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简单的介绍一下LE-5和LE-7好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06:03:38


实际上呢,dark_knight在NAAS上的文章已经写得比较详细了,国内介绍LE-5和LE-7的论文是不少见的
所以,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这些,请自己去找这些文献来看
这个帖子的重点,是把这两种发动机的技术和同时期其他氢氧发动机做一些对比,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它们所处的地位

好,先从LE-5开始
首先来张大图,先看看工作原理



这图看起来有点乱,因为日本人把启动用的管路也画上去了,而LE-5的启动又特别的有个性

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原理如下图


燃气发生器产生的燃气依次推动氢泵和氧泵,最后排进喷管,注意这一点,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其他的一些技术细节
1。采用同轴式喷注器
2.采用管道壁冷却
3.喷管膨胀比约140
4.电火花火炬式点火器
5。采用气氢启动,无启动盒
6 喷管采用铜合金

好了,要分析LE-5有多少外国血统,先要看看能不能给它找个爹
这个时期时期与LE-5定位类似的发动机有4种,分别是美国的RL-10,欧洲的HM7B,苏联的RD-56,我国的YF-73
苏联的RD-56并没有投入实用,而且结构与其他设计区别太大,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

其他三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如下

RL-10

HM7B

YF73


从这些图我们可以看到,RL-10与其他几种发动机区别甚大,因为循环方式就不同
YF-73和HM7B原理上倒是有点类似,但实际产品的结构也是区别甚大
不过这三种发动机倒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只有一个涡轮泵,采用齿轮传动
顺带一提,那个RD-56也是只有一个涡轮泵,不过是同轴结构
LE-5在这一点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是两个涡轮泵的设计
实际上,用燃气依次推动两个涡轮泵也不是什么新发明,50年代就有很多这样的设计了,著名的J-2发动机也是如此

J-2的原理图


然而把这种大型发动机上常用的结构移植到小型发动机上,LE-5还真就是第一个,也算是吃了个螃蟹
当然了,这种结构也算是久经考验了,所以这个螃蟹还是比较小
LE-5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一方面,洛克达因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毕竟洛克达因和三菱合作了这么久,日本人肯定是去学过点经验的
另一方面,齿轮传动对齿轮要求很高,启动的时候冲击也比较大,当时的日本又是第一次搞火箭发动机,未必信心能解决这些问题
总的来看,LE-5在工作原理上与其他小型发动机区别甚大,没有采用当时小型发动机流行的齿轮传动,却与部分大型发动机很类似改用了与大型发动机一样的燃气依次驱动设计。这种情况下想要引进其他国家成熟的技术怕是很不现实,因为其他国家当时都没有这种设计的成熟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LE-5这种燃气(热气)依次驱动两个泵的设计后来成为了新一代小型发动机的标准配置,在LE-5之后出现的YF-75,VICI,RD-0146等发动机均采用了这种设计。而齿轮传动的设计反而后继无人了。

VICI的原理图


讲完了总体结构,讲讲部件
LE-5的喷注器采用了同轴式,同时喷注器有不同长短隔出了声腔
有人把这当作日本引进了技术的证据
然而如果我们去看一下其他氢氧发动机的资料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所有的氢氧发动机无不如此
如果这能当作引进技术的证据,那诸如RD-0120和YF-73等发动机恐怕都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

RD-107的同轴式喷注器


LE-5采用了膨胀比140的大型铜合金管道壁喷管
管道壁结构在当时的西方也是公开的秘密了,当时美国的发动机基本都用这个,而当时的日本又不大可能去尝试苏式的通道壁结构,所以管道壁是个必然的选择
但日本人也做了创新
LE-5没有采用RL-10那种钢制管道,而是采用了新研制的铜合金,同时把喷管膨胀比提高到140
铜合金的导热性能更好,方便做出更大的喷管,而140的膨胀比也是当时最大

LE-5巨大的喷管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美国人并非做不出更大的,实际上后来PW用钢管做出了膨胀比更大的RL-10B-2(250),LE-5至今也没法赶上
而当时美国人不搞更大的喷管的主要原因是在半人马上面级上,3米多直径的上面级要塞下两台RL-10,喷管直径必然要受限制


