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火星探测器11月5日下午5点08分成功发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9:09:49


印度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PSLV-XL将在明天(2013年11月5日下午5点)发射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Mom,该任务的主要技术目标是设计并实现发射航天器抵达火星并绕火星飞行9个月。 按照计划轨道器在地球轨道飞行6圈之后提升轨道,之后踏上飞往火星的旅程,300天之后到达火星。PSLV-XL是在基本型号基础上改进了助推火箭,酬载能力提升到1.8吨。探测器将定位于距火星表面近地点500千米、远地点80000千米的椭圆轨道。该探测器重1350千克,将携带总质量为15千克的5个设备/有效载荷,以研究火星表面、大气和矿物特征。最为重要的是,ISRO计划勘察甲烷,绘制火星表面地图,并传送光学成像有效载荷产生的数据。
有效载荷和主要目标:
  莱曼阿尔法光度计(LAP):利用氘/氢探查火星上层大气逃逸过程。
  用于探测火星甲烷的传感器(MSM):探测是否存在甲烷。
  火星外大气层成分探测器(MENCA):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的中性成分。
  火星彩色照相机(MCC):光学成像。
  TIR成像分光计(TIS):测绘火星表面成分和矿物特征。

以下是转载:


印度将于11月5日发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上周末表示,不能在10月28日如期发射无人火星轨道器任务。10月22日科学家决定将印度第一次火星任务推迟到11月5日发射,推迟的原因是由于海上跟踪系统的定位问题。两艘印度船只已被送往太平洋的斐济用以持续跟踪火箭,但是其中一艘船只由于恶劣的天气原因而没有及时到达。

火星轨道器任务已经推迟到11月5日,飞船将在(印度标准时间)14:36分从斯里哈里科塔航天发射场发射。1.3吨的轨道器将采用350吨的运载火箭发射。由政府批准 的这项为期9个月的火星任务,其预算是7300万美元。

许多国家先前已经发射了火星探测任务,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等。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85221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李虹琳)  













印度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PSLV-XL将在明天(2013年11月5日下午5点)发射印度首个火星探测器Mom,该任务的主要技术目标是设计并实现发射航天器抵达火星并绕火星飞行9个月。 按照计划轨道器在地球轨道飞行6圈之后提升轨道,之后踏上飞往火星的旅程,300天之后到达火星。PSLV-XL是在基本型号基础上改进了助推火箭,酬载能力提升到1.8吨。探测器将定位于距火星表面近地点500千米、远地点80000千米的椭圆轨道。该探测器重1350千克,将携带总质量为15千克的5个设备/有效载荷,以研究火星表面、大气和矿物特征。最为重要的是,ISRO计划勘察甲烷,绘制火星表面地图,并传送光学成像有效载荷产生的数据。
有效载荷和主要目标:
  莱曼阿尔法光度计(LAP):利用氘/氢探查火星上层大气逃逸过程。
  用于探测火星甲烷的传感器(MSM):探测是否存在甲烷。
  火星外大气层成分探测器(MENCA):研究火星上层大气的中性成分。
  火星彩色照相机(MCC):光学成像。
  TIR成像分光计(TIS):测绘火星表面成分和矿物特征。

以下是转载:


印度将于11月5日发射第一次火星探测任务。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ISRO)在上周末表示,不能在10月28日如期发射无人火星轨道器任务。10月22日科学家决定将印度第一次火星任务推迟到11月5日发射,推迟的原因是由于海上跟踪系统的定位问题。两艘印度船只已被送往太平洋的斐济用以持续跟踪火箭,但是其中一艘船只由于恶劣的天气原因而没有及时到达。

火星轨道器任务已经推迟到11月5日,飞船将在(印度标准时间)14:36分从斯里哈里科塔航天发射场发射。1.3吨的轨道器将采用350吨的运载火箭发射。由政府批准 的这项为期9个月的火星任务,其预算是7300万美元。

许多国家先前已经发射了火星探测任务,包括美国、俄罗斯、日本等。

http://www.dsti.net/Information/News/85221

(中国航天系统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李虹琳)  

114327vw9k24g3grjj394p.jpg (51.25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4 20:59 上传



114313t2z1zdtbv1j2n821.jpg (99.24 KB, 下载次数: 3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4 20:59 上传



marorbitervehicle_AFP.jpg (40.47 KB, 下载次数: 3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4 20:59 上传



