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投资OLED加速:拐点2015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30:36
8月,国内最大的显示面板企业京东方,正式通过了最高可达460亿元的“2013年A股市场”最大融资计划。这笔天量的投资,主要投入方向不是京东方已经成熟的LCD液晶显示产业,而是未来的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
据京东方公告显示,以确定用途的募集资金量为375亿(不足部分将由国开行等银行贷款补足),其中涉及OLED面板的项目有三个:鄂尔多斯源盛光电第5.5代AM-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计划利用此次募集资金40亿元;合肥鑫晟光电建设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285以元,利用此次募资资金130亿元;重庆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总投资328亿元,利用此次募集资金152亿元。
三大项目中,鄂尔多斯5.5代OLED项目是已经确定的次世代显示项目,进度最快今年可进入试生产阶段。合肥8.5液晶项目虽然主要目标是液晶产品,但是在背板TFT工艺上升级为金属氧化物技术,在整体规划上考虑了对OLED的未来的改造和兼容。同时,有消息称,此条生产线会优先以每月2000块基板的数量,验证大尺寸OLED生产技术。
最耐人寻味的是重庆328亿的项目。该项目最初被业界解读为8.5代液晶项目。但是,该项目涉及的官方说法却一直使用“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的名称(虽然这一名称也可用在液晶上,但是业界一般不这么使用)。按照业界统一的划代标准,新型显示器件多数指未来的OLED项目,半导体显示器件更是主要用于OLED产品上。但是该项目没有直接提及OLED字眼,可能原因是项目技术选型尚未完成的考虑:这也印证了合肥8.5代线会率先展开OLED量产实验的传闻。考虑到合肥项目已经使用金属氧化物TFT技术,重庆项目的“半导体显示”说法,是指TFT背板上的半导体技术的可能性不大。分析表明,京东方重庆项目有很大可能直接跳过液晶产品,升级为OLED显示项目。
作为国内显示面板大鳄,京东方早已开始进行OLED项目的技术积累。2010年9月20日,京东方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电子科技大学、京东方OLED联合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成都京东方4.5代线开始进行OLED改造。2012年初,京东方展示了基于这条生产线的一系列小尺寸全彩OLED显示屏幕产品,并于同期决定建设鄂尔多斯OLED5.5代线。目前京东方已经基本掌握大型金属氧化物TFT技术、小型低温多晶 硅TFT技术和中小尺寸OLED面板喷墨打印技术。
与面板大鳄京东方投资OLED全面加速同步的是,国内第二家自主大尺寸面板企业,深圳华星光电也开始“大举进入OLED”产品领域。
公开消息表明,截止至2013上半年,华星光电共申请面板技术相关专利2179项,其中半数与OLED显示有关。且旗下4.5代FPD研发试验线相关设备建置已经完成,并成功点亮31寸Oxide(金属氧化物)OLEDR/G/B元件和32寸IGZO(氧化铟镓锌)LCD产品,在GOA、Cu制程等项目上也取得较大进展。华星光电已经明确指出,公司有意投资第二条8.5代面板线,且主要技术方向是金属氧化物AMRGBOLED产品。
考略到华星光电自身的投资能力(虽然目前该项目已经处于盈利阶段),但是一下子拿出200-300亿投资OLED项目,依然需要“外援”的 支持。今年年中,代表深圳市政府的深圳深超科技投资公司决定免除“TCL集团控股子公司华星光电公司第8.5代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项 目逾51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这一事件着实说明深圳市对新兴显示项目的重视和需要。分析认为,未来华星光电能否上马第二条8.5代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深圳市政府。但是,目前华星光电已经开始针对此做技术储备。
除了大尺寸面板线企业关注OLED项目外,中小面板线企业更是已经率先进入“投资人”行列。
