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二战解密:盟军如何扭转战局并赢得胜利》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1:32:09


      本书作者是著名额国际关系和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大国的兴衰》。
    这本书英文原名直译应该为《工程师的胜利》。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将作者的前言全文扫描并OCR后贴在这里。阅读后你会发现,这是喜好研究二战战略和战史的人所应该阅读的一本优秀著作。

    前言全文如下:
    这是一本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它试图以新视角看待那场史诗般的大战,但不打算写成通史,既不紧盯某场战役,也不紧盯某位领袖,而是要集中讲解二战中那些破解战争问题的人及其方法,书中的人和事选自二战中期,即从1942年年底至1944年盛夏这段时间。
    内容复杂的书最好在开头就说明不打算包含的内容。这本书拒绝任何简化二战史的企图,不会把二战的胜负解释成仅仅是单纯实力的结果,或仅仅是某种奇妙的武器和神秘密码所致。比如,有人说打赢二战的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有人说是苏联红军的T-34型坦克,还有人说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战法。本书将小心翼翼地讨论这些说法,但它们并非本书的主体。实际上这些说法都不正确。由于二战异常复杂,涉及很多战场,使用了大量的战争手段,因此明智的学者应该谋求用多维度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为什么盟国能取得胜利。
    本书的结构反映了二战的复杂性:本书有五大章,每一章都是一件独立的历史大事,讲述了一小群人和机构(可能是民间或军事机构)是如何帮助盟国政治领袖在至关重要的二战中期夺取胜利的。本书将要谈到二战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战争问题,是谁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这些战争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本书的起点是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盟国领导人将各种打败轴心国的战略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统一的作战计划。l8个月过后,即1944年六七月间,计划完成了,结果相当非凡,会议提出的五个作战任务要么实现了,要么不久后就将实现。本书分析了大战略的实现过程,明确地指出必须按步骤去夺取战争胜利,其中每个步骤都必须有具体的人去负责,不理解这点就等于不理解战争为什么会有胜负。从这个角度看,夺取战争胜利就如同完成一项由大量工程师合作完成的工程,在这里,“工程师”这个词不是指那些获得工科学位或理学博士学位的人【当然,美国海军工程队的奠基人本-莫瑞尔( Ben Moreell)海军上将有工科学位,地雷探测仪的发明人约瑟夫•克萨奇(Jozef Kosacki)也有】,而是韦伯斯特词典上的定义:“那些利用技能或精巧的办法解决难题的人。”所以,本书显然可供非军事组织参考。
    当然,本书的五个章节不是也绝非可能开始于1943年1月,每一章都有一个铺垫,让读者了解来龙去脉。各章除了铺垫之外,其余的结构不尽相同。给商船队护航(第一章)和在敌人把守的海滩登陆(第四章)都是很古老的军事任务,可以从历史中获得许多经验教训,所以这两章有比较长的历史背景介绍。另一方面,装甲战(第三章)和空战(第二章)是二战前不久才出现的战争形式,所以这两章开始于1943年的战况。第五章与上述几章有所不同。1941年后,盟军需要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调遣大部队,这肯定需要新的武器系统和组织机构:此外,在二战之前的20年里,人们已经在考虑如何展开太平洋战争了,显然,这一章需要特殊的背景介绍。
    本书各章的叙述在1944年六七月后迅速减少。攻克柏林和袭击日本广岛的战役,本书只是粗略加以描绘,因为本书的论点在1944年7月就结束了。二战的战局在这18个月之后确实出现了大转折,即使柏林和东京想拼命反攻,也无法扭转历史潮流。
    作家写书的理由千奇百怪,我的写作理由来自一项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我帮助联合国改进工作效率。也许就因为此项研究,我才对历史上那些能破解问题的人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后来,我每年在耶鲁大学讲授“大战略”课程,这又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这门长达12个月的课程十分精彩,内容不仅包括许多经典著作(作者包括孙武、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克劳塞维茨),还包括对历史上一些大战略的得失分析,最后以分析当代问题作为结束。开设这门课程的教育学理由是很充分:如果我们想培养未来有才华的政治、军事、商业和教育领袖,最佳的培养时间段是他们上大学高年级或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那些不朽的作品和历史案例。只有极少数的总理或首席执行官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有时间研读修昔底德的作品!
