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公司承认正在位于西雅图的“梦幻工厂”研究反重力装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4:23:24
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引力波 
  在“广义相对论”发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这种神秘莫测的波终于有可能向我们一展真面目。过去一些年里,天文学家在美国、日本和德国设置了探测器,后来又在意大利距离比萨市12千米的地方设置了一个。这座法意合建的探测器名为“Virgo”,2004年正式启用。这项大工程耗资不菲。Virgo有一条长3千米的隧道,位于意大利比萨市的郊区,而隧道只是Virgo的“部件”之一。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内,也有一条直角边长为300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隧道,一台名为“TAMA300”的激光干涉仪型的引力波检测装置也开始运转,这是世界上率先搜寻引力波的努力之一。
  引力波也称重力波。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时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不能再把三维空间与滴答作响的时钟分别对待,它们其实都是时空结构的组成部分。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还有待证实:如果一个物体突然运动,它应该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能量,就像铃铛摇动时会响一样。在理论上这适用于所有物体,包括人类。但只有宇宙中体积极大、密度极高的物体──如超新星、塌缩的黑洞和中子星──释放出的引力波才能被探测到:某个超新星短暂地爆发出像数十亿个恒星组成的星系一样明亮的光芒,随后其碎片纷纷射向宇宙深处。但它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超新星会令时空结构发生震颤,并波及数百万光年以外的地方。这种现象被称为引力波,天文学家们都努力地想第一个证明它的存在,他们可能最终带领我们一路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源头。
  所有理论都需要证据支持,但寻找证据非常困难。人们还不能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因为它的破坏性能量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被大大“稀释”了。如果你能靠近一颗超新星,引力波就会把你和周围的一切撕成碎片。但等引力波到达地球时,它只能令时空产生最轻微的扰动。要观测到引力波从技术上来说难度是无以复加的,无异于测量银河的宽度并把结果的误差保持在3厘米之内。因此甚至爱因斯坦都认为引力波可能永远也探测不出来。
  但引力波的确存在。
  建设“Virgo”历时6年,费用约为5500万英镑。如果把世界上所有探测器的成本加起来,捕捉引力波的代价无疑是天文数字。
  幸亏没有人认为这项工作会徒劳无功。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引力波不仅是爱因斯坦的假设。这种证据来自对中子星的观察。中子星是巨星爆炸的产物,它们由中子构成,通常全部物质都压缩在像一座城市那么大的空间里。有些中子星自转速度极快,间歇性地释放出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可以利用无线电望远镜识别这些电波。这种中子星被称为“脉冲星”。
  1974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泰勒和卢塞尔·赫尔斯第一次发现了一对脉冲双星。他们发现这两个天体的紧密环绕正变得越来越接近。尽管变化的幅度很小(大约每年只靠近1厘米),但它的意义却非同小可。这意味着两个天体正在损失能量,而且这种轨道变化与相对论的预测完全吻合。泰勒和赫尔斯认为能量正在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这一发现使他们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奖。
 引力波探测器原理
  Virgo和其他新建的引力波探测器一样,都是一种大型的激光干涉仪,专门利用引力波的特性来捕捉它。这种特性是:引力波令时空沿一个方向轴拉伸,沿与其垂直的另一个方向轴压缩。人们可以通过持续测量这两个方向上的距离,发现某一时刻出现在两个方向上的距离拉伸与压缩。
  就像所有的大型魔术一样,科学家们也利用镜子来做到这一点。从激光器发射的光线通过一个分裂器,分裂器把光束分别传送到L形连接的两个管道里,形成垂直角度。每个管道尽头挂有一面镜子,把两条光束反射回去,在交点汇合。人们特意改变了两道光的波长,这样它们反射回来时正好能互相抵消。这里设置有一个记录光线的光电二极管,平时它不会显示有光出现。但如果有引力波经过,两束光的传播距离会出现差异。那么当两束光交汇时,波形就不会完全干涉,从而导致发光。
  Virgo的技术规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镜子表面非常光滑,凸凹幅度小于百分之一微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且它们对光的反射率达99.999%。激光器也非同寻常,因为它制造的光束是迄今最稳定的。
  那么,Virgo观测到引力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加的夫大学的班哥拉·沙塔普拉卡什教授说:“我们预计每年会有一到两次双黑洞合并的现象。这些预测是在不确定的理论基础上做出来的,因此几率可能更低。所以如果我们在三四年内什么都没有看到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此之后,就是对爱因斯坦理论真实性的检验了。人们计划对Virgo和其他引力波探测器进行升级,因此到2010年它们的灵敏度会提高10倍。这可以令观测范围扩大1000倍,在这么大的区域里,每年,也许是每天,都应该有形成引力波的天体活动。如果人们仍然一无所获,那将对天文物理学产生重大影响。