LE-5的点火方式极具个性,采用一种类似与膨胀循环的方式先进行启动,然后转换到燃气发生器循环(具体的请自己去看相关资料),因此也没有启动盒,这种结构至今仍然是独一无二,而且看起来相当蛋疼。不过这也成了LE-5改进为LE-5A的契机。



点火器是美式的电火花火炬式,但和J-2及RL-10的点火器都一样。一般来讲,如果不需要二次启动的话用火药启动会更加简单,而LE-5选择电火花点火应该是为了下一步改进成二次启动上面级做准备。不过话说回来,我国的YF-73和5用火药点火也一样实现了二次点火。

LE-5的室压设定为3.5MP,与同时期的RL-10或者HM7B接近,这个大概真的是参考了欧美的经验。

总的来看,LE-5只是一个小步创新的产品,虽然有双涡轮泵,无启动盒启动等比较创新的设计,但总体来讲并没有什么让人感觉非常新奇的地方。打个直观点的比方就像是之前各种功能手机那样,有创新,有特点,但也没啥太特别的。不过别忘了,这是三菱在氢氧发动机领域的开山之作,有这水平也算是不错了。

LE-5成功后首先被用于H-1火箭的第二级
注意了,这个H-1火箭是有第三级的,也就是说这时候的LE-5并不是作为上面级使用,当然也没实现两次点火。这时候日本发射GTO卫星时用的是固体上面级,性能相当一般。
当然了,大家现在都知道,在H-I还没首飞之前H-II就已经立项了。立足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H-II当然也要用高性能的氢氧上面级才行,LE-5虽然性能也算是不错了,但日本人认为仍然有改进的余地,而这个改进后的产品就是LE-5A。

与LE-5相比,LE-5A的最大改进就是循环方式的变化。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LE-5是一种燃气发生器循环的发动机,但它用膨胀循环的方式来进行启动,然后过渡到燃气发生器循环。而LE-5A彻底去除掉了燃气发生器的部分,工作时候也采用了膨胀循环。

LE-5A原理图


LE-5A的循环方式被称作部分膨胀循环,与RL-10的全部膨胀循环对应。我们来看一下两者的区别
RL-10的原理图上面已经有了,我们可以看到在RL-10工作的时候,所有的液氢都会进入管道壁进行加热,加热后气化的氢也全部被用来推动涡轮泵,最后进入燃烧室。
而LE-5A的原理图显示,所有的液氢先进入燃烧室外的冷却夹套对燃烧室进行冷却,然后再然后进入上半段喷管的管道壁,对喷管进行冷却,接下来大部分液氢在直接进入了燃烧室,并没有用来推动涡轮泵。推动涡轮泵的则是一小部分又在喷管下半段管道壁进行了加热的氢,这部分氢最后排进了喷管。

于是大家就把RL-10这种全部液氢都用来作为膨胀工质的就叫做完全膨胀循环或者全部膨胀循环,LE-5A这种只有部分氢作为膨胀工质的则叫做部分膨胀循环。全部膨胀循环的话,必须采用闭式循环,否则燃料都跑光了;而部分膨胀循环可以是开式也可以是闭式,虽然目前还没看到有闭式的设计方案。
相比全部膨胀循环,部分膨胀循环的好处在于可以把液氢加热到更高的温度,进而对涡轮泵产生更大的推力,以获得更高的室压或者更大的泵流量。
与燃气发生器循环相比,膨胀循环最大的优势在于结构更加简单。因为就算是燃气发生器循环,也一样需要用管道壁来冷却喷管,而膨胀循环则可以省掉一个造价不菲的燃气发生器。
分级燃烧在性能上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不过LE-5A这种部分膨胀循环并没有引领新的潮流,欧洲的VICI和俄国的RD-0146都选择了全部膨胀循环,目前只有我国打算把YF-75改成部分膨胀的YF-75D

非常有个性的RD-0146


其他方面,LE-5A和LE-5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依然是同轴喷注器,依次推动,不过LE-5A把推力提高到12吨,室压也略有提高。

从外观上区分LE-5和LE-5A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喷管上有没有环形的排气管,实际上LE-5也是有排气这个部分的,只是表面上看不到而已。
LE-5A被用于H-II型火箭,作为上面级使用,因此也增加了二次点火能力。