    由于“大战略”这门课只谈论顶层的战略和政治,那些发生在中间层的事就被忽略了,政策的实现过程也被认为不值一提:伟大领袖下达的命令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我们很少深入研究战略成功或失败的内在机制,但这非常值得研究,遗憾的是这一点至今仍然被入忽视:例如,研究欧洲史的人知道,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及其后人令人吃惊地花费了八年时间去镇压荷兰新教徒的起义,战场离马德里路途遥远,途中有许多高山和大河。但是,我们很少研究这场令人难忘的战役是如何沿着“西班牙之路”成功展开的。很多学者都知道,伊丽莎白一世的海军在1588年智胜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果约翰-霍金斯(John Hawkins)没有对女王的大型横帆战舰进行重大改进,使之获得必要的速度和杀伤力,英国女王是战胜不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英帝国在18世纪打赢过许多战争,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大量史书做了记载,但很少解释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和其他欧洲金融巨头在何种程度上向大英帝国提供金融支持。历史学家会告诉你,当英国在1914年8月向德国宣战的时候,疆土遍及全球的大英帝国立刻处于警戒状态之下:但是,他们不说那个命令是通过海底电缆传递的:大战略家、大政治家、大学教授喜欢把许多事情看作理所当然。
    二战时的情况也很类似。研究二战史的历史学家都知道,1943年1月,盟军已经成功在北非登陆成功,丘吉尔和罗斯福召集盟军联合参谋部在卡萨布兰卡开会,讨论未来作战的轻重缓急,大家在经历了激烈争论后,终于形成了未来的英美大战略,确定了未来的政治和作战目标。在政治上,敌人必须无条件投降。德国被视为最凶恶的敌人,欧洲战场将首先获得战争资源。但是,美国海军上将金(Ernest J.King)要求盟军做出保证,无论美国的太平洋和远东作战计划显得多么胆大妄为,都不能被排除在考虑之外。苏联将会得到援助去抵御纳粹德国的闪电战,但西方盟国不会直接介入东线的战斗。西方国家的海军、陆军、空军有三个更加紧迫的任务:(1)控制大西洋航道,从而保证护航商船队能安全抵达英国;(2)获得西欧的制空权,从而使英国不仅成为进攻欧洲大陆的基地,而且成为发动针对第三帝国毁灭性空裴的起飞平台;(3)攻破轴心国占据的海滩,把战斗引向欧洲的核心地带。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在达成了这些协议后,摆好姿势拍了照片,接着正式批准了这些战略目标,然后各自飞回国内了。
    我们都知道,大约一年后,这些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无条件投降多花了一年的时间)。北非解放了,接着是西西里,然后是意大利。迫使敌人无条件投降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意大利是个例外,墨索里尼的帝国崩溃了,提早退出了战争。“德国第一”的原则维持得很好,这也是大家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美国还有能力在太平洋投入巨大的军事资源,所以日本在第三帝国坍塌后仅三个月也投降了。大西洋航线变得安全。欧洲的制空权建立起来了。由于有了制空权,盟国加大了对德国工业区、城市、居民的轰炸。苏联的援助进一步加强。尽管如此,苏联之所以能获得东线的最终胜利,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坚韧和能力。大批美军涌人太平洋地区。盟军在1944年6月终于攻入法国。此后不到一年,盟军在易北河畔会师,庆祝在欧洲获得伟大的共同胜利。至此,卡萨布兰卡会议制定的目标全部得以实现。盟国为什么能成功?盟国是如何成功的?本书就是想回答这两个问题。
    表面现象经常误导人。一方面是卡萨布兰卡会议做出的信心十足的战略宣言,另一方面是真正地实现宣言中的战略目标,这两方面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1943年年初,实话实说,盟国根本没有力量实现那些对外宣布的目标。确实,在许多战场上,特别是在关键的争夺制海权、制空权的较量中,局势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后处于恶化之中。1945年盟军的胜利,掩盖了盟军在二战中期的困难局面,这就好像是不能因为菲利普二世和拿破仑被打败而觉得他俩似乎很容易被打败一样。
    在争夺大西洋航道控制权的战役之中,丘吉尔曾承认那段时间最令他焦虑。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的几个月里,在大西洋航道上航行的商船遭受了重大损失。例如,在1943年3月朔间,邓尼茨(Karl Doenitz)的潜艇炸沉了108艘盟国的船只,总吨位高达62.7万吨。如此高的损失率让英国海军部的参谋官感到惊骇。当他们听说德国将在夏天投放更多的潜艇作战后,就越发感到惊骇:所以,当时英国远非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在欧洲展开第二战场,实际上英国人害怕自己因不能有足够的油轮运输燃料到英国而无法生存。只有消除了这种危险,才有可能进攻欧洲。
    进入1943年后,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战役进展得很不理想,简直就是从差劲变成了糟糕。阿尔伯特•斯佩尔( Albert Speer)对德国工业进行了非凡的重组,德国空军具有夜战能力的飞机数目翻了一番。绰号“轰炸机”的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Arthur Trayes Harris)对德国发动了著名的千机大轰炸(轰炸目标是科隆和汉堡),但没能对德国工业形成毁灭性打击。在空袭中,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企图去袭击路途更加遥远的柏林,结果有大量轰炸机被德军击落,英国皇家空因此而处于瘫痪的边缘。1943年11月至1944年3月间,盟军总共对柏林发动了16次大规模的空袭,英国轰炸机部队的飞机被击落1047架,受损1682架。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白天发动空袭,每次行动的飞机损失率甚至更高。例如,在1943年10月14日那次著名的空袭中,盟军一共出动了291架“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对施韦因福特最重要的滚珠轴承厂发动攻击。结果是60架被击落、138架受损。此时,英美两国的空军不得不直面一个痛苦的事实——那个在两次大战之间形成的“轰炸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说法看来是错误的。然而,如果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盟军是无法战胜德国的。
    无论其他几项任务的状况如何,盟军当时至少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第三项军事任务——如何在具有“大西洋壁垒”防御能力的海滩登陆,如何击退德军对滩头阵地发动的大型反攻,如何从滩头阵地向欧洲内陆输送200万或300万士兵。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前,盟军在北非的登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法国维希政府的海军和政治抵抗力量软弱得可以忽略。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和邱吉尔流露出自信的心态(谨慎的前线指挥员艾伦布鲁克和艾森豪威反而没那么自信):但是,攻破德军在大西洋沿岸的防御工事是一件截然不同的事,盟军的总参谋长们早就知道这点,因为他们曾经为了测试德军的防御力量,贸然在1942年8月发动了灾难性的“迪耶普突袭”(Dieppe Raid),结果大部分参加战斗的加拿大士兵或战死或被俘。所以,盟军的作战计划人员从这次战斗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几乎不可能攻占防御良好的敌人港口。但是,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数百万人和上千条船登陆呢?在时常遭受大西洋暴风雨摧残的开阔海滩上吗?这不太现实:于是问题来了,西方如何才能成功地攻入法国呢?如何在狂暴的太平洋中登陆日本呢?