沙塔普拉卡什说,如果还不能发现引力波,我们将不得不开始怀疑天文物理学家的某些基础模型是否正确,例如双星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反重力研究再入科学家视线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波的主要性质有: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携带能量和与波源有关的信息;是横波,在远源处为平面波;最低次为四极辐射;辐射强度极弱;物质对引力波吸收效率极低,引力波穿透性极强,地球对引力波几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为两个独立的偏振态等。  引力波是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爱因斯坦虽然在1916年曾预言加速的质量可能有引力波存在,但他提出的引力波与坐标的选取有关,在某一个参考系看来,引力波可能有能量,而换一个参考系可能就没有。因此在提出引力波存在的初期,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引力波都持怀疑态度。1956年,皮拉尼提出一个与坐标系选取无关的引力波定义;1957年,邦迪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与坐标系选取无关的平面引力波的存在。1959年,邦迪、皮拉尼和罗宾森更进一步证明,静止物体在引力波脉冲作用下会产生运动,于是间接地证明引力波携带能量,并可被探测到。由于引力辐射极其微弱,目前还不能在实验室里发射可供探测的引力波,而大质量天体的激烈运动,比如双星体系公转、中子星自转、超新星爆发、理论预言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获物质等过程,都能辐射较强的引力波。
  多年来,各国科学家都在致力于探测引力波,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韦伯首创用一根铝棒作为天线进行探测,并声称探测到了不能排除是引力波的信号,但其他科学家都没有得到这一结果,韦伯的结论没有得到公认。现在对引力波的研究方兴未艾,反引力或称反重力研究又提上了日程,这项研究可能获得的成果或许将彻底实现人类实现恒星际航行的梦想,科学家值得为这项研究投入毕生的精力和才华。  自从科幻小说作者威尔斯描述了“反重力”(能够屏蔽重力影响,使宇宙飞船飞向月球)飞行器后,反重力已经成为人类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世界。有句话说得好,科学是昨天的幻想,幻想是明天的科学。汽车、火车、轮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统,都能通过从引力场中获取的能量驱动。
  “新概念”将改变世界  
        科学界和航空航天界禁忌的反重力研究目前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有消息说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正在探索一些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可能在将来某一天彻底改变一个世纪来的推进技术。
  波音公司进行的反重力研究概括起来就是该公司一个名为“先进空间推进技术重力研究”(Grasp)的项目。《简氏防务周刊》获得的一份有关文件阐述了波音公司认为该项目获得成功的重大意义。文件中写道:“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航空航天事业。”  这种评价可能还不够。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世界。汽车、火车、轮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统,都能通过“无推进剂推进”——一种从重力场中获取能量的模式来驱动。
  早在20年前,已故的英国索尔福德大学教授、当时叫做英国航天防御系统的战略项目负责人布赖恩·扬在伦敦机械工程师学会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解释了为什么进行反重力研究与航空航天业乃至世界都有关。  Grasp简报说明了波音公司为什么必须雇用俄罗斯材料专家叶夫根尼·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原因。波德克列特诺夫声称发明了可以屏蔽重力影响的装置。1992年,任职于芬兰坦佩雷技术大学的波德克列特诺夫向一家英国物理学杂志提交了一篇论文,他描述了被置于高速旋转的超导体(极低温度时失去电阻)上面的一个物体如何失去将近2%的重量。
  这篇论文泄漏给了一家报纸。一来因为它涉及禁忌的“反重力”概念,二来因为它在主流物理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波德克列特诺夫被学校开除了。  但这位俄罗斯人的研究吸引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注意,该局早已同亨茨维尔亚拉巴马大学的一位研究员有联系,这位研究员宣称她能制造出一种类重力场,能够利用高速旋转超导体排斥或吸引物体。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亚拉巴马州的美国航空航天局马歇尔航天中心在重复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实验时失败了。但是,该中心承认,不知道这位俄罗斯人制作超导盘的独特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盲目地进行研究。  几年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向俄亥俄州哥伦布超导元件公司支付60万美元,制造波德克列特诺夫曾使用过的装置,并且聘请了这位俄罗斯人做顾问。这项实验被延期了。但美国航空航天局该项实验的负责人罗恩·科措尔自信实验可以完成。
  前些年任职于莫斯科化学研究中心的波德克列特诺夫,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他同意大利科学家乔瓦尼·莫达内塞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冲量重力发生器”的研究工作,它能对所有物体产生一种斥力。  该设备使用一个强放电源“发射器”和一个超导“发射器”,制造出了一种“重力冲量”。波德克列特诺夫说,“时间很短,沿着放电的线路以极快的速度(实际上是瞬时)进行传播,经过许多不同物体,没有显著的能量损失。”
  他说,实验结果是对光束击中的任何物体都产生了推力作用,大小同物体质量成正比。波德克列特诺夫在调整一个激光瞄准装置时说,他的实验装置已经显示有能力击倒1千米外的物体,他声称,这一装置用同样的能量可以击倒200千米外的物体。  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冲量重力发生器”的研究工作引起了波音公司的注意。在那份Grasp简报中,波音公司描述了该装置发出的光束如何不受任何电磁屏蔽影响,可以穿透任何物体而达到目标。
