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中国的人口是多是少,毛泽东一定会“躺枪”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38:49


请大家欣赏最新奇文《毛泽东时期的三大发明: 大跃进, 文革, 计划生育》
地址: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41966-1.shtml

实话实说,该文关于“计划生育”的资料是真实的,我很早就在《县志》等专业史料里见过了。要是他们在80-90年代计划生育最疯狂、批判毛“让中国人生孩子太多”的时代将这些资料在大众传媒领域广为宣传,我还会很欣慰,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实事求是的,有良知的。可惜不是,他们当时一直在大力摸黑毛“不搞计划生育”,直到2003年我在大学听课时,还有上了年纪的大学讲师在继续颠倒黑白批判毛不早点搞计生,我发言说毛时代早就有计划生育了,那个讲师还恬不知耻的说自己“经历过那个时代,怎么没有见到计划生育”?我在论坛上发帖将毛时代计划生育的资料发出来,不是无人顶贴,就是遭遇围攻、谩骂。
现在,中国面临严重的少子化、老龄化危机了,这些JY又将计划生育的作为毛的错误大力宣传了......

以前抨击“中国人口太多”的时候,高呼“错批一个人,多生3个亿”,批评毛“鼓吹人多力量大”、“迫害马寅初”、“没搞计划生育”;现在中国面临人口结构失调、“老龄化”等问题,又将“计划生育”列为老毛的三大罪状之一,怪他发明了“计划生育”,甚至有回帖说“计划生育是极左政策”。毛 主 席真是“躺着也中枪”,漂亮话全都让公知、JY说尽了,罪行全都是毛的,这他妈的什么世道。

补充:发现某些回帖者相关知识相对贫乏,现将本人多年以前写的《新中国计划生育简史》再发一次,希望不要再看见让我感到无语的发言

2500年前,韩非子提出“节育”的观念,这是“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提倡“计划生育”的中国人
1950年,新中国政务院政务委员、有“和平老人” 之称的邵力子就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1954年9月,邵力子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要节制生育和传播避孕知识。同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他的发言。
1954年12月27 日,刘少奇发表《提倡节育》
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主持制订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 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 中国地方政府开始设立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人口生育进行控制。此后,中国部分地区的部分已婚已育的家庭响应国家号召,自愿结扎。
1956年3月30日,《卫生部关于人工流产及绝育手术的通知》
1956年8月6日,《卫生部关于避孕工作的指示》
从目前己公开发表的材料看,毛泽东最早提出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思想,是1956年10月12日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中。他指出:“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毛泽东在这段话里,不仅赞同提倡节育的做法,而且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第一人。
1957年3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1957年3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应该适当地节制生育》
1957年6月,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作了书面发言,阐述他的人口控制理论。7月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整版刊登了他的发言,标题就是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新人口论》
1957年11月,中国部分地区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
1957年“反右”时期,马寅初(时年75周岁,回族)因《新人口论》等文章而遭到批判。
本人认为马寅初对人口问题的想法过于理想化,在当时完全是脱离实际的,且存在很多理论方面的细节错误。不是他老人家一声大吼就可以让几亿中国人立即少生孩子,尽管现在中国动员了几十万计划生育干部,但中国的超生问题依然十分普遍,普及一胎的只有京、津、沪、粤4个省份,全国的一胎率居然和提倡多生孩子的美国差不多——都是20%
1958年,上海演出了一部滑稽剧——《玉皇大帝和人间开战》。主要内容如下:玉皇大帝发洪水,大跃进中人们修水库把水蓄了起来。发干旱大家又把蓄的水放了出来灌溉,在采用种种办法无效后,玉皇大帝说要让人们大量生育,但是人间搞计划生育玉皇大帝又失败了。
1958年底或1959年初,上海办了个大跃进成绩展览会,1958年试生产出来的计划生育用品避孕套作为大跃进的成就公开展览。
1960年1月4日马寅初(时年78岁)“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居家赋闲。(1982年,马寅初以100周岁的高龄去世)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1963年开始,上海先后在各区县成立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上海郊区农民家庭总和生育率由解放前的7.5下降到4.0。
1964年,中央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除文革暂停一段后,1971年又恢复。
1966年1月28日 中共中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1966 年下半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地方上的计划生育机构瘫痪。
1967年7月开始,中国部分地区的地方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恢复。
1971年 7月8日 ,中央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 中国全面开始符合人性的计划生育,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口号是“一个少了,2个正好,3个多了”。
1973年7月16日 ,中共中央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974年,独生子女开始大量出现。
1974年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紧计划生育工作。
1979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从两百年来一直维持的6.0左右降到了2.75
1980年, 开始大力提倡“一胎化”。
1982年 —1985年,中国全面推行“一胎化”。(少数民族与港澳同胞、归国华侨除外)。
1985年后,对农村地区有条件开放“二胎”。
目前,似乎正在考虑对汉族农村(少数民族大多没有计划生育,不存在这个问题)开放第三胎,以便进一步解决中国小孩“黑户”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关于中国的黑户问题,海外在10多年前就报道说有5000万,我本来不相信,但现在看到我家的外地租客有那么多没报户口,还有新闻经常报道某个中国成年人一直没有身份证的,越来越觉得5000万其实是报少了。

最后再说件搞笑的事情,我前几年浏览《宝山县志》时,发现在1949-1987年期间,宝山地区出生率、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时期居然是四人帮当政的1974-1975年。换句话说,宝山区在推广1胎化后,生的孩子竟然比实行“2胎化”的四人帮时代还多。
开始我曾经一度以为70年代的计划生育比80年代搞得还严。但后来有一个网友提出了一个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解释:当时正进行“上山下乡”,很多知青因此将自己的结婚、生育年龄推迟了,新中国第一个大龄“剩男”、“剩女”大量出现的时代就是80年代初知青大量回城的时候。



请大家欣赏最新奇文《毛泽东时期的三大发明: 大跃进, 文革, 计划生育》
地址:http://bbs.tianya.cn/post-worldlook-641966-1.shtml

实话实说,该文关于“计划生育”的资料是真实的,我很早就在《县志》等专业史料里见过了。要是他们在80-90年代计划生育最疯狂、批判毛“让中国人生孩子太多”的时代将这些资料在大众传媒领域广为宣传,我还会很欣慰,觉得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实事求是的,有良知的。可惜不是,他们当时一直在大力摸黑毛“不搞计划生育”,直到2003年我在大学听课时,还有上了年纪的大学讲师在继续颠倒黑白批判毛不早点搞计生,我发言说毛时代早就有计划生育了,那个讲师还恬不知耻的说自己“经历过那个时代,怎么没有见到计划生育”?我在论坛上发帖将毛时代计划生育的资料发出来,不是无人顶贴,就是遭遇围攻、谩骂。
现在,中国面临严重的少子化、老龄化危机了,这些JY又将计划生育的作为毛的错误大力宣传了......