截至到2013年5月为止,中国大陆地区中小液晶面板业者投资OLED面板产线共计七条,其中4.5代线4条、5.5代线3条,累计投资约合85亿美元。信阳激蓝、上海天马、上海和辉、佛山彩虹为新建4.5代线;厦门天马、京东方以及昆山国显为5.5代线。这些线都将在2014年进入量产期。因此,业界认为2014年将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和电脑显示器,等中小尺寸显示设备向OLED过渡的转折点。
不包括上游主要设备和材料在内,国内面板业在京东方的带领下,在OLED面板领域的投资规模已经炒股台湾和日本,成为仅次于韩国的另一大 “OLED面板”投资市场。小尺寸多点开花、大尺寸上马箭在弦上的局面,将使得国内显示产业,特别是彩电产业在OLED时代能够紧跟国际潮流。而最新的消 息表明,最快韩系企业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上市OLED彩电产品。
韩企加快OLED彩电抢先布局
2013年,年初LG旗下的OLED电视55EA9800与三星的OLED电视KN55SN相继登陆美国市场,两款产品屏幕规格均为55英寸,售价均定在15000美元(约合92000元人民币)。其中,LG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LG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将新型OLED电视推向海外市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三大彩电市场,必然会成为LG和三星即欧美市场推出OLED电视之后,最可能的选择对象。
2013年8月份,关于OLED电视的另一个消息是:三星大降价。KN55S9柔性OLED电视,韩国本土上市价格为1500万韩元(折合 人民币82258元),目前三星官方正式将其降至99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54319元)。另据美国媒体报导,三星于纽约召开记者会,宣布旗下首款可弯曲 柔性屏OLED电视——55英寸的KN55S9C即日起在美国开卖,售价是8999美元(约合54483人民币),远低于此前的预售价格15000美元。 三星OLED电视降价幅度达到三分之一。这在三星和LG都不能保障OLED面板量产供给数量的背景下,不可能被解读为“追求销量规模”。业界分析,更可能 的原因是三星在产品成品率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三星有意加速推进OLED市场的培养。
与三星和LG推出OLED电视成品同步的是,二者对OLED产业的投资大大加速。
8月份,LG Display正式宣布,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量产OLED面板。虽然比此前计划的2014上半年稍晚了一些,但是这条投资约7,063亿韩元 (约合40.6亿人民币——利用既有液晶线的部分设备和厂房,因此投资得以降低)的8.5代量产线已经开始设备进场安装工序。LG这条增设的8.5代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基板尺寸为2,200㎜×2,500㎜),位于韩国坡州P9工厂内,采用LG传统的低成本WRGB OLED技术,规划月产能为2.6万片(以投入玻璃基板为准)。
三星方面,2013年对OLED的投入将比2012年多40%。韩国时报2012年底曾报道,熟悉内情三星的人士表示,Samsung Display(三星显示)已决定对OLED屏幕生产线投入最多2兆韩元(18亿美元)以便提高产能。2013年7月底三星电子更曾表示,三星显示今年资本开支高达6.5万亿韩元(合5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扩张OLED生产设备。
2013年8月9日,三星通过其子公司与德国OLED厂商Novaled公司达成协议,将以2.6亿欧元(约合3.47亿美元)价格收购后 者。Novaled公司于2001年由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和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合创,专门生产OLED材料,员工大约有130人,主要客户为三 星。此外,8月份消息称,三星已经决定提高对外采购氧化物(Oxide)和低温多晶硅(LTPS)面板的比例,并以此支持其自身LCD线向OLED线的升 级、扩大投资AMOLED面板技术的研发与制造。