LE-5A的照片,注意左边那根排气管


随着H-II的退役和H-IIA的出现,LE-5A也被改进成LE-5B
LE-5B在原理上与LE-5A又有了一定的区别,主要是大部分液氢已经不被用来作为冷却剂了,而是直接送入燃烧室中
而少量的液氢被加热后一部分被用来推动涡轮泵,另一部分则被混合到不被作为冷却剂的液氢中,这是为了让进入燃烧室的液氢全部汽化,防止出现温度过低造成喷注器被冻结

LE-5B的原理图


LE-5B的喷管也有不小的变化,下半段没有采用再生冷却,而是用薄金属壳结构,用涡轮泵排出的气体做薄膜冷却。而VICI和RD-0146因为是闭式循环,所以采用了可延伸的烧蚀喷管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金属壳结构还是烧蚀喷管,性能都是不如再生冷却喷管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省钱……

LE-5B的喷管外观与LE-5A有较大区别



LE-5B再一次提高了推力,达到了14吨,但室压比LE-5A稍有降低,以至于比冲也略为下降。
除此之外,其他结构基本是在LE-5A的基础上各种小改
作为H-2A和H-2B的第二级发动机,LE-5B已经有20多次成功的记录了,表现还算不错。
不过日本人最近有打算进行新的改进,重点是增加点火次数,打算要增加把卫星直接打入GEO轨道的能力。这听起来有点无厘头,因为之前只有俄国人经常这么干,日本似乎没有理由要这么做。

总的来看,LE-5A和LE-5B的创新比LE-5要大得多,作为全世界第一种实用化的部分膨胀循环发动机,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同时,部分膨胀循环也成了第一种不是由美国或者苏联首先实现的新工作原理。而LE-5A,B的成功,也为日本接下来研制LE-X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实际上呢,dark_knight在NAAS上的文章已经写得比较详细了,国内介绍LE-5和LE-7的论文是不少见的
所以,想要更深入的了解这些,请自己去找这些文献来看
这个帖子的重点,是把这两种发动机的技术和同时期其他氢氧发动机做一些对比,让大家更直观的了解它们所处的地位

好,先从LE-5开始
首先来张大图,先看看工作原理

2013-07-01 19 14 12.jpg (120.91 KB, 下载次数: 17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3:07 上传



这图看起来有点乱,因为日本人把启动用的管路也画上去了,而LE-5的启动又特别的有个性

正常工作条件下,工作原理如下图

2013-07-02 21 26 33.jpg (75.24 KB, 下载次数: 13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1:27 上传



燃气发生器产生的燃气依次推动氢泵和氧泵,最后排进喷管,注意这一点,我们后面还要讲到

其他的一些技术细节
1。采用同轴式喷注器
2.采用管道壁冷却
3.喷管膨胀比约140
4.电火花火炬式点火器
5。采用气氢启动,无启动盒
6 喷管采用铜合金

好了,要分析LE-5有多少外国血统,先要看看能不能给它找个爹
这个时期时期与LE-5定位类似的发动机有4种,分别是美国的RL-10,欧洲的HM7B,苏联的RD-56,我国的YF-73
苏联的RD-56并没有投入实用,而且结构与其他设计区别太大,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

其他三种发动机的基本原理如下

RL-10

p139c.jpg (17.72 KB, 下载次数: 1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1:28 上传


HM7B

2013-07-02 21 29 32.jpg (143.22 KB, 下载次数: 13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1:35 上传


YF73

2013-06-30 17 19 31.jpg (76.47 KB, 下载次数: 11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3:08 上传



从这些图我们可以看到,RL-10与其他几种发动机区别甚大,因为循环方式就不同
YF-73和HM7B原理上倒是有点类似,但实际产品的结构也是区别甚大
不过这三种发动机倒有一个相似之处,就是只有一个涡轮泵,采用齿轮传动
顺带一提,那个RD-56也是只有一个涡轮泵,不过是同轴结构
LE-5在这一点上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是两个涡轮泵的设计
实际上,用燃气依次推动两个涡轮泵也不是什么新发明,50年代就有很多这样的设计了,著名的J-2发动机也是如此

J-2的原理图

2483453719535227903.jpg (68.26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1:31 上传