以前抨击“中国人口太多”的时候,高呼“错批一个人,多生3个亿”,批评毛“鼓吹人多力量大”、“迫害马寅初”、“没搞计划生育”;现在中国面临人口结构失调、“老龄化”等问题,又将“计划生育”列为老毛的三大罪状之一,怪他发明了“计划生育”,甚至有回帖说“计划生育是极左政策”。毛 主 席真是“躺着也中枪”,漂亮话全都让公知、JY说尽了,罪行全都是毛的,这他妈的什么世道。

补充:发现某些回帖者相关知识相对贫乏,现将本人多年以前写的《新中国计划生育简史》再发一次,希望不要再看见让我感到无语的发言

2500年前,韩非子提出“节育”的观念,这是“有史以来”、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提倡“计划生育”的中国人
1950年,新中国政务院政务委员、有“和平老人” 之称的邵力子就提出了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主张。1954年9月,邵力子又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发言中强调要节制生育和传播避孕知识。同月18日,《人民日报》刊登了他的发言。
1954年12月27 日,刘少奇发表《提倡节育》
1956年,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主持制订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 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 中国地方政府开始设立计划生育管理机构,对人口生育进行控制。此后,中国部分地区的部分已婚已育的家庭响应国家号召,自愿结扎。
1956年3月30日,《卫生部关于人工流产及绝育手术的通知》
1956年8月6日,《卫生部关于避孕工作的指示》
从目前己公开发表的材料看,毛泽东最早提出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思想,是1956年10月12日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中。他指出:“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毛泽东在这段话里,不仅赞同提倡节育的做法,而且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第一人。
1957年3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11次会议上强调指出:“人类要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地增长”。
1957年3月5日,《人民日报》社论《应该适当地节制生育》
1957年6月,马寅初在一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再次作了书面发言,阐述他的人口控制理论。7月5日,《人民日报》第一版整版刊登了他的发言,标题就是后来引起轩然大波的《新人口论》
1957年11月,中国部分地区成立计划生育委员会。
1957年“反右”时期,马寅初(时年75周岁,回族)因《新人口论》等文章而遭到批判。
本人认为马寅初对人口问题的想法过于理想化,在当时完全是脱离实际的,且存在很多理论方面的细节错误。不是他老人家一声大吼就可以让几亿中国人立即少生孩子,尽管现在中国动员了几十万计划生育干部,但中国的超生问题依然十分普遍,普及一胎的只有京、津、沪、粤4个省份,全国的一胎率居然和提倡多生孩子的美国差不多——都是20%
1958年,上海演出了一部滑稽剧——《玉皇大帝和人间开战》。主要内容如下:玉皇大帝发洪水,大跃进中人们修水库把水蓄了起来。发干旱大家又把蓄的水放了出来灌溉,在采用种种办法无效后,玉皇大帝说要让人们大量生育,但是人间搞计划生育玉皇大帝又失败了。
1958年底或1959年初,上海办了个大跃进成绩展览会,1958年试生产出来的计划生育用品避孕套作为大跃进的成就公开展览。
1960年1月4日马寅初(时年78岁)“被迫辞去”北大校长职务,居家赋闲。(1982年,马寅初以100周岁的高龄去世)
1962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指示》
1963年开始,上海先后在各区县成立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上海郊区农民家庭总和生育率由解放前的7.5下降到4.0。
1964年,中央计划生育办公室成立,除文革暂停一段后,1971年又恢复。
1966年1月28日 中共中央指出,实行计划生育是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
1966 年下半年由于受“文化大革命”冲击,地方上的计划生育机构瘫痪。
1967年7月开始,中国部分地区的地方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开始恢复。
1971年 7月8日 ,中央转发关于做好计划生育的工作报告。 中国全面开始符合人性的计划生育,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口号是“一个少了,2个正好,3个多了”。
1973年7月16日 ,中共中央成立计划生育领导小组。
1974年,独生子女开始大量出现。
1974年12月31日,中央要求切实着紧计划生育工作。
1979年,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从两百年来一直维持的6.0左右降到了2.75
1980年, 开始大力提倡“一胎化”。
1982年 —1985年,中国全面推行“一胎化”。(少数民族与港澳同胞、归国华侨除外)。
1985年后,对农村地区有条件开放“二胎”。
目前,似乎正在考虑对汉族农村(少数民族大多没有计划生育,不存在这个问题)开放第三胎,以便进一步解决中国小孩“黑户”问题,缓解社会矛盾。
关于中国的黑户问题,海外在10多年前就报道说有5000万,我本来不相信,但现在看到我家的外地租客有那么多没报户口,还有新闻经常报道某个中国成年人一直没有身份证的,越来越觉得5000万其实是报少了。

最后再说件搞笑的事情,我前几年浏览《宝山县志》时,发现在1949-1987年期间,宝山地区出生率、人口增长率最低的时期居然是四人帮当政的1974-1975年。换句话说,宝山区在推广1胎化后,生的孩子竟然比实行“2胎化”的四人帮时代还多。
开始我曾经一度以为70年代的计划生育比80年代搞得还严。但后来有一个网友提出了一个我觉得很有道理的解释:当时正进行“上山下乡”,很多知青因此将自己的结婚、生育年龄推迟了,新中国第一个大龄“剩男”、“剩女”大量出现的时代就是80年代初知青大量回城的时候。

很正常。不打倒他怎么现实自己的优越感
呵呵,是否可以反着说无论中国人口是多少?或者无论三年灾害死了多少,吴茂一定会洗地的!
quanhuang2 发表于 2013-5-26 15:12
呵呵,是否可以反着说无论中国人口是多少?或者无论三年灾害死了多少,吴茂一定会洗地的!
也可以说无论中国如何,美分一定会黑!
建国初的政治气氛确实对人口控制有冲击。马寅初的观点如果受到政府重视的话确实会有更好的结果。70年代的计划生育?不提也罢。
毛时代是提倡,不如邓时代牵牛玩,搬家公司。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毛时代的计划生育是温和的,提倡性的,没有搞一胎化,邓时代的计划生育是强制性一胎化,多数人混淆了两个时代不同的计生政策,所以无论中国的人口是多是少,毛一定会“躺枪”
解放时的人口4亿7千万,奶奶生了第2个孩子后想不再生了,被医院赶了回去,结果父亲兄弟姐妹7个,奶奶被评上光荣妈妈。
现在的一系列社会、经济问题包括计划生育都是当初荒唐政策的后遗症
既然是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推迟到70年代,为什么不能更早些。领导人的错误观念仍然是主要原因。
浆糊瓶 发表于 2013-5-26 15:32
解放时的人口4亿7千万,奶奶生了第2个孩子后想不再生了,被医院赶了回去,结果父亲兄弟姐妹7个,奶奶被评上 ...
毛时代的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婴儿死亡率降低,寿命延长,加上避孕技术不普及(不像现在套套随便买),当时全世界人口与中国人口增长是同步的,难道毛还能管到外国人生孩子?
关于人口红利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可以解决的,需要的时候,可以从国外引进移民。对此应该持开方态度。只要国家建设的好,经济富裕、社会安定还愁吸引不到优秀的移民?