“淘金热”正在升温
  在几年前的英国范堡罗航空展上,即将离任的波音“幻影研究”项目负责人乔治·米尔纳承认其公司对波德克列特诺夫的研究和其他反重力装置感兴趣。米尔纳同时称其公司相信这些装置蕴含的科学原理。他说,其中的物理学原理看来是成立的。复合基本的科学原理。它们没有打破物理学法则。  Grasp文件指出其他大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如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也在同波德克列特诺夫进行过接触。波音公司可能因先行一步而在“淘金热”中走在前面。  60年前,包括马丁公司、贝尔飞机公司和联合乌尔梯飞机公司等许多航空工业公司对反重力研究表现出了类似的兴趣,随即又变得沉默了。一些人揣测沉默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整个反重力研究因其可以改变世界的潜能被归属为最高机密。事实上,一时看不到前景的反重力研究至少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发明家托马斯·汤森·布朗发明了一种盘状电容器,其朝上的一面接正极,朝下的一面接负极,电容器有朝正极方向升起的趋势。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申请了一项能产生推力作用的“二维非对称电容板”——一种盘状带电装置的专利。不知是不是巧合,现在进行的研究同布朗的想法非常相似。  波音公司承认,正在位于西雅图的“梦幻工厂”研究反重力装置,也许被困很久的“魔鬼”就要从瓶子里钻出来了。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3-07/4192293.html广义相对论预言存在引力波 
  在“广义相对论”发表近百年之后的今天,这种神秘莫测的波终于有可能向我们一展真面目。过去一些年里,天文学家在美国、日本和德国设置了探测器,后来又在意大利距离比萨市12千米的地方设置了一个。这座法意合建的探测器名为“Virgo”,2004年正式启用。这项大工程耗资不菲。Virgo有一条长3千米的隧道,位于意大利比萨市的郊区,而隧道只是Virgo的“部件”之一。在日本国立天文台内,也有一条直角边长为300米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隧道,一台名为“TAMA300”的激光干涉仪型的引力波检测装置也开始运转,这是世界上率先搜寻引力波的努力之一。
  引力波也称重力波。早在1916年,爱因斯坦在提出“广义相对论”时就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相对论认为时间和空间是不可分割的。我们不能再把三维空间与滴答作响的时钟分别对待,它们其实都是时空结构的组成部分。但广义相对论的一个推论还有待证实:如果一个物体突然运动,它应该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能量,就像铃铛摇动时会响一样。在理论上这适用于所有物体,包括人类。但只有宇宙中体积极大、密度极高的物体──如超新星、塌缩的黑洞和中子星──释放出的引力波才能被探测到:某个超新星短暂地爆发出像数十亿个恒星组成的星系一样明亮的光芒,随后其碎片纷纷射向宇宙深处。但它的影响远远不止这些。超新星会令时空结构发生震颤,并波及数百万光年以外的地方。这种现象被称为引力波,天文学家们都努力地想第一个证明它的存在,他们可能最终带领我们一路追溯到宇宙大爆炸的源头。
  所有理论都需要证据支持,但寻找证据非常困难。人们还不能直接探测到引力波,因为它的破坏性能量在广阔无垠的宇宙空间中被大大“稀释”了。如果你能靠近一颗超新星,引力波就会把你和周围的一切撕成碎片。但等引力波到达地球时,它只能令时空产生最轻微的扰动。要观测到引力波从技术上来说难度是无以复加的,无异于测量银河的宽度并把结果的误差保持在3厘米之内。因此甚至爱因斯坦都认为引力波可能永远也探测不出来。
  但引力波的确存在。
  建设“Virgo”历时6年,费用约为5500万英镑。如果把世界上所有探测器的成本加起来,捕捉引力波的代价无疑是天文数字。
  幸亏没有人认为这项工作会徒劳无功。强有力的证据显示,引力波不仅是爱因斯坦的假设。这种证据来自对中子星的观察。中子星是巨星爆炸的产物,它们由中子构成,通常全部物质都压缩在像一座城市那么大的空间里。有些中子星自转速度极快,间歇性地释放出无线电波,天文学家可以利用无线电望远镜识别这些电波。这种中子星被称为“脉冲星”。
  1974年,美国物理学家约瑟夫·泰勒和卢塞尔·赫尔斯第一次发现了一对脉冲双星。他们发现这两个天体的紧密环绕正变得越来越接近。尽管变化的幅度很小(大约每年只靠近1厘米),但它的意义却非同小可。这意味着两个天体正在损失能量,而且这种轨道变化与相对论的预测完全吻合。泰勒和赫尔斯认为能量正在以引力波的形式释放,这一发现使他们获得了1993年的诺贝尔奖。
 引力波探测器原理
  Virgo和其他新建的引力波探测器一样,都是一种大型的激光干涉仪,专门利用引力波的特性来捕捉它。这种特性是:引力波令时空沿一个方向轴拉伸,沿与其垂直的另一个方向轴压缩。人们可以通过持续测量这两个方向上的距离,发现某一时刻出现在两个方向上的距离拉伸与压缩。
  就像所有的大型魔术一样,科学家们也利用镜子来做到这一点。从激光器发射的光线通过一个分裂器,分裂器把光束分别传送到L形连接的两个管道里,形成垂直角度。每个管道尽头挂有一面镜子,把两条光束反射回去,在交点汇合。人们特意改变了两道光的波长,这样它们反射回来时正好能互相抵消。这里设置有一个记录光线的光电二极管,平时它不会显示有光出现。但如果有引力波经过,两束光的传播距离会出现差异。那么当两束光交汇时,波形就不会完全干涉,从而导致发光。
  Virgo的技术规格之高令人叹为观止。镜子表面非常光滑,凸凹幅度小于百分之一微米(1微米等于百万分之一米)。而且它们对光的反射率达99.999%。激光器也非同寻常,因为它制造的光束是迄今最稳定的。
  那么,Virgo观测到引力波的可能性有多大呢?加的夫大学的班哥拉·沙塔普拉卡什教授说:“我们预计每年会有一到两次双黑洞合并的现象。这些预测是在不确定的理论基础上做出来的,因此几率可能更低。所以如果我们在三四年内什么都没有看到也是不足为奇的。”
  在此之后,就是对爱因斯坦理论真实性的检验了。人们计划对Virgo和其他引力波探测器进行升级,因此到2010年它们的灵敏度会提高10倍。这可以令观测范围扩大1000倍,在这么大的区域里,每年,也许是每天,都应该有形成引力波的天体活动。如果人们仍然一无所获,那将对天文物理学产生重大影响。沙塔普拉卡什说,如果还不能发现引力波,我们将不得不开始怀疑天文物理学家的某些基础模型是否正确,例如双星系统是如何形成的。
