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俄罗斯军力离苏联有多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4:54:06

俄罗斯军力离苏联有多远?    网址:h tt p://www.popyard.org        
   
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格拉西莫夫6日在莫斯科对新闻界说,俄海军地中海战役编队已经组建完毕并于本月1日起开始执行规定任务。如今在俄罗斯军力跟苏联时代相比,简直弱爆了。在美苏争霸的不断撞击交融中,《时代》杂志曾试图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多视角观察苏联。从独裁强权到民主变革之路,《时代》见证了苏联的崛起与溃败,也见证了它自己----《时代》是冷战的一部分。

1970年,为了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苏联五大航母集群同时在世界五大洋巡弋。这标志着苏联军事已经进入鼎盛时期。《时代》封面见证了这些成就,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在波诡云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军事将领不计其数,而苏联战场由于其重要性,不少将帅都榜上有名。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自不用说,其上榜的次数和希特勒一样多。抛开最高领袖不谈,二战期间登上《时代》封面最多的苏联将帅不是劳苦功高的朱可夫,而是老牌的第一骑兵军三元帅之一铁木辛哥。苏德战争开始时,铁木辛哥担任西方向总指挥,但由于斯摩棱斯克失守使斯大林大为震怒,要撤了他,亏得朱可夫为他求情才作罢。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了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把德国人赶出苏联;希特勒被打败后,罗科索夫斯基在红场主持了胜利阅兵式,阅兵式上,红军战士将在战场上缴获的数百面德军军旗掷到了列宁墓前,重演了历史上将缴获的拿破仑军旗掷到亚历山大一世沙皇脚下的光辉一幕。《时代》封面没有理由不关照他们一下。此外,“苏联红军的大脑”沙波什尼科夫、空军主帅诺维科夫以及被誉为“炮兵战神”的沃罗诺夫也在战时被美国人注意到,并纷纷登上了封面。

军事帝国的崛起

二战后的苏联,为了防止将帅们功高震主,虽未匿迹,却都被逐渐销声。而《时代》封面,也开始把视角转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和战略布局。

奥威尔在1948年写下他那阴郁绝望的《1984》后一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几天后,美国间谍飞机才发现了真相。面对这年刚成立的强大“北约”,苏联只得隐忍并保持低调。这种隐忍一直持续到1955年。当年5月9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为《胜利十年后----朱可夫将军和强大的苏联国防力量》,对苏联的军力着墨颇多。苏联于5天后联合东欧诸国在波兰签署了《华沙条约》,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验证了《时代》的判断。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紧接着,太空第一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上了1961年4月21日的《时代》封面。随着苏联在1962年将导弹运往美国后院古巴,美国终于出手了,危机以苏联的撤退画上句号。但是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并未停止:1964年10月23日的《时代》封面《核弹、颠覆和丑闻----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威尔逊和约翰逊》,以及1968年12月6日的《月球空间竞赛》,都反映了这种争斗。

1970年为了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苏联五大航母集群同时在世界五大洋巡弋。这标志着苏联军事已经进入鼎盛时期。《时代》封面见证了这些成就,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星球大战”是个骗局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预言:“谁控制了宇宙,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1983年3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了有关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的讲话,呼应了肯尼迪的预言。《时代》周刊在当年4月的一期封面文章中,争论了这个计划,呼应了里根的讲话。

“星球大战计划”的出笼,是美苏核军备竞赛加剧的结果。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就正式秘密实试了“天基防御计划”,比“星球大战计划”早了20多年。在苏联研制的“天基防御计划”武器在试验中,就是将美国的军事卫星当靶子练。美国感到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来保证其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慑能力,维持其核优势。同时,美国也是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旷日持久的、耗资巨大的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拖垮。

1987年,中情局组织了一批苏联问题专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推出了一份预测性报告。这份报告不仅非常及时,而且分析得相当准确,认为当时的苏联已经没有实力部署自己的导弹系统来反制美国的空基导弹防御系统,苏联最有可能采取外交行动,或进一步加大对本国的武器控制的力度,来换取美国在“星球大战”计划上的让步。美国人这次错了,为了抗衡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研制了“边缘系统”。按照该系统的设想,即使美国通过核突袭消灭了苏联大部分军队,甚至炸毁了克里姆林宫,“拔掉了”苏联国防部,切断了苏联的大部分通信网络也没有关系,只要埋设的地面传感器探测到美军核打击已经发生,“边缘系统”就会启动反击程序。

