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究竟有多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9:29:34
在三国人物中,其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要数关公武圣大帝了,尤其在民间,受其崇拜的程度远无法想象,笔者前几个月还因此特地去了一趟关帝届,好目睹一下武圣的风采。
  然而,不少读过历史书的人都贬斥关羽浪得虚名的庸才,认为他完全是《三国演义》一书捧起来的。是武圣,还是庸才,笔者也想抒发一下自己的观点,至于关羽的崇拜形成,以及关羽的品质道德等等,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当然,关羽对刘备是衷心的,这点我们不可否认)
  首先,我们就依关帝的一些战绩或者体现武勇的地方作一下小评:

  A:三英战吕布——有关这点当然是虚构的,讨董卓中只有13路诸侯,而公孙瓒并没有参加,所以其部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都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至于吕布,他实际上是为孙坚的部队所击退的;

  B:温酒斩华雄——这个也不是真的,试想想,难道其他诸侯就真的也拿不出一个能将吗?华雄在正史上是为孙坚的部队所打败(详见《三国志》等);

  C:徐州诛车胄——这是刘备的计谋,刘备是个有志向、有雄心的人物,另外鞭打督邮的也是刘备提议的,而不是张飞;

  D: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是真,诛文丑是假,文丑为曹军徐晃的部队所击败;

  E:战败土山约三事——关羽战败后就被擒了,至于“约三事”当然不会是真的,曹操爱才,但也不至于得向一个武将低声下气;

  F: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后不久,关羽就离开了曹操,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回到刘备那里去,而刘备当时并不在冀州,是在另一处叫“隐强”的地方,路途走得快一点的话就只需半日;

  G:古城斩蔡阳——蔡阳是后来被刘备所杀,张飞此时行动记载为跟随刘备投奔袁绍,关羽也在斩杀颜良后离开曹操回归刘备处;

  H:华容道义释曹操——刘备带军攻打曹军岸上营寨,但并没有出全力所以让曹操跑了(刘备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政治因素),而想到曹操会去华容道的也是刘备,而并非孔明;

  I:取四郡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武陵除外,荆南地区基本上是不战而降,至于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没有魏延),并没有发生战斗;

  J:单刀赴会——演义写这一段大概是为了体现关羽的武勇,但实际上却是鲁肃单刀会关羽(顺便说一下,关羽在战场上是用矛的,而不是“青龙偃月刀”),在这场赴会中,鲁肃发挥了自己出色的外交口才,缓和了吴蜀之间长久以来隐含着的矛盾;

  K:水淹七军——当时那场大雨是为天灾,并非关羽的计谋,但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斩庞德、擒于禁,也可见其勇略;

  L:刮骨疗伤——这件事大概是真的,这样看来关羽也是有勇的,但给关羽割骨的并非华佗,华佗已经死了两年,所以应该是其他军医;

  M:麦城凛然拒降——应该说是“诈降”才对,情况是孙权使人去劝降,关羽假装答应,但被吕蒙识破;

  N:关公显灵斩潘璋——如果看官您有起码的科学常识、而且又不是“李大师”的门徒的话,那么您肯定是辨别得出是真是假的,潘璋、糜芳等人并没有在夷陵之战中死去,其中潘璋与诸葛亮死于同一时期。

  结果现实很残酷,基本上只有斩颜良是真、还有水淹七军半真半假,其他的大多是文学家们丰富的想象力,这大概会令不少从小就很崇拜关羽的人难以接受。
  但是,这是否说明了关羽就是个庸才呢?不少人认为,假如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的话,关羽恐怕连名字都不能留在世上,以前那个“非天工作室”还写过一篇文章,叫《万世虚名骂关羽》的,直把关羽骂得体无体肤,对此,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些资料吧:

