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在二战有没有研究开发原子弹计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08:27
抗战神剧里屡次出现所谓德国帮助日本实施核计划的桥段。
那历史上日本是否有过这种计划?或者有过理论研究?
抗战神剧里屡次出现所谓德国帮助日本实施核计划的桥段。
那历史上日本是否有过这种计划?或者有过理论研究?
有的,仁方案,但日本始终没找到铀矿,德国援助的铀矿又因为潜艇中途被美军击沉而告吹
这个是有的,参见东大教授仁科芳雄的相关工作
有,但是进展甚微......  

查查 仁科芳雄{:soso_e104:}
SSN19 发表于 2013-10-20 06:48
有的,仁方案,但日本始终没找到铀矿,德国援助的铀矿又因为潜艇中途被美军击沉而告吹
貌似朝鲜是富铀区,是不是当时日本没有探明呢?
geneweapon 发表于 2013-10-20 08:15
这个是有的,参见东大教授仁科芳雄的相关工作
德国把原子弹的临界体积算错,认为制造原子弹需要大量铀,结果放弃了

不知道日本算对没有,有没有跟德国分享成果
以小日本的操性,估计算对了,也不会告诉德国。
日本当时没找到有实用价值的铀矿。悲剧型的铀矿在末期已经开采,就在本土。地点就是鼎鼎大名的福岛。

福岛石川地区的伟晶岩区放射性矿物很富集。当然,这次又给它添了一点。

日本挨荷包蛋以后,‘有关部门’询问负责科学家 ‘6个月够不够,6个月咱还能挺’,科学家答曰 ‘嘛儿也没有,要啥没啥。6个月?6年也没戏’。于是大日本帝国爽快地投降了。其实我真心希望这些科学家能挺直腰杆说道 :‘7个月吧,7个月您请着瞧好’。
我兔 发表于 2013-10-20 10:34
貌似朝鲜是富铀区,是不是当时日本没有探明呢?
当时的探矿水平不行吧
我兔 发表于 2013-10-20 10:34
貌似朝鲜是富铀区,是不是当时日本没有探明呢?
大庆也是有油的,小日本也是探不出来。
miaomiaomiao 发表于 2013-10-20 13:43
日本当时没找到有实用价值的铀矿。悲剧型的铀矿在末期已经开采,就在本土。地点就是鼎鼎大名的福岛。

福 ...
吉尔达也不用郁闷的去炸破船了
天空卫视 发表于 2013-10-21 17:46
大庆也是有油的,小日本也是探不出来。
是啊。
很多人错估当时小鬼子的水准。在184X年前,小鬼子还不如满清,就是因为看到了来访的满清军舰加上被西方欺负,才唤醒了一部分小鬼子,搞了明治维新。可毕竟底蕴在那里放着,理论和工业基础都不如西方,一时强悍只是相对周边地区
根据美国的解密资料日本曾经在一个气球上爆炸过一个核装置.
东方亮 发表于 2013-10-23 13:06
根据美国的解密资料日本曾经在一个气球上爆炸过一个核装置.
日本还真搞过核试验?这是第一次听说,求详情
我兔 发表于 2013-10-23 21:56
日本还真搞过核试验?这是第一次听说,求详情
传说中45.8.12在朝鲜近海搞出,地摊味很重的文
以前在一本书上看到有过的
SSN19 发表于 2013-10-24 06:34
传说中45.8.12在朝鲜近海搞出,地摊味很重的文
这个我也看过,记得某些情节 ,什么附近的木质渔船都着火了,还有海面产生漩涡什么的

不过一看就是地摊文学


从人才的角度:

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法西斯政权,把德、意、匈、西欧北欧的犹太科学家等等都逼走了。

而美国正好接纳了这批科学家,其中对曼哈顿计划贡献良多的诸如费米(老婆是犹太人)、玻尔(犹太人)、
冯·诺依曼(犹太人)、齐拉特(犹太人)、威格纳(犹太人)、特勒(犹太人)等等;并且,美国人还
得到了英国过来的的核计划研发团队,因为英国当时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安全的科研条件继续它自己的计划。

