业。

  饱和潜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使潜水员直接暴露于高压环境的潜水方式,而“减压病”一直是饱和潜水最大的威胁,为此,潜水员必须提前在身体里冲入氦气,然后生活在特制生活舱里,呼吸氦气和氧气的混合物。下午一点,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6名饱和潜水员正式进入生活舱开始加压。

  工作人员:“我们平时在陆地上就承受一个大气压的压力,他要潜到300米水深,要出去作业,潜水员要承受将近三十个大气压。在这样一个高压情况下作业就必须给潜水员加压,加压到和海底300米深度一样的大气压他们才能出去作业。应该是44.5个小时。减压要减11天的时间。”

  加压后的“深潜号” 明天将离岸,前往北纬20度18分、东经115度09分的南中国海海域进行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此前我国饱和潜水”的作业深度纪录去年实现的海底198米。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现场总指挥郭杰:“8-9意味这我们能做到任何300米深度的救助打捞、还有就是为海洋服务、海洋工程服务。”


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深潜号”起航挺进深海

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110/c1008-24086951.html

2014年01月10日22:28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上海1月10日电(沈文敏、施洪兵)据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消息,今天18时,随着一声雄壮的汽笛声,上海打捞局所属的我国首艘300米饱和潜水工作母船“深潜号”缓缓离开深圳赤湾码头,驶向南海海域指定地点,执行中国首次深海300米饱和潜水作业。

今日上午,在生活舱内的6名饱和潜水员完成第一阶段200米深度加压;经过适当停留休息,下午控制室工作人员继续向生活舱注入氦氧混合气体,开始向第二阶段250米深度加压。目前,6位勇士始终处于良好的精神状态。

“深潜号”船上装备的300米饱和潜水系统由生活舱、过渡舱、潜水钟、生命保障系统等四个主要部分组成。在饱和潜水作业期间,6名饱和潜水员将生活在压力为31个大气压的生活舱内,工作时经过渡舱进入潜水钟,再由潜水钟送至水下300米处的深海中出钟完成潜水作业。较之于空气潜水,饱和潜水员可以在更深的大海深处进行潜水作业,拓展了人类生存的空间。

深潜号母船


潜水员住在这个高压“空间站”里面




作业的时候坐“飞船”潜入海中
什么是饱和潜水?  这是为3000吨“龙宫”准备么?
神奇啊 300米 他们出仓穿什么衣服?
蚕豆大哥 发表于 2014-1-10 19:18
神奇啊 300米 他们出仓穿什么衣服?
潜水服。。。非耐压的
daneimitan008 发表于 2014-1-10 19:11
什么是饱和潜水?  这是为3000吨“龙宫”准备么?
陆上训练的图片











需要超强的心理抗压能力。。。敬礼!
今天看新闻说加压到250米,是说把大气压加到相当于250米水深么?
真不是一般人啊,想想我头皮就发麻
鸭梨这么大,耳朵会不会受不了?
看意思是要让人身体吸收“满”氦气,用来对抗海水压强?
不得不说一句:好可怕的人类。
看了约克那个科普贴,更觉得这个非常不容易
玩命啊,真英雄,祝好运
鸭梨这么大,耳朵会不会受不了?
缓慢加压,耳膜内外压力自然平衡。。。。。。。。如果咽鼓管没堵塞的话
我勒个去还真没听说这样的技术,孤陋寡闻了,都是英雄啊!
明朝那些事儿~亮了
加压需要4天,减压需要11天,这工作一次要多长时间啊?这加班费可嗨了去了。
这个也可以有军事用途
zhguowen 发表于 2014-1-10 22:48
加压需要4天,减压需要11天,这工作一次要多长时间啊?这加班费可嗨了去了。
每年上班三个月,每次连续上班一个月。
这只能说明我们海底机器人的技术落后,拿人去拼了!!!
每年上班三个月,每次连续上班一个月。
K,这工作听上去不错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4-1-10 22:50
这只能说明我们海底机器人的技术落后,拿人去拼了!!!
革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这一次饱和潜水也不过才到了300m,这种深度对于ROV来说算个什么

人和机器,各有各的优缺点,充分发挥他们的长处就行了,没有必要为了突出一个而拍死另一个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4-1-10 22:50
这只能说明我们海底机器人的技术落后,拿人去拼了!!!
深海精细工作还是要靠人,深海机器人或机械手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不独中国是这样,其他发达国家也一样。只是发展这种饱和深潜的国家因为技术问题,目前也只有几个。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4-1-10 22:50
这只能说明我们海底机器人的技术落后,拿人去拼了!!!
连理论都不过关,还不如赵括啊
好牛逼的技术!长知识了!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4-1-10 22:50
这只能说明我们海底机器人的技术落后,拿人去拼了!!!
欧美日已经四五百米实潜了
yangroufen 发表于 2014-1-11 01:17
欧美日已经四五百米实潜了
对于他来说,那就是拼爹了
生活不会很麻烦吧
看了约克那个科普贴,更觉得这个非常不容易
求链接……
这是个神马概念?
军事赵括 发表于 2014-1-10 22:50
这只能说明我们海底机器人的技术落后,拿人去拼了!!!
不懂能不能少喷点?潜艇输送海豹部队是因为机器人不行?
感谢CHE大,我还以为没人发这个正准备发呢。我看到这个新闻的第一反应就是我们也在投入艇载蛙人输送系统了。
中国潜水员首次海底300米出舱作业 11点结束加压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4/01-11/5724762.shtml

