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观奇文——孔明借刀杀关羽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0:44:04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新著《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对三国史上一些著名的旧案作了新的诠释,如诸葛亮出山时为何选择刘备?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于汉室,还是存有“自取”之谋?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种种分析,卸下了诸葛亮头上的历史光环。

  关羽孤军北伐,攻打襄樊,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稍懂三国史的人皆知,诸葛亮《隆中对》的决策是,待天下有变,益州和荆州两路大军同时北伐,一攻宛洛,一攻长安,使曹魏首尾不能兼顾。而关羽所率领的荆州军仅是蜀汉的偏师,在益州主力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以偏师攻击强大的曹魏,无疑是极大的冒险。
  况且,此时孙刘两家在外交上已呈破裂之势。若不是曹操进兵攻打汉中,建安十九年,刘备和孙权为争夺荆州已几乎诉诸武力,兵戎相见。关羽出兵攻襄樊,荆州城防必然空虚。在此情况下,当然要防范孙权在背后捅上一刀,趁机偷袭荆州,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且十分重视孙刘联盟的动态,难道他会掉以轻心?关羽虽为荆州军的主帅,但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是不敢擅自进兵的。诸葛亮明知关羽北伐的条件不成熟,且同自己《隆中对》的战略决策相违背,为何不尽军师职责,力加劝阻?此其疑点之一也。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共派出五批援军。即便如此,曹操还不放心,为取得压倒性优势,还亲率十余万大军屯驻于离襄樊不远的摩陂(今河南郏县),以便随时增援。由此可见,为了对付关羽,曹魏方面已经实行了全国总动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蜀汉方面却丝毫没有作出反应。据《三国志·甘宁传》载:“羽号有三万人。”
  关羽以区区三万之众,既需留一半兵力于后防基地,防守荆州,又要攻取曹魏军事重镇襄樊,真乃捉襟见肘,其艰难自不待言。由于关羽兵微将寡,故在八月“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的有利条件下,都不能攻克樊城。及至曹操各路援军云集襄樊时,关羽军已处于绝对劣势。
  或许有人会认为,诸葛亮并非神人,亦难以预料吕蒙会偷袭荆州,故不给关羽增派援兵。其实,即使东吴不背盟图羽,单凭关羽这支偏师亦很难攻取襄樊,而在曹操遣徐晃配合曹仁夹击关羽之际,羽军已面临覆灭的危险。襄樊战役关乎蜀汉北伐大计,诸葛亮既然以“兴汉”为己任,怎么可能不密切关注这一战役的一举一动?蜀汉在益州的主力军难道就不能抽出一旅之师增援荆州,而让关羽以孤军抗击曹魏的十余万精锐之师?此诚不可解也。

  论者又谓关羽骄狂轻敌,误中吕蒙、陆逊之计,尽撤荆州守兵以攻樊城,遂造成后方空虚,给孙权以可乘之机。其实这也需要分析。关羽抽调江陵守卒增援襄樊,固然是他对东吴偷袭荆州的可能性估计不足,但如果不是因为兵力不足,樊城久攻不克,关羽又何必“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相助”呢?关羽南征北战数十年,虽称不上足智多谋,但亦非一勇之夫,恐怕也有蜀中不肯发兵相助的难言之隐吧。
  襄樊战役始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终于是年十二月底,首尾凡半年。战役的转折点是在十月,即东吴背盟、吕子明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突围至临沮被吴兵擒杀是在十二月,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失败过程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令人费解的是,难道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刘备、诸葛亮对整个战役急转直下的形势一无所闻?必须指出的是,秦汉三国时期,军队中已建立起相当完善的军事情报系统。史家也对此作过系统研究。
  当然,我们也可假设吕蒙攻陷江陵、公安后,严密封锁消息,关羽的荆州军卒全被俘获,无一人漏网逃回成都报信,但问题是,东吴为了扩大战果,又遣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孙吴的疆域已拓展至蜀汉西部边境的永安,即白帝城。

  在吴军凌厉的攻势下,“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奔回成都,“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毋庸置疑,刘备、诸葛亮此时对荆州的战况已基本清楚,只是关羽生死如何,尚不得而知。《三国志·陆逊传》明确记载宜都失守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离关羽被擒还有一个多月。
  我认为,如果这时刘、诸葛即刻发兵,日夜兼程去营救关羽,或许还有机会,即使未能达到目的,救兵未及赶到,而关羽已遭不幸,刘、诸葛在此事上的处理总算还在情理之中。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连“人谋”也不尽,那又能作何解释呢?问题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言片语涉及刘、诸葛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这当然引起了后人的困惑。章太炎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在《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的见解虽然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绝非无稽之谈。

  其实,关羽、诸葛亮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联吴抗魏是诸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诸葛亮为“交吴”而呕心沥血,成为其一以贯之的外交政策。但关羽却丝毫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上处处与诸葛亮作对。他辱骂孙权为“子”(意指禽兽),还露骨地表示:“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言下之意,他一旦攻克樊城,立即就要移师灭吴。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如不除去关羽,则必“将掣挠吾大政”。

        诸葛亮在世人心目中一直是神机妙算、鞠躬尽瘁的形象。最近,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子彦在新著《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对三国史上一些著名的旧案作了新的诠释,如诸葛亮出山时为何选择刘备?诸葛亮竭力北伐是否真的忠于汉室,还是存有“自取”之谋?关羽真的是大意失荆州吗……种种分析,卸下了诸葛亮头上的历史光环。

  关羽孤军北伐,攻打襄樊,是战略上的严重失误。稍懂三国史的人皆知,诸葛亮《隆中对》的决策是,待天下有变,益州和荆州两路大军同时北伐,一攻宛洛,一攻长安,使曹魏首尾不能兼顾。而关羽所率领的荆州军仅是蜀汉的偏师,在益州主力军没有出动的情况下,以偏师攻击强大的曹魏,无疑是极大的冒险。
  况且,此时孙刘两家在外交上已呈破裂之势。若不是曹操进兵攻打汉中,建安十九年,刘备和孙权为争夺荆州已几乎诉诸武力,兵戎相见。关羽出兵攻襄樊,荆州城防必然空虚。在此情况下,当然要防范孙权在背后捅上一刀,趁机偷袭荆州,诸葛亮一生用兵谨慎,且十分重视孙刘联盟的动态,难道他会掉以轻心?关羽虽为荆州军的主帅,但没有刘备的命令,关羽是不敢擅自进兵的。诸葛亮明知关羽北伐的条件不成熟,且同自己《隆中对》的战略决策相违背,为何不尽军师职责,力加劝阻?此其疑点之一也。

  曹操为解樊城之围,共派出五批援军。即便如此,曹操还不放心,为取得压倒性优势,还亲率十余万大军屯驻于离襄樊不远的摩陂(今河南郏县),以便随时增援。由此可见,为了对付关羽,曹魏方面已经实行了全国总动员。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蜀汉方面却丝毫没有作出反应。据《三国志·甘宁传》载:“羽号有三万人。”
  关羽以区区三万之众,既需留一半兵力于后防基地,防守荆州,又要攻取曹魏军事重镇襄樊,真乃捉襟见肘,其艰难自不待言。由于关羽兵微将寡,故在八月“汉水暴溢,樊下平地五六丈”的有利条件下,都不能攻克樊城。及至曹操各路援军云集襄樊时,关羽军已处于绝对劣势。
  或许有人会认为,诸葛亮并非神人,亦难以预料吕蒙会偷袭荆州,故不给关羽增派援兵。其实,即使东吴不背盟图羽,单凭关羽这支偏师亦很难攻取襄樊,而在曹操遣徐晃配合曹仁夹击关羽之际,羽军已面临覆灭的危险。襄樊战役关乎蜀汉北伐大计,诸葛亮既然以“兴汉”为己任,怎么可能不密切关注这一战役的一举一动?蜀汉在益州的主力军难道就不能抽出一旅之师增援荆州,而让关羽以孤军抗击曹魏的十余万精锐之师?此诚不可解也。

  论者又谓关羽骄狂轻敌,误中吕蒙、陆逊之计,尽撤荆州守兵以攻樊城,遂造成后方空虚,给孙权以可乘之机。其实这也需要分析。关羽抽调江陵守卒增援襄樊,固然是他对东吴偷袭荆州的可能性估计不足,但如果不是因为兵力不足,樊城久攻不克,关羽又何必“连呼刘封、孟达,令发兵相助”呢?关羽南征北战数十年,虽称不上足智多谋,但亦非一勇之夫,恐怕也有蜀中不肯发兵相助的难言之隐吧。
  襄樊战役始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终于是年十二月底,首尾凡半年。战役的转折点是在十月,即东吴背盟、吕子明白衣渡江,兵不血刃夺取荆州。关羽败走麦城,突围至临沮被吴兵擒杀是在十二月,这也就是说关羽的失败过程有两个月左右的时间。令人费解的是,难道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刘备、诸葛亮对整个战役急转直下的形势一无所闻?必须指出的是,秦汉三国时期,军队中已建立起相当完善的军事情报系统。史家也对此作过系统研究。
  当然,我们也可假设吕蒙攻陷江陵、公安后,严密封锁消息,关羽的荆州军卒全被俘获,无一人漏网逃回成都报信,但问题是,东吴为了扩大战果,又遣陆逊“别取宜都,获秭归、枝江、夷道,还屯夷陵,守峡口以备蜀”(《三国志》卷四十七《孙权传》)。孙吴的疆域已拓展至蜀汉西部边境的永安,即白帝城。

  在吴军凌厉的攻势下,“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奔回成都,“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毋庸置疑,刘备、诸葛亮此时对荆州的战况已基本清楚,只是关羽生死如何,尚不得而知。《三国志·陆逊传》明确记载宜都失守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离关羽被擒还有一个多月。
  我认为,如果这时刘、诸葛即刻发兵,日夜兼程去营救关羽,或许还有机会,即使未能达到目的,救兵未及赶到,而关羽已遭不幸,刘、诸葛在此事上的处理总算还在情理之中。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连“人谋”也不尽,那又能作何解释呢?问题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言片语涉及刘、诸葛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这当然引起了后人的困惑。章太炎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在《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的见解虽然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绝非无稽之谈。

  其实,关羽、诸葛亮之间不仅有争夺权力的暗斗,更重要的是他们对蜀汉争夺天下的政治与外交主张截然不同。联吴抗魏是诸葛亮外交战略的核心,“不交吴,则内掣于吴而北伐不振”(王夫之《读通鉴论》卷十)。诸葛亮为“交吴”而呕心沥血,成为其一以贯之的外交政策。但关羽却丝毫不能理解诸葛亮的良苦用心,他在联吴抗魏的大政方针上处处与诸葛亮作对。他辱骂孙权为“子”(意指禽兽),还露骨地表示:“如使樊城拔,吾不能灭汝邪!”言下之意,他一旦攻克樊城,立即就要移师灭吴。由此足见,关羽的所作所为完全破坏了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方针。所以,章太炎指出诸葛亮如不除去关羽,则必“将掣挠吾大政”。
说得有点太邪乎了

