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诺贝尔奖”首次颁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5:06:58
<P>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新京报》报道,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今天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据了解,荣获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的首届获奖人为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四位经济学家。</P>
<P>  该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万元奖金。据中国经济学奖管委会秘书处负责人介绍,该奖项的评选参照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程序。</P>
<P>  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的提高,普及经济领域的基础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首届奖励对象是自1978年以来,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发展和改革重大政策制定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奖设两个奖项:杰出贡献奖和青年学者奖。</P>
<P>  根据中国经济学奖管委会建议,确定首届中国经济学奖侧重于评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制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在经济理论和方法方面做出贡献的学者以及青年学者奖,待条件成熟时再评。</P>
<P>  此次评奖活动在2004年2月启动以来,时间持续了一年。</P>
<P>  据介绍,管委会邀请了130多位国内著名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成员推荐,产生了16位候选人,再由专家委员会成员中的21位专家组成评委会,经过对候选人资料的认真审核与反复磋商,最终投票产生了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的四位获奖人。</P>
<P>  中国经济学奖管委会理事长房维中表示,中国经济学奖评奖活动在总结首届评奖经验的基础上,将继续下去,并每年举行一届。评奖的范围将扩大到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将重视中青年学者的评选。</P><P>中新网3月24日电 据《新京报》报道,被誉为中国经济学的“诺贝尔奖”的首届中国经济学奖颁奖典礼今天将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据了解,荣获中国经济学奖“杰出贡献奖”的首届获奖人为薛暮桥、马洪、刘国光、吴敬琏四位经济学家。</P>
<P>  该奖是中国目前规格最高的经济学奖项,每位获奖者将获得30万元奖金。据中国经济学奖管委会秘书处负责人介绍,该奖项的评选参照了“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评选程序。</P>
<P>  中国经济学奖是目前国内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授予个人、对个人长期成就进行奖励的经济学奖项,其宗旨在于通过奖励在经济理论、政策及研究方法等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中国学者,促进中国经济理论研究的繁荣和政策制定水平的提高,普及经济领域的基础知识,为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P>
<P>  首届奖励对象是自1978年以来,将经济学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对发展和改革重大政策制定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中国经济学奖设两个奖项:杰出贡献奖和青年学者奖。</P>
<P>  根据中国经济学奖管委会建议,确定首届中国经济学奖侧重于评选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经济学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在国家发展与改革开放政策制定中做出杰出贡献的经济学家;在经济理论和方法方面做出贡献的学者以及青年学者奖,待条件成熟时再评。</P>
<P>  此次评奖活动在2004年2月启动以来,时间持续了一年。</P>
<P>  据介绍,管委会邀请了130多位国内著名学者组成专家委员会。由专家委员会成员推荐,产生了16位候选人,再由专家委员会成员中的21位专家组成评委会,经过对候选人资料的认真审核与反复磋商,最终投票产生了首届中国经济学“杰出贡献奖”的四位获奖人。</P>
<P>  中国经济学奖管委会理事长房维中表示,中国经济学奖评奖活动在总结首届评奖经验的基础上,将继续下去,并每年举行一届。评奖的范围将扩大到基础理论和研究方法,并将重视中青年学者的评选。</P>
薛暮桥 <P>  生于1904年10月。1975年以后任国家计委顾问兼经济研究所所长、国务院经济研究中心总干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名誉主任等职。</P><P>  1979年,发表了系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的著作《中国社会主义经济问题研究》,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坚持正确发展方针的启蒙教材。针对当时城乡存在大量失业和半失业人员的问题,提出社会主义劳动力仍归劳动者自己所有的观点。</P><P>  1980年6月,率先提出,从改革流通制度着手,比从改革分配制度着手更为重要。</P><P>  20世纪80年代末期,提出各地区的发展战略应以全国的战略规划作为基础。沿海外向型地区的发展战略,应当与腹地的发展战略配合研究。</P><P>  1991年,指出应当逐步改用利率政策,要尽快学会用经济方法,运用财政、税收、银行信贷等经济杠杆加强宏观调控,加快建立和完善间接调控体系。</P>[IMG][http://www.chinanews.com.cn/news/2005/2005-03-24/26/_1111632872_1.jpg][/IMG]
马洪 <P>  生于1920年5月。1978年以来,历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P><P>  1979年,马洪受命领导经济结构调查组,并主编了《中国经济结构问题研究》一书。</P><P>  他是20世纪80年代,积极倡导和推动中国市场取向改革,提出和支持“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点的学者。并建议把“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写进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决议中。</P><P>  1988年3月,他在《加强社会主义制度下市场经济的研究》一文中又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还是有宏观管理的市场经济。</P><P>  1993年,出版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书,该书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十余年来的改革做了系统的回顾、总结和升华。</P><P></P>
<P>  <B>刘国光</B></P><P>  刘国光生于1923年11月。曾任《经济研究》杂志主编、所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等职务。</P><P>  刘国光的开创性贡献主要集中于社会主义再生产理论、宏观经济管理、中国经济发展、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P><P>  1979年,刘国光在《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一文里深入地论证了社会主义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P><P>  1992年,刘国光在十四大前夕《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几个问题》一文中提出,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一种高度发展了的现象形态,在资源配置的问题上,必须明确用市场配置为主的方式来取代行政计划配置为主的方式,这是我国当时经济改革的实质所在。</P><P>  1997年,在《论“软着陆”》一文中,刘国光深入总结了“软着陆”和治理通货膨胀的成功经验。</P>
<P>  <B>吴敬琏</B></P><P>  吴敬琏生于1930年1月。1984年以来,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P><P>  1984年7月,吴敬琏参加由马洪牵头的《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下我国商品经济的再探索》的意见书的写作,对十二届三中全会确立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改革目标做出了贡献。</P><P>  1992年4月,吴敬琏向中共中央提出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确立为我国经济改革目标的建议。</P><P>  1997年5月,吴敬琏撰写“把社会主义理论创新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的研究报告。</P><P>  1999年,吴敬琏负责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有企业改革与发展课题”的研究,向中央提出了现代公司必须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等一系列重要的政策建议。</P><P>  2000年,吴敬琏提出要建立“好的市场经济”,也就是建立在法治基础上的市场经济,警惕滑入“权贵资本主义”的泥坑。 </P>
别动不动什么家的,少家多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