2014年01月11日 09:41 来源:中国广播网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曾经,"上天下海"是神话传说里孙悟空的本领,如今,我国的科技工作者已经在天上海里各显神通。

  今天上午11点左右,如果海上气象条件允许,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将利用我国自行建造的"深潜号"饱和潜水母船进行我国首次潜水员出舱到海底300米作业。从前天下午1点,6名饱和潜水员开始进舱加压到现在,时间已经过去43个小时了。

  在这43个小时里,这些潜水员的身体状态怎么样?在海底300米那样一个极度深寒的地方,他们如何保持体温和体力?如果今天能顺利出舱,具体又会做哪些工作?带着这些关心和疑问,昨晚中央台记者采访了跟随深潜号到达南海的交通运输部工作人员陆天,陆天对这些问题一一进行了解答。

  过去的43个小时里,6名潜水员就挤在直径2.1米、长度6米多的圆行加压舱里。如果换了普通人,一定会觉得憋坏了,可专业的潜水员们却待在里面悠然自得。陆天透过视频录像能够感觉到,这6个人在里面心情还都不错。

  陆天:培养他们成为饱和潜水员到现在都是在一块作业,所以大家相互之间也都比较熟悉,而且都比较年轻。除了一个是78年的,其他的都是80后,所以小伙子在里头有时候打打闹闹,跟我们上边监控室的监控人员有时候也开开玩笑,逗逗他们,包括也给他们送些书进去看看。所以他们到现在心理状态是非常好。

  昨晚10点加压舱停止加压,6位潜水员美美地吃过了特制才云吞和燕饺组合而成的夜宵,安心入梦了。

  陆天:白天牛排、羊排,下午过去的时候还给他们送了新榨的果汁,新榨的果汁是好几种水果混起来榨给他们喝的。现在已经加压到250米的深度了,暂停加压,潜水员刚刚吃了点夜宵然后准备休息。加压的时候是不允许他们休息的,加压的时候休息的人容易出问题,就休息一段时间再进行加压。

  加压到250米一切都好,没有出现大家担心的加压神经综合症,但陆天透露,最后阶段的加压过程还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陆天:我们以前最深实际作业的时候,加压也就到两百米,所以200米到250米其实也是第一次,但是现在目前看来一切都非常好,潜水员他本来心理上有这个准备,第二个我们整个生命支持系统各方面也做得比较完善。所以他们到现在为止一切都非常正常,所以最后一段时间的加压可能是整个加压过程中风险最高也行,可能难度最大也行。总之可能潜水员要面临的挑战也比较大,一个是身体上适应的过程,第二个是心理上承受的过程。

  今天上午11点,加压将全部结束,但究竟能不能顺利下海出舱作业,陆天说,还要看海上的气象状况。

  陆天:第一个要看气象情况,第二个我们这次下水主要有个补偿吊的实验,饱和潜水员母船深浅号上12年8月份刚服役的,这个船上比较先进的一个海洋工程作业的一个机械,吊就是吊车的吊,补偿吊什么意思呢?就是他这个吊车从海里吊东西起来或者放到海里,因为海洋作业、海空作业,它能够不受风浪的影响保持平稳,所以叫补偿吊。如果是补偿吊的实验能够天气情况下可以操作的话,补偿吊实验操作的同时潜水中放下水他们出来作业。如果加压结束,补偿吊这个作业气象不允许的话,那么潜水员继续在生活舱里面等待着,等待作业调整允许他们才能走到潜水中然后再出舱。

  此次潜水作业能否成功是所有交通人最为牵挂的一件事,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局长沈灏早早地就关注了这几天南海的海上气象,他说目前来看,情况还不错。

  沈灏:近期的海浪气象是比较差的,这次冷空气很强,南海有风浪可能会比较大,过两天可能南海有一个冷空气和低压的共同作用,风浪更大。所以我们想利用明天的气象来进行作业。

  如果今天天时地利,风平浪静,陆天说,对潜水员来说,他们最大的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设备,是心理战。