然而这个计划太危险了,一般情况下谁都不敢启动。1986年10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与里根会晤时,试图以拆除所有弹道导弹为“诱饵”,劝说里根放弃“星球大战计划”,里根没有同意。10年后,里根的“阴谋”大白于天下,“星球大战计划”只是一个骗局。五角大楼给出的理由是,该计划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因为存在技术缺陷。

苏联解体后,有人将功劳给了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他未发一弹在冷战中赢得胜利”。2008年,《时代》在一篇题为“星球大战和幻影威胁”的文章中称,“星球大战计划”的鼓吹者们只看到该计划拖垮苏联的“妙处”,全然无视25年来国家面临的真正威胁已经改变。文章作者虽对该计划心存不满,却也承认存在那样的“妙处”。苏联真是被美国给忽悠解体的?智慧的俄罗斯民族会承认吗?

“老大哥”梦断阿富汗

冷战期间,强大的苏联甚少发动战争,阿富汗是个例外。《时代》周刊在第一时间关注了这场战事,并将其定性为“侵略”。

阿富汗有“亚洲斗鸡场”之称,该地区的形势可以影响到中东、中亚、南亚、东亚等地。1978年,亲苏联的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成为这个国家的新领导人,并且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对阿富汗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塔拉基在改革上追求速度和结果,很快就在各地引发了BD。

1979年9月,阿富汗总理阿明利用西方特工部门的支持,控制了阿富汗。在他的指使下,塔拉基被杀,超过5万名亲苏政治家和军人遇害。在勃列日涅夫看来,这个阿明也太不拿苏联当回事儿了。此时的阿富汗反对派已拥有4万兵力,并控制了全国92%的领土,美国在波斯湾和迭戈加西亚岛增加海空和快速反应兵力部署。当年12月,克格勃截获的美国情报机关通话显示,美军空降兵准备在阿富汗登陆,以配合阿富汗反政府武装夺取喀布尔。苏联面临抉择:要么丢掉阿富汗,要么军事干涉。最终使苏联领导停止犹豫的决定性因素是,北约决定在欧洲部署能打到苏联纵深的中程导弹。

12月13日,以阿赫罗梅耶夫大将为首的苏联作战小组抵达毗邻阿富汗边界的铁尔梅兹,25日15时,苏联第40集团军的步兵越过国界;27日,克格勃的“天顶”、“雷霆”和“MSL营”通过强攻占领阿富汗政府大楼,杀死阿明及其家属,并在裹尸布写上“美国间谍”。与此同时,早已集结在苏阿边境5个师的苏军在1700多辆坦克、2100辆装甲运兵车、400架作战飞机的支援下大举入侵阿富汗。

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震动了美国朝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卡特就发表声明,宣布了所谓的“卡特主义”,表示将不惜使用武力对付苏联向中东的扩张,70年代的美苏缓和从此结束。美国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了多种新式武器。1980年1月14日,《时代》周刊做了跟进报道,封面话题为《莫斯科的大胆挑战:入侵阿富汗》。苏联悍然入侵一个不结盟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也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就连沙特的“富二代”本·拉丹都看不下去了,他作为志愿者赶到阿富汗加入抗击苏联的斗争。1986年的《时代》杂志在一篇采访中,通过反抗军领袖之口称赞拉丹是一个英雄:他永远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跟农民一起过日子,还自己挖战壕,他是一个神勇的战士。

如果人们回头来看1981年初的《时代》周刊,就会发现封面标题没有起错----莫斯科当时确实做了一个大胆的挑战。到了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这场不义之战快打不下去了。苏联出兵阿富汗,打了那么多年,不但没有达到目标,反而使自己在人力、财力、物力上蒙受了重大损失。苏联每年的战争费用估计在25-3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约240-300亿美元。苏联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战场上的失利以及战争的创伤引起了苏联国内人民的强烈不满。1988年4月14日,苏联、阿富汗、美国、巴基斯坦四方终于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协议。按协议规定,苏联自1988年5月15日起撤军。