然而把这种大型发动机上常用的结构移植到小型发动机上,LE-5还真就是第一个,也算是吃了个螃蟹
当然了,这种结构也算是久经考验了,所以这个螃蟹还是比较小
LE-5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呢?一方面,洛克达因的影响是肯定存在的,毕竟洛克达因和三菱合作了这么久,日本人肯定是去学过点经验的
另一方面,齿轮传动对齿轮要求很高,启动的时候冲击也比较大,当时的日本又是第一次搞火箭发动机,未必信心能解决这些问题
总的来看,LE-5在工作原理上与其他小型发动机区别甚大,没有采用当时小型发动机流行的齿轮传动,却与部分大型发动机很类似改用了与大型发动机一样的燃气依次驱动设计。这种情况下想要引进其他国家成熟的技术怕是很不现实,因为其他国家当时都没有这种设计的成熟产品。
值得一提的是,LE-5这种燃气(热气)依次驱动两个泵的设计后来成为了新一代小型发动机的标准配置,在LE-5之后出现的YF-75,VICI,RD-0146等发动机均采用了这种设计。而齿轮传动的设计反而后继无人了。

VICI的原理图

6g.jpg (43.79 KB, 下载次数: 120)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2:00 上传



讲完了总体结构,讲讲部件
LE-5的喷注器采用了同轴式,同时喷注器有不同长短隔出了声腔
有人把这当作日本引进了技术的证据
然而如果我们去看一下其他氢氧发动机的资料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所有的氢氧发动机无不如此
如果这能当作引进技术的证据,那诸如RD-0120和YF-73等发动机恐怕都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

RD-107的同轴式喷注器

fg_new_b.jpg (120.65 KB, 下载次数: 10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1:51 上传



LE-5采用了膨胀比140的大型铜合金管道壁喷管
管道壁结构在当时的西方也是公开的秘密了,当时美国的发动机基本都用这个,而当时的日本又不大可能去尝试苏式的通道壁结构,所以管道壁是个必然的选择
但日本人也做了创新
LE-5没有采用RL-10那种钢制管道,而是采用了新研制的铜合金,同时把喷管膨胀比提高到140
铜合金的导热性能更好,方便做出更大的喷管,而140的膨胀比也是当时最大

LE-5巨大的喷管

62ba27860e9340cfa7272b581afc6c4c.jpg (151.03 KB, 下载次数: 11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1:43 上传



需要说明的是,当时美国人并非做不出更大的,实际上后来PW用钢管做出了膨胀比更大的RL-10B-2(250),LE-5至今也没法赶上
而当时美国人不搞更大的喷管的主要原因是在半人马上面级上,3米多直径的上面级要塞下两台RL-10,喷管直径必然要受限制


LE-5的点火方式极具个性,采用一种类似与膨胀循环的方式先进行启动,然后转换到燃气发生器循环(具体的请自己去看相关资料),因此也没有启动盒,这种结构至今仍然是独一无二,而且看起来相当蛋疼。不过这也成了LE-5改进为LE-5A的契机。

2013-07-02 21 37 18.jpg (74.49 KB, 下载次数: 127)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2 21:37 上传



点火器是美式的电火花火炬式,但和J-2及RL-10的点火器都一样。一般来讲,如果不需要二次启动的话用火药启动会更加简单,而LE-5选择电火花点火应该是为了下一步改进成二次启动上面级做准备。不过话说回来,我国的YF-73和5用火药点火也一样实现了二次点火。

LE-5的室压设定为3.5MP,与同时期的RL-10或者HM7B接近,这个大概真的是参考了欧美的经验。

总的来看,LE-5只是一个小步创新的产品,虽然有双涡轮泵,无启动盒启动等比较创新的设计,但总体来讲并没有什么让人感觉非常新奇的地方。打个直观点的比方就像是之前各种功能手机那样,有创新,有特点,但也没啥太特别的。不过别忘了,这是三菱在氢氧发动机领域的开山之作,有这水平也算是不错了。

LE-5成功后首先被用于H-1火箭的第二级
注意了,这个H-1火箭是有第三级的,也就是说这时候的LE-5并不是作为上面级使用,当然也没实现两次点火。这时候日本发射GTO卫星时用的是固体上面级,性能相当一般。
当然了,大家现在都知道,在H-I还没首飞之前H-II就已经立项了。立足追赶世界先进水平的H-II当然也要用高性能的氢氧上面级才行,LE-5虽然性能也算是不错了,但日本人认为仍然有改进的余地,而这个改进后的产品就是LE-5A。

