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安标准人寿走入"死循环":四年亏损八个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27:37
 尽管如此,但这丝毫不妨碍大股东英国标准人寿对中国在内的亚洲保险市场的重视程度

  光阴荏苒。到今年年底成立于2003年的恒安标准人寿将迎来其十周岁生日。

  回望标准人寿与天津泰达牵手的这近十年光阴,中外方股东拥有平等话语权让这家公司经营策略时常摇摆,只见一轮轮增资未见盈利曙光,或许正是基于此,两股东甚至在中途还诞生过各自出逃的想法。“岁岁年年亏相似,年年岁岁道不同”似乎可以很好概括这个中英混血儿在过去十年的成长之路。

  事实上,自2011年5月起亲自担任恒安标准人寿的董事长的英国标准人寿董事长杰拉尔德·格林斯通,在恒安标准人寿任董事长职务已有两年之余。两年的时间,并未过多地改变恒安标准人寿。不过,这位对中国市场有了更深刻认识的老人曾对媒体表示,今后其还将与泰达不断拓展合作业务,他会如何在恒安标准人寿身上演绎神话还值得关注。

  股东两次变脸

  中行参股虚晃一枪?

  保险业,10年来股东一直坚守未盈利的合资寿险公司并不多,而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标准人寿”)恰巧就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家。不过,不要以为恒安标准人寿的股东10年来没有发生过变动;相反,除了最初的发起股东先后在2006年、2008年有所变化外,其甚至还几乎在2009年要经历股东大洗牌,只不过因某些原因,这次股东变脸没有最终落实。

  恒安标准人寿最初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mpany(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各出资50%组建。

  而在2006年上市后,作为英方股东的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mpany(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就将所持有的恒安标准人寿的50%股权转让给了Standard Life plc(标准人寿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英国标准人寿”)。

  而在2008年12月31日,恒安标准人寿原股东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所有股份转让给了天津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泰达国际控股”)。

  由此,恒安标准人寿的两大股东已变更为英国标准人寿和天津泰达国际控股。至此,2009年成立已5年有余的恒安标准经营仍不见起色。

  2009年9月,中国银行将通过中银保险,收购英国标准人寿所持25%的恒安标准人寿股权,其余股权将向天津泰达国际控股购买,最终收购完成后,中银保险将持有恒安标准股权接近50%。

  由于中银保险是中国银行的全资附属子公司,这一交易被认为是中国银行参股寿险公司的重要一步。

  不过,看似顺利的收购事宜很快宣告破裂,给市场留下了一个惊叹号。英国标准人寿称谈判破裂的原因在于各方没有可能达成一致,而中国银行也正式表态称,多轮协商终因各方商业诉求存在较大差异,未能达成共识。

  至此,经历了一年多的谈判后,中国银行参股恒安标准人寿的事宜最终没有达成,中行参股终成虚晃一枪。时至今日英国标准人寿与天津泰达国际控股双方对恒安标准人寿各自持股50%。

  股东连续5年注资

  共增资14.55亿元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批复资料显示,恒安标准人寿于今年3月份进行了增资,其注册资本增至27.57亿元。这已经是恒安标准人寿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五年增资,资本金相较成立之初增长了14.55亿元。

  恒安标准人寿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3.02亿元,这个注册资本金额一直维持到2009年。

  2009年经董事会决议后,恒安标准人寿获得股东注资2亿元,此次增资结束后,至2009年年底,恒安标准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9%。

  随后的2010年,恒安标准人寿再获增资1.5亿元,注册资本增至16.52亿元。恒安标准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116%。

  迫于偿付能力的压力,恒安标准人寿于2011年再度增资,当年,该公司共进行了三轮增资过程,注册资本由16.52亿元先后增至17. 12亿元、17.87亿元、20.62亿元;其2011年的增资额共为4.1亿元。2011年年底,恒安标准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升至185%。

  2012年,该公司并未暂停增资步伐,股东这一年共增资3.2亿元。由此,恒安标准人寿的注册资本增至23.82亿元,股东双方依旧各占50%。2012年年底,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提高至211%。

  四年亏损8.34亿元

  市场份额不升反降

  除了偿付能力的压力,恒安标准人寿连续增资的背后更是其连续的亏损。有数据可查的2009年以来,恒安标准人寿这四年的净亏损额累计已经达到8.34亿元。

  恒安标准人寿公布的年报显示,在2009-2012年的这四年,恒安标准人寿的净利均为亏损,各年的净亏损额分别为3.09亿元、1.64亿元、2.05亿元、1.56亿元。四年的累计亏损额已达到8.34亿元,意味着双方股东也将分别承担4.17亿元的亏损金额。

