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探讨】最魔幻VS最梦幻----中国第四代舰载机方案大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8:38:29
第四代舰载机的最魔幻方案:

网传中的成飞歼20威龙的大改方案---W型前掠翼重型舰载机方案





第四代第四代舰载机的最梦幻方案:

猜想中的沈飞歼31鹘鹰的大改方案----可变后掠翼重型舰载机方案

(相当于传说中的F22的大改方案----可变后掠翼重型舰载机NATF)
第四代舰载机的最魔幻方案:

网传中的成飞歼20威龙的大改方案---W型前掠翼重型舰载机方案





第四代第四代舰载机的最梦幻方案:

猜想中的沈飞歼31鹘鹰的大改方案----可变后掠翼重型舰载机方案

(相当于传说中的F22的大改方案----可变后掠翼重型舰载机NATF)


22的大改方案不是这个

楼主火星了

还有我强烈怀疑自己不小心插了楼,楼主的长篇就不到50字和两张图

22的大改方案不是这个

楼主火星了

还有我强烈怀疑自己不小心插了楼,楼主的长篇就不到50字和两张图
楼主都是火星人的玩具
工业界的规律是技术决定产品!
战斗机在性质上是属于工业产品,
工业产品的革命的无不是建立于工业制造技术革命的基础之上。

那么我们是否遇到了一场新的工业制造技术革命呢?答案是肯定的。


中国钛合金3D打印技术世界领先 歼-15、歼-31研制受益
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13-06/04/c_124806567.htm

把粉末状的原材料放进打印机,在激光的魔力作用下,你便能获得你想要的——从玩具、模型、文物赝品、汽车部件,直到人体器官。这梦幻的一幕,便是风靡全球、被英国《经济学人》认为“将推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3D打印技术。

  人们普遍认为,美国引领着这场工业革命。而近期,从中国曝光的几则消息,却令世人大吃一惊。

  把这些消息综合起来,证实了一个事实——中国已经成为目前世界上唯一掌握激光成型钛合金大型主承力构件制造技术、并付诸实际应用的国家。

  凭借着钛合金3D打印技术,中国在航空材料领域,第一次走到了世界先进水平的前列。

  中国尖端战机“井喷”的

  一大功臣

  近日,在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上,中航工业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联合展示了获得2012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的飞机钛合金大型整体关键构件激光成型技术,以及通过其生产出的一个5平方米钛合金加强框。

  据外媒报道,3D打印技术正在被大面积用于中国正在研发中的首款航母舰载机歼-15、多用途战机歼-16、第五代重型战斗机歼-20、第五代中型战斗机歼-31,以及商飞的民用大飞机C919上。

  据央视新闻频道报道,歼-15总设计师孙聪在两会期间透露,钛合金和M100钢的3D打印技术,已被广泛用于歼-15的主承力部分,包括整个前起落架。

  西北工业大学材料学院教授黄卫东的团队,曾制造出一根3米长的钛合金构件,作为C919机翼的重要部件。据他透露,中国发展能替代传统复杂制造工艺的3D打印技术,已有将近20年了。

  其实,目前我国已具备了使用激光成型超过12平方米的复杂钛合金构件的技术和能力。

  3D打印技术的应用,大大加速了国产尖端战机的研发进度。依托激光钛合金成型造价低、速度快的特点,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在一年之内连续组装出歼-15、歼-16、歼-31等多型战斗机,并进行试飞。

最大好处是

  令战机性能获得巨大提升

  质量轻、强度高、耐高温的钛合金,是军用飞机的关键材料。然而,钛合金昂贵的价格与特殊的材料属性,导致使用传统锻造技术造出的零件,最大尺寸也不超过4.5平方米。

  据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总设计师王向明介绍,钛合金要40万到50万元一吨,而传统工艺的材料利用率不到10%,如美国F-22战机的铸造钛合金主承力部件,95%的原料都会被作为废料切掉。“另外钛合金很粘,加工的时间又长又费钱。”

  而激光钛合金成型技术,完全解决了难题。“加工1吨钛合金复杂构件,传统工艺的成本大约2500万元,而用激光3D快速成型技术仅130万元左右。”加之不需要制造专用的模具,原本相当于材料成本一到两倍的加工费用,现在只需原来的10%。

  除了省时省钱,更重要的是,通过3D打印,结构复杂、特殊的钛合金构件可以一体成型,而无需一个个锻造出来再焊接在一起,大大提高了机身强度。

  特别“给力”的是——据专家估计,F-22的钛合金锻件,如果使用中国的3D打印技术制造,在强度相当的情况下,重量最多可以减少40%。这将大大提高战机的推重比,令战机性能获得巨大提升。

