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鲜为人知的1932——中日首次空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22:49:56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中日之间的空战始发于1937年8月14日,弱小的中国空军在杭
州湾上空,首次与号称“所向无敌”的侵华日军航空队展开空战。但事实是:中
日首次空战发生于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期间,第一场空中的战斗在2月
5日爆发。前后延续了二十多天。敌我双方均有损失。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珍贵的
历史资料,且为第一次披露。今年1月28日是“一.二八”淞沪事变七十三周年纪
念日,将中日首次空战的历史秘闻之于众,以警醒国人。

鲜为人知的1932——

中日首次空战

作者:章晓

正在中国黄海一代游弋的日本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突然接到日本海军省的
命令:南下上海吴淞口外的马鞍群岛,与早已集结在该海域的日本海军外遣舰队
一起待命。

此时是1932年的1月21日。这条消息是由当年1月下旬某一天的上海《申报》所披
露,但它似乎并没有引起更多的中国人的注意。

载有日本海军制造的水上侦察机的“能登吕”号,在寒冽的海风中向东海驶去。
舰旗猎猎。趴在宽大甲板上的灰色机群像栖息在海礁上的鸥鸟,它们默默倾听着
浮冰撞击舰舷发出的沉重的金属回声。

舰上海军陆战队士兵的黑色帽带和披领在海风中翻飞。日本海军飞行员们竖起了
飞行服上的毛领。他们在了望。哦,中国东海岸可不同于日本,看见山脉便是陆
地了。这里海平面上的长江三角洲,呈现的是淡淡的柔弱的一线,那后面是深深
而辽阔的腹地。

海上,看不见一艘中国军舰。距此三十七年前的二月六日,日本帝国陆海军水陆
夹击大清水师,使其在中国山东省威海卫全军覆灭。现代意义上中国海军,而今
大概有几艘小吨位的舰只,远在南海一隅。天空,寻不着一架中国空军飞机。进
入二十世纪,日本已经形成了“立体作战”的军事战略构想,在与列强蚕食中国
的地面战争中,击败了俄国、德国,攻陷了中国东北大面积的领土。年轻气盛的
帝国航空兵却一直没有遇到可以与之为敌的强硬对手,这是日军飞行员耿耿于怀
的憾事。

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向吴淞口逼近———舰上的日本军人已能嗅到寒风中
内陆河水注入东海参出的泥土腥味。上海日本海军司令部盐泽少将向“能登吕”
号发来密电:速于各舰长,磋商任务!

淞沪上空,暗云低迷。黄浦江右侧的吴淞港浸泡在灰蒙蒙的江雾之中。吴淞口外
的日舰集结已达十艘,它们载有海军陆战队士兵两千人以上,作战飞机二十余架
。上海渔民的小舟偶尔穿行其间,如同巨人足下的蚂蚱。

上海虹口公园附近的日本海军司令部里,盐泽少将策划的一场海陆空立体战争已
经安排周密。盐泽早已对离司令部不远的通天庵火车站的汽笛声感到不耐烦了:
数日之后,那里将被日军占领,切断通往此处的沪杭铁路线—— 此役是日本以海
军陆战队和航空兵为主力,对中国华南腹地进行“穿心战术”的第一仗。

1932年1月20日凌晨两点,日本浪人纵火寻衅,制造日军进攻上海的借口——1月28日
下午4时许,日军侦察机低空飞掠上海市区进行骚扰。

盐泽少将早在日舰云集吴淞口海面之前,便开始在上海搅动敏感的战争气氛了。


1932年初的上海异常沉闷。灰暗阴冷的云层下,东北令人沮丧的战事消息如黏稠
的湿气参入人们的心中。在“九一八”事变的四个月之后,开年既是凶兆:一月
二日锦州陷落;二月六日哈尔滨沦入敌手,现在,山海关车站已悬挂起日本国旗
。上海,这座被外国列强肢解了的中国东方大都市里,中国人天天都可以看到那
些趾高气扬的日本军人、浪人、和商人。由英国人梅查创办的颇有影响的中文《
申报》,在元旦这天刊出了一幅华人商会的志喜广告,那上面除了一番客套话以
外,终于忍无可忍,发布了四个警世大字:勿忘国耻!租界中繁华奢靡的市面,
租界外凄惨黯淡的街巷,我国同胞积淤的刻骨铭心的民族仇恨到处涌动。抵制日
货。发起各界抗日救国会。张贴反日标语。驻守在上海的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的
一直处于高度的戒备之中。他们每天挥动大刀习武,把倭寇形象制成砍杀草靶,
以激扬斗志。当时《申报》的《本埠消息》上,不日有报道上海滩三教九流者捐
款抗日的文字,其中一则是 “两妓女助饷—— 福裕南一弄香女老二,福致里龙
藕老四,交捐五十元”。

历史的时针走到1932年1月20日。
这天午夜,上海三友实业社纺织厂的工人正在熟睡中。凌晨两点四十分,他们突
然被值更人员惊恐的呼声吵醒。但见黑暗中的工厂西北角火光熊熊,织布车间燃
烧正烈。工人喊着嚷着,取来灭火机冲向火灾现场。火光中,值更人员发现车间
外面的竹篱笆被人破开一个打洞,马上打电话向附近的报警亭报警……

大火刚被扑灭,大家惊魂未定。纵火者又卷土重来,目标是工厂东北角的锅炉房
。这一次,纵火者大胆亮相来了:他们是四五十个日本浪人组成的暴力团伙,咿
里哇啦地吼叫着,把手里的燃烧物拼命往工厂墙里扔,显然这帮家伙这次的偷袭
行动在事前就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除了携带攻击目标的炸药包、硫磺包、装有煤
油的六磅大啤酒瓶以外,他们还配备有手枪和刺刀。

因为有围墙的阻隔,日本暴徒使出浑身解数都大不到目标。他们抛掷的燃烧物纷
纷落在锅炉房前面的天井中,成了遗留下来的罪证。第二天的《申报》报道说,
日本暴徒“未能得逞,恐厂中设有埋伏,须臾遁去”,躲进他们在附近的潜伏地
日商东华纱厂。

这起不大不小的袭击其实是由盐泽少将一手策划。但他更希望的事情是,在上海
引发大面积且无法控制的针对日本人的社会骚乱。当地的报纸透露说,纵火案发
生几天前,就有换上便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三友实业社纺织厂逛纺织厂逛
来逛去,侦察工厂的要害之处。

就在三友实业社纺织厂发生日本暴徒纵火事件的同时,另一路换上便衣的日本海
军陆战队士兵又伙同日本浪人,向三友实业社所在的华德路东口冲去。目标是那
里的一号警察亭。华籍警察——3029号巡捕陈德胜和756号巡捕田润生此刻被浓重
的睡意折磨得无精打采,他们正等待着交差下岗。朦胧中,他们忽然听到警察亭
外的拐角处有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向自己逼来,有些清醒。尚未弄清楚门外发生的
可以情况,亭子里的电话又骤然叫响。陈德胜一把抓过电话,听筒里传出慌张的
呼叫:“三友厂失火了!日本人往厂里扔火瓶子! ……”

田润生透过亭子的窗户,看见一片火光在华德路的尽头引翔巷上空腾起。

“嘭!”警察亭的门猛然被人撞开。十几个身穿和服、西装的日本人冲进来,他
们看见陈德胜正用电话向杨树浦捕房报警,抽刀嗥叫着扑了上去。

警察亭子里大乱。田润生陷于拳脚交加之中虽奋力抵抗,仍被打的鼻青脸肿,他
不得不向门口退去。几个日本人拼命争夺陈德胜手中的话筒,陈死不松手,反而
用脚和肘撞击对方,作困兽之斗。日本人惟恐巡捕队警员增援赶到,,唰地割断
电线,又狠狠地割去陈德胜握住话筒的左手两指。鲜血淋淋,白骨可见,陈巡捕
疼痛倒地,卷身哀嚎。

警亭内门窗玻璃、电话桌椅噼里啪啦全被捣毁。田润生抓住一个空档,夺门而出
,欲逃到捕房去报告。日本人尾随其后,棍棒刀抢亦步亦趋。在临青桥西头,日
本暴徒终于将田润生围住。这位华人巡捕恐有性命危险,抽出手枪,向天空鸣枪
示警,谁知暴徒们听到枪声以后,反倒象受了刺激的狼群一般扑了上去,田润生
连抠扳机,将子弹全部朝他们射去,挥刀砍来的一个流氓当即被击毙倒下,他身
边的两个家伙同时也被子弹射伤,哇哇乱叫。田润生急忙又换上第二个弹夹,但
就在这枪弹停顿的数秒时间中,日本暴徒的长剑短刀接二连三地捅进了他的肚腹
、面额……田润生当即毙命。

田润生———公共租界工部局765号华人巡捕,年二十岁,籍山东。他是盐泽少将
挑起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的第一个受害者。

惨遭伤害的还有刚从杨树浦捕房前来换岗的两名华人巡捕。他俩听到这边传出阵
阵骚动,赶到了警亭。警亭内外暴徒成群,两人上前干预,立刻招来利刃杀伤。
这一伙歹徒估计在纺织厂纵火的同伙已经得手,便拖着死者的尸体从容离去。途
中,他们把陈德胜的皮带、手枪套和白箍黑顶的警察帽扔弃在路边的阴沟中。

天亮了。三友实业纺织厂的老板向租界当局申报损失:“屋顶坏坠烧毁,连同二
十余台被焚的织布机在内,约值四五千两银:厂房遭殃者共七间;因硫磺等引火
,房间大小焦洞露透天空者甚多,颇难修葺。”

这是“一.二八”事变发难时的第一处废墟。

盐泽少将懂得一个被欺辱的民族随时都会无序产生反弹的心理。他需要一种尖锐
的对立,需要那种一触即发的社会氛围来为事变寻找借口,实现自己的政治谋略
和军事的目的。他把在凌晨挑起的事端继续扩演下去:大清早,日租界内的海军
陆战队机枪队会操演习。哒哒爆响的扫射声,传达给周遭的市民阵阵心理恐慌。


