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世界第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8:05:29
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世界第二

香港文汇报    [2013-08-10]           

【文汇网讯】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国。有预言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预想,会变成事实吗?

汽车业VS一般工业

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报道,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汽车行业仍将是工业机器人的主力,另一方面,一般工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趋势在逐年上升。

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亚太地区执行副总裁艾文·博宁格表示,汽车行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趋势并没有消退,它还会是当前主要的应用行业。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规模化、标准化等特点来看,汽车行业的应用应该还是主流。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则认为,从当前发那科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来看,汽车工业还是主要客户,相对而言一般工业的应用还比较少。而另据发那科一般产业销售部副科长孙远祥介绍,今年国内汽车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仍然在上升。一些汽车厂如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在全国各地开设新厂,扩大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但凡汽车厂投建焊接生产线,肯定要购置工业机器人,只是选用哪个品牌的问题。

与此同时,今后几年,工业机器人将在一般工业的应用上进一步增长,业界对此也达成了共识。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顾纯元介绍说,从去年ABB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汽车客户需求量的增长在减小。而搬运、装配行业则有增长,这说明一般工业对工业机器人有需求。预计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很大一部分将应用在一般工业行业。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也表示,虽然当前汽车还是最大的应用行业,但是下一步在洁净制造领域,如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需要真空制造的行业,洁净工业机器人将可以替代人工。另外,电子电气、塑料化工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都是未来的应用增长空间。

增长途径多样化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以怎样的方式增长,业界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曲道奎表示,要将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做大,当务之急是产业市场的培育。研究机构包括一些企业样机做了很多,但还不能形成商品化、产业化。即使是一些能够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年产量还是太小,只有几百、几千台。将年产量提高到几万台,现在是时候了。其次要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性能,价格也仍需下降。要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产品价格,使工业机器人进入千万家企业。

对此,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西川·清吾充分认同,他表示,在中国公司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价格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机器人之后,能够提升产量,能够实现正向的产出比,这才是其价值所在。

重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开发,培育系统集成商,同样是将产业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顾纯元表示,当前在国内工业机器人有需求的市场,为什么这个产业还没有做大?其瓶颈就在于应用开发还没有做到位。钱晖也表示,工业机器人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系统的集成运用。要想在中国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不仅要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高可靠性的产品,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要培育系统集成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曲道奎表示,机器人只是一种中间产品,而不是终端产品,所以需要系统集成商。

广州数控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敏佳十分重视机器人服务体系的建设,他表示,中国工业的基础较为薄弱,一下从传统制造跳跃到智能制造,所面临的售后服务任务十分艰巨。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一旦发生故障,需要停止运作进行维修,对生产的影响很大。因此对设备供应商的制造水平,产品服务的要求特别高。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发展机器人产业需要加以重视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在销售方式上的创新。在2013中国国际机器人展(CIROS2013)上,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的展台上看到,有些机器人展品的旁边挂着租赁的宣传单。安川机器人事业部技术部长广田博康介绍说,在中国第一次使用机器人的厂家非常多,他们对机器人产品还不是很了解,对使用的效果也比较担心,安川通过租赁的方式让他们使用,使他们亲身体会到使用机器人的效果。

未来中国市场会增长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将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广阔的前景,因此,未来的5~10年将成为中国市场的爆发期,业界对此普遍持乐观态度。

西川·清吾认为,中国市场的产品规模大,比日本更适合使用机器人。广田博康也表示,当前日本市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相对普及并且饱和。因此将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将会越来越多。正是在这种预测下,安川今年扩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据广田博康介绍,今年6月,安川在江苏常州武进耗资275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新的生产基地,这也是安川机器人在海外独资建立的第一个工厂。

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王国超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公司的战略侧重于发展新的市场。除了原有的汽车客户之外,要在一般工业领域拓展新的客户。柯马积累了多年制造工业机器人的经验,有独特的技术,完全可以将其借鉴和转移到一般工业之中。另外,由于欧美市场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平稳的状态,预计工业机器人的增量将来自一些新的客户群体。

就像20年前做数控系统一样,近年来热衷于工业机器人的广州数控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敏佳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做出三个阶段的展望:3年以内,每个工厂尝试应用10台以内的工业机器人;第二个阶段,3~8年之间,工厂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在10~100台,进入替代一般劳动力的阶段;第三个阶段,8年过后,进入创新使用工业机器人的阶段。企业将使用多关节、多器械手,更加人性、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厂厂都有机器人」,这不仅是何敏佳的个人愿望,或许也是业界的共同期盼。


http://trans.wenweipo.com/gb/new ... 10/IN1308100053.htm
香港文汇报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世界第二

香港文汇报    [2013-08-10]           

【文汇网讯】2012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工业机器人应用的第二大国。有预言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制造国。预想,会变成事实吗?

