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刊认为中国能源战略改变南亚地缘格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09:11:56
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4/28/content_2887514.htm
新华网: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及其为此所作出的努力,正在对亚太乃至全球的地缘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耶鲁全球化》杂志不久前就中国如何寻求能源和确保能源安全等问题发表一篇署名文章,题为《石油催生北京新的能源政策》,要点如下:
中国正在想方设法获得能源,以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在1993年成为能源净进口国,此后,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出访的中国领导人和企业主管不遗余力地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签署协议。这种对已有关系的巩固和新的联盟的形成,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地理政治状况,特别是南亚地理政治状况。
在“9·11”事件以后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升级的能源危机中,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在南亚次大陆进行的努力表明它正在重新确认和重新修补国际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根植于其长期的地缘战略考虑。但它与印度的关系也正在不断得到改善,这极具地缘政治意义。

中国谋求能源供应多元化

毫无疑问,能源是确保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的目标是避免受到日益动荡的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因此,中国的海外战略便围绕使其能源供应多元化而展开。
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在开发和生产项目中获取股份。中国石油集团中石化公司获得了伊朗亚达瓦兰油田50%的股份。去年,中国花费700亿美元巨款在未来30年中购买伊朗原油和天然气。中国拥有在苏丹开采石油的大尼罗河石油开采公司40%的股份。中国还与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签署了石油开采协议。
除了增加供应来源外,中国能源战略的第二个方面是确保可靠的输送网络,包括建造港口和铺设输油管道。输送系统方面的伙伴包括哈萨克斯坦。中国目前正在铺设一条从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输油管,接下来还将铺设天然气管道。虽然最终不敌日本的竞争,北京还曾经与俄罗斯就一条西伯利亚输油管进行过洽谈。
新的管道当然重要,但在2025年前,中国近3/4的石油进口仍将途经印度洋和海盗猖獗的马六甲海峡——这实际上是海上运输路线多样化的需要。这能够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中国为什么要对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德尔港的建设提供技术援助和80%的资金。中国官员已经表明,他们想将瓜德尔港建成中国从伊朗和非洲进口原油的中转站。从长远来看,一根输油管道或是一条陆上通道将从瓜德尔港将原油输入中国西北部与巴基斯坦相邻的新疆地区。

既竞争又合作的能源方略

考虑到印度与中国的盟友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印之间的能源关系自然要复杂得多。中国对印度的能源“目标”既包含合作,也不乏竞争。印度70%的石油来自进口,为了实现其7—8%的经济增长率和发展目标,印度对能源也有着巨大的需求。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将印度的能源安全描述成“在我们考虑的问题中仅次于食品安全”。
当印度正在奋力追赶之时,中国的领先非常明显。去年10月,得益于大量的双边援助,中国击败了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获得了在安哥拉的石油勘探权。中国拥有伊朗亚达瓦兰油田50%的股份,而印度拥有该油田20%的股份。在苏丹的一个油田,中石化是开采负责人,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则拥有该油田1/5的股份。中国还在缅甸获得了勘探权。
印度现实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同时希望在亚洲内部进行合作。中印双方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正如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艾亚尔所说:“印度和中国不必手足相残。在能源安全方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彼此合作将带来更好的结果。当然,在市场中我们也难免会有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竞标和领导亚洲市场的理念将日益流行。
不论这些努力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对能源的需求已使亚洲历史上的这两个对手走上了全新的道路——一条必将影响全球能源和地理政治面貌的道路。(完)(文章小插题为本网所加)http://news.xinhuanet.com/world/2005-04/28/content_2887514.htm
新华网:作为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大国,中国对能源的需求及其为此所作出的努力,正在对亚太乃至全球的地缘战略格局产生重大影响。美国《耶鲁全球化》杂志不久前就中国如何寻求能源和确保能源安全等问题发表一篇署名文章,题为《石油催生北京新的能源政策》,要点如下:
中国正在想方设法获得能源,以为其经济发展提供动力。中国在1993年成为能源净进口国,此后,为了确保能源安全,出访的中国领导人和企业主管不遗余力地与油气资源丰富的国家签署协议。这种对已有关系的巩固和新的联盟的形成,将从根本上改变全球地理政治状况,特别是南亚地理政治状况。
在“9·11”事件以后不断变化的国际环境和不断升级的能源危机中,中国、巴基斯坦和印度这三个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发生变化。为了确保能源安全,中国在南亚次大陆进行的努力表明它正在重新确认和重新修补国际关系。
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关系根植于其长期的地缘战略考虑。但它与印度的关系也正在不断得到改善,这极具地缘政治意义。