下午一时许,日本人在上海炒作的闹剧开始推向高潮。一千多名日侨在公共租界
内“日本人俱乐部”二楼召开“上海日本人居留民大会”。他们选举主席,发表
报告,轮番演说。会议气氛很快达到了沸点,这些日本人把议题转向“压制排日
运动”,心血躁动了两个多钟头,三点过后,他们涌出大楼,组织“请愿”的游
行队伍,整队出发的时候,参加者均手持事前准备好的竹竿、木棍和石块等。游
行队伍

实际就是“问罪之师”,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向日本驻沪领事馆,一路向日本在
上海的海军陆战队的司令部。

当时的中文报刊记者这样记录日本人的游行和中国人的反应:他们或三俩一伙,
穿和服,拖木屐,似酒后游荡;或四五成群,西装肥裤,礼帽遮目,挑逗路人;
或由团伙压阵,高举棍棒,狂呼辱华口号。所到之处,中国人纷纷退至路边,驻
足观望者人头攒动,却无人敢怒言呐喊。

其中一支日本人的游行队伍奔过虬虹路,向北四川路行进。这一带商号林立,铺
面连片。此时,铺面门前街沿上看热闹的人群层层叠叠。大德电器材料铺悬挂有
“抵制日货”的条幅,立刻成为日本人泄愤的对象,商店的门窗玻璃全被打个粉
碎。这会儿,一辆由南向北的125号电车敲着叮叮当当的铃子行驶而来,正好遭遇
那伙在路上撒野的日本人。那伙暴徒们哇哇叫着把车窗砸碎,司机和乘客大半被
横飞的玻璃划伤。紧接着,尾随而来的1507号公共汽车亦同遭厄运。日本人见无
人敢来阻挡,越发猖狂起来,一路打砸过去。北四川路上的中国铺店依次接受他
们的扫荡:德康当铺,义昌电料店,同福泰菜馆,通利洋酒店,明星洋货店,汤
日林酒吧间……

日本人如此不给面子,使公共租界警察当局大为恼火。巡捕田润生尸骨未寒,北
四川路又有几个劝阻日本人的西洋巡捕同样挨了打。当局出动了方盒子式的警备
车,调集了几百名警察到这一带巡行,严加防范。

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毫不示弱,奉盐泽司令官命令,数十辆车顶架着机枪载
满全副武装陆战队士兵的军用卡车,很快驶来北四川路上,车队恰巧与警备车相
遇,日军车根本不予理睬,直端端逼压过去,警车只好委曲退让。徒步行进的日
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六七人一排,左臂缠红布条,队形严整,军靴撼地,空!空
!空!……警察们垂立路边,目光茫然。

1月26日,日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向上海市政府发出通牒:一、向日方道歉;二、
惩凶;三、赔款;四、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1月28日,上海市市长吴铁成接受日方提出的四项要求。当天下午,各报记者闻讯
后,赶到市政府,请吴市长把话“说清楚”。吴铁成面呈瓦灰色,缄默良久,向
新闻界吐出数语:“余为上海市公仆,本市之安全之旨,关系极大,而余实负之
。故不惜牺牲一己,以求上海之安全,房屋毁坏,在所不计。 ”

记者们刚刚跑回报馆发稿,市政府门前又生出一事来。当时有个叫“全国警钟会
”的民间组织,立刻集合了几十名会员,抬着特意铸造的一口一人高的大警钟,
在上海市政府门前发疯似的撞击起来……

警钟狂鸣不已,同胞闻声落泪。撞钟者契而不舍,一直撞击大警钟至下午三时,
又在市区四周游行。警察们这时正在各处查封抗日社团。英法租界各自关闭了路
口的铁栅栏。外侨慌忙迁居,华人逃往车站。

也就在这天下午,两架日本14式水上侦察机出现在上海天空。上海市民第一次看
到了日本飞机的模样,它张着双层机翼,发出轰隆沉闷的马达声。刹那间,这座
活生生的大都市似乎凝固了。万人仰首,众目惶惶。看清楚了:灰色巨鹫的身上
有一团血红的徽记。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雀跃高叫:“飞机!飞机!”

1月29日,日军飞机向闸北抵抗的中国十九路军实施报复轰炸。上海遭受第一次空
袭。商务印书局等处被炸毁。中国空军在何处?

1月28日夜里十一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里冲出数十名士兵,他们臂缠白布条
,骑机器脚踏车,在日本便衣特务的带领下,闪电般闯入闸北通天庵车站。这里
没有中国军队设防。偎坐在碳火旁边取暖的铁路职工听到枪声和叫喊声后,纷纷
逃离。须臾间,车站落入日军手中,成为他们向闸北进攻中国军队的出发地。

凌晨两点,集结后的日军分别由淞沪铁路和虬江路两处开始向中国军队的防线发
起进攻。十九路军将士在防御工事后用机枪向日军扫射,骤然间枪声大作,弹片
横飞。

“一.二八”淞沪事变战幕终于拉开。

同时,在江湾方面进攻的日军初始以步哨冲突为发端,继而与十九路军七十八师
交火,战斗愈演愈烈。

从凌晨的酣睡中惊醒的市民紧裹着身上的棉衣,爬在窗台和屋顶上,观看黎明前
地面上闪烁腾起的弹道的黄色光轨。四时十分,数架14式水上侦察机突然出现在
深沉的晨空中。这些嗡嗡作响苍蝇似的幽灵由东飞向北又转至西南各处,最后在
浦东上空盘旋。这些侦察机对上海市民来说还是陌生的,他们仰望发呆,或许是
平生第一次把内心的恐慌引向了战争的天空。

天终于亮了。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地面的战斗结果:昨夜激战双方均有伤亡。
我军正当防卫,战线牢固。俘获日军装甲车两辆,运兵车三辆。

29日上午,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楷等军事首领通电全国,誓死捍卫
国土,抵抗到底。

全市宣布戒严。

然而,当地面敌我双方血肉相搏,闸北一带巷战激烈之时,空中,却是日军横行
肆虐的境地。天空中看不到一架中国空军的战机。现代战争中,这是中国军队第
一次尝到没有制空权的痛苦滋味。

上午十时许,吴淞口外海面的日本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上又放下四架14式
水上侦察机,它们各佩带数枚炸弹,在平静的海面上起飞,轮番向上海火车北站
,杭州会馆及宝山路一带进行轰炸攻击。这些双翼飞机状如胖肚蜻蜓,侧转机身
斜刺而下,将肚子里的炸弹一古脑儿排泄在东方大都市密集的建筑群落中……

上海城顿时尖啸裂耳,气浪掀撼。

火车北站首先中弹。这里正挤满了从闸北逃出来的难民。。弹片飞迸,骨碎血溅
。呻吟哀嚎,瓦砾一片。与此同时,在城区北边的空中升起另一柱浓烟———当
时中国最大的文化机构,上海商务印书局被“14式”投下的炸弹击中,半天通红
。烈火吞噬了馆内堆积如山的纸张、油墨、印刷物质;厂房和印刷机全部焚毁。
火势汹汹将余烬卷起,飘扬数十里以外。四天之后,日军飞机再次轰炸了商务印
书局所属的东方图书馆。馆内珍藏有宋、元版线装书十余万册,焚烧后积起的纸
灰深可没膝。所藏铜锌铅版融成流质,溢出残墙之外,凝成地壳。

1月30日。日军夸口数日内拿下上海的打算破产。日军地面部队攻势受挫后,增派
海军第一航空队参战。当日凌晨,可载二十一架战斗机的日本航空母舰“凤翔”
号和排水量三万八千吨、可栽战斗机九十九架的日本航空母舰“加贺”号共运来
两个大队的 “中岛AIN—3式” 舰载战斗机和“三菱BIM3”舰载攻击机,它们在
四艘驱逐舰及补给舰的护卫下从马鞍群岛海域驶抵上海,停泊在杨树浦江面。

当日下午,数十架舰载攻击机分批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编成密集的战斗队形,冲
出低矮的阴云,掠过上海天空,炫耀武力。这是继1914年日军在中国青岛击败德
军夺取要塞以来,经过十八年备战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第一次启用装有飞行甲板的
航空母舰投入实战。

2月1日。日军又从沈阳调来二十架轰炸机加强空中的威慑力量。

闸北激战中,日军飞机频频攻击我军天通庵与宝山路一带的防线,轰炸沪杭之间
我国通讯基地。在双方展开巷战肉搏周围的屋顶上,时常有日本军官和日本侨民
用望远镜我军纵深侦察,并不断向空中的战斗机群发出信号,指示轰炸目标。十
九路军官兵尝够了轰炸的苦头,他们组织高射炮和机枪对空射击。偶尔,一架、
两架敌机被击伤,在天空拖走一尾狼烟 ……顿时,地面上响起中国军民的欢呼声


然而,失去领空的城市,天天都有空袭下惨烈的景象。中国空军在那里? 为什么
他们迟迟不在战争中露面?在许多人的记忆中,中日之间的空战始发于1937年8月14日,弱小的中国空军在杭
州湾上空,首次与号称“所向无敌”的侵华日军航空队展开空战。但事实是:中
日首次空战发生于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抗战 期间,第一场空中的战斗在2月
5日爆发。前后延续了二十多天。敌我双方均有损失。本文作者收集了大量珍贵的
历史资料,且为第一次披露。今年1月28日是“一.二八”淞沪事变七十三周年纪
念日,将中日首次空战的历史秘闻之于众,以警醒国人。

鲜为人知的1932——

中日首次空战

作者:章晓

正在中国黄海一代游弋的日本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突然接到日本海军省的
命令:南下上海吴淞口外的马鞍群岛,与早已集结在该海域的日本海军外遣舰队
一起待命。

