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潜英雄”崔维成的梦 自造11000米深潜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7 18:59:44
“深潜英雄”崔维成的梦 自造11000米深潜器
2013年06月23日  来源:新民晚报 






  张牙舞爪的蜘蛛蟹,色彩斑斓的冷珊瑚……蛟龙号正载着6位“新乘客”在南海冷泉区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开启让人耳目一新的深海之窗。细心的人们却发现,与以往不断突破下潜极限的“蛟龙”团队相比,“蛟龙”号上少了一位重量级“老船员”——前“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从2002年组建载人潜水器本体设计团队开始,到2009年1000米级下水海试,再到去年7000米级突破成功,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如今“蛟龙”十年终出海,这位最熟悉的“老船长”去了哪里?是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了,还是借着东风另谋高就?
  “转身”不转行
  几天前,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在位于临港新城的上海海洋大学校园,遇到刚刚被授予“深潜英雄”称号的崔维成。他白衣灰裤穿着朴实,肚子微微发福,脸庞仍有风吹雨打过的斑驳,浓密的黑发根根竖起,透出股说不出的利落劲。走进位于海洋科学学院三楼的崔维成办公室,实在看不出这位学者刚从人民大会堂归来,刚接受过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洁白的墙壁上空空的,没有一张纪念照、锦旗、励志警句;十多平方米的长条形办公室里摆设简单,办公桌上文件成堆略显杂乱。他粗粗拂去沙发上的微尘,爽气地请记者一同落座。
  “离开‘蛟龙’号科研团队,不是因为有矛盾;来到上海海洋大学,不是因为有高薪。只因为我想继续向海洋的最深处深潜!”崔维成开门见山回答了许多人的疑问,“早在‘蛟龙’号探索下潜5000米时,突破万米海渊的蓝图已经在我脑海里慢慢勾画。”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6-23/4959139.shtml


“深潜英雄”崔维成的梦 自造11000米深潜器
2013年06月23日  来源:新民晚报 






  张牙舞爪的蜘蛛蟹,色彩斑斓的冷珊瑚……蛟龙号正载着6位“新乘客”在南海冷泉区执行首个试验性应用航次任务,开启让人耳目一新的深海之窗。细心的人们却发现,与以往不断突破下潜极限的“蛟龙”团队相比,“蛟龙”号上少了一位重量级“老船员”——前“蛟龙号”第一副总设计师崔维成。从2002年组建载人潜水器本体设计团队开始,到2009年1000米级下水海试,再到去年7000米级突破成功,他总是冲在最前面。如今“蛟龙”十年终出海,这位最熟悉的“老船长”去了哪里?是功成名就后急流勇退了,还是借着东风另谋高就?
  “转身”不转行
  几天前,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记者在位于临港新城的上海海洋大学校园,遇到刚刚被授予“深潜英雄”称号的崔维成。他白衣灰裤穿着朴实,肚子微微发福,脸庞仍有风吹雨打过的斑驳,浓密的黑发根根竖起,透出股说不出的利落劲。走进位于海洋科学学院三楼的崔维成办公室,实在看不出这位学者刚从人民大会堂归来,刚接受过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洁白的墙壁上空空的,没有一张纪念照、锦旗、励志警句;十多平方米的长条形办公室里摆设简单,办公桌上文件成堆略显杂乱。他粗粗拂去沙发上的微尘,爽气地请记者一同落座。
  “离开‘蛟龙’号科研团队,不是因为有矛盾;来到上海海洋大学,不是因为有高薪。只因为我想继续向海洋的最深处深潜!”崔维成开门见山回答了许多人的疑问,“早在‘蛟龙’号探索下潜5000米时,突破万米海渊的蓝图已经在我脑海里慢慢勾画。”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6-23/4959139.shtml


“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我国863计划重大专项,是我国首次自行设计、自主集成并由我们独立完成海上试验的大深度载人潜水装备。在“十五”立项之初,即瞄准了当时只有美国人曾下潜过的海底极限7000米级别。之后长达近10年的研制和试验过程中,中船重工702所承担潜水器技术抓总,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声学所作为核心单位,联合国内百余家科研、生产部门和高校的研发力量攻克了深海技术领域的一系列空白和关键技术瓶颈,并对其中40%引自国外的先进技术和部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为最终实现国产化奠定基础。

  为了同步转化“蛟龙”号研制过程中取得的技术成果,充分应用一系列自主研发的技术群。“蛟龙”号下水海试的同时,科技部又启动深海应用的4500米载人潜水器,并积极推进深海空间站的研制。与技术验证性质浓重的“蛟龙”号相比,新型4500米级载人潜水器更具实用性,其设计下潜深度指向相当一部分深海金属结核区的深度。预计中国将在2020年左右批量生产这一量级的潜水器,以满足对大洋资源的进一步勘探和开采。因此,“蛟龙”深潜7000米成功后,按计划从今年开始转入科学考察试验应用的同时,技术研究团队将研发重点掉头转向4500米载人深潜器。