日本呢,本身的科学家就远远不如欧美多,日本人急于培养的是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
曼哈顿计划确实投入了大量工程师,但是这个计划的基础是科学家的理论构想和实验数据。

此外,美国军方也有足够能理解核计划的人,他们是曼哈顿计划的军方代表;
而日本军方派去联络仁科芳雄的少将,迟至1944年居然还问出这样的话——
如果用U来做炸药需要10公斤(仁科芳雄基本算准了),为什么不使用10公斤普通炸药呢?



从物质的角度:

德国和日本都没有大型回旋加速器,不能精确测定U235、Pu239在不同能量中子撞击下的裂变截面,
而这是估算引发链式反应所需裂变材料临界质量的基本数据,尤其快中子裂变截面是原子弹的基本数据。
热中子裂变截面的数据只是用于热中子反应堆设计的基本数据,而快中子截面——美国人及时做了保密。

即使是热堆,德国人也测错了石墨的中子吸收界面数据(因为石墨不纯),以为只能用重水做减速剂,
这导致日本人也受了误导。而德国人的挪威重水工厂被英国派的突击队炸掉了,日本就更奇缺重水。

对于工业能力极强的美国,分离U的两种同位素无非就是砸钱、砸人、砸资源进去的事情,
美国人为了赶进度和多重保险甚至同时上马电磁分离法(最耗资源)、气体扩散法、热液扩散法,
以及反应堆产Pu的方案作备胎,实际上Pu才是进度最快的,至日本投降美国总共生产了三枚Pu弹一枚U弹;

然而对于资源匮乏且工业能力已经不堪重负的日本(以及入侵苏联后的德国)来说,
这么奢侈且结果还不确定的工程根本不可能获得批准,德国干脆就直接放弃了分离U,只考虑Pu弹。
Pu原子弹是战后小国穷国发展核武器的便宜途径,对当年的德国日本其实也一样,
但是生产Pu需要反应堆,上面说了德国日本都没有搞出可自持的反应堆,所以Pu弹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日本人也研究了分离U的方法,但是规模不大、也没有多路并举同时上马,所以根本没有工厂化。




人才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
我认为在物质因素里面,快中子裂变截面能不能精确测得是关键,因为它决定了临界质量的大小,
事实上U235的临界质量只有几千克,Pu更小一点,如果德国日本早知道这一数据的话,
也许咬咬牙举全国之力是能攒出来的
——当然如果走错了路还一条路走到黑那就不好说了。

从人才的角度:

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法西斯政权,把德、意、匈、西欧北欧的犹太科学家等等都逼走了。

而美国正好接纳了这批科学家,其中对曼哈顿计划贡献良多的诸如费米(老婆是犹太人)、玻尔(犹太人)、
冯·诺依曼(犹太人)、齐拉特(犹太人)、威格纳(犹太人)、特勒(犹太人)等等;并且,美国人还
得到了英国过来的的核计划研发团队,因为英国当时既没有资金也没有安全的科研条件继续它自己的计划。

日本呢,本身的科学家就远远不如欧美多,日本人急于培养的是工程师而不是科学家,
曼哈顿计划确实投入了大量工程师,但是这个计划的基础是科学家的理论构想和实验数据。

此外,美国军方也有足够能理解核计划的人,他们是曼哈顿计划的军方代表;
而日本军方派去联络仁科芳雄的少将,迟至1944年居然还问出这样的话——
如果用U来做炸药需要10公斤(仁科芳雄基本算准了),为什么不使用10公斤普通炸药呢?