  而除了利润这个现实的考核标准外,即便在业内普遍被关注的市场规模,恒安标准人寿在这几年也陷入了停滞。

  记者对保监会公布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恒安标准人寿2012年年底的市场份额为0.15%,虽然相较2011年年底的0.11%与2010年年底的0.10%有所增加,但相比2009年年底的0.18%,其市场份额反倒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而在市场份额下降的这个时期内,恒安标准人寿的保费收入规模也起起伏伏,整体上看几乎没有增长。2009年,该公司的保费规模就达到14.5亿元;2010年这一数据提升3.9%,达到15.1亿元;2011年,保费规模骤降32.0%,仅10.3亿元;2012年,略回升至14.7亿元。可见,与三年前的2009年相比,恒安标准人寿2012年的保费收入仅增加了0.2亿元。

  截至目前,恒安标准人寿业务覆盖天津、青岛等多个省市,共有10家分公司。因多年亏损,有业内人士认为将来恒安标准人寿在机构铺设上很难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这将使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受限。

  这几年的摇摆

  银保渠道占比起伏

  亏损额未能摆脱以亿元为单位的命运、份额不升反降,多少与恒安标准人寿的经营思路有关。而无论是从产品还是从渠道看,业界均不难发现恒安标准人寿这几年的策略摇摆痕迹。

  从产品来看,恒安标准人寿各年保险业务收入中趸缴保费收入、期缴业务首年保费收入、期缴业务续年保费收入占比均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的起落。

  以趸缴保费收入在保险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例。记者对年报数据所做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该公司的趸缴保费收入占比为38.52%,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21.20%,2011年占比又回升至大体与2009年持平的36.58%,到了2012年,这一占比则大幅升至53.36%。

  而渠道的布局情况更能明晰地反映恒安标准人寿策略的转换。

  该公司的渠道主要银邮代理、员工直销、个人代理、中介(又分为专业代理、经纪代理、兼业代理),如银邮代理渠道对其保费的贡献程度经历了从2009年的三成(33.65%)到2010年的两成(18.12%),再到2011年的四成(39.62%)以及2012年的逾五成(56.66%)。

  再如,中介渠道中的专业代理对保费的贡献程度,2009-2012年分别为24.12%、35.38%、24.22%、9.74%,经历了呈现明显波动过程。

  不过,恒安标准人寿的个人代理渠道保费占比一直在三成附近,2009-2012年分别为30.25%、36.22%、31.81%、28.86%。

  曾经的世界500强

  难弃亚洲市场

  最新出炉的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虽然并没有英国标准人寿出现,但这家成立近200年的保险“百年老店”绝不是能被保险业忽视的一个主体。

  事实上,在2011年的财富500强中英国标准人寿还以“营业收入28877.7百万美元、净利润667.3百万美元”的成绩,名列过第330位;而2010年,英国标准人寿位居全球财富500强第288位。

  尽管参股的恒安标准人寿经营状况不尽如意,但这丝毫不妨碍英国标准人寿对中国在内的亚洲业务的重视程度,这对于恒安标准人寿来讲,不能说是一个坏消息。

  今年3月份,英国标准人寿行政总裁(亚洲及新兴市场)安达智表示,“我很高兴看到今年在亚洲及新兴市场的业务发展,我们设立了新加坡和迪拜的支部,而其余部分地区的业务如香港、中国及印度仍继续增长及表现出稳健成绩。两个新的支部的定位对我们十分有利,相信会继续协助和发展我们的国际性领域。”

  事实上,自2011年5月起亲自担任恒安标准人寿的董事长的英国标准人寿董事长杰拉尔德·格林斯通,在恒安标准人寿任董事长职务已有两年之余。两年的时间,并未过多地改变恒安标准人寿。不过,这位对中国市场有了更深刻认识的老人曾对媒体表示,今后其还将与泰达不断拓展合作业务,他会如何在恒安标准人寿身上演绎神话还值得关注。■本报见习记者 刘敬元
http://finance.youth.cn/finance_gdxw/201307/t20130727_3601673.htm尽管如此,但这丝毫不妨碍大股东英国标准人寿对中国在内的亚洲保险市场的重视程度

