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气革命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2:13:42
页岩气革命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

2013年 09月 05日 13:24

Brian Spegele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荷兰皇家壳牌与中国石油集团在中国毛坝的一处钻井平台。

几年前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 简称:壳牌)开始投入数十亿美元开采中国页岩气之举看似是一次不容错过的赌注,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页岩气储量和最大的能源市场,并且中国政府主张扩大页岩气生产。

不过,对于壳牌及其合作伙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而言,现实困难加大了赌注风险。

开采地区崎岖的地形、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深埋地下的气层带来了严峻的技术挑战。该地区人口密集、耕地多,钻探点不得不设在距离像毛坝这样的村庄住家方圆360英尺内,此举令当地村民感到不安,他们抱怨因此产生的噪音、灰尘和环境问题。为顺利推进项目,壳牌及其合作伙伴就占用当地土地和道路以及带来的种种不便向当地村民和当地政府官员提供补偿。

虽然壳牌打入中国页岩气市场的速度要快于其竞争对手,但从该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的经历来看,要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局面并非易事。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信息,中国、阿根廷和阿尔及利亚的页岩气储量要大于美国。但种种障碍使得开发这些资源的难度要比开发德克萨斯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美国本地资源大得多。

中国等一些页岩气储量丰富国家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而且在钻井承包商培训方面也缺乏一套现代安全标准。而法国和保加利亚等其他国家对开采页岩气所需的水力压裂设置了法律障碍。

与美国关于土地所有者通常拥有所属地下页岩气开采权的法律规定不同,其他许多国家的矿产为政府所有,而且开采地附近的居民只能获得少量的补贴。

据某行业会议上传阅的一份3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壳牌管理人士称,由于出现村民自发抵制和政府要求暂停运营的问题,从2010年5月(当时壳牌正在该地区进行前期勘探)到2013年3月,该公司在19口油井损失了535个工作日。报告称,许多村民抱怨的根源都是经济纠纷。

壳牌管理人士称,公司在中国的页岩项目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只钻了约30口油井,现在就断言项目能否成功还为时尚早。他们表示,钻井活动正在按计划进行,而且人口密集和地况复杂也是向新地区拓展业务的能源公司经常遇到的难题。壳牌没有公布该项目的预估成本,但表示,每年在中国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费用大约是10亿美元。

中国的岩石结构本身就增添了开采页岩气的难度。据壳牌研究人员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地下压力偏高,因此前期钻探出现了一些油井套管变形的问题。壳牌首席技术长Gerald Schotman说,一般来说,在中国,油井要挖到很深才能找到页岩气。

监管障碍也增加了在中国开采页岩气的风险。中国现在还没有关于压裂法的正式监管规则,而且,为了抵御通货膨胀,政府还控制了天然气的价格,这可能会令企业利润承压。

即便如此,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巨大的储量以及政府推动清洁能源的努力,都让中国成为壳牌等大型油企垂涎的目标。

壳牌首席执行长傅赛(Peter Voser)去年在中国中央党校发表演讲时称,天然气有望点燃一场和北美类似的能源革命。

由于能降低对进口天然气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煤炭的依赖,中国政府支持页岩气开发。政府称,力争到201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高于2010年4%左右的占比。政府还制定了一项宏伟的目标,到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而在去年页岩气的产量还几乎为零。

中国对于壳牌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该公司错过了美国页岩气繁荣期带来的大部分利润。小型公司率先在美国进行了页岩气开采,并抢先获得了很多储量最丰富的钻探区块。等到壳牌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 XOM)等大公司进入的时候,他们支付了溢价,而且又赶上了天然气价格下跌。

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6年壳牌的领导层就与中国政府官员讨论了在中国开采页岩气的事宜。但考虑到中国有限的水资源、未知的地质情况和人口密度,部分壳牌高管依然持怀疑态度。

据参与壳牌中国业务考虑的人士称,部分壳牌高管对与中国国有企业合作也心存戒备。这些人士称,壳牌与中国官员就其他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谈判持续了十年,到本世纪初才结束,但壳牌由此获得的业务并不及管理层的预期。