反重力研究再入科学家视线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预言:引力波的主要性质有:在真空中以光速传播;携带能量和与波源有关的信息;是横波,在远源处为平面波;最低次为四极辐射;辐射强度极弱;物质对引力波吸收效率极低,引力波穿透性极强,地球对引力波几乎是透明的;其偏振特性为两个独立的偏振态等。  引力波是波动形式和有限速度传播的引力场。爱因斯坦虽然在1916年曾预言加速的质量可能有引力波存在,但他提出的引力波与坐标的选取有关,在某一个参考系看来,引力波可能有能量,而换一个参考系可能就没有。因此在提出引力波存在的初期,包括爱因斯坦本人在内的大多数人对引力波都持怀疑态度。1956年,皮拉尼提出一个与坐标系选取无关的引力波定义;1957年,邦迪进而从理论上证明与坐标系选取无关的平面引力波的存在。1959年,邦迪、皮拉尼和罗宾森更进一步证明,静止物体在引力波脉冲作用下会产生运动,于是间接地证明引力波携带能量,并可被探测到。由于引力辐射极其微弱,目前还不能在实验室里发射可供探测的引力波,而大质量天体的激烈运动,比如双星体系公转、中子星自转、超新星爆发、理论预言的黑洞的形成、碰撞和捕获物质等过程,都能辐射较强的引力波。
  多年来,各国科学家都在致力于探测引力波,美国马里兰大学的科学家韦伯首创用一根铝棒作为天线进行探测,并声称探测到了不能排除是引力波的信号,但其他科学家都没有得到这一结果,韦伯的结论没有得到公认。现在对引力波的研究方兴未艾,反引力或称反重力研究又提上了日程,这项研究可能获得的成果或许将彻底实现人类实现恒星际航行的梦想,科学家值得为这项研究投入毕生的精力和才华。  自从科幻小说作者威尔斯描述了“反重力”(能够屏蔽重力影响,使宇宙飞船飞向月球)飞行器后,反重力已经成为人类一个多世纪的梦想。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世界。有句话说得好,科学是昨天的幻想,幻想是明天的科学。汽车、火车、轮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统,都能通过从引力场中获取的能量驱动。
  “新概念”将改变世界  
        科学界和航空航天界禁忌的反重力研究目前再次受到人们的关注,因为有消息说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正在探索一些新概念,这些新概念可能在将来某一天彻底改变一个世纪来的推进技术。
  波音公司进行的反重力研究概括起来就是该公司一个名为“先进空间推进技术重力研究”(Grasp)的项目。《简氏防务周刊》获得的一份有关文件阐述了波音公司认为该项目获得成功的重大意义。文件中写道:“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航空航天事业。”  这种评价可能还不够。如果反重力是确实存在的,它必将改变整个世界。汽车、火车、轮船,所有你能想到的交通系统,都能通过“无推进剂推进”——一种从重力场中获取能量的模式来驱动。
  早在20年前,已故的英国索尔福德大学教授、当时叫做英国航天防御系统的战略项目负责人布赖恩·扬在伦敦机械工程师学会发表演讲,他在演讲中解释了为什么进行反重力研究与航空航天业乃至世界都有关。  Grasp简报说明了波音公司为什么必须雇用俄罗斯材料专家叶夫根尼·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原因。波德克列特诺夫声称发明了可以屏蔽重力影响的装置。1992年,任职于芬兰坦佩雷技术大学的波德克列特诺夫向一家英国物理学杂志提交了一篇论文,他描述了被置于高速旋转的超导体(极低温度时失去电阻)上面的一个物体如何失去将近2%的重量。
  这篇论文泄漏给了一家报纸。一来因为它涉及禁忌的“反重力”概念,二来因为它在主流物理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波德克列特诺夫被学校开除了。  但这位俄罗斯人的研究吸引了美国航空航天局的注意,该局早已同亨茨维尔亚拉巴马大学的一位研究员有联系,这位研究员宣称她能制造出一种类重力场,能够利用高速旋转超导体排斥或吸引物体。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位于亚拉巴马州的美国航空航天局马歇尔航天中心在重复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实验时失败了。但是,该中心承认,不知道这位俄罗斯人制作超导盘的独特方法,它在很大程度上是在盲目地进行研究。  几年前,美国航空航天局向俄亥俄州哥伦布超导元件公司支付60万美元,制造波德克列特诺夫曾使用过的装置,并且聘请了这位俄罗斯人做顾问。这项实验被延期了。但美国航空航天局该项实验的负责人罗恩·科措尔自信实验可以完成。
  前些年任职于莫斯科化学研究中心的波德克列特诺夫,进一步发展了他的思想。他同意大利科学家乔瓦尼·莫达内塞联合发表了一篇论文,详细介绍了一种“冲量重力发生器”的研究工作,它能对所有物体产生一种斥力。  该设备使用一个强放电源“发射器”和一个超导“发射器”,制造出了一种“重力冲量”。波德克列特诺夫说,“时间很短,沿着放电的线路以极快的速度(实际上是瞬时)进行传播,经过许多不同物体,没有显著的能量损失。”
  他说,实验结果是对光束击中的任何物体都产生了推力作用,大小同物体质量成正比。波德克列特诺夫在调整一个激光瞄准装置时说,他的实验装置已经显示有能力击倒1千米外的物体,他声称,这一装置用同样的能量可以击倒200千米外的物体。  波德克列特诺夫的“冲量重力发生器”的研究工作引起了波音公司的注意。在那份Grasp简报中,波音公司描述了该装置发出的光束如何不受任何电磁屏蔽影响,可以穿透任何物体而达到目标。
“淘金热”正在升温
  在几年前的英国范堡罗航空展上,即将离任的波音“幻影研究”项目负责人乔治·米尔纳承认其公司对波德克列特诺夫的研究和其他反重力装置感兴趣。米尔纳同时称其公司相信这些装置蕴含的科学原理。他说,其中的物理学原理看来是成立的。复合基本的科学原理。它们没有打破物理学法则。  Grasp文件指出其他大航空航天工业公司──如英国航空航天系统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等也在同波德克列特诺夫进行过接触。波音公司可能因先行一步而在“淘金热”中走在前面。  60年前,包括马丁公司、贝尔飞机公司和联合乌尔梯飞机公司等许多航空工业公司对反重力研究表现出了类似的兴趣,随即又变得沉默了。一些人揣测沉默是基于这样的事实:整个反重力研究因其可以改变世界的潜能被归属为最高机密。事实上,一时看不到前景的反重力研究至少可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当时美国发明家托马斯·汤森·布朗发明了一种盘状电容器,其朝上的一面接正极,朝下的一面接负极,电容器有朝正极方向升起的趋势。美国航空航天局的一位科学家申请了一项能产生推力作用的“二维非对称电容板”——一种盘状带电装置的专利。不知是不是巧合,现在进行的研究同布朗的想法非常相似。  波音公司承认,正在位于西雅图的“梦幻工厂”研究反重力装置,也许被困很久的“魔鬼”就要从瓶子里钻出来了。