  “关张弗过”,就是说“关羽、张飞也没法跟你比”,这句话是出现在三国之后的两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当时人们看到勇武的将士就经常会说上类似于“关张弗过”这般话来。南北朝中被称为“关张弗过”的勇将并不少,其中有南北朝初期刘宋的檀道济、中期魏国的杨大眼(氐人)、后期陈国的萧摩柯——看过《隋唐演义》的人大概对他有印象,这萧摩柯19岁时(一说13岁)就武力过人,无人能敌,难怪人们要对他说“关、张也不是你的对手”。我们这里就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关、张被人们所肯定是早已的事儿,而并非等到明朝以后才有(实际上“尊刘贬曹”的思想也要比《三国演义》一书早出现);其二,关张二人被人用来衡量一个将士的武勇,可见人们对其持肯定的态度,这都是在历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详见有关于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正史)。

  既然关羽是个有勇之人,那么他的失败之处是在哪里?还是在他自己身上。关羽是个有勇有谋之士,这点不可否认,然战他的战略眼光很成问题,造成这样的,并非关羽无能,而是他的性格——这才是最主要的根源。关于这点,《孙子兵法与三国学》的作者刘铁修曾有言道(由于原文太长,所以笔者作了大幅度的删节,就把主要内容说出来吧):

  (五虎将成立之际,黄忠入选,羽不满)……关羽不顾“两虎两争,必有一伤”的道理,也不管是否因此就会削弱自己阵营的力量,一面轻视黄忠,一面又执意要与马超决一高下……(孔明写给关羽信赞其勇安其心)……关羽看后大笑说:“孔明知我心也”并将书信传于宾客阅,傲慢自得之态溢于表。他将书信让给别人传阅,假借军师之言作为权威性评判,使别人认为自己“天下无双”。
  ……
  (联合东吴)……但关羽目空一切,骄狂自得,以致做出了一系列破坏联盟的举动……(接着讲述到关羽辱骂诸葛瑾)……恕斥到:“不看军师(瑾弟孔明)份上,教你回不得东吴!”交还三郡对刘备来说并非真意,不过是外交手段,只是在荆州一事继续扯皮罢了。然关羽却不理会(指诸葛亮和刘备的用意),一意孤行,致使矛盾激化,走向极端。又一次诸葛瑾奉命,为孙权之子向关羽之女提亲,并明确提出“两家和好,并力破曹”……关羽如不愿和亲,也可以婉言相拒。但关羽却是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即而又威胁诸葛瑾说:“不看汝弟之面,定斩汝首!”,将其逐出。关羽这种骄矜的态度,拒婚、骂人、侮使,激怒了东吴,终于使吴蜀两的关系降至了冰点,把盟友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曹操、孙权两面夹击),让关羽处在了两面受敌的态势……
  面对历史的选择,是联合孙权,还是两面受敌?关羽的性格决定了历史的选择,终致孙刘联盟彻底地破裂……
  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使他遇到问题时不能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不能从集团的总体利益出发,而是把个人的争强好胜凌驾于集团共同的目标之上,争个人之长短,这种本位主义的思维,是造成他日后英雄末路走麦城的主要原因。
  杰出人才悲剧结尾,历史上并不少见……归结起来原因是出于性格上的矛盾。一方面,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才之高,德之高,而产生了“刚而自矜”的缺陷。若“不刚”而“自矜”,不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偏偏既“刚”又“自矜”,那么一旦发生了什么事,就必然有“天崩地裂”般惨痛的结果……
  ……
  ……对糜芳、士仁投敌的事件上,关羽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其一,二人在失火事件中负有领导失职的责任,在他们受(关羽)杖罚处分,心中不服气的情况下,派二人去守后方重城,他们能否极力配合?其二,派二人去守重城,却说是“罚”,使他们对守城工作失去了兴趣;其三,警告(糜芳、士仁)是否有必要,得胜与受罚联系在一起令人产生了歧义,似乎自己得胜了,二人反要受罚,这不是鼓励对方要守住城池配合自己前方作战,而是制造一种对立情绪。
  ……