此时是1932年的1月21日。这条消息是由当年1月下旬某一天的上海《申报》所披
露,但它似乎并没有引起更多的中国人的注意。

载有日本海军制造的水上侦察机的“能登吕”号,在寒冽的海风中向东海驶去。
舰旗猎猎。趴在宽大甲板上的灰色机群像栖息在海礁上的鸥鸟,它们默默倾听着
浮冰撞击舰舷发出的沉重的金属回声。

舰上海军陆战队士兵的黑色帽带和披领在海风中翻飞。日本海军飞行员们竖起了
飞行服上的毛领。他们在了望。哦,中国东海岸可不同于日本,看见山脉便是陆
地了。这里海平面上的长江三角洲,呈现的是淡淡的柔弱的一线,那后面是深深
而辽阔的腹地。

海上,看不见一艘中国军舰。距此三十七年前的二月六日,日本帝国陆海军水陆
夹击大清水师,使其在中国山东省威海卫全军覆灭。现代意义上中国海军,而今
大概有几艘小吨位的舰只,远在南海一隅。天空,寻不着一架中国空军飞机。进
入二十世纪,日本已经形成了“立体作战”的军事战略构想,在与列强蚕食中国
的地面战争中,击败了俄国、德国,攻陷了中国东北大面积的领土。年轻气盛的
帝国航空兵却一直没有遇到可以与之为敌的强硬对手,这是日军飞行员耿耿于怀
的憾事。

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向吴淞口逼近———舰上的日本军人已能嗅到寒风中
内陆河水注入东海参出的泥土腥味。上海日本海军司令部盐泽少将向“能登吕”
号发来密电:速于各舰长,磋商任务!

淞沪上空,暗云低迷。黄浦江右侧的吴淞港浸泡在灰蒙蒙的江雾之中。吴淞口外
的日舰集结已达十艘,它们载有海军陆战队士兵两千人以上,作战飞机二十余架
。上海渔民的小舟偶尔穿行其间,如同巨人足下的蚂蚱。

上海虹口公园附近的日本海军司令部里,盐泽少将策划的一场海陆空立体战争已
经安排周密。盐泽早已对离司令部不远的通天庵火车站的汽笛声感到不耐烦了:
数日之后,那里将被日军占领,切断通往此处的沪杭铁路线—— 此役是日本以海
军陆战队和航空兵为主力,对中国华南腹地进行“穿心战术”的第一仗。

1932年1月20日凌晨两点,日本浪人纵火寻衅,制造日军进攻上海的借口——1月28日
下午4时许,日军侦察机低空飞掠上海市区进行骚扰。

盐泽少将早在日舰云集吴淞口海面之前,便开始在上海搅动敏感的战争气氛了。


1932年初的上海异常沉闷。灰暗阴冷的云层下,东北令人沮丧的战事消息如黏稠
的湿气参入人们的心中。在“九一八”事变的四个月之后,开年既是凶兆:一月
二日锦州陷落;二月六日哈尔滨沦入敌手,现在,山海关车站已悬挂起日本国旗
。上海,这座被外国列强肢解了的中国东方大都市里,中国人天天都可以看到那
些趾高气扬的日本军人、浪人、和商人。由英国人梅查创办的颇有影响的中文《
申报》,在元旦这天刊出了一幅华人商会的志喜广告,那上面除了一番客套话以
外,终于忍无可忍,发布了四个警世大字:勿忘国耻!租界中繁华奢靡的市面,
租界外凄惨黯淡的街巷,我国同胞积淤的刻骨铭心的民族仇恨到处涌动。抵制日
货。发起各界抗日救国会。张贴反日标语。驻守在上海的中国军队第十九路军的
一直处于高度的戒备之中。他们每天挥动大刀习武,把倭寇形象制成砍杀草靶,
以激扬斗志。当时《申报》的《本埠消息》上,不日有报道上海滩三教九流者捐
款抗日的文字,其中一则是 “两妓女助饷—— 福裕南一弄香女老二,福致里龙
藕老四,交捐五十元”。

历史的时针走到1932年1月20日。
这天午夜,上海三友实业社纺织厂的工人正在熟睡中。凌晨两点四十分,他们突
然被值更人员惊恐的呼声吵醒。但见黑暗中的工厂西北角火光熊熊,织布车间燃
烧正烈。工人喊着嚷着,取来灭火机冲向火灾现场。火光中,值更人员发现车间
外面的竹篱笆被人破开一个打洞,马上打电话向附近的报警亭报警……

大火刚被扑灭,大家惊魂未定。纵火者又卷土重来,目标是工厂东北角的锅炉房
。这一次,纵火者大胆亮相来了:他们是四五十个日本浪人组成的暴力团伙,咿
里哇啦地吼叫着,把手里的燃烧物拼命往工厂墙里扔,显然这帮家伙这次的偷袭
行动在事前就是下了一番功夫的:除了携带攻击目标的炸药包、硫磺包、装有煤
油的六磅大啤酒瓶以外,他们还配备有手枪和刺刀。

因为有围墙的阻隔,日本暴徒使出浑身解数都大不到目标。他们抛掷的燃烧物纷
纷落在锅炉房前面的天井中,成了遗留下来的罪证。第二天的《申报》报道说,
日本暴徒“未能得逞,恐厂中设有埋伏,须臾遁去”,躲进他们在附近的潜伏地
日商东华纱厂。

这起不大不小的袭击其实是由盐泽少将一手策划。但他更希望的事情是,在上海
引发大面积且无法控制的针对日本人的社会骚乱。当地的报纸透露说,纵火案发
生几天前,就有换上便衣的日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在三友实业社纺织厂逛纺织厂逛
来逛去,侦察工厂的要害之处。

就在三友实业社纺织厂发生日本暴徒纵火事件的同时,另一路换上便衣的日本海
军陆战队士兵又伙同日本浪人,向三友实业社所在的华德路东口冲去。目标是那
里的一号警察亭。华籍警察——3029号巡捕陈德胜和756号巡捕田润生此刻被浓重
的睡意折磨得无精打采,他们正等待着交差下岗。朦胧中,他们忽然听到警察亭
外的拐角处有急促杂乱的脚步声向自己逼来,有些清醒。尚未弄清楚门外发生的
可以情况,亭子里的电话又骤然叫响。陈德胜一把抓过电话,听筒里传出慌张的
呼叫:“三友厂失火了!日本人往厂里扔火瓶子! ……”

田润生透过亭子的窗户,看见一片火光在华德路的尽头引翔巷上空腾起。

“嘭!”警察亭的门猛然被人撞开。十几个身穿和服、西装的日本人冲进来,他
们看见陈德胜正用电话向杨树浦捕房报警,抽刀嗥叫着扑了上去。

警察亭子里大乱。田润生陷于拳脚交加之中虽奋力抵抗,仍被打的鼻青脸肿,他
不得不向门口退去。几个日本人拼命争夺陈德胜手中的话筒,陈死不松手,反而
用脚和肘撞击对方,作困兽之斗。日本人惟恐巡捕队警员增援赶到,,唰地割断
电线,又狠狠地割去陈德胜握住话筒的左手两指。鲜血淋淋,白骨可见,陈巡捕
疼痛倒地,卷身哀嚎。

警亭内门窗玻璃、电话桌椅噼里啪啦全被捣毁。田润生抓住一个空档,夺门而出
,欲逃到捕房去报告。日本人尾随其后,棍棒刀抢亦步亦趋。在临青桥西头,日
本暴徒终于将田润生围住。这位华人巡捕恐有性命危险,抽出手枪,向天空鸣枪
示警,谁知暴徒们听到枪声以后,反倒象受了刺激的狼群一般扑了上去,田润生
连抠扳机,将子弹全部朝他们射去,挥刀砍来的一个流氓当即被击毙倒下,他身
边的两个家伙同时也被子弹射伤,哇哇乱叫。田润生急忙又换上第二个弹夹,但
就在这枪弹停顿的数秒时间中,日本暴徒的长剑短刀接二连三地捅进了他的肚腹
、面额……田润生当即毙命。

田润生———公共租界工部局765号华人巡捕,年二十岁,籍山东。他是盐泽少将
挑起震惊中外的“一.二八”事变的第一个受害者。

惨遭伤害的还有刚从杨树浦捕房前来换岗的两名华人巡捕。他俩听到这边传出阵
阵骚动,赶到了警亭。警亭内外暴徒成群,两人上前干预,立刻招来利刃杀伤。
这一伙歹徒估计在纺织厂纵火的同伙已经得手,便拖着死者的尸体从容离去。途
中,他们把陈德胜的皮带、手枪套和白箍黑顶的警察帽扔弃在路边的阴沟中。

天亮了。三友实业纺织厂的老板向租界当局申报损失:“屋顶坏坠烧毁,连同二
十余台被焚的织布机在内,约值四五千两银:厂房遭殃者共七间;因硫磺等引火
,房间大小焦洞露透天空者甚多,颇难修葺。”

这是“一.二八”事变发难时的第一处废墟。

盐泽少将懂得一个被欺辱的民族随时都会无序产生反弹的心理。他需要一种尖锐
的对立,需要那种一触即发的社会氛围来为事变寻找借口,实现自己的政治谋略
和军事的目的。他把在凌晨挑起的事端继续扩演下去:大清早,日租界内的海军
陆战队机枪队会操演习。哒哒爆响的扫射声,传达给周遭的市民阵阵心理恐慌。


下午一时许,日本人在上海炒作的闹剧开始推向高潮。一千多名日侨在公共租界
内“日本人俱乐部”二楼召开“上海日本人居留民大会”。他们选举主席,发表
报告,轮番演说。会议气氛很快达到了沸点,这些日本人把议题转向“压制排日
运动”,心血躁动了两个多钟头,三点过后,他们涌出大楼,组织“请愿”的游
行队伍,整队出发的时候,参加者均手持事前准备好的竹竿、木棍和石块等。游
行队伍