http://mil.huanqiu.com/observation/2013-07/4192293.html
10年前的文章,你度娘贴上来,一字不差,有啥意思!!
如果美帝当真率先突破反重力技术,制造出浮空运输船和浮空母舰,实现广域自由机动,其它国家才真是麻烦大了;
内陆国家最有用,内地城市也可以变港口;
极大削弱传统地缘环境影响,对土鳖也有好处——前提是土鳖掌握这技术。
这是神马东西,真的吗?还是民科?
如果美帝当真率先突破反重力技术,制造出浮空运输船和浮空母舰,实现广域自由机动,其它国家才真是麻烦大了 ...
你想想这个东西难度多大
忽悠,继续忽悠。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1:48
如果美帝当真率先突破反重力技术,制造出浮空运输船和浮空母舰,实现广域自由机动,其它国家才真是麻烦大了 ...
有多大个麻烦? 空中堡垒,听着吓人而已。东西大了机动能力就差,面积大了更好打。只要被一枚防空导弹击中,掉下来就什么都没了。

这东西比较科幻,和兔子的量子通信一样的科幻。最好是中美合作,这样飞碟遨游太空就不是梦了。
这东西比较科幻,和兔子的量子通信一样的科幻。最好是中美合作,这样飞碟遨游太空就不是梦了。
中美合作。。。。
黑暗梦魇精灵 发表于 2013-7-31 12:21
中美合作。。。。
在飞向宇宙以后,面对那美克星人,天顶星人的时候,中美必须放下成见,相互合作。毕竟大家都是地球人。
lchzj 发表于 2013-7-31 11:45
10年前的文章,你度娘贴上来,一字不差,有啥意思!!
环球网今天的文
十年前的老文章,倒胃口了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2:14
有多大个麻烦? 空中堡垒,听着吓人而已。东西大了机动能力就差,面积大了更好打。只要被一枚防空导弹击中 ...
反重力技术哟!
没有重力,披个两米厚的甲,什么现役防空导弹打得下来?
蛤蟆的临时小号 发表于 2013-7-31 11:58
你想想这个东西难度多大
事实上目前的物理知识并不支持。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3:04
反重力技术哟!
没有重力,披个两米厚的甲,什么现役防空导弹打得下来?
可以对准它的反重力装置核心打就是,打中那玩意失效自然就会掉下来。
youyouyou 发表于 2013-7-31 13:19
可以对准它的反重力装置核心打就是,打中那玩意失效自然就会掉下来。