中国谋求能源供应多元化

毫无疑问,能源是确保中国经济长期增长的一个关键因素。中国的目标是避免受到日益动荡的国际能源市场的影响。因此,中国的海外战略便围绕使其能源供应多元化而展开。
中国确保能源安全的一个主要手段是在开发和生产项目中获取股份。中国石油集团中石化公司获得了伊朗亚达瓦兰油田50%的股份。去年,中国花费700亿美元巨款在未来30年中购买伊朗原油和天然气。中国拥有在苏丹开采石油的大尼罗河石油开采公司40%的股份。中国还与全球第五大石油出口国委内瑞拉签署了石油开采协议。
除了增加供应来源外,中国能源战略的第二个方面是确保可靠的输送网络,包括建造港口和铺设输油管道。输送系统方面的伙伴包括哈萨克斯坦。中国目前正在铺设一条从哈萨克斯坦进入中国的输油管,接下来还将铺设天然气管道。虽然最终不敌日本的竞争,北京还曾经与俄罗斯就一条西伯利亚输油管进行过洽谈。
新的管道当然重要,但在2025年前,中国近3/4的石油进口仍将途经印度洋和海盗猖獗的马六甲海峡——这实际上是海上运输路线多样化的需要。这能够从某种意义上解释中国为什么要对巴基斯坦俾路支省瓜德尔港的建设提供技术援助和80%的资金。中国官员已经表明,他们想将瓜德尔港建成中国从伊朗和非洲进口原油的中转站。从长远来看,一根输油管道或是一条陆上通道将从瓜德尔港将原油输入中国西北部与巴基斯坦相邻的新疆地区。

既竞争又合作的能源方略

考虑到印度与中国的盟友巴基斯坦的关系,中印之间的能源关系自然要复杂得多。中国对印度的能源“目标”既包含合作,也不乏竞争。印度70%的石油来自进口,为了实现其7—8%的经济增长率和发展目标,印度对能源也有着巨大的需求。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将印度的能源安全描述成“在我们考虑的问题中仅次于食品安全”。
当印度正在奋力追赶之时,中国的领先非常明显。去年10月,得益于大量的双边援助,中国击败了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获得了在安哥拉的石油勘探权。中国拥有伊朗亚达瓦兰油田50%的股份,而印度拥有该油田20%的股份。在苏丹的一个油田,中石化是开采负责人,而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则拥有该油田1/5的股份。中国还在缅甸获得了勘探权。
印度现实地接受了这一事实,同时希望在亚洲内部进行合作。中印双方加强了彼此之间的沟通。正如印度石油和天然气部长艾亚尔所说:“印度和中国不必手足相残。在能源安全方面,我们得出的结论是彼此合作将带来更好的结果。当然,在市场中我们也难免会有竞争。”随着时间的推移,联合竞标和领导亚洲市场的理念将日益流行。
不论这些努力最终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对能源的需求已使亚洲历史上的这两个对手走上了全新的道路——一条必将影响全球能源和地理政治面貌的道路。(完)(文章小插题为本网所加)
所以一定要建设强大的海空天军,负责生命线被掐断我们就惨了!
要有强大的海军[em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