想想繁荣的大唐,有多少外国人定居在中国。现在不也有娶外国女子的中国小伙吗?但是人口过多,资源环境压力过大,恐怕就悲剧了。所以现在应该鼓励向外国移民。目前中国经济社会科技的发展实际上能早就大量的人才,也能吸引外国的优秀人才,所以不用担心劳动力不够的问题。
我国目前的问题仍然是人口过多、资源环境压力过大的问题。
哈特曼的座机 发表于 2013-5-26 15:43
毛时代的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婴儿死亡率降低,寿命延长,加上避孕技术不普及(不像现在套套随便买),当时 ...
那么为什么不能推广避孕技术呢?政府是可以做的啊!都已经有社会学家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也提出来了,为什么不能听取人家的意见呢?还不是领导人缺乏这样的观念吗!
毛在搞计划生育前不就是没搞计划生育吗,小学生都明白的道理有的人怎么还在装傻呢
哈特曼的座机 发表于 2013-5-26 15:43
毛时代的人口增长主要原因是婴儿死亡率降低,寿命延长,加上避孕技术不普及(不像现在套套随便买),当时 ...
解放初毛仿效苏联鼓励生育,生育多的妇女被成为英雄母亲。
毛说过:“中国人口众多是件极大的好事”,官方的口号是“人多力量大!”
53年的人口是5亿8千万,4年不到多了1亿,世界上谁敢和你同步?
浆糊瓶 发表于 2013-5-26 16:16
解放初毛仿效苏联鼓励生育,生育多的妇女被成为英雄母亲。
毛说过:“中国人口众多是件极大的好事”,官 ...
这是中国人口过多的主要原因。
那些黑毛的人,良心大大的坏了。
毛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而且还有相当多的80后90后的年轻人崇拜毛主席。每到他老人家的诞辰、祭日,各大论坛、贴吧中,都会出现对他老人家的悼念贴。这足以彰显毛主席的伟大。
明空奴儿 发表于 2013-5-26 16:42
那些黑毛的人,良心大大的坏了。
毛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而且还有相当多的80后90后 ...
你说的不能改变毛所犯错误的事实。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没有当今强大的工业化中国, 还滑跃...滑坡去吧!   工业需要规模才能内循环, 这点都没搞清楚就来质疑...

87448 发表于 2013-5-26 17:44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没有当今强大的工业化中国, 还滑跃...滑坡去吧!   工业需要规模才能内循环, 这点都没搞清楚 ...


美国工业化要求过大量人口吗?目前中国工业结构调和升级整最大的困局就是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也和人口过多有关系。
87448 发表于 2013-5-26 17:44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没有当今强大的工业化中国, 还滑跃...滑坡去吧!   工业需要规模才能内循环, 这点都没搞清楚 ...


美国工业化要求过大量人口吗?目前中国工业结构调和升级整最大的困局就是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也和人口过多有关系。
明空奴儿 发表于 2013-5-26 16:42
那些黑毛的人,良心大大的坏了。
毛已经走了这么多年了,还有数以千万计的粉丝,而且还有相当多的80后90后 ...

希特勒走了更久,中国崇拜他的人也不少。还有难道粉丝多就伟大?那现在最伟大的人是李宇春或者韩庚等等
我国目前的环保困境也和过多的人口有关。
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那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低端的行业已经很难承受了,有着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国家和地区的压力。不然他们的利润将很难保证。而淘汰低端行业,则有可能造成大量的失业。
希特勒走了更久,中国崇拜他的人也不少。还有难道粉丝多就伟大?那现在最伟大的人是李宇春或者韩庚等等
希特勒、李宇春、韩庚之流能和我们伟大的毛主席相提并论吗?要知道毛泽东思想可是我党的指导思想,而且外国很多学者都在研究,是正面的、好思想。
浆糊瓶 发表于 2013-5-26 16:16
解放初毛仿效苏联鼓励生育,生育多的妇女被成为英雄母亲。
毛说过:“中国人口众多是件极大的好事”,官 ...
从目前己公开发表的材料看,毛泽东最早提出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思想,是1956年10月12日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中。他指出:“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毛泽东的这段话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提倡节育;二是提倡家庭有计划的生育,家庭的生育计划应该同国家的生产计划相配合;三是人类应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再生产。应该指出,这里所说的节育与计划生育的内涵是有所区别的。所谓节育,是指夫妻采用各种避孕方法节制生育,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计划生育,则是指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根据我国80年代宪法的解释,计划生育是指按照实际情况,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有些地区以外,提倡晚婚和节制生育,采用科学方法,有计划地安排生育。毛泽东在这段话里,不仅赞同提倡节育的做法,而且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第一人。

稍后的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要研究有计划地生育的办法”。在3月1日的会上,针对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理论的演讲,他说:“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要有一些办法。从这里不难看出,毛泽东在十分庄重而严肃的重要会议上,已经正式提出了计划生育的主张。

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不仅说明了毛泽东的战略眼光,也说明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当时整个国际社会还普遍未对世界人口膨胀作出快速反应的状况,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二、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在研究毛泽东计划生育思想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让人颇为困惑的现象,即毛泽东的论述中出现过一些前后似乎矛盾的提法。不承认或回避这个现象,不是科学的态度。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去分析,才能使人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第一,应从战略角度认识和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毛泽东关于计划生育的思想,是从战略意义上讲的,它不同于我们通常讲的计划生育政策。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既不是就人口论人口,也不涉及某种计划生育的具体模式;因此,不能片面地把它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有计划地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正如毛泽东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在这里,毛泽东的基调是控制人日增长,但是他同时又认为,计划生育并不等于减少人口,而是主张有时多生一点,有时少生一点,这样有计划地生育,波浪式地增长。

在毛泽东看来,正如社会生产必须做到计划化一样,有计划地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计划生育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计划生育,节育、避孕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计划生育、节育和避孕,这些都是要长期提倡和坚持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而对我国某地某时的人口究竟是多是少,是否需要控制增长,以及我国人口达到多少是控制限度等等问题,毛泽东认为它们是随着当时当地的人口多少、人口增殖率、群众的接受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的速度、粮食供应情况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等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人口多、生产力发展速度较慢、粮食短缺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可降低一点;在生产力发展速度较快的时候,人口出生率可再提高一些。

对于这一思想,毛泽东曾有多次表述。在1957年2月27日至3月2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他一方面提出“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一方面又在会议结束语的提纲中写到:“控制在六亿人口(控制一个时期少增长,以待条件具备,再作适当增长)。”在1958年1月28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一边说:“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一边又说:“我是赞成节育的,并且赞成有计划地生育的。”1958年7月9日,毛泽东同邵力子、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别等民主人士谈话,在谈到人口问题时,他一面说:“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可在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一面又讲:“但对计划生育,仍应实施。”

归纳以上毛泽东的论述,可以看出,在战略大局上,毛泽东是主张计划生育的;但是在具体政策措施上,譬如人口控制数量究竟是六亿合适还是八亿合适,他心里又确实没有定数,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前后不相协调的提法。