多半在飞碟中心位置,重重保护下。

其实没有重力的物体怎么运动是个问题;
不受引力影响还是说能够控制引力方向,对最终结果大不相同。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3:04
反重力技术哟!
没有重力,披个两米厚的甲,什么现役防空导弹打得下来?
你玩笑开大了。就按照目前的福特号甲板面积计算,333*78=2.6万平米,再乘以2米的厚度就是5.2万立方,钢的密度7.8,也就说,光是一块钢板,就是40万吨。再加上侧面的钢板,这玩意已经上100万吨了。到时候用什么发动机来驱动? 就算能驱动,100万吨的货色,就是个超级大乌龟,机动性完全没有。

东风21D终于可以反舰了。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3:26
你玩笑开大了。就按照目前的福特号甲板面积计算,333*78=2.6万平米,再乘以2米的厚度就是5.2万立方,钢的 ...


这玩意没有重力耶,多少吨重有多大影响呢?

当然,有质量;
问题是这个“反重力”如果是通过能够控制引力方向来实现的,引力全部导向月亮啥的,虽然加速慢、还是可以动的。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3:26
你玩笑开大了。就按照目前的福特号甲板面积计算,333*78=2.6万平米,再乘以2米的厚度就是5.2万立方,钢的 ...


这玩意没有重力耶,多少吨重有多大影响呢?

当然,有质量;
问题是这个“反重力”如果是通过能够控制引力方向来实现的,引力全部导向月亮啥的,虽然加速慢、还是可以动的。
这个很不靠谱的,太科幻了,如果实现了就和现有的物理理论相悖了。。。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3:29
这玩意没有重力耶,多少吨重有多大影响呢?

当然,有质量;


你越说越玄幻了。

100万吨本来就是指的质量。100万吨的东西在水里好办,水的反作用力很大。在天上你只能依靠空气动力。而空气的反作用力小的可怜,如果是螺旋桨的话,只怕这东西动都不会动一下。或者你上几十个火箭发动机,也许可以慢慢移动,但是你有多少燃料支撑? 只怕满船的燃料不够从北京到天津,而且还是龟速爬过去的。

至于你说的月亮引力,我就不敢说下去了。再说下去,还有太阳,水星,金星,天顶星,那美克星等各种引力出来。不过,就算把这些引力都加上去,也小的可怜,只怕连空气阻力都抵不过。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3:29
这玩意没有重力耶,多少吨重有多大影响呢?

当然,有质量;


你越说越玄幻了。

100万吨本来就是指的质量。100万吨的东西在水里好办,水的反作用力很大。在天上你只能依靠空气动力。而空气的反作用力小的可怜,如果是螺旋桨的话,只怕这东西动都不会动一下。或者你上几十个火箭发动机,也许可以慢慢移动,但是你有多少燃料支撑? 只怕满船的燃料不够从北京到天津,而且还是龟速爬过去的。

至于你说的月亮引力,我就不敢说下去了。再说下去,还有太阳,水星,金星,天顶星,那美克星等各种引力出来。不过,就算把这些引力都加上去,也小的可怜,只怕连空气阻力都抵不过。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2:14
有多大个麻烦? 空中堡垒,听着吓人而已。东西大了机动能力就差,面积大了更好打。只要被一枚防空导弹击中 ...
十万吨级的空中航母,被一枚防空导弹击中,跟被蚊子叮一下没有多区别。
zcbztm6 发表于 2013-7-31 14:09
十万吨级的空中航母,被一枚防空导弹击中,跟被蚊子叮一下没有多区别。
好吧,我们先抛弃绿林奸汉的说法,我们就按照你的意思,按照普通航母来计算。

仍然是那个问题,10万吨的东西,你如何驱动?螺旋桨根本没用,而号称史上最强的F-135依然没用,仅仅19吨的推力,要改变一个10万吨级的惯性,作用力小的可怜。你只有上几十个火箭发动机试试,也许能用龟速爬行,而且满船的燃料只怕不够你从北京到天津。

所以我才说,东风21D,终于可以反舰了。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4:26
好吧,我们先抛弃绿林奸汉的说法,我们就按照你的意思,按照普通航母来计算。

仍然是那个问题,10万吨 ...
反重力技术都有了,核聚变发动机还会远吗?
慢慢研究来自: iPhone客户端


视频地址:

http://static.hdslb.com/miniloader.swf?aid=680332&page=1


2023年洛克希德臭鼬工厂的针对商业的核聚变 技术

洛克希德公司在谷歌的Solve for X(注)上提出了一个100兆瓦的小型聚变反应堆的概念,它利用氘和氚(氢的同位素)进行聚变反应。将可以装上卡车,并可以通过类似喷气发动机生产线一样的方式生产(相对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这样的需要多国巨大投入的超级工程)。

注:Google发布了一个类似与TED的“Solve for X”网站,关注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前沿技术思想和解决之道。介绍页面的文字翻译如下:

什么是Solve for X?