汽车业VS一般工业

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网报道,据相关业内人士介绍,当前,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呈现出两大特点,一方面汽车行业仍将是工业机器人的主力,另一方面,一般工业应用工业机器人的趋势在逐年上升。

库卡机器人有限公司亚太地区执行副总裁艾文·博宁格表示,汽车行业使用工业机器人的趋势并没有消退,它还会是当前主要的应用行业。从工业机器人应用的规模化、标准化等特点来看,汽车行业的应用应该还是主流。

上海发那科机器人有限公司总经理钱晖则认为,从当前发那科工业机器人在中国的销售情况来看,汽车工业还是主要客户,相对而言一般工业的应用还比较少。而另据发那科一般产业销售部副科长孙远祥介绍,今年国内汽车行业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仍然在上升。一些汽车厂如一汽大众、上海通用等在全国各地开设新厂,扩大了对工业机器人的需求。但凡汽车厂投建焊接生产线,肯定要购置工业机器人,只是选用哪个品牌的问题。

与此同时,今后几年,工业机器人将在一般工业的应用上进一步增长,业界对此也达成了共识。ABB(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顾纯元介绍说,从去年ABB工业机器人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情况来看,汽车客户需求量的增长在减小。而搬运、装配行业则有增长,这说明一般工业对工业机器人有需求。预计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很大一部分将应用在一般工业行业。

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曲道奎也表示,虽然当前汽车还是最大的应用行业,但是下一步在洁净制造领域,如半导体、生物制药等需要真空制造的行业,洁净工业机器人将可以替代人工。另外,电子电气、塑料化工等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也都是未来的应用增长空间。

增长途径多样化

未来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将以怎样的方式增长,业界提出了不少真知灼见。

曲道奎表示,要将工业机器人的产业做大,当务之急是产业市场的培育。研究机构包括一些企业样机做了很多,但还不能形成商品化、产业化。即使是一些能够生产机器人的企业,年产量还是太小,只有几百、几千台。将年产量提高到几万台,现在是时候了。其次要提高工业机器人的性能,价格也仍需下降。要通过技术进步来降低产品价格,使工业机器人进入千万家企业。

对此,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总经理西川·清吾充分认同,他表示,在中国公司推广应用工业机器人,价格是非常重要的。使用机器人之后,能够提升产量,能够实现正向的产出比,这才是其价值所在。

重视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开发,培育系统集成商,同样是将产业做大的一个重要因素。顾纯元表示,当前在国内工业机器人有需求的市场,为什么这个产业还没有做大?其瓶颈就在于应用开发还没有做到位。钱晖也表示,工业机器人不是一个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系统的集成运用。要想在中国推广使用工业机器人,不仅要开发出适合中国市场的、高可靠性的产品,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体系。同时要培育系统集成商,让越来越多的人参与进来。曲道奎表示,机器人只是一种中间产品,而不是终端产品,所以需要系统集成商。

广州数控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敏佳十分重视机器人服务体系的建设,他表示,中国工业的基础较为薄弱,一下从传统制造跳跃到智能制造,所面临的售后服务任务十分艰巨。生产线上的工业机器人一旦发生故障,需要停止运作进行维修,对生产的影响很大。因此对设备供应商的制造水平,产品服务的要求特别高。服务体系的建设,是发展机器人产业需要加以重视的。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公司在销售方式上的创新。在2013中国国际机器人展(CIROS2013)上,中国工业报记者在安川电机(中国)有限公司的展台上看到,有些机器人展品的旁边挂着租赁的宣传单。安川机器人事业部技术部长广田博康介绍说,在中国第一次使用机器人的厂家非常多,他们对机器人产品还不是很了解,对使用的效果也比较担心,安川通过租赁的方式让他们使用,使他们亲身体会到使用机器人的效果。