从物质的角度:

德国和日本都没有大型回旋加速器,不能精确测定U235、Pu239在不同能量中子撞击下的裂变截面,
而这是估算引发链式反应所需裂变材料临界质量的基本数据,尤其快中子裂变截面是原子弹的基本数据。
热中子裂变截面的数据只是用于热中子反应堆设计的基本数据,而快中子截面——美国人及时做了保密。

即使是热堆,德国人也测错了石墨的中子吸收界面数据(因为石墨不纯),以为只能用重水做减速剂,
这导致日本人也受了误导。而德国人的挪威重水工厂被英国派的突击队炸掉了,日本就更奇缺重水。

对于工业能力极强的美国,分离U的两种同位素无非就是砸钱、砸人、砸资源进去的事情,
美国人为了赶进度和多重保险甚至同时上马电磁分离法(最耗资源)、气体扩散法、热液扩散法,
以及反应堆产Pu的方案作备胎,实际上Pu才是进度最快的,至日本投降美国总共生产了三枚Pu弹一枚U弹;

然而对于资源匮乏且工业能力已经不堪重负的日本(以及入侵苏联后的德国)来说,
这么奢侈且结果还不确定的工程根本不可能获得批准,德国干脆就直接放弃了分离U,只考虑Pu弹。
Pu原子弹是战后小国穷国发展核武器的便宜途径,对当年的德国日本其实也一样,
但是生产Pu需要反应堆,上面说了德国日本都没有搞出可自持的反应堆,所以Pu弹也就无从谈起了。
其实日本人也研究了分离U的方法,但是规模不大、也没有多路并举同时上马,所以根本没有工厂化。




人才因素是最根本的因素。
我认为在物质因素里面,快中子裂变截面能不能精确测得是关键,因为它决定了临界质量的大小,
事实上U235的临界质量只有几千克,Pu更小一点,如果德国日本早知道这一数据的话,
也许咬咬牙举全国之力是能攒出来的
——当然如果走错了路还一条路走到黑那就不好说了。
我兔 发表于 2013-10-27 22:37
这个我也看过,记得某些情节 ,什么附近的木质渔船都着火了,还有海面产生漩涡什么的

不过一看就是地 ...
还说有25000吨当量,比美国人的还大...
有何计划,当时日德由于没有正常的交流通道,日本派潜艇去与德国交流物品、技术等当然也包括核技术,在大西洋日潜艇被美国击沉
貌似应为通讯被破译   潜艇被干沉了
就是告诉日本人怎么造的,天上掉矿石。
以日本1945的发电量,全国工业停工省出的电才能在几年时内分离出原子弹的合格材料吧。
wqs 发表于 2013-10-29 13:24
就是告诉日本人怎么造的,天上掉矿石。
以日本1945的发电量,全国工业停工省出的电才能在几年时内分离出原 ...
1943年给他们全套Pu弹生产技术资料的话,
1945年结束以前是有可能的生产出来Pu弹的。

要用石油沥青精炼几十吨石墨,这个1944年上半年之前石油海路运输还算畅通的时候能做得到;

要找个隐蔽的地方造出石墨减速堆并运转半年,可能要在北边的山区,防轰炸;

要建Pu的化学分离工厂,这个按理说得是遥控工厂,技术要求很高也很耗电,
不过日本人可以动员一批人发挥神风精神,用简陋的防护在常规化学工厂里面强行上马,
估计每3、4天替换一批人下来死掉,替换个不到10批就能把Pu分离出来。

最后的技术难点是内爆,不过假设这种资料已经给他们了,那就不成为难点了。
paini 发表于 2013-10-30 00:38
1943年给他们全套Pu弹生产技术资料的话,
1945年结束以前是有可能的生产出来Pu弹的。
那能不能假设,如果德国人算对了,也用了石墨,能不能在美国登陆前造出原子弹?
paini 发表于 2013-10-30 00:38
1943年给他们全套Pu弹生产技术资料的话,
1945年结束以前是有可能的生产出来Pu弹的。
没有铀矿也就搞不出反应堆也就搞不出钚
paini 发表于 2013-10-28 00:00
从人才的角度:

德国、意大利、匈牙利等国的法西斯政权,把德、意、匈、西欧北欧的犹太科学家等等都逼走 ...
我曾经想过,如果德国在斯大林格勒用了原子弹,苏联的欧洲部分说不定就失守了,德军的精锐损失也不会那么严重。

英美本身知道原子弹的威力,当德国有了原子弹,英美就不敢大规模集结兵力,那么诺曼底也没有了
等北非稳定下来,石油供应稳定了,德国也将得到一段喘息期
美国将把重点投到太平洋,日本死的更快
等美国有了原子弹,将会率先用在战场上,于是二战变成了有限度的核战争,双方拼命地造原子弹,造完了一个就往敌人头上扔。不过德国终究不敌美国庞大的工业力量和资本,扔不过美国人,最终投降。

那么二战的结果就变成欧洲被原子弹洗地,苏联从此一蹶不振,美国成为超级大国

可惜,希特勒把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到那些所谓“超级武器”上,真正的超级武器却擦肩而过

SSN19 发表于 2013-10-30 06:43
没有铀矿也就搞不出反应堆也就搞不出钚


铀矿当然是有的,矿产信息和Pu弹的全套资料一起送过去吧

1940年10月,工程师出生的安田中将命令助手铃木中校总结的铀相关信息报告就指出了朝鲜和缅甸有铀矿。
正是有了这份报告,安田才找到仁科芳雄,考虑开始日本的早期核计划。1941年4月,计划正式开始。
SSN19 发表于 2013-10-30 06:43
没有铀矿也就搞不出反应堆也就搞不出钚


铀矿当然是有的,矿产信息和Pu弹的全套资料一起送过去吧

1940年10月,工程师出生的安田中将命令助手铃木中校总结的铀相关信息报告就指出了朝鲜和缅甸有铀矿。
正是有了这份报告,安田才找到仁科芳雄,考虑开始日本的早期核计划。1941年4月,计划正式开始。

我兔 发表于 2013-10-30 06:37
那能不能假设,如果德国人算对了,也用了石墨,能不能在美国登陆前造出原子弹?


德国剩下的一些科学家如海森堡其实不怎么愿意和纳粹合作研发超级杀人武器,
当然这也可能是战后他们的托词:让希特勒一个人掌握原子弹,对所有的人都更糟糕,包括德国人。


当德国主管国家级项目计划(以及整个经济运行)的施佩尔的助手问海森堡:毁灭一个城市的炸弹有多大?
海森堡说——一个菠萝那么大,当然他说的这是内爆式核裂变装药临界体积的大小,外面还有化学炸药等。
这一回答把与会的一众高官和他们的秘书们都惊呆了。

施佩尔因此对此非常感兴趣,急切的询问造出这样的炸弹需要帝国提供什么。
海森堡等人回答了一些细节问题,尤其是德国人没有大型回旋加速器,也没有建造回旋加速器的经验;
施佩尔说我可以拨款建造比美国人的还大的加速器,科学家们告诉他,没经验只能从小的开始一步步来。

施佩尔让他们回去整理一下资料提出详细的要求,后来整理出的资料又把施佩尔惊呆了:
施佩尔的战后回忆录写到——拨款几十万马克及少量钢、镍和其它少量稀有金属……
对于这样一件具有如此关键重要性的事情只提出这样区区的请求,我颇感不安,
于是我建议他们接受一二百万马克和相应多一些的材料。但是似乎更多的东西眼前也用不上,
而且无论如何,我的印象是原子弹已经不能对我国的战争产生任何影响了。

施佩尔手上的那些国家计划都是要和十亿马克打交道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国的核计划最早由邮政部拨款,然后由教育部拨款……后来才是施佩尔直接过问。





作为对照,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可以说是在一群受法西斯直接或间接迫害的科学家推动下才立项的,
意大利的费米和匈牙利犹太人齐拉特是其中的关键人物,然后是德国犹太人爱因斯坦(他对原子弹的
贡献主要在政治上),还有当美国政府犹豫不决时正处在纳粹阴影下的英国莫德委员会的强烈建议。
换句话说,美国的核计划是一群对法西斯、对纳粹心怀恐惧、忧虑、憎恶的科学家积极推动而启动的,
国家机器可以提供资金、资源、人工,但是需要有一群积极主动的科学家才能让工作走上快车道。

我兔 发表于 2013-10-30 06:37
那能不能假设,如果德国人算对了,也用了石墨,能不能在美国登陆前造出原子弹?


