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集粹:反思高中生雇凶杀亲 李嘉诚"退而不忧"的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0:18:19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523/c1003-21590374.html  2013年05月23日14:4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每日电讯:城市规划何以“官花民钱不心疼”

     一些地方政府对这种“瞎折腾”习以为常,并美其名曰“规划调整”,可老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市政设施建设花的都是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民间有种说法是“崽花爷钱不心疼”,而一些政府部门及官员花起老百姓的钱来,比“崽花爷钱”更加不心疼,老百姓除了唉声叹气只能干瞪眼。

     西安晚报:“报复性检修”是对依法听证的公然破坏

     鬼魅似的报复性检修,明目张胆的安全威胁,其指向都不言自明。作为业主代表,以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投了反对票,结果便招致了无以逃避的打击和报复。在彪悍的商业资本面前,个人的权利显得如此的弱小而无助。以检修为名的报复,跟以开发为名的强拆,在手法上如出一辙。

     广州日报:“破案GDP”担不起“叔侄冤案”全部责任

     对“叔侄冤案”,浙江高院负责人认为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其中,破案考核指标设计需科学合理,不应以“破案GDP”为目的。应该铭记,一个人能不能定罪,案件有没有最终告破,要靠证据说话。

     长江日报:“车爷”政委放高利贷,真的既不违法也不违规吗?

     梁政委对于相关举报不仅非常坦然,还主动提及愿意公开财产,这其中,愈是坦然,越让人疑惑。如吴英案,民间借贷在当地曾经泛滥到“全面参与”的地步,政府官员、银行职员等权力在握的人疯狂地借此牟利,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难道官员借高利贷牟利真的既不违法也不违规吗?

     华西都市报:回应公众质疑,勿要以“大词”压人

     任何事,只要清清白白,一目了然,猜忌非议也就无所依凭。可有些人却懒得厘清其中真义,动辄上纲上线,殊不知这样的偷懒的标签化做法,不但无益于理性讨论,反而助推网上一些不理智情绪,比如“湖南官员斥举报者没脑:很多网民有仇官仇富心态。”

     燕赵晚报:同仁堂“按说明服用安全”是一种傲慢

     同仁堂的言论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些食品企业的说法,含添加剂的未必不安全,安全的未必高质量等等。正如网友所言,这是保密处方的政策给惯得。面对香港卫生署的高调,咱们的相关部门能不能在推销板蓝根、支持真气运行学外起一点本应有的监管作用呢?

     新华社:莫把申办世界杯当“意淫”

     张吉龙每每被人提起总和世界杯联系在一起,2002年世界杯抽签时如此,如今增补为国际足联执委后也是如此。但如果把张吉龙增补为国际足联执委同增加了中国申办世界杯的胜算联系在一起,只能是一种“意淫”,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张吉龙入“执”,更需要鞭策中国足球管理机构制定统筹发展战略。

     北青报:对高中生雇凶杀亲案的文化省思

     在物质并不匮乏的今时,家长对孩子的付出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供养和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拿出时间精力来陪伴、引导,让其在诱惑重重、歧路条条的成长之旅上不要迷失方向,走向岔道。

     新京报:李嘉诚“退而不忧”的底气

     李嘉诚如此自信表态“退而不忧”,并不全是出于安抚长和系股民,而是他早已启动了接班人培养计划,并且已对财产分配作了精心的安排,以确保在其全身退出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时,长和系仍能稳健发展,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京华时报:出租车调价听证会莫负“旁听热”

     正如有消费者代表所认为的“其实涨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有消费者代表所讲的“近期做完出租车行业调研后,才发现此前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了”,这表明很多事情原本需要充分的沟通交流,才能形成共识,听证会就是为实现这种沟通提供的一个制度平台。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523/c1003-21590374.html  2013年05月23日14:40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每日电讯:城市规划何以“官花民钱不心疼”

     一些地方政府对这种“瞎折腾”习以为常,并美其名曰“规划调整”,可老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头。市政设施建设花的都是财政资金,每一分钱都来自纳税人。民间有种说法是“崽花爷钱不心疼”,而一些政府部门及官员花起老百姓的钱来,比“崽花爷钱”更加不心疼,老百姓除了唉声叹气只能干瞪眼。

     西安晚报:“报复性检修”是对依法听证的公然破坏

     鬼魅似的报复性检修,明目张胆的安全威胁,其指向都不言自明。作为业主代表,以维护公共利益的角度,对项目规划设计方案投了反对票,结果便招致了无以逃避的打击和报复。在彪悍的商业资本面前,个人的权利显得如此的弱小而无助。以检修为名的报复,跟以开发为名的强拆,在手法上如出一辙。

     广州日报:“破案GDP”担不起“叔侄冤案”全部责任

     对“叔侄冤案”,浙江高院负责人认为要从五个方面进行反思。其中,破案考核指标设计需科学合理,不应以“破案GDP”为目的。应该铭记,一个人能不能定罪,案件有没有最终告破,要靠证据说话。

     长江日报:“车爷”政委放高利贷,真的既不违法也不违规吗?

     梁政委对于相关举报不仅非常坦然,还主动提及愿意公开财产,这其中,愈是坦然,越让人疑惑。如吴英案,民间借贷在当地曾经泛滥到“全面参与”的地步,政府官员、银行职员等权力在握的人疯狂地借此牟利,更早已不是什么秘密。难道官员借高利贷牟利真的既不违法也不违规吗?

     华西都市报:回应公众质疑,勿要以“大词”压人

     任何事,只要清清白白,一目了然,猜忌非议也就无所依凭。可有些人却懒得厘清其中真义,动辄上纲上线,殊不知这样的偷懒的标签化做法,不但无益于理性讨论,反而助推网上一些不理智情绪,比如“湖南官员斥举报者没脑:很多网民有仇官仇富心态。”

     燕赵晚报:同仁堂“按说明服用安全”是一种傲慢

     同仁堂的言论不禁让人想起了一些食品企业的说法,含添加剂的未必不安全,安全的未必高质量等等。正如网友所言,这是保密处方的政策给惯得。面对香港卫生署的高调,咱们的相关部门能不能在推销板蓝根、支持真气运行学外起一点本应有的监管作用呢?

     新华社:莫把申办世界杯当“意淫”

     张吉龙每每被人提起总和世界杯联系在一起,2002年世界杯抽签时如此,如今增补为国际足联执委后也是如此。但如果把张吉龙增补为国际足联执委同增加了中国申办世界杯的胜算联系在一起,只能是一种“意淫”,我们需要理性对待张吉龙入“执”,更需要鞭策中国足球管理机构制定统筹发展战略。

     北青报:对高中生雇凶杀亲案的文化省思

     在物质并不匮乏的今时,家长对孩子的付出绝不能仅仅满足于物质供养和严格要求,更重要的是拿出时间精力来陪伴、引导,让其在诱惑重重、歧路条条的成长之旅上不要迷失方向,走向岔道。

     新京报:李嘉诚“退而不忧”的底气

     李嘉诚如此自信表态“退而不忧”,并不全是出于安抚长和系股民,而是他早已启动了接班人培养计划,并且已对财产分配作了精心的安排,以确保在其全身退出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时,长和系仍能稳健发展,而不是陷入无休止的内斗之中。

     京华时报:出租车调价听证会莫负“旁听热”

     正如有消费者代表所认为的“其实涨价并不能完全解决问题”,还有消费者代表所讲的“近期做完出租车行业调研后,才发现此前自己想得有些简单了”,这表明很多事情原本需要充分的沟通交流,才能形成共识,听证会就是为实现这种沟通提供的一个制度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