    如何打败德军对盟军滩头阵地的反攻这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阻止德军的“闪电战”?德军出于历史和技术原因,在1939年年末和1940年年初形成一种将各种武器混合使用的战法(突袭部队、机动武器、摩托化步兵部队、坦克、空中战术支持),这种战法突入敌人阵地就像快刀斩黄油一般。波兰、比利时、法国、丹麦、挪威、南斯拉夫、希腊的军队都被这种战法切成碎片。1940至1941年间,骄傲的英国军队被打败后仓皇地逃出欧洲大陆(挪威、法国/比利时、希腊/克利特岛),这样的惨败是自都铎王朝的玛丽女王在加来溃败以后的第一次。
    就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时候,战场上传来一些好消息。在开罗遥远的西部边境附近一个叫阿拉曼的地方,英国人领导的军队打败了具有非凡能力的埃尔文-隆美尔( ErWin Rommel)的进攻,摧毁了他最重要的部队,德军被迫沿着北非的海岸线撤退。几乎是同时,苏联红军在东线的南部战区展开反击,使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残酷进攻陷入僵局,红军采取寸土必争的打法,最后夺回了整座城市,保卢斯(Paulus)的第6集团军被全部歼灭。
    遭遇了这两场败仗后,第三帝国大为震惊,于是抛弃自满进行重组。德国在1943年的武器产量是1941年的两倍以上;德国在战争初期的飞机产量是英国的一半,但到了1943年,德国能比英国生产更多的飞机。德国军队都得到了更好的飞机、坦克、潜艇。希特勒对英美在北非登陆感到很担忧(1942年11月8日),他的反制措施是夺取对整个法国南部(法国维希政府)的控制,并派遣最好的部队去突尼斯。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就在盟国领导人各自回国的路上,隆美尔新调集来的部队在突尼斯的凯塞林隘口(Kasserine Pass)重创经验不足的美国部队。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联红军精疲力竭。1943年2月至3月初,曼施坦因(Manstein)加强了德军的装甲部队,从而有能力削弱红军的“春季攻势”,并重新夺取了哈尔科夫。此外,德军集结大量装甲部队发动自己的夏季攻势,准备夺取库尔斯克。如果柏林还能继续阻断大西洋上的护航商船队,粉碎西方的空袭,不让英美军队进入法国,那么德国就能在东线集中兵力,迫使斯大林妥协。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打败日本。这很明显是美国人的事业,虽然不能说全世界只有美国想打败日本,但美国想打败日本的意志是压倒一切的。英国和英属印度军队希望恢复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的部队将参与麦克阿瑟的行动,希望能夺回新几内亚岛,强行攻入菲律宾。最明智的作战方案莫过于避升新几内亚岛、缅甸、印度支那的丛林,跳过太平洋中部,直接从夏威夷到菲律宾,接着去攻占中国大陆,之后再去攻占日本。富于创新精神的美国军官给对日作战计划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橙色”战争计划,这份计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成文了,而且似乎很有希望:尽管轴心国在1939年至1942年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这份战争计划没有被抛弃,也没有进行大幅改动:
    与向法国境内进发的计划类似,这份计划也遇到了实际困难。如何才能在珊瑚礁上登陆?水雷和暗礁如何处理?海滩上有地雷的陷阱如何处理?敌人深藏的掩体如何处理?1943年II月底,美国在太平洋战区发动期待已久的进攻,目标是吉尔伯特群岛巾的塔拉瓦岛,而岛上上的日本守军只有3000人:美军毫无疑问取得了胜利,因为日本帝国的大本营早就决定吉尔伯特群岛不在太平洋地区的“绝对国防圈”之内。在美国国内,公众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大批海军陆战队员在炮火下趴在珊瑚礁上等死。无论沿着哪条路线跨越太平洋,前途都十分渺茫。这困难对麦克阿瑟将军来说不算什么,他承诺说:“我要打回菲律宾。”但是,日本守卫菲律宾的部队有27万人,这些日本人绝不投降。攻占日本本岛需要多长时间?五年够了吗?代价是什么?如果守卫菲律宾的日本部队是守卫塔拉瓦岛的20倍,战况将会如何?如果是50倍呢?
    所以,盟军的困难多得吓人,而且这些困难并非完全独立,它们之间有相互依赖的关系。例如,在太平洋上进行“蛙跳”作战需要先获得制海权,而制海权又依赖制空权,此外,还需要在狭小的珊瑚礁上建立巨型的军事基地,更糟糕的是,如果大西洋战场或欧洲战场出现巨大的灾难性事件,美国将被迫把军事资源从太平洋转移过去(自然还将包括参谋官的愤慨)。如果不打败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对护航商船队的凶猛攻击,盟军就无法进攻法国。只有当盟国造船厂有能力造出足够的模样古怪的新型登陆舰艇之后,盟军才能从海上发动进攻,克服障碍冲向有敌人把守的海滩。英美曾帮了斯大林一个大忙,但斯大林永远不愿承认。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实际上极大地帮助了红军在战场夺取胜利,因为德国为了保证第三帝国能正常运转而不得不分配大量的人力去防空,疏导平民、搭建临时建筑。道奇卡车和斯图贝克卡车对赢得战争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卡车为苏联红军西进提供运输支持,但是,如果英国皇家海军无法保护海上运输线,这些卡车就无法从美国运到苏联。同理,如果东线没有牵制住大量久经沙场的德国部队,英美在西线也难以取得进展。总之,盟军在一处取得的胜利,会帮助另一处的战斗;一次严重的失败,会导致其他目标也无法实现。
    卡萨布兰卡会议所制定的五个相互关联的作战任务,在1943年年初至1944年夏季间被出色地完成了,因为盟军成功地在诺曼底登陆、攻陷了罗马城、在马里亚纳群岛登陆、取得了巴格拉基昂行动( Operation Bogration)的胜利。有几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获得德国上空的制空权、太平洋上的“蛙跳”)比较难解决,所以花费的时间比其余几个(控制大西洋航线、阻止闪电战)多一些:但是,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局就出现了转机。
    为什么战局会发生转变?这个转变是怎样实现的?第一个问题,凭直觉就能得到答案。法西斯侵略者急迫地想征服世界。轴心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扩军了,这才获得战场上的大胜,但是他们无法打败三个主要对手。被轴心国打击的国家一旦恢复了元气,就能稳定地利用比轴心国更加丰富的资源发动反击,从而取得最终胜利。
    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是盟国是如何恢复元气进行反击的?双方的相对生产能力之比,确实能显示出谁将是赢家。但是,如果德国的潜艇没有在1943年被打败,战局将如何呢?如果德国空军没有在1944年初被消灭,战局又将如何呢?如果苏联红军没有找到阻止德国装甲车的办法,战局又将如何呢?二战中有些武器传奇般地“扭转”了战局,譬如远程战斗机和小型雷达,这些传奇基本上都是在1943至1944年间出现在战场上,但大多数厉史学家都把它们的出现看作历史必然。事实上,如果它们没被开发出来,或没有能及时开发出来,战局又将如何呢?
