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再曝31批次镉大米 地头到餐桌少有检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2 05:50:46
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3-05/22/c_124748088.htm  2013年05月22日 14:28:58 来源: 法制晚报
    广州要求大米上架须出示镉检测报告 媒体调查湖南产地 全产业链少有重金属检测

  针对日前媒体报道湖南问题大米流入广东省的问题,广东省质监局、工商局、粮食局等部门开展了大米专项检查行动,对大米获证生产企业、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粮库等进行了抽检,全面摸查了大米加工、流通、储备等各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今天凌晨,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其官网公布了抽查结果不合格大米名单,省质监局共查出镉超标大米11批次,省工商局查出镉超标大米20批次。合格率均超过90%。

  法晚记者发现,在广东省食安办公布的抽检31个批次的不合格大米中,有14个批次来自于湖南。其中镉含量从0.26毫克/公斤到0.93毫克/公斤不等。其中镉含量超标最严重的是产自湖南省株洲县春风大米厂的“金优香米”,每公斤大米中镉含量达到0.93毫克。

  此外,广州市昨日部署研究米及米制品监管措施,要求广州市范围内米和米制品必须出具镉的检测合格报告,才能上架经营或使用。

  监管措施

  广东排查镉大米 31批次超标

  据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介绍,近日,广东省质监局组织对全省618家(目前全省共有729家大米获证生产加工企业,其中111家停产)大米生产加工企业成品库房中的大米产品进行抽样,开展重金属镉含量项目的检验。

  此次共抽检大米成品762批次,合格751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为98.6%,不合格大米成品原料来自外省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广东省工商局共组织抽检大米342批次,其中重金属镉含量项目合格322批次,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为94.2%,不合格大米来自外省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广东省粮食局组织对库存粮食进行抽样检验,全省共抽样473批次,重金属镉含量等卫生指标全部合格。

  广州大米上架 须有镉合格报告

  昨日,广州市食安委召开会议,研究米及米制品监管措施。

  广州市要求,对餐饮环节查获的问题大米要全部下架封存,查清来源,依法处理。严防问题大米流回市场,确保市民饮食安全。

  为确保广州市大米供应安全,广州市范围内米和米制品必须出具镉的检测合格报告,才能上架经营或使用。生产经营者对未经检测的米和米制品要主动送检,未能出具合格报告的一律作下架处理。

  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制度,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米和米制品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确保来源清晰、可追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坚决落实大米等重点食品品种的风险监测和评估,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来源并及时预警,提高事前防范能力。

  进一步强化信息发布机制。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及时公布食品监管的检测、评估和处理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

  标准之争

  国标根据国人饮食结构而定

  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应用广泛,我们平时用的锌-镉充电电池中就含有镉。可是,大米中为什么会有重金属镉呢?

  即将于6月1日实施的我国国家标准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大米中镉的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公斤,这与欧盟的标准是一致的;而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则规定大米中镉的含量不得超过0.4毫克/公斤。

  相比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0.4毫克,我国标准更严格一些。但到底是不是镉限量在0.2毫克/公斤范围之内就算安全?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吴永宁表示,各国标准规定的食品污染物种类、食品类别和限量值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代表孰优孰劣,与很多公众的印象相反,我国许多重点领域的有些标准是严于国际标准的。

  标准不一致是由于饮食结构不一样,大米是我国居民膳食镉的主要来源,控制大米镉含量几乎能控制我国居民二分之一的镉膳食暴露。因此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保护我国居民健康,才把大米镉含量的标准制定得更为严格。

  吴永宁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日常吃的大米中镉含量的水平普遍在0.05毫克/公斤,那么偶尔吃一次含量0.4毫克/公斤的大米不会对健康产生很大影响。但如果一个地区的人长期吃镉含量为0.2毫克/公斤的大米就要对其进行健康风险监护。

  有色金属开发 难辞其咎

  对于大米中镉的来源,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尹丽辉认为,镉超标和产地、重金属污染有着直接的关系。

  尹丽辉表示,因为湖南本身是鱼米之乡,也是农业大省,另外湖南也是有色金属之乡,这两个东西合并在一起,就形成了湖南农业产地的背景。有色金属的开发带来了污染,特别是湘江流域这一带,这也是一个现实。

  吴永宁对记者说,湖南的大米镉超标严重,主要是来自于渠道性的污染,比如采矿、冶炼造成的环境污染,导致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于环境中。

  据了解,早在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六个地区(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的县级以上市场中,随机采购大米样品91个,结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研究还表明,中国稻米重金属污染以南方籼米为主,尤以湖南、江西等省份最为严重。

  潘根兴表示,大米镉超标的关键在环境污染,取决于两个因素:土壤和品种。比如说,受污染严重的酸性土壤如果种植超级杂交稻,就会比常规稻更容易吸收金属镉。

  今年3月,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主要是农药残留、非法添加以及生物毒素、重金属污染。

  农业部

  农药致农业面源

  污染加剧

  今天上午,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一些地方过分依赖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

