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不起学费大学生告父母 该怎么爱你,我的孩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7:15:48
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8/28/c_125261210.htm



     含辛茹苦将孩子供到大学,结果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父母竟然被孩子告上法庭索要学费和生活费,这是近日发生在连云港市连云区的一件事。经法院调解,案件以孩子撤诉告终,但是留下的思考似乎远没有结束。(8月27日《现代快报》)
  反对
  大学生应自行承担学费

  面对这起“告父母讨学费”的官司,很多人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懂事了,在父亲病重,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孩子非但不体谅父母的难处,反而为了讨要学费和生活费把父母告上法庭,实在令人心寒。但实际上,这只是站在亲情伦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果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个孩子不但“不懂事”,而且“不懂法”。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已经年满18周岁的就读大学的青少年子女,父母没有承担学费、生活费的义务。对于这样的法律规定,多数中国父母都懂,但是真到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却做不到这么“绝情”。恰恰相反,中国父母秉持的都是一种只要自己有能力和条件,就会一直“供到底”的想法。为此很多父母宁愿自己在家吃苦受累,也不想让孩子在大学里为经济上的事情为难。
  中国父母对子女的这份责任与爱,确实令人感动,但是却给子女造成一种错觉。而再看看欧美一些国家,子女一旦成年,不管是你读高中还是读大学,父母都会理所当然地停止供应学费、生活费。而子女也觉得这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妥,于是自己积极想办法去筹措学费和生活费,比如勤工俭学,比如申请助学贷款等。那么国外年轻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理应能够做到。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全可以去申请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等自己毕业工作以后,再挣钱偿还助学贷款。
  这起“告父母讨学费”的官司,对天下父母的启示是:你可以在爱的名义下供给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那么你也可以拒绝。而对大学生们的启示是:读完高中,父母就已经尽到了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自己完全可以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来完成学业,顺利成才。(苑广阔)
  结论
  教育的失败理应反思

  如此这般,大学生因学费而告父母,是教育的失败。
  一,太缺少感恩。按说,“家贫出孝子”。可在这里,父生病,每月需几百元治疗费;母打工,维持家庭生活;作为已成年,又将上大二的学生,本应体谅父母辛苦,本该尽力去给家庭分忧,可看看人家小柱的表现,不但无动于衷,反在委屈与怨恨之下,一纸诉状将父母告上法庭。试问:良心何在?感恩又体现在哪里?
  二,太需自强自立。父母无力负担子女上大学,在眼下的中国,并不少见。可解决之道,也是不少的。比如孩子课余做家教、打临时工、获取学校奖学金、申请助学贷款等。相信如果真想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想当年,洪战辉不就带着妹妹上大学吗?相比之下,小柱自己又究竟做了哪些努力呢?
  三,太有攀比心理。毋庸讳言,眼下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虽有地域之分、个体之别,但总体而言,不是个小数目。以此而论,小柱每月一千元的生活费,算不上高。可如果联系为供其上大学,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亲朋好友能借的都已借遍,父生病,母打工,他这月花千元,还真是很“奢侈”。其背后,恐怕是攀比心理作怪。其实,小柱将父母告上法庭,也正是在其对比同学,恨这个家之后,做出的“委屈”之举!
  种种情状,有家庭教育的不足,有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总之,小柱因学费而告父母,是教育的失败。从这份失败的“标本”上,人们应给予认真审视与反思。(李秀霞)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13-08/28/c_125261210.htm

125261210_11n.jpg (20.1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8-29 01:08 上传



     含辛茹苦将孩子供到大学,结果因家庭困难无力支付孩子的学费,父母竟然被孩子告上法庭索要学费和生活费,这是近日发生在连云港市连云区的一件事。经法院调解,案件以孩子撤诉告终,但是留下的思考似乎远没有结束。(8月27日《现代快报》)
  反对
  大学生应自行承担学费