由于壳牌认为迫切需要从页岩气繁荣中分一杯羹,到2011年壳牌董事会成员访问中国时,这种戒备心理得以消散。据随同壳牌董事会成员访问中国的一位人士称,对于访问中国偏远地区页岩气田的壳牌董事会成员来说,中国似乎是一个可以替代北美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壳牌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于2011年在一个页岩气早期勘探井中开采到了页岩气。在2012年,壳牌抢在了竞争对手前面,成为首家(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家)与中国石油集团在四川盆地达成产量分成合同的国外公司。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 Co.)和雪佛龙公司(Chevron Corp.)等壳牌的竞争对手也在中国进行页岩气勘探,但并未做出如此重大的投入。

虽然壳牌希望在中国尽早开始生产,但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中国石油集团却遇到了官僚主义、政治层面和地质结构方面的阻力。政府监管部门用了约一年时间才正式批准了壳牌与中国石油集团的合作协议。

壳牌管理人士在上述3月份行业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壳牌是在全球人口最密集、耕地最集中的国度开始生产,当地村民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抗议导致油井损失了工作日。

为了应对这种人口和耕地集度状况,工程师们称,他们将钻井平台规模由2.5英亩左右缩小到略超过1.5英亩。这限制了从一个单一地点钻井的数量。

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壳牌工人在3月份的报告中称,虽然公司表示生产符合国际安全规范,但钻井项目的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如何解读安全指引存在明显的不同预期。该公司未对此进一步置评。

同时,电力和水资源短缺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壳牌的管理人士称,为了避免与农民争夺地下水,钻井公司建设了大范围的临时PVC管道网络和储水罐,给钻井工地提供用水。壳牌管理人士还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另一份报告中指出,当地供电也不稳定,这意味着公司不得不安装备用的柴油发电机。

毛坝的钻井工作开始于4月份,工人到达后首先要修缮当地的道路,此举最初受到了村民的欢迎。随后,卡车开始运输设备,掀起了尘土,村民们抱怨说,尘土使他们不得不关闭窗户。

在毛坝靠近壳牌-中国石油集团钻井作业地附近,一对靠池塘养鱼并卖鱼维持生计的夫妇起初对这个项目感到高兴。妻子称,那些新铺的碎石路在雨天更安全了。

但这对夫妇称,他们发现在钻井作业增多之后,他们的鱼死了。他们说,怀疑这是钻井点排放的污水造成的,并找到工人质问,但工人们说不是他们的责任。壳牌钻井点的一位管理人士称,污水都是用卡车运出毛坝的,因而不可能是钻井污水污染了鱼塘。这位管理人士称,造成鱼死的原因可能是干旱和热浪。

毛坝居民邓发贵(音译)称,他担心钻井破坏了水质。近期的一个上午,他站在自己家的门口说,从钻井开始的时间前后,他就发现从地下打上来的饮用和洗澡用水变了颜色。壳牌称,该公司采取了确保当地地下水不受污染的措施。

壳牌因征地和带来的其他不便对村民给予补偿。当地政府官员陈家友(音译)表示,每人每亩(约合700平方米或7,500平方英尺)地两年的补偿金可能不低于人民币8,400元(约合1,400美元)。壳牌称,补偿金划拨给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再由它们发放给村级干部,有时候以现金形式发放。

壳牌的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支付的其他补偿金最终也以现金交给地方政府官员。壳牌在公告中称,补偿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符合政府法规,该公司不支付现金,发放现金有违防止腐败的公司政策。但壳牌称,该公司的承包商或者分包商可能出于操作上的便利而支付现金,并要求壳牌承担相应的成本。

毛坝村村长邓玉国(音译)表示,他去年底从在毛坝钻井的公司那里获得了一笔约人民币14,000元的现金补偿款,用于修缮当地道路。壳牌称,该笔补偿金是以壳牌与中国石油集团合资企业的名义通过银行转账给了镇政府的官员,这些官员以现金形式支付给了邓玉国。邓玉国说,这笔钱还没花。

Brian Spegele / Justin Scheck


http://cn.wsj.com/gb/20130905/chw132730.asp?source=whatnews
华尔街日报页岩气革命在中国遭遇水土不服

2013年 09月 05日 13:24

Brian Spegele /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荷兰皇家壳牌与中国石油集团在中国毛坝的一处钻井平台.jpg (42.7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9-6 03:54 上传


荷兰皇家壳牌与中国石油集团在中国毛坝的一处钻井平台。

几年前荷兰皇家壳牌有限公司(Royal Dutch Shell PLC, 简称:壳牌)开始投入数十亿美元开采中国页岩气之举看似是一次不容错过的赌注,因为中国拥有全球最多的页岩气储量和最大的能源市场,并且中国政府主张扩大页岩气生产。