实际就是“问罪之师”,他们兵分两路:一路向日本驻沪领事馆,一路向日本在
上海的海军陆战队的司令部。

当时的中文报刊记者这样记录日本人的游行和中国人的反应:他们或三俩一伙,
穿和服,拖木屐,似酒后游荡;或四五成群,西装肥裤,礼帽遮目,挑逗路人;
或由团伙压阵,高举棍棒,狂呼辱华口号。所到之处,中国人纷纷退至路边,驻
足观望者人头攒动,却无人敢怒言呐喊。

其中一支日本人的游行队伍奔过虬虹路,向北四川路行进。这一带商号林立,铺
面连片。此时,铺面门前街沿上看热闹的人群层层叠叠。大德电器材料铺悬挂有
“抵制日货”的条幅,立刻成为日本人泄愤的对象,商店的门窗玻璃全被打个粉
碎。这会儿,一辆由南向北的125号电车敲着叮叮当当的铃子行驶而来,正好遭遇
那伙在路上撒野的日本人。那伙暴徒们哇哇叫着把车窗砸碎,司机和乘客大半被
横飞的玻璃划伤。紧接着,尾随而来的1507号公共汽车亦同遭厄运。日本人见无
人敢来阻挡,越发猖狂起来,一路打砸过去。北四川路上的中国铺店依次接受他
们的扫荡:德康当铺,义昌电料店,同福泰菜馆,通利洋酒店,明星洋货店,汤
日林酒吧间……

日本人如此不给面子,使公共租界警察当局大为恼火。巡捕田润生尸骨未寒,北
四川路又有几个劝阻日本人的西洋巡捕同样挨了打。当局出动了方盒子式的警备
车,调集了几百名警察到这一带巡行,严加防范。

但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毫不示弱,奉盐泽司令官命令,数十辆车顶架着机枪载
满全副武装陆战队士兵的军用卡车,很快驶来北四川路上,车队恰巧与警备车相
遇,日军车根本不予理睬,直端端逼压过去,警车只好委曲退让。徒步行进的日
本海军陆战队士兵,六七人一排,左臂缠红布条,队形严整,军靴撼地,空!空
!空!……警察们垂立路边,目光茫然。

1月26日,日驻沪总领事村井仓松向上海市政府发出通牒:一、向日方道歉;二、
惩凶;三、赔款;四、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1月28日,上海市市长吴铁成接受日方提出的四项要求。当天下午,各报记者闻讯
后,赶到市政府,请吴市长把话“说清楚”。吴铁成面呈瓦灰色,缄默良久,向
新闻界吐出数语:“余为上海市公仆,本市之安全之旨,关系极大,而余实负之
。故不惜牺牲一己,以求上海之安全,房屋毁坏,在所不计。 ”

记者们刚刚跑回报馆发稿,市政府门前又生出一事来。当时有个叫“全国警钟会
”的民间组织,立刻集合了几十名会员,抬着特意铸造的一口一人高的大警钟,
在上海市政府门前发疯似的撞击起来……

警钟狂鸣不已,同胞闻声落泪。撞钟者契而不舍,一直撞击大警钟至下午三时,
又在市区四周游行。警察们这时正在各处查封抗日社团。英法租界各自关闭了路
口的铁栅栏。外侨慌忙迁居,华人逃往车站。

也就在这天下午,两架日本14式水上侦察机出现在上海天空。上海市民第一次看
到了日本飞机的模样,它张着双层机翼,发出轰隆沉闷的马达声。刹那间,这座
活生生的大都市似乎凝固了。万人仰首,众目惶惶。看清楚了:灰色巨鹫的身上
有一团血红的徽记。天真可爱的孩子们雀跃高叫:“飞机!飞机!”

1月29日,日军飞机向闸北抵抗的中国十九路军实施报复轰炸。上海遭受第一次空
袭。商务印书局等处被炸毁。中国空军在何处?

1月28日夜里十一时,日本海军陆战队司令部里冲出数十名士兵,他们臂缠白布条
,骑机器脚踏车,在日本便衣特务的带领下,闪电般闯入闸北通天庵车站。这里
没有中国军队设防。偎坐在碳火旁边取暖的铁路职工听到枪声和叫喊声后,纷纷
逃离。须臾间,车站落入日军手中,成为他们向闸北进攻中国军队的出发地。

凌晨两点,集结后的日军分别由淞沪铁路和虬江路两处开始向中国军队的防线发
起进攻。十九路军将士在防御工事后用机枪向日军扫射,骤然间枪声大作,弹片
横飞。

“一.二八”淞沪事变战幕终于拉开。

同时,在江湾方面进攻的日军初始以步哨冲突为发端,继而与十九路军七十八师
交火,战斗愈演愈烈。

从凌晨的酣睡中惊醒的市民紧裹着身上的棉衣,爬在窗台和屋顶上,观看黎明前
地面上闪烁腾起的弹道的黄色光轨。四时十分,数架14式水上侦察机突然出现在
深沉的晨空中。这些嗡嗡作响苍蝇似的幽灵由东飞向北又转至西南各处,最后在
浦东上空盘旋。这些侦察机对上海市民来说还是陌生的,他们仰望发呆,或许是
平生第一次把内心的恐慌引向了战争的天空。

天终于亮了。人们的注意力被吸引到地面的战斗结果:昨夜激战双方均有伤亡。
我军正当防卫,战线牢固。俘获日军装甲车两辆,运兵车三辆。

29日上午,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楷等军事首领通电全国,誓死捍卫
国土,抵抗到底。

全市宣布戒严。

然而,当地面敌我双方血肉相搏,闸北一带巷战激烈之时,空中,却是日军横行
肆虐的境地。天空中看不到一架中国空军的战机。现代战争中,这是中国军队第
一次尝到没有制空权的痛苦滋味。

上午十时许,吴淞口外海面的日本水上飞机母舰“能登吕”号上又放下四架14式
水上侦察机,它们各佩带数枚炸弹,在平静的海面上起飞,轮番向上海火车北站
,杭州会馆及宝山路一带进行轰炸攻击。这些双翼飞机状如胖肚蜻蜓,侧转机身
斜刺而下,将肚子里的炸弹一古脑儿排泄在东方大都市密集的建筑群落中……

上海城顿时尖啸裂耳,气浪掀撼。

火车北站首先中弹。这里正挤满了从闸北逃出来的难民。。弹片飞迸,骨碎血溅
。呻吟哀嚎,瓦砾一片。与此同时,在城区北边的空中升起另一柱浓烟———当
时中国最大的文化机构,上海商务印书局被“14式”投下的炸弹击中,半天通红
。烈火吞噬了馆内堆积如山的纸张、油墨、印刷物质;厂房和印刷机全部焚毁。
火势汹汹将余烬卷起,飘扬数十里以外。四天之后,日军飞机再次轰炸了商务印
书局所属的东方图书馆。馆内珍藏有宋、元版线装书十余万册,焚烧后积起的纸
灰深可没膝。所藏铜锌铅版融成流质,溢出残墙之外,凝成地壳。

1月30日。日军夸口数日内拿下上海的打算破产。日军地面部队攻势受挫后,增派
海军第一航空队参战。当日凌晨,可载二十一架战斗机的日本航空母舰“凤翔”
号和排水量三万八千吨、可栽战斗机九十九架的日本航空母舰“加贺”号共运来
两个大队的 “中岛AIN—3式” 舰载战斗机和“三菱BIM3”舰载攻击机,它们在
四艘驱逐舰及补给舰的护卫下从马鞍群岛海域驶抵上海,停泊在杨树浦江面。

当日下午,数十架舰载攻击机分批从航空母舰上起飞,编成密集的战斗队形,冲
出低矮的阴云,掠过上海天空,炫耀武力。这是继1914年日军在中国青岛击败德
军夺取要塞以来,经过十八年备战的日本海军航空兵第一次启用装有飞行甲板的
航空母舰投入实战。

2月1日。日军又从沈阳调来二十架轰炸机加强空中的威慑力量。

闸北激战中,日军飞机频频攻击我军天通庵与宝山路一带的防线,轰炸沪杭之间
我国通讯基地。在双方展开巷战肉搏周围的屋顶上,时常有日本军官和日本侨民
用望远镜我军纵深侦察,并不断向空中的战斗机群发出信号,指示轰炸目标。十
九路军官兵尝够了轰炸的苦头,他们组织高射炮和机枪对空射击。偶尔,一架、
两架敌机被击伤,在天空拖走一尾狼烟 ……顿时,地面上响起中国军民的欢呼声


然而,失去领空的城市,天天都有空袭下惨烈的景象。中国空军在那里? 为什么
他们迟迟不在战争中露面?
事变后第八天——2月5日,中国空军的机群终于出现在上海的天空,与日空军交
锋,揭开了中日现代战争史上第一次空战的序幕。

2月5日,停泊在黄浦江上的日本航空母舰“凤翔号”缓缓移动巨大的身躯,择准
风向。舰载攻击机依次进入甲板跑道,冲上雾霭初开的天空。据战后的日军飞行
员回忆,此刻还差几分钟到十点。先后有九架“13式”舰载攻击机起飞后后编队
到达闸北上空实施轰炸。

日机编队随后又飞往上海北部真茹轰炸中国军队通讯基地。3号日军舰载攻击机(
三菱2MT2型)机组成员有藤井大尉、失部大尉、荒木航空兵等三人。当他们飞临
真茹上空时,地面上的中国军队的高射炮、机枪和步枪频频开火,在空中织成一
片火网。藤井想再次降低飞行高度,以求得更精确的命中率。但在左躲右闪之间
,机翼已被炮火洞穿。滕井大尉即刻命令投弹。地面炮火更加猛烈,日机编队顿
时打乱,各自选择方向挣脱火网的围剿。

突然,高空传来阵阵陌生的轰鸣,日军飞行员抬头望去,只见有九架草绿色的战
斗机呼啸着冲出云层,它们从高处压来,日军飞行员发现这些战斗机全部涂有中
国的国徽,不得不仓猝迎战。