  以上这段,是刘铁修先生的原话,刘先生一方面确定了关羽是个英雄(详见上文),一方面对关羽的不良之处作了批评。笔者我认为关羽即便不拒婚,孙权也会夺荆州的,因为荆州是当日周瑜打下来的,东吴怎么会乖乖地让给蜀国呢?(换成是看官你,会让给别人么?)恐怕即便鲁肃不死,他也会走上夺荆州的道路,最多只是会选择与吕蒙不同的时机,我们从鲁肃对关羽、吕蒙说的那些话并不难看出来(详见《资治通鉴》),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吴蜀毕竟是两家,政治立场绝对不可能相同,要不,干脆合并成一个国家更好,东吴偷袭荆州,是吴蜀两国矛盾爆发的最终结果,然吴蜀不能永远敌对,否则就会给魏国有机可乘,所以为了共同的利益,几年后又恢复了联盟。虽然荆州之失不能让关羽担负百分百的责任,然而刘先生的话我还是同意的,你拒婚,难道就不会考虑一下盟国的立场吗?非得污辱了对方的自尊、等到彻底地破坏关系,似乎才甘心罢休。而换作是看官您被污辱、谩骂,您会甘心被骂个毫无反应吗?处理与属下的相处,关羽却又是出了大乱子,糜芳和士仁从某个角度上来看,可以说是被关羽给逼反的。而在对于与东吴相处的问题上,关羽还有另一点作得不好,而且还相当严重,那就是没有经过东吴同意,擅自挪用东吴的物资军粮,这不是刻意在进一步恶化双方的关系吗?对于关羽在荆州问题一事上,翻译《资治通鉴》的杨柏先生甚至斥得更狠,杨教授痛斥关羽“低能”,他说“关羽是忠心的,然而忠心得让主人获得好处,关羽非但没有让刘备获得任何政治利益,而且在逞能、一意孤行,破坏吴蜀关系,给刘备带来麻烦”。笔者认为杨教授是骂得过火了的,至少我不认为关羽“低能”,而是像刘铁修先生说得那样:“性格悲剧”,然而杨教授的话头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付;晚生写这一篇文章并非是要讽刺或者嘲弄关羽,事实上笔者对关羽更加抱着惋惜、叹息的态度,若要让笔者从赤壁之战后,到蜀国灭亡这段时期,选出最优秀的十名将领的话,我大概会把关羽选进去,抒发一下自己的个人观点,顺便说一下吧,这10个人大致如下(其中张飞虽为笔者喜爱的一名武将,然他的治军很成问题,因此只好忍痛不选他了):
  曹操:不用多说了,即使是选“中国古代最出色的100名武将”的话,曹操也有资格入选;
  司马懿:多次以弱克强击退诸葛亮,使蜀国无法从魏国领土上得到任何好处,凭这一点,他就能够入选,且之后他还有平辽东的战役;
  邓艾:多次迎战姜维立下大功,也是灭蜀的功臣,唯一的缺点是骄傲自满,给钟会有了可乘之机;
  张辽:一生胜多败少,在某一次合肥之战中还成功地守住了城池,使吴国无功而返,所以他也能入选;
  周瑜:早在孙策在世时,他就立下了不少战功,而在赤壁之战中,更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入选当之无愧;
  吕蒙:在赤壁之战前后十多年中表现出色,赤壁之后的数年吴魏对抗中,曾多次以弱制强打了胜仗;
  陆逊:在双方旗鼓相当的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大败刘备,此后又击退了曹丕,再后来的北伐中占下了魏国的几座城池,相当出色的名将;
  诸葛亮:也许他的战绩很受争议,但其治军才能却是谁也无法否认,唯一不足的地方就在他为人过于谨慎了;
  姜维:蜀国后期唯一的支柱,文武双全,然蜀国那时已是强弩之末,姜维再怎么出色也于事无补了;
  关羽:本篇的主角,也选了进来,但其实没有被笔者排进10名的甘宁、丁奉、黄盖、程普、韩当、诸葛恪、乐进、李典、钟会、夏侯氏等等绝不比他差,而如果要从黄巾起义算起,以东吴灭亡为终结的话,还有孙坚、孙策、吕布、陆抗、华雄等一大批人,那关羽想要挤进前10就更加难了。


