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中新网头条] 中日关系的理性思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6:02:17
  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5/2005-04-12/26/561767.shtml

  中国和亚洲人民在处理对日问题上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目前,要反的不是日本企业,不是日本人民,也不是日本文化,日本的产品,日本的技术,日本的资金,要反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及其政策。如果将反对日本右翼简化为“反日”,正好为日本右翼所用,进一步煽动日本国民的反华情绪,使他们的右翼政策有植根之处。

  针对日本右翼近期屡屡挑起事端,中国内地许多城市出现了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抵制日货行为。对此,代表中国政府的外交部发言人正面肯定这些行动的正当性,但也婉转地说:“不应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事实上,就中国的利益而言,中国百姓在处理对日问题上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

    中日国家利益之争日益尖锐

  日本“入常”,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认为,这是一个够不够格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少人并不反对。但是,日本的出版社又一次公然篡改二战中日本的侵略历史,则是绝对不能原谅的事情。中国人不能原谅,韩国人不能原谅,受过日本侵略的地区的人民不能原谅。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小泉政府为什么一再在历史问题上发出挑衅,他就真的不知道中国和亚洲人民的反对吗?看来,事件有深层次的内在因素。

  有人解释,这是日本的右翼势力抬头。也有人说,这是日本追随美国围堵中国政策的结果。在中东问题稍为安定下来后,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日本充当马前卒。所以动作频仍。其实,这些看法都是表面的。影响日本对华政策的基点,是日本的国家利益。20年前,中国的经济规模才是日本的零头,现在已有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国的发展速度远高于日本,与日本平起平坐指日可待。亚洲双雄争霸的态势已经成形。同时,围绕着能源和其它资源争夺的东海经济海域、钓鱼岛及其它礁石的纷争,日益尖锐。这只能解释为中日的国家利益之争。日本的日益右倾化,则不过是表像。

    日本政治势力不是铁板一块

  但是,中日之间的共同利益,又是再明显不过。中日之间的经贸,世界第一。中国如果抵制日货,日本也会抵制中国货,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北京有要求理性处理对日关系的声音,日本也有要求小泉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声音。最终,中日两国终将能够冷静地权衡战略利弊,促使两国关系走向相对协调与稳定。日本只能欢迎中国的崛起,中国也欢迎日本成为“正常的国家”。

  事实上,日本的政治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日本媒体也认为国内有4股政治势力:其一是“亲美国际派”,在外交上主张紧跟美国,主张“日美安保条约至上”,现在这一派占主流,小泉内阁就在沿袭这种主张;其二是“亚洲国际派”,主张开展独立自主的日本外交,既重视对美关系,也重视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关系,主张在美中日之间建立一种相对平衡的三角关系,其代表人物是自民党政治家加藤弘一等人;其三是“理性民族派”,在国内政治上倾向于民族主义,强调日本的国家理念与国家战略,但在国际关系上能理性对待,认为日本必须与亚洲国家搞好关系,特别是与正在崛起的中国搞好关系,共同构筑东亚共同体,其代表人物是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其四是“极端民族派”,其民族主义色彩比理性民族派更加浓厚、更带感情色彩,在对外关系上既有一定的反美情绪,更有强烈的反华情绪和言行,主张构筑以日本为中心、排除中国的东亚经济圈,以对抗中国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反对日本右翼不宜简化为“反日”

  从这些区分,即可看到,简单地叫“反日”口号的偏颇。真理只要多走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目前,中国和亚洲人民要反的是什么,不是日本企业,不是日本人民,也不是日本文化、日本的产品、日本的技术、日本的资金,要反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及其政策。如果将反对日本右翼,简化为“反日”,正好为日本右翼所用,进一步煽动日本国民的反华情绪,使他们的右翼政策有植根之处。

(摘自香港文汇报4月9日文章;作者:刘斯路)
[此贴子已经被新侨联委员于2005-4-12 16:31:57编辑过]
http://www.chinanews.com/news/2005/2005-04-12/26/561767.shtml

  中国和亚洲人民在处理对日问题上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目前,要反的不是日本企业,不是日本人民,也不是日本文化,日本的产品,日本的技术,日本的资金,要反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及其政策。如果将反对日本右翼简化为“反日”,正好为日本右翼所用,进一步煽动日本国民的反华情绪,使他们的右翼政策有植根之处。