    考虑到上述这些情况,即使说盟国的胜利“不可避免”,但那也很有可能会拖延到1945年5月或8月之后,而且战场伤亡肯定会更大。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有可能与今天看到的不一样了。本书要回答的难题是:如果你拥有大量资源,但是至少眼前缺少适当的工具和组织机构,那么你的战略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呢?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年初至1944年年中的战略、战役、战术转折。从一开始,本书就把重点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宣言,转移到详细论述如何实现宣言中的目标上。任何人都可以宣布打败德国潜艇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如何实现这个任务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华盛顿和伦敦为了安抚生气的斯大林,在1942至1943年间不断向他保证要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这无疑是好的(也是明智的),但如何实现呢?必须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这些人必须要保证数百万盟军将士的努力不白费。
    这才是本书精彩独特的地方,不讲奇闻逸事、浪漫爱情、军装制服,而只讲战局是如何逆转的。许多读者对布莱奇利公园( Bletchlev Park)超级破译密码小组及其太平洋地区的破译密码小组有一定的了解。有些人看过电影《轰炸鲁尔水坝记》,在这部电影中,巴恩斯•华莱士(Bames Wallace)发明了会跳跃的炸弹,炸毁了鲁尔峡谷的大坝。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珀西•霍巴特( Percv Hobart)发明了各种怪异的坦克,这些坦克能在诺曼底海滩登陆时跨越地雷区和带刺的铁丝网。他还发明了代号为“桑树”的人工港口。没人知道著名的苏制T-34坦克的低劣性能。其实,苏联军队极度重要的武器是反坦克武器。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理解空腔谐振磁控管的意义。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生产的“灰背隼-61”型发动机的意义也只能被一小部分人理解,这种发动机被安装在性能不佳的美国“野马”战斗机上对战争进程起了关键性作用。美国海军工程队有非凡的开拓经历,但很少有人知道。许多有关二战的传说十分引人,特别是对那些不知道上述故事的人。但是,本书要提醒读者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我们很少冷静地思考几件事:那些人是怎样意识到有工作要做的?他们是如何去做的?他们的工作与当时的战争问题有何种关系?他们的工作是如何相互配合影响战争大局的?
    本书计划在后面几章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历史问题。从多种角度看,本书是回归了40年前李德•哈特( LiddeLI Hart)爵士的研究方式。不过,我希望我的研究比前人做得更加细致。然而,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朝圣,而是想加深对历史上的决策过程和破解问题过程的理解。这两个过程似乎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果确实是这样,那这种研究方法也可以在其他领域里找到用武之地了。



      本书作者是著名额国际关系和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牛津大学博士,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长,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最有名的著作就是《大国的兴衰》。
    这本书英文原名直译应该为《工程师的胜利》。
   

    为了方便大家了解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我将作者的前言全文扫描并OCR后贴在这里。阅读后你会发现,这是喜好研究二战战略和战史的人所应该阅读的一本优秀著作。

    前言全文如下:
    这是一本有关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书,它试图以新视角看待那场史诗般的大战,但不打算写成通史,既不紧盯某场战役,也不紧盯某位领袖,而是要集中讲解二战中那些破解战争问题的人及其方法,书中的人和事选自二战中期,即从1942年年底至1944年盛夏这段时间。