183539jxi23knkk8ivkg5a.jpg (185.57 KB, 下载次数: 3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4 20:59 上传



183528txxkn2rqzjxudxos.jpg (158.49 KB, 下载次数: 36)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4 20:59 上传






http://www.isro.org/scripts/livewebcast-mars-orbiter.aspx直播还没结束

火箭5点08分发射,三级分离后经过半小时滑行,于南太平洋上空第四级火箭点火,星箭5点52分成功分离。

转发航空航天港网友cmj9808 的帖子
入轨精度很高,不错的开始

249.9 x 23492.5 km @ 19.2°(目标轨道:250 x 23500 km @ 19.2°)

补充:launch director给出的数据是246.9 x 23566 km @ 19.2°,Argument of perigee:282.785°(目标:282.55°)
太阳能板和天线已展开





http://www.isro.org/scripts/livewebcast-mars-orbiter.aspx直播还没结束

火箭5点08分发射,三级分离后经过半小时滑行,于南太平洋上空第四级火箭点火,星箭5点52分成功分离。

转发航空航天港网友cmj9808 的帖子
入轨精度很高,不错的开始

249.9 x 23492.5 km @ 19.2°(目标轨道:250 x 23500 km @ 19.2°)

补充:launch director给出的数据是246.9 x 23566 km @ 19.2°,Argument of perigee:282.785°(目标:282.55°)
太阳能板和天线已展开


http://news.ifeng.com/mil/1/detail_2013_11/15/31284023_0.shtml

印度火星探测器前途未卜 中国专家称是一条弯路

当地时间11月5日下午,印度“曼加里安”号火星探测器发射升空,运载火箭已将探测器送入地球同步轨道。按计划,探测器将绕地球运行20~25天后飞往火星。

作为印度火星探索的处女航,该计划因筹备时间短(仅15个月)、成本投入低(约为美国NASA同类计划的1/6),引发了外界对探测器能否抵达火星的质疑。“曼加里安”号面临哪些挑战?它能否冲破前路的凶险?

运载火箭没大改进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国际太空》杂志副主编庞之浩在接受《中国科学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印度此次发射火星探测器,在运载火箭方面没有任何大的改进,使用的是此前发射过‘月船1号’的运载火箭系列。”

2008年10月,印度使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PSLV-C11)成功将“月船1号”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5年后,其兄弟型号PSLV-C25又将“曼加里安”号送上太空。庞之浩介绍说,PSLV-C25并不是很先进,其在近地轨道的最高承载能力约为3吨,而在太阳同步轨道的最高承载约为1.8吨。

“虽然不够先进,但可靠性很高。”庞之浩告诉记者,印度拥有的另一款火箭“地球同步卫星运载火箭”因依赖俄罗斯的低温液态引擎,可靠性比不上PSLV。

庞之浩捕捉到印度此次火箭发射中的一个变化:星箭分离的时间延后了。

“可见,这次火箭发射印方在控制上有所改变。一般卫星发射十几分钟后就星箭分离了,‘曼加里安’号与火箭约40分钟后才分离。”庞之浩猜测,可能的原因是火箭在级—级分离的过程中,没有马上点火下一级火箭,而是自由滑翔了一段时间。

由于“曼加里安”号没有大推力运载火箭的推送,只好通过探测器自身的力量不断加速,直至达到第二宇宙速度才能脱离地球引力束缚,进入地火转移轨道。这也是“曼加里安”号要绕地运行20多天的原因。

考验重重

“探测器现在已经进入了地球同步轨道,20多天后能否加速到11.3km/s,并顺利进入地火转移轨道,非常关键。”庞之浩说,能否顺利变轨,是对“曼加里安”号的第一大考验。

然而,要实现变轨并非易事。变轨时,火星探测器需要以精确的方向、足够的速度出现在准确的位置上。庞之浩举了一个详细的例子:“就好像高速公路的出口一样,探测器必须在特定的出口、以合乎规定的速度并以正确的方向行进,才能达到预定目标。”

毫无疑问,如果能够顺利进入地火转移轨道,则预示着“曼加里安”号阶段性的成功。

然而,接下来的行程为这班廉价的火星之旅准备了更严苛的考验。庞之浩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变轨成功后的在轨飞行同样充满未知。