  关羽不是庸才,他是个名将,有勇有谋,是个战术家,驰骋于战场上的话,他是数一数二的,难怪南北朝时人物用“关张弗过”来称赞勇者们,而关羽为人忠义,这样看来,他是何等的人杰啊!然战术上一流,却因性格问题致命战略眼光看起来很浅短,这实在是他的悲剧。在三国人物中,其知名度最高的,恐怕就要数关公武圣大帝了,尤其在民间,受其崇拜的程度远无法想象,笔者前几个月还因此特地去了一趟关帝届,好目睹一下武圣的风采。
  然而,不少读过历史书的人都贬斥关羽浪得虚名的庸才,认为他完全是《三国演义》一书捧起来的。是武圣,还是庸才,笔者也想抒发一下自己的观点,至于关羽的崇拜形成,以及关羽的品质道德等等,这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当然,关羽对刘备是衷心的,这点我们不可否认)
  首先,我们就依关帝的一些战绩或者体现武勇的地方作一下小评:

  A:三英战吕布——有关这点当然是虚构的,讨董卓中只有13路诸侯,而公孙瓒并没有参加,所以其部属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也都未曾参加,也就不会有虎牢关三英战吕布,至于吕布,他实际上是为孙坚的部队所击退的;

  B:温酒斩华雄——这个也不是真的,试想想,难道其他诸侯就真的也拿不出一个能将吗?华雄在正史上是为孙坚的部队所打败(详见《三国志》等);

  C:徐州诛车胄——这是刘备的计谋,刘备是个有志向、有雄心的人物,另外鞭打督邮的也是刘备提议的,而不是张飞;

  D:斩颜良,诛文丑——斩颜良是真,诛文丑是假,文丑为曹军徐晃的部队所击败;

  E:战败土山约三事——关羽战败后就被擒了,至于“约三事”当然不会是真的,曹操爱才,但也不至于得向一个武将低声下气;

  F:过五关,斩六将——斩颜良后不久,关羽就离开了曹操,直接从许昌南下往汝南回到刘备那里去,而刘备当时并不在冀州,是在另一处叫“隐强”的地方,路途走得快一点的话就只需半日;

  G:古城斩蔡阳——蔡阳是后来被刘备所杀,张飞此时行动记载为跟随刘备投奔袁绍,关羽也在斩杀颜良后离开曹操回归刘备处;

  H:华容道义释曹操——刘备带军攻打曹军岸上营寨,但并没有出全力所以让曹操跑了(刘备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政治因素),而想到曹操会去华容道的也是刘备,而并非孔明;

  I:取四郡战长沙——刘备南征荆南四郡,武陵除外,荆南地区基本上是不战而降,至于黄忠便随长沙太守韩玄同降(没有魏延),并没有发生战斗;

  J:单刀赴会——演义写这一段大概是为了体现关羽的武勇,但实际上却是鲁肃单刀会关羽(顺便说一下,关羽在战场上是用矛的,而不是“青龙偃月刀”),在这场赴会中,鲁肃发挥了自己出色的外交口才,缓和了吴蜀之间长久以来隐含着的矛盾;

  K:水淹七军——当时那场大雨是为天灾,并非关羽的计谋,但在这场战役中关羽斩庞德、擒于禁,也可见其勇略;

  L:刮骨疗伤——这件事大概是真的,这样看来关羽也是有勇的,但给关羽割骨的并非华佗,华佗已经死了两年,所以应该是其他军医;