在小尺寸OLED产品上,LG和三星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尤其是在柔性OLED屏幕上,二者处于绝对领导地位。LG此前预计从2013年第4季开始量产柔性OLED产品:LG将采用4.5代玻璃切割技术,估计月产能约12000万片。三星柔式OLED面板也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月产能更是达到了约24000片基板。
三星/LG在OLED项目上的高歌猛进,源于该项目良好的“收入预期”。以三星为例,虽然电视用OLED面板依然处于投入期,但是据三星2013年第二季财报显示,三星旗下OLED项目的利润竟高达9亿美元,甚至超越传统液晶(TFTLCD)产品线——三星后者的产能位于全球第二位,按显 示面积规模计算,三星液晶LCD产品产能达到OLED项目的数十倍之多。由此可见,OLED项目的高产出率。
三星等保持OLED项目的高产出率的秘诀无外乎“技术领先性”。据悉,2010年和2011年,三星为确保自己手机产品OLED面板的供给,曾严格控制对外供应。这导致了全球主要OLED手机产品皆出自于三星旗下,成为了三星最大的利润来源:智能手机产品的独特卖点之一。同时,OLED项 目也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目前,三星和LG在OLED项目上的投资几乎占据全球市场一半以上。
OLED技术瓶颈有望突破
2013年7月,友达光电于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2013年显示周上,展示了一款65寸FullHDOLED电视面板。友达此次展示的亮点不是65寸“全球最大的金属氧化物”OLED面板,而是在其采用的工艺上。
大型彩电用OLED显示面板,TFT背板采用金属氧化物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此前三星攻关的、性能更为出色的低温多晶硅技术TFT,由于成品率提升困难,暂时已经被大尺寸OLED阵营打入冷宫。但是,在OLED材料自身的涂覆上,目前业界却存在蒸镀法和打印法的争议。
蒸镀技术的特点是产业成熟,同时有利于实现超精细的分布,但是也有大尺寸化困难、成本更高的劣势。打印法,又称3D打印技术,具有大尺寸化容易、节约OLED材料成本的优势,但是该技术是新兴事物,产业不够成熟。在三星规模化量产的小尺寸OLED项目上,例如5.5代线,OLED涂覆工艺的选择是蒸镀法。其中,第一条5.5代线,受制于蒸镀设备大型化问题,采用了先四分之一切割,后蒸镀的流程:这一流程固然可以再大尺寸线上实现使用小尺寸蒸镀设备的工艺,但是也牺牲了部分成本和生产效率,更牺牲了最终产品的可切割尺寸和切割效率。
此次,台湾友达展示的65寸OLED面板采用的是“6代”蒸镀设备,也是目前最大的蒸镀OLED设备。(LG、三星等在建设的8.5 OLED代线,没有适合的蒸镀设备。如果采用蒸镀工艺只能继续使用,先进行四分之一切割、后蒸镀OLED材料的流程——整体经济效率牺牲非常大。)友达展 示基于6代线尺寸蒸镀设备的65寸OLED面板,一方面意味着大型蒸镀设备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友达6代OLED试验线的建成——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最快几个月的时间内),友达可以向业界供应基于此条线的OLED面板产品,进而打破韩国企业在大尺寸OLED面板供给上的垄断。——这也意味着台湾业者开始进入OLED大尺寸市场。
在OLED产品的另一大工艺方向,3D打印技术上,日系厂商也在积极推进。打印技术是日本工艺产业界的优势技术之一。2013年CSE展会上,松下展出的大尺寸OLED面板产品就采用了3D打印技术。理论上,该技术方案更有利于突破OLED面板的尺寸瓶颈,并降低成本。
2013年6月份,日本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 Co.)发布新闻稿宣布,已研发出利用喷墨法(打印方式)生产高分子OLED面板的技术。该技术可生产出解析度达423ppi的OLED面板(使用 370x470mm尺寸的玻璃基板),在打印技术弱势的解析度指标上已接近“蒸镀生产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得OLED面板成本降低一半,OLED材料较蒸镀法节省90%。如果大尺寸印刷技术成熟,该技术可以迅速使得OLED产品成本低于同品位的LCD产品——这也是业界认定OLED终将取代LCD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而言,大尺寸OLED面板的主要瓶颈集中在涂覆工艺上:无论是蒸镀技术,还是打印技术,在大尺寸产品上都面临成品率的问题。据悉,目 前蒸镀技术为主的小尺寸OLED面板成品率为30-40%,产品价格高于同品位液晶产品37%左右;大尺寸产品成品率只有10-20%,市场价格高于同品 位液晶产品5-10倍。
