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知识】核医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49:07
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XJXIRKsaScOv1eEW0U-

核医学

编辑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目录

1简介

2起源

3内容

4研究

5定义

6应用

7原理

8药物活性

9辐射消毒

10核医学的卫生防护

11图书信息

12内容简介

13教材信息

第八版基本信息
第七版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1简介


核医学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2起源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Becquerel发现铀的放射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使附近包在纸包的感光胶片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自发地放射出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强的射线)。

3内容


核医学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前者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结合并互相渗透。核医学按器官或系统又可分为心血管核医学、神经核医学、消化系统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儿科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等。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故核医学显像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核医学(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和临床核医学(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两部份。

实验核医学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in vivo)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in vitro)诊断法;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照射治疗。

4研究


相关书籍

早在1913年,海韦希就应用放射性元素作为化学及物理学的示踪剂。1923年他利用Pb在豆类植物进行生物示踪实验;1934年用氘水测全身含水量,第一次在人体应用稳定性核素;1935年他首次用P于生物示踪研究;同年,又创立了中子活化分析法,所以,在核医学界,海韦希被称为“基础核医学之父”,1943年获诺贝尔奖。布卢姆加特则有“临床核医学之父”之称,他在1924年将氡气注射到外周血管,然后从体外探测放射性到达远端某一器官或组织的时间,以观察其血流速度。核医学对病人安全、无创伤,它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既简便、又准确的诊断方法。

5定义

核医学:he yixue;Nuclear Medicine;郆◇ 姇(nuclear medicine)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生物医学理论的学科。

6应用

这种诊断方法一般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应用。最常用的同位素诊断可分为三类。

鉴定证书

① 体外脏器显像。有些试剂会有选择性地聚集到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以发射γ射线的同位素标记这类试剂,将该试剂给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机等探测仪器,就可以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例如硫化Tc胶体经注射进入血液后,能被肝脏的枯氏细胞摄取,探测仪器在体外的记录可显示出肝脏放射性物质的分布,从而可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肝脏是否正常,有无肿块等等。这种检查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脏器显像已广泛用于肝、脑、心、肾、肺等主要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检查。

同位素脏器显像不但反映脏器形态,而且可显示脏器的生化或生理功能。例如,肝闪烁图反映肝细胞吞噬功能、脑闪烁图反映血脑屏障功能、肺扫描则反映肺灌注或通气功能。闪烁照相还能够对某一器官连续摄影,使医生能够对器官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核医学

发射计算机断层仪是体外显像的一种先进工具。用它可灵敏地观察到同位素在人体内任一平面的分布,也可以从许多断层影像重现三维形象。采用适当标记试剂时,连闭上眼睛所引起的脑中一定区域内血流量或葡萄糖代谢的细微变化,都可用此仪器测定出来。它在早期诊断疾病上很有发展前途。

② 脏器功能测定。测定器官功能的同位素方法。例如,测定甲状腺摄I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以检查甲状腺功能状态;在注射(碘-131)-邻碘马尿酸后,用探测仪器同时记录两侧肾区放射性起落变化曲线,以检查两侧肾脏血流情况、肾小管分泌功能和输尿管通畅程度;在注Cr标记的红细胞后,测定血中放射性消失的速度,以查出红细胞寿命等。

③ 体外放射分析。用竞争放射分析这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出血、尿等样品中小于10~10克的激素、药物、毒物等成分。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达到数百种。中国曾把这种技术用于妊娠早期检查、献血员肝炎病毒检查、肝癌普查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子活化分析测出头发、指甲、血、尿等样品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用来诊断微量元素异常所引起的一些疾病。

核射线有杀伤细胞的能力。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服同位素疗法中最成功的例子。I的β射线可有效地将甲状腺组织破坏,等于进行了一次“无刀手术”P常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采用放射性磷、锶等同位素敷贴疗法治疗血管瘤、湿疹、角膜炎症等浅表部位的皮肤病和眼科疾病。此外,钴治疗机、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外照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在癌症治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且遍及癌症的绝大部分病种。

7原理


核医学

几乎所有新药,在试用于临床之前,都要用同位素加以标记,以研究药物代谢的各种问题:

①药物在胃肠道或注射部位的吸收;

②药物排出的途径及速度;

③药物在体内的转变,包括代谢产物的数目、性质和排出率;