  M:麦城凛然拒降——应该说是“诈降”才对,情况是孙权使人去劝降,关羽假装答应,但被吕蒙识破;

  N:关公显灵斩潘璋——如果看官您有起码的科学常识、而且又不是“李大师”的门徒的话,那么您肯定是辨别得出是真是假的,潘璋、糜芳等人并没有在夷陵之战中死去,其中潘璋与诸葛亮死于同一时期。

  结果现实很残酷,基本上只有斩颜良是真、还有水淹七军半真半假,其他的大多是文学家们丰富的想象力,这大概会令不少从小就很崇拜关羽的人难以接受。
  但是,这是否说明了关羽就是个庸才呢?不少人认为,假如没有《三国演义》这本书的话,关羽恐怕连名字都不能留在世上,以前那个“非天工作室”还写过一篇文章,叫《万世虚名骂关羽》的,直把关羽骂得体无体肤,对此,我们再来看看另一些资料吧:

  “关张弗过”,就是说“关羽、张飞也没法跟你比”,这句话是出现在三国之后的两晋十六国、以及南北朝时期,当时人们看到勇武的将士就经常会说上类似于“关张弗过”这般话来。南北朝中被称为“关张弗过”的勇将并不少,其中有南北朝初期刘宋的檀道济、中期魏国的杨大眼(氐人)、后期陈国的萧摩柯——看过《隋唐演义》的人大概对他有印象,这萧摩柯19岁时(一说13岁)就武力过人,无人能敌,难怪人们要对他说“关、张也不是你的对手”。我们这里就可以看出两点,其一,关、张被人们所肯定是早已的事儿,而并非等到明朝以后才有(实际上“尊刘贬曹”的思想也要比《三国演义》一书早出现);其二,关张二人被人用来衡量一个将士的武勇,可见人们对其持肯定的态度,这都是在历史书上明明白白写着的(详见有关于两晋十六国、南北朝、隋唐时期的正史)。

  既然关羽是个有勇之人,那么他的失败之处是在哪里?还是在他自己身上。关羽是个有勇有谋之士,这点不可否认,然战他的战略眼光很成问题,造成这样的,并非关羽无能,而是他的性格——这才是最主要的根源。关于这点,《孙子兵法与三国学》的作者刘铁修曾有言道(由于原文太长,所以笔者作了大幅度的删节,就把主要内容说出来吧):

  (五虎将成立之际,黄忠入选,羽不满)……关羽不顾“两虎两争,必有一伤”的道理,也不管是否因此就会削弱自己阵营的力量,一面轻视黄忠,一面又执意要与马超决一高下……(孔明写给关羽信赞其勇安其心)……关羽看后大笑说:“孔明知我心也”并将书信传于宾客阅,傲慢自得之态溢于表。他将书信让给别人传阅,假借军师之言作为权威性评判,使别人认为自己“天下无双”。
  ……
  (联合东吴)……但关羽目空一切,骄狂自得,以致做出了一系列破坏联盟的举动……(接着讲述到关羽辱骂诸葛瑾)……恕斥到:“不看军师(瑾弟孔明)份上,教你回不得东吴!”交还三郡对刘备来说并非真意,不过是外交手段,只是在荆州一事继续扯皮罢了。然关羽却不理会(指诸葛亮和刘备的用意),一意孤行,致使矛盾激化,走向极端。又一次诸葛瑾奉命,为孙权之子向关羽之女提亲,并明确提出“两家和好,并力破曹”……关羽如不愿和亲,也可以婉言相拒。但关羽却是大怒喝道:“吾虎女安能嫁犬子乎!”即而又威胁诸葛瑾说:“不看汝弟之面,定斩汝首!”,将其逐出。关羽这种骄矜的态度,拒婚、骂人、侮使,激怒了东吴,终于使吴蜀两的关系降至了冰点,把盟友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曹操、孙权两面夹击),让关羽处在了两面受敌的态势……
  面对历史的选择,是联合孙权,还是两面受敌?关羽的性格决定了历史的选择,终致孙刘联盟彻底地破裂……
  关羽刚而自矜的性格,使他遇到问题时不能保持清醒的战略头脑,不能从集团的总体利益出发,而是把个人的争强好胜凌驾于集团共同的目标之上,争个人之长短,这种本位主义的思维,是造成他日后英雄末路走麦城的主要原因。
  杰出人才悲剧结尾,历史上并不少见……归结起来原因是出于性格上的矛盾。一方面,德才兼备、文武双全、有勇有谋;而另一方面,却是因为才之高,德之高,而产生了“刚而自矜”的缺陷。若“不刚”而“自矜”,不至于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偏偏既“刚”又“自矜”,那么一旦发生了什么事,就必然有“天崩地裂”般惨痛的结果……
  ……
  ……对糜芳、士仁投敌的事件上,关羽犯了一系列的错误:其一,二人在失火事件中负有领导失职的责任,在他们受(关羽)杖罚处分,心中不服气的情况下,派二人去守后方重城,他们能否极力配合?其二,派二人去守重城,却说是“罚”,使他们对守城工作失去了兴趣;其三,警告(糜芳、士仁)是否有必要,得胜与受罚联系在一起令人产生了歧义,似乎自己得胜了,二人反要受罚,这不是鼓励对方要守住城池配合自己前方作战,而是制造一种对立情绪。
  ……