德国剩下的一些科学家如海森堡其实不怎么愿意和纳粹合作研发超级杀人武器,
当然这也可能是战后他们的托词:让希特勒一个人掌握原子弹,对所有的人都更糟糕,包括德国人。


当德国主管国家级项目计划(以及整个经济运行)的施佩尔的助手问海森堡:毁灭一个城市的炸弹有多大?
海森堡说——一个菠萝那么大,当然他说的这是内爆式核裂变装药临界体积的大小,外面还有化学炸药等。
这一回答把与会的一众高官和他们的秘书们都惊呆了。

施佩尔因此对此非常感兴趣,急切的询问造出这样的炸弹需要帝国提供什么。
海森堡等人回答了一些细节问题,尤其是德国人没有大型回旋加速器,也没有建造回旋加速器的经验;
施佩尔说我可以拨款建造比美国人的还大的加速器,科学家们告诉他,没经验只能从小的开始一步步来。

施佩尔让他们回去整理一下资料提出详细的要求,后来整理出的资料又把施佩尔惊呆了:
施佩尔的战后回忆录写到——拨款几十万马克及少量钢、镍和其它少量稀有金属……
对于这样一件具有如此关键重要性的事情只提出这样区区的请求,我颇感不安,
于是我建议他们接受一二百万马克和相应多一些的材料。但是似乎更多的东西眼前也用不上,
而且无论如何,我的印象是原子弹已经不能对我国的战争产生任何影响了。

施佩尔手上的那些国家计划都是要和十亿马克打交道的。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国的核计划最早由邮政部拨款,然后由教育部拨款……后来才是施佩尔直接过问。





作为对照,美国的曼哈顿计划可以说是在一群受法西斯直接或间接迫害的科学家推动下才立项的,
意大利的费米和匈牙利犹太人齐拉特是其中的关键人物,然后是德国犹太人爱因斯坦(他对原子弹的
贡献主要在政治上),还有当美国政府犹豫不决时正处在纳粹阴影下的英国莫德委员会的强烈建议。
换句话说,美国的核计划是一群对法西斯、对纳粹心怀恐惧、忧虑、憎恶的科学家积极推动而启动的,
国家机器可以提供资金、资源、人工,但是需要有一群积极主动的科学家才能让工作走上快车道。
我兔 发表于 2013-10-30 06:51
我曾经想过,如果德国在斯大林格勒用了原子弹,苏联的欧洲部分说不定就失守了,德军的精锐损失也不会那么 ...
希特勒把资源和精力都投入到那些所谓“超级武器”上,真正的超级武器却擦肩而过

有一种极端的说法是:核武器就是犹太人用曼哈顿计划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到世界上的灾难。
(好吧这又是犹太人的一宗新罪过)

但是平心而论,确实犹太人在曼哈顿计划上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希特勒无缘核武器了。
歪楼一下:福岛核事故之后,我对小鬼子放心多了
paini 发表于 2013-10-30 09:07
有一种极端的说法是:核武器就是犹太人用曼哈顿计划打开潘多拉魔盒,释放到世界上的灾难。
(好吧这又 ...
德国科学家真的比不上犹太科学家?德国多少X武器引领了战后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啊

我兔 发表于 2013-10-31 04:15
德国科学家真的比不上犹太科学家?德国多少X武器引领了战后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啊
但真正的超级武器却擦肩而过
我兔 发表于 2013-10-31 04:15
德国科学家真的比不上犹太科学家?德国多少X武器引领了战后世界军事发展的潮流啊
但就二战本身来说,不成熟的高科技比不过成熟有效的低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