“印度太空机构在‘曼加里安’的轨道设计上似乎选择了一条弯路。”庞之浩指出,“‘曼加里安’号总共要运行7.8亿公里,这意味着要向着红色星球飞行300多天,无论如何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美国在类似的火星探测计划中,仅需要3亿~4亿公里就能到达火星,除需要绕行蓄积速度外,印度为何舍近求远不得而知。“不过,信号强度跟距离平方成反比,要在干扰复杂的宇宙环境中把微弱的信号传回来,非常考验测控通讯系统的技术深度。”庞之浩指出。

测控通讯技术瓶颈曾是印度月球探测计划的噩梦。他们的月球探测器设计寿命为2年,结果工作了10个月后就与地面失去了联系,最终迫使印度太空机构放弃“月船1号”。

“如何进入火星轨道,这是最难的一关。‘刹车’早了进不去,‘刹车’晚了撞到火星上,方向不对可能掠过火星。”庞之浩说道。另外,探测器太阳能板能否正常供电、轨道修正等,都将是横亘在“曼加里安”号火星征途上的屏障。

风险很大


人类的火星探测计划从上世纪起就已经如火如荼,与之形成显著对比的是,火星任务失败率非常高,几乎与成功率平分秋色。印度“曼加里安”号探测火星计划起初就不被看好,如今已踏上征程的“曼加里安”,它的胜算有几何?

对此,庞之浩直言“风险很大”。

“我认为成功的概率不是特别高。印度的技术基础并不强,以这么短的时间,这么少的投入,要攻克这么复杂的技术难关,太难了。”庞之浩认为,印度有些急于求成,“一旦成功,绝对是个奇迹。”

庞之浩还表示,火星探测任务的一系列挑战,发射、变轨、测控通讯、轨道修正、进入火星轨道、遥测遥控等等,任何一环的疏忽都有可能使整个计划宣告失败。

“哪怕仅实现了工程目标,也实属不易了。”庞之浩认为,“曼加里安”号最终的命运10个月后才能见分晓。


今年12月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还有一发PSLV-CA要一箭四星(法国SPOT-7号卫星、大CanX-4号、CanX-5号卫星、挪威AISSat-2号卫星),是印度今年最后一次航天发射任务。



今年12月在萨迪什·达万航天中心还有一发PSLV-CA要一箭四星(法国SPOT-7号卫星、大CanX-4号、CanX-5号卫星、挪威AISSat-2号卫星),是印度今年最后一次航天发射任务。

155727ca1yyrbalhpyh0hx.jpg (50.45 KB, 下载次数: 3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11-4 22:07 上传

PSLV-XL是极轨卫星运载火箭PSLV的加强型,发射重约320吨,装配了大型助推火箭PSOM-XL,长12.4米,重12吨, 极轨卫星运载火箭-XL以大型助推火箭取代原先重9吨的固态燃料助推器。2005年12月29日,ISRO成功测试后,PSLV-XL首次用于发射月船一号。


这个MOM探测器只有不到15千克,主要为印度的探测技术进行技术验证,最初的设计载荷包括:火星甲烷传感器、红外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高清摄像机、辐射谱仪、等离子体试验仪、火星外大气层的成分分析仪。最终载荷可能有:外大气层中性粒子分析器menca、热红外成像系统TIS、高清摄像机MCC、火星甲烷传感器MSM、莱曼α光度计LAP。用印度的话讲火星任务的科学目的是关注气候、地理,以及生命的起源、演进及持续性等。卫星进入火星轨道后将开始利用携带的MCC和TIS拍摄照片,LAP将测量火星大气中的氢原子量。此前的火星任务显示火星上曾经存在水,印度将探测为什么火星会失去原有的水和二氧化碳。火星探测器上还携带了外大气层中性粒子分析器menca,该分析器将研究火星大气,另外一个有效载荷甲烷传感器MSM将寻找甲烷。TIS将拍摄火星晚上的照片。