诸葛亮和刘备未必是故意让关羽死,因为关羽死了后,荆州也丢了,这个损失他们都接受不了

更多的是古代道路艰难的问题,关羽在襄樊打,一开始顺风顺水,等出现问题后就是兵败如山倒,在成都的诸葛亮和刘备根本来不及干预

孔明对黄书的影响力真有这么大?能让黄书把蜀汉老二外加数万兵力全部葬送掉?关羽北伐失败的结果导致了黄书伐吴,这不是离孔明的想法更加远了。更何况如果孔明能劝黄书抛弃关羽,为啥就不能劝黄书不要报仇伐吴呢?
沿着这作者的逻辑,孔明就是想阴死关羽和黄书,自己好当相父
奇文(二):给九千岁洗地

http://news.163.com/09/1026/11/5MI3BENT00011247.html
  明朝灭亡与东林党的"偷税漏税"
  
  正是这种背景下,魏忠贤出现了。怎么做的,当然是找东林党人交税。经过几年时间,国库开始又充足起来。各地开始出现魏忠贤的生祠。东林党怎么坐得住呢!天启的死是好机会。崇祯站在了东林党一边。东林党欲杀魏忠贤而后快,然而崇祯只免除了他的职务,令其守陵。
  1644年农历甲申年三月,闯王李自成的大军攻破北京,三十五岁的崇祯皇帝让太监敲响紧急状态下召集官兵勤王的大钟。可平时那些在朝廷上慷慨激昂的东林党,无一人出现,早就作鸟兽散了。只有太监王承恩陪在旁边。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吊死在紫禁城北面煤山一棵槐树上。
  崇祯吊死的时候,太监的评价是“若魏忠贤还在,天下本不会如此的。”文官的评价是:“独夫授首,何足道哉!”
  崇祯皇帝对东林党的遗恨: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为亡国之臣。

  可惜,崇祯到死的时候才发现东林党“偷税漏税”的真面目
  在明朝后期有一个“怪现象”——任何国家加强对私人经济活动控制的政策,任何国家试图增加工商业税收的行为,都必然遭到他们在朝廷的利益代言人——东林党坚决一致的抵制排斥,而且这样的抵制活动,几乎无一例外的获得了成功,而且这样的成功进一步让他们相信自己的正确性。“不与民争利,藏富于民”几乎成了他们无往而不胜的理论法宝,“农本商末”在他们那里的意思仅仅是你国家要打就只能打农业的主意,你要增加农业赋税,可以商量,你如果想要增加工商业税收,那就休想!“不言利,只言义”,那都是对国家政府,对皇帝说的话,意思是你政府,你皇帝只要说说义就可以了,来说利就不好,就不光彩!

  明代的财政在万历之前以农业税为主。而张居正改革重在税收,重点从征收收农业税,转移到征收工商业的税收。这自然大大触动了江南的工商利益集团,在这个背景下,东林党开始形成。
  张居正一死,他们就废除这个税收制度。想逃税,没那么容易!万历皇帝心知继续征收微薄的农业税,不但国库不够用,而且农民也无法忍受。万历仍想方设法从江南的资本家中收入税收。由于管理外库的的户部不接受工商税,只收农业税,万历便把工商税收到内库。这就是所谓的万历贪财之迷。而实际上,万历三大征所用的钱,正是内库的工商税。
  通过“廷击”、“红丸”、“移宫”三案的精彩演出,东林党终于在万历死后第一次把持了朝政。他们马上逼迫泰昌废除了各项工商税收。当时中国各地区的发展及不平衡。江南工商发达,而几乎不用交什么税。北方各省的农民则难以忍受高高的税收,一遇到天灾更是食不果腹。

  正当北方农民水深火热之时,江南的行商坐贾们又是怎样一番情景?《金瓶梅》中的西门庆不仅仅是明朝成化以来广泛流行的房中术和性享乐主义风潮下一位虚拟的集大成者,他的故事更是真实再现了晚明江南“市井贩鬻”、“逐末营利”的商业盛景。从中我们可以窥见其时其地,那些为富不仁者的真实面目。
  西门庆除了正常的经营方式外,还涉嫌偷税漏税。按照明朝税制,三十税一。《第八十一回 韩道国拐财远遁汤来保欺主背恩》中,韩道国一万两银子的绸缎货物,应当纳税300多两银子。但经过税卡时,西门庆启动关系网,用50两银子行贿,得了钱老爷一封人情书信,过税卡时,货物“两箱并一箱,三停只报了两停”,最后货也不验,只交了35两5钱银子,就蒙混过关。当然,事后西门庆还要送一份厚礼给钞关。大概连交税带送礼,只花了100两银子。来保的货船从南京来,西门庆又用100两银子行贿,备了酒席礼物送给税官谢主事,至少漏税五六百两银子。——在这里,国家吃了大亏,税官得了小利,获利最大的是西门庆。

  然而,辽东战事吃紧,国库空虚。怎么办!?
  正是这种背景下,魏忠贤出现了。怎么做的,当然是找东林党人交税。经过几年时间,国库开始又充足起来。各地开始出现魏忠贤的生祠。东林党怎么坐得住呢!
  天启的死是好机会。崇祯站在了东林党一边。东林党欲杀魏忠贤而后快,然而崇祯只免除了他的职务,令其守陵。魏忠贤忧愤而死,崇祯厚葬之。
  东林党又掌权了。当然,废除工商税是第一步。
  至于辽东,怎么少花钱怎么搞。辽东缺饷,愈演愈烈。加上各层军官的层层盘剥,士兵拿到手的很少,士气及为低下。明军的将领天天写奏折要钱,崇祯皇帝一筹莫展。东林党则指责辽东军官指挥不当,作战不力,贪污军饷。节流往往流于道德说教;不开源怎么行!当然,东林党不会增收工商税,负担自然又落到农民身上。

  终于,最贫穷的西北农民起义了。还攻进了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入关,悲剧开始了。
  国破家亡,人财皆失,时人短视,疯狂逃税数十年,自以为占了大便宜,却不知这实乃地地道道的自杀之举,可悲可叹。
  东林党人一方面指责皇帝与民逐利,而他们自己何尝不言利?简直就是对利言到了缁铢必究的程度,国家要想增加一丁点的商业税收都好似老虎拔牙一般困难。类似汉武帝时期那种加强对私人经济管制,对偷税漏税行为严厉打击的政策,在明朝,那是休想得以成功实施的,连做梦都不要想。

  让我们看看汉武大帝是如果严惩偷税漏税者的
  在与匈奴的战争后,汉帝国的国库为之一空,汉武帝必须要推出一种创新的聚敛财富手法,才能使战争和自己的享乐生活继续下去。于是,元狩四年(前119年),他颁布了“算缗(min)”和“告缗”令。
  所谓“算缗”,就是对商人和手工业者征收财产税,规定商人财产每二千钱抽税一算(一百二十钱),手工业者每四千钱抽税一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的每辆车抽税一算,商人的车每辆征收二算,五丈以上的船每条征税一算。同时为了避免这些人逃掉商人的身份,武帝还特意为他们另立一户口册——称为“市籍”。
  在“市籍”中的每个人都要主动向政府自报个人财产,如有隐瞒不报或自报不实的,鼓励知情者揭发检举,这就是“告缗”。
  如果不再向下看,我们很为武帝的这一举措拍手称快。商人牟利与农夫不同,其所得与所付出在任何时代都不成正比,这样的人有交纳高税的义务。但是,人性是贪婪的,每个人都希望得到的多,付出的少,税越低越好。汉武帝时代的商人不会因为自己少交纳了税而感到伤了自尊,也不会觉得自己没有尽权利而感到害羞。
  武帝当然知道这一点,所以鼓励告发,并且奖励告密者。凡揭发属实,被告者的财产则全部没收,并罚戍边一年,没收的资产分一半给告发人,以作奖励。

  但是在执行中,困难还是有的。比如有官员与商人勾结,帮助商人逃税。武帝在处理了这样的几位官员后,于前117年,特意任命杨可主持“告缗”。也就是说,专门成立了一个由杨可负责的机构,这个机构如同今天的信访办,接纳的人就是那些告密者,而工作内容主要是针对被告发逃税的商人。三年后,杨可的工作业绩突飞猛进,武帝再申告缗令。一时间,全民上下,尤其是那些受苦受累的农夫得到了向富人报复的机会,他们或是三五成群,或是单枪匹马,从帝国的各个角落来到京城,进行告密。
  据说,杨可这个部门如同今天饭菜特别可口的特色饭店,来吃饭的人都要提前领号,很久之后才能接见自己。“告缗”的结果,让汉武帝非常满意,朝廷得到了以亿计的财物,田宅无数,许多商人中产之家只好宣布破产。

  不过,一种制度的目的如果不纯粹,那么,在其执行时,就会被人利用。在如火如荼的经济告密的背后,往往掺杂了许多人私人目的。比如,有人就通过朝廷鼓励的“告缗”,把平时的怨家给轻松地解决了。当告密如同秦国时已经成为国家法律,那么,遵纪守法就成了百姓的义务。即使无密可告,因为有激励因素在里面,许多人也会找出秘密来上告。
  汉武帝以其雄才大略,筹措了雄厚的资金,最终打败匈奴,攻占南越、东越(广东、广西),建立了“东西9302里,南北13368里”(《汉书·地理志》),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西汉帝国。

(本文来源:经济观察报 作者:图门巴雅尔)
奇文很多啊

刘备杀关羽
            梁发芾

《三国演义》中,关羽是被谁杀死的?是被与他桃园三结义,誓言同生同死的刘备杀死的。为什么这么说?因为在我看来,倘没有刘备在荆州问题上的无赖行径,就不会导致孙权在忍无可忍之后刀兵相间。
荆州本来是刘表的地盘,但是,刘表死后刘表的 老婆把它献给了曹操。赤壁之战,周瑜火烧曹军,刘备乘机夺了荆州。而孙权认为自己花出巨大代价打赢了一场战争,胜利果实却被刘备轻易摘走,心中不平,多次讨要。围绕着荆州问题,两家矛盾迭起,最后不可避免变成了一场血腥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关羽人头落地,荆州失守。
荆州,到底应该由谁来统治,占有,本来是可以讨论的问题。刘备认为刘表是他的远房哥哥,他继承这块地皮,倒也算是一个不错的理由。但是,刘备的可恶,不是他坚持用这个理由来为自己的占有辩护,而是他始终使用无赖式的欺骗。
赤壁之战后,老实厚道的鲁肃到刘备处商量荆州的归属问题。刘备的答复是,公子在一日,守一日,公子不在,就将荆州还给东吴。这等于就是签定了一个条约:一旦条件成立 ,条约立即生效。而这里的公子,就是已经死去的刘表的儿子刘琪。