  以上这段,是刘铁修先生的原话,刘先生一方面确定了关羽是个英雄(详见上文),一方面对关羽的不良之处作了批评。笔者我认为关羽即便不拒婚,孙权也会夺荆州的,因为荆州是当日周瑜打下来的,东吴怎么会乖乖地让给蜀国呢?(换成是看官你,会让给别人么?)恐怕即便鲁肃不死,他也会走上夺荆州的道路,最多只是会选择与吕蒙不同的时机,我们从鲁肃对关羽、吕蒙说的那些话并不难看出来(详见《资治通鉴》),一个巴掌是拍不响的,吴蜀毕竟是两家,政治立场绝对不可能相同,要不,干脆合并成一个国家更好,东吴偷袭荆州,是吴蜀两国矛盾爆发的最终结果,然吴蜀不能永远敌对,否则就会给魏国有机可乘,所以为了共同的利益,几年后又恢复了联盟。虽然荆州之失不能让关羽担负百分百的责任,然而刘先生的话我还是同意的,你拒婚,难道就不会考虑一下盟国的立场吗?非得污辱了对方的自尊、等到彻底地破坏关系,似乎才甘心罢休。而换作是看官您被污辱、谩骂,您会甘心被骂个毫无反应吗?处理与属下的相处,关羽却又是出了大乱子,糜芳和士仁从某个角度上来看,可以说是被关羽给逼反的。而在对于与东吴相处的问题上,关羽还有另一点作得不好,而且还相当严重,那就是没有经过东吴同意,擅自挪用东吴的物资军粮,这不是刻意在进一步恶化双方的关系吗?对于关羽在荆州问题一事上,翻译《资治通鉴》的杨柏先生甚至斥得更狠,杨教授痛斥关羽“低能”,他说“关羽是忠心的,然而忠心得让主人获得好处,关羽非但没有让刘备获得任何政治利益,而且在逞能、一意孤行,破坏吴蜀关系,给刘备带来麻烦”。笔者认为杨教授是骂得过火了的,至少我不认为关羽“低能”,而是像刘铁修先生说得那样:“性格悲剧”,然而杨教授的话头却并非完全没有道理。