据民国时期出版的《空军抗战纪》载:这九架军机分别是一架德制的容克—47型
、五架美制的道格拉斯型、一架英制林柯克型和两架美制柯塞型战斗机。除了林
柯克型,这些战机的性能在当时是弱于日本的“13式”战斗机系列的。这九架中
国军机上共有战斗人员十七名。

航空第六队五架九人——

编号P-6:队长黄毓沛、飞行员黄国聪
编号608:分队长蒋孝棠、飞行员吴星泉
编号607:飞行员黄现奏、赵庆昌
编号602:飞行员胡伟克、余正平
编号610:飞行员朱达先(单独)
航空第七队四架八人——
编号501:副队长秦宗藩、分队长张毓衍
编号701:飞行员朱嘉鸿、谭以德
编号702:飞行员谢廷藩、杨鸿鼎
编号704:飞行员黄正裕、龙怍炎

我军战机在当日晨七点半,相继从南京机场起飞,经过昆山附近时,发现了腾井
大尉带领的三架敌机编队。追至真茹上空时,敌机编队被我地面炮火打散。我军
居高临下,反复用机枪扫射,弹雨倾泻在蛇行般扭动的敌机身上。腾井大尉的座
机被我军航空第六队的五架战机死死咬住,一串串火光鞭子似的向藤井抽来。几
起几落,他乘坐的“13式”舰攻机双翼间的立柱被击断,木制机舱被击穿,碎屑
飞溅。尽管日机陷入了上下夹击之中,他们却放弃了逃遁的机会,开始顽强地与
我军战机展开厮杀。但负伤的藤井座机已经失去了飞行的性能, 摇摇晃晃向低空
滑翔下去……,猛地,一团密集的高射炮火把他的战机紧紧裹住,弹舱被击中,
油箱起火。刹那间,它变成一团暗红色的爆炸火球,吐出支离破碎的机身来。这
是日本空军第一次在中国战场上损失战机和飞行员。

随后的六架敌机编队在我军地面炮火的攻击下,又遭遇我空军驱逐,开始回避这
一空域。我军战机乘势展开攻击。两架敌机被击中起火,它们拖着浓黑的烟柱朝
南翔方向栽倒下去。其中一架“13式”舰攻机勉强飞回了“凤翔”号,另一架最
后在真茹东站西南处的杨家桥空地上坠落。

中国空军终于露面了。在当天上海的《申报》上,刊登了参战空军将士通电全国
的文告,誓词曰“誓抗强梁,爰用集结,以图自己,海枯石烂,此志不谕”。

空中激战仍在继续。“凤翔”号航母又有三架“13式”舰攻机和三架“中岛”AINI型
舰载战斗机再次向真茹上空袭来。损失三架战机以后,这一次他们格外小心。我
军航空第六队的四架战机——三架双座“柯塞”式和一架单座双翼“林柯克”这
时正在真茹上空警戒。驾驶“林柯克”的飞行员叫朱达先,是一位印度籍的青年
人。他们发现西南方向的视野中跳出几个小黑点,便拉起机头躲入高空浓云之中
设伏,伺机向日机发动奇袭。云层下,由平林大尉率领的三架“13”式嗡嗡飞来
,机翼两端太阳徽记已经渐渐能够辨清……朱达先的“林柯克”首当其冲,后面
三架“柯塞”式紧紧跟随而来,向日机发起俯冲攻击。突如其来的的敌情,让平
林大尉着实吃了一惊,他一眼就认出了那架“林柯克”,它灵巧的动作比后面稳
重的“柯塞”式更富有威胁性;它的航速比“13” 式快十余英里,火力与其不相
上下,是日本空军打击的重点。

凭着娴熟的战术动作,日机躲过了中国空军的首轮攻击,他们的编队跃上了高处
。平林大尉和另一领队所茂八郎大尉整理好各自的队形后,对这四架中国战机实
施分割歼灭。其中又以所茂八郎大尉率三架“中岛”集中攻击那架“林柯克”。
交战的空域内没有中国军队的防空火网,这是一场纯粹的空战。

朱达先正欲重新抢占高点,忽然发现三架“中岛”AINI型舰载攻击机以不同的方
向从高空接近直角向自己的“林柯克”压来。他环顾左右,又见友邻的三架“柯
塞”式分别与三架“13”式纠缠。朱达先只好孤机一人,凭着飞机性能上的优势
,躲避“中岛”们猛烈的火力围剿。日军飞行员看得出对方是想寻找机会,咬住
一架,突出围攻,但他们决不给他可乘之机。 “林柯克”攻击再一次扑空。当它
低下机头尚未腾空跃起的时候,“中岛”们又一次集中火力把它压制在下面。几
个回合以后,“林柯克”的机翼上已经出现多处透亮的弹孔,机身渗出屡屡青烟
。它对方力量,它的灵巧,如同被重创的身体因疼痛而反应迟钝。所茂八郎又重
新占据高位,狠狠俯冲下来,大胆逼近…..在五十年后由日本人中山雅洋撰写的
《中国的天空》一书中,记录了所茂八郎当时的空战回忆,他说,此刻,他在逼
近的距离中看得清楚中国空军飞行员那张黝黑的面孔和绿黄色飞行服上的小翻领
了……所茂八郎果断用前舱机枪射击,利用俯冲的惯性又仰首爬升,他看到了中
国空军飞行员身上鲜血淋淋。他是第一个击落中国战机的日本军人。

据仅存的资料记载,朱达先原是广东航空队的飞行员,印度籍华人。他的印度名
字叫什么?现已无法得知。他在广东追随北伐革命,最先在“中山航空队”服役
,用自己名字的谐音取了这个中国名字。此刻,朱达先头部和胸部中弹,鲜血涌
出了飞行帽,血滴被机舱里的气流卷起溅上了面前的挡风玻璃。日军飞行员发现
这架被击中的敌机仍然挣扎着不想坠落,摇摇晃晃向自己的基地飞去。他们再次
袭来,非要逼迫这架敌机坠地焚毁才善罢甘休。他们一直追到我军防空火网的边
缘,被密集的炮火阻击,才侧翼转弯飞离远去。

在这场短暂的空战中,我军的三架“柯塞”式看见“林柯克”被击中后,无心恋
战。飞行员们为了朱达先的安全,被迫撤出战斗。他们飞回我军防空火炮控制的
空域,去寻找战友的下落。日本的战事记录中有一段平林大尉的回忆,他对未能
击落三架“柯塞”,眼睁睁看着它们飞回防空火网而感到遗憾,并且在回程中发
现自己的座机被中国空军击中,留下了十几个弹孔。

朱达先驾驶的“林柯克”挟烟带火,像重伤的士兵带着爬回战壕的渴望在中途倒
下:它迫降在真茹附近的田野上,跌跌撞撞,摔断了机翼,贴倒在土地母亲的身
上。民间传说朱达先被中国士兵从飞机残骸中抢救出来时,尚有一丝呼吸。后来
,他被送进上海租界的一家医院治疗,又被日本浪人所害。这究竟是否真情?倒
成了一个历史之谜。

朱达先,中日首次空战中为国殉难的第一位英雄。

2月6日后,空战突然沉寂几天。中国空军接到密令,要轰炸日本航空母舰。日军
急欲寻找战机,与我决战。

首轮空战的第二天是2月6日,敌我双方的战机不约而同向对方的机场和阵地扑去


由北向南:中国空军飞临闸北,七架战机列队向地面的十九路军官兵摇动双翼致
敬,没有敌机应战。

有南往北:昨日初战得胜的一对搭档,平林大尉率“13式”舰攻机和所茂八郎率
“中岛”AINI型舰载战斗机共同编队向真茹机场悄悄逼近。

真茹机场上九架军机正在试车升温,准备出击。机头螺旋桨嗡嗡飞转,变成了一
朵朵浅绿色的巨伞,三角枕木牢牢顶住颤动的前轮。昨天被击落的那架“林柯克
”的姊妹,当时中国空军仅存的一架“林柯克”被地勤人员擦拭得干干净净。它
的主人是第六航空队副队长黄毓全,刚中断了新婚蜜月返回战场。黄毓全此刻正
在机群中巡视,忽然听到地勤人员惊恐地呼喊“敌机!” “敌机!”

他抬眼张望:三架“13式”和三架 “中岛” 的形影由豆粒一般逐渐涨大。按此
速度,几分钟之内,它们便会飞临机场的上空,把地面上的飞机炸为废铁!

警报。没有预警时间的警报如同丧钟!

黄毓全吼叫着命令:“升空!”“全部升空!”

他用手势指挥着一架架战机莽莽撞撞地驶向跑道,它们先后总算是离开了陆地,
冲上了天空,钻进了流动的阴云。当黄毓全跑向自己的座机——那架已经发动了
的“林柯克”时,“13式”投下的炸弹开始落在机场上,“轰!”“轰!”跑道
上炸出了弹坑,简易的机棚被气浪掀上了天。黄毓全冒死在弹片横飞的跑道上奔
跑,他跳上机翼,纵身坐进机舱,驾驶战机在坑洼不平的跑道上奋力提速,“林
柯克”弹弹跳跳,勉强飞离了跑道。

然而,这架“林柯克”就像一群鹰鹫爪下的一只孤零零的大鸟,在劫难逃。这架
中国空军唯一剩下的单座战斗机,正是日军要全力歼灭的对象,要把它从中国空
军装备系列表上彻底抹去。就在“林柯克”振翅升空的那一刻,完成了第一轮攻
击的日机,正好掉转了机头,从高空向低空的“林柯克”俯冲下来,猛烈开火。
黄毓全操纵飞机正在低速中爬高,日机射出的枪弹撵了上来,他只觉得“林柯克
”像是被人拉住了扬起了的衣衫,奋力而不达。“林柯克”中弹后机翼折断,油
箱起火,弹药炸开。黄毓全昂起的头颅猝然垂下,血肉与机舱一起燃烧,悔恨和
生命一起了却。“林柯克”翻落坠地。所茂八郎再次低空掠过,留下嚣张的声浪
。后来,他第一次闻到了飞机坠毁时那种可怕的烟味,浓烈,恶心。从这一天起
,真茹机场一直空空荡荡。打破这里的冷清和寂寞,那便是五年以后的1937年的
8月,中国空军与日本空军大规模作战的故事了。

中日首次空战也在这一天以后突然沉寂。敌我双方在激战了两天之后,似乎都要
反省一番?