未来中国市场会增长

中国工业的转型升级将为工业机器人的应用带来广阔的前景,因此,未来的5~10年将成为中国市场的爆发期,业界对此普遍持乐观态度。

西川·清吾认为,中国市场的产品规模大,比日本更适合使用机器人。广田博康也表示,当前日本市场工业机器人的使用相对普及并且饱和。因此将来几年,中国工业机器人的使用量将会越来越多。正是在这种预测下,安川今年扩大了对中国市场的投资。据广田博康介绍,今年6月,安川在江苏常州武进耗资2750万美元建立了一个新的生产基地,这也是安川机器人在海外独资建立的第一个工厂。

柯马(上海)工程有限公司机器人事业部中国区总经理王国超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说,当前公司的战略侧重于发展新的市场。除了原有的汽车客户之外,要在一般工业领域拓展新的客户。柯马积累了多年制造工业机器人的经验,有独特的技术,完全可以将其借鉴和转移到一般工业之中。另外,由于欧美市场近年来一直处于增长平稳的状态,预计工业机器人的增量将来自一些新的客户群体。

就像20年前做数控系统一样,近年来热衷于工业机器人的广州数控董事长兼总经理何敏佳为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做出三个阶段的展望:3年以内,每个工厂尝试应用10台以内的工业机器人;第二个阶段,3~8年之间,工厂大量使用工业机器人,使用量在10~100台,进入替代一般劳动力的阶段;第三个阶段,8年过后,进入创新使用工业机器人的阶段。企业将使用多关节、多器械手,更加人性、智能化的工业机器人。「厂厂都有机器人」,这不仅是何敏佳的个人愿望,或许也是业界的共同期盼。


http://trans.wenweipo.com/gb/new ... 10/IN1308100053.htm
香港文汇报


日本工业机器人争夺中国市场

July 18, 2013    文:平林大辅 斋藤德彦   朝日新聞

  在汽车制造厂等用于焊接或喷漆作业的工业机器人最近在中国大受欢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工厂作业从人力到机器人的转变步伐正在加速。日本的机器人制造商开始在中国本地进行生产,在这片巨大的市场上,与竞争对手欧洲以及中国本土的机器人生产商展开激烈争夺。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机器人工厂,是今年2月由不二越公司(总部富山市)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建成的。该公司在当地的负责人表示,“接受订单后,我们原则上要在1个月之内发货。中国的客户都很迫不及待”。

  5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世界4强”之一的安川电机公司(总部北九州市)也于江苏省常州市开设了新工厂。今年各大机器人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原因是中国的“工厂作业机器人化”步法已经正式开启。

  世界最大的电子设备代工企业、拥有约120万员工的鸿海精密工业(台湾)董事长郭台铭曾在2011年宣布,“3年内引进100万台机器人,把(工厂作业)从人力转换成机器人”。

劳动力成本急速上涨

  正如这一讲话所反映的那样,在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生产一线正迎来变革期。背景之一就是劳动力成本上涨。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每年都增长10%以上,上海则在4年内增长了近70%。

  2011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有2万2千台,增长到前一年的1.5倍。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3万5千台,成为全球采用产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机器人热潮”(安川电机负责人语)势头似乎不会衰减。

国产机器人夙愿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计划”中,将机器人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国产机器人”是中国的一大夙愿,这一过程中技术吸收必不可少。

  6月在安川电机的新工厂开业仪式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干部明确表现出对新工厂抱有期待,“希望(安川电机)不仅仅是生产,还能将技术和市场开发的经验方法也教给中国企业”。

  据了解,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日本企业的6至7成。进入中国的各个企业都在努力防止技术外流,但也有公司表现显得十分自信,“就算能制造出同样的外形,但控制软件是模仿不了的”。(安川电机负责人语)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china_taiwan/AJ201307180013
.朝日新聞中文网

日本工业机器人争夺中国市场

July 18, 2013    文:平林大辅 斋藤德彦   朝日新聞

  在汽车制造厂等用于焊接或喷漆作业的工业机器人最近在中国大受欢迎。由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工厂作业从人力到机器人的转变步伐正在加速。日本的机器人制造商开始在中国本地进行生产,在这片巨大的市场上,与竞争对手欧洲以及中国本土的机器人生产商展开激烈争夺。