  近期,镉超标大米事件引起了社会对于农产品特别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安全及农田污染问题的关注。

  产地调查

  从地头到餐桌 少有重金属检测

  据央视报道,自镉超标事件以来,湖南大米在广东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市民不买了,市场不进货了,而湖南的粮食加工和加工流通企业则开始出现大米滞销。

  大米销售不出去,价格一路下跌,米商不敢跟农民签来年的订单,许多种水稻的农民也只能眼看着几十吨的稻谷就这样堆积在仓库里。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在全国产粮大县湖南攸县等地采访了解到,从大米产区到销区的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粮食重金属检测缺失。

  记者在湖南常德看到一家知名大米企业的原料检验报告单,在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粮油质量检验中心看到一份粮食收购结算凭证,上面的检测项目包括出糙率、水分、杂质、不完善粒、虫害密度等,均不涉及重金属指标。

  湖南省株洲市一家大米企业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企业没有检测重金属的能力。不久前,按照株洲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的要求,该企业才将一批大米送检。

  湖南攸县石羊塘田星米厂厂长王其仔介绍说,米厂首先是从农民手中收粮,然后去除杂脱壳,碾米抛光,最后经过筛选色选之后包装,包装好之后就可以上车,路上没有任何抽检。“印象中从来没有听说谁因为吃了大米中毒的,所以长久以来就没有形成检测重金属的意识。”王其仔说。

  技术解读 重金属检测 不是难事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事实上,粮食重金属检测在技术上并非难事。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和技术企业人士告诉记者,重金属检测技术非常成熟,上午送检,下午就可以出来结果。

  “关键是政府部门和企业是否愿意投入力量进行检测。”江苏省某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测站负责人介绍说,当地已经将重金属列入常规检测项目,对农田、市场和仓库三个环节的农产品进行抽检,而且是强制性的。

  本版文/记者 王婷婷http://news.xinhuanet.com/food/2013-05/22/c_124748088.htm  2013年05月22日 14:28:58 来源: 法制晚报
    广州要求大米上架须出示镉检测报告 媒体调查湖南产地 全产业链少有重金属检测

  针对日前媒体报道湖南问题大米流入广东省的问题,广东省质监局、工商局、粮食局等部门开展了大米专项检查行动,对大米获证生产企业、大型粮食批发市场、粮库等进行了抽检,全面摸查了大米加工、流通、储备等各环节质量安全现状。

  今天凌晨,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在其官网公布了抽查结果不合格大米名单,省质监局共查出镉超标大米11批次,省工商局查出镉超标大米20批次。合格率均超过90%。

  法晚记者发现,在广东省食安办公布的抽检31个批次的不合格大米中,有14个批次来自于湖南。其中镉含量从0.26毫克/公斤到0.93毫克/公斤不等。其中镉含量超标最严重的是产自湖南省株洲县春风大米厂的“金优香米”,每公斤大米中镉含量达到0.93毫克。

  此外,广州市昨日部署研究米及米制品监管措施,要求广州市范围内米和米制品必须出具镉的检测合格报告,才能上架经营或使用。

  监管措施

  广东排查镉大米 31批次超标

  据广东省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介绍,近日,广东省质监局组织对全省618家(目前全省共有729家大米获证生产加工企业,其中111家停产)大米生产加工企业成品库房中的大米产品进行抽样,开展重金属镉含量项目的检验。

  此次共抽检大米成品762批次,合格751批次,不合格11批次,合格率为98.6%,不合格大米成品原料来自外省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广东省工商局共组织抽检大米342批次,其中重金属镉含量项目合格322批次,不合格20批次,合格率为94.2%,不合格大米来自外省和广东省部分地区。

  广东省粮食局组织对库存粮食进行抽样检验,全省共抽样473批次,重金属镉含量等卫生指标全部合格。

  广州大米上架 须有镉合格报告

  昨日,广州市食安委召开会议,研究米及米制品监管措施。

  广州市要求,对餐饮环节查获的问题大米要全部下架封存,查清来源,依法处理。严防问题大米流回市场,确保市民饮食安全。

  为确保广州市大米供应安全,广州市范围内米和米制品必须出具镉的检测合格报告,才能上架经营或使用。生产经营者对未经检测的米和米制品要主动送检,未能出具合格报告的一律作下架处理。

  各职能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各项监管制度,监督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落实米和米制品的进货查验、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制度,确保来源清晰、可追溯。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和预警机制,坚决落实大米等重点食品品种的风险监测和评估,确定危害因素的分布和来源并及时预警,提高事前防范能力。

  进一步强化信息发布机制。严格执行报告制度,及时公布食品监管的检测、评估和处理信息,提高工作透明度。

  标准之争

  国标根据国人饮食结构而定

  镉是一种重金属元素,在冶金、塑料、电子等行业应用广泛,我们平时用的锌-镉充电电池中就含有镉。可是,大米中为什么会有重金属镉呢?