Solve for X 是一个听取并讨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前沿科技理念的地方。在这个前沿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亿万的人。从前沿这个意义上说,这些项目大胆的想法使它们听起来像科幻小说。在前沿这个意义上说,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突破会带给我们这些想法真的可以走进生活的全部希望。
待解决的巨大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法和使它成真的科技突破的结合是这个“探月工程”(指的是Slove for X)的本质。
Solve for X将是一个论坛,以鼓励和详述那些以技术为主导的重大项目的设想和团队。这个论坛从一个由梅根·史密斯和埃里克·施密特共同主持的面对面的活动开始 – Slove for X 演讲现在正在被发布到该网站。我们鼓励你观看 Solve for X 演讲,加入G + 讨论圈,并发表你自己的Solve for X演讲。




突破性的技术:洛克希德的查尔斯·蔡斯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发出高贝塔的配置,这使得紧凑型反应堆的设计将具备更快的开发时间(5年,而不是30)。

*(相对于托卡马克装置)在等离子体想要扩张的时候,会遭遇更强的磁力(在托卡马克装置中,旋转的等离子体自行发生磁场,离核心越远,磁场越弱,而等离子体扩张的越厉害,这导致了一个死循环,也是为什么托卡马克构型如此麻烦复杂)
*它也有极少数的开放磁力线(装置密封程度高,基本没有空隙让粒子泄露)
*理想的拱磁力线曲率
*洛克希德系统的beta约1。
*系统使用氢的同位素作为燃料(氘 - 氚)

目前气缸宽1米,高2米。 而100 MW版本,将比现有的装置大大约两倍的尺寸。







基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得发电厂不会在2040年中期之前落成



洛马的臭鼬工厂的工程师称:大概2023年可以面向商用推出一个100MW的小型化的可移动聚变反应堆







视频地址:

http://static.hdslb.com/miniloader.swf?aid=680332&page=1


2023年洛克希德臭鼬工厂的针对商业的核聚变 技术

洛克希德公司在谷歌的Solve for X(注)上提出了一个100兆瓦的小型聚变反应堆的概念,它利用氘和氚(氢的同位素)进行聚变反应。将可以装上卡车,并可以通过类似喷气发动机生产线一样的方式生产(相对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这样的需要多国巨大投入的超级工程)。

注:Google发布了一个类似与TED的“Solve for X”网站,关注全球性重大问题的前沿技术思想和解决之道。介绍页面的文字翻译如下:

什么是Solve for X?

Solve for X 是一个听取并讨论解决全球性问题的前沿科技理念的地方。在这个前沿这个意义上说,这些解决方案可以帮助亿万的人。从前沿这个意义上说,这些项目大胆的想法使它们听起来像科幻小说。在前沿这个意义上说,有一些真正意义上的技术突破会带给我们这些想法真的可以走进生活的全部希望。待解决的巨大问题、解决该问题的根本方法和使它成真的科技突破的结合是这个“探月工程”(指的是Slove for X)的本质。Solve for X将是一个论坛,以鼓励和详述那些以技术为主导的重大项目的设想和团队。这个论坛从一个由梅根·史密斯和埃里克·施密特共同主持的面对面的活动开始 – Slove for X 演讲现在正在被发布到该网站。我们鼓励你观看 Solve for X 演讲,加入G + 讨论圈,并发表你自己的Solve for X演讲。



突破性的技术:洛克希德的查尔斯·蔡斯和他的团队已经开发出高贝塔的配置,这使得紧凑型反应堆的设计将具备更快的开发时间(5年,而不是30)。

*(相对于托卡马克装置)在等离子体想要扩张的时候,会遭遇更强的磁力(在托卡马克装置中,旋转的等离子体自行发生磁场,离核心越远,磁场越弱,而等离子体扩张的越厉害,这导致了一个死循环,也是为什么托卡马克构型如此麻烦复杂)
*它也有极少数的开放磁力线(装置密封程度高,基本没有空隙让粒子泄露)
*理想的拱磁力线曲率
*洛克希德系统的beta约1。
*系统使用氢的同位素作为燃料(氘 - 氚)

目前气缸宽1米,高2米。 而100 MW版本,将比现有的装置大大约两倍的尺寸。





QQ截图20130731201933.jpg (122.84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31 20:26 上传



基于国际热核聚变反应堆得发电厂不会在2040年中期之前落成

QQ截图20130731201951.jpg (80.85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31 20:26 上传



洛马的臭鼬工厂的工程师称:大概2023年可以面向商用推出一个100MW的小型化的可移动聚变反应堆

QQ截图20130731202007.jpg (126.66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31 20:27 上传



QQ截图20130731202042.jpg (73.18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31 20:27 上传



QQ截图20130731202054.jpg (82.41 KB, 下载次数: 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31 20:27 上传

611表示正在研制死星
zcbztm6 发表于 2013-7-31 14:29
反重力技术都有了,核聚变发动机还会远吗?
完全两码事。我姑且就算美帝已经用上了核聚变反应堆,那又如何?无非是可以给舰船提供更长时间的动力而已。跟发动机本身可以输出的动力有多大的关系?