④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器官中或亚细胞结构内的浓集和穿透情况;

⑤确定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并评价其药理作用。例如,可以用小动物整体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标记药物在整个动物的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和时相变化。

8药物活性

常用放射性试剂在体内的转移,转变情况作为某种生理、生化功能的指标,观察药物对该指标的影响,以评价药物的药理活性。例如,可用放射性磷在患佝偻病大鼠骨骼中的沉积量,测定维生素D的强度;Rb被心肌摄取的程度反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初步筛选可能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等。

药物分析  竞争放射分析是定量监测血中药物浓度的可靠方法,既可发现患者有否服用毒性药物,又可保证冶疗中有效而又安全地用药。也可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杀虫药、抗菌素或其他药物在某批产品中的准确含量。

9辐射消毒

大Co源的γ射线, 或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都有杀死微生物的效应,都可用于辐射消毒。辐射消毒无须加热,故又称为“冷消毒”。许多不耐热的药品,如抗菌素、激素、酶制剂、抗凝剂、血浆、维生素、固醇类、咖啡因、吗啡、一些眼药膏等,最好用辐射消毒。另一种方法是将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加到针剂中,进行内部照射,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10核医学的卫生防护

1.工作人员应了解有关放射性核素的基本知识和临床知识,并熟悉各项工作常规,按有关规定考核合格、体验合格,并按国家规定持有放射性工作许可证方可正式参加操作。

2.医用核素室的建筑大体分为:清洁区(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区(测量室、扫描室、示踪室等);活性区(注射室、储源室、分装室、洗涤室、病室等)。工作区与活性区应根据放射性强度不同,进一步区分为高、中、低活性区。清洁区与活性区、工作区之间应有卫生通过间及清洁、洗消设施;清洁区与活性区应各有独立通道与外界相通,有各自的卫生间分别供工作人员与患者出入及使用。

3.工作人员进入活性区应穿戴防护用品,离开高活性操作区前应通过卫生通过间进行清洁处理。

4.营具、装备、清洁工具等均须按区固定使用,不得混淆;核医学科内各项清洁方法一律采用湿洁法,以防尘土飞扬。

5.核医学工作室必须配备放射性固、液、气体放射性废物处理及(或)存放设施;患者所用物品应固定使用,排泄物和接触到排泄物的敷料、棉花、纸张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进行放射性核素(放射药物)操作,包括制备、分装、应用、存贮等,应在专门的操作间实施;其中开放式高活性操作(发生器淋洗、标记、分装)应在专用通风橱内进行;高活性操作间应有必要的洗消、通风等防护装备。

7.活性工作区内不得进食、饮水、住宿(接受特殊检查的患者除外)。

8.清洁区及其他非活性区内不得进行放射性核素操作,不得携入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器具,已使用过放射性药物的患者亦不得进入,以防止放射性污染。

9.所有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必须自觉遵守有关防护规定与操作规则,并有义务主动参与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管理、监督,及在有特殊情况时及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

10.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工作。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改投给患者的示踪剂剂量、检查(显像)条件。

11图书信息

书 名: 核医学
作 者:王伯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22日
ISBN: 9787030196200
开本:16开
定价: 49.80元

12内容简介

1.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简单的核物理知识
2.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核医学的基础知识。
3.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电离辐射的基础知识和防护知识
4.免疫竞争分析技术,包括非放免技术。
5.全身各系统显像。
6.正电子核素显像。
7.核素治疗,包括目前已经成熟的方法。

13教材信息

第八版基本信息

作 者:李少林,王荣福 主编

核医学第八版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3-1
版 次:8页 数:309字 数:578000
印刷时间:2013-3-1开 本:大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117171984包 装:平装

第七版基本信息

书名:核医学

封面
.
作 者:李少林、王荣福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7117101981
出版时间:2008-6
书籍类别:R·10199
开 本:16

内容简介

新编第7版《核医学》教材力求能反映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成果,能反映核医学的发展和前沿,要能够适应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挑战以及新教育思想的需要,本套教材编写中还注意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医学生运用核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第7版《核医学》还坚持卫生部临床医学统编教材的优良传统和编写风格,体现本套教材的延续性。

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中,增加了比较影像学内容。尽量采用PET/CT,SPECT/CT融合图或在核医学显像图中增加CT、MRI、X线片。正文中也增加了对比分析CT、MRI、X 线片对该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主要特点、意义以及和PET、SPECT配合的意义。