    内容复杂的书最好在开头就说明不打算包含的内容。这本书拒绝任何简化二战史的企图,不会把二战的胜负解释成仅仅是单纯实力的结果,或仅仅是某种奇妙的武器和神秘密码所致。比如,有人说打赢二战的是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有人说是苏联红军的T-34型坦克,还有人说是美国海军陆战队的两栖战法。本书将小心翼翼地讨论这些说法,但它们并非本书的主体。实际上这些说法都不正确。由于二战异常复杂,涉及很多战场,使用了大量的战争手段,因此明智的学者应该谋求用多维度的因果关系去解释为什么盟国能取得胜利。
    本书的结构反映了二战的复杂性:本书有五大章,每一章都是一件独立的历史大事,讲述了一小群人和机构(可能是民间或军事机构)是如何帮助盟国政治领袖在至关重要的二战中期夺取胜利的。本书将要谈到二战中出现了什么样的战争问题,是谁解决了这些问题,这些人是如何解决问题的,为什么这些战争问题是值得研究的。本书的起点是1943年1月的卡萨布兰卡会议。在这次会议上,盟国领导人将各种打败轴心国的战略思想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更加广泛统一的作战计划。l8个月过后,即1944年六七月间,计划完成了,结果相当非凡,会议提出的五个作战任务要么实现了,要么不久后就将实现。本书分析了大战略的实现过程,明确地指出必须按步骤去夺取战争胜利,其中每个步骤都必须有具体的人去负责,不理解这点就等于不理解战争为什么会有胜负。从这个角度看,夺取战争胜利就如同完成一项由大量工程师合作完成的工程,在这里,“工程师”这个词不是指那些获得工科学位或理学博士学位的人【当然,美国海军工程队的奠基人本-莫瑞尔( Ben Moreell)海军上将有工科学位,地雷探测仪的发明人约瑟夫•克萨奇(Jozef Kosacki)也有】,而是韦伯斯特词典上的定义:“那些利用技能或精巧的办法解决难题的人。”所以,本书显然可供非军事组织参考。
    当然,本书的五个章节不是也绝非可能开始于1943年1月,每一章都有一个铺垫,让读者了解来龙去脉。各章除了铺垫之外,其余的结构不尽相同。给商船队护航(第一章)和在敌人把守的海滩登陆(第四章)都是很古老的军事任务,可以从历史中获得许多经验教训,所以这两章有比较长的历史背景介绍。另一方面,装甲战(第三章)和空战(第二章)是二战前不久才出现的战争形式,所以这两章开始于1943年的战况。第五章与上述几章有所不同。1941年后,盟军需要在广阔的太平洋上调遣大部队,这肯定需要新的武器系统和组织机构:此外,在二战之前的20年里,人们已经在考虑如何展开太平洋战争了,显然,这一章需要特殊的背景介绍。
    本书各章的叙述在1944年六七月后迅速减少。攻克柏林和袭击日本广岛的战役,本书只是粗略加以描绘,因为本书的论点在1944年7月就结束了。二战的战局在这18个月之后确实出现了大转折,即使柏林和东京想拼命反攻,也无法扭转历史潮流。
    作家写书的理由千奇百怪,我的写作理由来自一项研究。在20世纪90年代,我帮助联合国改进工作效率。也许就因为此项研究,我才对历史上那些能破解问题的人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后来,我每年在耶鲁大学讲授“大战略”课程,这又激发了我的研究兴趣。这门长达12个月的课程十分精彩,内容不仅包括许多经典著作(作者包括孙武、修昔底德、马基雅维利、克劳塞维茨),还包括对历史上一些大战略的得失分析,最后以分析当代问题作为结束。开设这门课程的教育学理由是很充分:如果我们想培养未来有才华的政治、军事、商业和教育领袖,最佳的培养时间段是他们上大学高年级或研究生的时候,我们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那些不朽的作品和历史案例。只有极少数的总理或首席执行官在五六十岁的时候有时间研读修昔底德的作品!
    由于“大战略”这门课只谈论顶层的战略和政治,那些发生在中间层的事就被忽略了,政策的实现过程也被认为不值一提:伟大领袖下达的命令有可能成功,但也有可能失败。我们很少深入研究战略成功或失败的内在机制,但这非常值得研究,遗憾的是这一点至今仍然被入忽视:例如,研究欧洲史的人知道,西班牙的菲利普二世及其后人令人吃惊地花费了八年时间去镇压荷兰新教徒的起义,战场离马德里路途遥远,途中有许多高山和大河。但是,我们很少研究这场令人难忘的战役是如何沿着“西班牙之路”成功展开的。很多学者都知道,伊丽莎白一世的海军在1588年智胜强大的西班牙无敌舰队: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如果约翰-霍金斯(John Hawkins)没有对女王的大型横帆战舰进行重大改进,使之获得必要的速度和杀伤力,英国女王是战胜不了西班牙无敌舰队的。大英帝国在18世纪打赢过许多战争,取得了惊人的发展,大量史书做了记载,但很少解释阿姆斯特丹的商人和其他欧洲金融巨头在何种程度上向大英帝国提供金融支持。历史学家会告诉你,当英国在1914年8月向德国宣战的时候,疆土遍及全球的大英帝国立刻处于警戒状态之下:但是,他们不说那个命令是通过海底电缆传递的:大战略家、大政治家、大学教授喜欢把许多事情看作理所当然。