不久之后,刘琪果然死去。鲁肃如约前来交割荆州,不料刘备又变卦了。这时,刘备给鲁肃承诺说,自己没有地方,只好暂时借用荆州,等到在别的地方扩大地盘后,交还荆州,并且写了借条,签字画押。这等于是再次签了一个条约。这次比上次的更加正式,因为上次是口头约定,这次白纸黑字。
孙权要不来荆州,又想法把刘备骗到荆州,实行美人计,把妹妹嫁给他。没有想到,当鲁肃第三次前来商量荆州之事时,刘备便放声大哭,一副可怜巴巴的样子。当然,这次刘备不还,似乎有道理,因为按照约定,刘备这时候确实还没有取得更多的地盘,他没有立足之地,他可以不还。

而当他后来从他的本家哥哥刘璋手中多的四川,地盘大为扩大的时候,总该还了吧?这时他又与他那个著名阴谋家诸葛亮一起演起了双簧,欺骗那个和鲁肃一样老师厚道的诸葛瑾。这个诸葛瑾与诸葛亮本为一母所生,一个老实窝囊,而另一个则狡猾奸诈,真是让人想不明白。当时诸葛亮与刘备大演双簧,刘备假装要给东吴交还三个郡的地盘,一面却不让关羽交割。关羽对拿着刘备亲自签发的交付地盘的文件,前来办理交割手续的诸葛瑾,一顿臭骂,如果不是看在诸葛亮的面上,说不定就被这个武夫割了脑袋。可怜那个本分的诸葛瑾,和以前的鲁肃一样,被两个阴谋家玩于股掌之上,受尽羞辱。
因此,刘备借荆州,可恶的不是不还。对于军阀来说,地盘当然是他的命根子,不还,也没有什么奇怪的。可恶的是,为了保住这块地盘,他用愚弄、欺骗和耍赖的办法,来处理这件事情。对于孙权来说,一块地算什么?他大概也是受不了被一个小人一再哄骗、愚弄和欺诈。既然和平的、谈判的办法不能取得荆州,那么,就只有诉诸武力,反正从武力来讲,刘备根本就不是孙权的对手。孙权在这种忍无可忍的局面下,毅然发兵夺回荆州,杀死关羽,也就十分可以理解,而且也十分快意。所以,说刘备杀了关羽,决不是冤枉他。

从长远和根本来说,赖荆州,对于刘备来说,绝对是一件亏本的买卖。关羽被杀了,荆州被夺了,刘备亲自征讨孙权,自己一同结义的张飞也死了,刘备自己也在征讨中大败而回,羞愤而死。我不知被小说描绘得比神仙还要多谋善断的诸葛亮,为主子殚精竭虑出谋划策赖来的荆州,给主子带来了什么;他到底智在何处,慧在哪里?
刘备借荆州之事,是历史实有的事实。《三国志》提到孙权要荆州的时候,刘备承诺说待取了凉州,便归还荆州。从四川盆地,穿越难于上青天的蜀道,经过重兵把守的边境,到遥远的甘肃河西走廊攻取凉州,那难道不是开玩笑?至于借荆州的故事细节,是否真如《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不得而知。但是,从《三国演义》的表述看来,作者对于借荆州中的无赖行径,是以极其欣赏和赞同的态度来处理的。

本来,中国历史上不讲信用,诈欺待人的事,有长远的传统,像尾生抱柱、季布之诺之类,是稀少到500年出不了一人。倒是那种崇尚阴谋,躬行欺诈的事,从韩非到苏秦到形形色色的各类军事家政治家,史不绝书。说中国历史是一个热衷阴谋诡计,排斥光明正大的国度,说中国传统社会是一个崇尚用阴谋诈欺而不是用谈判协商的办法解决争执的国度,大概也没有辱没这个古老国度的传统文化。而这点,从《三国演义》的处理,就可与出看得清楚。

《三国演义》本来是借历史而演义出来的小说。这部由无数民间说书人经过若干世纪的创作不断完善而形成现在这个样子的小说,其中体现的价值观念,可以说就是社会各阶层民众尤其底层民众的价值观念,而这部小说一直在民间社会被广泛接受,也说明这部小说与民间社会文化、心理结构有极大的同构性、契合性。这说明什么?这只能说明,《三国演义》那样处理诈欺和耍赖行为,完全反应也迎合了中国社会从上到下的崇尚阴谋诈欺的心态。
从《三国演义》借荆州(当然,整个《三国演义》就是一出阴谋大汇编)的故事本身和作者门的价值倾向中,我们可以看出今日中国社会欺诈公行,阳谋盛嚣的历史文化渊源。
为天下者不顾家,关羽如果北伐成功的话,会成为三国时期最有实力的一方诸候,出现这种结果会置刘备于何地?有人可能会说关羽对刘备很忠心不会反,就算关羽不反,但关羽手下那些想做开国功臣的人呢?关羽的儿子会不想做皇帝?借曹操和孙权之手灭掉关羽对刘备来说是个很好的选择,从三国志的一些事例来看,关羽在荆州已是独霸一方表现出离心倾向了,刘备有些话已是不好使了。
格桑拉 发表于 2013-7-13 13:10
为天下者不顾家,关羽如果北伐成功的话,会成为三国时期最有实力的一方诸候,出现这种结果会置刘备于何地? ...
以关羽当时的实力,北伐能成功么?
蜀汉当时的实力有多大,可以轻易地牺牲方面大将、几万精兵还有得之不易的荆州?
为何不尽军师职责


刘备鼎盛时期军师前期是庞统后期是法正,这真没诸葛亮什么事。诸葛亮一直干的是萧何的活,只听说刘邦玩战略战术听张良陈平的,没听说刘邦听萧何的。

基本功还是要扎实啊,罚抄三国志(带裴注)100遍
蜀汉在益州的主力军难道就不能抽出一旅之师增援荆州,而让关羽以孤军抗击曹魏的十余万精锐之师?此诚不可解也。


出川容易入川难,这货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另外,刘备的益州军团刚打完汉中争夺战,而且从实际情况上看, 有可能是惨胜,需要休整。哪里是说增援就增援的?

而且就算是鼎盛时期的益州,最多也就10来万20万常备军,农忙时节运力还吃紧要缩编,增援三万五万和没增援有区别啊?增援10万8万益州不要了?

这问题还诚不可解,我觉得还是多读书多听别人意见增广见闻比较妥当吧,这种玩意不要再拿出来丢人了
奇文年年多,今年特别多



这个不算奇文,东林党确实没缴税。明朝财政恶化东林党罪责难逃。明朝不是亡与太监,而是亡于整个地主官僚集团的利益共同体。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7-13 11:51
奇文(二):给九千岁洗地

http://news.163.com/09/1026/11/5MI3BENT00011247.html


这个不算奇文,东林党确实没缴税。明朝财政恶化东林党罪责难逃。明朝不是亡与太监,而是亡于整个地主官僚集团的利益共同体。

枯骨 发表于 2013-7-13 13:58
以关羽当时的实力,北伐能成功么?
蜀汉当时的实力有多大,可以轻易地牺牲方面大将、几万精兵还有得之不 ...


北伐能不能成功?当时关羽把曹操打的都快迁都了,曹操计划迁都的同时并派使者出使东吴希望其出兵,东吴本来也对关羽不滿,所以东吴乘虚袭取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使关羽北伐失败。枯骨兄,请思考一下,关羽明知兵力不足,得不到大哥刘备支援,为什么还要北伐?刘备在知道关羽北伐,荆州兵力空虚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对荆州进行兵力支援?说明这兄弟俩当时各自心里都有小九九了,关羽北伐打下的地盘是姓刘还是姓关在刘备心里可没底。作为“为天下者不顾家,父母妻子皆可抛”的枭雄,异姓兄弟情分对他们不算什么。
我的猜测是蜀刘备当然不想失去关羽和荆州,刘备不给支援只不过是给关羽点教训,让关羽知道离开他刘备,关羽做不成什么事,以为关羽会知难而退乖乖镇守荆州,可关羽出于某种目的偏要虎山行,但事情的过程走向不是以刘备和关羽的意志为转移的,战争不可预测的事太多了,最后的结局就是关羽死而失荆州,刘备出于睹别人嘴说不支援关羽的这种闲话和解忿的目的,就拿干儿子刘封和孟达做替罪羊了事。
枯骨 发表于 2013-7-13 13:58
以关羽当时的实力,北伐能成功么?
蜀汉当时的实力有多大,可以轻易地牺牲方面大将、几万精兵还有得之不 ...