在部分章节中尝试编写适应PBL教学的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以PET或SPECT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融人本书中,一步步引出核医学检查或治疗的必须、优势、原理、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学科内容和特点
第二节 核医学的发展
第三节 怎样学习核医学

第一章 核物理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同位素、核素、同质异能素
二、稳定性与放射性核素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
一、核衰变类型
二、核衰变规律
第三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仪器

第一节 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一、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二、体外样本测量仪器及辐射防护仪器
第二节 Y照相机、
一、Y照相机基本结构
二、Y照相机工作原理
第三节 SPECT及双探头符合探测
一、SPECT基本结构
二、SPECT工作原理
三、SPECT成像特点
四、SPECT数据采集和断层图像重建
五、双探头符合探测
第四节 PET、PET/CT及图像融合技术
一、PET基本结构及原理
二、PET/CT及图像融合技术
三、小动物PET
第五节 脏器功能测定仪器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二、肾图仪
三、多功能仪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

第一节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第三节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第四节 PET放射性药物
第五节 放射性药物中的核素来源
第六节 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第四章 辐射防护.

第一节 辐射剂量单位
一、照射量
二、吸收剂量
三、当量剂量
第二节 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源
一、天然本底辐射
二、医疗照射
三、其他人工辐射
第三节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一、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二、辐射损伤的化学基础
第四节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一、辐射防护的原则
二、外照射防护措施
三、内照射防护
第五节 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受辐射剂量比较
一、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其他临床检查项目比较
二、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天然本底辐射比较
三、核医学工作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分析
第六节 核医学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一、示踪原理
二、方法学特点
三、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一、方法学原理
二、显像类型与特点
三、图像分析要点
四、放射性核素显像特点

第六章 体外分析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第八章 必血管系统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呼吸系统

第十一章 骨骼系统

第十二章 肿瘤显像

第十三章 炎症显像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第十六章 血液和淋巴显像

第十七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

中英文名词对照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9张)
1/1
相关文献
核医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 第10期 (32)
碳硼烷及其在核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同位素-2011年 第4期 (24)
核医学科加强医患沟通的意义及方法探讨-医院管理论坛-2011年 第1期 (28)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科普化学学科名科学自然科学书籍医学术语 图书 , 医学名词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http://baike.baidu.com/link?url= ... XJXIRKsaScOv1eEW0U-

核医学

编辑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目录

1简介

2起源

3内容

4研究

5定义

6应用

7原理

8药物活性

9辐射消毒

10核医学的卫生防护

11图书信息

12内容简介

13教材信息

第八版基本信息
第七版基本信息
内容简介
目录

1简介


核医学

核医学又称原子医学。是指放射性同位素、由加速器产生的射线束及放射性同位素产生的核辐射在医学上的应用。在医疗上,放射性同位素及核辐射可以用于诊断、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在药学上,可以用于药物作用原理的研究、药物活性的测定、药物分析和药物的辐射消毒等方面。

2起源

1896年法国物理学家Becquerel发现铀的放射性,第一次认识到放射现象(在研究铀盐时,发现铀能使附近包在纸包的感光胶片感光,由此断定铀能不断地自发地放射出某种看不见的、穿透力强的射线)。

3内容


核医学

核医学是采用核技术来诊断、治疗和研究疾病的一门新兴学科。它是核技术、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化学、物理和生物学等现代科学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的产物。核医学可分为两类,即临床核医学和基础核医学?或称实验核医学 。前者又与临床各科紧密结合并互相渗透。核医学按器官或系统又可分为心血管核医学、神经核医学、消化系统核医学、内分泌核医学、儿科核医学和治疗核医学等。70年代以来由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和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技术的发展,以及放射性药物的创新和开发,使核医学显像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它和CT、核磁共振、超声技术等相互补充、彼此印证,极大地提高了对疾病的诊断和研究水平,故核医学显像是近代临床医学影像诊断领域中一个十分活跃的分支和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核医学(experimental nuclear medicine)和临床核医学(clinical nuclear medicine)两部份。