    二战时的情况也很类似。研究二战史的历史学家都知道,1943年1月,盟军已经成功在北非登陆成功,丘吉尔和罗斯福召集盟军联合参谋部在卡萨布兰卡开会,讨论未来作战的轻重缓急,大家在经历了激烈争论后,终于形成了未来的英美大战略,确定了未来的政治和作战目标。在政治上,敌人必须无条件投降。德国被视为最凶恶的敌人,欧洲战场将首先获得战争资源。但是,美国海军上将金(Ernest J.King)要求盟军做出保证,无论美国的太平洋和远东作战计划显得多么胆大妄为,都不能被排除在考虑之外。苏联将会得到援助去抵御纳粹德国的闪电战,但西方盟国不会直接介入东线的战斗。西方国家的海军、陆军、空军有三个更加紧迫的任务:(1)控制大西洋航道,从而保证护航商船队能安全抵达英国;(2)获得西欧的制空权,从而使英国不仅成为进攻欧洲大陆的基地,而且成为发动针对第三帝国毁灭性空裴的起飞平台;(3)攻破轴心国占据的海滩,把战斗引向欧洲的核心地带。美国总统和英国首相在达成了这些协议后,摆好姿势拍了照片,接着正式批准了这些战略目标,然后各自飞回国内了。
    我们都知道,大约一年后,这些目标基本上都实现了(无条件投降多花了一年的时间)。北非解放了,接着是西西里,然后是意大利。迫使敌人无条件投降的目标基本上实现了,意大利是个例外,墨索里尼的帝国崩溃了,提早退出了战争。“德国第一”的原则维持得很好,这也是大家的期望。在这个基础上,美国还有能力在太平洋投入巨大的军事资源,所以日本在第三帝国坍塌后仅三个月也投降了。大西洋航线变得安全。欧洲的制空权建立起来了。由于有了制空权,盟国加大了对德国工业区、城市、居民的轰炸。苏联的援助进一步加强。尽管如此,苏联之所以能获得东线的最终胜利,主要还是依靠自身的坚韧和能力。大批美军涌人太平洋地区。盟军在1944年6月终于攻入法国。此后不到一年,盟军在易北河畔会师,庆祝在欧洲获得伟大的共同胜利。至此,卡萨布兰卡会议制定的目标全部得以实现。盟国为什么能成功?盟国是如何成功的?本书就是想回答这两个问题。
    表面现象经常误导人。一方面是卡萨布兰卡会议做出的信心十足的战略宣言,另一方面是真正地实现宣言中的战略目标,这两方面没有直接的因果联系。1943年年初,实话实说,盟国根本没有力量实现那些对外宣布的目标。确实,在许多战场上,特别是在关键的争夺制海权、制空权的较量中,局势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后处于恶化之中。1945年盟军的胜利,掩盖了盟军在二战中期的困难局面,这就好像是不能因为菲利普二世和拿破仑被打败而觉得他俩似乎很容易被打败一样。
    在争夺大西洋航道控制权的战役之中,丘吉尔曾承认那段时间最令他焦虑。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的几个月里,在大西洋航道上航行的商船遭受了重大损失。例如,在1943年3月朔间,邓尼茨(Karl Doenitz)的潜艇炸沉了108艘盟国的船只,总吨位高达62.7万吨。如此高的损失率让英国海军部的参谋官感到惊骇。当他们听说德国将在夏天投放更多的潜艇作战后,就越发感到惊骇:所以,当时英国远非有足够的人力和物力在欧洲展开第二战场,实际上英国人害怕自己因不能有足够的油轮运输燃料到英国而无法生存。只有消除了这种危险,才有可能进攻欧洲。
    进入1943年后,盟军对德国的战略轰炸战役进展得很不理想,简直就是从差劲变成了糟糕。阿尔伯特•斯佩尔( Albert Speer)对德国工业进行了非凡的重组,德国空军具有夜战能力的飞机数目翻了一番。绰号“轰炸机”的英国空军元帅哈里斯(Arthur Trayes Harris)对德国发动了著名的千机大轰炸(轰炸目标是科隆和汉堡),但没能对德国工业形成毁灭性打击。在空袭中,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机企图去袭击路途更加遥远的柏林,结果有大量轰炸机被德军击落,英国皇家空因此而处于瘫痪的边缘。1943年11月至1944年3月间,盟军总共对柏林发动了16次大规模的空袭,英国轰炸机部队的飞机被击落1047架,受损1682架。美国陆军航空队在白天发动空袭,每次行动的飞机损失率甚至更高。例如,在1943年10月14日那次著名的空袭中,盟军一共出动了291架“空中堡垒”重型轰炸机对施韦因福特最重要的滚珠轴承厂发动攻击。结果是60架被击落、138架受损。此时,英美两国的空军不得不直面一个痛苦的事实——那个在两次大战之间形成的“轰炸机打遍天下无敌手”的说法看来是错误的。然而,如果没有制空权和制海权,盟军是无法战胜德国的。
    无论其他几项任务的状况如何,盟军当时至少不知道如何才能实现第三项军事任务——如何在具有“大西洋壁垒”防御能力的海滩登陆,如何击退德军对滩头阵地发动的大型反攻,如何从滩头阵地向欧洲内陆输送200万或300万士兵。卡萨布兰卡会议之前,盟军在北非的登陆相对来说比较容易,因为法国维希政府的海军和政治抵抗力量软弱得可以忽略。也许就是这个原因,在卡萨布兰卡会议上,罗斯福和邱吉尔流露出自信的心态(谨慎的前线指挥员艾伦布鲁克和艾森豪威反而没那么自信):但是,攻破德军在大西洋沿岸的防御工事是一件截然不同的事,盟军的总参谋长们早就知道这点,因为他们曾经为了测试德军的防御力量,贸然在1942年8月发动了灾难性的“迪耶普突袭”(Dieppe Raid),结果大部分参加战斗的加拿大士兵或战死或被俘。所以,盟军的作战计划人员从这次战斗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几乎不可能攻占防御良好的敌人港口。但是,如果这个结论是正确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数百万人和上千条船登陆呢?在时常遭受大西洋暴风雨摧残的开阔海滩上吗?这不太现实:于是问题来了,西方如何才能成功地攻入法国呢?如何在狂暴的太平洋中登陆日本呢?