第二,应从当时中国特定的环境来分析和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中国拥有丰厚的人口资源,这是历史形成的。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面临着如何快速发展经济这一难题,也是历史造成的。人口众多,给国家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而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优势。这一点,毛泽东已经看到了,如他在1957年2月14日接见全国学联委员时指出的:“中国人多也好也坏,中国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他比较多地强调人多的优势一面。这在物质基础和科技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确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对于人多的优势一面,毛泽东早在建国前夕就有论述。他在1949年写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两段话从人的主观能动件上说明了人多的好处。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毛泽东看来,建设速度问题是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由于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化程度都很低,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总量,就必须增加劳动总量和提高劳动效率。这样,就造成了对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依赖。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现在人多一些,气势旺盛一些,”“我是不怕的,再多两亿人口,我看问题就解决了。”3月23日,他又在成都会议上陶鲁布发言时插话说:“要破除迷信,‘人多了不得了,地少了不得了’,多年来认为耕地太少,其实每人二亩五分地就够了,宣传人多,造成悲观空气,不对。应看到人多是好事,实际人口七亿五到八亿时再控制。现在还是人少,难叫农民节育……”之后,《红旗》杂志创刊号上又发表了毛泽东4月15日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文中指出:“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不难看出,在这里毛泽东不是从整个人口政策角度讲的,而是从人在生产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方面强调了人多的优势一面。

第三,应从思想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来看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前面讲到,毛泽东是计划生育思想的决策者和奠基人之一。但是,他关于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的思想,井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也出现过起伏和曲折,产生过片面性。大体上说,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以前,他是积极主张实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就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作了指示,他在讲话提纲中写道:“人口问题:三年试点,三年维护,四年普做,达到计划生育,是否可能?” 他还在讲话中指出:“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少数民族地区不要去推广,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要公开作教育,无非也是来个大鸣大放、大辩论。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13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计划生育也有希望做好。这件事也要经过大辩论,要几年试点,几年推广,几年普及。”这一时期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有三个特点:其一,强调实施计划生育;其二,指出计划生育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其三,计划生育在不同地区要有不同政策。这些宝贵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80年代中国大规模推行计划生育奠定了政策性基础。

1958年后,是毛泽东人口思想起伏最大的时期。为了依靠群众运动取得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他突出强调人多热气高、力量大,忽视了人口迅速增长的负面作用,因而在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偏差。

进入60年代,“大跃进” 的严重挫折和人口反弹造成的巨大压力,又促使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新强调计划生育工作。1960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列出了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条款,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1961年9月22日,周恩来在同外宾谈话时指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和工业区,采取节制生育,看来是有效的。节育方针应该继续下去,节育的意义不只是在经济上,而且还有精神方面。1963年9月16日至10月12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人口增长指标。1964年1月15日,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成立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兼任委员会的领导工作。1965年8月20日,毛泽东接见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时说:“天津计划生育不要钱,看来国家出了钱,实际是划得来的。”还说:“你们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后,要搞节制生育。”同年9月18日至10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计划生育的重点应当转向农村。这些情况表明,在党中央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正在走入正轨,进入大规模的实施阶段。

遗憾的是,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的正常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这个时期,虽然毛泽东的节制生育思想没有动摇,但是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失去了实施的条件和环境。国务院许多机构都被撤销。1968年11月,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被取消,全部工作人员都被下放到“五七” 干校劳动锻炼,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计划生育机构也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因此,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无秩序的生育高峰。

70年代初期,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开始重新走上正轨。这时,国内人口的总数达到八亿左右(如上述,这是毛泽东曾设想的最佳人口总量的预期目标),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们对人口膨胀的副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整个社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至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强调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1970年12月18日,他在同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谈到节育问题时说:“农村里的女人,头一个生了是个女孩,就想要个男孩子。第二个生了又是女孩……一共生了九个,都是女孩子,年龄也45岁了,只好算了。” 因此指出:“重男轻女,这个风俗要改。”1972年7月24日,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关于避孕工作,我看要送上门去。” 1975年1月,他还提出:“人口非控制不行。”

以上事实说明,只有从战略角度、从发展的角度、从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来认识毛泽东关于计划生育的论述,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节育和计划生育思想。

三、我国人口骤增的原因

首先,应该看到,我国的人口膨胀脱离不了世界人口膨胀这个大环境。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人口空前膨胀的时代,西方学界称之为“人口爆炸” 的时代。而当时整个国际社会对此却没有作出迅速反应,直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才陆续开始采取控制措施。尤其是在占世界人口 3/4的发展中地区,如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等国家,都在经历了经济和科技文化落后条件下的人口持续高增长所造成的痛苦之后,经过一番酝酿和准备,从70年代起,毅然放弃了传统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改为采取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新政策。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从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采取坚定地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客观上是顺应世界控制人口的时代潮流的。此前,我国的人口骤增,也是世界大潮的一部分。

其次,应该看到,即便是50年代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如果客观条件不成熟,仍然达不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比如印度,1952年开始实行节制生育政策,是世界上宣布实行人口控制政策最早的国家,但至今仍未控制住人口高增长的势头。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印度长期封建割据而遗留下来的种姓林立、语种繁多、宗教纷争、大家族制等,造成政令难以贯彻执行;第二,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造成多生育、多生男的风俗习惯;第三,印度政府虽然建立了一些与人口控制政策相关的机构,并拨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还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带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等,但仍然力度不够。因此,要有效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主客观条件缺一不可,片面强调哪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同样,我国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未能有效推行节育和计划生育政策,也离不开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我国人口状况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的高增长虽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提出了节育和计划生育的主张,但由于当时全社会对节育和计划生育的认识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推行节育和计划生育工作极其困难。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几千年封建旧思想的残余根深蒂固,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人们就忙着娶妻生子。第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视为我国的优势,是值得自豪的事。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以人口增长作为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的农村,人们仍然把增加劳动力作为提高生产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许多人从心底里对节育和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原因客观上给我国五六十年代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推行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也许正因如此,毛泽东在节育和计划生育问题上特别强调要尊重群众的意愿,要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他再三指出:计划生育先要多宣传,多教育,再进行试点和逐步推广,通过几年努力,然后全面铺开;计划生育要注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少的地方暂时不要搞。“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 有人一味指责毛泽东不早搞计划生育,殊不知五六十年代的主客观条件完全不同于七八十年代,七八十年代能办得到、行得通的事情,在五六十年代就不一定办得到、行得通。如果群众认识不到或接受不了的事情,即便是用行政力量强行推广,恐怕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当时陈云副总理也强调,提倡节制生育,要根据国情,注意宣传教育,尊重群众意愿。他说:“在中国社会里,节育不大好讲,不但女同志怕羞,男同志也伯羞,不好意思去买避孕工具。所以,要广泛宣传,使大家不以为羞。”

第三,把建国后我国人口骤增数亿的主要原因,完全归结为毛泽东错批了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是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的。

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我国人口骤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期间我国人口出生处于两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1953年到1957年。从战后人口增长规律看,由于建国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使人口出生率大增,死亡率下降,形成了第一次生育高峰。这次人口生育高峰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是从1962年到1972年。这次生育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自然灾害造成的三年困难时期,由于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和死亡率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从1962年下半年起发生强烈反弹,一些在困难时期推迟结婚或推迟生育的夫妇补偿性地加强了生育行为。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人口出生处于无政府状态,再次出现生育高峰。