实验核医学利用核技术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和物质变化规律,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理论研究,其内容主要包括核衰变测量、标记、示踪、体外放射分析、活化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临床核医学是利用开放型放射性核素诊断和治疗疾病的临床医学学科,由诊断和治疗两部分组成。诊断核医学包括以脏器显像和功能测定为主要内容的体内(in vivo)诊断法和以体外放射分析为主要内容的体外(in vitro)诊断法;治疗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病变进行高度集中照射治疗。

4研究


相关书籍

早在1913年,海韦希就应用放射性元素作为化学及物理学的示踪剂。1923年他利用Pb在豆类植物进行生物示踪实验;1934年用氘水测全身含水量,第一次在人体应用稳定性核素;1935年他首次用P于生物示踪研究;同年,又创立了中子活化分析法,所以,在核医学界,海韦希被称为“基础核医学之父”,1943年获诺贝尔奖。布卢姆加特则有“临床核医学之父”之称,他在1924年将氡气注射到外周血管,然后从体外探测放射性到达远端某一器官或组织的时间,以观察其血流速度。核医学对病人安全、无创伤,它能以分子水平在体外定量地、动态地观察人体内部的生化代谢、生理功能和疾病引起的早期、细微、局部的变化,提供了其他医学新技术所不能替代的既简便、又准确的诊断方法。

5定义

核医学:he yixue;Nuclear Medicine;郆◇ 姇(nuclear medicine)是一门研究核素和核射线在医学中的应用及生物医学理论的学科。

6应用

这种诊断方法一般具有灵敏、简便、安全、无损伤等优点,用途非常广泛,几乎所有组织器官或系统的功能检查,都可应用。最常用的同位素诊断可分为三类。

鉴定证书

① 体外脏器显像。有些试剂会有选择性地聚集到人体的某种组织或器官。以发射γ射线的同位素标记这类试剂,将该试剂给患者口服或注射后,利用γ照相机等探测仪器,就可以从体外显示标记试剂在体内分布的情况,了解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例如硫化Tc胶体经注射进入血液后,能被肝脏的枯氏细胞摄取,探测仪器在体外的记录可显示出肝脏放射性物质的分布,从而可判断肝脏的大小、形态和位置,肝脏是否正常,有无肿块等等。这种检查已成为肝癌诊断的不可缺少的方法。目前脏器显像已广泛用于肝、脑、心、肾、肺等主要组织、器官的形态和功能检查。

同位素脏器显像不但反映脏器形态,而且可显示脏器的生化或生理功能。例如,肝闪烁图反映肝细胞吞噬功能、脑闪烁图反映血脑屏障功能、肺扫描则反映肺灌注或通气功能。闪烁照相还能够对某一器官连续摄影,使医生能够对器官功能和病理变化进行动态观察。

核医学

发射计算机断层仪是体外显像的一种先进工具。用它可灵敏地观察到同位素在人体内任一平面的分布,也可以从许多断层影像重现三维形象。采用适当标记试剂时,连闭上眼睛所引起的脑中一定区域内血流量或葡萄糖代谢的细微变化,都可用此仪器测定出来。它在早期诊断疾病上很有发展前途。

② 脏器功能测定。测定器官功能的同位素方法。例如,测定甲状腺摄I离子的数量和速度,以检查甲状腺功能状态;在注射(碘-131)-邻碘马尿酸后,用探测仪器同时记录两侧肾区放射性起落变化曲线,以检查两侧肾脏血流情况、肾小管分泌功能和输尿管通畅程度;在注Cr标记的红细胞后,测定血中放射性消失的速度,以查出红细胞寿命等。

③ 体外放射分析。用竞争放射分析这种超微量分析技术,可以准确测出血、尿等样品中小于10~10克的激素、药物、毒物等成分。用这种方法测定的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已达到数百种。中国曾把这种技术用于妊娠早期检查、献血员肝炎病毒检查、肝癌普查等。另外,还可以通过中子活化分析测出头发、指甲、血、尿等样品中的各种微量元素,用来诊断微量元素异常所引起的一些疾病。

核射线有杀伤细胞的能力。用放射性碘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是内服同位素疗法中最成功的例子。I的β射线可有效地将甲状腺组织破坏,等于进行了一次“无刀手术”P常用于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还可采用放射性磷、锶等同位素敷贴疗法治疗血管瘤、湿疹、角膜炎症等浅表部位的皮肤病和眼科疾病。此外,钴治疗机、电子感应加速器、直线加速器等外照射治疗已成为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在癌症治疗中所占的比重高达70%左右,而且遍及癌症的绝大部分病种。

