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公告]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3 16:07:29
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8日 11:43)



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首次产生,图为获奖者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和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在演播室接受专访。


图(左):问鼎国家科技大奖的农民获奖者王衡

  ·[特写]问鼎国家科技大奖的农民获奖者——王衡
    
CCTV.com消息:3月28日上午,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共有300个项目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出现了空缺。
  引人注目的是,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首次产生,这一奖项分别被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研究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项目组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摘取,两个获奖项目都属于新型复合材料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同时,有26个项目获得该奖项的二等奖。
  令人遗憾的是,同样体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度空缺,只产生了28个二等奖,分别涉及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领域。这表明虽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两系法超级杂交稻、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秦山二期核电站设计制造等244个解决国家需求和改善百姓生活的项目,获得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228项。
  5名外籍科学家分享了本年度的国际科技合作奖,他们分别是日本的工业设计专家荣久庵宪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长美籍华人张汝京、美国著名的核聚变专家肯·金特、意大利环境保护专家科利尼、魏思乐,瑞士医药学家,他们都曾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责编:继松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评选结果揭晓

央视国际 (2005年03月28日 11:43)



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首次产生,图为获奖者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和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在演播室接受专访。


图(左):问鼎国家科技大奖的农民获奖者王衡

  ·[特写]问鼎国家科技大奖的农民获奖者——王衡
    
CCTV.com消息:3月28日上午,2004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黄菊、李长春出席会议并为获奖代表颁奖。
  共有300个项目荣获200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备受瞩目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首次出现了空缺。
  引人注目的是,连续空缺六年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首次产生,这一奖项分别被中南大学黄伯云院士领导的课题组研究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和西北工业大学张立同项目组完成的“耐高温长寿命抗氧化陶瓷基复合材料应用技术”摘取,两个获奖项目都属于新型复合材料的重大原创性研究成果。同时,有26个项目获得该奖项的二等奖。
  令人遗憾的是,同样体现我国原始创新能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再度空缺,只产生了28个二等奖,分别涉及化学、生物学、信息科学等现代科学领域。这表明虽然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有了显著增强,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此外,两系法超级杂交稻、星光数字多媒体芯片、秦山二期核电站设计制造等244个解决国家需求和改善百姓生活的项目,获得本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6项,二等奖228项。
  5名外籍科学家分享了本年度的国际科技合作奖,他们分别是日本的工业设计专家荣久庵宪司、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有限公司总裁兼执行长美籍华人张汝京、美国著名的核聚变专家肯·金特、意大利环境保护专家科利尼、魏思乐,瑞士医药学家,他们都曾为中国的科技发展做出过重要贡献。
责编:继松
6年科学沉默何以打破http://www.csonline.com.cn 2005年03月29日08时50分 星辰在线<P>    3月28日,是令全国所有科技工作者兴高采烈的日子。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连续空缺6年后,标志着我国技术发明最高水平的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终于“花落两家”。中南大学校长黄伯云院士主持完成的“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的制备技术”(以下简称“炭/炭”)项目获得该项大奖。</P>来之不易</P><P>    6年来,为何我们总是年复一年与一等奖擦肩而过?作为国家技术发明的极品,评选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相当严格。根据《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及《修改决定》规定: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的要求很高,它不像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有重大原始性创新就行了,它必须是国内外首创的重大技术发明,技术经济指标必须达到国际同类技术领先水平,必须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P><P>    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有关专家认为,严格的评选标准固然是一等奖空缺的客观原因,但关键在于我国科研成果中大的原始性创新凤毛麟角,很难谈上国际领先。