再来看毛泽东计划生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同这两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出现,两者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一,在1958年到1960年“大跃进” 期间,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曾一度放松,错批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就发生在这个时期。1958年5月4日,政治局候补委员陈伯达在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时说:“马寅初要对他的‘新人口论’作检讨!”5月5日,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中,又不点名地批判了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报告指出:“某些学者甚至断定,农业增长的速度还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他们认为,人口多了,消费就得多,积累就不能多。”“他们只看到人是消费者,人多消费要多;而不首先看到人是生产者,人多就有可能生产得更多,积累得更多。显然,这是一种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从此,在北大以至全国,掀起了一场批判马寅初的运动。1959年在时任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兼中央理论小组组长的康生的直接插手下,对马寅初的批判又一次升级,从学术领域扩大到理论界乃至一切领域。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毛泽东直接批评或授意陈伯达、康生批评马寅初的史料。按理说,这一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应该有所增加,但是实际情况相反,这段时间我国人口出生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大幅度下降。据有关专家统计,人口出生率由1957年的34.03‰下降到1961年的18.02‰。其原因除了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带来的结果之外,还有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 搞人海战术,将大批农民抽出去修水库等等,人为造成夫妻分居。其二,在1962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这段时间,即我国人口第二次生育高峰时期。由于“大跃进”失败的教训和人口反弹造成的压力,使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开始复苏。这一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实施计划生育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对计划生育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我们对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认识不足,造成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力度不够,只在一些大中城镇进行,未在人口占多数的广大农村进行。这一时期,虽然毛泽东对计划生育开始重新认识,但是并未能阻止或推迟我国人口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到来。其三,“文化大革命” 时期,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尽可能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性转折就产生于这一时期。但由于国家的正常秩序被破坏,计划生育工作失去了实施环境,我国人口继续呈现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势头。由此可见,毛泽东计划生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对两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形成没有直接影响。

通过回顾毛泽东在建国后不同时期有关节育和计划生育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认识:毛泽东是赞成控制人口的,在实践中也积极主张和实施计划生育,他对计划生育工作想得很深,考虑也很细腻。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和主观认识的一些变化,曾使毛泽东对计划生育工作一度有所放松,但是,纵观全局,应该说毛泽东最终还是计划生育主张的坚定支持者。正是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了大规模实施的历史阶段。因此,所谓“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的说法,是一种对社会舆论的误导,不利于人们全面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新中国人口一度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


滑跃起飞2012 发表于 2013-5-26 15:41
既然是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推迟到70年代,为什么不能更早些。领导人的错误观念仍然是主要原因。
从目前己公开发表的材料看,毛泽东最早提出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思想,是1956年10月12日同南斯拉夫妇女代表团的谈话中。他指出:“过去有些人批评我们提倡节育,但是现在赞成的人多起来了。夫妇之间应该订出一个家庭计划,规定一辈子生多少孩子。这种计划应该同国家的五年计划配合起来。目前中国的人口每年净增1200万到1500万。社会的生产已经计划化了,而人类本身的生产还是处在一种无政府和无计划的状态中。我们为什么不可以对人类本身的生产也实行计划化呢?我想是可以的。我们有一位民主人士叫邵力子,他就提倡节育。”毛泽东的这段话主要有三层意思:一是提倡节育;二是提倡家庭有计划的生育,家庭的生育计划应该同国家的生产计划相配合;三是人类应该有计划地控制人口再生产。应该指出,这里所说的节育与计划生育的内涵是有所区别的。所谓节育,是指夫妻采用各种避孕方法节制生育,是计划生育的重要措施之一。所谓计划生育,则是指有计划地生育子女。根据我国80年代宪法的解释,计划生育是指按照实际情况,除人口稀少的少数民族地区和有些地区以外,提倡晚婚和节制生育,采用科学方法,有计划地安排生育。毛泽东在这段话里,不仅赞同提倡节育的做法,而且提出了计划生育的思想。可以说,他是党和国家领导人中提出计划生育思想的第一人。

稍后的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强调:“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要研究有计划地生育的办法”。在3月1日的会上,针对马寅初关于人口控制理论的演讲,他说:“这个问题很值得研究,政府应该设机关,还要有一些办法。从这里不难看出,毛泽东在十分庄重而严肃的重要会议上,已经正式提出了计划生育的主张。

毛泽东在50年代中期就开始提倡计划生育,不仅说明了毛泽东的战略眼光,也说明善于接受新思想、新事物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我国人口问题的重视程度。相对于当时整个国际社会还普遍未对世界人口膨胀作出快速反应的状况,这是多么难能可贵!

二、如何正确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在研究毛泽东计划生育思想的过程中,存在一个让人颇为困惑的现象,即毛泽东的论述中出现过一些前后似乎矛盾的提法。不承认或回避这个现象,不是科学的态度。只有客观地、科学地去分析,才能使人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第一,应从战略角度认识和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毛泽东关于计划生育的思想,是从战略意义上讲的,它不同于我们通常讲的计划生育政策。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既不是就人口论人口,也不涉及某种计划生育的具体模式;因此,不能片面地把它理解为一般意义上的有计划地限制人口增长的政策。正如毛泽东1957年3月1日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的那样:“总而言之,人类要自己控制自己;有时候使他能够增加一点,有时候使他能够停顿一下,有时候减少一点,波浪式前进,实现有计划的生育。”在这里,毛泽东的基调是控制人日增长,但是他同时又认为,计划生育并不等于减少人口,而是主张有时多生一点,有时少生一点,这样有计划地生育,波浪式地增长。

在毛泽东看来,正如社会生产必须做到计划化一样,有计划地进行人类自身的生产即计划生育是非常必要的。为了实现计划生育,节育、避孕作为一种手段、一种措施,也是非常必要的。因此,计划生育、节育和避孕,这些都是要长期提倡和坚持的,是具有战略意义的。而对我国某地某时的人口究竟是多是少,是否需要控制增长,以及我国人口达到多少是控制限度等等问题,毛泽东认为它们是随着当时当地的人口多少、人口增殖率、群众的接受程度和生产力发展的速度、粮食供应情况以及国际国内环境等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在人口多、生产力发展速度较慢、粮食短缺的地区,人口出生率可降低一点;在生产力发展速度较快的时候,人口出生率可再提高一些。

对于这一思想,毛泽东曾有多次表述。在1957年2月27日至3月2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一次(扩大)会议上,他一方面提出“要提倡节育,要有计划地生育”;一方面又在会议结束语的提纲中写到:“控制在六亿人口(控制一个时期少增长,以待条件具备,再作适当增长)。”在1958年1月28日召开的最高国务会议第十四次会议上,毛泽东一边说:“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我说现在还是人多好”;一边又说:“我是赞成节育的,并且赞成有计划地生育的。”1958年7月9日,毛泽东同邵力子、陈叔通、黄炎培、章士钊别等民主人士谈话,在谈到人口问题时,他一面说:“人口问题,目前还不严重,可在达到八亿时再讲人口过多”;一面又讲:“但对计划生育,仍应实施。”

归纳以上毛泽东的论述,可以看出,在战略大局上,毛泽东是主张计划生育的;但是在具体政策措施上,譬如人口控制数量究竟是六亿合适还是八亿合适,他心里又确实没有定数,所以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前后不相协调的提法。