不过,就如同液晶产品早期经历过的漫长的成品率和大尺寸化爬坡期一样,OLED面板也将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但是,和液晶不同,OLED产品的背板技术不需从头开始积累——在这方面液晶和OLED是通用的。从AMOLED与TFT-LCD在材料工艺和装备等方面的技术相关性来看,二者资源共享性高达70%。尤其是在TFT背板上,二者相关度高达九成以上。可以说,液晶已经为OLED解决了背板部分的所有难题。
实际上,三星、LG对8.5代高世代OLED线的建设,全部基于相应液晶面板线的改造。未来,OLED对液晶的取代过程,将主要是传统液晶面板的改造升级过程:也就是OLED产能增长,必然意味着LCD产能和供给的大量减少。所以,一旦解决了良品率(主要是蒸镀或者印刷工艺)等技术问题,大尺寸AMOLED产线将遍地开花。
2015年将是OLED走向普及的关键转折点
从三星、LG和京东方目前确定的投资节点看,大尺寸线OLED产品2014-2015年投入量产状态是可以期待的。友达等采用的六代线一次蒸镀技术,量产速度可能会在京东方8.5代线之前。如果这期间印刷技术取得一定突破,则整体行业向oled过渡的速度会大举加快。
作为OLED面板建设进程中,最不确定的因素:由夏普和鸿海共同持有的日本界工厂,甚至也有2015年确定LCD向OLED改造的工艺方向 的计划(由于鸿海和夏普的合作已经在去年由热转冷,所以该生产线向OLED过渡将最具不确定性和挑战)。2013年8月8日,鸿海表示,计划于今(2013)年内在日本设立OLED面板的核心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位于鸿海/夏普(Sharp)共同营运的十代线工厂内。该计划可能将拥有120亿日元 预算进行OLED面板相关的设备投资,预估今后3年内将聘用40名OLED面板相关技术人员,其中约20名将于今年内聘用。
从全球面板业的投资分布看,最新的投资集中在触摸屏、OLED和新兴TFT方面,针对于液晶自身的投资正在快速减少。液晶高世代线 方面仅有大陆地区依然在建设(三星LG大陆项目和京东方合肥项目),且这些项目已经完成大部分投资。未来三年内,全球面板业将可能进入OLED项目投资的 高峰,每年投入可达数百亿元人民币。
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 2013年2季度OLED材料研究报告指出,预估2013年全球OLED材料出货金额(营收)将达到5.29亿美元,2017年出货金额上看34.37亿 美元,期间年复合成长率高达60%。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尺寸OLED产品市场的增长。——DisplaySearch这一最新研究数据高于此前的预 估值。这显示,OLED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对此,国内技术出身的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今天OLED的处境,与十年前的LCD、PDP极为相似。那时,LCD、PDP刚刚进入公众视野,很多人认为平板电视离消费者还很遥远,某彩电企业老板甚至信誓旦旦地称“CRT电视还有很长好日子”。——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事与愿违”。2003年还在大量投资背投和CRT电视的企业,2005年不得不对这些投入折计为亏损。
帕乐咨询资深董事、家电专家罗清启更是指出,“不能再以过去的液晶产业周期来衡量现在新技术的周期了”,“在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的前提下,如果还认为一个技术的更替需要很长的周期,这样的观念就要落后了”。
现在是2013年,两三年后,2015年OLED能够像从2003年发展到2005年时的液晶产业一样,给世界带来一个惊喜呢?作为国内彩电和面板产业界更应该“料敌从宽”、“提前布局”。至少,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在这样做了!