    如何打败德军对盟军滩头阵地的反攻这个问题引发了另一个更大的问题——如何阻止德军的“闪电战”?德军出于历史和技术原因,在1939年年末和1940年年初形成一种将各种武器混合使用的战法(突袭部队、机动武器、摩托化步兵部队、坦克、空中战术支持),这种战法突入敌人阵地就像快刀斩黄油一般。波兰、比利时、法国、丹麦、挪威、南斯拉夫、希腊的军队都被这种战法切成碎片。1940至1941年间,骄傲的英国军队被打败后仓皇地逃出欧洲大陆(挪威、法国/比利时、希腊/克利特岛),这样的惨败是自都铎王朝的玛丽女王在加来溃败以后的第一次。
    就在卡萨布兰卡会议召开的时候,战场上传来一些好消息。在开罗遥远的西部边境附近一个叫阿拉曼的地方,英国人领导的军队打败了具有非凡能力的埃尔文-隆美尔( ErWin Rommel)的进攻,摧毁了他最重要的部队,德军被迫沿着北非的海岸线撤退。几乎是同时,苏联红军在东线的南部战区展开反击,使德军在斯大林格勒的残酷进攻陷入僵局,红军采取寸土必争的打法,最后夺回了整座城市,保卢斯(Paulus)的第6集团军被全部歼灭。
    遭遇了这两场败仗后,第三帝国大为震惊,于是抛弃自满进行重组。德国在1943年的武器产量是1941年的两倍以上;德国在战争初期的飞机产量是英国的一半,但到了1943年,德国能比英国生产更多的飞机。德国军队都得到了更好的飞机、坦克、潜艇。希特勒对英美在北非登陆感到很担忧(1942年11月8日),他的反制措施是夺取对整个法国南部(法国维希政府)的控制,并派遣最好的部队去突尼斯。卡萨布兰卡会议结束后,就在盟国领导人各自回国的路上,隆美尔新调集来的部队在突尼斯的凯塞林隘口(Kasserine Pass)重创经验不足的美国部队。斯大林格勒战役后,苏联红军精疲力竭。1943年2月至3月初,曼施坦因(Manstein)加强了德军的装甲部队,从而有能力削弱红军的“春季攻势”,并重新夺取了哈尔科夫。此外,德军集结大量装甲部队发动自己的夏季攻势,准备夺取库尔斯克。如果柏林还能继续阻断大西洋上的护航商船队,粉碎西方的空袭,不让英美军队进入法国,那么德国就能在东线集中兵力,迫使斯大林妥协。
    除此之外,还有另外一项艰巨的任务,那就是打败日本。这很明显是美国人的事业,虽然不能说全世界只有美国想打败日本,但美国想打败日本的意志是压倒一切的。英国和英属印度军队希望恢复缅甸、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的部队将参与麦克阿瑟的行动,希望能夺回新几内亚岛,强行攻入菲律宾。最明智的作战方案莫过于避升新几内亚岛、缅甸、印度支那的丛林,跳过太平洋中部,直接从夏威夷到菲律宾,接着去攻占中国大陆,之后再去攻占日本。富于创新精神的美国军官给对日作战计划取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橙色”战争计划,这份计划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就已经成文了,而且似乎很有希望:尽管轴心国在1939年至1942年取得了很大的胜利,但这份战争计划没有被抛弃,也没有进行大幅改动:
    与向法国境内进发的计划类似,这份计划也遇到了实际困难。如何才能在珊瑚礁上登陆?水雷和暗礁如何处理?海滩上有地雷的陷阱如何处理?敌人深藏的掩体如何处理?1943年II月底,美国在太平洋战区发动期待已久的进攻,目标是吉尔伯特群岛巾的塔拉瓦岛,而岛上上的日本守军只有3000人:美军毫无疑问取得了胜利,因为日本帝国的大本营早就决定吉尔伯特群岛不在太平洋地区的“绝对国防圈”之内。在美国国内,公众看到了令人震惊的一幕,大批海军陆战队员在炮火下趴在珊瑚礁上等死。无论沿着哪条路线跨越太平洋,前途都十分渺茫。这困难对麦克阿瑟将军来说不算什么,他承诺说:“我要打回菲律宾。”但是,日本守卫菲律宾的部队有27万人,这些日本人绝不投降。攻占日本本岛需要多长时间?五年够了吗?代价是什么?如果守卫菲律宾的日本部队是守卫塔拉瓦岛的20倍,战况将会如何?如果是50倍呢?
    所以,盟军的困难多得吓人,而且这些困难并非完全独立,它们之间有相互依赖的关系。例如,在太平洋上进行“蛙跳”作战需要先获得制海权,而制海权又依赖制空权,此外,还需要在狭小的珊瑚礁上建立巨型的军事基地,更糟糕的是,如果大西洋战场或欧洲战场出现巨大的灾难性事件,美国将被迫把军事资源从太平洋转移过去(自然还将包括参谋官的愤慨)。如果不打败德国潜艇在大西洋上对护航商船队的凶猛攻击,盟军就无法进攻法国。只有当盟国造船厂有能力造出足够的模样古怪的新型登陆舰艇之后,盟军才能从海上发动进攻,克服障碍冲向有敌人把守的海滩。英美曾帮了斯大林一个大忙,但斯大林永远不愿承认。英美对德国的战略轰炸,实际上极大地帮助了红军在战场夺取胜利,因为德国为了保证第三帝国能正常运转而不得不分配大量的人力去防空,疏导平民、搭建临时建筑。道奇卡车和斯图贝克卡车对赢得战争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些卡车为苏联红军西进提供运输支持,但是,如果英国皇家海军无法保护海上运输线,这些卡车就无法从美国运到苏联。同理,如果东线没有牵制住大量久经沙场的德国部队,英美在西线也难以取得进展。总之,盟军在一处取得的胜利,会帮助另一处的战斗;一次严重的失败,会导致其他目标也无法实现。
    卡萨布兰卡会议所制定的五个相互关联的作战任务,在1943年年初至1944年夏季间被出色地完成了,因为盟军成功地在诺曼底登陆、攻陷了罗马城、在马里亚纳群岛登陆、取得了巴格拉基昂行动( Operation Bogration)的胜利。有几个重要的战略问题(获得德国上空的制空权、太平洋上的“蛙跳”)比较难解决,所以花费的时间比其余几个(控制大西洋航线、阻止闪电战)多一些:但是,只用了18个月的时间,历史上最伟大的战局就出现了转机。
    为什么战局会发生转变?这个转变是怎样实现的?第一个问题,凭直觉就能得到答案。法西斯侵略者急迫地想征服世界。轴心国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在扩军了,这才获得战场上的大胜,但是他们无法打败三个主要对手。被轴心国打击的国家一旦恢复了元气,就能稳定地利用比轴心国更加丰富的资源发动反击,从而取得最终胜利。
    另一个同等重要的问题是盟国是如何恢复元气进行反击的?双方的相对生产能力之比,确实能显示出谁将是赢家。但是,如果德国的潜艇没有在1943年被打败,战局将如何呢?如果德国空军没有在1944年初被消灭,战局又将如何呢?如果苏联红军没有找到阻止德国装甲车的办法,战局又将如何呢?二战中有些武器传奇般地“扭转”了战局,譬如远程战斗机和小型雷达,这些传奇基本上都是在1943至1944年间出现在战场上,但大多数厉史学家都把它们的出现看作历史必然。事实上,如果它们没被开发出来,或没有能及时开发出来,战局又将如何呢?