北伐能不能成功?当时关羽把曹操打的都快迁都了,曹操计划迁都的同时并派使者出使东吴希望其出兵,东吴本来也对关羽不滿,所以东吴乘虚袭取荆州,断了关羽的后路,使关羽北伐失败。枯骨兄,请思考一下,关羽明知兵力不足,得不到大哥刘备支援,为什么还要北伐?刘备在知道关羽北伐,荆州兵力空虚的情况下,为什么不对荆州进行兵力支援?说明这兄弟俩当时各自心里都有小九九了,关羽北伐打下的地盘是姓刘还是姓关在刘备心里可没底。作为“为天下者不顾家,父母妻子皆可抛”的枭雄,异姓兄弟情分对他们不算什么。
我的猜测是蜀刘备当然不想失去关羽和荆州,刘备不给支援只不过是给关羽点教训,让关羽知道离开他刘备,关羽做不成什么事,以为关羽会知难而退乖乖镇守荆州,可关羽出于某种目的偏要虎山行,但事情的过程走向不是以刘备和关羽的意志为转移的,战争不可预测的事太多了,最后的结局就是关羽死而失荆州,刘备出于睹别人嘴说不支援关羽的这种闲话和解忿的目的,就拿干儿子刘封和孟达做替罪羊了事。
手机凤凰网 >新闻
手机上网用UC浏览 快速省流量
“走麦城”背后的隐秘:刘备为何按兵不救关云长?
2010-05-18 04:27 传奇故事 5
  关羽负责说。这种说法认为,荆州覆败这件事情乃关羽本人自作孽,不可活。此人“性妒前”,骄傲自大,又不善于处理内部关系,“善待士卒而骄于士大夫”,遂致荆州军团的领导班子内部矛盾丛生。同时还拒不执行诸葛亮早在《隆中对》中就已制定了的联吴为盟的基本外交政策,对孙权主动联姻的提议粗暴拒绝,且振振有词,曰“虎女不嫁犬子”。性格决定命运,关羽实际上死在自己这种刚愎自用、目中无人的性格上面。
  诸葛亮负责说。这种论调最近较热。持此观点者认为:从水淹七军到军败身死,长达半年的时间里,成都方面未出一兵一卒支援荆州,这种现象太反常了。而作为刘备身边的主要智囊,亲自制定了“跨有荆益”的集团版图的诸葛亮,面对发生在荆州上空的风云变幻,竟然没有向刘备提一字半句的判断和建议,这更加反常。持此观点者进一步认为:诸葛亮缄口不言的沉默态度实际上是不负责任,是在玩忽职守,而且是有意为之。原因很简单:诸葛亮胸怀大志,他希望自己不仅仅是刘备的贴身秘书,而且还要成为刘备集团的总经理,但很长时间里都只能屈居第三把交椅。关老二成了他必须逾越却又难以逾越的一道障碍。刘备在世之时,这道障碍已经如此顽固;刘备去世之后,其棱角势必更加锐利与突兀。所以,当荆州上空危机四伏的时候,诸葛亮一反常态地沉默了,他决定见死不救。而他的玩忽职守导致了刘备对荆州局势的恶性发展掉以轻心,缺乏一个清醒的认识,最终铸成恨事。
  刘备负责说。这种观点是本文关注的重点。这种观点将成都方面不发一兵一卒救援荆州的主要责任归结到刘备身上,而不是诸葛亮。此观点认为不救关羽是刘备的意思,而不是诸葛亮所能左右的。刘备的用意是欲借江东集团之手除掉关羽,以巩固自己的集权统治,更重要的是为自己的继承人刘禅扫清障碍(潜在的权臣)。肯定这种观点,直接面临着两个需要解释的难题:第一,设若真相如此,该如何看待刘备和关羽之间所谓的“恩若兄弟”、“名为君臣,实犹父子”的亲密关系?第二,以这种方式除掉关羽,其代价是弃荆州予江东。对这种巨大的代价,该如何理解?
  我尝试着就此作出解答:
  其一,刘备能够听从诸葛亮的建议,将“恐易世之后难以制御”的养子刘封处死,可见紧要关头儿女情长坚决地服从于政治利益是刘备的基本行事准则。刘封之于刘备是养父子关系,关羽之于刘备是义兄弟关系(当然,他们之间没有举行过桃园结义的结拜仪式),二者具备了相当强的可比性。刘备既然能够忍痛杀掉养子刘封,自然也就具备了借刀杀人除去关羽的可能性。
  其二,我们需要重新审视刘属荆州的价值。自刘表死后,一直到关羽覆败,这段时间荆州始终处于三足鼎立的局面。最早是刘备、刘琦、刘琮三足鼎立,赤壁之战以后,变成曹操、刘备、孙权之间的三足鼎立。曹操据有荆州北部的整个南阳郡和南郡的一部分及江夏郡的一部分。孙刘双方战后就分赃问题先后有过两次大规模的协商与调整(详见本刊上半月《刘备故事》系列),我称之为“第一次荆州之争”、“第二次荆州之争”。建安二十年,孙刘双方达成了一个书面协议,“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南郡、零陵、武陵以西”这部分地区实际上就是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所丢失掉的那部分荆州。就面积而言,仅占整个荆州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荆襄七郡:南阳郡、江夏郡、南郡、长沙郡、桂阳郡、零陵郡、武陵郡。刘属荆州仅仅拥有半个南郡、一个武陵郡和一个零陵郡)。
  除了面积的大小之外,我们还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立体考察刘属荆州的价值的大小。荆州的政治中心历来都偏重于北方的襄阳、宛城,这些重镇都被控制在曹操的手里。根据《后汉书·郡国志》的记载,南阳郡人口为243万余,长沙郡人口为105万余,这些人口大郡都不归刘备所有(虽然这不是汉末动乱之后的数据,但仍不减其代表性);荆州的文化重心偏北,故而荆北乃荆州人才的渊薮,刘属荆州部分除了零陵郡的开化程度稍高一些外,武陵郡根本就是蛮荒之地。和曹、孙两家相比,刘属荆州在政治、文化、人才方面完全处于劣势。更要命的是,刘属荆州在经济上也极其落后。《读史方舆纪要》记载:“(长沙)后汉时亦为荆州大郡,吴蜀分荆州,长沙属昊,以是蜀之资粮恒虞不给。”位于洞庭湖平原之上的长沙郡物产富饶、人丁繁庶,乃千年鱼米之乡。建安二十年,孙刘两家二分荆州,将原属刘备集团的长沙郡划归江东。自此之后,荆州军团的后勤补给便不再能够自给自足,相反,需要仰仗成都方面的支援。经济上的不独立,使关羽统率下的荆州军团实际上成了刘备的一大负担、一个包袱。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荆州已经成为他的不能承受之重,成为一块“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如果扔掉这块“鸡肋”的同时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掉关羽这个巨大的潜在危险因素,也许,刘备是可以考虑考虑的。
  重新评估刘属荆州的价值,对我们重新评估失掉刘属荆州对日后诸葛亮六出祁山问鼎中原无功而返所产生的负面影响的大小,也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这两种解释究竟哪一种更接近事实的真相呢?要回答这个问题,恐怕需要我们回过头去全面考察关羽其人,考察他与刘备之间的关系,考察他与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刘备和关羽之间的关系非同寻常,这是众人皆知的事情。大致上,他们之间存在着这么几种形式的关系:
  君臣关系。千百年来,关羽都被视为忠臣义士的榜样,进而被历代统治者广泛宣传,封帝封圣。这种关系没有疑义。
  兄弟关系。这种关系最早由陈寿确立,他在其《三国志·蜀书·关羽传》中如此描述:刘备与关、张二人“寝则同床,恩若兄弟”。
  父子关系。和关羽同时代的曹操晚期的重要谋士刘晔如此表述:“且关羽与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
  陈寿以蜀之遗民的身份撰写《蜀书》,总结刘关张三人之间“恩若兄弟”,自然有很高的可信度。但刘哔的判断也不容忽视。作为曹操的心腹谋士,职业决定了刘晔必定是一个消息灵通人士,对刘备、关羽这样的风云人物,他的关注度必然极高,所以他作出的判断的可信度也是相当高的。在关刘关系上产生这样的分歧,尤其值得我们重视。这表明,在三国年间,所有人都无法否认关刘之间存在着亲密关系的同时,他们
  对两人之间这种亲密关系的定位却又很模糊,无法达成共识。这是因为他们都忽略了(或者是回避了)关刘二人之间还存在着第四种关系:合伙人关系。
  关羽被当做一位榜样性的忠义之士,被供入神庙、供上神龛,已经千余年了。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了关羽在公是刘备的下属、臣子,在私是刘备的义弟,而合伙人关系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台伙各方在地位上是平等的,不存在谁辖制谁、谁服从谁的问题。所以,贸然说关刘二人之间存在着合伙关系,恐怕一时之间难以被人接受。然而,这却并非荒诞之论。
  早在刘备“于乡里合徒众”拉队伍的时候,关羽就作为一个合伙人的身份出场了:“羽、飞为之御侮。”刘备无官无爵无名无财,单凭一己之力创业,是极其艰难的。史书记载关、张二人如此侍奉刘备:“而稠入广座,侍立终日。”这种情形发生在刘备做了平原相之后。这是否意味着关刘二人已经由合伙人转变成了上下级了呢?没有。“侍立终日”的情形只发生在“稠入广座”之中,一旦到了私下里,状况就完全变了,变成了哥仨同床共枕,“恩若兄弟”了。“稠入广座”之中的恭谨与卑顺虽非全是虚情假意,但也有着很浓的作秀成分。共同创业也得在外部交涉、内部管理的时候有个领导,不能谁都去抛头露面,谁都是决策者,谁说了都算实际上意味着谁说了都不算。哥仨中间数刘备学历最高,也最年长,理所当然他是老大。平原相这份利润是哥仨一起努力奋斗赚回来的,但只能有一个人去配印带绶,理所当然,官也是刘备去做。这种平等的合伙关系一直贯穿于他们创业的始终。
  建安四年年底,刘备背叛曹操,袭杀徐州刺史车胄后,“使羽守下邳城,行太守事”,“以羽领徐州”,自己则返回小沛(豫州境内)。关羽领有徐州,刘备则身为豫州刺史,二人之间的平等关系显而易见。建安十三年,刘备自樊城南撤,以避曹操之锋芒,自己率步骑兵团由陆路南赴江陵,另派关羽率领水军顺汉水南下夏口。这种分工也体现出一种平等关系。定川之后,刘备拜关羽“董督荆州事”。“董督”者,全权管理之意。其时刘备集团仅有益州、荆州二州之地,刘备自己直接据有益州,而将老根据地荆州(尽管不完整)交与关羽打理,这种利益分配又一次体现出了平等的味道。
  还有一些细节也很能说明问题。
  建安十三年,刘备被曹操追得狼狈不堪,落荒而逃,“飘摇江渚”之际,关羽对刘备“怒曰”:“当日在许都的时候,你如果听了我的建议,在打猎的时候趁机杀掉曹操,我们哪里会沦落到今天这种地步?”面对关羽愤怒的牢骚与抱怨,刘备倒是充分展现出了他的好脾气,他辩解说:“我当时也是为国家可惜他这个人才。如果他走正道,未必就不是汉室的福分。”
  一个“怒”字,尽得风流。关羽的愤怒和牢骚满腹不是臣属对于人主的态度,刘备的和颜悦色、没有脾气也没有上级对下级的感觉。
  从关刘二人这种集君臣关系、兄弟关系、父子关系和合伙人关系于一体的、有机的、特殊的关系出发,那些发生在关羽身上的我们已经熟知了的轶事,可能会有一些新的解读角度。
  建安十九年,刘备围成都,马超来投,随后刘璋开城出降,益州平定。马超的到来似乎让远在荆州的关羽颇为不爽,史书如此记载他的反应:“羽闻马超来降,旧非故人,羽书与诸葛亮,问超人才可谁比类。”接到关羽的来信,诸葛亮也有很得体的表现。由于知道关羽为人“护前”,容不得别人强过自己,诸葛亮如此回答:“孟起(马超字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翼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关羽)之绝伦逸群也。”得到回信,关羽相当高兴,“省书大悦,以示宾客”。
  这件轶事,乍读之下,第一感觉就是:关羽这个人过于自负、骄傲、目中无人;诸葛亮为人圆滑,精通看人下菜碟之术。但是,在许多历史轶事中,第一印象往往只是假象。这是读史的基本经验。
  成都顺利投降,马超功不可没,所以刘备随即予以嘉奖:“以超为平西将军,督临沮,因为前都亭侯。”不久就发生了关羽“问马超”之事。这二者之间其实是有联系的。马超所督的“临沮”,在荆州南郡域内,属于关羽的辖区,日后关羽父子正是葬身于此。刘备既然已经拜关羽“董督”荆州之事,让他全权负责荆州事务,却又在这个时候将马超这颗钉子插到临沮,关羽恐怕不会乐意,其不满可想而知。关羽给诸葛亮去信“问马超”的原文如何表述我们已经不得而知,只看到了陈寿就此信内容所作的一个总结:“问超人才可谁比类”。这是不是关羽此信想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我持保留态度,因为阅读此信的角度有所不同,结论自然也就可能南辕北辙。
  我揣测,“问超人才可谁比类”其实只是表象,在这种看似“护前”的询问背后,关羽遮遮掩掩、半掩琵琶、云山雾罩,另有深意。这深意是对刘备安插马超“督临沮”的不满,是委屈的牢骚,是委婉的抗议,是隐讳的试探。显然,诸葛亮也读出了关羽信里的情绪。