这个MOM探测器只有不到15千克,主要为印度的探测技术进行技术验证,最初的设计载荷包括:火星甲烷传感器、红外光谱仪、热辐射光谱仪、高清摄像机、辐射谱仪、等离子体试验仪、火星外大气层的成分分析仪。最终载荷可能有:外大气层中性粒子分析器menca、热红外成像系统TIS、高清摄像机MCC、火星甲烷传感器MSM、莱曼α光度计LAP。用印度的话讲火星任务的科学目的是关注气候、地理,以及生命的起源、演进及持续性等。卫星进入火星轨道后将开始利用携带的MCC和TIS拍摄照片,LAP将测量火星大气中的氢原子量。此前的火星任务显示火星上曾经存在水,印度将探测为什么火星会失去原有的水和二氧化碳。火星探测器上还携带了外大气层中性粒子分析器menca,该分析器将研究火星大气,另外一个有效载荷甲烷传感器MSM将寻找甲烷。TIS将拍摄火星晚上的照片。
莫名的想到了萤火,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木背心 发表于 2013-11-4 21:52
莫名的想到了萤火,不知道现在咋样了
说实话对中国来说,火星探测器全世界已经打了60多个,其中成功的20多个,具体没仔细算过,印度这个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从技术角度讲,印度这个MOM探测器只有深空探测对我们来说有点意义,其他的技术我们都是现成的,看看超期服役的嫦娥一号还有二号,没什么新鲜的对我们来说。现在的重心是嫦娥三期计划,这个成功了,我们2018年后可能直接会上马火星车那个储备计划……
预计将成大礼花。。。  就如我说中毛子的几次一样。
这次印度的导弹射程要刷新记录了。
说来三哥(还有日本)没有美帝的全球基地,也没TG的监测船,要怎样监控火箭和探测器
是靠美帝和欧盟的来分享数据吗?
dfmtf 发表于 2013-11-4 23:48
说来三哥(还有日本)没有美帝的全球基地,也没TG的监测船,要怎样监控火箭和探测器
是靠美帝和欧盟的来分享数 ...
不是说NASA提供支持么
因为有宽松的国际技术转让和扶持,我们不应该贬低和小觑印度在火箭领域的实力和进步。他们在火箭发射商业化道路上也比中国有更宽松的国际环境,所以发展的更快。期待中国大火箭更快更好发展。
印度航天相比军工强多了,PSLV一箭N星做的有模有样
第一能打得中吗?
上月球他也是荡了六圈——瞄六下打出去中了,
打火星,他那种轨道控制精度,荡六下出去不一定能打得中的。

第二,他的深空测控够了吗?
记得他的月球测控也不行,好象是别人替他传信号的吧?
一定要成功,刺激领导给拨款
脚踏实地搞好大火箭吧,运载能力和运载成本是现阶段的重点。运载成本下来了,那就看中国人在太空搭积木吧
那不是今天么,还真快。
galaxymacro 发表于 2013-11-5 08:13
一定要成功,刺激领导给拨款
没用,它的技术我们只差验证火星深空通信,别的都是现成的货架技术。
还是要祝贺三锅,终于亚洲第一了。
想起被毛子坑惨了的萤火虫。。。
windrarara 发表于 2013-11-5 11:08
想起被毛子坑惨了的萤火虫。。。
萤火一号,中国首个火星探测器。“萤火一号”从2006年10月开始预研,2007年6年正式研制。
萤火一号,是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中国与俄罗斯联合开展火星探测计划”的重要部分。根据中俄两国协议,双方确定于2009年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联合探测,中方卫星将由中国设计、生产。中科院组织评审委员会认为,中方卫星“萤火一号”以探测火星空间环境为目标,该星与俄罗斯“福布斯-土壤”卫星,形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首次联合探测,具有很好的创新性和重要的科学意义;中俄联合火星探测计划的实施,将实现中国首次行星探测,推动卫星有效载荷研制水平的提升,增强行星探测的能力和影响力。

据了解,萤火一号将由俄方运载火箭发射,并被送入火星椭圆轨道;其后,该卫星将自主完成对火星空间环境的探测任务。期间,俄“福布斯”火星探测器则将在“火卫一”表面着陆,提取“火卫一”土壤等样品,并返回地球。萤火一号还将与“福布斯”探测器联合完成对火星环境的掩星探测。

“萤火一号”包括四大关键技术:超远距离的测控通信;自主控制;超低温度的适应技术和8.8小时的长火影;还有热控技术,轻型化技术等难点,简称“三控一化”。
人造地球卫星与地球的距离一般从几百公里到几万公里左右,月球距离地球约为38.4万公里,而到火星处距离约3.5亿公里,卫星的测控数传要克服信号衰减和传输时延等困难,实现深空环境下的有效通信,到火星的信号较到地球卫星接收信号要弱几千倍。