  与研发团队作别

  “对比目前国际上能携带科学家的载人潜水器,唯有‘蛟龙’号能够在属于海斗深度区间内的6000-7000米深度段开展科研作业,此深度具有极为特殊的生物活动,如果不尽快继续深入海底,我国科技界独有的深潜优势极有可能在3-5年或者更短时间内丧失。”几乎与“蛟龙”号下潜7000米同时,《阿凡达》导演兼探险家卡梅隆驾驶潜艇成功造访了世界海洋的最深处——位于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挑战者深渊,深度超过1.1万米。这让崔维成有点等不及了:“‘蛟龙’号立项时,7000米深海尚处于国际领先水平。研制过程中,美国人将目光瞄向更深邃的海底并成功探访。而我国尚未启动相关立项,待立项后再制造出来,我国深渊科技与美国的差距将会超过十年。”

  而且,海面下6000米至11000米的深渊区间,堪称海洋世界中最神秘的“无人区”,与6000米以上海区生物有明显不同,是目前海洋科学中研究最为薄弱的环节,也被认为是海洋科学的最前沿。“蛟龙”号成功下潜至7062米深度并开展作业,标志着我国具备了载人到达全球99.8%以上海底的作业能力。不过,别小看了地球上只剩下来的0.2%海底世界,它由37条超过7000米深的海沟组成,加起来的面积一点也不小,相当于美国国土那么大。“我们要开发利用海洋资源,这些资源的开发对海洋生态会有什么样的影响,必须要把海沟里面的生物、生态调查清楚。这对海洋开发太重要了,但在我国海洋科学乃至世界海洋科学都还是空白。我要去填补这个空白!”

  去年夏天,“蛟龙”号海试取得巨大成功,凯旋归来后的第二天,赶在鲜花与掌声纷至沓来前,他向其所在的中船重工702所坚定地提交了辞呈。“说实话,离开苦苦钻研十年的‘蛟龙’号,就像离开了自己的孩子。”从2002年到2008年,崔维成一手组建了潜水器本体的技术团队,从方案设计、初步设计、详细设计、总装联调,到一次次冒着生命危险挑战深渊……他把身边所有技术人员都当作自己的老师,与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他和他的团队每周工作7天,每天工作10小时,几乎天天连轴转了5年创造出“蛟龙”号。

  有人说:“孩子长大了、有出息了,做父母的可以歇歇享福了”———“蛟龙”号取得如此成功,将会获得各种荣誉和表彰,离开得不偿失;有人劝,设计制造11000米深潜器耗资巨大,没有国家的立项支持,离开经验丰富的科研院所,仅凭一己之力没有可能搞成功的。可是,崔维成并不这么想!“‘蛟龙’号技术团队已经成熟,完全能胜任未来要开展的4500深潜器的国产化研发和制造,我作为带队者的作用已经不大。过往取得的成绩已经过去,因此可能获得的奖金也好、乌纱帽也罢,哪能拴住我一颗热切奔向最深海底的心啊。”

  一个人撬动需要数亿元才能打造的11000米载人深潜器谈何容易。最棘手的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呢?崔维成依据“蛟龙”号的研制经验细细算了一笔账:11000米载人深潜器立项至少要三年以后,立项后的研制时间还需要七八年,如果现在就开始启动11000米载人深潜器,到国家立项时就可以直接制造了,整个研制过程起码可以缩短三年时间。“我要做的就是在国家正式立项前,自筹资金撑过这三年,大约需要的项目经费为两千万元。”

 带头自掏200万

  “偌大中国,我不相信找不到2000万元民间资金。”单飞后的崔维成,开始为11000米“深潜梦”四处“化缘”。在西方发达国家,科学家依靠民间资本实现科技创想已经十分普遍,甚至形成了一种比较成熟的“科学家+企业家”创新模式。例如,卡梅隆的11000米海沟探险器,就是获得《国家地理》杂志和劳力士公司的资助后,与美国宇航局(NASA)及斯克瑞普斯研究所(ScriPPs)合作,花费7年设计并建造的。在我国,企业家自愿无偿资助科学项目,尚无先例。

  “我就是想探索利用民间资金来支持国家前沿科学技术创新发展的新途径。以前,我们的科学家只想到向政府要钱,政府如果不支持就没办法。近几年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民间资本越来越雄厚,民营企业家有钱了,参与公益慈善正成为一种新时尚。如果科学家肯走近企业家,介绍科普前沿技术的发展趋势,以及我国亟待填补的科技空白,用科学激情感染创业者,我相信会有企业家愿意出钱出力,资助一个个超前的科学梦。”崔维成说。

  让别人捐钱,首先得自己解囊才更有说服力。辞职后,崔维成没有急着找“新东家”,也没有着急四处奔走,而是盯上自家钱袋子——游说妻子、儿子捐钱。每天饭后,他都跟正上高一的儿子聊聊天。从爱孩子、给孩子自由、培养孩子独立说起,鼓励孩子自食其力:读书时,父母只会提供基本的求学环境,想读好学校或者出国深造,就认真读书凭个人成绩说话,家里不花钱买名校;18岁以后,长大成人了,家里就不再给予经济支持,求职、结婚、买房等人生大事全凭个人本领。