付;晚生写这一篇文章并非是要讽刺或者嘲弄关羽,事实上笔者对关羽更加抱着惋惜、叹息的态度,若要让笔者从赤壁之战后,到蜀国灭亡这段时期,选出最优秀的十名将领的话,我大概会把关羽选进去,抒发一下自己的个人观点,顺便说一下吧,这10个人大致如下(其中张飞虽为笔者喜爱的一名武将,然他的治军很成问题,因此只好忍痛不选他了):
  曹操:不用多说了,即使是选“中国古代最出色的100名武将”的话,曹操也有资格入选;
  司马懿:多次以弱克强击退诸葛亮,使蜀国无法从魏国领土上得到任何好处,凭这一点,他就能够入选,且之后他还有平辽东的战役;
  邓艾:多次迎战姜维立下大功,也是灭蜀的功臣,唯一的缺点是骄傲自满,给钟会有了可乘之机;
  张辽:一生胜多败少,在某一次合肥之战中还成功地守住了城池,使吴国无功而返,所以他也能入选;
  周瑜:早在孙策在世时,他就立下了不少战功,而在赤壁之战中,更是打败了不可一世的曹操,入选当之无愧;
  吕蒙:在赤壁之战前后十多年中表现出色,赤壁之后的数年吴魏对抗中,曾多次以弱制强打了胜仗;
  陆逊:在双方旗鼓相当的夷陵之战中,火烧连营,大败刘备,此后又击退了曹丕,再后来的北伐中占下了魏国的几座城池,相当出色的名将;
  诸葛亮:也许他的战绩很受争议,但其治军才能却是谁也无法否认,唯一不足的地方就在他为人过于谨慎了;
  姜维:蜀国后期唯一的支柱,文武双全,然蜀国那时已是强弩之末,姜维再怎么出色也于事无补了;
  关羽:本篇的主角,也选了进来,但其实没有被笔者排进10名的甘宁、丁奉、黄盖、程普、韩当、诸葛恪、乐进、李典、钟会、夏侯氏等等绝不比他差,而如果要从黄巾起义算起,以东吴灭亡为终结的话,还有孙坚、孙策、吕布、陆抗、华雄等一大批人,那关羽想要挤进前10就更加难了。


  关羽不是庸才,他是个名将,有勇有谋,是个战术家,驰骋于战场上的话,他是数一数二的,难怪南北朝时人物用“关张弗过”来称赞勇者们,而关羽为人忠义,这样看来,他是何等的人杰啊!然战术上一流,却因性格问题致命战略眼光看起来很浅短,这实在是他的悲剧。
厉害!真能写呵,P服P服!
三国演义里刘备一伙都被适当神话了
L那条错了 当时老华用麻药帮关刮的,还有就是司马懿应该是多次以多打少!!!!
楼主文学功底不错,对三国的研究又挺深的.
文章是篇好文,能以理服人,佩服.佩服

[em17][em17][em17]
楼主你好强啊,不能太迷恋三国了,因为哪个会叫你想的事情太多了···
是啊,不要太在意
关羽有什么好的[em01][em01][em01]
司马懿和诸葛亮写反了吧
[B]以下是引用[I]巴山蜀水[/I]在2005-5-5 20:24:00的发言:[/B][BR]   司马懿和诸葛亮写反了吧