第二,应从当时中国特定的环境来分析和理解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中国拥有丰厚的人口资源,这是历史形成的。在五六十年代的中国,面临着如何快速发展经济这一难题,也是历史造成的。人口众多,给国家的发展造成巨大压力,而换个角度看,这也是一种优势。这一点,毛泽东已经看到了,如他在1957年2月14日接见全国学联委员时指出的:“中国人多也好也坏,中国的好处是人多,坏处也是人多。”并且在一定时期内,他比较多地强调人多的优势一面。这在物质基础和科技水平十分落后的情况下,确曾起过积极的作用。

对于人多的优势一面,毛泽东早在建国前夕就有论述。他在1949年写的《唯心历史观的破产》一文中指出:“中国人口众多是一件极大的好事。再增加多少倍人口也完全有办法,这办法就是生产。”“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在共产党领导下,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也可以造出来。”这两段话从人的主观能动件上说明了人多的好处。中国进人社会主义社会以后,在毛泽东看来,建设速度问题是一个突出的政治问题。由于中国的科技水平和工业化程度都很低,要想在短时间内提高生产总量,就必须增加劳动总量和提高劳动效率。这样,就造成了对人口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依赖。1958年1月28日,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指出:“现在人多一些,气势旺盛一些,”“我是不怕的,再多两亿人口,我看问题就解决了。”3月23日,他又在成都会议上陶鲁布发言时插话说:“要破除迷信,‘人多了不得了,地少了不得了’,多年来认为耕地太少,其实每人二亩五分地就够了,宣传人多,造成悲观空气,不对。应看到人多是好事,实际人口七亿五到八亿时再控制。现在还是人少,难叫农民节育……”之后,《红旗》杂志创刊号上又发表了毛泽东4月15日写的《介绍一个合作社》,文中指出:“除了党的领导之外,六亿人口是一个决定的因素。人多议论多,热气高,干劲大。” 不难看出,在这里毛泽东不是从整个人口政策角度讲的,而是从人在生产建设中的主体地位方面强调了人多的优势一面。

第三,应从思想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来看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

前面讲到,毛泽东是计划生育思想的决策者和奠基人之一。但是,他关于计划生育和控制人口的思想,井不是一成不变的,其中也出现过起伏和曲折,产生过片面性。大体上说,在1958年发动“大跃进”以前,他是积极主张实行比较严格的计划生育政策的。

1957年10月9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届三中全会上就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方法和步骤作了指示,他在讲话提纲中写道:“人口问题:三年试点,三年维护,四年普做,达到计划生育,是否可能?” 他还在讲话中指出:“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少数民族地区不要去推广,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要公开作教育,无非也是来个大鸣大放、大辩论。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13日,毛泽东又在最高国务会议第十三次会议上指出:“计划生育也有希望做好。这件事也要经过大辩论,要几年试点,几年推广,几年普及。”这一时期毛泽东的人口思想有三个特点:其一,强调实施计划生育;其二,指出计划生育要分阶段、有步骤地进行;其三,计划生育在不同地区要有不同政策。这些宝贵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为80年代中国大规模推行计划生育奠定了政策性基础。

1958年后,是毛泽东人口思想起伏最大的时期。为了依靠群众运动取得经济增长的高速度,他突出强调人多热气高、力量大,忽视了人口迅速增长的负面作用,因而在实践中产生了严重的偏差。

进入60年代,“大跃进” 的严重挫折和人口反弹造成的巨大压力,又促使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重新强调计划生育工作。1960年4月,在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上通过的、毛泽东主持制定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列出了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条款,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地区以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方,宣传和推广节制生育,提倡有计划地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较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就业的机会。”1961年9月22日,周恩来在同外宾谈话时指出: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和工业区,采取节制生育,看来是有效的。节育方针应该继续下去,节育的意义不只是在经济上,而且还有精神方面。1963年9月16日至10月12日,在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的第二次城市工作会议上,第一次提出了城市人口增长指标。1964年1月15日,国务院召集有关部门开会,研究成立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国务院秘书长周荣鑫兼任委员会的领导工作。1965年8月20日,毛泽东接见卫生部部长钱信忠时说:“天津计划生育不要钱,看来国家出了钱,实际是划得来的。”还说:“你们开展农村卫生工作后,要搞节制生育。”同年9月18日至10月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工作会议提出,计划生育的重点应当转向农村。这些情况表明,在党中央的有力推动下,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正在走入正轨,进入大规模的实施阶段。

遗憾的是,1966年爆发“文化大革命”,党和国家的正常秩序遭到严重破坏。这个时期,虽然毛泽东的节制生育思想没有动摇,但是计划生育工作已经失去了实施的条件和环境。国务院许多机构都被撤销。1968年11月,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被取消,全部工作人员都被下放到“五七” 干校劳动锻炼,各省、直辖市、自治区的计划生育机构也不能正常开展工作。因此,这一时期,形成了一个无秩序的生育高峰。

70年代初期,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开始重新走上正轨。这时,国内人口的总数达到八亿左右(如上述,这是毛泽东曾设想的最佳人口总量的预期目标),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压力,使人们对人口膨胀的副作用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整个社会对计划生育工作的理解和支持程度也大大提高了。我国的计划生育工作至此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在这个时期,毛泽东对计划生育工作的强调程度超过了以往任何一个时期。1970年12月18日,他在同美国友人埃德加•斯诺谈到节育问题时说:“农村里的女人,头一个生了是个女孩,就想要个男孩子。第二个生了又是女孩……一共生了九个,都是女孩子,年龄也45岁了,只好算了。” 因此指出:“重男轻女,这个风俗要改。”1972年7月24日,他在一次谈话中指出:“关于避孕工作,我看要送上门去。” 1975年1月,他还提出:“人口非控制不行。”

以上事实说明,只有从战略角度、从发展的角度、从当时国际国内的环境来认识毛泽东关于计划生育的论述,才能比较全面、准确地理解毛泽东的节育和计划生育思想。

三、我国人口骤增的原因

首先,应该看到,我国的人口膨胀脱离不了世界人口膨胀这个大环境。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世界人口空前膨胀的时代,西方学界称之为“人口爆炸” 的时代。而当时整个国际社会对此却没有作出迅速反应,直到20世纪70年代,各国才陆续开始采取控制措施。尤其是在占世界人口 3/4的发展中地区,如泰国、菲律宾、印度尼西亚、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墨西哥、巴西等国家,都在经历了经济和科技文化落后条件下的人口持续高增长所造成的痛苦之后,经过一番酝酿和准备,从70年代起,毅然放弃了传统的鼓励人口增长的政策,改为采取节制生育、控制人口增长的新政策。在这种形势下,中国作为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从70年代开始推行计划生育,采取坚定地控制人口增长的政策,客观上是顺应世界控制人口的时代潮流的。此前,我国的人口骤增,也是世界大潮的一部分。

其次,应该看到,即便是50年代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如果客观条件不成熟,仍然达不到控制人口增长的目的。比如印度,1952年开始实行节制生育政策,是世界上宣布实行人口控制政策最早的国家,但至今仍未控制住人口高增长的势头。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印度长期封建割据而遗留下来的种姓林立、语种繁多、宗教纷争、大家族制等,造成政令难以贯彻执行;第二,传统的重男轻女思想根深蒂固,造成多生育、多生男的风俗习惯;第三,印度政府虽然建立了一些与人口控制政策相关的机构,并拨有一定数量的资金从事计划生育工作,还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带强制性的法律法规等,但仍然力度不够。因此,要有效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主客观条件缺一不可,片面强调哪个方面都是不正确的。