7原理


核医学

几乎所有新药,在试用于临床之前,都要用同位素加以标记,以研究药物代谢的各种问题:

①药物在胃肠道或注射部位的吸收;

②药物排出的途径及速度;

③药物在体内的转变,包括代谢产物的数目、性质和排出率;

④药物及其代谢产物在器官中或亚细胞结构内的浓集和穿透情况;

⑤确定药物的“活性”代谢产物,并评价其药理作用。例如,可以用小动物整体切片的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标记药物在整个动物的各个组织器官中的定位和时相变化。

8药物活性

常用放射性试剂在体内的转移,转变情况作为某种生理、生化功能的指标,观察药物对该指标的影响,以评价药物的药理活性。例如,可用放射性磷在患佝偻病大鼠骨骼中的沉积量,测定维生素D的强度;Rb被心肌摄取的程度反映冠状动脉血流量,并初步筛选可能用于治疗冠心病的药物等。

药物分析  竞争放射分析是定量监测血中药物浓度的可靠方法,既可发现患者有否服用毒性药物,又可保证冶疗中有效而又安全地用药。也可用同位素稀释法测定杀虫药、抗菌素或其他药物在某批产品中的准确含量。

9辐射消毒

大Co源的γ射线, 或电子直线加速器的高能电子束,都有杀死微生物的效应,都可用于辐射消毒。辐射消毒无须加热,故又称为“冷消毒”。许多不耐热的药品,如抗菌素、激素、酶制剂、抗凝剂、血浆、维生素、固醇类、咖啡因、吗啡、一些眼药膏等,最好用辐射消毒。另一种方法是将短半衰期的放射性同位素加到针剂中,进行内部照射,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10核医学的卫生防护

1.工作人员应了解有关放射性核素的基本知识和临床知识,并熟悉各项工作常规,按有关规定考核合格、体验合格,并按国家规定持有放射性工作许可证方可正式参加操作。

2.医用核素室的建筑大体分为:清洁区(办公室、会议室);工作区(测量室、扫描室、示踪室等);活性区(注射室、储源室、分装室、洗涤室、病室等)。工作区与活性区应根据放射性强度不同,进一步区分为高、中、低活性区。清洁区与活性区、工作区之间应有卫生通过间及清洁、洗消设施;清洁区与活性区应各有独立通道与外界相通,有各自的卫生间分别供工作人员与患者出入及使用。

3.工作人员进入活性区应穿戴防护用品,离开高活性操作区前应通过卫生通过间进行清洁处理。

4.营具、装备、清洁工具等均须按区固定使用,不得混淆;核医学科内各项清洁方法一律采用湿洁法,以防尘土飞扬。

5.核医学工作室必须配备放射性固、液、气体放射性废物处理及(或)存放设施;患者所用物品应固定使用,排泄物和接触到排泄物的敷料、棉花、纸张等,应按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6.进行放射性核素(放射药物)操作,包括制备、分装、应用、存贮等,应在专门的操作间实施;其中开放式高活性操作(发生器淋洗、标记、分装)应在专用通风橱内进行;高活性操作间应有必要的洗消、通风等防护装备。

7.活性工作区内不得进食、饮水、住宿(接受特殊检查的患者除外)。

8.清洁区及其他非活性区内不得进行放射性核素操作,不得携入带有放射性的物质、器具,已使用过放射性药物的患者亦不得进入,以防止放射性污染。

9.所有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职业体检,建立健康档案;必须自觉遵守有关防护规定与操作规则,并有义务主动参与放射性工作场所的管理、监督,及在有特殊情况时及时向上级及有关部门报告。

10.严格按操作规程要求进行工作。未经允许,不得随意更改投给患者的示踪剂剂量、检查(显像)条件。

11图书信息

书 名: 核医学
作 者:王伯岺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年6月22日
ISBN: 9787030196200
开本:16开
定价: 49.80元

12内容简介

1.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简单的核物理知识
2.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核医学的基础知识。
3.结合临床,医学生必须掌握的电离辐射的基础知识和防护知识
4.免疫竞争分析技术,包括非放免技术。
5.全身各系统显像。
6.正电子核素显像。
7.核素治疗,包括目前已经成熟的方法。