  仔细咀嚼,我们会发现,在他那封简短的回信中,最紧要之处不是最末那句“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也”,而是之前的那句“黥、彭之徒”。黥布、彭越是西汉初年鼎鼎大名的人物,他们二人再加上韩信,占据着汉初优秀军事将领的前三甲,为刘邦消灭项羽,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事后,三人均分茅裂土,受封为王。诸葛亮以马超比黥、彭,又强调关羽胜过马超,其实是在暗示:关羽在刘备集团里面的地位,超过了黥、彭之徒当年在刘邦集团里面的地位。比分茅裂土,受封为王的地位更高的,那就只能是人主,是君王了。
  但是,人主、君王的位置已在刘备的屁股底下,关羽是没有希望了(他也从来没有如此希望过)。诸葛亮话里的弦外之音实际上是告诉关羽:主公从来都没有忘记你们当初共同创业的往事,没有忘记今天这番事业,是你们共同打拼下来的成果,主公从来没有将你简单地当做下属看待。关羽的抗议和试探取得了他希望得到的答复(诸葛亮作为刘备这条鱼的水,他的话实际上代表了刘备的意思)。马超终究还是没有去临沮上班。
  有人恐怕会如此怀疑:作为一名雄武过人的武将,关羽会有这么多的心眼吗?会这么费劲地、云山雾罩地说话吗?答案是:会。关羽有读《春秋》的爱好,吕蒙称赞其“讽诵略皆上口”,颇有造诣,自然对于旁敲侧击、指桑骂槐、声东击西、欲语还休、微言大义的春秋笔法相当熟悉。他会给诸葛亮去一封云山雾罩的信,毫不稀奇。自然,他也能够体会出诸葛亮的回信中的隐意。所以“省书大悦,以示宾客”,其心情之舒畅、神态之得意,即使隔了千年,读来也仍跃然纸上。
  然而,诸葛亮这样的“纵容”却为关羽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进位汉中王,大封功臣。武将方面,设前后左右四位名号将军。刘备亲自拟定人选:前将军关羽,后将军黄忠,左将军张飞,右将军马超。方案刚刚拟定,诸葛亮就对刘备道出了他对黄忠入选的担忧:“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刘备回答说:“吾自当解之。”
  果然不出诸葛亮所料,关羽又开始闹起了情绪,声称“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拒绝接受前将军的印绶。最后是使者费诗的说词劝服了关羽:“夫立王业者,所用非一。昔萧、曹与高祖少小亲旧,而陈、韩亡命后主,论其班列,韩最居上,未闻萧、曹以此为怨。今汉中王以一时之功隆崇于汉升,然意之轻重,宁当与君侯齐乎!且王与君侯臂犹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愚为君侯不宜计官号之高下、爵禄之多少为意也。仆一介之使,衔命之人,君侯不受拜,如是便还,但相为惜此举动,恐有后悔耳!”
  “傲黄忠”之事表面上看似乎又一次充分表现了关羽为人的骄傲和自负,但如前所述,历史轶事中的真相往往远离表象或者第一印象十万八千里。在我看来,“傲黄忠”事件中,无论是诸葛亮还是关羽,无论是刘备还是费诗,都没有在老老实实、清清楚楚地说话,他们的话里都藏着弦外之音。
  诸葛亮所担忧的并非关羽不服黄忠,以功劳而论,定军山一役,黄忠力斩曹军的大将夏侯渊,已足以令其无愧于后将军名号。关羽所谓的“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其实也并非真的认为黄忠没有荣升为后将军的资格。实际上,早在几年前刘备平定益州之时,关羽就已经与黄忠名位相齐了,其时关羽为荡寇将军,而黄忠则被拜为讨虏将军。荡寇讨虏,级别相等。关羽那个时候不发飙,却在此时跟黄忠争意气,跟刘备闹别扭,实际上另有原因。我们知道,在此次大封功臣之前,关羽的官职爵号并不显赫,这是由于刘备集团的一哥刘备的爵号也不过是个左将军。那个时候刘备集团内的官职爵号也不规范,所以官职爵号的大小尚不足以体现其人在集团内所处的位置。但是,当刘备正式自称汉中王,正式封拜元勋之后,情形就不一样了。官职爵号的规范化使得官衔的大小开始直接体现出交椅的先后。之前关羽爵号虽不显赫,但无论是谁,都无法否认他在集团内部的二哥的地位,即使是诸葛亮也不能越过他。这可以从刘备留他镇守荆州这一点上得到印证。
  人们始终存在着这样的认识误区:关羽是在诸葛亮率军入川之后才得到机会接掌荆州的。这种观点其实是一种没有任何史料可以佐证的错觉。其实,从一开始,关羽就是刘备心目中敲定了的镇守荆州的人选。刘备深谙权术之道,诸葛亮在荆州拥有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和影响力,这些优势既是刘备所要利用的,同时也是刘备所需要防备的。他得到益州之后不会放心将诸葛亮单独留在荆州,那样荆州极易成为独立王国。入川是诸葛亮的宿命,而镇守荆州则是关羽的宿命。
  但是,刘备封拜前后左右四将军却是对关羽在集团内部二哥地位的一种隐形的打压。四将军中虽然仍以关羽为首,但其余三人却已无形中上升到了和关羽相同的台阶之上。列朝站班虽仍有先后之分,却已消弭了上下之别。这才是关羽最不满的地方。这等于变相地降低了关羽的地位。他那句“大丈夫终不与老兵同列”的牢骚,其实并非认为黄忠不够资格充任后将军,而是委婉地暗示自己所受封的官衔不应当仅仅止于一个前将军。前将军之上,从低到高尚有卫将军、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大将军等官职,关羽所希望的,是刘备能够将自己和张、马、黄诸人完全区别开来,而不仅仅是在同等级的班列中站在前排。
  但是,让关羽同张、马、黄三人同班同列,其实正是刘备煞费苦心的安排。今时不同往日,昔日四处流浪无家可归寄人篱下的日子早已成了过眼云烟,如今摆在刘备面前的,是一片大好的蓬勃向上的基业。刘备为什么要称王?关羽恐怕没有深思过这个问题。称王并不仅仅是因为“王”比什么将军啊州牧啊听起来更有气势,更加唬人,更重要的是为了整顿集团内部秩序,在集团内部建立起一种稳固的君臣关系。不称王,刘备和集团内的官员们之间的关系就只能停留在寄主和幕僚的层面,幕僚们需要对寄主承担的道德义务要远小于臣属们需要对人主承担的道德义务。譬如:幕僚们可以随时凭自己的喜好离开寄主另投他处,没有人指责这种行为是背叛,但臣属却不能这么做。称王则有国,有国则有君,有君则有臣。刘备称王正是为了在自己和幕僚们之间建立起一种牢固的君臣关系。要建立这种关系,关羽是最大的绊脚石,许多年以来,他和刘备之间的关系始终闪现着合伙人的端倪和迹象。刘备将关羽归人前后左右将军之列,而不破例让他独树一帜,正是冀求通过这种隐蔽的手段,勘定出关羽在集团内应处的新位置。
  对刘备的这番煞费苦心,诸葛亮表示了他的担忧。诸人之中,以黄忠声望最低,如果关羽要在这件事上闹别扭,无疑,肯定会从黄忠身上人手,黄忠是最好的借口。诸葛亮最末来了一句:“得无不可乎?”意思是:非得这么于吗?诸葛亮的口气,似乎是在劝刘备向关羽妥协,这无疑是在火上浇油。所以刘备也没有什么好气地回答他:“吾自当解之。”我自然有办法解决,不用你操这份闲心。
  刘备解决的办法是派费诗为使者前往荆州。费诗的那番说词大概是刘备授意的,对关羽采取的是软硬兼施的手段。软的方面,先是好言安慰。以萧何、曹参之于刘邦,比喻关羽之于刘备,而将黄忠诸人喻为陈平、韩信。这种比较既是在宽慰关羽,勿以爵号论亲疏,同时也是在敲打关羽,注意学习萧、曹如何侍奉刘邦,提醒他注意君臣之道。随后又对关羽如此说:“且王与君侯,譬如一体,同休等戚、祸福共之。”意思是刘备和你关羽其实是不分彼此的,祸福与共的,地位平等的,刘备的基业就是你的基业,刘备的天下就是你的天下。在某种程度上,刘备仍然向关羽确认了两人存在的合伙关系。我们注意费诗对关羽的称呼——君侯。这不是一个普通人可以享有的称呼。当年赵高如此称呼过李斯,李斯当时官为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而且当时赵高还是在需要刻意讨好李斯的情况下如此称呼他的。非地位极其崇高和特殊者,不能享有“君侯”的称呼。
  胡萝卜给完了,接下来就是大棒。费诗的态度陡然转向强硬:“我不过是一个奉命而来的使者罢了,你拒绝受封,我回成都去就是了,没什么太不了的。只是有些担忧你这样做的话,恐怕会给你招_来后患。”话语之间,已经带着些许威胁的味道了。
  关羽最终表示屈服,愿意受封为前将军,愿意和黄忠这个老兵同列。但关羽的屈服却不是无条件地屈服,他屈服的前提是刘备也作出了相应地让步,刘备给了他“假节钺”的权力。前后左右四将军中,张飞、马超都只是“假节”,没有“假节钺”的权力。大概是因为关羽的抗议,刘备做了让步,虽然还是让黄忠做了后将军,但连“假节”的权力都没给他。只有关羽一人,拥有着“假节钺”的特权。做皇帝的总不能事事躬亲,所以有时候必须指派专人去替自己代行权力,然。而空口无凭,这时候就需要有某些信物作为凭证。“节钺”就是这样的凭证。“节”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节的使臣,就代表着皇帝亲临,象征皇帝与国家,可行使相应的权力。武将“假节”的话,他在战时状态就不必左请示、右汇报,可以直接斩杀自己军中触犯军令的士卒。“钺”就是斧钺,是一种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钺”中的“斧钺”。“斧钺”专属君王,偶尔会暂借给人臣,称为“假节钺”。在君王所有的授权方式之中,“假节钺”的规格是极高的。拥有了“假节钺”的权力,不但可以随意斩杀触犯军令的士卒,还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拥有斩杀节将的权力。无疑,“假节镀”的崇高地位部分满足了关羽区别于张、马、黄诸人的愿望。
  但刘备对关羽的这种迁就却又一次为关羽日后的悲剧埋下了伏笔。关羽一获得“假节钺”的特权,就立刻出兵北伐了。
  人们还始终存在这样的误解:关羽发动襄樊战役,事先没有征求成都方面的同意,是擅自行动,是一次鲁莽的行为。这样无组织无纪律的人,日后终将成为蜀汉集团的内患。
  如此评价关羽,是有失公允的。刘备既然已经让他拥有“假节钺”的权力,那么他发动战争就不算擅自行动,这在他的权力范围之内。如果没有这样自主征伐之权,关羽的命运也许会有时阳,阴晴不定,没个准数即使刘备不疑忌自已,这种联姻也是不恰当的。
  孙权方面,不能排除这次联姻是个阴谋。这种阴谋孙权以前就使过;他给刘备送去了孙夫人这个浑身是刺的大头佛。倘使关羽同意联姻,对孙权而言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方面可以离间关羽和刘备之间的关系,破坏他们之间的信任感;另一方面,夺取荆州始终被江东集团视为自保立足的必要条件,联姻可以麻痹关羽,为夺取荆州创造机会。关羽不同意,孙权也没有任何损失,还可以将制造隙端的责任推给关羽。
  史书记载,关羽镇守荆州期间,孙权曾“遣使为子索羽女”,欲与关羽联姻,结成儿女亲家,但是关羽却粗暴地表示了拒绝,非但如此,还“辱骂其使”,侮辱孙权。这使孙权极为愤怒。
  在传统史家看来,拒婚孙权这件事也是关羽罪有应得的一条理由。联吴抗魏是蜀汉的一项基本国策,是诸葛亮早在《隆中对》里就提出来的,关羽不但不认真地执行,反而刻意破坏。他的破坏行为成了孙权下定决心袭取荆州的动力之一。显然,这又是对关羽的一场误解。联吴抗魏的外交政策正式稳固下来并成为一项基本国策,其实是刘备死后诸葛亮执政期间的成果。虽然早在《隆中对》中诸葛亮就提出了这一观点,但刘备在世期间却从来都没有认真地去实践过。非但如此,在此期间,孙刘两家相互之间还摩擦不断,建安二十年双方甚至发生了争夺南三郡(长沙、零陵、桂阳)的武装冲突。关羽拒婚算不上是在破坏孙刘联盟。
  再者,应该说,关羽拒婚非但不是昏庸之举,相反,正是其明智之处。孙权如果想改善与刘备集团的关系,他就应该去找刘备联姻,把孙夫人给刘备送回去,而不是去找关羽。“人臣无外交”,关羽镇守一方,正处在瓜田李下的嫌疑之地,什么事不做人家都会怀疑他搞独立王国,何况是越过集团领袖去和别的实力集团联姻。为防止刘备疑忌自己,关羽理应拒绝这次联姻。更何况刘备在处理与江东集团的关系的时候总是时阴
  重新解读了一些关羽的轶事之后,我们换个角度再来看看刘备在关羽覆败之前的一些反常的举动。
  建安二十四年。刘备称完汉中王,返回成都之际,欲得一重将镇守汉川,当时所有人都认为这个人应该是张飞、,张飞自己也如此认为。然而刘备却出人意料地用了时为牙门将军的魏延。用魏延这么个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小将,造成了“一军皆惊”的震动。刘备为什么不用张飞?是因为张飞能力不够吗?是因为魏延比张飞能力更强吗?显然不是。张飞据水断桥,喝退五千曹军,足见其勇;释降严颜,足见其义;宕渠之战,大败曹魏名将张郃,足见其智。如此能力,镇守汉川足矣。是因为张飞另有他用吗?也不是。从汉中回来之后,张飞长年无事可千,被闲置了起来。