与LE-5相比,LE-5A的最大改进就是循环方式的变化。前面我们已经讲到了,LE-5是一种燃气发生器循环的发动机,但它用膨胀循环的方式来进行启动,然后过渡到燃气发生器循环。而LE-5A彻底去除掉了燃气发生器的部分,工作时候也采用了膨胀循环。

LE-5A原理图

2013-07-04 19 55 15.jpg (62.77 KB, 下载次数: 129)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4 20:20 上传



LE-5A的循环方式被称作部分膨胀循环,与RL-10的全部膨胀循环对应。我们来看一下两者的区别
RL-10的原理图上面已经有了,我们可以看到在RL-10工作的时候,所有的液氢都会进入管道壁进行加热,加热后气化的氢也全部被用来推动涡轮泵,最后进入燃烧室。
而LE-5A的原理图显示,所有的液氢先进入燃烧室外的冷却夹套对燃烧室进行冷却,然后再然后进入上半段喷管的管道壁,对喷管进行冷却,接下来大部分液氢在直接进入了燃烧室,并没有用来推动涡轮泵。推动涡轮泵的则是一小部分又在喷管下半段管道壁进行了加热的氢,这部分氢最后排进了喷管。

于是大家就把RL-10这种全部液氢都用来作为膨胀工质的就叫做完全膨胀循环或者全部膨胀循环,LE-5A这种只有部分氢作为膨胀工质的则叫做部分膨胀循环。全部膨胀循环的话,必须采用闭式循环,否则燃料都跑光了;而部分膨胀循环可以是开式也可以是闭式,虽然目前还没看到有闭式的设计方案。
相比全部膨胀循环,部分膨胀循环的好处在于可以把液氢加热到更高的温度,进而对涡轮泵产生更大的推力,以获得更高的室压或者更大的泵流量。
与燃气发生器循环相比,膨胀循环最大的优势在于结构更加简单。因为就算是燃气发生器循环,也一样需要用管道壁来冷却喷管,而膨胀循环则可以省掉一个造价不菲的燃气发生器。
分级燃烧在性能上有压倒性的优势,但技术复杂,成本较高。

不过LE-5A这种部分膨胀循环并没有引领新的潮流,欧洲的VICI和俄国的RD-0146都选择了全部膨胀循环,目前只有我国打算把YF-75改成部分膨胀的YF-75D

非常有个性的RD-0146

rd0146_schematic_1.jpg (45.52 KB, 下载次数: 123)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4 20:22 上传



其他方面,LE-5A和LE-5没什么太大的差别,依然是同轴喷注器,依次推动,不过LE-5A把推力提高到12吨,室压也略有提高。

从外观上区分LE-5和LE-5A最简单的方法是看喷管上有没有环形的排气管,实际上LE-5也是有排气这个部分的,只是表面上看不到而已。
LE-5A被用于H-II型火箭,作为上面级使用,因此也增加了二次点火能力。

LE-5A的照片,注意左边那根排气管

LE-5A.jpg (49.97 KB, 下载次数: 118)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4 20:25 上传



随着H-II的退役和H-IIA的出现,LE-5A也被改进成LE-5B
LE-5B在原理上与LE-5A又有了一定的区别,主要是大部分液氢已经不被用来作为冷却剂了,而是直接送入燃烧室中
而少量的液氢被加热后一部分被用来推动涡轮泵,另一部分则被混合到不被作为冷却剂的液氢中,这是为了让进入燃烧室的液氢全部汽化,防止出现温度过低造成喷注器被冻结

LE-5B的原理图

2013-07-04 19 57 05.jpg (63.09 KB, 下载次数: 101)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4 20:26 上传



LE-5B的喷管也有不小的变化,下半段没有采用再生冷却,而是用薄金属壳结构,用涡轮泵排出的气体做薄膜冷却。而VICI和RD-0146因为是闭式循环,所以采用了可延伸的烧蚀喷管的设计。需要说明的是无论是金属壳结构还是烧蚀喷管,性能都是不如再生冷却喷管的,这样做的目的只有一个,省钱……

LE-5B的喷管外观与LE-5A有较大区别

LE-5B.jpg (40.7 KB, 下载次数: 1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2013-7-4 20:32 上传




