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文章彻底退出教材?没有的事!(记者已经调查此谣言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4 12:29:33


http://bjyouth.ynet.com/html/2013-09/05/content_8305.htm

  网传

    “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昨日,这样一则耸动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并搅动着公众的视神经。“孔乙己”的酸腐、藤野先生”的刚正、百草园的童趣……通过中小学语文课本,鲁迅先生的这些经典作品深入人心。听闻全被删掉,数万网友表示不解。

    调查

    1.删除一篇课文《风筝》
    2.变为“删除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
    3.传为“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
    4.核实: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六篇鲁迅作品

    昨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实,相关负责人对此否认,并称这样的消息是扭曲事实,本次只是在七年级语文的上册去掉了一篇《风筝》。

    该负责人还强调,目前的初中课本里,鲁迅是近现代作家中选用作品数量最多的,有六到七篇。以鲁迅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使今后修订,也不太可能全部舍弃其作品。

    传言

    删除鲁迅个别文章 传成最后一篇


    这则消息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北青报记者搜索发现,昨日上午,《河南商报》先报道了人教版语文教材调整一事,但其主标题是《送走鲁迅,迎来史铁生》,肩题中提及“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大调整,30篇课文换了9篇”。

    文中提到修订后的课本中,9篇文章被更换,包括鲁迅的《风筝》及郭沫若、周国平等人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史铁生、丘吉尔等。专家分析称,鲁迅的很多文章比较深刻,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

    但某门户网站转载中,标题变成了“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专家称过于深刻”,在文中某一部分,该网站编辑在记者语句后面增加了括号“某某编者注:在此之前,《风筝》是鲁迅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教材所保留的最后一篇文章”。

    扩散

    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


    正是所加备注,让这条新闻在随后的传播中“变了味儿”。在新浪微博中,一个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蓝V微博,将标题变成“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微博中还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最后一篇鲁迅文章《风筝》也消失了”。但点进链接,文章仍为《河南商报》相关报道。到下午3时,转发量已经超过1万次。

    由于该微博本身的影响力,北青报记者发现,众多官方微博及普通网友都在跟进、转发。该条信息迅速登上多家网站首页或其新闻推送的头条新闻里。不完全统计,数万网友参与到讨论中。

    但多半网友对此表示不解。网友小鱼认为,“读点鲁迅是好的,也不见得都深刻,我以前学过的课文,现在能记得住的还真都是鲁迅的,像什么百草园三味书屋、故乡、社戏。”

    核实

    初中教材鲁迅作品有六篇之多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扭曲事实。”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实情况时,相关负责人吴先生已经关注到网上所传的信息,他“很气愤”,因为鲁迅文章在语文课本中“分量不轻”。

    吴先生介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出版社今年对七年级语文上册内容进行一定的“微调”,替换了部分文章。

    本次确实删除了鲁迅的《风筝》、周国平的《人生寓言》、流沙河的《理想》等几篇文章。但就此说“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除了小学大家耳熟能详的节选《少年闰土》,初中其他五册课本中,也均有鲁迅的作品,每个学期都有一到两篇,比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篇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微博昨天表示: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原因

    为何删除《风筝》


    中小学语文教材调整篇目的依据是什么,为何《风筝》本次被“请出”七年级上册?吴先生解释称,据不少一线老师反映,《风筝》等课文教学有难度,刚上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也费劲,所以这次便进行了调整。朝阳区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学语文老师称,近几年的教学中,确实有部分孩子反映《风筝》等课文太深,理解不透。

    据悉,除了教育部门的要求,出版社自主的日常修订都是小幅度的,比如个别字句、段落,像篇幅增减等较大规模的,一般三到五年才会进行一次。出版社随时收集一线教师、学生的意见,吸取其中合理的建议,并体现到教材的修订当中。

    “今后会保留相当的篇幅跟分量,只是会以更适合老师教学、学生接受的方式出现。”吴先生认为,以鲁迅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使今后修订,也不太可能全部舍弃其作品。

    吴先生也关注到部分人士对教材调整发表的没来头的猜测及评论,在他看来,实在有点莫名其妙,“也许是社会浮躁的表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鲁迅作品是不会消失的。”

    链接

    目前人教社版初中课本中,选用的鲁迅文章名录(来源:人教社官网电子课本):