我们先说水面,你觉得美帝就算用上核聚变反应堆,那航母能比现在快多少?能持续供应能量,不等于发动机就要飚起来。

再说空中,问题仍然在那里,你核聚变反应堆,怎么驱动发动机提供足够的动力来推动这个10万吨的货?

不要张口闭口拿些所谓的高科技来扯,没用。
这个有点难!



这玩意要是弄出来了,人类必将开始征服宇宙之路,中美两国那点小矛盾还好意思闹吗?
要我说,地球上现在争来争去的鸡吧事儿都没意义了。
黑暗梦魇精灵 发表于 2013-7-31 12:21
中美合作。。。。


这玩意要是弄出来了,人类必将开始征服宇宙之路,中美两国那点小矛盾还好意思闹吗?
要我说,地球上现在争来争去的鸡吧事儿都没意义了。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1:48
如果美帝当真率先突破反重力技术,制造出浮空运输船和浮空母舰,实现广域自由机动,其它国家才真是麻烦大了 ...
如果MD真搞出这个技术并推广使用的话,那全人类都愿意当美国的附拥了吧
lizhiling 发表于 2013-7-31 15:03
如果MD真搞出这个技术并推广使用的话,那全人类都愿意当美国的附拥了吧
请你们先解决动力问题,否则就不要急着冲上去当附庸。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4:45
完全两码事。我姑且就算美帝已经用上了核聚变反应堆,那又如何?无非是可以给舰船提供更长时间的动力而已 ...
核聚堆没核辐射吧这就不得了。
lizhiling 发表于 2013-7-31 15:07
核聚堆没核辐射吧这就不得了。
这跟辐射有毛关系啊?

你在天上只有利用空气动力,我不管你用什么反应堆,关键是你的发动机如何制造出足够的动力来推动你们这个空中航母。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5:14
这跟辐射有毛关系啊?

你在天上只有利用空气动力,我不管你用什么反应堆,关键是你的发动机如何制造出 ...
汗,有无辐射没关系?你知道屏蔽核反应堆辐射的材料有多重吗?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4:26
好吧,我们先抛弃绿林奸汉的说法,我们就按照你的意思,按照普通航母来计算。

仍然是那个问题,10万吨 ...
我嚼得吧,应该说党费21D能防空了。
lizhiling 发表于 2013-7-31 15:21
汗,有无辐射没关系?你知道屏蔽核反应堆辐射的材料有多重吗?
对不起,我军盲,您给科普一下,我看看有几万吨?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5:14
这跟辐射有毛关系啊?

你在天上只有利用空气动力,我不管你用什么反应堆,关键是你的发动机如何制造出 ...
前提:反重力,或者叫引力控制技术成功;

这个浮空母舰,假设1000万吨质量吧;
如果这1000万吨质量产生的重力没有消失,而是可以引导向其它方向(所以叫“引力控制技术”),比如说月亮或者太阳或者木星;
那么,这艘浮空母舰,不就有了相当于1000万吨级别的拉力了么?这就是可以运动的根据。

而不用去指望空气的反作用力。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5:29
前提:反重力,或者叫引力控制技术成功;

这个浮空母舰,假设1000万吨质量吧;
大哥,重力在本质上是万有引力,月亮太阳这些天体,对于地球上的物体产生的引力极为有限。1000万吨的东西在地球上,受到的太阳月亮引力,连空气阻力都未必能克服。
sisuloser 发表于 2013-7-31 15:39
大哥,重力在本质上是万有引力,月亮太阳这些天体,对于地球上的物体产生的引力极为有限。1000万吨的东西 ...
你说的,和我说的,是两码事;
我说的,不是其它星体本身对这1000万吨物体产生的引力,而是地球原本对这物体产生的引力被转向,从而产生拉力。

反正是空想,咱空想的就是控制引力的方向。
绿林奸汉 发表于 2013-7-31 15:42
你说的,和我说的,是两码事;
我说的,不是其它星体本身对这1000万吨物体产生的引力,而是地球原本对这 ...
前面说的改变引力,听起来虽然比较玄,但起码还有科幻的味道。

而你现在说的改变重力方向,我们先抛开重力这个幌子不谈,你其实是在说让某一个方向的力消失,变到另外一个方向上去。你这个已经不是科幻了,完全是大热天中暑的节奏了。

你到底明不明白你自己在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