LE-5B再一次提高了推力,达到了14吨,但室压比LE-5A稍有降低,以至于比冲也略为下降。
除此之外,其他结构基本是在LE-5A的基础上各种小改
作为H-2A和H-2B的第二级发动机,LE-5B已经有20多次成功的记录了,表现还算不错。
不过日本人最近有打算进行新的改进,重点是增加点火次数,打算要增加把卫星直接打入GEO轨道的能力。这听起来有点无厘头,因为之前只有俄国人经常这么干,日本似乎没有理由要这么做。

总的来看,LE-5A和LE-5B的创新比LE-5要大得多,作为全世界第一种实用化的部分膨胀循环发动机,其意义是非常重大的。同时,部分膨胀循环也成了第一种不是由美国或者苏联首先实现的新工作原理。而LE-5A,B的成功,也为日本接下来研制LE-X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支持纸飞机版主科普纯洁的火箭发动机。
支持这样的科普贴,楼主辛苦。送花{:soso_e163:}
科普贴必须要支持~~~~~
LE-5都还没完呢。
看见触叔这么纯洁地发帖,特前来应援....
日本人在这方面也不差
参数咋个样
等后续啊,日本子起步时的起点还挺高的
前排支持触叔
触书,你这是在别有用心的影射什么,土鳖发动机的落后?
支持一下,超大就需要这种帖子
难得触叔发一些正常向的帖子啊哈哈哈……
支持这样的科普贴,楼主辛苦。
支持了这个
看 不 懂  
godmist 发表于 2013-7-3 09:49
触书,你这是在别有用心的影射什么,土鳖发动机的落后?
看这个帖子,你就明白了。

http://lt.cjdby.net/thread-1669357-1-1.html
matrix2388 发表于 2013-7-3 16:42
看这个帖子,你就明白了。

http://lt.cjdby.net/thread-1669357-1-1.html
我对期刊论文鸡,一向不感冒
讲完了总体结构,讲讲部件
LE-5的喷注器采用了同轴式,同时喷注器有不同长短隔出了声腔
有人把这当作日本引进了技术的证据
然而如果我们去看一下其他氢氧发动机的资料就会发现,到目前为止,全世界所有的氢氧发动机无不如此
如果这能当作引进技术的证据,那诸如RD-0120和YF-73等发动机恐怕都是从美国引进的技术

晕呀,你真是不懂技术。我看完你的这些引述。我只能表示无语。你整个反过来推。
你是预先假设了日本都有了同轴式喷注器的技术,再说全世界的氢氧发动机都这样。
但是文献里面说的是,日本通过对外合作才获得了同轴式喷注器等技术。

你真以为,研发是看一眼外形,学个样子就能设计出来的。
同轴式喷注器是液体发动机研发的关键技术之一

他的功能是把燃料均匀的雾化提供给发动机燃烧室,喷注器出口下游的流强及混合比分布,是直接影响燃烧性能的重要参数之一。这个喷注器,必须有大量的实验和工程经验才能设计出来。

我国是搞液体弹道导弹早,所以早就研制了多种喷注器。

日本军事上被美帝控制,根本就没机会研制弹道导弹,LE5是日本公认的第一款靠谱的”自行研制“的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在H1的上面级),之前日本的火箭发动机最多也就是组装加工(和设计没关系)。

我想问一下,日本”先进的“”氢氧发动机用“的同轴喷注器技术(工程经验)是从哪里来的,你以为拿个千分尺,造个样子画,就可以造好喷注器了?

你要证明日本LE5的喷注器技术是大日本帝国的本土技术,你要去找1977年左右的全部有关文献,看看能不能找到日本研制和实验喷注器的记录,有没有设计的原始信息。

国内文献资料库里面火箭用喷注器的研究是很多的,你去先看一下,找找这类问题,看看日本早期有没有文献提到具体问题的出现、产生解决方案、思路和相关实验(请确认是LE5用的)。

你有这些信息,才能对我们说,日本LE5发动机的同轴喷注器是自研的。
哪有你这样论证的。上来直接说日本LE5同轴喷注器因为长得和其他发动机的类似,所以不是技术引进....

唉....你的逻辑呀....