  即将于6月1日实施的我国国家标准GB2762-2012食品中污染物限量规定,大米中镉的含量不得超过0.2毫克/公斤,这与欧盟的标准是一致的;而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标准则规定大米中镉的含量不得超过0.4毫克/公斤。

  相比日本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的0.4毫克,我国标准更严格一些。但到底是不是镉限量在0.2毫克/公斤范围之内就算安全?

  对此,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吴永宁表示,各国标准规定的食品污染物种类、食品类别和限量值可能存在一定差异。但是这种差异并不代表孰优孰劣,与很多公众的印象相反,我国许多重点领域的有些标准是严于国际标准的。

  标准不一致是由于饮食结构不一样,大米是我国居民膳食镉的主要来源,控制大米镉含量几乎能控制我国居民二分之一的镉膳食暴露。因此为了更有针对性地保护我国居民健康,才把大米镉含量的标准制定得更为严格。

  吴永宁告诉记者,如果我们日常吃的大米中镉含量的水平普遍在0.05毫克/公斤,那么偶尔吃一次含量0.4毫克/公斤的大米不会对健康产生很大影响。但如果一个地区的人长期吃镉含量为0.2毫克/公斤的大米就要对其进行健康风险监护。

  有色金属开发 难辞其咎

  对于大米中镉的来源,湖南省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站站长尹丽辉认为,镉超标和产地、重金属污染有着直接的关系。

  尹丽辉表示,因为湖南本身是鱼米之乡,也是农业大省,另外湖南也是有色金属之乡,这两个东西合并在一起,就形成了湖南农业产地的背景。有色金属的开发带来了污染,特别是湘江流域这一带,这也是一个现实。

  吴永宁对记者说,湖南的大米镉超标严重,主要是来自于渠道性的污染,比如采矿、冶炼造成的环境污染,导致这些污染物长期存在于环境中。

  据了解,早在2007年,南京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研究所教授潘根兴和他的研究团队,在全国六个地区(华东、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华北)的县级以上市场中,随机采购大米样品91个,结果表明:10%左右的市售大米镉超标。研究还表明,中国稻米重金属污染以南方籼米为主,尤以湖南、江西等省份最为严重。

  潘根兴表示,大米镉超标的关键在环境污染,取决于两个因素:土壤和品种。比如说,受污染严重的酸性土壤如果种植超级杂交稻,就会比常规稻更容易吸收金属镉。

  今年3月,在湖南长沙举行的全国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上,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局有关负责人也曾表示,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主要是农药残留、非法添加以及生物毒素、重金属污染。

  农业部

  农药致农业面源

  污染加剧

  今天上午,农业部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现代植物保护体系建设的意见》,指出一些地方过分依赖农药的使用,导致农业面源污染加剧,农产品质量安全受到影响。

  农业面源污染是指农村地区在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未经合理处置的污染物对水体、土壤和空气及农产品造成的污染,具有位置、途径、数量不确定,随机性大,发布范围广,防治难度大等特点。

  近期,镉超标大米事件引起了社会对于农产品特别是水稻、小麦等粮食作物安全及农田污染问题的关注。

  产地调查

  从地头到餐桌 少有重金属检测

  据央视报道,自镉超标事件以来,湖南大米在广东市场受到严重冲击,市民不买了,市场不进货了,而湖南的粮食加工和加工流通企业则开始出现大米滞销。

  大米销售不出去,价格一路下跌,米商不敢跟农民签来年的订单,许多种水稻的农民也只能眼看着几十吨的稻谷就这样堆积在仓库里。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记者在全国产粮大县湖南攸县等地采访了解到,从大米产区到销区的收购、仓储、加工、销售等多个环节,粮食重金属检测缺失。

  记者在湖南常德看到一家知名大米企业的原料检验报告单,在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粮油质量检验中心看到一份粮食收购结算凭证,上面的检测项目包括出糙率、水分、杂质、不完善粒、虫害密度等,均不涉及重金属指标。

  湖南省株洲市一家大米企业生产部门的工作人员说,企业没有检测重金属的能力。不久前,按照株洲市技术质量监督局的要求,该企业才将一批大米送检。

  湖南攸县石羊塘田星米厂厂长王其仔介绍说,米厂首先是从农民手中收粮,然后去除杂脱壳,碾米抛光,最后经过筛选色选之后包装,包装好之后就可以上车,路上没有任何抽检。“印象中从来没有听说谁因为吃了大米中毒的,所以长久以来就没有形成检测重金属的意识。”王其仔说。

  技术解读 重金属检测 不是难事

  据《经济参考报》报道,事实上,粮食重金属检测在技术上并非难事。在不久前召开的北京食品安全高峰论坛上,有关专家和技术企业人士告诉记者,重金属检测技术非常成熟,上午送检,下午就可以出来结果。

  “关键是政府部门和企业是否愿意投入力量进行检测。”江苏省某农产品质量与环境监测站负责人介绍说,当地已经将重金属列入常规检测项目,对农田、市场和仓库三个环节的农产品进行抽检,而且是强制性的。

  本版文/记者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