    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阿长与山海经》,在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中,还有一篇与之相关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八年级下:《藤野先生》

    九年级上:《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下:《孔乙己》

    文/本报记者 孙静 线索提供/应先生

http://bjyouth.ynet.com/html/2013-09/05/content_8305.htm

  网传

    “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昨日,这样一则耸动的消息在互联网上迅速传播,并搅动着公众的视神经。“孔乙己”的酸腐、藤野先生”的刚正、百草园的童趣……通过中小学语文课本,鲁迅先生的这些经典作品深入人心。听闻全被删掉,数万网友表示不解。

    调查

    1.删除一篇课文《风筝》
    2.变为“删除鲁迅在教科书中的最后一篇文章”
    3.传为“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
    4.核实: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六篇鲁迅作品

    昨日下午,北京青年报记者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实,相关负责人对此否认,并称这样的消息是扭曲事实,本次只是在七年级语文的上册去掉了一篇《风筝》。

    该负责人还强调,目前的初中课本里,鲁迅是近现代作家中选用作品数量最多的,有六到七篇。以鲁迅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使今后修订,也不太可能全部舍弃其作品。

    传言

    删除鲁迅个别文章 传成最后一篇


    这则消息是怎样传播开来的?北青报记者搜索发现,昨日上午,《河南商报》先报道了人教版语文教材调整一事,但其主标题是《送走鲁迅,迎来史铁生》,肩题中提及“人教版七年级语文教材大调整,30篇课文换了9篇”。

    文中提到修订后的课本中,9篇文章被更换,包括鲁迅的《风筝》及郭沫若、周国平等人作品,取而代之的是贾平凹、史铁生、丘吉尔等。专家分析称,鲁迅的很多文章比较深刻,内容不适合初中生阅读。

    但某门户网站转载中,标题变成了“人教版语文教材删掉鲁迅文章专家称过于深刻”,在文中某一部分,该网站编辑在记者语句后面增加了括号“某某编者注:在此之前,《风筝》是鲁迅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教材所保留的最后一篇文章”。

    扩散

    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


    正是所加备注,让这条新闻在随后的传播中“变了味儿”。在新浪微博中,一个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蓝V微博,将标题变成“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微博中还提到“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本最后一篇鲁迅文章《风筝》也消失了”。但点进链接,文章仍为《河南商报》相关报道。到下午3时,转发量已经超过1万次。

    由于该微博本身的影响力,北青报记者发现,众多官方微博及普通网友都在跟进、转发。该条信息迅速登上多家网站首页或其新闻推送的头条新闻里。不完全统计,数万网友参与到讨论中。

    但多半网友对此表示不解。网友小鱼认为,“读点鲁迅是好的,也不见得都深刻,我以前学过的课文,现在能记得住的还真都是鲁迅的,像什么百草园三味书屋、故乡、社戏。”

    核实

    初中教材鲁迅作品有六篇之多


    “根本不是那么回事,这是扭曲事实。”昨日下午,北青报记者向人民教育出版社核实情况时,相关负责人吴先生已经关注到网上所传的信息,他“很气愤”,因为鲁迅文章在语文课本中“分量不轻”。

    吴先生介绍,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义务教育阶段新课程标准,出版社今年对七年级语文上册内容进行一定的“微调”,替换了部分文章。

    本次确实删除了鲁迅的《风筝》、周国平的《人生寓言》、流沙河的《理想》等几篇文章。但就此说“鲁迅文章彻底退出义务教育教材”是非常不负责任的。除了小学大家耳熟能详的节选《少年闰土》,初中其他五册课本中,也均有鲁迅的作品,每个学期都有一到两篇,比如七年级下学期语文开篇便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官方微博昨天表示:人教版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材7-9年级中,鲁迅先生的文章有6篇之多,基本上每一册都有,依然居作家之首位。

    原因

    为何删除《风筝》


    中小学语文教材调整篇目的依据是什么,为何《风筝》本次被“请出”七年级上册?吴先生解释称,据不少一线老师反映,《风筝》等课文教学有难度,刚上初一的学生理解起来也费劲,所以这次便进行了调整。朝阳区一名不愿具名的中学语文老师称,近几年的教学中,确实有部分孩子反映《风筝》等课文太深,理解不透。