http://www.fpdisplay.com/news/info/content-161861-6.aspx8月,国内最大的显示面板企业京东方,正式通过了最高可达460亿元的“2013年A股市场”最大融资计划。这笔天量的投资,主要投入方向不是京东方已经成熟的LCD液晶显示产业,而是未来的OLED半导体显示面板。
据京东方公告显示,以确定用途的募集资金量为375亿(不足部分将由国开行等银行贷款补足),其中涉及OLED面板的项目有三个:鄂尔多斯源盛光电第5.5代AM-OLED有机发光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220亿元,计划利用此次募集资金40亿元;合肥鑫晟光电建设第8.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项目,总投资285以元,利用此次募资资金130亿元;重庆京东方第8.5代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及系统项目,总投资328亿元,利用此次募集资金152亿元。
三大项目中,鄂尔多斯5.5代OLED项目是已经确定的次世代显示项目,进度最快今年可进入试生产阶段。合肥8.5液晶项目虽然主要目标是液晶产品,但是在背板TFT工艺上升级为金属氧化物技术,在整体规划上考虑了对OLED的未来的改造和兼容。同时,有消息称,此条生产线会优先以每月2000块基板的数量,验证大尺寸OLED生产技术。
最耐人寻味的是重庆328亿的项目。该项目最初被业界解读为8.5代液晶项目。但是,该项目涉及的官方说法却一直使用“新型半导体显示器件”的名称(虽然这一名称也可用在液晶上,但是业界一般不这么使用)。按照业界统一的划代标准,新型显示器件多数指未来的OLED项目,半导体显示器件更是主要用于OLED产品上。但是该项目没有直接提及OLED字眼,可能原因是项目技术选型尚未完成的考虑:这也印证了合肥8.5代线会率先展开OLED量产实验的传闻。考虑到合肥项目已经使用金属氧化物TFT技术,重庆项目的“半导体显示”说法,是指TFT背板上的半导体技术的可能性不大。分析表明,京东方重庆项目有很大可能直接跳过液晶产品,升级为OLED显示项目。
作为国内显示面板大鳄,京东方早已开始进行OLED项目的技术积累。2010年9月20日,京东方与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合作共建的“电子科技大学、京东方OLED联合实验室”在成都正式挂牌成立。2011年成都京东方4.5代线开始进行OLED改造。2012年初,京东方展示了基于这条生产线的一系列小尺寸全彩OLED显示屏幕产品,并于同期决定建设鄂尔多斯OLED5.5代线。目前京东方已经基本掌握大型金属氧化物TFT技术、小型低温多晶 硅TFT技术和中小尺寸OLED面板喷墨打印技术。
与面板大鳄京东方投资OLED全面加速同步的是,国内第二家自主大尺寸面板企业,深圳华星光电也开始“大举进入OLED”产品领域。
公开消息表明,截止至2013上半年,华星光电共申请面板技术相关专利2179项,其中半数与OLED显示有关。且旗下4.5代FPD研发试验线相关设备建置已经完成,并成功点亮31寸Oxide(金属氧化物)OLEDR/G/B元件和32寸IGZO(氧化铟镓锌)LCD产品,在GOA、Cu制程等项目上也取得较大进展。华星光电已经明确指出,公司有意投资第二条8.5代面板线,且主要技术方向是金属氧化物AMRGBOLED产品。
考略到华星光电自身的投资能力(虽然目前该项目已经处于盈利阶段),但是一下子拿出200-300亿投资OLED项目,依然需要“外援”的 支持。今年年中,代表深圳市政府的深圳深超科技投资公司决定免除“TCL集团控股子公司华星光电公司第8.5代薄膜电晶体液晶显示器(TFT-LCD)项 目逾51亿元人民币的债务”。这一事件着实说明深圳市对新兴显示项目的重视和需要。分析认为,未来华星光电能否上马第二条8.5代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深圳市政府。但是,目前华星光电已经开始针对此做技术储备。