    考虑到上述这些情况,即使说盟国的胜利“不可避免”,但那也很有可能会拖延到1945年5月或8月之后,而且战场伤亡肯定会更大。那么,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就有可能与今天看到的不一样了。本书要回答的难题是:如果你拥有大量资源,但是至少眼前缺少适当的工具和组织机构,那么你的战略目标如何才能实现呢?
    本书讲述了发生在1943年年初至1944年年中的战略、战役、战术转折。从一开始,本书就把重点从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宣言,转移到详细论述如何实现宣言中的目标上。任何人都可以宣布打败德国潜艇是极为重要的。但是,如何实现这个任务却是另外一回事了。华盛顿和伦敦为了安抚生气的斯大林,在1942至1943年间不断向他保证要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这无疑是好的(也是明智的),但如何实现呢?必须有人能回答这些问题;这些人必须要保证数百万盟军将士的努力不白费。
    这才是本书精彩独特的地方,不讲奇闻逸事、浪漫爱情、军装制服,而只讲战局是如何逆转的。许多读者对布莱奇利公园( Bletchlev Park)超级破译密码小组及其太平洋地区的破译密码小组有一定的了解。有些人看过电影《轰炸鲁尔水坝记》,在这部电影中,巴恩斯•华莱士(Bames Wallace)发明了会跳跃的炸弹,炸毁了鲁尔峡谷的大坝。不过,很少有人知道珀西•霍巴特( Percv Hobart)发明了各种怪异的坦克,这些坦克能在诺曼底海滩登陆时跨越地雷区和带刺的铁丝网。他还发明了代号为“桑树”的人工港口。没人知道著名的苏制T-34坦克的低劣性能。其实,苏联军队极度重要的武器是反坦克武器。只有一小部分人才能理解空腔谐振磁控管的意义。罗尔斯一罗伊斯公司生产的“灰背隼-61”型发动机的意义也只能被一小部分人理解,这种发动机被安装在性能不佳的美国“野马”战斗机上对战争进程起了关键性作用。美国海军工程队有非凡的开拓经历,但很少有人知道。许多有关二战的传说十分引人,特别是对那些不知道上述故事的人。但是,本书要提醒读者注意一个现象,那就是我们很少冷静地思考几件事:那些人是怎样意识到有工作要做的?他们是如何去做的?他们的工作与当时的战争问题有何种关系?他们的工作是如何相互配合影响战争大局的?
    本书计划在后面几章帮助读者理解这些历史问题。从多种角度看,本书是回归了40年前李德•哈特( LiddeLI Hart)爵士的研究方式。不过,我希望我的研究比前人做得更加细致。然而,本书的目的不是为了朝圣,而是想加深对历史上的决策过程和破解问题过程的理解。这两个过程似乎是值得我们关注的。如果确实是这样,那这种研究方法也可以在其他领域里找到用武之地了。

这本书原著绝对精彩,写到了很多常被人忽视的细节,但翻译惨不忍睹,请问二战时盟军登陆过迪拜吗?除去这些,译文也是生硬的很,有时会有一段看上去还舒服的,明显是分包翻译的作品。
F4MILU 发表于 2013-9-5 07:15
这本书原著绝对精彩,写到了很多常被人忽视的细节,但翻译惨不忍睹,请问二战时盟军登陆过迪拜吗?除去这些 ...
二战时盟军的确没有登陆过迪拜,但是登陆过摩加迪沙。
把迪耶普翻译为迪拜,译者什么水平可想而知,现在的人真是毁书不倦啊!
现在一看解密就觉得慌!!!
现在一看解密就觉得慌!!!
建议编辑不要用解密,秘史这种词,否则好书会被埋没的


上面各位的发言我都同意
1、这本书本身是好书,保罗肯尼迪作为史学大师,对于二战这段历史的研究很有其独特的分析视角,值得了解
2、这本书的中文书名的确是一个大败笔。就算是直译为《工程师的胜利》也比现在这个带有浓郁地摊杂志风格的名字好,希望今后各出版社不要犯同样错误
3、就必须说,国内的翻译市场简直是令人发指。这本书的翻译水平不高,难得的是似乎连基本的校对也没有。例如第48页的编注居然堂而皇之地称:“1英寸等于0.3048米,4英寸=1.23米”。这样的错误,编辑和校对人员拖出去枪毙半个小时绝对没有冤枉他们。
4、所以推荐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保罗肯尼迪的著作水平的信任。如果有条件,还是希望各位能够看英文原版为佳。
最后一万遍诅咒不负责任,毫无节操的翻译、编辑以及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校对人员。

上面各位的发言我都同意
1、这本书本身是好书,保罗肯尼迪作为史学大师,对于二战这段历史的研究很有其独特的分析视角,值得了解
2、这本书的中文书名的确是一个大败笔。就算是直译为《工程师的胜利》也比现在这个带有浓郁地摊杂志风格的名字好,希望今后各出版社不要犯同样错误
3、就必须说,国内的翻译市场简直是令人发指。这本书的翻译水平不高,难得的是似乎连基本的校对也没有。例如第48页的编注居然堂而皇之地称:“1英寸等于0.3048米,4英寸=1.23米”。这样的错误,编辑和校对人员拖出去枪毙半个小时绝对没有冤枉他们。
4、所以推荐这本书,主要是出于对保罗肯尼迪的著作水平的信任。如果有条件,还是希望各位能够看英文原版为佳。
最后一万遍诅咒不负责任,毫无节操的翻译、编辑以及可能根本不存在的校对人员。
engineer of victory翻成“胜利的引擎”????
kkilo 发表于 2013-9-8 01:41
engineer of victory翻成“胜利的引擎”????
啊,马马虎虎了,英语不好的结果呀
应该是工程师的胜利,或者叫做胜利来自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