  陆天:其实是从差不多到潜水中放下去的时候,难度已经开始了,因为第一个他们出来没有到达过这样的深度,第二个出舱那更不用说了。到300米海深深度作业,等于他们以前从来没有经历过,所以等于完全是一个陌生的环境,完全是一个陌生的挑战。潜水技术上他们是肯定没有问题的,包括技术上他们也已经加压到350米的环境,可能就是一个心理上的,可能有一个小的挑战吧。

  如果顺利下海出舱,6位潜水员将要完成两项任务。

  陆天:这次主要就是其实是两个实验同时进行,第一是测试这个补偿吊在实际操作中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这补偿吊服役以来还没有用过,所以等于是第一次海洋测试。第二个就是饱和潜水员下水,观察这个补偿吊在水中的情况,第二个就是模拟作业。

  陆天说,对6位久经考验的潜水员而言,两项任务都算不上是难题。

  陆天:一个是观察吊车在水下作业的情况,第二个可能要探摸一下,因为它不是吊车把东西吊到海里头去了嘛,它要在海底探摸一下,稍微简单一点的海底探摸作业。现在一共6个人在舱里头,他是分两批,三个人一组下去,等于一组下去等他回来之后换一组下去再回来。整个过程应该不超过1个小时到一个半小时,如果这个顺利完成了之后他们就返回生活舱,然后就开始减压了,对于这次海事任务就作业成功了。

  在今天之前,我国饱和潜水的作业深度纪录是海底198米,在2013年实现的。如果今天能顺利完成海底300米作业,将意味着我国在深海潜水方面步入国际先进行列,更重要的是,意味着我国能够自主完成我国领海范围内的海底工程建设维护和资源勘探,这对我国海洋经济的自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冯会玲)
夏午 发表于 2014-1-11 01:36
求链接……
在畅谈的这个:

从业余潜水员的角度,聊聊300米深潜试验,说说为什么只有工业强国才玩得了这个
http://lt.cjdby.net/thread-1772401-1-1.html
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执行第二天——

舱内加压达250米深度



昨天,6名潜水员正在吃午饭。 本报记者 郭一江摄

  “胡建,你们250米到了,现在暂停加压,休息一下。”10日晚9:30,当“深潜号”控制室深度表指针指向“250”这一数值时,由交通运输部上海打捞局执行的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生命支持监督吉宏伟发出指令,11日上午5:30再向300米深度冲刺。

  从9日下午1点进舱起,6名饱和潜水队员已在舱内生活了33小时。本报记者通过控制室语音系统进行“隔舱”采访。
  
对温度敏感,行动变缓

  “我们将向250米挺进了。”10日下午5:20,执行此次任务的潜水队副队长胡建笑着对另外5名队友说,当时舱内的压力已达水深200米,相当于身体每立方厘米承受20公斤重量。

  “目前我们6个人都没出现不良反应,就是动作幅度不能太大,速度也比常压下要慢一些。”执行此次任务的饱和潜水队员谭辉告诉记者。曾带队参加2006年国内首次饱和潜水作业、此次项目潜水总监金锋说,在加压舱内,温度即使波动0.5摄氏度,人体反应都会非常敏感。

  记者翻看控制室中的加压记录:10日早晨9:20,舱内压力加到了200米水深程度后,暂停加压。“暂停加压有利于潜水员适应环境,以及身体的恢复和调整。”生命支持监督金伟说,加压时潜水队员必须保持清醒状态,否则容易发生危险。
  
食物粘牙,味觉弱化

  牛排、海参、甲鱼、石斑鱼、菠菜、蓬蒿、银鱼羹,这是专门负责料理队员饮食的主厨钱黎为饱和潜水队员们准备的晚餐。钱黎说,高压舱内身体消耗量大,每顿要给队员们配备高蛋白、高热量、高能量食物。

  记者看到,工作人员在连接生活舱的递物筒中,放上耐高压材质饭盒盛放的晚餐。待关闭递物筒的门盖后,打开充气阀门,等到递物筒内的压力与生活舱内压力持平后,舱内队员打开递物筒另一侧门盖取食进餐。胡建说:“加压到100米深度后,咀嚼能力很受影响,食物容易粘在牙齿上,吃东西也没什么味道。”

  本报记者 单颖文(本报南海“深潜号”1月10日专电)
slayerhuahua 发表于 2014-1-10 22:44
我勒个去还真没听说这样的技术,孤陋寡闻了,都是英雄啊!
乃就卖萌吧
突破伦理界限,转些深海鱼基因不知前途如何。。。
che 发表于 2014-1-11 11:11
我国首次300米饱和潜水作业执行第二天——

舱内加压达250米深度
问个问题,这么大的大气压下,水都煮不沸吧?
真玩命啊,看这几个哥们脸色不太好啊
选1万人(男女各半),逼迫下潜50米深度,活下来的结婚,2代逼迫下潜100米...慢慢就进化出能下潜几千米的新人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