好了,要分析LE-5有多少外国血统,先要看看能不能给它找个爹
这个时期时期与LE-5定位类似的发动机有4种,分别是美国的RL-10,欧洲的HM7B,苏联的RD-56,我国的YF-73
苏联的RD-56并没有投入实用,而且结构与其他设计区别太大,所以这里就不讨论了

我看完你关于几个发动机结构的介绍和比较,特别是齿轮传动和燃气推动涡轮泵的那段。我就无语了。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86%A8%E8%83%80%E5%BE%AA%E7%8E%AF
这是膨胀循环发动机的原理。你整的那几张图,其实没意义,没看明白的都看眼花了。
其实原理差不多。只是LE5还是LE5A/LE5B用了燃气发生器作为启动装置。
在很多资料上LE5是燃气发生器循环,LE5A/B才是膨胀循环(用燃气发生器启动?)。

还有,长得不一样,图纸看起来不一样,并不等于原理差异,局部技术进行组合使用并不奇怪。
我不明白,这个和LE5使用了国外成熟技术有冲突吗?

日本人可以做顶层设计,在原始参考上(现在做什么都有原始参考),针对其已知不足,做一些小改进。
但具体的技术环节真么达到技术指标,有些是自己研发,有些是技术引进和合作解决。
你拿出画的不一样的发动机结构图,并不等于发动机技术就完全是自己做的。
你拿出的是画的一模一样的发动机结构图,也并不等于,这个发动机就是你刷漆的。

这是很简单的道理....

你要科普LE5/LE7的先进技术,没问题...我还可以给你提供资料。
但是你要想借此说LE5/LE7是自研,完全没有用外来技术。我只看到你的论据(实际没有论据),能站稳脚。

科普LE5/LE7我支持..其他,就算了吧。
又要吵起来了 留板凳围观
lingxianrabbit 发表于 2013-7-4 03:37
又要吵起来了 留板凳围观
我不但对说LE5/LE7先进。
但是借了LE5/LE7先进,就狂吹日本什么都是自研(日本人自己都说用了国外技术),
狂踩国内航天....我就无语
好好的一个科普贴,搅版的进来了.{:soso_e108:},建议楼主不要理会。
科普贴必须要支持~~~~~
godmist 发表于 2013-7-3 17:53
我对期刊论文鸡,一向不感冒
最真实的历史就藏在自传 文献 论文里  你对这个都不感冒 说明你要么自认行家里手 要么没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无论版主也好 贵宾也罢 还是不要打击哪些 积极学习的 例如学习论文 总结期刊内容的人好 超大有了这些人才能够进步
不然都是喷子 夕阳不远
dany-LC 发表于 2013-7-4 09:43
最真实的历史就藏在自传 文献 论文里  你对这个都不感冒 说明你要么自认行家里手 要么没有基本的哲学修养
别人不买我的产品,我也不会说客户没有眼光和欣赏水平,嘿嘿,更不会说自己是乔布斯第二,说客户没有分辨能力只会买山寨机。俺们只会认自己的水平和竞争力在市场上不给力。毕竟没有哪个愚蠢的老板会追打客户,蒙着面拿把刀在客户拐弯回家的时候,刀架其脖子上恶狠狠的说:你是行家吗?居然看不上我的产品,你没有基本的哲学修养哦哦哦

至于期刊和文献嘛,当初从中大量吃米,结果吃出一堆小石子的情况,让我回炉的情况我会乱说?当然了,俺们这些土鳖真没有基本的哲学修养,俺们只认一加一等于二这个最基本的哲学学前班水平。
触叔,你需要火力支援不?有人引用你的内容,却不敢直接引用你,怕被你知道。我这里有固体推进剂的学前班二踢脚支援。
dany-LC 发表于 2013-7-4 09:49
无论版主也好 贵宾也罢 还是不要打击哪些 积极学习的 例如学习论文 总结期刊内容的人好 超大有了这些人才能 ...
哎呀,有一次啊,我设计的产品,是去深圳华强北考察几日回来后,努力solidwork proe ug等等出来的,结果还没前期体验,有个朋友过来后说,你这啥产品啊,啥年代了还用铜合金外壳。我恍如,我被某山寨产品误导了。感谢朋友后,赶紧修改。

当然了,还有另一个版本,有个朋友过来后说,你这啥产品啊,啥年代了还用铜合金外壳。我勃然大怒,你懂啥?这是最新流行趋势,我去华强北调研过,这产品有人搞,我觉得这是个空白,你不要嫉妒和打击我这样的乔布斯二代,你们啊,就会空谈,不会实干,打击我们这些民科,中国科研夕阳不远矣。