除了大尺寸面板线企业关注OLED项目外,中小面板线企业更是已经率先进入“投资人”行列。
截至到2013年5月为止,中国大陆地区中小液晶面板业者投资OLED面板产线共计七条,其中4.5代线4条、5.5代线3条,累计投资约合85亿美元。信阳激蓝、上海天马、上海和辉、佛山彩虹为新建4.5代线;厦门天马、京东方以及昆山国显为5.5代线。这些线都将在2014年进入量产期。因此,业界认为2014年将是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和电脑显示器,等中小尺寸显示设备向OLED过渡的转折点。
不包括上游主要设备和材料在内,国内面板业在京东方的带领下,在OLED面板领域的投资规模已经炒股台湾和日本,成为仅次于韩国的另一大 “OLED面板”投资市场。小尺寸多点开花、大尺寸上马箭在弦上的局面,将使得国内显示产业,特别是彩电产业在OLED时代能够紧跟国际潮流。而最新的消 息表明,最快韩系企业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国内上市OLED彩电产品。
韩企加快OLED彩电抢先布局
2013年,年初LG旗下的OLED电视55EA9800与三星的OLED电视KN55SN相继登陆美国市场,两款产品屏幕规格均为55英寸,售价均定在15000美元(约合92000元人民币)。其中,LG电子相关负责人表示,LG计划在今年下半年正式将新型OLED电视推向海外市场。中国市场作为全球第三大彩电市场,必然会成为LG和三星即欧美市场推出OLED电视之后,最可能的选择对象。
2013年8月份,关于OLED电视的另一个消息是:三星大降价。KN55S9柔性OLED电视,韩国本土上市价格为1500万韩元(折合 人民币82258元),目前三星官方正式将其降至990万韩元(折合人民币54319元)。另据美国媒体报导,三星于纽约召开记者会,宣布旗下首款可弯曲 柔性屏OLED电视——55英寸的KN55S9C即日起在美国开卖,售价是8999美元(约合54483人民币),远低于此前的预售价格15000美元。 三星OLED电视降价幅度达到三分之一。这在三星和LG都不能保障OLED面板量产供给数量的背景下,不可能被解读为“追求销量规模”。业界分析,更可能 的原因是三星在产品成品率上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三星有意加速推进OLED市场的培养。
与三星和LG推出OLED电视成品同步的是,二者对OLED产业的投资大大加速。
8月份,LG Display正式宣布,将从2014年下半年开始大规模量产OLED面板。虽然比此前计划的2014上半年稍晚了一些,但是这条投资约7,063亿韩元 (约合40.6亿人民币——利用既有液晶线的部分设备和厂房,因此投资得以降低)的8.5代量产线已经开始设备进场安装工序。LG这条增设的8.5代OLED电视面板生产线,基板尺寸为2,200㎜×2,500㎜),位于韩国坡州P9工厂内,采用LG传统的低成本WRGB OLED技术,规划月产能为2.6万片(以投入玻璃基板为准)。
三星方面,2013年对OLED的投入将比2012年多40%。韩国时报2012年底曾报道,熟悉内情三星的人士表示,Samsung Display(三星显示)已决定对OLED屏幕生产线投入最多2兆韩元(18亿美元)以便提高产能。2013年7月底三星电子更曾表示,三星显示今年资本开支高达6.5万亿韩元(合5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用于扩张OLED生产设备。
2013年8月9日,三星通过其子公司与德国OLED厂商Novaled公司达成协议,将以2.6亿欧元(约合3.47亿美元)价格收购后 者。Novaled公司于2001年由德国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协会和德累斯顿技术大学合创,专门生产OLED材料,员工大约有130人,主要客户为三 星。此外,8月份消息称,三星已经决定提高对外采购氧化物(Oxide)和低温多晶硅(LTPS)面板的比例,并以此支持其自身LCD线向OLED线的升 级、扩大投资AMOLED面板技术的研发与制造。