不过,对于壳牌及其合作伙伴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oration.,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而言,现实困难加大了赌注风险。

开采地区崎岖的地形、落后的基础设施以及深埋地下的气层带来了严峻的技术挑战。该地区人口密集、耕地多,钻探点不得不设在距离像毛坝这样的村庄住家方圆360英尺内,此举令当地村民感到不安,他们抱怨因此产生的噪音、灰尘和环境问题。为顺利推进项目,壳牌及其合作伙伴就占用当地土地和道路以及带来的种种不便向当地村民和当地政府官员提供补偿。

虽然壳牌打入中国页岩气市场的速度要快于其竞争对手,但从该公司拓展中国市场的经历来看,要复制美国页岩气繁荣局面并非易事。据美国能源情报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的信息,中国、阿根廷和阿尔及利亚的页岩气储量要大于美国。但种种障碍使得开发这些资源的难度要比开发德克萨斯州和宾夕法尼亚州等美国本地资源大得多。

中国等一些页岩气储量丰富国家的公路、水利等基础设施并不完善,而且在钻井承包商培训方面也缺乏一套现代安全标准。而法国和保加利亚等其他国家对开采页岩气所需的水力压裂设置了法律障碍。

与美国关于土地所有者通常拥有所属地下页岩气开采权的法律规定不同,其他许多国家的矿产为政府所有,而且开采地附近的居民只能获得少量的补贴。

据某行业会议上传阅的一份3月份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壳牌管理人士称,由于出现村民自发抵制和政府要求暂停运营的问题,从2010年5月(当时壳牌正在该地区进行前期勘探)到2013年3月,该公司在19口油井损失了535个工作日。报告称,许多村民抱怨的根源都是经济纠纷。

壳牌管理人士称,公司在中国的页岩项目尚处于初级阶段,目前只钻了约30口油井,现在就断言项目能否成功还为时尚早。他们表示,钻井活动正在按计划进行,而且人口密集和地况复杂也是向新地区拓展业务的能源公司经常遇到的难题。壳牌没有公布该项目的预估成本,但表示,每年在中国开发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的费用大约是10亿美元。

中国的岩石结构本身就增添了开采页岩气的难度。据壳牌研究人员3月份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地下压力偏高,因此前期钻探出现了一些油井套管变形的问题。壳牌首席技术长Gerald Schotman说,一般来说,在中国,油井要挖到很深才能找到页岩气。

监管障碍也增加了在中国开采页岩气的风险。中国现在还没有关于压裂法的正式监管规则,而且,为了抵御通货膨胀,政府还控制了天然气的价格,这可能会令企业利润承压。

即便如此,中国不断增长的能源消费、巨大的储量以及政府推动清洁能源的努力,都让中国成为壳牌等大型油企垂涎的目标。

壳牌首席执行长傅赛(Peter Voser)去年在中国中央党校发表演讲时称,天然气有望点燃一场和北美类似的能源革命。

由于能降低对进口天然气和对环境造成污染的煤炭的依赖,中国政府支持页岩气开发。政府称,力争到2015年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8%,高于2010年4%左右的占比。政府还制定了一项宏伟的目标,到2015年页岩气年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而在去年页岩气的产量还几乎为零。

中国对于壳牌来说尤其具有吸引力,因为该公司错过了美国页岩气繁荣期带来的大部分利润。小型公司率先在美国进行了页岩气开采,并抢先获得了很多储量最丰富的钻探区块。等到壳牌和埃克森美孚(Exxon Mobil co., XOM)等大公司进入的时候,他们支付了溢价,而且又赶上了天然气价格下跌。

据知情人士透露,早在2006年壳牌的领导层就与中国政府官员讨论了在中国开采页岩气的事宜。但考虑到中国有限的水资源、未知的地质情况和人口密度,部分壳牌高管依然持怀疑态度。

据参与壳牌中国业务考虑的人士称,部分壳牌高管对与中国国有企业合作也心存戒备。这些人士称,壳牌与中国官员就其他天然气基础设施的谈判持续了十年,到本世纪初才结束,但壳牌由此获得的业务并不及管理层的预期。