  刘备实际上另有考虑。称王之后,中央集权成了首要之务,但是关羽镇守荆州,已经对这种集权构成了障碍。有了一个关羽,刘备不希望再出现一个张飞。魏延的身份和张飞有所不同。张飞与刘备之间存在着与关羽相同的合伙人关系,而魏延却是刘备个人的“部曲将”。所谓“部曲”,实际上就是私人武装,也就是说,魏延是刘备的家将。弃张飞而用魏延只是刘备玩弄权术的一个小插曲,但也足以让我们窥视到他的用心。汉中之战结束后,盂达由秭归北上进攻房陵。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处于襄阳以西,汉中以东,是汉中与荆州之间联系的必经通道,因三郡位于汉中南面,故通常称之为“东三郡”。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提出的“跨有荆益”的构想中的“跨”的位置,据历史学家田余庆先生的观点,其实不是三峡,而是东三郡。夺取东三郡,也就打通了荆州与汉中之间的交通。孟达攻下房陵之后,兵锋转向上庸。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怪事:刘备命令养子刘封从汉中顺沔水而下统领孟达之军,剥夺了孟达独立指挥部队的权力。史书的解释是“阴恐达难独任”,害怕孟达会有异心。这个解释相当牵强。
  第一,东三郡的战略地位虽然重要,“西达梁、洋,东走襄、邓,北连宛、邓之郊,南有巴、峡之蔽”,但其自然、社会条件却极其恶劣。其地四塞险固,地形复杂,民众开化程度极低,经济文化极其落后,想在这种鸟不拉屎的地方搞什么独立王国,真是愚蠢至极。
  第二,孟达的异心不是自立一方,就只能做叛徒投靠他国。但是,当时刘备集团正节节胜利,形势一片大好,孟达没理由在公司蓬勃上升之际跳槽。汉中之战于建安二十四年五月结束,七月,关羽就演了一出水淹七军、生擒庞德的好戏。刘封下统孟达之军的时间正在此前后,正是关羽围困襄樊,屡屡向东三郡兵团求援之时。刘备在关羽最需要援助的时候让刘封取代孟达领导东三郡兵团,而刘封随后就拒绝了关羽请求援军的要求,致使其无力迅速扩大战果。二者之间的这种联系,绝非偶然。
  实际上,刘封下统东三郡兵团的目的并不是为了提防孟达有什么异心,而是禀承了刘备的密旨:控制住东三郡兵团,不援助襄樊之战。刘备之所以要这么做,原因很简单,他不愿意关羽在襄樊之战中进一步扩大战果,不愿意关羽的个人声望进一步提升。关羽取得的战果越大,刘备就越是提心吊胆。这种秘密用心后来被孟达捅了出来。关羽覆亡7个月后,孟达降魏,官方史书后来总结其背叛的理由有两条:一是罹罪,害怕刘备追究自己不救关羽致其覆败的责任;二是愤于刘封对自己的侵凌,没办法在刘封手下继续当差。这两条理由不错,但都过于表面。
  孟达投魏之时,曾向刘备上过一道表章,陈述自己投魏的理由。这道表章通常被称为《孟达辞先主表》。表章中有些话相当耐人寻味:“昔申生至孝见疑于亲,子胥至忠见诛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臣每读书,未尝不慷慨流涕,而亲当其事,益以伤绝。”孟达历数古往今来忠臣孝子们投有好下场的例子,最后说自己如今也遭遇了同样的事情,那么,他究竟遭遇了什么样的具体事件昵?我们接着听他说:“何者?荆州覆败,大臣失节,百无一还。惟臣寻事,自致房陵、上庸,而复乞身,自放于外。”
  孟达降魏和关羽的覆败有关,这是公认的,关键是有何关系。孟达称自己由秭归北上攻打东三郡是一次“自致”行为,意味着这次行动不是奉刘备之命。相反,秭归乃关羽荆州所辖,孟达攻打东三郡和关羽必有联系,甚至有可能是奉了关羽之命。孟达称自己“亲当”申生、伍子胥、蒙恬、乐毅之事,是说自已是被冤枉的。如果拒绝救援关羽是孟达自己的意思,那么他对荆州的覆败就确实负有责任,就不应该在这里喊冤。一种解释是:不救援关羽并非孟达之意,但现在他却要为此承担责任,所以他觉得很冤很屈。孟达很聪明,他的背叛恰逢其时。刘封是刘备的养子,刘备如果动了恻隐之心,不去追究刘封,那么遭殃的就只是自己。如果他不背叛,就极有可能被当做控制东三郡不发兵救援荆州的主谋,成为一只替罪羊而遭到“清算”。孟达是扶风人,客寓益州,在益州本土没有多少社会关系和影响力,这种身份将使刘备烹调起自己来毫无迟疑。更何况,孟达的好友兼老乡,唯一能在刘备面前替自己说上话的法正又正好在几个月前去世了。孤立无援的境况之中,除了投靠他国,孟达没有更好的出路。
  诸葛亮是清楚孟达背叛内幕的。许多年后,有一个蜀国降人跑去跟孟达说:“你叛降魏国之后,诸葛亮对你切齿痛恨,欲尽诛你的妻儿子女。”孟达回答道:“诸葛亮见顾有本末,终不尔也。”意思是:诸葛亮清楚当年之事的前后因果,知道事情的“本末”,知道我是个“末”,而不是“本”,他不会干你说的那种事情。相对的,孟达投魏之后,刘封的地位就变得危险了。关羽军团的覆败在刘备集团内部造成了巨大的震荡,必须有一个人出来为此负责。本来内定的替罪羊是孟达,但孟达见机较快,溜掉了。盂达降魏又进一步加剧了集团内部的动荡,寻找一个替罪羊更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无论是刘备还是诸葛亮,他们的目光都锁定在了硕果仅存的“当事人”刘封身上。
  刘封此人刚猛有余,政治头脑却很缺乏,完全意识不到危机的迫近。孟达从魏国来信劝他降魏避祸,并警告他“(在远)尚可假息一时”,若是“失据而还”,必遭杀身之祸,但刘封仍然没有醒悟。建安二十六年,刘封兵败东三郡,撤回成都后马上被杀。
  刘封有三条必死的理由:
  第一,他必须为荆州覆败担当替罪羊;
  第二,他必须为孟达降魏承担责任;
  第三,这一点是诸葛亮提出来的:趁此机会,一劳永逸地解决掉这个“恐易世之后难以制御”,潜在威胁着刘禅统治的大麻烦。
  廖立这个人,诸葛亮曾将他和庞统相提并论,认为他是“楚之良才,当赞兴世业者也”,廖立也自许为“宜为诸葛亮之二”。但刘备死后,其职位却反而更游散在李严等人之下,这使他心情郁闷至极,所以经常是牢骚满腹。有一次他发了这么一场牢骚:“昔先帝不取汉中,走与昊人争南三郡,卒以三郡与吴人,徒劳役更士,无益而还。既亡汉中,使夏侯渊、张邰深入于巴,几丧一州。后至汉中使关侯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徒失一方。”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襄樊战役期间,廖立时任刘备的“侍中”。所谓“侍中”,实际上就是贴身秘书兼高级顾问。所以,刘备对于襄樊战役的态度以及做了什么小动作,廖立应该是极为清楚的。他认为“关候身死无孑遗,上庸覆败”之事,刘备应负主要责任,这个观点值得重视。
  刘备弃张飞而用魏延镇守汉中,弃孟达而用刘封统领东三郡,都是用自己的心腹取代关羽的心腹——张飞对关羽“兄事之”,而孟达则受关羽管辖。廖立这个贴身秘书兼高级顾问很可能相当了解这种人事安排与调动背后的深意,他对刘备的“诽谤”也许并非无因。
  建安二十四年冬发生的荆州覆败事件,不是由某一因素单独造就的,而是多种合力的结果。
  关羽方面,他选择发动襄樊战役的时机是不合适的。就内部条件而言,刘备刚刚结束汉中之战,部队急需休整,暂时无力再发动大规模的战役,也就是说,暂时无力在西面开辟第二战线,以减轻荆州方面的重压;就外部条件而言,刘备集团与江东集团之间始终没有形成稳固的同盟关系,孙权对荆州一直虎视耽耽。这一点关羽也极为清楚,他发动襄樊之战时,在战场后方的江陵、公安等军事重镇留下了重兵防守。但这也导致了前线兵力的不足,关羽不得不向东三郡求援。
  刘备方面,如何解决自己和关羽之间尴尬的不清不楚的关系,如何让这种关系由合伙人转向君臣,如何防止荆州尾大不掉难以驾驭,是比北伐中原更加迫在眉睫的事情。为此,他使用了许多隐蔽的手段,封拜前后左右四将军就是这手段中的一种;让潘溶“留典(荆)州事”,又留下自己的大舅子糜芳、亲信士仁(注:“傅士仁”这个名字实在是个误解,其人应该姓士名仁,无“傅”字。考证过程略)在荆州为将,也是手段之一;后来用刘封代替孟达统领东三郡,更是为了限制关羽势力坐大——刘备不希望关羽在水淹七军之后,再扩大战果·-…
  在江东方面,从张绒的《江都对》到鲁肃的《吴中对》,“荆扬合一”,建立起一条完整的长江防线,始终被认为是江东集团的立国之本,是生存的前提。无论关羽是否拒婚,也无论孙刘两家如何开展外交,江东集团不得到荆州,双方之间的同盟关系就永远稳定不下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只要关羽镇守荆州一天,他就必须面对来自江东的威胁和压力。
  就诸葛亮而言,他在荆州覆败事件中所扮演的角色是微乎其微的,指责他一味地沉默、玩忽职守并不公平。殊不知,诸葛亮在刘备集团中的地位类似于萧何之于刘邦集团,他是一个好的管家,是一个优秀的“贤内助”,却不是张良那般的军师,倒是法正的角色更接近于刘备的军师。法正此时还活着(他死于荆州覆败之后,孟达叛变之前)。法正尚且无一言以谏刘备,何况诸葛亮?诸葛亮清楚刘备抑制关羽军团的想法,他大致上也赞同刘备这么千,但他的作用也仅此而已:赞同与辅助。在解决关羽的身份(是合伙人还是臣属)问题中,刘备唱主角,诸葛亮只能敲敲边鼓。
  但也需要注意:不能就此认定刘备是在借刀杀人除掉关羽。刘备确实觉得关羽是个问题、是个麻烦,但他还不至于采取弃荆州、杀关羽这种方式解决问题。这种方式倒也不能说完全不可取、不划算,荆州毕竟已经是块鸡肋。重要的是刘备根本就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想法,即使有这种想法,其可行性也相当低。这是因为要最后达到弃荆州以杀关羽的目的,有许多随机因素是刘备无法控制的。如汉江的大洪水淹掉于禁七军,这纯属意外;如糜芳、士仁的献城投敌,这也并非刘备的指示;如吕蒙白衣渡江,神不知鬼不觉地袭取江陵、公安,这也不是刘备能预料的。这些随机性因素只要有一件没有发生或发生转向,最后的结局就会是天壤之别。刘备不支援襄樊之战,仅仅是希望能够阻止关羽扩大战果,并不希望他全军崩溃,荆州易手。后来形势的变化之快,完全超出了刘备意料之外。谁也没有想到,江东军队会不费一枪一弹袭取关羽的大后方。
  不过话又说回来,襄樊之战始于建安二十三年,其时规模很小,只是支援刘备与曹操直接对决的汉中之战的一场牵制战。这场战争本应随汉中之战的结束而偃旗息鼓,但刘备进位汉中王之后,赐给了关羽“假节钺”的特权。假设没有这种特权,好大喜功的关羽便不会将襄樊之战迅速扩大成一场震动华夏的大战役,而很可能会作为一场已经完成了使命的牵制战而渐渐趋于平息。
  也许,这就是所谓的阴差阳错,所谓的蝴蝶效应,所谓的一粒黄豆击沉一艘军舰的传奇吧。
关羽自己拿捏不好进退时机就别赖皇叔玩阴的了。
格桑拉 发表于 2013-7-13 18:56
北伐能不能成功?当时关羽把曹操打的都快迁都了,曹操计划迁都的同时并派使者出使东吴希望其出兵,东吴 ...
关羽兵至多不过五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水军),如果没有刘备主力在汉中方向的配合,北伐没有任何取胜可能。所谓曹操迁都,不过是一时失策,司马懿、蒋济一谏即止。
荆州是刘备夺取天下计划中重要的一个战略方向,关羽再骄狂,没有刘备的命令也绝不敢擅自行动,这次北上行动,应该还是得到刘备认可的。刘备用关羽独守荆州,说明对他还是信任的,要不然留下赵云是更好的选择。况且天下三分,曹孙两家虎视眈眈,犯不着为了教训关羽而冒打乱战略部署的风险。刘备一代枭雄,在这种要命的问题不会分不清主次。
枯骨 发表于 2013-7-14 10:45
关羽兵至多不过五万(其中还有一部分是水军),如果没有刘备主力在汉中方向的配合,北伐没有任何取胜可能 ...
东吴不出兵,曹魏必迁都,司马懿、蒋济谏止迁都是基于东吴出兵的基础上。
荆州是刘备夺取天下计划中重要的一个战略方向这是事实我没异议。
关羽北伐,肯定请示过刘备,刘备只是表面认可,但为什么不出兵相助请你自己揣摩。
从信任度上看,赵云的信任度跟关羽比起来要差一个档次,关羽守荆州是刘备的不二选择,但并不表示刘备不会对关羽防一手,如关羽不死,谁敢一直保证关羽在时机成熟时不会自立门户?
什么是三国关系,三国关系就是一强对二弱的关系。魏强则蜀吴合,蜀强则魏吴合,当时刘备定汉中,关羽北伐的态势必然会使魏吴联合抗击蜀的扩张。
说到战略上的不分主次,三年过后的刘备伐吴的夷陵之战不是更打乱了战略部署,更不分主次?
格桑拉 发表于 2013-7-14 13:20
东吴不出兵,曹魏必迁都,司马懿、蒋济谏止迁都是基于东吴出兵的基础上。
荆州是刘备夺取天下计划中重要 ...
我同意枯骨的意见。