而由于火星与地球之间距离甚远,火星探测器接收地面遥控指令时间较长,环绕火星运行时,地面测控站进行遥控的主动控制能力远低于地球卫星,因此,对火星探测器星上自主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以降低卫星对地面系统的依赖性,不能够像地球卫星那样实时遥控。

除此以外,“萤火一号”在整个探测过程中,将遭遇7次“长火影”,时间长达8.8个小时。此时,火星将运行至探测器和太阳之间时,主要依靠太阳能的“萤火一号”为了保存能量,不得不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它在“长火影”结束后再加电唤醒。而经过8.8个小时的休眠,“萤火一号”的周围环境温度达到零下200℃以下,过低的温度会影响机器休眠时的运行,如果机器被“冻死”,就不能在通电后“活”过来。

萤火一号-设计参数      
尺寸:750×750×600 mm 重量:110 kg
功率:90 W(平均)180 W(峰值)
数据传输速率:80 bit/s
2 x 3块太阳能电池板,全长7.85米
任务类型:轨道
环绕星体:火星
发射日期:2009年10月
运载火箭:联盟号运载火箭
任务持续至:1 年
质量:110 kg
轨道倾角:5°
轨道运行周期:3 天
jdltyz 发表于 2013-11-5 01:02
印度航天相比军工强多了,PSLV一箭N星做的有模有样
每个卫星跟个土豆子似的,大载荷的一个没有,有什么好羡慕的
三哥成功了没有?
2013-11-5 11:22 上传


这个在变轨阶段就出现了问题。火箭将两个探测器顺利送入地球轨道后,星箭分离。探测器成功进入地球轨道,应该是在转换行进路线的过程中出现了问题。从1960年起至今,人类已向火星发射了41个探测器,其中21次失败,6次没能进入火星轨道,15次被火星引力场捕获直接坠毁。成功者中有7次作为轨道器对火星进行了轨道探测,还有8次成功着陆,并释放出3辆火星车,失败的次数多于成功。其实这事俄罗斯把我们坑的挺惨的,09年推迟到11年不说,最后因为火箭卫星联调,软件控制指令错误等一系列人为问题导致最后卫星坠入大气层,任务失败,当年我们并不是没有能力独立搞火星探测,确实是经费有限想搭俄罗斯一个便车,所以在政府间签署航天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时候把这个非旗帜性的项目放进去了,结果最后任务失败给整个中方团队很大的打击,火星任务这条线也中止了,全力去做921、北斗、嫦娥这些项目,今年嫦娥3成功后,我们除了火星深空通信外,其他技术已经远远走到印度前面了,印度的月船2号已经终止了和俄罗斯的合作,计划推迟到2017年以后才会执行,到目前为止月球车印度还没拿出来最终设计方案,虽然在月船2肯定美国要根据两国政府间宇航合作协议深入参与,但是印度拿不出足够的钱,美国也不会提供什么东西。等到2020-2022年我们建设完成中国空间站以后,嫦娥3号后续计划会启动,绕落回中的最后一步,月球登陆探测器自动返回空间站进行技术验证,空间站和嫦娥3号后续计划的成功会为载人登月打下很好的技术基础,我们载人登月不是像美国当年阿姆斯特朗一日游,而是要为建立永久性月球驻人基地做前期探测工作,争取到2030年前后启动月球基地建设计划。在这个期间,2020年前我们还会用长7继续完成萤火一号未完成的工作,但是内容会有很大的改变,更大的探测器更多的仪器,更丰富的探测内容,而嫦娥3号的成功也会为我们启动火星车计划提供很好的机会。
说好的探测器呢??
2013-11-5 11:49 上传

这个在变轨阶段就出现了问题。火箭将两个探测器顺利送入地球轨道后,星箭分离。探测器成功进入地球轨道, ...
嫦娥5号不是17年吗?怎么又到空间站建设之后了?没推迟呀,月面自主对接技术现成的,返回舱开始了火箭滑橇实验,轨道器和发动机进展也不错。
jdltyz 发表于 2013-11-5 01:02
印度航天相比军工强多了,PSLV一箭N星做的有模有样
你在上面装几箱诺基亚,能一箭几百星。
预祝发射成功,TG也会成功的,一步一步坚实的走下去就是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1-5 12:10
嫦娥5号不是17年吗?怎么又到空间站建设之后了?没推迟呀,月面自主对接技术现成的,返回舱开始了火箭滑 ...
我指的是嫦娥返回舱和空间站对接,这得等2020年以后空间站建成吧?
嫦娥五号返回舱 将与环月飞船交会对接