日本人得到了中国空军重新集结的情报。日本海军为防偷袭,迅速把新辟的陆上
基地——日租界内的公大纱厂机场上的飞机全部撤回航空母舰。随后,又匆忙在
上海杨树浦的芝钟纺纱厂外的黄浦江岸上修建一条野战跑道,作为前进基地。

中国空军的中央第二、第四、第六航空队这期间从各处机场集中到杭州的笕桥空
军基地。九架新运到的德国“容克斯”双座战斗机,加上广东空军增援的九架新
“柯塞”,共有三十二架作战飞机在此严阵以待。他们等待着最高当局的密令:
发动总攻击,炸沉日本海军的航空母舰!南京政府想要在结束淞沪战事的谈判中
,赢得关键的几分。笕桥空军基地的位置缩短了攻击日军航空母舰的航程。

然而,天空低云绵雨。那时候,全天候的飞机还没有问世,气候限制了空战。中
国空军飞机数量有限,炸沉日军航母为战争之首要任务,不敢冒然行动,更不敢
让敌机发现笕桥空军基地的备战情况。不过,一直在寻找中国空军主力决战的日
本海军航空队却按奈不住,阴雨稍有停息,他们便又在空中寻衅挑逗。

2月11日、13日、14日日军战机均出动,利用有晴气候多次飞临闸北上空实施轰炸
,阻止我十九路军反攻。14日这天,十余架“13式”舰载攻击机轰炸吴淞口炮台
,我军损失惨重。 20日,数十架次的敌机轮番轰炸居民区,上百名同胞遇难。当
时的上海《申报》称,现场瓦砾废墟,残体碎尸。
美国飞行员肖特义愤填膺,两次升空作战,单机独斗,行踪神勇,留下一世英名。 空袭的范围很快危及到上海虹口机场。那里停放着一架崭新的“波音”218战斗机。这架战斗机是南京政府刚从美国购回,双翼单座。主翼、副翼和尾翼涂成金黄色,机身则通体的蔚蓝色。它的性能比“13式”优越,价钱也比现役的中国空军飞机昂贵,在美军中 “波音”218是驱逐机类型,它的陆军编号为P-12型。随同它一起来到中国的是一位年仅二十七岁的美国飞行员,名叫肖特(ROBRET M. SHOT)。他生于华盛顿州,原任美陆军航空队飞行员,后应波音航空公司之聘, 来华担任这架战机的试飞员。 当这架飞机经海运刚刚抵达上海虹口机场时,正值“一二八”事变爆发。在等待与中国军方交接飞机的日子里,肖特目睹了日本军机滥杀平民的种种罪行,义愤填膺。他在日记中写道:“波音飞机已于一月二十日装配完成,两挺7.7毫米机枪已装满子弹,450匹马力的黄蜂(WASP)发动机也顺利试车完毕。这时候,我正如手执双枪的西部骑士,可惜我是外国人,且是以平民身份来华的试飞员,无法参加作战,深感无奈。” 2月20日,肖特以飞机安全为由,决定把这架新战机转移到南京去,他独身飞过战云密布的天空,引发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空战。 当天清晨,所茂八郎率三架“中岛”从“凤翔号”航空母舰上起飞。日军飞行员先后击落了两架中国空军的“林柯克”,挫去了敌方的利刃,他们感到安全多了。中国空军的战机消遁多日,这三架“中岛”在上海的天空中展示武士的雄风也显得有些轻松。“中岛”们的机翼下很快便是龙华一带的民居了,这一片片像是零乱铺开积木玩具的地方,所茂大尉没有兴趣。继续搜索。忽而,远方云天中一架飞机孤单的影子被所茂大尉敏锐的目光收入,攻击欲望立刻亢奋起来。飞得近了些,日本人又生起疑惑:这架飞机没有任何徽记,虽然涂装的是民用颜色但却是一架美制的新型战斗机。 这就是肖特驾往南京去的那架“波音”。 所茂当即下令将其击落。三架“中岛”杀气腾腾,“波音”却不作回避。它眨眼间掠过“中岛”们五百多米,发挥优越的性能急速爬升,先敌占据了上空的攻击位置,旋即翻身俯冲,扑向敌机领队所茂八郎的座机,射出一串机枪子弹…… 这番娴熟的战术动作来自专业的训练,让躲闪中的所茂大吃一惊,他保持的傲气顿时失去几分。尤其使他不安的是对方根本不理睬他两翼的僚机,单刀直入,擒贼擒王,迎面逼来以求肉搏。空中立刻展开一场激烈的缠斗。“波音”如灵巧的雀鸟,翻腾跃起,冷不丁地射出一排枪弹,首先击中了所茂的“中岛”。这场三比一的空战历时二十多分钟,交手十几个回合,除所茂座机被击中外,另一架“ 中岛”亦被重创。那架花花公子似的“波音”始终毫发未损,主动跳出围困,向南京方向飞去。日机返航时迫降在日租界内的公大纱厂机场,所茂发现自己的座机被凿开了十几个弹洞,不禁倒吸了一口寒气。他在脑子里极力搜寻敌人飞行员的面孔模样,仅是模模糊糊而已。 肖特经过激战飞抵南京后,主动请缨参战,随即连人带机编入中国空军航空队,那架崭新的“波音”被涂装上草绿色和中国徽记。两天以后,肖特在空中和中国空军飞机编队飞行时,突然在中途“迷失”。直到今天,肖特为什么擅自离开编队仍是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后来发生的战事或许能证明他的“迷失”乃是一个美国西部骑士的精神所为。 肖特脱离编队后不久,驾驶战机出现在苏州上空。现在,他又是孤机单人,行踪诡秘,像一只嗅觉灵敏的猎狗。 这一天是2月22日。早晨,小谷大尉率三架“13式”舰载攻击机从日租界的公大机场起飞,在南京、苏州一带侦查。阴云弥漫,视线不佳,他们被迫返航。下午天气阴间晴,小谷又与生田乃木次郎大尉、黑岩利雄三军曹、武雄一夫一等航空兵所驾之三架“中岛”舰攻机再次从公大机场起飞。 率三架“中岛”编队的长机驾驶员是生田乃木次郎大尉,与肖特同龄,当时也是二十七岁。他回忆说,“下午三时三十分,天晴有裂云,云高约一千米,气温摄氏零度,飞行高度约为一千五百米。” 小谷大尉座机后舱机枪手佐佐木一等航空兵回忆说,“升空后在吴淞上空向北飞行,沿途经过江湾镇上空,见地面炮火激烈,同时有高炮向我射击,于是改向西行。四时许抵苏州上空,夕阳斜照在东南面小丘上,太湖的水被阳光映得一片鳞光,苏州城外机场的长条棚厂机库,在金色的余晖中清晰可见,但不见有任何中国飞机的踪影。六点方位有一列火车出现,车首冒着黑烟,徐徐而行,我们正拟攻击……” 生田大尉说,“当时我在小谷大尉后上方约五百米,突然发现右前方四十五度角方位,距离三百米之处,出现一架草绿色的飞机,主翼上的中国国徽清晰可见,型式未能判明,但它的升速极快,于是我立即发出警号,并以手指示向敌机方位,下令备战。依序首先由武雄一夫航空兵俯冲攻击,但这家中国飞机速度极快,早已脱离了射击范围,攻击无效。再由黑岩利雄三军曹自下而上攻击。这架飞机转弯亦是极快,瞬间又避开,我当时则把座机与敌机之间的距离保持,控制飞机速度使敌机保持在机枪瞄准线之内。” 佐佐木航空兵说,“在苏州上空一堆云中,突然有一个小黑点出现,渐渐变大,并以极大的速度向我们座机冲来。我当时,立刻用通讯传话管呼叫:敌机出现在苏州方向,快速接近本机,,马上备战。”前舱的小谷大尉看清楚是中国飞机以后,马上命令三架“13式”改变成密集队形,以后座机枪迎战。“那时我双手紧握机枪瞄准预备射击,中国飞机自一千五百米开始开火,距离由一千、七百、五百米,愈逼愈近……” 这就是那架神秘的“波音”。 肖特占据45度有利的攻击位置,不顾敌机的还击,直取小谷座机,但没有奏效。他又重新占据高空再次发起攻击。佐佐木航空兵说:“他无视生田大尉的座机已经吊在他的尾巴后面,又冲下来向我们攻击,这次也没有击中,旋再以高速掉头而去,速度之快使我们的旋转机枪无法瞄准。” 生田大尉的三架“中岛”与一架“波音”纠缠在一起,彼此上下翻腾,来往交锋,场面十分精彩。 佐佐木说:“在三面夹击中,中国飞机似乎已陷入险境,但见他仍利用其优越性能,猛然急速上升,快速转弯,使生田大尉等扑空冲向我们,险些彼此相撞,逼得我们分散队形。中国飞机乘势活跃,灵活如鹰,在我们的队形中进出自如,专门找‘13式’的麻烦,对其它的则不屑一顾。尽管他三次进攻都不得逞,第四次却不顾一切危险,尽量逼近……” 五十米、三十米、二十米,发疯似的肖特骤然开火,弹雨如注,把小谷座机打的木屑横飞,表皮片片撕裂。“我发觉尾翅中弹,机身开始颠簸摇晃,刹那间,眼镜上感觉被一片红色蒙住了,以为是自己头部受伤,事实是坐中的小谷大尉中弹,鲜血被风吹得我满头满脸。顿时我的左脚失去知觉,鲜血涌出,眼前一片模糊,精神不支,瘫痪在后座舱中。” 当驾驶员崎长中尉挣扎着把这架受到重创的“13式”迫降回基地后,佐佐木才知道,小谷被射中三弹,当场在空中死亡。 