    据悉,除了教育部门的要求,出版社自主的日常修订都是小幅度的,比如个别字句、段落,像篇幅增减等较大规模的,一般三到五年才会进行一次。出版社随时收集一线教师、学生的意见,吸取其中合理的建议,并体现到教材的修订当中。

    “今后会保留相当的篇幅跟分量,只是会以更适合老师教学、学生接受的方式出现。”吴先生认为,以鲁迅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即使今后修订,也不太可能全部舍弃其作品。

    吴先生也关注到部分人士对教材调整发表的没来头的猜测及评论,在他看来,实在有点莫名其妙,“也许是社会浮躁的表现”。

    “在义务教育阶段,鲁迅作品是不会消失的。”

    链接

    目前人教社版初中课本中,选用的鲁迅文章名录(来源:人教社官网电子课本):

    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阿长与山海经》,在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中,还有一篇与之相关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八年级下:《藤野先生》

    九年级上:《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下:《孔乙己》

    文/本报记者 孙静 线索提供/应先生
谣言是这样被炮制出来的:

1)门户网站的编辑在新闻稿件中擅自添加虚假不实的评注。

2)微博的大V 再把虚假不实的评注当做新闻本身,进行发布

3)谣言炮制成功。
一个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蓝V微博


从百度快照分析,这个虚假的编者评注,是新浪网所为。



被揭穿后,新浪已经悄悄删除了那条虚假的评注,现在去访问已经看不到了。

http://news.sina.com.cn/c/2013-09-04/111828129714.shtml

从百度快照分析,这个虚假的编者评注,是新浪网所为。

snap232.jpg (68.3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9-5 19:01 上传



被揭穿后,新浪已经悄悄删除了那条虚假的评注,现在去访问已经看不到了。

http://news.sina.com.cn/c/2013-09-04/111828129714.shtml
chicken24 发表于 2013-9-5 18:57
一个拥有2000多万粉丝的蓝V微博

新浪编辑在新闻稿件中添加虚假不实的评注,然后 大V 把虚假不实的评注当做新闻本身,进行发布。

其中的猫腻,呵呵呵。
这种扎实地针对谣言的调查,越多越好。
造谣就像打排球,要精心组织一传,二传,主攻,助攻,掩护。。。
七年级上学期课本中,不见鲁迅的只字片语,至于下学期内容是否和(人教社官网电子课本)相符,等下学期才知道。
朱自清的《背影》听说已经退出了中学课本,鲁迅的作品是不是完全退出中学课本应该到来年才知道,至少从本贴子的内容上看今年七年级上学期看不到鲁迅的文章。

机务高手 发表于 2013-9-5 20:30
七年级上学期课本中,不见鲁迅的只字片语,至于下学期内容是否和(人教社官网电子课本)相符,等下学期才知 ...


请你仔细看新闻的最后一段:

    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阿长与山海经》,在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中,还有一篇与之相关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八年级下:《藤野先生》

    九年级上:《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下:《孔乙己》

=================

七、八、九年纪的上学期课本都发给学生了,七年纪上学期课本没有,不代表八年级、九年级上学期课本没有。
机务高手 发表于 2013-9-5 20:30
七年级上学期课本中,不见鲁迅的只字片语,至于下学期内容是否和(人教社官网电子课本)相符,等下学期才知 ...


请你仔细看新闻的最后一段:

    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阿长与山海经》,在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中,还有一篇与之相关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八年级下:《藤野先生》

    九年级上:《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下:《孔乙己》

=================

七、八、九年纪的上学期课本都发给学生了,七年纪上学期课本没有,不代表八年级、九年级上学期课本没有。
温良恭捡让 发表于 2013-9-5 18:55
谣言是这样被炮制出来的:

1)门户网站的编辑在新闻稿件中擅自添加虚假不实的评注。

4)二三流地方小报再把微博上的事转成新闻稿,进行发部
5)门户网站有态度的转裁
记念刘和珍君也没了?
纪昀 发表于 2013-9-5 21:32
记念刘和珍君也没了?
纪念刘和珍君,应该是在高中课本里。