曹操肯定不会迁都的。水淹七军之后败走麦城之前,曹操那边对应关张马黄赵的“五虎”张乐于徐张中,于禁被囚,但是徐晃已经到达前线稳定局势,张辽正在增援途中。关二爷打仗确实有一套,但是对手实力相当,兵力又站优势,曹操那边纵然不能收复失地固守襄樊没问题。

至于说不出兵相助的问题,我在上面回过贴了。主要2点:1:襄樊之战前,刘备刚打完汉中争夺战,这是一场消耗战,有一定可能是刘备惨胜。益州部队需要休整。2:就算要救援,就益州当时的人口来看,20万基本不算是极限那也差不多到极限了,增援关羽3万5万也就听个响,增援10万8万可以获得战役优势甚至拿下襄樊继续挺进,问题益州还要吗?主力都抽走了。而且增援关羽容易,一旦长时间僵持而曹魏由汉中突破,需要从荆州前线回防益州那可费劲了。

所以实际上我的结论如下:
1襄樊战役的发起关羽跟刘备应该通过气,吹过风,刘备的最低态度是默许。
2刘备需要一个短时间调整期,而且理论上襄阳-樊城中间隔了个河,这个战役应该会持续一段时间。刘备的本意应该是走一步看一步,机会好从汉中北上也罢,增援襄樊也罢,都能把握机会的。机会不好叫关羽撤回来,地盘保住就行,抓了于禁淹了七军起码提升了士气。

最后说到防不防关羽,起码这时候没有防的必要,如果刘备的决心是争夺天下的话。
"在吴军凌厉的攻势下,“汉中王刘备所置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奔回成都,“诸城长吏及蛮夷君长皆降”(《三国志》卷五十八《陆逊传》)。毋庸置疑,刘备、诸葛亮此时对荆州的战况已基本清楚,只是关羽生死如何,尚不得而知。《三国志·陆逊传》明确记载宜都失守的时间是在“建安二十四年十一月”,距离关羽被擒还有一个多月。
  我认为,如果这时刘、诸葛即刻发兵,日夜兼程去营救关羽,或许还有机会,即使未能达到目的,救兵未及赶到,而关羽已遭不幸,刘、诸葛在此事上的处理总算还在情理之中。所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如果连“人谋”也不尽,那又能作何解释呢?问题是,陈寿所撰的《三国志》及裴注中均无只言片语涉及刘、诸葛商议发兵营救关羽的记载,这当然引起了后人的困惑。章太炎作为近代的国学大师,在《书》中提出的“葛氏假手于吴人,以陨关羽之命”的见解虽然仅是猜测,但确实很有道理,绝非无稽之谈。"

楼主,如果宜都太守在城池失守时用手机向刘备汇报,那还来得及,问题是您没把手机送过去
古猛龙 发表于 2013-7-14 16:18
我同意枯骨的意见。

曹操肯定不会迁都的。水淹七军之后败走麦城之前,曹操那边对应关张马黄赵的“五虎 ...
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
      。。。。。。。
      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杀县主簿,南附关羽。羽授狼印,给兵,还为寇贼,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魏王操议徙许都以避其锐,丞相军司马司马懿、西曹属蒋济言于操曰:“于禁等为水所没,非战攻之失,于国家大计未足有损。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必不愿也。可遣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操从之。
     ------------------------------------------------------------------------------------------------------------------------------------------
    孙权作壁上观,曹操必迁都,这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必然的规律。知道孙权会出兵,关羽不败也会撤兵,此时的时势就不同了,迁都就没必要了。
   至于刘备出不出兵助关羽的问题,这里面牵扯到尔虞我诈的政治权谋问题,阅历层次和年龄层次的不同其观点往往也不同,这我理解。
格桑拉 发表于 2013-7-14 13:20
东吴不出兵,曹魏必迁都,司马懿、蒋济谏止迁都是基于东吴出兵的基础上。
荆州是刘备夺取天下计划中重要 ...
迁都一说,我始终觉得十分可疑。当时汉中战役已经结束,许晃等部已经在援襄途中,关羽兵力又有限,不可能根本性的改变局面。迁都或许只是表达出曹操在汉中战役失败,关羽又来找碴时的一种紧张心态而已(毕竟曹操当时已经年过花甲,不复当年的英风锐气)。孙权出兵与否,出兵后是和关羽血战到底还是象建安二十年那样捞点好处就讲和均属未定,不足以做为决定性倚靠。
刘备即使防备关羽,也不会选择在此时把关羽除掉。关羽再不得意,毕竟是自己人,或者说是人民内部矛盾,而和曹孙两才是你死我活的敌我矛盾。刘备图谋的是天下,赌的是身家性命,绝不会因为怕剑割破手而折断自己的利剑。等得了天下,刘备是君,关羽是臣,藏弓烹狗还来得及。况且关羽要想自成一系,难度极高:自身实力不够,刘备来清理门户无法抵挡,与曹孙两家又都有旧怨,到时会遭到三方夹击,死无葬身之地啊!
说到刘备伐吴,一方面是为了夺回荆州,恢复势态,且孙权背盟在先,师出有名;另一方面,刘备可能也已经察觉到北伐曹丕胜算不大,先灭孙权却有实现的可能,因此挥师向东。后来曹魏对孙权的支持果然是口惠而实不至,灭吴形势一片大好,但后来的败走白帝城,就诚如老弟所言,非人力所能预料了。
格桑拉 发表于 2013-7-14 19:22
资治通鉴 汉纪六十
      。。。。。。。
      陆浑民孙狼等作乱,杀县主簿,南附关羽。羽授狼印,给 ...
你引的资治通鉴恰好说明了:孙权出兵,“樊围自解”。孙权出兵是解围的,那么孙权不出兵最多不过樊城继续被围困呗。