哎呀,你看我这精分的又开始了瞎说啥大实话了,先自我掌嘴了,大家见笑
告之一加一不等于三,并不是不让你学习数学,也不是打击你学习的积极性。仅仅是友善的拉住你,别让你掉进坑里。如果不乐意,那俺们就撒手咯。

不过,别在坑里叫唤个没完,说坑里有美女黄金,超大会员都是宝贵的,被骗掉进去,是我们大家的损失。

应该,可能,也许有必要在这个坑周围弄个栅栏和隔音设施,摆个前方施工请绕道的牌牌
godmist 发表于 2013-7-4 09:52
别人不买我的产品,我也不会说客户没有眼光和欣赏水平,嘿嘿,更不会说自己是乔布斯第二,说客户没 ...
你说不说 是你的事  你是不是 就另当别论或者 自有公论了 你说我说的 不对吗?
godmist 发表于 2013-7-4 10:04
哎呀,有一次啊,我设计的产品,是去深圳华强北考察几日回来后,努力solidwork proe ug等等出来的,结果还 ...
好吧 就您是上帝 您掌握着绝对的真理  外加无比完美的科学阐述 并且附上了 各种事例 再下甘拜下风 甘拜下风啊!!!
dany-LC 发表于 2013-7-4 10:09
你说不说 是你的事  你是不是 就另当别论或者 自有公论了 你说我说的 不对吗?
我对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代表公众的看法和结论,表示很好奇,好奇呢

话说我去民科吧,也见到几个有思想的网友,但也见到几个很有信念以及意志的永动机发明者哦~~~我对后者,表示童年般的反应
dany-LC 发表于 2013-7-4 10:13
好吧 就您是上帝 您掌握着绝对的真理  外加无比完美的科学阐述 并且附上了 各种事例 再下甘拜下风 甘拜下 ...
哎呀,这种子弹发射不出去,就想要炸膛,妄图崩伤在旁边苦口婆心的山人256的行为,我表示大家要赶紧散开散开,危险的前兆了啊。没有退壳想法,我们都会出一身白毛汗
一些人酸不溜秋,让人捧腹,何必呢。。
godmist 发表于 2013-7-4 10:20
我对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就能代表公众的看法和结论,表示很好奇,好奇呢

话说我去民科吧,也见到几 ...
好吧 你万分确定就只有 一个人 或者几个人 您就继续表示好奇吧 您说这话 我就觉得 非常好奇 非常好奇 非常好奇......   
godmist 发表于 2013-7-4 10:24
哎呀,这种子弹发射不出去,就想要炸膛,妄图崩伤在旁边苦口婆心的山人256的行为,我表示大家要赶紧散开散 ...
您不觉得 您所有的言语 都是以你说的绝对正确 您是普世主 您要拉所有人回来 防止所有人掉到坑里的角度出发的吗? 您不觉得 我说的 您是上帝 您掌握着绝对的真理 贴切吗 这里有一个前提: 就是 即使您说的话 所有的都是正确的 但您的态度就是正确的吗? 别人或者说 小白 都是在主动学习中健康成长 二不是在灌输中 健康成长 你懂我的意思吗 如果不懂 您可以问问别人动吗 如果还是不懂 那就麻烦您 千万别再说什么 一个人活着几个人就能代表公众的砍伐和结论了 千万别说了 为您好
dany-LC 发表于 2013-7-4 10:26
好吧 你万分确定就只有 一个人 或者几个人 您就继续表示好奇吧 您说这话 我就觉得 非常好奇 非常好奇 非常 ...
你有德尔塔固体推进剂的资料不,给我传几份
godmist 发表于 2013-7-4 10:33
你有德尔塔固体推进剂的资料不,给我传几份
我从 一开始 就谈的你的态度和素养问题 如果您要对这个还有反驳 让我拿出德尔塔固体推进剂的资料 我觉得就没有必要 再讨论了 我是否客观 你是否客观 自有评说  就不是你我的事儿了
dany-LC 发表于 2013-7-4 10:36
我从 一开始 就谈的你的态度和素养问题 如果您要对这个还有反驳 让我拿出德尔塔固体推进剂的资料 我觉得就 ...
为什么标点符号都没有了?标点符号都羞愧的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