1989年2月15日,阿富汗北部山区下着鹅毛大雪,一支由70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苏联车队,在没有举行任何欢送仪式的情况下,冷冷清清地驶离了阿富汗北部边境城市海拉顿。莫斯科时间9时55分,当最后一辆装甲车驶过阿苏边境的阿姆河大桥时,驻阿苏军司令格拉莫夫中将从车上跳下来,向围上来的塔斯社记者宣布:“我是最后撤出阿富汗的苏军中的一员。”这场梦魇般的战争结束了。

在一年后的《时代》封面上,人们看到了这个标题《苏联解体----高涨的独立呼声把戈尔巴乔夫的帝国带向四分五裂》。怎么可能呢?苏联这样一个以解放人类为己任的国度,它没有被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干涉扼杀于襁褓之中,没有在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面前溃败,其寿命怎么也不会比罗马帝国、奥匈帝国以及它所取代的沙俄帝国短暂。又过了一年(1991年),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苏联戏剧般地坍塌了。而无论其捍卫者或颠覆者,都没有为之流血,更没有战争。


俄罗斯军力离苏联有多远?    网址:h tt p://www.popyard.org        
   
俄罗斯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国防部第一副部长格拉西莫夫6日在莫斯科对新闻界说,俄海军地中海战役编队已经组建完毕并于本月1日起开始执行规定任务。如今在俄罗斯军力跟苏联时代相比,简直弱爆了。在美苏争霸的不断撞击交融中,《时代》杂志曾试图用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多视角观察苏联。从独裁强权到民主变革之路,《时代》见证了苏联的崛起与溃败,也见证了它自己----《时代》是冷战的一部分。

1970年,为了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苏联五大航母集群同时在世界五大洋巡弋。这标志着苏联军事已经进入鼎盛时期。《时代》封面见证了这些成就,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在波诡云谲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上过《时代》周刊的封面军事将领不计其数,而苏联战场由于其重要性,不少将帅都榜上有名。苏联最高统帅斯大林自不用说,其上榜的次数和希特勒一样多。抛开最高领袖不谈,二战期间登上《时代》封面最多的苏联将帅不是劳苦功高的朱可夫,而是老牌的第一骑兵军三元帅之一铁木辛哥。苏德战争开始时,铁木辛哥担任西方向总指挥,但由于斯摩棱斯克失守使斯大林大为震怒,要撤了他,亏得朱可夫为他求情才作罢。

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指挥了举世瞩目的斯大林格勒反攻作战,把德国人赶出苏联;希特勒被打败后,罗科索夫斯基在红场主持了胜利阅兵式,阅兵式上,红军战士将在战场上缴获的数百面德军军旗掷到了列宁墓前,重演了历史上将缴获的拿破仑军旗掷到亚历山大一世沙皇脚下的光辉一幕。《时代》封面没有理由不关照他们一下。此外,“苏联红军的大脑”沙波什尼科夫、空军主帅诺维科夫以及被誉为“炮兵战神”的沃罗诺夫也在战时被美国人注意到,并纷纷登上了封面。

军事帝国的崛起

二战后的苏联,为了防止将帅们功高震主,虽未匿迹,却都被逐渐销声。而《时代》封面,也开始把视角转向苏联的军事科学和战略布局。

奥威尔在1948年写下他那阴郁绝望的《1984》后一年,苏联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几天后,美国间谍飞机才发现了真相。面对这年刚成立的强大“北约”,苏联只得隐忍并保持低调。这种隐忍一直持续到1955年。当年5月9日出版的《时代》周刊封面标题为《胜利十年后----朱可夫将军和强大的苏联国防力量》,对苏联的军力着墨颇多。苏联于5天后联合东欧诸国在波兰签署了《华沙条约》,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验证了《时代》的判断。从此,欧洲出现了北约和华约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美苏两极格局形成。

紧接着,太空第一人----苏联宇航员加加林登上了1961年4月21日的《时代》封面。随着苏联在1962年将导弹运往美国后院古巴,美国终于出手了,危机以苏联的撤退画上句号。但是两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并未停止:1964年10月23日的《时代》封面《核弹、颠覆和丑闻----勃列日涅夫、柯西金、威尔逊和约翰逊》,以及1968年12月6日的《月球空间竞赛》,都反映了这种争斗。