这里说的是初中 七年级~九年级
温良恭捡让 发表于 2013-9-5 21:38
纪念刘和珍君,应该是在高中课本里。

这里说的是初中 七年级~九年级
这个七年级~九年级一下真没搞懂,以后是10年级-12年级?本科毕业算16级***
纪昀 发表于 2013-9-5 21:42
这个七年级~九年级一下真没搞懂,以后是10年级-12年级?本科毕业算16级***
九年义务教育,从 一年级~九年级

和高中没关系,高中就是高一,高二,高三。

严厉打击这些坏淫~~~!!!
   七年级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

    八年级上:《阿长与山海经》,在课本最后的名著导读中,还有一篇与之相关的《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八年级下:《藤野先生》

    九年级上:《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九年级下:《孔乙己》

    文/本报记者 孙静 线索提供/应先生

==============================

我只必有三味书屋,孔乙已,腾野先生。
该新浪小编直接开掉.
该新浪小编直接开掉.
没用,点击量骗到手说不定还有奖金,这些没操守的混蛋网站
不喜欢鲁迅的文章,一直都是。
鲁迅的文章在读书的时候看不懂,看得懂的时候又觉得太反动。真的不太适合小朋友学习
hpcao 发表于 2013-9-5 23:57
不喜欢鲁迅的文章,一直都是。
杂文你可以不喜欢,小说、散文不喜欢,就真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鲁迅在现代白话小说的地位,全球华人都承认的。
《社戏》是我印象最深的课文,没办法,吃货一个,清水煮蚕豆总让我想起煮毛豆。
那个有2000万粉丝的大v应该露一下脸的,如果没脸那屁股也可以!
maoxuangen 发表于 2013-9-6 18:51
那个有2000万粉丝的大v应该露一下脸的,如果没脸那屁股也可以!
这个应该不难分析出来。
liflyhu 发表于 2013-9-6 12:52
杂文你可以不喜欢,小说、散文不喜欢,就真是你自己的问题了。

鲁迅在现代白话小说的地位,全球华人都 ...
地位归地位,深度归深度,反正不喜欢那种文风。我不喜欢那种很晦涩的文章。虽然我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hpcao 发表于 2013-9-6 22:20
地位归地位,深度归深度,反正不喜欢那种文风。我不喜欢那种很晦涩的文章。虽然我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你理解啥啊。

半文半白,是那个时代特有现象,鲁迅本人就是白话文写作的倡导者,但他们从小接受的主要还是文言文训练。不可能像后来的人那些熟练运用白话文。
故事新编不错,老子的青牛,乌鸦肉的炸酱面。
课本里读者体,知音体的文章太多。
地位归地位,深度归深度,反正不喜欢那种文风。我不喜欢那种很晦涩的文章。虽然我理解他这样做的原因。
他的文章怎么就晦涩了 看来你的语文水平真不怎么样
kiky00009 发表于 2013-9-6 22:27
故事新编不错,老子的青牛,乌鸦肉的炸酱面。
看故事新编,我是被雷的五体投地,大师的形象一下鲜活起来。

现在网络、穿越体YY小说的鼻祖吧

mmgm 发表于 2013-9-5 20:19
造谣就像打排球,要精心组织一传,二传,主攻,助攻,掩护。。。


造谣和乌龙要分开。
现在整个新闻界气氛都浮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mmgm 发表于 2013-9-5 20:19
造谣就像打排球,要精心组织一传,二传,主攻,助攻,掩护。。。


造谣和乌龙要分开。
现在整个新闻界气氛都浮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twototwo 发表于 2013-9-6 23:09
课本里读者体,知音体的文章太多。
初中生小学生看那个就够了,你还指望这个年龄能理解什么有深度的……当然不能有反科学的内容
记得直到前几年,读者体还是高考作文备考利器吧。
我是认真的:楼主长期坚持和谣言对抗,cd应该给个荣誉。
Susie花开 发表于 2013-9-9 08:04
他的文章怎么就晦涩了 看来你的语文水平真不怎么样
本来就晦涩
hpcao 发表于 2013-9-9 22:37
本来就晦涩
还是你的语文水平不好
夏衍d的《包身工》还在吗?
现实派 发表于 2013-9-9 14:34
我是认真的:楼主长期坚持和谣言对抗,cd应该给个荣誉。
应该有更多人的承担起这项义务,
这算谣言吗?会处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