  面对这起“告父母讨学费”的官司,很多人觉得这个孩子太不懂事了,在父亲病重,家庭经济陷入困境的情况下,孩子非但不体谅父母的难处,反而为了讨要学费和生活费把父母告上法庭,实在令人心寒。但实际上,这只是站在亲情伦理的角度来看待问题,如果从法律角度来看,这个孩子不但“不懂事”,而且“不懂法”。
  根据我国的法律规定,已经年满18周岁的就读大学的青少年子女,父母没有承担学费、生活费的义务。对于这样的法律规定,多数中国父母都懂,但是真到了现实生活中,绝大多数父母却做不到这么“绝情”。恰恰相反,中国父母秉持的都是一种只要自己有能力和条件,就会一直“供到底”的想法。为此很多父母宁愿自己在家吃苦受累,也不想让孩子在大学里为经济上的事情为难。
  中国父母对子女的这份责任与爱,确实令人感动,但是却给子女造成一种错觉。而再看看欧美一些国家,子女一旦成年,不管是你读高中还是读大学,父母都会理所当然地停止供应学费、生活费。而子女也觉得这很正常没有什么不妥,于是自己积极想办法去筹措学费和生活费,比如勤工俭学,比如申请助学贷款等。那么国外年轻人能够做到的,我们也理应能够做到。家庭困难的大学生,完全可以去申请助学贷款解决学费和生活费问题。等自己毕业工作以后,再挣钱偿还助学贷款。
  这起“告父母讨学费”的官司,对天下父母的启示是:你可以在爱的名义下供给子女上大学的费用,但是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和条件,那么你也可以拒绝。而对大学生们的启示是:读完高中,父母就已经尽到了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自己完全可以通过申请助学贷款、勤工俭学等来完成学业,顺利成才。(苑广阔)
  结论
  教育的失败理应反思

  如此这般,大学生因学费而告父母,是教育的失败。
  一,太缺少感恩。按说,“家贫出孝子”。可在这里,父生病,每月需几百元治疗费;母打工,维持家庭生活;作为已成年,又将上大二的学生,本应体谅父母辛苦,本该尽力去给家庭分忧,可看看人家小柱的表现,不但无动于衷,反在委屈与怨恨之下,一纸诉状将父母告上法庭。试问:良心何在?感恩又体现在哪里?
  二,太需自强自立。父母无力负担子女上大学,在眼下的中国,并不少见。可解决之道,也是不少的。比如孩子课余做家教、打临时工、获取学校奖学金、申请助学贷款等。相信如果真想解决问题,办法总比困难多。想当年,洪战辉不就带着妹妹上大学吗?相比之下,小柱自己又究竟做了哪些努力呢?
  三,太有攀比心理。毋庸讳言,眼下在校大学生的消费,虽有地域之分、个体之别,但总体而言,不是个小数目。以此而论,小柱每月一千元的生活费,算不上高。可如果联系为供其上大学,家里值钱的东西都卖了,亲朋好友能借的都已借遍,父生病,母打工,他这月花千元,还真是很“奢侈”。其背后,恐怕是攀比心理作怪。其实,小柱将父母告上法庭,也正是在其对比同学,恨这个家之后,做出的“委屈”之举!
  种种情状,有家庭教育的不足,有学校教育的缺失,也有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总之,小柱因学费而告父母,是教育的失败。从这份失败的“标本”上,人们应给予认真审视与反思。(李秀霞)
■三言两语
  ●中国式父母的悲哀。——魏杨龙
  ●这第一孩子本身知识面狭窄;第二是社会对于教育和人才培养的援助制度缺失。——胡进
  ●现在怎么这么多良心泯灭的人啊。——牛莫
  ●一边有孩子因交不起学费而状告父母,一边有孩子照顾瘫痪母亲十多年,真是不能比啊。——雷山清
  ●可笑,父母养你到18岁已是极大恩惠,不懂感恩不懂体谅,真替你父母感到悲哀。——唐晓岚
  ●当大环境无法改变时,只有先改变自己!无论如何,此子因父母病穷而状告父母,有悖人伦!——泰一飞
  ●怎么能怪孩子呢?根源在于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市民只剩下打工这条路,身体不好或者知识技术落后就必然出现这种结果。——马军将
  ●不知父母的艰辛,读书何用?——浪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