  日本企业在中国的第一个大型机器人工厂,是今年2月由不二越公司(总部富山市)在江苏省张家港市建成的。该公司在当地的负责人表示,“接受订单后,我们原则上要在1个月之内发货。中国的客户都很迫不及待”。

  5月,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占据“世界4强”之一的安川电机公司(总部北九州市)也于江苏省常州市开设了新工厂。今年各大机器人企业相继进入中国,原因是中国的“工厂作业机器人化”步法已经正式开启。

  世界最大的电子设备代工企业、拥有约120万员工的鸿海精密工业(台湾)董事长郭台铭曾在2011年宣布,“3年内引进100万台机器人,把(工厂作业)从人力转换成机器人”。

劳动力成本急速上涨

  正如这一讲话所反映的那样,在被誉为“世界工厂”的中国,生产一线正迎来变革期。背景之一就是劳动力成本上涨。中国的最低工资标准每年都增长10%以上,上海则在4年内增长了近70%。

  2011年中国的工业机器人有2万2千台,增长到前一年的1.5倍。到2015年预计将达到3万5千台,成为全球采用产业机器人最多的国家。“中国的机器人热潮”(安川电机负责人语)势头似乎不会衰减。

国产机器人夙愿

  中国政府在“十二五计划”中,将机器人产业定位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部分。“国产机器人”是中国的一大夙愿,这一过程中技术吸收必不可少。

  6月在安川电机的新工厂开业仪式上,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干部明确表现出对新工厂抱有期待,“希望(安川电机)不仅仅是生产,还能将技术和市场开发的经验方法也教给中国企业”。

  据了解,中国最大的机器人企业、沈阳新松机器人自动化公司的技术水平达到了日本企业的6至7成。进入中国的各个企业都在努力防止技术外流,但也有公司表现显得十分自信,“就算能制造出同样的外形,但控制软件是模仿不了的”。(安川电机负责人语)


http://asahichinese.com/article/china_taiwan/AJ201307180013
.朝日新聞中文网
工业机器人亟待“中国心”

2013年07月19日 10:16   证券时报     证券时报记者 张奇

  继上海机电(600835)与全球减速机龙头日本纳博合作后,近日秦川发展(000837)拟1.94亿元投资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技改项目。

  这两家公司也将直面目前国内减速机技术水平的难题,若产业化成功,将给公司带来较强的盈利能力。

  机器人项目盈利可观

  近期,机器人行业连续几个全国专题会议达成共识,以及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中国到2014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预计到2015年,中国机器人市场需求量将达3.5万台,占全球总量的16.9%。

  巨大的市场引发了资本市场对于机器人产业上市公司的追捧,包括上海机电和秦川发展的股价也连续大涨。其中,秦川发展预计,规划生产机器人关节减速器18万套,其中一期生产9万套,投资1.94亿元,预计2015年达产新增销售收入6.5亿元,利润总额将达到1.82亿元。这意味着,公司两年就能收回投资,而利润率达到28%,显示出行业极强的盈利能力。

  上海机电的控股股东电气集团早就涉足机器人行业,电气集团与国际机器人巨头发那科共同设立的上海发那科机器人,2012年在国内销售额达到20亿元,约4000台,是国内工业机器人销售龙头。

  而今年4月,上海机电增资2000万元入股的纳博传动,其背后的控制人正是全球精密减速机领域的龙头企业日本纳博,日本纳博精密减速机全球市场占有率稳居60%,20多年持续保持世界第一。

  增资完成后,上海机电占51%股权,日本纳博占49%股权。除代理销售外,后期将逐步在上海建设研发生产基地,为未来精密减速机及相关产品在中国研发、组装生产、制造及服务打下基础。

  核心部件亟待国产化

  据介绍,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包括机器人本体、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系统四部分,从成本构成来看,四部分分别占22%、24%、36%和12%左右。

  秦川发展的相关人士介绍,在减速器和伺服电机等硬件方面,我国企业与国际巨头的差距较大,国内虽有伺服电机的技术,但产业化能力不行,而减速机几乎就没有产业化。

  目前,75%精密减速机市场由两家日本厂商垄断,国际上主流厂家和国内厂家均选用这两家产品。RV减速机国内尚未有成熟产品,谐波减速机国内虽有苏州绿的、中技克美等生产,但输入转速、传动精度等仍与进口产品差距较大,距大规模市场化仍较远。