事实证明了,徐晃部到达前线稳定了战局,等到张辽部到达前线,恐怕关羽要么撤兵要么被击退,围城还是会被解开。

就襄樊战役后期的关羽的做法来看,襄樊一线刘备方的兵力不足以吃掉曹仁+徐晃部,否则不会从后方抽人让吕蒙捅刀子。张辽部到达前线之日即是形势逆转之时。乐进不记得当时在干嘛了,但是没记错的话赤壁前后他就驻防许都周边,率领近卫部队了。有理由相信,二线的曹操亲率部队里应该也有乐进。(不过也有可能我记错了,乐进当时已死……)

那么除了被俘的于禁,曹操的5员非曹、夏侯高级将领除了常驻西线战场的张合,全部到齐了。
跨有荆、益,”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信义着于四海,”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   3.在益州要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除以后北伐时的后顾之忧。   4.在荆州要“外结好孙权,”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如果这样的话,刘备“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综观后来的历史进程,诸葛亮在《隆中对》中对当时形势的分析,基本上是符合客观实际的,为刘备集团制定的战略决策,大体上也是行之有效的。   诸葛亮认为霸业可成,兴复汉室应该采取哪些策略?   1.取代割据荆、益的刘表、刘璋,建立起可靠的根据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   2.在夺取荆州和益州的同时,利用帝室之胄的声望,招揽人才,内修政理,逐步增强政治、经济和军事实力。在外交上妥善处理好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关系,并与孙权建立抗击曹操的联盟;   3.待天下有变,再分兵两路,命一上将率领荆州之军攻击宛城、洛阳,刘备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攻打秦川。
这说法不能成立,他违背诸葛亮隆中对的战略。



就凭刘备当时的情况能守住荆州?
这不是废话嘛,也不看看某人自己提到的宜都,夷陵失守。
三国志提到的陆逊控制最远至巫峡。
看看转后刘备东出究竟花了多久才到了夷陵城下,就知道要去支援关羽要先击败陆逊攻城略地要多久了。
至于说益州东出救援不利的也是搞不懂局势
当时关羽北征,迫使曹操彻底把汉中关中的兵力全数东归,当时根本没有能牵制威胁益州的曹军兵力。
当时刘备等待的是关羽攻克襄樊。牵制东归曹军。而巴蜀刘备军力则乘机出击关陇。
此时曹操东归军力如果被牵制在樊城洛阳一带,则刘备兵力则在关陇呈现优势。这就是牵制作战的意图。
枯骨 发表于 2013-7-13 13:58
以关羽当时的实力,北伐能成功么?
蜀汉当时的实力有多大,可以轻易地牺牲方面大将、几万精兵还有得之不 ...
就是呀,刘备要想除去关羽完全可以找个莫须有的罪名,何必付出这么大代价呢?
格桑拉 发表于 2013-7-14 13:20
东吴不出兵,曹魏必迁都,司马懿、蒋济谏止迁都是基于东吴出兵的基础上。
荆州是刘备夺取天下计划中重要 ...
曹操一代枭雄,手下谋士、猛将如云,兵精粮足,赤壁那么大的败仗、打袁绍时那么弱的实力(相对袁绍)都没有害怕,仅仅是打了几场败仗就要迁都,这也太匪夷所思了,对这段描述表示高度怀疑,我认为是史家为抬高关羽而有所夸张。
枯骨 发表于 2013-7-14 21:00
迁都一说,我始终觉得十分可疑。当时汉中战役已经结束,许晃等部已经在援襄途中,关羽兵力又有限,不可能 ...
枯骨兄正解,我也觉得迁都一说不可信,形势还没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毕竟曹操还有不少精兵良将,哪怕都城被围也不至于很快被攻下,再说这种形势不太好,但总比当初赤壁惨败时要好多了吧。
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羽威震华夏。
---------------------------------------------------------------------------------------------------------------------------------------------------------------------------
“自许以南,往往遥应羽”这句没有看到吗?许都以南的地方反曹势力跟关羽遥相呼应,一旦襄樊这个支撑点出现对曹魏不利的情况,许都就不安全了,做为一个领导者,是不是要防患于未然呢?楼上几位对迁都有疑问的朋友,还是那句,东吴不出兵,曹魏必迁都。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7-14 23:19
就凭刘备当时的情况能守住荆州?
他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和好东吴。
我就是被这个观点吸引来看的,的确有独到的分析,拜读了。
他是有前提的,那就是和好东吴。
荆州的归属关系到东吴的生死存亡,对东吴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刘备,诸葛亮应该清楚这一点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7-15 22:35
荆州的归属关系到东吴的生死存亡,对东吴的吸引力是致命的
刘备,诸葛亮应该清楚这一点
荆州对东吴没那么大的战略价值。
荆州对东吴没那么大的战略价值。
呵呵。。。。。。。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7-16 17:59
呵呵。。。。。。。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 ... 17/27593054_0.shtml

毁掉蜀汉的真正凶手: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关羽2013年07月17日 09:32
来源:知识窗 作者:吴稼祥 本文摘自《知识窗》2008年第11期  作者:吴稼祥  原题为:三国毁于关羽
关羽过五关斩六将给人的快感,远远不能抵补大意失荆州给人的痛感。由于降曹,桃园兄弟之义令人生疑;而由于辱吴,他成了孙刘联盟的一个分裂因素,则可以肯定。

有人说,诸葛亮最怕的人不是曹操,不是司马懿,而是关羽。作为本集团的中坚力量,反而比敌对集团的中坚力量、比自己的死对头更可怕,这很耐人寻味。

诸葛亮怕关羽什么?是怕他身在汉营心在曹?证据不足。他虽在华容道放走了曹操,但据此认为他卖国通敌,恐怕不妥。是怕他武艺不精,不能在两军阵前斩将夺旗?也不是。他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是怕他轻举妄动,不堪军国大任?还不是。不能谋而后动,并不是他的主要缺点。

到底怕他什么?怕他成事不足,败事有余。怕他使自己的《隆中对》毁于一旦。怕他终究会变成一块暗礁,撞沉联吴抗曹的联合舰队。而联吴抗曹,则是诸葛亮三国鼎立的根本大计。此计不成,蜀国难保,诸葛孔明的殷殷心血将付诸东流。

说到底,是怕他搞不好与东吴的关系。荆州与东吴接壤,又是一块借而未还的有争议的地方。作为这个地方的守臣,最难处理的是保住荆州与维护孙刘联盟这二者之间的关系。上策是既不伤害吴蜀联盟,又长借荆州不还。这正是诸葛亮处理这个难题的一贯方针。

但诸葛亮害怕关羽不能贯彻这个方针。

他深知关羽其人,识小义而未必明大义,尽小忠而可能害大忠,逞小勇而未能奋大勇。
关羽浓厚桃园之义,却淡泊天下大义。否则,他不会再三阻挠刘备三顾茅庐,也不会刁难诸葛亮初行军令。他只知道诸葛避见乃兄,使三兄弟失了面子,不知道乃兄如果见不到诸葛,会失去争夺天下的机会,会在瓜分国土的军事竞赛中被淘汰出局,连最后一勺残山剩水也得不到。

关羽降曹,曹操善待于他,此“义”(其实是计)不忘,故有华容放曹,遗祸国家之举。联吴抗曹,对关羽来说,似乎是联疏(吴)抗亲(曹),此“义”(国家大义)不记,故有拒亲辱吴、丧盟失地之举。

这正是诸葛亮最怕的。

怕关公守荆州,荆州与孙刘联盟不可兼得,却可能俱失。

既如此,换个人守荆州行不行?不行。荆州重地,非至亲之人,非文武双全之臣不能守。刘备至亲之人唯关张,关张之中,文武兼备是关公。

诸葛亮怎能不怕?在刘备看来,非关公不能守荆州;而在诸葛亮看来,关公最不能守荆州。但疏不间亲,此话怎好对刘备直说?

尽管诸葛费尽心机,但关公有他自己的行为逻辑。逻辑的结果是腹背受敌:腹受国家之敌曹军,背受自己制造的敌人吴军。结局是丧师失地,败走麦城,穷途末路,军没身死。

这就造成了刘备的大不幸,逼着他面对自己一生最困难的选择:要顾孙刘联盟的大局,就不能为关羽报仇。不报仇,结义誓言(不能同日生,但愿同日死)便不能遵守,便会失去自己的立身之本——人和;要报仇,就要伤害自己的立国之本——孙刘联盟。也许比较好的选择是做做样子的报仇。

刘备痛哭了几场,便决定为义弟报仇。也许开始是演戏,但开场的精彩误了他。连胜过几战之后,真的进入了角色,以为甩掉军师这根拐杖,也能顺水推舟地灭了吴国。

结果自然是自误误国。

有了诸葛,才有联吴抗曹;有了孙刘联盟,才有赤壁之胜,才有吴国转危为安蜀国从无到有,才有三国鼎立之势。

因为关公,才有荆州之失;有荆州之失义弟之死,才有蜀国伤筋动骨大流血,从此一蹶不振,卒为司马氏所灭。

有诸葛,才有三国,所以说三国成于诸葛;因关公,盟友相攻,蜀国败亡,所以说三国毁于关羽。

我猜二哥在选太子妃的事情上和刘老大闹不痛快了,正生气的时候,孙二知道了关小姐落选一脸坏笑过来提亲,二哥大怒。。。
饱食而乱喷 发表于 2013-7-13 11:51
奇文(二):给九千岁洗地

http://news.163.com/09/1026/11/5MI3BENT00011247.html
阉党有功,东林党亡明赞成这观点的还挺多的~
格桑拉 发表于 2013-7-14 13:20
东吴不出兵,曹魏必迁都,司马懿、蒋济谏止迁都是基于东吴出兵的基础上。
荆州是刘备夺取天下计划中重要 ...
赵云在先主那的信任度不下与关羽,只不过他领大军的能力还是稍弱(或者说中规中矩,虽然我算是赵云粉,但还得实话实说),所以这种大军团级独挡一面的任务还是关二上~
关羽北伐时益州大军还在汉中防着长安的魏军主力
http://news.ifeng.com/history/zhongguogudaishi/detail_2013_07/17/27593054_0.shtml

毁掉蜀汉的真 ...
这作者是个三国演义考古专家
赵云在先主那的信任度不下与关羽,只不过他领大军的能力还是稍弱(或者说中规中矩,虽然我算是赵云粉,但 ...
不见得,赵云的战略预见性还有政治能力都很强。那个时代,论资排辈是一种社会主流。一方大帅,张飞这个跟着大耳一起混的都排不上,能轮到赵云个半路入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