1970年为了纪念列宁诞辰100周年,苏联五大航母集群同时在世界五大洋巡弋。这标志着苏联军事已经进入鼎盛时期。《时代》封面见证了这些成就,尽管有些心不甘情不愿。

“星球大战”是个骗局

美国前总统肯尼迪曾预言:“谁控制了宇宙,谁就控制了地球;谁控制了空间,谁就控制了战争的主动权。”1983年3月23日,时任美国总统的里根发表了有关战略防御计划,即所谓“星球大战计划”的讲话,呼应了肯尼迪的预言。《时代》周刊在当年4月的一期封面文章中,争论了这个计划,呼应了里根的讲话。

“星球大战计划”的出笼,是美苏核军备竞赛加剧的结果。鲜为人知的是,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苏联就正式秘密实试了“天基防御计划”,比“星球大战计划”早了20多年。在苏联研制的“天基防御计划”武器在试验中,就是将美国的军事卫星当靶子练。美国感到有必要建立有效的反导弹系统,来保证其战略核力量的生存能力和可靠的威慑能力,维持其核优势。同时,美国也是想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通过旷日持久的、耗资巨大的太空武器竞争,把苏联的经济和政治拖垮。

1987年,中情局组织了一批苏联问题专家,根据当时的国际形势,推出了一份预测性报告。这份报告不仅非常及时,而且分析得相当准确,认为当时的苏联已经没有实力部署自己的导弹系统来反制美国的空基导弹防御系统,苏联最有可能采取外交行动,或进一步加大对本国的武器控制的力度,来换取美国在“星球大战”计划上的让步。美国人这次错了,为了抗衡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苏联研制了“边缘系统”。按照该系统的设想,即使美国通过核突袭消灭了苏联大部分军队,甚至炸毁了克里姆林宫,“拔掉了”苏联国防部,切断了苏联的大部分通信网络也没有关系,只要埋设的地面传感器探测到美军核打击已经发生,“边缘系统”就会启动反击程序。

然而这个计划太危险了,一般情况下谁都不敢启动。1986年10月,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在冰岛与里根会晤时,试图以拆除所有弹道导弹为“诱饵”,劝说里根放弃“星球大战计划”,里根没有同意。10年后,里根的“阴谋”大白于天下,“星球大战计划”只是一个骗局。五角大楼给出的理由是,该计划之所以没有实施,是因为存在技术缺陷。

苏联解体后,有人将功劳给了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说,“他未发一弹在冷战中赢得胜利”。2008年,《时代》在一篇题为“星球大战和幻影威胁”的文章中称,“星球大战计划”的鼓吹者们只看到该计划拖垮苏联的“妙处”,全然无视25年来国家面临的真正威胁已经改变。文章作者虽对该计划心存不满,却也承认存在那样的“妙处”。苏联真是被美国给忽悠解体的?智慧的俄罗斯民族会承认吗?

“老大哥”梦断阿富汗

冷战期间,强大的苏联甚少发动战争,阿富汗是个例外。《时代》周刊在第一时间关注了这场战事,并将其定性为“侵略”。

阿富汗有“亚洲斗鸡场”之称,该地区的形势可以影响到中东、中亚、南亚、东亚等地。1978年,亲苏联的人民民主党总书记塔拉基成为这个国家的新领导人,并且在苏联顾问的指导下,对阿富汗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主义改革。塔拉基在改革上追求速度和结果,很快就在各地引发了BD。

1979年9月,阿富汗总理阿明利用西方特工部门的支持,控制了阿富汗。在他的指使下,塔拉基被杀,超过5万名亲苏政治家和军人遇害。在勃列日涅夫看来,这个阿明也太不拿苏联当回事儿了。此时的阿富汗反对派已拥有4万兵力,并控制了全国92%的领土,美国在波斯湾和迭戈加西亚岛增加海空和快速反应兵力部署。当年12月,克格勃截获的美国情报机关通话显示,美军空降兵准备在阿富汗登陆,以配合阿富汗反政府武装夺取喀布尔。苏联面临抉择:要么丢掉阿富汗,要么军事干涉。最终使苏联领导停止犹豫的决定性因素是,北约决定在欧洲部署能打到苏联纵深的中程导弹。