  针对日本右翼近期屡屡挑起事端,中国内地许多城市出现了反对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和抵制日货行为。对此,代表中国政府的外交部发言人正面肯定这些行动的正当性,但也婉转地说:“不应将经贸问题政治化。”事实上,就中国的利益而言,中国百姓在处理对日问题上需要更多的理性思维。

    中日国家利益之争日益尖锐

  日本“入常”,中国和许多亚洲国家认为,这是一个够不够格的问题,但是也有不少人并不反对。但是,日本的出版社又一次公然篡改二战中日本的侵略历史,则是绝对不能原谅的事情。中国人不能原谅,韩国人不能原谅,受过日本侵略的地区的人民不能原谅。值得思考的问题是,小泉政府为什么一再在历史问题上发出挑衅,他就真的不知道中国和亚洲人民的反对吗?看来,事件有深层次的内在因素。

  有人解释,这是日本的右翼势力抬头。也有人说,这是日本追随美国围堵中国政策的结果。在中东问题稍为安定下来后,美国加大了对中国的遏制,日本充当马前卒。所以动作频仍。其实,这些看法都是表面的。影响日本对华政策的基点,是日本的国家利益。20年前,中国的经济规模才是日本的零头,现在已有日本的三分之一,而且中国的发展速度远高于日本,与日本平起平坐指日可待。亚洲双雄争霸的态势已经成形。同时,围绕着能源和其它资源争夺的东海经济海域、钓鱼岛及其它礁石的纷争,日益尖锐。这只能解释为中日的国家利益之争。日本的日益右倾化,则不过是表像。

    日本政治势力不是铁板一块

  但是,中日之间的共同利益,又是再明显不过。中日之间的经贸,世界第一。中国如果抵制日货,日本也会抵制中国货,结果是两败俱伤。所以,北京有要求理性处理对日关系的声音,日本也有要求小泉政府改善对华关系的声音。最终,中日两国终将能够冷静地权衡战略利弊,促使两国关系走向相对协调与稳定。日本只能欢迎中国的崛起,中国也欢迎日本成为“正常的国家”。

  事实上,日本的政治势力也不是铁板一块。日本媒体也认为国内有4股政治势力:其一是“亲美国际派”,在外交上主张紧跟美国,主张“日美安保条约至上”,现在这一派占主流,小泉内阁就在沿袭这种主张;其二是“亚洲国际派”,主张开展独立自主的日本外交,既重视对美关系,也重视对亚洲特别是对中国的关系,主张在美中日之间建立一种相对平衡的三角关系,其代表人物是自民党政治家加藤弘一等人;其三是“理性民族派”,在国内政治上倾向于民族主义,强调日本的国家理念与国家战略,但在国际关系上能理性对待,认为日本必须与亚洲国家搞好关系,特别是与正在崛起的中国搞好关系,共同构筑东亚共同体,其代表人物是前首相中曾根康弘;其四是“极端民族派”,其民族主义色彩比理性民族派更加浓厚、更带感情色彩,在对外关系上既有一定的反美情绪,更有强烈的反华情绪和言行,主张构筑以日本为中心、排除中国的东亚经济圈,以对抗中国的崛起,其代表人物是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

    反对日本右翼不宜简化为“反日”

  从这些区分,即可看到,简单地叫“反日”口号的偏颇。真理只要多走一小步,就会变成谬误。目前,中国和亚洲人民要反的是什么,不是日本企业,不是日本人民,也不是日本文化、日本的产品、日本的技术、日本的资金,要反的是日本右翼势力及其政策。如果将反对日本右翼,简化为“反日”,正好为日本右翼所用,进一步煽动日本国民的反华情绪,使他们的右翼政策有植根之处。

(摘自香港文汇报4月9日文章;作者:刘斯路)
[此贴子已经被新侨联委员于2005-4-12 16:31:57编辑过]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4-12 16:51:21编辑过]
  支持文章。

  时下,一方面应呼吁民众理性,另一方面也应抵制对日新思维。
顶一下
支持文章。
受教育了
agree
日本为什么不理性一下?
产经联里哪个不是右翼?不反日本企业反谁
那个对日新思维已经坏了一锅汤,以致不少人--比如我看见什么新思维,理性思维都以为碰到了汉奸思维了。
实际还是中国原来的外交政策中的“有理有利有节”说的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