</P><P>    科技部的调研结果显示:除了原始性创新的政策环境尚未充分形成、全社会对原始性创新研究的投入总量不足等客观原因外,缺乏多专业分工的团队精神、浮躁的学术风气、少有能指挥打大仗的学术带头人是导致我国原始性创新不足的重要原因。</P><P>    为什么是黄伯云等打破了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6年无人问鼎的尴尬历史?黄伯云为首的“炭/炭”团队核心成员走出人民大会堂后,接受了本报记者专访,道出了成功奥秘。</P>团队力量</P><P>    【“炭/炭”经验谈】</P><P>    黄伯云说:“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科研课题,往往是多学科领域的集合体,客观上要求各学科协同作战,不能像19世纪的科学家单枪匹马就能成就震惊世界的大发明。”</P><P>    “炭/炭”项目涉及材料、化学、冶金、机械、电子、航空六大学科,可细分成上百个子课题。“如果仅靠几个人的力量,不可能完成。”项目主要成员易茂中教授说。</P><P>    “现在一些科研机构进行科学研究,喜欢搞小作坊、甚至夫妻店,单打独斗搞小项目还行,但难以完成世界领先的项目。”黄伯云说。</P><P>    据了解,“炭/炭”团队前后有6个博导、10多个教授、20多个博士、40多位硕士参与研究工作,如果没有密切合作的团队精神,怎能团结这样一支多兵种的精锐部队。</P><P>    【记者观察】</P><P>    产生国际领先水平的科研成果不仅是一个创新过程,更是一个组织过程,整合各种单项和分散的相关技术成果,意义远远大于突破单项技术。我国搞的“两弹一星”工程、载人航天工程,就是先进技术协同攻关的典范。我国科技界存在相互封闭的问题,特别是单项技术研究为主的项目管理模式,使得每年取得的数万项科技成果,很多因缺乏优化组合,不得不束之高阁。这些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原始性创新的基础。</P>20年磨出一等奖</P><P>    【“炭/炭”经验谈】</P><P>    黄伯云说:“做科研要有十年磨一剑的心态,要耐得住寂寞,时间越长,就能磨出一把好剑,不然只是一把小刀。”磨“炭/炭”这把宝剑,黄伯云一磨就是近20年。急于求成的浮躁学风是我国科研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拦路虎。“重大发明创造有一个积累过程,过于强调产出,只能出现阶段性成果,很难国际领先。”黄伯云一语道破浮躁学风难出大成果的症结。</P><P>    【记者观察】</P><P>    中国学术界有个笑话,爱因斯坦一生只写过三篇重要论文,如果他在中国,连副教授都评不上。在实施科研项目时,有的人过分看重近期成果及效益,过于看重论文的多少,有的干脆将一项工作拆成几篇论文发表。而有了一点点发现,就冠以“零的突破”、“国际领先”。表面上看很热闹,但相当一部分是一些“科学小品”,最终成不了气候。</P><P>    越是大发现大发明,越需长年积累。我们的管理者、创新者都要有放长线钓大鱼的气度。这样,原创思维才能得到鼓励。中科院院士杨福家曾说过一个例子,国外有一位科学家,用10年时间研究一个物理现象,这期间没发表过一篇论文,但最终有了惊人发现。我们的评价体系,能允许一个创新者为研究一个问题10年不出一项成果吗?</P>学术带头人的关键作用</P><P>    【“炭/炭”经验谈】</P><P>    项目主要成员黄启忠教授说:“黄伯云是‘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人才。搞“炭/炭”项目,投入很大,风险很大,许多人都看到了风险,甚至有人尝试过。为什么只有我们成功了,这与学术带头人的领导有关。”</P><P>    2000年,“炭/炭”团队两次实验接连失败。这时科研经费已用去大半,团队情绪跌入谷底。团队出现了两种声音:一部分认为,“炭/炭”项目难度太大,就此打住,转向其他项目;另一部分认为,再摸索摸索,决定进退。黄伯云经过一个星期的反复思考,鼓舞团队成员:“这个项目关系到国家航空航天战略安全,我干定这个项目,就是将自己的老命搭进去也要干成。”团队成员事后回忆,黄伯云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决心重新激发了团队的战斗力。</P><P>    【记者观察】</P><P>    易茂中说:“科学家有两类,一类是普通科学家,而黄院士是战略科学家。他像一名将军,从容地指挥科研团队战斗。”在跨学科研究中,学术带头人非常重要,他要具备国际化视野,决定项目怎样发展,采用什么方法解决问题。更重要的是,他要像一名大导演,调动团队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完成一部惊天动地的“大片”。</P>
向浮躁说拜拜http://www.csonline.com.cn 2005年03月29日08时59分 星辰在线<P>    连续6年空缺的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在2004年度终于有了得主,湖南人黄伯云率领他的“炭/炭团队”打破坚冰,获得殊荣。这至少说明两个问题,一是反映在我国科学界能够不断涌现走在世界科技前沿的排头兵;二是由此映照出,一个泱泱大国在世界科技文化地位并不乐观,其直接反映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价值观趋于功利,像黄伯云院士这样执著者并不多见,浮躁病依然存在。</P><P>    浮躁病不是我发现的。好些年来,包括一大批科学家在内的有识之士就尖锐指出,我国的科技界患上了浮躁病。而包括学业、职称在内的一些制度设计,恰恰又助推了这些浮躁病的蔓延升级。其实,科技界的这个浮躁病不是孤立的,整个社会浮躁着,岂能要求科技工作者独善其身?现在,各种速生的理论感染了各行各业。食品如此,文艺如此,科技如此,体育亦如此。速生好啊,快些成材,成材了就赶紧找“市场”卖了。一切为了眼前,一切为了现得,一切为了卖掉。</P><P>    也的确有因赶紧卖掉而富裕了的,而滋润着的。像黄伯云院士做的这些事情,又苦又累,周期又长,还不一定就能有个好价钱卖,所以,这类行当是不吃香的。现在,热门专业、行业就意味着轻松体面高待遇。现在是全民文娱热、体育热,千万不要因为这热那热的,就断定我们这方面素质就高得不得了。醉心于此道的,不少是受了诱惑,希望一夜成名。各种制造体育、娱乐明星的“秀”,在湖南依然热烈火爆。由此引得某些相关产业、行业非常紧俏,某些体育、艺术类院校门庭若市。某些会些“文功武略”的师傅们弟子三五十,日进千斗金。这些人念的是生意买卖经,与黄伯云院士做的完全是两码子事。</P><P>    生产力也好、文化也好,要论先进的程度,并不与好卖与否画等号。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没有科技的进步,社会的进步也是一句空话。而科技的进步无疑需要有黄伯云这样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扎实实践。并非厨师才知道这个理:文火用于熬炖,猛火方可快炒。发展科技是细工慢活,得潜心修为才能水到渠成。若硬要一顿热锅快炒,那只能是糟蹋了好原料。现在,科技界的许多人也患了“浮躁病”,急功近利,学风浮皮,博士帽和教授职称是他们的终极追求。这样下去,不要说诺贝尔奖,不要说论文引用率,只能是往故纸堆里添些论文和专著罢了,只能是造就更多的嘴尖皮厚腹中空者罢了。</P><P>    这些浮躁症候经久不治,必将影响到我们的未来。黄伯云院士率领他的“炭”队取得成功,其给予社会的普遍启发意义超过了学科意义本身。这个时代,已经不缺乏任何嘴上高僧,惟独缺乏真正的潜心向“佛”者。</P>
hehe ,hao
教育制度是一大弊端,教育是一个国家立国的根本,是以人为本的,而现在中国的教育被完全商业化毒害了,学校教授只想着怎么去赚钱,而做学问做研究就象过家家,而研究生培养更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