  崔维成坦承,“从小对孩子的教育方式比较西化,如今与孩子商议将家里存款全部捐出时,儿子欣然应允,还请缨去说服妈妈。”孩子通了,妻子紧绷的“钱神经”也慢慢松弛了,逐渐被丈夫勇敢执着的11000米深潜梦打动,最终一股脑儿掏出了结婚以来积攒的200万元存款。有了妻儿的支持,崔维成底气足了,逐步扩大募捐半径———找亲朋好友“借钱”。最终妹妹掏了100万元,两个弟弟拿出15万元,海门中学的企业家同学戴志康捐200万,黄苏东50万,刘鼓川10万……“这些钱连借条都没有打。因为,提前已经说清了是有借无还,全凭个人对国家深渊科学发展的理解与支持,以及对我个人事业心的信赖与期待。”之后,他一有机会就写信给校友、朋友,详述11000米深潜计划,积极参加各类科学讲座,见缝插针讲述中国载人深潜器的前世今生,以及内心澎湃的海洋科学情怀。令人欣慰的是,每一次科学与财富的碰撞,几乎都能触动企业家内心深处久违的科学情怀。少的一两万,多则上百万,捐钱的人真不少。短短几个月,11000载人深潜器计划募集到的企业家资金就达四五百万元。

  今年3月份,崔维成来到上海海洋大学组建我国首个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并依托上海海洋大学刚刚获批的教育发展基金设立了上海海洋大学深渊科学技术专项基金,用于自组深渊技术科研团队,筹备全新载人深潜器的设计方案,挑战载人深潜11000米的海洋极限。“接下来,深渊科学技术基金还将不断扩大规模,至少要达到2000万元。如果运转良好的话,三五年后说不定不需要国家立项,仅靠满怀科学好奇心的企业家注资,也能完成整个深潜器的研制呢。”他雄心勃勃地说。

  11000米深潜器什么样?

  据介绍,上海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首期的研制目标是数个万米级着陆器,一个复合型无人潜水器,一个载人潜水器,这些装备安装在一条小型科考船上,构建成一个深渊科学技术流动实验室,可以载着我国海洋科学家每年去五大洋的海沟作业,形成一批一流的海洋科学研究成果,为我国深渊科学领域进入国际前沿奠定坚实物质基础。

  中国造11000米载人潜水器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早在两三年之前,崔维成已经带着研究生做过关键技术探讨,形成了初步的设计概念。“通过技术交流与合作,国际上有三家公司在做11000米以上的潜水器,基本都是卡梅隆下潜时采用的赛车式深潜器,只能载一个人,一次性使用,冲到海底后基本就报废了。我要做的是可以搭载两个人的潜水器,一个驾驶员带一个科学家,像‘蛟龙’号一样作为一个长期反复使用的海洋科研工具”。

  为了与世界上最先进的深潜技术保持同步更新,上海深渊科学技术研究中心面向全球招募顶级科学顾问。目前,已经聘请到9名国际顶尖的深潜专家,包括国际著名导演、美国地理学会的探险家詹姆斯·卡梅隆,1960年下到马里亚纳海沟的深潜英雄唐·沃尔什,俄罗斯和平号载人潜水器总设计师和主驾驶阿纳托利·萨加洛维奇,美国载人潜水器协会主席威廉姆·科恩等等。

  那么,用来探索超过7000米海沟的潜水器跟现在的“蛟龙”号又有哪些区别?崔维成告诉记者,一万米和七千米深潜器在技术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地方,因为下潜上浮的很多设计理念完全不同了。用现在“蛟龙”号的外形、式样,下潜到11000米,可能要花5个多小时,上来也要5个多小时,考虑到个人生理需要,目前设计的潜水器规定一次性下水时间不超过12个小时,一般尽量控制在10个小时以内,按照这个计算,潜水器到海底几乎没有时间作业了。“即将设计的全新潜水器要求两个小时必须到达11000米海底,两个小时必须上来,即使在10个小时内,也要保证在海底作业的时间可以长达6个小时。这就要求潜水器下潜上浮的时间要比‘蛟龙’号提高好几倍,外形原理也要相应改变。”

  “希望能够在自己退休之前,用十年时间,将11000米潜水器研制出来。到时一定要自己当驾驶员,我不会把深潜万米的第一次机会让给别人。”为了不知何时到来的这一天,崔维成又如当年投身“蛟龙”号般开足马力,几乎天天住在学校招待所里不回市区的家,“因为,在有限的生命里,真正能为国家的海洋事业、为社会和民族做点有用的事情,是一名海洋科技工作者的本分。所以,我根本不可能每天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来往临港新城的路上。”

分赃不均,跑了呗
记者水平高
骗子,搞这个2000万资金是九牛一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