咬着“波音”死死不放的生田大尉,待肖特第四个回合攻击小谷座机得胜正在脱离的一瞬间,自一百五十米的有利位置开火射击,并不断用曳光弹的光轨修正弹道。生田回忆说,“我在整个空战中始终保持吊在中国飞机的后面,那时,中国飞机因爬升转弯,未能脱离射击范围,于是我的枪弹如缝衣机般贯穿在它身上,自机尾向机身横扫过去。我清楚看到” 敌机驾驶员身体猛震一下,同时,飞机随即头下尾上向左进入尾旋。冒着烟向下坠落,飞机离地仅六百米,在九分钟之内,一切已成过去,在我面前三千米,三架‘13式’舰攻机正在整理队形返航。” 肖特的“波音”挟裹着浓烟,最后在吴县车坊乡高店无潮港口水中坠落。水柱冲天,悲雨倾盆。他的遗体当日被我同胞从水中捞起,用一口中式楠木棺材成殓。运回上海后,又改装入银灰色美式钢制灵柩。四月二十三日,肖特被安葬在虹桥机场附近。国民政府在南京为肖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追授他为上校,并向专程从美国赶来的他的母亲的和弟弟颁布了勋状。 这年的七月,吴县人民在肖特的殉难处树起了一座仅三米高的华表式花岗岩纪念柱。后来又有人集资在苏州大公园北部的一方空地上建起“肖特义士纪念亭”,亭内竖有欧美式花岗岩纪念碑,碑文铭记:“为正义人道计,纵死亦心所甘,以视同践国之土,食国之毛,独熟视其国之人大宰割呼号而无睹者,体如哉,呜哉!” 生田于战后才知道交战的对手是美国人肖特,他曾在一九七七年四月赴美访问,在肖特的故乡华盛顿州见到了他的弟弟,叙述往事,不胜唏嘘。生田在回忆击落肖特的座机后的感受时说,“我当时并没有感到那种胜利的喜悦,但在空战中极力保持的镇定的情绪已经无法控制,心中只有感到莫名的恐怖,危险和忧虑,双脚不由自主地在舵蹬上打抖,猜疑自己是否受伤,飞机是否被打中,自己还能不能安然返回基地。” 中国空军轰炸日本航空母舰的命令突然被取消。又奉命转移至乔司机场。 2月25日下午,南京大较场。 怀着焦急的心情在南京等待多日的石邦藩,终于盼到了与日本飞机决战的机会。轰炸日本航空母舰的的密令:“待天气转晴,即对日航空母舰发动总攻”---由中央航空队上校石邦藩亲自带往笕桥空军基地。他把这份密令从飞行图囊中取出,放进飞行服里贴身的口袋中。细雨蒙蒙,石邦藩脚下的皮靴溅满了泥浆,他爬上了自己驾驶飞来南京的那架“容克斯”双座战斗机,启动螺旋桨,奔上跑道起飞,冲出雨雾笼罩的金陵城。 下午四时,这架“容克斯”降落在笕桥机场。石邦藩亲手把作战密令交给在这里督战的航空署署长黄秉衡以后,走出作战室与战友们聊天,随后发现的情景让他忐忑不安起来:在停机坪上,攻击日本航空母舰的全部作战力量——三十多架战机密密麻麻依序排列,完全没有伪装。石邦藩的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真茹机场上黄毓全驾驶“林柯克”刚刚升空便被击落的一幕。这次,一旦敌机在空中侦查得手,重演的悲剧会更加惨烈。 心中的烦乱和忧虑还没有排解来,石邦藩又被上司召去。航空署署长黄秉衡告诉他,敌舰已经离开吴淞口,动向不明,高层命令我们改飞蚌埠待命。显然,攻击日航空母舰的命令被取消了,石邦藩感到茫然。还没有等他细想这突如其来的变故,黄秉衡对他一再崔问:转移时间还来得及吗? 石邦藩一看腕表,时间已是四时三十分。时间虽赶不及,但所有的飞机集中在这里,实在是太危险了。石邦藩与黄秉衡商量后决定,立即转移至附近的乔司机场,26日晨再飞蚌埠。
命令传出,三十多架各种类型的中国战机立刻在雨中轰鸣起来,依次飞进垂云之中。笕桥机场最后离开的是地勤人员的乘坐的大卡车。五时刚过,机场跑道已是空空荡荡。不到两个小时,中国空军的这支主力安全转移到了钱塘江边的乔司机场。说它是机场,不如说它是一块平坦的草坪,由空中看来一点显著的目标都没有,相当隐蔽,除了几间临时搭建的草棚以外,几乎没有任何设施。飞行员们来不及带被盖,晚上就睡在厚厚的稻草上。石邦藩通宵未眠,他好几次起身查看草棚内外,害怕火灾发生。查夜的时候,他遇到了机务长曾尧。曾尧回忆说,石邦藩仍然放心不下战机的安全,他要求第二天拂晓之前把飞机加温试车,由三架“ 容克斯”先升空警戒,待所有的飞机起飞后再殿后,必要时可折返笕桥机场加油。 当时的中央航空队一共有七个航空队,每队有九架飞机,配备机种繁多。石邦藩率领的第二航空队全是由九架刚刚新购运到的德制“容克斯”K-47型战斗机组成。不过,从严格的意义上区分,“容克斯”还不能算是战斗机,其设计更便利于俯冲轰炸,它是后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赫赫有名的俯冲轰炸机“容克斯” 87型的前身,在空战中并不擅长格斗。在此之前,中国仅有的三架单座战斗机——两架“林柯克”分别是黄毓全和朱达先的座机,和一架由肖特驾驶的“波音”218型单座战斗机,先后都随英雄捐躯而毁坏。因此,这一批新“容克斯”战机让参战的飞行员格外珍惜。 不出石邦藩所料,2月26日凌晨,日军袭击笕桥机场。,日本在淞沪事变后不久即在上海日租界内的公大纱厂开辟了临时机场。自从接获中国空军结集的情报以后,为防偷袭,日军把公大机场的战机全部撤回了航母。在肖特战死的第二天,日军即派出九架舰载攻击机袭击苏州机场,同时另一批三架舰攻机袭击虹桥机场。这一连串的行动无疑是想找到中国空军的主力,发现其停泊机场后,先于地面上将其全面摧毁。 凌晨五时零五分,天色微明。 在吴淞口外一百三十公里的马鞍群岛附近,日本航空母舰“加贺”与“凤翔”正以全速对准风向施放战机。据参加过这次袭击的日军飞行员回忆,小田原俊郎率九架“13式”舰攻机从“加贺”上起飞,在空中会合从“凤翔”的起飞的所茂八郎,他的编队由六架“中岛”舰战机组成,挂满炸弹。两队编成后,向二百四十公里之外的笕桥机场杀来。 海上轻雾弥漫,诗意朦胧。但对日本飞行员来说,却是视线不佳,扑朔迷离。编队飞行中有的飞机弄错了位置,“中岛”飞进了“13式”的队列,好几次,队形发生混乱,一直到天放大亮才纠正过来。东京时间六点半,这十五架战机才飞过了霞浦外海,七时零五分飞抵笕桥上空。 乔司镇晨鸡初唱。各种型号的中国空军飞机开始在寒风中加温试车。石邦藩正在洗脸,他听到了熟悉的“容克斯”发动机轰鸣。但在人声、机器声和鸡鸣声中,他还听到了一种从远处传来的低沉的隆隆机声。石邦藩的第一个反应就是敌机来了!他扔下毛巾跑出棚外眺望:在遥远的东南方向,晨曦中出现了一群小黑点… …可在这个时候,我军的警戒飞机还没有升空。石邦藩不由得大声呼喊着报警: “敌机!敌机!赶快升空!”别人是否反应到敌情,石邦藩已经顾不上了。他急忙背起降落伞,拉起同机的后舱机枪手沈延世,向停机坪跑去。所幸的是,他那架“容克斯”已经由机械师加温完毕,便迅速登机。他同时命令机械师:“告诉大家要沉着应战。加温不够的飞机不要冒险起飞,敌机临空攻击,注意疏散隐蔽! ” 说罢,他推上油门,拉起驾驶杆,座机在跑道上突奔,很快便跃上了钱塘江上空。紧接着,由赵普明驾驶、龙荣萱任后舱机枪手的一架“珂赛”也紧随起飞。石邦藩飞过江面向上继续爬升以争取有利的攻击位置。后面的赵普明迟到一步,日机已经迫近。赵普明担心敌机对乔司机场的注意,故意向左侧飞升到一千米,远远监视敌机的行动,伺机发起攻击。 大概是浓云的掩护,敌机当时并没有发现地面上的那块大草坪有什么异样,也没有注意到在自己侧翼飞行的中国飞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在下面的笕桥机场上。飞临笕桥上空的小田原大尉好生纳闷:机场上空空如也,大出情报所料,中国空军的飞机到哪里去了呢?狐疑之间,只见一架“容克斯”破云而出,向小田原大尉的座机开火射击…… 石邦藩掩护引开日机,以寡敌众,重伤后被截去左臂;赵普明牺牲后乔司机场改名为普明机场。 石邦藩飞出云层边缘,便发现六架敌方的双翼舰攻机,时机稍纵即逝,刻不容缓,于是他迎头冲去,在一百五十米距离开火后,从敌机的左侧脱离。小田原编队各后舱机枪手还没有来得及还击,这架“容克斯”已飞到他们机尾下的射死角中去。 正准备轰炸笕桥机场的小田原大尉急忙发出信号,让各机悬挂的炸弹全部扔掉,轻装迎战。石邦藩看见地面上冒出数处弹着点的烟火,知道敌机已经仓皇投弹,再次向敌机发起攻击。他从敌机尾部下方连连开火,冲散了九架敌机形成的编队。