同样,我国50年代中后期至60年代,未能有效推行节育和计划生育政策,也离不开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从我国人口状况看,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口的高增长虽然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并提出了节育和计划生育的主张,但由于当时全社会对节育和计划生育的认识非常有限,特别是在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村,推行节育和计划生育工作极其困难。分析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几千年封建旧思想的残余根深蒂固,只要经济条件许可,人们就忙着娶妻生子。第二,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地大物博、人口众多视为我国的优势,是值得自豪的事。中国历史上的繁荣时期,如贞观之治、康乾盛世,都是以人口增长作为兴盛的一个重要标志。第三,在生产力水平还很低下的农村,人们仍然把增加劳动力作为提高生产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因此,许多人从心底里对节育和计划生育政策有着强烈的抵触情绪。这些原因客观上给我国五六十年代节育和计划生育的推行工作造成很大困难。也许正因如此,毛泽东在节育和计划生育问题上特别强调要尊重群众的意愿,要考虑群众的接受程度。他再三指出:计划生育先要多宣传,多教育,再进行试点和逐步推广,通过几年努力,然后全面铺开;计划生育要注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和人少的地方暂时不要搞。“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 有人一味指责毛泽东不早搞计划生育,殊不知五六十年代的主客观条件完全不同于七八十年代,七八十年代能办得到、行得通的事情,在五六十年代就不一定办得到、行得通。如果群众认识不到或接受不了的事情,即便是用行政力量强行推广,恐怕结果也只能是适得其反。当时陈云副总理也强调,提倡节制生育,要根据国情,注意宣传教育,尊重群众意愿。他说:“在中国社会里,节育不大好讲,不但女同志怕羞,男同志也伯羞,不好意思去买避孕工具。所以,要广泛宣传,使大家不以为羞。”

第三,把建国后我国人口骤增数亿的主要原因,完全归结为毛泽东错批了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这种说法过于简单化,是缺乏充分的事实根据的。

从人口学的角度来说,我国人口骤增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这期间我国人口出生处于两次生育高峰。第一次是1953年到1957年。从战后人口增长规律看,由于建国后人民生活安定、经济恢复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使人口出生率大增,死亡率下降,形成了第一次生育高峰。这次人口生育高峰是不可避免的。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是从1962年到1972年。这次生育高峰出现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在自然灾害造成的三年困难时期,由于人口出生率的大幅度下降和死亡率的提高,使人口出生率从1962年下半年起发生强烈反弹,一些在困难时期推迟结婚或推迟生育的夫妇补偿性地加强了生育行为。二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使人口出生处于无政府状态,再次出现生育高峰。

再来看毛泽东计划生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同这两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出现,两者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其一,在1958年到1960年“大跃进” 期间,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曾一度放松,错批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就发生在这个时期。1958年5月4日,政治局候补委员陈伯达在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大会上讲话时说:“马寅初要对他的‘新人口论’作检讨!”5月5日,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工作报告中,又不点名地批判了马寅初和他的“新人口论”,报告指出:“某些学者甚至断定,农业增长的速度还赶不上人口增长的速度。他们认为,人口多了,消费就得多,积累就不能多。”“他们只看到人是消费者,人多消费要多;而不首先看到人是生产者,人多就有可能生产得更多,积累得更多。显然,这是一种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从此,在北大以至全国,掀起了一场批判马寅初的运动。1959年在时任中央文教小组副组长兼中央理论小组组长的康生的直接插手下,对马寅初的批判又一次升级,从学术领域扩大到理论界乃至一切领域。但迄今为止,尚未发现毛泽东直接批评或授意陈伯达、康生批评马寅初的史料。按理说,这一时期的人口出生率应该有所增加,但是实际情况相反,这段时间我国人口出生率不但没有上升,反而大幅度下降。据有关专家统计,人口出生率由1957年的34.03‰下降到1961年的18.02‰。其原因除了三年自然灾害造成的经济困难带来的结果之外,还有1958年开始的“大跃进” 搞人海战术,将大批农民抽出去修水库等等,人为造成夫妻分居。其二,在1962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之前这段时间,即我国人口第二次生育高峰时期。由于“大跃进”失败的教训和人口反弹造成的压力,使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开始复苏。这一时期,党中央和国务院为实施计划生育做了大量工作,成立了国务院计划生育委员会。但由于当时社会上对计划生育认识的局限性,以及我们对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到来认识不足,造成计划生育工作实施力度不够,只在一些大中城镇进行,未在人口占多数的广大农村进行。这一时期,虽然毛泽东对计划生育开始重新认识,但是并未能阻止或推迟我国人口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到来。其三,“文化大革命” 时期,毛泽东的计划生育思想不但没有改变,而且尽可能加大了计划生育工作的力度;计划生育工作的历史性转折就产生于这一时期。但由于国家的正常秩序被破坏,计划生育工作失去了实施环境,我国人口继续呈现第二次生育高峰的势头。由此可见,毛泽东计划生育思想的发展变化对两次人口生育高峰的形成没有直接影响。

通过回顾毛泽东在建国后不同时期有关节育和计划生育的论述,可以得出这样的基本认识:毛泽东是赞成控制人口的,在实践中也积极主张和实施计划生育,他对计划生育工作想得很深,考虑也很细腻。虽然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客观情况和主观认识的一些变化,曾使毛泽东对计划生育工作一度有所放松,但是,纵观全局,应该说毛泽东最终还是计划生育主张的坚定支持者。正是在他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计划生育工作步入了大规模实施的历史阶段。因此,所谓“错批一人,误增三亿” 的说法,是一种对社会舆论的误导,不利于人们全面地、客观地、实事求是地认识和把握新中国人口一度迅猛增长的根本原因。


你说的不能改变毛所犯错误的事实。
毛有错,但是毛泽东思想没错,毛泽东思想是精华,我们所追求的是毛泽东思想。
滑跃起飞2012 发表于 2013-5-26 15:41
既然是应该做的事情,为什么要推迟到70年代,为什么不能更早些。领导人的错误观念仍然是主要原因。
1、新中国建立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人民生活条件和医疗卫生状况的逐步改善,人口增长迅速,到1955年全国人口已超过6亿。这引起了毛泽东和党中央领导人的重视,中共中央1955年1月批准了卫生部《关于节育问题的报告》,并第一次以正式文件形式发出了《关于控制人口问题的指示》。

  2、1956年,毛泽东主持制订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除少数民族地区外,在一切人口稠密的地区,宣传和推广计划生育,提倡有计划的生育子女,使家庭避免过重的生活负担,使子女受到良好的教育,并且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这一认识在党的八大有关决议中得体现,“生育方面加以适当控制”的人口政策第一次被纳入发展国民经济的五年计划。