在小尺寸OLED产品上,LG和三星也处于全球领先位置,尤其是在柔性OLED屏幕上,二者处于绝对领导地位。LG此前预计从2013年第4季开始量产柔性OLED产品:LG将采用4.5代玻璃切割技术,估计月产能约12000万片。三星柔式OLED面板也将在今年下半年量产,月产能更是达到了约24000片基板。
三星/LG在OLED项目上的高歌猛进,源于该项目良好的“收入预期”。以三星为例,虽然电视用OLED面板依然处于投入期,但是据三星2013年第二季财报显示,三星旗下OLED项目的利润竟高达9亿美元,甚至超越传统液晶(TFTLCD)产品线——三星后者的产能位于全球第二位,按显 示面积规模计算,三星液晶LCD产品产能达到OLED项目的数十倍之多。由此可见,OLED项目的高产出率。
三星等保持OLED项目的高产出率的秘诀无外乎“技术领先性”。据悉,2010年和2011年,三星为确保自己手机产品OLED面板的供给,曾严格控制对外供应。这导致了全球主要OLED手机产品皆出自于三星旗下,成为了三星最大的利润来源:智能手机产品的独特卖点之一。同时,OLED项 目也赚取了丰厚的利润。目前,三星和LG在OLED项目上的投资几乎占据全球市场一半以上。
OLED技术瓶颈有望突破
2013年7月,友达光电于加拿大温哥华举办的2013年显示周上,展示了一款65寸FullHDOLED电视面板。友达此次展示的亮点不是65寸“全球最大的金属氧化物”OLED面板,而是在其采用的工艺上。
大型彩电用OLED显示面板,TFT背板采用金属氧化物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此前三星攻关的、性能更为出色的低温多晶硅技术TFT,由于成品率提升困难,暂时已经被大尺寸OLED阵营打入冷宫。但是,在OLED材料自身的涂覆上,目前业界却存在蒸镀法和打印法的争议。
蒸镀技术的特点是产业成熟,同时有利于实现超精细的分布,但是也有大尺寸化困难、成本更高的劣势。打印法,又称3D打印技术,具有大尺寸化容易、节约OLED材料成本的优势,但是该技术是新兴事物,产业不够成熟。在三星规模化量产的小尺寸OLED项目上,例如5.5代线,OLED涂覆工艺的选择是蒸镀法。其中,第一条5.5代线,受制于蒸镀设备大型化问题,采用了先四分之一切割,后蒸镀的流程:这一流程固然可以再大尺寸线上实现使用小尺寸蒸镀设备的工艺,但是也牺牲了部分成本和生产效率,更牺牲了最终产品的可切割尺寸和切割效率。
此次,台湾友达展示的65寸OLED面板采用的是“6代”蒸镀设备,也是目前最大的蒸镀OLED设备。(LG、三星等在建设的8.5 OLED代线,没有适合的蒸镀设备。如果采用蒸镀工艺只能继续使用,先进行四分之一切割、后蒸镀OLED材料的流程——整体经济效率牺牲非常大。)友达展 示基于6代线尺寸蒸镀设备的65寸OLED面板,一方面意味着大型蒸镀设备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友达6代OLED试验线的建成——甚至,在不远的将来(最快几个月的时间内),友达可以向业界供应基于此条线的OLED面板产品,进而打破韩国企业在大尺寸OLED面板供给上的垄断。——这也意味着台湾业者开始进入OLED大尺寸市场。
在OLED产品的另一大工艺方向,3D打印技术上,日系厂商也在积极推进。打印技术是日本工艺产业界的优势技术之一。2013年CSE展会上,松下展出的大尺寸OLED面板产品就采用了3D打印技术。理论上,该技术方案更有利于突破OLED面板的尺寸瓶颈,并降低成本。
2013年6月份,日本住友化学(Sumitomo Chemical Co.)发布新闻稿宣布,已研发出利用喷墨法(打印方式)生产高分子OLED面板的技术。该技术可生产出解析度达423ppi的OLED面板(使用 370x470mm尺寸的玻璃基板),在打印技术弱势的解析度指标上已接近“蒸镀生产技术”。这种技术可以使得OLED面板成本降低一半,OLED材料较蒸镀法节省90%。如果大尺寸印刷技术成熟,该技术可以迅速使得OLED产品成本低于同品位的LCD产品——这也是业界认定OLED终将取代LCD的原因之一。