于是他开始第三次攻击,九架敌机散乱不堪,各自纷飞,转向回窜的航程,其中一架被他击伤的敌机拖着烟尾,低飞飘去。 斗志正旺的石邦藩一时竟然很难找到一正一副的目标进行攻击。这时候,他听到侧翼方向传来阵阵机枪声,转头一看,原来是我军一架“柯塞”正同一架逃离的 “13式”交上了火。这便是随后升空由赵普明驾驶的战机。小田原大尉回忆说, “那时,另一架中国飞机正在攻击安延大尉所率的‘13式’,其第二小队的一号机机翼的杆线被打断,所幸未被击落。”头一个回合得胜,赵普明拉起战机又爬升高空,欲置敌于死地。但就在这一刻,他却发现有六架“中岛”向石邦藩包抄过来,赵普明急得在舱内大喊大叫,可惜,当时的飞机没有无线电通讯系统,石邦藩在远处无法得到他的警告。 石邦藩打散小原大尉的编队以后,以最大的航速追杀逃逸的敌机。他晚于几十秒看见了这六架“中岛”。按先来后到计算,敌机已经是十五架了。我方升空的仅有他和赵普明两架,15:2,实力悬殊太大。 头三架“中岛”由渥美信一大尉率领,所茂大尉率领的三架则转头飞向左侧的天空警戒,他把这次攻击的机会留给了渥美。渥美看到这架“容可斯”正在奋力爬升,知道对方已经作出了作战的反应,便先发制人向它俯冲下来。 俯冲而来的“中岛”,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机型?驾驶“容可斯”的石邦藩对它十分陌生。此番空战以前,他们并没有空战的经历,因此,石邦藩从直觉上判断对方是法国制造的“纽波特”27型战斗机;与他手中的“容可斯”相比,“容可斯”无论是在速度、爬高、占位等方面都比“纽波特”技高一筹,满以为自己稳超胜券。殊不知,这种“中岛”是日本中岛株式会社仿造英国的“斗鸡”式战斗机,它比“纽波特”27型的性能强了许多。 “容可斯”与“中岛”在空中展开格斗,机声怒吼,机枪爆响,烟迹环生。两个回合以后,石邦藩才清楚地意识到自己陷入被动的险恶处境中。除了对手的灵活善战以外,自己刚刚在一比九对“13式”的攻击中,弹药消耗所剩不多,现在又是一比六,让“中岛”占尽上风。 尽管空中厮杀依然难解难分,但这架“容克斯”迟早将被击落已成定局,石邦藩尤做困兽之斗。他后舱机枪被敌机击中,枪栓卡住,机枪手沈延世不能射击,机尾只能眼睁睁地任凭“中岛”,突出的火舌撕咬,前舱机枪弹药又将告罄。据他回忆,他曾一时想利用速度冲出围困,脱离战空,可是堂堂一名空军上校航空队长,岂能在日寇面前退却?更为严重的是乔司机场的草坪上还停满了三十多架尚未升空的战机,若让敌机发现,全部暴露,后果不堪设想。现在,空中只有他和赵普明两机支撑苦战,战死与逃生,荣辱立判。一念至此,石邦藩振作精神继续与“中岛”们周旋。 渥美信一回忆说,“在中国飞机作第二次攻击时,即被我机击中,而且我们很清楚看到后座机枪不能发射,如非故障及射手死亡,所以我们毫无顾忌地采取尾追攻击。” “容可斯”左躲右闪,石邦藩暗暗盘算:敌人已飞行近两个小时,油量即将耗尽,自己或许还有一点以逸待劳的幸运,这使得他心中又生出绝处逢生的希望来。他的战机油箱尚有充分的燃料 ,便最大限度地利用爬升和转弯的性能与敌周旋,争取有利位置,用时间来换取胜利的机会。尽管“容可斯”连连被敌机击中,但都不是要害,石邦藩没有把握决不轻易的开火射击。 乔司机场,按兵不动。 石邦藩极力拖延时间,一个急转弯穿过敌机的射来的阵阵弹雨,一发子弹击中了他的左臂,他觉得那里冰凉、麻木。,被迫用右手操纵控制住油门,拉起最大速度冲出敌机的包围圈……渥美急忙示意两架僚机左右包抄,自己则单刀赴会,直取“容克斯”,逼近到四百米处,渥美迫不及待猛烈开火,不料又被它滑脱。渥美回忆说,“我因距离甚近,多次命中敌机,同时二号与三号机陆续追到开火,直至高度降到一百米时发现它拖着浓烟下坠。” 石邦藩事后回忆起那最为艰辛的时刻:“当时,我被敌机包围,手又受伤,心想既然无法掏出生天,也要与敌机同归于尽,正想着,发动机忽地冒出火焰,接着飞机也强烈地振动起来,那时候,真想立刻跳伞,忽然想起后座的沈延世早上紧急登机时没有带上降落伞,为了生死与共的战友,我不愿意独自逃生,放弃此念之后,心情反而平静很多,左手的鲜血正沿着袖管流到了手套上,凝成血块,左手已经完全不受控制,只好勉强用右手操纵飞机。但此时,发动机的火焰又被风吹及头部,一时间,眼前昏黑,仿佛整个世界都停止,迷糊间忙用右手关闭了油门,双膝夹住了操纵杆,随手拿起灭火器,也记不得自己是怎样把发动机的火焰弄熄灭的。这个时候发动机也因缺油而停车,我只好利用余速尽量向下滑飘。” “在滑飘的时候,敌机仍死追不放,射来的子弹在翼上砰砰作响,尚幸滑行的速度很快,忽然间发现前面有一片干枯的稻田,我急忙操纵飞机迫降,瞬间机轮触地,连续跳跃,越过田亩,跟着寂然不动。但又见敌机追踪至坠机处开火射击,沈延世急忙把我拖离机舱,躲到机腹下,避过敌人射击,而我也心力交瘁……” 这时,我军有位名叫田相国的朝鲜籍飞行员发现了他俩,急速赶来,撕下衬衣为石邦藩止血,他和沈延世把石队长扶到公路边等候救援。 再说赵普明驾驶“柯塞”把安延大尉率领的一架“13式” 击中后,发现石邦藩以一敌六,陷入围攻,立即飞去助战。所茂八郎带着他的僚机将它在离“容克斯” 一千五百米处截住。又是一场以一敌三的拼死肉搏。酣战之间,赵普民的胸部和颈部被所茂射出的三发机枪子弹贯穿,一呼一吸气泡汩汩。俄尔,战机的翼根又被横扫而来的子弹损坏失去控制,“柯塞”趔趔趄趄 ,头低尾高向下栽去。在溅满鲜血的机舱里,赵普明挣扎着稳住操纵杆,将遍体鳞伤的“柯塞”迫降回乔司机场,一时堪称奇迹。 这场近二十分钟的空战至此结束。而渥美信一大尉在追杀石邦藩到最后,油料也将耗尽。这时,他才意外发现了乔司机场那块大草坪上,停满了中国空军的战机,有的已经启动待飞,所茂和渥美大吃一惊,如果这些中国战机升空作战,日机难以幸免。他们掉头爬高,悄然离去。 日机返回“加贺”号和“凤翔”号以后发现,除了被赵普民击伤的一架战机以外,还少了一架“13式”——这就是空战开始的时候被石邦藩冲乱队形后,击中的那架。小田原大尉驾机降低高度在钱塘江口外的海面飞行,寻找它的踪迹。这架属于安延小队的2-443号“13式”受到重创以后,发动机很快被烧毁,它迫降在钱塘江口外海面,随波逐流。机上的鹤岗、泷本、森一等三名飞行员趴在机翼上向低空掠过的小田原“渥风”号舰上空盘旋,扔下了信号球。但他重返“13式”迫降现场时,却不见三人和飞机的踪影。小田原以为他们溺毖,又盘旋三匝以示哀吊。其实,这三个日本人并没有死,当小田原飞走以后,他们以为求援无望,便把残机腹部和尾翼上的太阳徽记用刀割下,戳穿机身将它沉入江水。这三名日军飞行员紧紧抓住浮筒,在刺骨的海水中漂流了很久,最后是日舰“渥风”号打捞起了他们冻僵的躯体。 2月26日,是中日空军首次空战的最后一场战斗。此后,双方均不出击,像是戏剧向高潮推进中一个突然的静场。 其后,石邦藩伤口恶化,终于被截去左臂。国人称这位英勇顽强的军人为“独臂将军”。赵普明重伤无救,每每在昏迷中切齿呼喊升空杀敌。群医无计,他于3月 18日与世长辞。南京政府将乔司机场改名为普明机场,以志纪念。 尾声 战争是政治的继续。 3月2日,南京政府命令闸北抵抗日军的中国第十九路军撤退,被迫结束了这场长达三十三天的战争。计此役中国军民死伤达一万三千余人,财产损失大当时的市值二十亿元以上。5月5日,南京政府与日本签订了屈辱的《淞沪停战协议》。 闸北繁华之地,变成瓦砾之场。 中日双方空军检讨损失,彼此相差无几。中国空军:战机损失6架(一架失事)5死 1伤;日本空军战机损失4架,4四1伤。最高当局顾全了脸面。但是,同胞们对中国空军的表现却议论纷纷。国人最为不能理解的是,为什么不及时炸沉敌人的航空母舰?这其中答案自在南京政府。命令空军远移蚌埠,时值淞沪战事已近结束,谈判桌上讨价还价已见分晓。撤退空军,保存实力,决胜于内战,此乃老蒋的心计。倘若炸沉日本航空母舰或其他舰只,必然扩大战事,突破了当时预定“自卫”的底线。既然南京政府无意与外敌作生死大决战,又何必让空军多此一举呢! 中国空军遥望东南海上硝烟未尽的灰色天空,他们再也没有与日本海军的海空特遣队对阵,射下复仇之箭的机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