  因此在理论上,中国现有的涡扇发动机,如果用在广泛应用3D打印技术生产的歼-20等第五代战机上,与F-22的推重比差距不会太大。这样一来,我国相对落后的发动机技术,就不会过于“拖后腿”了。(屠晨昕)


不管是否火星这类话题发到畅想合适的
【工业技术的革命往往不是独立发生的】

中国8万吨锻压机:三分半钟可造飞机起落架
http://www.chinaequip.gov.cn/2013-04/11/c_132300987_2.htm

国之重器
    大型模锻压机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重要标志。迄今为止,仅有美国、俄罗斯、法国3个国家有类似设备,最大锻造等级为俄罗斯的7.5万吨,而我国的达8万吨
    世界第一
    总高42米,重约2.2万吨,单件重量在75吨以上的零件68件,压机尺寸、整体质量和最大单件重量均为世界第一。这是中国二重历时10年打造的世界“重装之王”
    昨日,中国二重举行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试生产暨产品推介会,向用户、合作伙伴展示“国之重器”的建设及产品服务情况。从2003年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申请立项,中国二重开始了10年的追梦历程,在吸收、消化、再创新的基础上,二重突破超大、超长、超重零部件的极限制造,实现了最新技术与固有技术的结合,成功研制出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使中国成为拥有全球最高等级模锻装备的国家。
    8万吨锻压机“德阳造”
    昨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钟掘、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春晓以及来自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中航发动机控股有限公司、沈飞工业集团、成飞工业集团等50多家国内大型企业负责人出席了推介会。
    院士钟掘说:“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投入试运行,将我国高端重大装备的制造能力托举到国际顶级水平,也为中国走向制造强国掀开了历史性的一页。”
    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列装后,我国航空航天等最难做的大件,动力发电、海洋工程、西气东输、深部开采等各行各业要用的性能最高的、尺寸最大的、结构最复杂的构件都能通过该锻压机完成。
    “如果说以前生产锻件需要千锤百炼,那么有了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则是一锤定型。”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项目常务副总指挥、中国二重副总工程师陈晓慈形象地比喻,该锻压机是通过强大的压力作用,使性能普通的金属材料在模具内流动,细化内部晶粒,实现大型模锻件的整体精密成形,这些金属材料可以蜕变为飞机的“骨骼”———框梁,可以蜕变为发动机的“脊柱”———涡轮盘,可以蜕变为油田的“血管”———输油管三通等。陈晓慈将运行原理比喻为“压月饼”,通过液压传递能量形成压制力,并解决一次性成型问题。

3分半钟搞定一个飞机起落架
    在二重集团厂大型压机车间里,一台巨型机器摆在眼前。这台大型模锻压机是航空、航天、石油、化工、船舶等领域所需模锻件产品的关键设备。地上27米,地下15米,总高42米,相当于13层楼高,重约2.2万吨,单件重量在75吨以上的零件68件,压机尺寸、整体质量和最大单件重量均为世界之首。
    昨日上午10时许,在众多专家的见证下,机械启动,机械手从高温箱里缓慢夹起一个类似“丫”字形状的锻件,它浑身散发着橙色的光,一股热气袭来,随即,机械手将其送至10多层楼高的模锻压机的锻压台。“轰、轰、轰”的一阵响声之后,锻压台面合拢了,一簇火团从缝隙中“哗”地蹦了出来,伴随着不断飞溅的火花。
    参观人员屏住呼吸,目不转睛地盯着锻压台,锻压台台面缓缓张开,一个用于国产某型号商用飞机起落架的大型锻件产生,整个过程3分半钟,观摩的人群顿时响起热烈的掌声。“报告,8万吨模锻压机首件试压成功!”戴着黄色安全帽的技术员说。在现场,中国锻压协会航材委主任委员曾凡昌激动地说:“搞了一辈子航空大锻件,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
    十年磨一剑 打造“国之重器”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二重人就开始筹划设计制造大型模锻压机。陈晓慈此前公开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压力必须是4万吨级以上,才能称之为大型模锻压机。
    据中国二重的一份资料显示,在8万吨模锻压机诞生前,我国还没有4万吨级以上的大型模锻压机,而目前世界上拥有4万吨级以上大型模锻压机的国家只有美、俄、法3国,目前最高吨级为俄罗斯7.5万吨。
    1980年9月26日,中国首次自行研制制造的大型喷气式客机“运-10”首次试飞成功后,试飞累计170小时后停留于地面,“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当时中国没有能加工大型机身大梁所必需的大型模锻压机有关。”陈晓慈介绍,由于无法用大型模锻压机对飞机大梁整体锻压成型以确保质量,就只能用小型设备分段锻造、组合拼装,这无法满足大飞机所要求的质量标准。
    2003年,受国务院委托,30多人的专家组调研论证,并通过对空客、波音飞机的分析,认为7.5万吨级模锻压略显功能不足,最终将压力量级定在8万吨。2007年11月15日,大压机计划最后批复落户二重。论证5年,建造5年,可谓10年磨一剑。“至少上千人参与了建造。”陈晓慈感叹。
    2012年4月1日,中国二重独立自主设计、制造、安装的世界最大的8万吨模锻压机热负荷试车一次成功。昨日,8万吨大型模锻压机成功试生产。“这是一个集机、电、液为一体的巨系统工程,成功挑战目前人类极限制造能力。”陈晓慈介绍。这台设备制造成功的本身,是很多新技术、新工艺的突破,可扩展应用于其他多种领域,它还将辐射带动一批庞大的航空构件的机械加工集群,形成整机设计、整机制造和发动机制造的闭合产业链。
楼主,这样讨论会悲剧的。你不用长篇大论的贴原文...
这两项工业技术革命所带来的是影响是
有可能解决这两个方案的最大技术难点问题:

W型前掠翼----机翼翼稍强度,弹性散发问题

可变后掠翼----后掠翼机构强度以及带来的增重问题
我的天,310跟隐身猫有什么关系?都有翅膀?
amezard 发表于 2013-8-5 21:53
22的大改方案不是这个

楼主火星了
我主要喜欢研究的是军事战略政治类的问题,
所以对军事装备的问题比较小白,在这里只能抛砖引玉,发个思路,
让超大的各位大大们作为一个思维参考
问一句,这货是飞机吗?你确定不是外星飞船?
前掠翼J20改的方案至少经过第一轮的竞标后,

沈飞不可能不知道,

那么与之能对抗的是什么方案?

想来想去,最惊艳却也是合理的可能--J31可变后掠翼鹘鹰!

也就是可变后掠翼舰载版F22,在进一步讲就是美国海军因JSF项目夭折的F24(工程项目叫NATF)

我来说个比较现实的吧
基于99M1或其他三代改发动机的大号粽子。
关注中,原创内容。
再发一些参考图片吧

隐身战斗机A/F-X,洛克希德曾经的四代重型隐身舰载型号,不逊F-35
http://lt.cjdby.net/thread-1688742-1-2.html  感谢作者:幻影4000
瞎扯一下凌龙的变态气动构型:

菱形机头+可动边条升力体+全动鸭翼+全动垂尾

+翼身融合+高速型长条机身+二元矢量喷管+多功能隐身复合挂架

+小展弘比+W型可折叠式前掠翼构型
在此提出i几个思考性问题:

我国未来最大的假想敌会使用什么类型的海上空战模式?

在微观的海空中模式上,我国为什么应该使用重型有人舰载机+无人舰载机的搭配?

那么为什么会是重型方案,上面的两种方案的优势是什么?哪个才是我国海军的最佳方案?


如果美国重启NAFT计划,发展F24对抗,我们又应该选择什么类型的方案?



正所谓一叶知秋,
似乎很多人都没注意到高山大大的第一张截图才是整个帖子的重点,军事小白不才,
斗胆班门弄斧一下,这张截图上的文字包涵有许多重要信息:
其一:即使是淘汰的方案也是有保密级要求的,高山大大会犯这种喝茶的低级错误?那么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和“八一”时的三大官媒一样-----奉命官泄

其二:“技术经过严谨的实验和计算论证证明是可行的”,即是说可折叠式前掠型方案肯定是吹过风洞证明是可行的!不要再说材料不行,技术不行的“体制外猜测”了。

其三:联系上下文,最低端一行未截取的文字大意是能猜出来的---“前掠翼方案完全可以在后期的测试和飞行验证方面省出时间,赶回研发时间节点”

其四:重这种图中我们知道成飞至少有两个舰载机方案:J20改的折叠翼和J20大改的W型前掠翼方案
          (同时也有助于我们对沈飞方案的猜想)

其实我觉得是最迷幻
放开隐形猫猫
我来说个比较现实的吧
基于99M1或其他三代改发动机的大号粽子。
你想让先进中推无机可装下马呵呵。

wuxuba 发表于 2013-8-5 22:48
你想让先进中推无机可装下马呵呵。


9500中推的节点乐观些也就和涡扇15(2020后设计定型)相当。
我不知道海军是否等得起。
wuxuba 发表于 2013-8-5 22:48
你想让先进中推无机可装下马呵呵。


9500中推的节点乐观些也就和涡扇15(2020后设计定型)相当。
我不知道海军是否等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