就目前而言,大尺寸OLED面板的主要瓶颈集中在涂覆工艺上:无论是蒸镀技术,还是打印技术,在大尺寸产品上都面临成品率的问题。据悉,目 前蒸镀技术为主的小尺寸OLED面板成品率为30-40%,产品价格高于同品位液晶产品37%左右;大尺寸产品成品率只有10-20%,市场价格高于同品 位液晶产品5-10倍。
不过,就如同液晶产品早期经历过的漫长的成品率和大尺寸化爬坡期一样,OLED面板也将经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但是,和液晶不同,OLED产品的背板技术不需从头开始积累——在这方面液晶和OLED是通用的。从AMOLED与TFT-LCD在材料工艺和装备等方面的技术相关性来看,二者资源共享性高达70%。尤其是在TFT背板上,二者相关度高达九成以上。可以说,液晶已经为OLED解决了背板部分的所有难题。
实际上,三星、LG对8.5代高世代OLED线的建设,全部基于相应液晶面板线的改造。未来,OLED对液晶的取代过程,将主要是传统液晶面板的改造升级过程:也就是OLED产能增长,必然意味着LCD产能和供给的大量减少。所以,一旦解决了良品率(主要是蒸镀或者印刷工艺)等技术问题,大尺寸AMOLED产线将遍地开花。
2015年将是OLED走向普及的关键转折点
从三星、LG和京东方目前确定的投资节点看,大尺寸线OLED产品2014-2015年投入量产状态是可以期待的。友达等采用的六代线一次蒸镀技术,量产速度可能会在京东方8.5代线之前。如果这期间印刷技术取得一定突破,则整体行业向oled过渡的速度会大举加快。
作为OLED面板建设进程中,最不确定的因素:由夏普和鸿海共同持有的日本界工厂,甚至也有2015年确定LCD向OLED改造的工艺方向 的计划(由于鸿海和夏普的合作已经在去年由热转冷,所以该生产线向OLED过渡将最具不确定性和挑战)。2013年8月8日,鸿海表示,计划于今(2013)年内在日本设立OLED面板的核心技术研发中心,该中心位于鸿海/夏普(Sharp)共同营运的十代线工厂内。该计划可能将拥有120亿日元 预算进行OLED面板相关的设备投资,预估今后3年内将聘用40名OLED面板相关技术人员,其中约20名将于今年内聘用。
从全球面板业的投资分布看,最新的投资集中在触摸屏、OLED和新兴TFT方面,针对于液晶自身的投资正在快速减少。液晶高世代线 方面仅有大陆地区依然在建设(三星LG大陆项目和京东方合肥项目),且这些项目已经完成大部分投资。未来三年内,全球面板业将可能进入OLED项目投资的 高峰,每年投入可达数百亿元人民币。
市场研究机构NPD DisplaySearch 2013年2季度OLED材料研究报告指出,预估2013年全球OLED材料出货金额(营收)将达到5.29亿美元,2017年出货金额上看34.37亿 美元,期间年复合成长率高达60%。其中,起到关键作用的是大尺寸OLED产品市场的增长。——DisplaySearch这一最新研究数据高于此前的预 估值。这显示,OLED产业正在加速发展。
对此,国内技术出身的家电专家刘步尘表示,今天OLED的处境,与十年前的LCD、PDP极为相似。那时,LCD、PDP刚刚进入公众视野,很多人认为平板电视离消费者还很遥远,某彩电企业老板甚至信誓旦旦地称“CRT电视还有很长好日子”。——但是,最后的结果是“事与愿违”。2003年还在大量投资背投和CRT电视的企业,2005年不得不对这些投入折计为亏损。
帕乐咨询资深董事、家电专家罗清启更是指出,“不能再以过去的液晶产业周期来衡量现在新技术的周期了”,“在产品更新速度加快的前提下,如果还认为一个技术的更替需要很长的周期,这样的观念就要落后了”。
现在是2013年,两三年后,2015年OLED能够像从2003年发展到2005年时的液晶产业一样,给世界带来一个惊喜呢?作为国内彩电和面板产业界更应该“料敌从宽”、“提前布局”。至少,京东方和华星光电已经尽自己最大努力在这样做了!
http://www.fpdisplay.com/news/info/content-161861-6.aspx
战略投资,对业内会产生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