  光阴荏苒。到今年年底成立于2003年的恒安标准人寿将迎来其十周岁生日。

  回望标准人寿与天津泰达牵手的这近十年光阴,中外方股东拥有平等话语权让这家公司经营策略时常摇摆,只见一轮轮增资未见盈利曙光,或许正是基于此,两股东甚至在中途还诞生过各自出逃的想法。“岁岁年年亏相似,年年岁岁道不同”似乎可以很好概括这个中英混血儿在过去十年的成长之路。

  事实上,自2011年5月起亲自担任恒安标准人寿的董事长的英国标准人寿董事长杰拉尔德·格林斯通,在恒安标准人寿任董事长职务已有两年之余。两年的时间,并未过多地改变恒安标准人寿。不过,这位对中国市场有了更深刻认识的老人曾对媒体表示,今后其还将与泰达不断拓展合作业务,他会如何在恒安标准人寿身上演绎神话还值得关注。

  股东两次变脸

  中行参股虚晃一枪?

  保险业,10年来股东一直坚守未盈利的合资寿险公司并不多,而恒安标准人寿保险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安标准人寿”)恰巧就是这为数不多中的一家。不过,不要以为恒安标准人寿的股东10年来没有发生过变动;相反,除了最初的发起股东先后在2006年、2008年有所变化外,其甚至还几乎在2009年要经历股东大洗牌,只不过因某些原因,这次股东变脸没有最终落实。

  恒安标准人寿最初由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和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mpany(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各出资50%组建。

  而在2006年上市后,作为英方股东的Standard Life Assurance Company(标准人寿保险公司)就将所持有的恒安标准人寿的50%股权转让给了Standard Life plc(标准人寿上市公司,以下简称“英国标准人寿”)。

  而在2008年12月31日,恒安标准人寿原股东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将其持有的所有股份转让给了天津泰达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泰达国际控股”)。

  由此,恒安标准人寿的两大股东已变更为英国标准人寿和天津泰达国际控股。至此,2009年成立已5年有余的恒安标准经营仍不见起色。

  2009年9月,中国银行将通过中银保险,收购英国标准人寿所持25%的恒安标准人寿股权,其余股权将向天津泰达国际控股购买,最终收购完成后,中银保险将持有恒安标准股权接近50%。

  由于中银保险是中国银行的全资附属子公司,这一交易被认为是中国银行参股寿险公司的重要一步。

  不过,看似顺利的收购事宜很快宣告破裂,给市场留下了一个惊叹号。英国标准人寿称谈判破裂的原因在于各方没有可能达成一致,而中国银行也正式表态称,多轮协商终因各方商业诉求存在较大差异,未能达成共识。

  至此,经历了一年多的谈判后,中国银行参股恒安标准人寿的事宜最终没有达成,中行参股终成虚晃一枪。时至今日英国标准人寿与天津泰达国际控股双方对恒安标准人寿各自持股50%。

  股东连续5年注资

  共增资14.55亿元

  保监会最新公布的批复资料显示,恒安标准人寿于今年3月份进行了增资,其注册资本增至27.57亿元。这已经是恒安标准人寿自2009年以来连续第五年增资,资本金相较成立之初增长了14.55亿元。

  恒安标准人寿成立时的注册资本为13.02亿元,这个注册资本金额一直维持到2009年。

  2009年经董事会决议后,恒安标准人寿获得股东注资2亿元,此次增资结束后,至2009年年底,恒安标准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09%。

  随后的2010年,恒安标准人寿再获增资1.5亿元,注册资本增至16.52亿元。恒安标准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仅为116%。

  迫于偿付能力的压力,恒安标准人寿于2011年再度增资,当年,该公司共进行了三轮增资过程,注册资本由16.52亿元先后增至17. 12亿元、17.87亿元、20.62亿元;其2011年的增资额共为4.1亿元。2011年年底,恒安标准人寿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升至185%。

  2012年,该公司并未暂停增资步伐,股东这一年共增资3.2亿元。由此,恒安标准人寿的注册资本增至23.82亿元,股东双方依旧各占50%。2012年年底,该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进一步提高至211%。

  四年亏损8.34亿元

  市场份额不升反降

  除了偿付能力的压力,恒安标准人寿连续增资的背后更是其连续的亏损。有数据可查的2009年以来,恒安标准人寿这四年的净亏损额累计已经达到8.34亿元。

  恒安标准人寿公布的年报显示,在2009-2012年的这四年,恒安标准人寿的净利均为亏损,各年的净亏损额分别为3.09亿元、1.64亿元、2.05亿元、1.56亿元。四年的累计亏损额已达到8.34亿元,意味着双方股东也将分别承担4.17亿元的亏损金额。