  “对于中国机器人产业来说,现阶段最大的困境是机器人关键零部件还没有完全自主化。”苏州绿的谐波副总经理李谦介绍说。

  据行业人士介绍,一台精密减速器四大国际巨头采购价为3万元~5万元,卖给国内关系好的客户约7万元,关系一般的普通客户约12万元,内资企业采购精密减速机的成本比国际巨头贵一倍还多,可见其间的利润差别有多大。

  宏源证券分析师赵曦认为,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迫在眉睫。一旦核心零部件全部实现国产化,内资品牌即可在定价上拉开差距。若减速器、伺服电机和控制器等关键零部件国产化,假设平均降低30%的成本,则机器人单机制造成本可至少降低20%。


http://tech.sina.com.cn/it/2013-07-19/10168555690.shtml
新浪科技
啥时候机器人自主知识产权更多
神水仙都 发表于 2013-8-11 00:02
啥时候机器人自主知识产权更多
有需求就会多,中国只要能赚钱,民间资本会鲨鱼闻见血腥味一般冲上去。技术不是大问题,利润才是。
应用数量第一,说白了就是需求量第一,可以养活日本机器人相关产业了
前几天新闻说了,工业机器人中国差进口货十年!
悲剧啊,全部机器人,我们还用工作?
机器人产业跟机床产业很像,同样是能生产出很先进的产品但是核心部件还是靠进口,未来的工业是机器人的天下,劳动密集型的国家要杯具了
支持秦川发展
凤百羽 发表于 2013-8-11 05:42
前几天新闻说了,工业机器人中国差进口货十年!
这个如果伺服和谐波减速机都算上的话10年打不住
机器人产业跟机床产业很像,同样是能生产出很先进的产品但是核心部件还是靠进口,未来的工业是机器人的天下 ...
把人当机器养活的话,人力资源还是非常便宜的
supermanaz 发表于 2013-8-11 07:13
悲剧啊,全部机器人,我们还用工作?
从人类历史看,任何一次科技的进步可能在某个产业或者某个局部影响就业,但是从整体看,将大幅促进就业的发展。美国制造业就业人口只占总人口12%了,将来还会继续下降,中国随着科技的发展,就业人口会逐步从农业和工业向服务业转移。科技的发展还会产生更多的产业。完全没必要担心科技发展带来失业。
abb笑了,我让你第一也不为过。
只要是和自动控制相关的产业,中国就差国外好多条街啊。。。。。。。
玩自动化的来笑笑。
不要神话这东西。
这东西真有那么神,日本怎么会衰退低迷?

1、这东西很贵,寿命却不长。
2、这东西现在只适合几类固定装配焊接岗位。需要三维精细操作、大尺度移动工作的岗位它依然不行。例如纺织服装、机械零部件生产、建筑、造船等等。

kuangzhiyun 发表于 2013-8-11 07:22
机器人产业跟机床产业很像,同样是能生产出很先进的产品但是核心部件还是靠进口,未来的工业是机器人的天下 ...


越南和印度墨西哥不知道还赶得赶不上最后一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繁荣至经济腾飞的班车了。中央现在很重视大数据和物联网,把这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干好了,我们这班车算是搭上了,如果新制造工艺,3D打印、核能能跟上,也就把车门给堵上了。
kuangzhiyun 发表于 2013-8-11 07:22
机器人产业跟机床产业很像,同样是能生产出很先进的产品但是核心部件还是靠进口,未来的工业是机器人的天下 ...


越南和印度墨西哥不知道还赶得赶不上最后一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繁荣至经济腾飞的班车了。中央现在很重视大数据和物联网,把这作为转型的突破口,干好了,我们这班车算是搭上了,如果新制造工艺,3D打印、核能能跟上,也就把车门给堵上了。
wenci 发表于 2013-8-11 13:12
越南和印度墨西哥不知道还赶得赶不上最后一般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繁荣至经济腾飞的班车了。中央现在很重视 ...
印度是赶不上了,越南、墨西哥靠中国、美国还行。机器人+3D打印+新能源一但成熟,不要说第三世界国家就算中东油霸都很凄惨。
农用机器人什么时候能实用啊?
我兔我兔 惊起一滩惊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