  本报讯(记者熊琳晖)承担中国探月工程第二步“落月”任务的嫦娥三号月球探测器——包括着陆器与月球车,将于今年底前发射。人们对承担第三步任务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的兴趣也愈加浓厚。昨日,被誉为“嫦娥之父”的中国探月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院士介绍,嫦娥五号的主要任务是获取月球样品并顺利返回地球。

  据悉,嫦娥五号软着陆月球后,将开展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并进行铲取和钻孔岩芯获取月球相关样品。装载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舱在月面起飞后,环绕月球飞行,与早已等候的环月飞船交会对接。环月飞船携带嫦娥五号返回舱共同返回地球。

  科学家将对嫦娥五号返回舱带回的月球样品开展全面、系统的实验室分析测试与科学研究。
更正版消息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3-11-5 14:02
我指的是嫦娥返回舱和空间站对接,这得等2020年以后空间站建成吧?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记者弄错了。很快我联系到@moogee 和@达文西 ,请求他们帮我联系欧阳院士,确认一下报道内容是否有误。他们立刻发出了询问邮件。第二天早上,欧阳院士发来回复,表示“很气愤”,报道“无中生有,肆意编造,造成恶劣影响”,并要求长江日报进行更正。
目前,更正后的报道已经可以在各大门户网站见到,题为《嫦娥五号返回舱 将与环月飞船交会对接》:

据悉,嫦娥五号软着陆月球后,将开展形貌探测和地质背景勘察,并进行铲取和钻孔岩芯获取月球相关样品。装载月球样品的嫦娥五号返回舱在月面起飞后,环绕月球飞行,与早已等候的环月飞船交会对接。环月飞船携带嫦娥五号返回舱共同返回地球。

不过更正后的报道也并没有做到完全准确,之前的错误报道也并没有被撤下来。

来自果壳网
被就业 发表于 2013-11-5 12:35
你在上面装几箱诺基亚,能一箭几百星。
关键是落下来就成了分导核弹头……一个诺基亚毁灭一个中等城市没问题吧?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1-5 15:14
那个不是火鸟网妓者脑逗的结果吗?欧阳院士不是澄清了嘛,原话是进行一次月面对接……还是原来那个方案, ...
明白了,咱俩说的不是一件事。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3-11-5 15:33
明白了,咱俩说的不是一件事。
关键是嫦娥返回舱根本没有与天宫对接的计划呀?
按早果壳上的相关计算,这样一来返回时燃料就要达到总体质量的71%,得不偿失呀……
果壳的相关计算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1-5 15:49
关键是嫦娥返回舱根本没有与天宫对接的计划呀?
按早果壳上的相关计算,这样一来返回时燃料就要达到总体 ...
我自始至终没有提12月的嫦娥3号落月计划,我说的是后面的嫦娥登月计划,现在还没有立项所以没有代号,我就拿嫦娥后续项目指代了,后续项目需要和天宫对接是为了载人登月做准备,载人登月一定需要和天宫对接,然后宇航员再坐神州返回地球。
楠宫萧vn 发表于 2013-11-5 15:49
关键是嫦娥返回舱根本没有与天宫对接的计划呀?
按早果壳上的相关计算,这样一来返回时燃料就要达到总体 ...
中国空间站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为载人航天活动提供便利。
2013-11-5 16:03 上传


进入地球轨道与空间站对接就像上面说的,只会影响载荷。而无论长征9还是长征5DY的LTO载荷本来就偏低,要说在近地轨道组装后发射还有可能……这种返回方式本来就是得不偿失……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3-11-5 15:59
中国空间站的设计目标之一就是为载人航天活动提供便利。
这种返回方式得不偿失,天宫协助组装,然后部分舱段重复使用(例如那个体量有点过的地月转移级完全可以返回与天宫对接,在完成载人飞船月球捕获以及入轨后它应该还有很多剩余燃料,返回后与天宫对接完全有可能。)还是很现实。不过返回舱还是直接再入比较好。
拭目以待。。
发射时间下午5点08分,还有一小时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