  3、1957年10月,毛泽东在党的八届三中全会上谈到人口问题时说:“计划生育,也来个十年规划。少数民族地区不要去推广,人少的地方也不要去推广。就是在人口多的地方,也要进行试点,逐步推广,逐步达到普遍计划生育。计划生育,要公开作教育,无非也是来个大鸣大放、大辩论。人类在生育上头完全是无政府状态,自己不能控制自己。将来要做到完全有计划的生育,没有一个社会力量,不是大家同意,不是大家一起来做,那是不行的。”;“计划生育也有希望做好。这件事也要经过大辩论,要几年试点,几年推广,几年普及。”(《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471页、495页)

  4、1962年,国务院成立了毛泽东在1957年曾设想的机构——计划生育办公室。12月,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认真提倡计划生育的通知》,明确指出:“在城市和人口稠密的农村提倡计划生育,适当控制人口自然增长率,使生育从完全无计划的状态逐渐走向有计划状态,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既定政策。”这个通知还要求做好宣传工作和技术工作。1965年1月,毛泽东在同斯诺谈话中说,国家对计划生育给一定投资,出些钱保护生产力是合算的。

  5、在文化大革命初期,由于人民生活水平和农村医疗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使得在人口1966-1971年六年中,净增1.22亿。

  6、1973年,国务院成立了计划生育领导小组和计划生育办公室,各地区各基层单位也陆续开始建立计划生育机构,国务院提出了“四五”期间人口增长计划,这是我国第一个人口增长计划。在毛泽东的建议下,周恩来提出:“计划生育属于国家计划范围,不是卫生问题,而是计划问题。你连人口增长都计划不好,还搞什么国家计划?”(参见1982年6月2日《人民日报》)

  7、1973年12月,全国第一次计划生育工作汇报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贯彻了毛泽东提出的避孕药具一律免费并送货上门的要求,提出“晚、稀、少”的宣传口号,并针对不同地方不同情况作了具体部署。

  8、1974年底,已届耄耋之年的毛泽东在国家计委《关于1975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上作了“人口非控制不可”的批示,再次强调了人口控制对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在毛泽东、周恩来的努力下,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逐年下降。到1977年净增人口从1971年的1950多万减少到1100万,6年中少增加了3100多万人,自然增长率下降了11.3%。70年代人口平均增长率比50年代和60年代减少了3.1个千分点,揭开了我国人口工作新的一页(参见《党和国家领导人谈计划生育[50-70年代]》中国人口出版社1997年版)。



我国贫富收入差距也和产业结构有关,最低端的产业和最高端的产业在我国都存在,高端行业的收入和低端行业的巨大差距也导致了劳动者收入的巨大差距。高端地区的收入和低端行业地区收入也导致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我国贫富收入差距也和产业结构有关,最低端的产业和最高端的产业在我国都存在,高端行业的收入和低端行业的巨大差距也导致了劳动者收入的巨大差距。高端地区的收入和低端行业地区收入也导致地区之间的巨大差距,这是市场竞争的结果。
滑跃起飞2012 发表于 2013-5-26 17:46
美国工业化要求过大量人口吗?目前中国工业结构调和升级整最大的困局就是人口,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存在 ...
美国工业化的现实环境能和中国比吗? 美国是在各种国际封锁中成长的吗? 美国工业化的时候有航天工业和原子能工业以及遗传工程学吗?
87448 发表于 2013-5-26 18:01
美国工业化的现实环境能和中国比吗? 美国是在各种国际封锁中成长的吗? 美国工业化的时候有航天工业和原子 ...
为什么被封锁,你领导人是怎样做的,为什么不打破封锁!
滑跃起飞2012 发表于 2013-5-26 17:55
随着人工成本的上升,那些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尤其是低端的行业已经很难承受了,有着将资本转移到国外劳 ...
没有大量的人口怎么能够承接全世界的中低端工业?没有中低端工业利润, 拿什么来支撑发展高端工业? 立锥之地都没有, 空口说说容易.

现在沿海地区发愁的不是工人多, 是用工难问题, 根本招不到人.


还内循环呢!50年代工业化是通过掠夺农民利益,最大限度压低农民的消费的方法来搞工业化的。你知道一平二调吗?向农民征粮换取外汇来搞工业化。采用高积累、低消费来工业化,这才是建国前30年的工业化的实质。你经历过配给制和票证时代吗?80年代还有粮食定量呢!

还内循环呢!50年代工业化是通过掠夺农民利益,最大限度压低农民的消费的方法来搞工业化的。你知道一平二调吗?向农民征粮换取外汇来搞工业化。采用高积累、低消费来工业化,这才是建国前30年的工业化的实质。你经历过配给制和票证时代吗?80年代还有粮食定量呢!
87448 发表于 2013-5-26 18:07
没有大量的人口怎么能够承接全世界的中低端工业?没有中低端工业利润, 拿什么来支撑发展高端工业? 立锥之地 ...
招不到人不是因为没有人,是因为工资低,不愿意干。但是工资过高,企业利润减少,企业也不愿意干。
87448 发表于 2013-5-26 18:07
没有大量的人口怎么能够承接全世界的中低端工业?没有中低端工业利润, 拿什么来支撑发展高端工业? 立锥之地 ...
没有工人可以输入劳动力,让外国人做低端。
滑跃起飞2012 发表于 2013-5-26 18:04
为什么被封锁,你领导人是怎样做的,为什么不打破封锁!
请参见巴黎统筹委员会的成立. 多看看书有好处的. 当然了, 你接手国民党的外债和对外协定也可以继续发展到台日的程度, 能有现在独立的工业体系?

建国六十几年来就是一个白手起家依靠农业逐步建立起重工业基础, 然后承接全世界中低端工业, 最后升级高端工业的过程. 没有足够的人口, 许多工业门类根本无法建立循环体系. 没搞过理工的人或许无法理解. 要按马寅初的搞法, 就没有后来进入WTO洗牌世界工业格局的实力了. 一个普通的社会科学家能有政治家的眼光?

可以说老毛的人口政策为中国进入WTO承接世界工业转移奠定了坚实基础. 依靠这个过程才有当今的工业化中国.


再说,我也没有说人口越少越好,但是目前我们的困境是人口过多。今年600多万大学生将会有多少人失业呢?等着瞧吧。

再说,我也没有说人口越少越好,但是目前我们的困境是人口过多。今年600多万大学生将会有多少人失业呢?等着瞧吧。
六、七十年代是最顶峰的生育高潮,这正是wg期间无政府状态形成的。来自: Android客户端
滑跃起飞2012 发表于 2013-5-26 18:08
还内循环呢!50年代工业化是通过掠夺农民利益,最大限度压低农民的消费的方法来搞工业化的。你知道一平二调 ...
建立工业化的本钱就来自农业, 这我知道, 我还吃过配给粮, 要不找个全国粮票给你看看? 没有农业付出代价, 谁给你建立工业体系的资本? 你试试看.  招不到人当然是因为缺少人, 具体可去参考每年人口出生数量, 推算近30年每年新就业人口数.

让外国人做低端? 你凭什么做二手倒卖生意?
87448 发表于 2013-5-26 18:01

美国工业化的现实环境能和中国比吗? 美国是在各种国际封锁中成长的吗? 美国工业化的时候有航天工业和原子能工业以及遗传工程学吗?
美帝还真是在欧洲封锁中牛叉起来的。封锁就是动力。知道五月花号和中国皇后号吗?美帝第一桶金也是在兔子这挖的来自: 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