由于壳牌认为迫切需要从页岩气繁荣中分一杯羹,到2011年壳牌董事会成员访问中国时,这种戒备心理得以消散。据随同壳牌董事会成员访问中国的一位人士称,对于访问中国偏远地区页岩气田的壳牌董事会成员来说,中国似乎是一个可以替代北美的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

壳牌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简称:中国石油集团)于2011年在一个页岩气早期勘探井中开采到了页岩气。在2012年,壳牌抢在了竞争对手前面,成为首家(到目前为止也是唯一一家)与中国石油集团在四川盆地达成产量分成合同的国外公司。康菲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 Co.)和雪佛龙公司(Chevron Corp.)等壳牌的竞争对手也在中国进行页岩气勘探,但并未做出如此重大的投入。

虽然壳牌希望在中国尽早开始生产,但该公司及其合作伙伴中国石油集团却遇到了官僚主义、政治层面和地质结构方面的阻力。政府监管部门用了约一年时间才正式批准了壳牌与中国石油集团的合作协议。

壳牌管理人士在上述3月份行业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由于壳牌是在全球人口最密集、耕地最集中的国度开始生产,当地村民和地方政府官员的抗议导致油井损失了工作日。

为了应对这种人口和耕地集度状况,工程师们称,他们将钻井平台规模由2.5英亩左右缩小到略超过1.5英亩。这限制了从一个单一地点钻井的数量。

安全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壳牌工人在3月份的报告中称,虽然公司表示生产符合国际安全规范,但钻井项目的一些利益相关者对如何解读安全指引存在明显的不同预期。该公司未对此进一步置评。

同时,电力和水资源短缺增加了问题的复杂性。壳牌的管理人士称,为了避免与农民争夺地下水,钻井公司建设了大范围的临时PVC管道网络和储水罐,给钻井工地提供用水。壳牌管理人士还在今年早些时候的另一份报告中指出,当地供电也不稳定,这意味着公司不得不安装备用的柴油发电机。

毛坝的钻井工作开始于4月份,工人到达后首先要修缮当地的道路,此举最初受到了村民的欢迎。随后,卡车开始运输设备,掀起了尘土,村民们抱怨说,尘土使他们不得不关闭窗户。

在毛坝靠近壳牌-中国石油集团钻井作业地附近,一对靠池塘养鱼并卖鱼维持生计的夫妇起初对这个项目感到高兴。妻子称,那些新铺的碎石路在雨天更安全了。

但这对夫妇称,他们发现在钻井作业增多之后,他们的鱼死了。他们说,怀疑这是钻井点排放的污水造成的,并找到工人质问,但工人们说不是他们的责任。壳牌钻井点的一位管理人士称,污水都是用卡车运出毛坝的,因而不可能是钻井污水污染了鱼塘。这位管理人士称,造成鱼死的原因可能是干旱和热浪。

毛坝居民邓发贵(音译)称,他担心钻井破坏了水质。近期的一个上午,他站在自己家的门口说,从钻井开始的时间前后,他就发现从地下打上来的饮用和洗澡用水变了颜色。壳牌称,该公司采取了确保当地地下水不受污染的措施。

壳牌因征地和带来的其他不便对村民给予补偿。当地政府官员陈家友(音译)表示,每人每亩(约合700平方米或7,500平方英尺)地两年的补偿金可能不低于人民币8,400元(约合1,400美元)。壳牌称,补偿金划拨给更高一级的政府部门,再由它们发放给村级干部,有时候以现金形式发放。

壳牌的一位发言人称,该公司向中国合作伙伴支付的其他补偿金最终也以现金交给地方政府官员。壳牌在公告中称,补偿金的发放标准和程序符合政府法规,该公司不支付现金,发放现金有违防止腐败的公司政策。但壳牌称,该公司的承包商或者分包商可能出于操作上的便利而支付现金,并要求壳牌承担相应的成本。

毛坝村村长邓玉国(音译)表示,他去年底从在毛坝钻井的公司那里获得了一笔约人民币14,000元的现金补偿款,用于修缮当地道路。壳牌称,该笔补偿金是以壳牌与中国石油集团合资企业的名义通过银行转账给了镇政府的官员,这些官员以现金形式支付给了邓玉国。邓玉国说,这笔钱还没花。

Brian Spegele / Justin Scheck


http://cn.wsj.com/gb/20130905/chw132730.asp?source=whatnews
华尔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