有证据吗???
不错不错,是一份好帖子。
楼主说了半天,还是有替关羽辨护的嫌疑——包括刘铁修的文章,前提也是在认可了千百年来对关羽的崇拜的基础上的辨白,有些苍白——
1、关张有武勇,这个不假。但武勇仅只是一个武将战斗的能力,关羽上升为荆州的军事行政长官以后(甚至在之前他的带兵作战的大帅位置)时,光是武勇就难以称得上是有能力的了!因此,武勇并不能成为关羽有能力的证明。至于他能做到荆州的CEO,更多原因也是和刘备的亲密关系,能力是次要的。
2、关羽的失败是能力问题不是性格问题。首先是襄樊之战,无论是魏吴的计策或是蜀国中央的决策错误,关羽作为一方诸侯居然打这种毫无把握且腹背受敌的战役本身就是一种无能或无智的表现!(至于《三国演义》里把关羽打襄樊说成是诸葛亮建议是则纯粹是书生罗贯中好心办坏事,想推高诸葛却反留下了大漏洞了。)其次是在战役中关羽所犯下的多个错误完全是业余级别的,这一点楼主引用刘铁修的观点已经说了不少了;第三,打败关羽的魏将徐晃其实战略战术并不高明,只靠涉险和勇敢就一击致胜(按历史的记载,魏主本来调了在合肥的张辽兵团去救樊城,可张辽才走了一半,徐晃兵团就已经获胜),关羽在战役中体现的应变能力比之《三国演义》中对他的吹捧可说是有天攘之别!就即使是《三国演义》在这一段里展现的也全然是关羽被徐晃处处牵着鼻子走,最后罗贯中不得不找了个理由说关羽是因为不信和他关系好的徐晃会给他带来麻烦了。
3、孙刘联盟的基础是鲁肃,事实上,在鲁肃死后吕蒙上台后,孙刘联盟就注定早晚要破裂,根本就不存在“因关羽的性格导致孙刘联盟破裂”的可能!因此,关羽作为荆州最高长官根本没有防到本应重大提防的东吴并不是他的性格原因,而是能力使然!再者,倘是性格原因,他那么看不起江东的人,怎么能打樊城时不对江东做防范?如楼主指出的,单刀赴会是鲁肃而不是关羽,那东吴的能量关羽应该是清醒的,“鹰派”的吕蒙成了东吴大都督关羽不可能不清楚会有什么后果,他之所以被东吴偷袭不是什么性格问题而是能力不够!
4、因此,顺便而说,我不同意你的十大武将里有关羽的编排,三国里有很多人都可以排到关羽前面,关羽的无能是直!再有,你的十大武将我大多数同意,但不同意有姜维,姜维事实上也很无能,邓艾之所以能一击成攻包括蜀国国力的空虚和姜维有着密切的关系,姜维实在不能进入十大,和关羽一样!
都是演义小说里吹出来的
关羽是个悲剧
大浪子 发表于 2012-10-2 05:55
楼主说了半天,还是有替关羽辨护的嫌疑——包括刘铁修的文章,前提也是在认可了千百年来对关羽的崇拜的基础 ...
我记得,在CD,有关姜维到底是无能还是别种情况曾经是有个高楼的……蜀汉末年的很多事情,其实不能用正常思路去考虑……
有演绎的成分吧?
关张为刘备爪牙,能力肯定不差。
在正史和演绎中都有正面描写的还有张辽。
颜良就是在张辽和关羽的冲锋中挂的
红旗高举 发表于 2012-10-2 20:11
都是演义小说里吹出来的
看来“世之虎臣”“蜀之名将维关羽”“万人敌”都是演义小说里吹出来的?
根据现代的网络史学家表示,蜀国的,诸葛亮以下,关张赵,全是庸才,我就不知道刘备同志是咋靠这些庸人打下三分天下的
关羽现在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武功厉害,更重要的是他的忠义
第一政委 发表于 2012-10-14 23:25
关羽现在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武功厉害,更重要的是他的忠义
军阀一个,刘备早想灭他
红旗高举 发表于 2012-10-15 23:58
军阀一个,刘备早想灭他
扯吧,没有任何史书支持,是你脑补的吧?
zyxganes 发表于 2012-10-13 14:32
根据现代的网络史学家表示,蜀国的,诸葛亮以下,关张赵,全是庸才,我就不知道刘备同志是咋靠这些庸人打下 ...
刘备自己绝对是个人才~
个人认为三国里吹的最大的是马超~毫无节操义理的笨蛋被吹成英雄~和现代日本人控伊达独眼龙有一拼
有多强?告诉你,在东北一般人文身不敢文关羽,扛不起,怕人砍你。
有多强?告诉你,在东北一般人文身不敢文关羽,扛不起,怕人砍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