12月13日,以阿赫罗梅耶夫大将为首的苏联作战小组抵达毗邻阿富汗边界的铁尔梅兹,25日15时,苏联第40集团军的步兵越过国界;27日,克格勃的“天顶”、“雷霆”和“MSL营”通过强攻占领阿富汗政府大楼,杀死阿明及其家属,并在裹尸布写上“美国间谍”。与此同时,早已集结在苏阿边境5个师的苏军在1700多辆坦克、2100辆装甲运兵车、400架作战飞机的支援下大举入侵阿富汗。

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震动了美国朝野,苏联入侵阿富汗的第二天,美国总统卡特就发表声明,宣布了所谓的“卡特主义”,表示将不惜使用武力对付苏联向中东的扩张,70年代的美苏缓和从此结束。美国向阿富汗抵抗组织提供了多种新式武器。1980年1月14日,《时代》周刊做了跟进报道,封面话题为《莫斯科的大胆挑战:入侵阿富汗》。苏联悍然入侵一个不结盟的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上也陷于空前孤立的境地。就连沙特的“富二代”本·拉丹都看不下去了,他作为志愿者赶到阿富汗加入抗击苏联的斗争。1986年的《时代》杂志在一篇采访中,通过反抗军领袖之口称赞拉丹是一个英雄:他永远站在第一线冲锋陷阵,跟农民一起过日子,还自己挖战壕,他是一个神勇的战士。

如果人们回头来看1981年初的《时代》周刊,就会发现封面标题没有起错----莫斯科当时确实做了一个大胆的挑战。到了戈尔巴乔夫上台的时候,这场不义之战快打不下去了。苏联出兵阿富汗,打了那么多年,不但没有达到目标,反而使自己在人力、财力、物力上蒙受了重大损失。苏联每年的战争费用估计在25-30亿美元,直接经济损失约240-300亿美元。苏联为此背上了沉重的经济包袱。战场上的失利以及战争的创伤引起了苏联国内人民的强烈不满。1988年4月14日,苏联、阿富汗、美国、巴基斯坦四方终于在日内瓦签署了关于阿富汗问题的协议。按协议规定,苏联自1988年5月15日起撤军。

1989年2月15日,阿富汗北部山区下着鹅毛大雪,一支由70辆坦克和装甲车组成的苏联车队,在没有举行任何欢送仪式的情况下,冷冷清清地驶离了阿富汗北部边境城市海拉顿。莫斯科时间9时55分,当最后一辆装甲车驶过阿苏边境的阿姆河大桥时,驻阿苏军司令格拉莫夫中将从车上跳下来,向围上来的塔斯社记者宣布:“我是最后撤出阿富汗的苏军中的一员。”这场梦魇般的战争结束了。

在一年后的《时代》封面上,人们看到了这个标题《苏联解体----高涨的独立呼声把戈尔巴乔夫的帝国带向四分五裂》。怎么可能呢?苏联这样一个以解放人类为己任的国度,它没有被14个资本主义国家的军事干涉扼杀于襁褓之中,没有在纳粹德国的战争机器面前溃败,其寿命怎么也不会比罗马帝国、奥匈帝国以及它所取代的沙俄帝国短暂。又过了一年(1991年),横跨欧亚的超级大国苏联戏剧般地坍塌了。而无论其捍卫者或颠覆者,都没有为之流血,更没有战争。

目前来看永远达不到
以后也不可能达到
再见了,cccp
毛毛熊和毛熊的区别。
和毛熊比现在大毛是个小熊baby,苏联是成年公熊
一个数量级
越来越远
还解放人类呢、、、、、、、、
嘿嘿  cccp是那些人建立的  苏共
现在的鹅毛有什么 真不看好前克格勃们领导的国家 没有彼得大帝这样的强势领导人或者苏共这样的政党,鹅毛就只能是鹅毛,成不了北极熊
不是高额的能源价格,老普拿什么喂饱1亿多人
没了CCCP好,否则兔子怎么崛起。
现在的毛熊才是好毛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