  而除了利润这个现实的考核标准外,即便在业内普遍被关注的市场规模,恒安标准人寿在这几年也陷入了停滞。

  记者对保监会公布的相关数据进行了统计,数据结果显示,恒安标准人寿2012年年底的市场份额为0.15%,虽然相较2011年年底的0.11%与2010年年底的0.10%有所增加,但相比2009年年底的0.18%,其市场份额反倒下降了0.03个百分点。

  而在市场份额下降的这个时期内,恒安标准人寿的保费收入规模也起起伏伏,整体上看几乎没有增长。2009年,该公司的保费规模就达到14.5亿元;2010年这一数据提升3.9%,达到15.1亿元;2011年,保费规模骤降32.0%,仅10.3亿元;2012年,略回升至14.7亿元。可见,与三年前的2009年相比,恒安标准人寿2012年的保费收入仅增加了0.2亿元。

  截至目前,恒安标准人寿业务覆盖天津、青岛等多个省市,共有10家分公司。因多年亏损,有业内人士认为将来恒安标准人寿在机构铺设上很难得到监管部门的批准,这将使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受限。

  这几年的摇摆

  银保渠道占比起伏

  亏损额未能摆脱以亿元为单位的命运、份额不升反降,多少与恒安标准人寿的经营思路有关。而无论是从产品还是从渠道看,业界均不难发现恒安标准人寿这几年的策略摇摆痕迹。

  从产品来看,恒安标准人寿各年保险业务收入中趸缴保费收入、期缴业务首年保费收入、期缴业务续年保费收入占比均经历了自2009年以来的起落。

  以趸缴保费收入在保险业务收入中的占比为例。记者对年报数据所做的统计结果显示,2009年,该公司的趸缴保费收入占比为38.52%,2010年这一比例降至21.20%,2011年占比又回升至大体与2009年持平的36.58%,到了2012年,这一占比则大幅升至53.36%。

  而渠道的布局情况更能明晰地反映恒安标准人寿策略的转换。

  该公司的渠道主要银邮代理、员工直销、个人代理、中介(又分为专业代理、经纪代理、兼业代理),如银邮代理渠道对其保费的贡献程度经历了从2009年的三成(33.65%)到2010年的两成(18.12%),再到2011年的四成(39.62%)以及2012年的逾五成(56.66%)。

  再如,中介渠道中的专业代理对保费的贡献程度,2009-2012年分别为24.12%、35.38%、24.22%、9.74%,经历了呈现明显波动过程。

  不过,恒安标准人寿的个人代理渠道保费占比一直在三成附近,2009-2012年分别为30.25%、36.22%、31.81%、28.86%。

  曾经的世界500强

  难弃亚洲市场

  最新出炉的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虽然并没有英国标准人寿出现,但这家成立近200年的保险“百年老店”绝不是能被保险业忽视的一个主体。

  事实上,在2011年的财富500强中英国标准人寿还以“营业收入28877.7百万美元、净利润667.3百万美元”的成绩,名列过第330位;而2010年,英国标准人寿位居全球财富500强第288位。

  尽管参股的恒安标准人寿经营状况不尽如意,但这丝毫不妨碍英国标准人寿对中国在内的亚洲业务的重视程度,这对于恒安标准人寿来讲,不能说是一个坏消息。

  今年3月份,英国标准人寿行政总裁(亚洲及新兴市场)安达智表示,“我很高兴看到今年在亚洲及新兴市场的业务发展,我们设立了新加坡和迪拜的支部,而其余部分地区的业务如香港、中国及印度仍继续增长及表现出稳健成绩。两个新的支部的定位对我们十分有利,相信会继续协助和发展我们的国际性领域。”

  事实上,自2011年5月起亲自担任恒安标准人寿的董事长的英国标准人寿董事长杰拉尔德·格林斯通,在恒安标准人寿任董事长职务已有两年之余。两年的时间,并未过多地改变恒安标准人寿。不过,这位对中国市场有了更深刻认识的老人曾对媒体表示,今后其还将与泰达不断拓展合作业务,他会如何在恒安标准人寿身上演绎神话还值得关注。■本报见习记者 刘敬元
http://finance.youth.cn/finance_gdxw/201307/t20130727_3601673.htm
在中国主要是个人代理吧,楼主也对保险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