13教材信息

第八版基本信息

作 者:李少林,王荣福 主编

核医学第八版
出 版 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3-1
版 次:8页 数:309字 数:578000
印刷时间:2013-3-1开 本:大16开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I S B N:9787117171984包 装:平装

第七版基本信息

书名:核医学

封面
.
作 者:李少林、王荣福 主编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ISBN:7117101981
出版时间:2008-6
书籍类别:R·10199
开 本:16

内容简介

新编第7版《核医学》教材力求能反映新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改革的成果,能反映核医学的发展和前沿,要能够适应新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和学科发展对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挑战以及新教育思想的需要,本套教材编写中还注意对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医学生运用核医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打下基础。

同时,第7版《核医学》还坚持卫生部临床医学统编教材的优良传统和编写风格,体现本套教材的延续性。

在本书的相关章节中,增加了比较影像学内容。尽量采用PET/CT,SPECT/CT融合图或在核医学显像图中增加CT、MRI、X线片。正文中也增加了对比分析CT、MRI、X 线片对该系统疾病诊断中的主要特点、意义以及和PET、SPECT配合的意义。

在部分章节中尝试编写适应PBL教学的教材。以问题为中心,以疾病为中心,以PET或SPECT为中心,采取多种形式融人本书中,一步步引出核医学检查或治疗的必须、优势、原理、方法、临床应用价值评价等。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学科内容和特点
第二节 核医学的发展
第三节 怎样学习核医学

第一章 核物理

第一节 原子结构
一、同位素、核素、同质异能素
二、稳定性与放射性核素
第二节 放射性衰变
一、核衰变类型
二、核衰变规律
第三节 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一、带电粒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二、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第二章 仪器

第一节 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一、核探测仪器的基本原理
二、体外样本测量仪器及辐射防护仪器
第二节 Y照相机、
一、Y照相机基本结构
二、Y照相机工作原理
第三节 SPECT及双探头符合探测
一、SPECT基本结构
二、SPECT工作原理
三、SPECT成像特点
四、SPECT数据采集和断层图像重建
五、双探头符合探测
第四节 PET、PET/CT及图像融合技术
一、PET基本结构及原理
二、PET/CT及图像融合技术
三、小动物PET
第五节 脏器功能测定仪器
一、甲状腺功能测定仪
二、肾图仪
三、多功能仪

第三章 放射性药物.

第一节 放射性药物的概念、分类及特点
第二节 诊断用放射性药物
第三节 治疗用放射性药物
第四节 PET放射性药物
第五节 放射性药物中的核素来源
第六节 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

第四章 辐射防护.

第一节 辐射剂量单位
一、照射量
二、吸收剂量
三、当量剂量
第二节 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源
一、天然本底辐射
二、医疗照射
三、其他人工辐射
第三节 放射线对人体的影响
一、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二、辐射损伤的化学基础
第四节 辐射防护的原则和措施
一、辐射防护的原则
二、外照射防护措施
三、内照射防护
第五节 核医学工作人员和患者受辐射剂量比较
一、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其他临床检查项目比较
二、临床核医学检查受照剂量与天然本底辐射比较
三、核医学工作人员所受的辐射剂量分析
第六节 核医学诊断的医疗照射指导水平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与显像.

第一节 放射性核素示踪技术的原理与特点
一、示踪原理
二、方法学特点
三、主要类型及其特点
第二节 放射性核素显像
一、方法学原理
二、显像类型与特点
三、图像分析要点
四、放射性核素显像特点

第六章 体外分析

第七章 内分泌系统

第八章 必血管系统

第九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呼吸系统

第十一章 骨骼系统

第十二章 肿瘤显像

第十三章 炎症显像

第十四章 消化系统

第十五章 泌尿系统

第十六章 血液和淋巴显像

第十七章 放射性核素治疗

中英文名词对照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


词条图片(9张)
1/1
相关文献
核医学信息系统的设计与集成-医疗卫生装备-2011年 第10期 (32)
碳硼烷及其在核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进展-同位素-2011年 第4期 (24)
核医学科加强医患沟通的意义及方法探讨-医院管理论坛-2011年 第1期 (28)

>> 查看更多相关文献
词条标签:
科普化学学科名科学自然科学书籍医学术语 图书 , 医学名词
如果想提出功能问题或意见建议,请到意见反馈;如果您要 举报侵权或违法信息,请到投诉中心;其他问题请访问百度百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