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详述亲历伊朗革命(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1:16:14
http://roll.sohu.com/20130410/n372224365.shtml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今日在大公网撰文,详述自己34年前亲历的伊朗革命及美国使馆被占领过程。




(图片来源: 网络)

  华黎明

  以下为全文:

  目睹独裁者铜像被推倒

  上个世纪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时期。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猛涨,几年内伊朗的GDP就翻了好几番。1973年我第一次陪同姬鹏飞外长访问伊朗时,看到首都德黑兰一片繁荣的景象,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200万辆小汽车使首都的交通拥挤不堪。这一切对于我这个来自当时温饱还成问题的国度的外交官着实有点眼花缭乱。

  但是,正当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伊朗社会内部各种固有的矛盾也激化了以巴列维国王、王室为首的2000家豪富聚敛财富,巧取豪夺,贪污腐化,挥金如土,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几乎未从激增的石油财富中受益,贫富差距与社会财富同步增长。巴列维依靠军警和秘密特务组织加强专制统治。在外交上,巴列维对美国唯命是从,甘心充当美国在波斯湾的宪兵,民族矛盾伴随着人民对西方文化大举吞食伊斯兰文化的愤怒,使巴列维政权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底,我以一名年青外交官的身份被派往中国驻伊朗使馆工作。我到了德黑兰之后不久,正好巴列维在华盛顿访问,美国总统卡特为他主持欢迎仪式,大批伊朗留美学生到白宫附近举行反国王示威,警察使用了催泪弹。我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两位元首都被催泪弹熏得泪流满面。

  反巴列维运动的序幕在华盛顿已经拉开后,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纳杰夫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向国内学生和信徒发出进行反对国王的"圣战"的号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亵渎霍梅尼。为此,1月7日开始数千名神学院学生在宗教圣城库姆举行抗议行游示威,但遭到镇压,造成约70人死亡、400人受伤的流血惨剧。库姆流血事件点燃了1978-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火焰。

  1978年2月,抗议运动已经席卷全国。1978年的3月21日是波斯新年,每年这一天所有的外国驻伊朗使节都要到伊朗王宫给巴列维国王拜年。凑巧的是,中国驻伊朗大使焦若愚和当时美国驻伊朗大使沙利文递交国书的时间是一前一后,因此排队的时候就在旁边,我就站在焦若愚大使的身后给他们两人做翻译。

  正当巴列维国王从远处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沙利文突然对焦若愚大使说:"这个国家缺少领袖!"我把这句话翻译给焦大使,焦大使一听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他:"您是不是指的这个人?"他说:"是的。"美国人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对巴列维丧失了信心了。

  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维国王在美国的压力之下乘飞机出国流亡,消息一传出,德黑兰数百万群众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那天我正好在德黑兰市中心,目睹了这一欢庆的场面。许多市民当街宰羊,所有的汽车同时打开大灯并鸣笛,开动竖起的雨刷插上了鲜花来回飞舞,我乘坐的汽车里被欢庆的群众扔满了糖果和甜点,德黑兰市内几十座巴列维父子的铜像被群众推倒。不到10天,霍梅尼就从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兰政权。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波斯强国梦被击得粉碎,统治了伊朗半个世纪的巴列维王朝从此寿终正寝。当年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

  亲历美国使馆被占

  此前一直支持巴列维王朝的美国人还相信此前在巴黎与霍梅尼达成的密约,对霍梅尼的伊斯兰政权还心存幻想,甚至企图借助霍梅尼的力量共同对付苏联入侵阿富汗,期望美伊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美国大使沙利文也依然留驻德黑兰。

  1979年10月形势急转直下。被废黜的国王巴列维离开伊朗后辗转到了摩洛哥、墨西哥和巴哈马。由于受到伊朗伊斯兰政权的强大压力和追杀令的威胁,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愿接纳他定居。在此期间,巴列维罹患淋巴癌,他的家属通过洛克菲勒和基辛格等人向美国政府申请赴美治疗。卡特政府犹豫再三,于1979年10月2日宣布,出于"人道主义"同意巴列维赴美治病,这引起伊朗公众的愤怒。伊朗伊斯兰政权怀疑美国"爽约",认为美国人的做法表明支持巴列维杀回马枪。

  10月29日,霍梅尼在宗教圣城库姆发表演说时宣称,"美国在伊朗的统治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谴责美国政府支持巴列维,表示伊朗人民将给予回击。伊朗国内掀起反美浪潮。当时正在阿尔及利亚与美国代表谈判关系正常化的伊朗临时政府总理巴扎尔甘回国后就被赶下了台。

  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突然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66名使馆人员当作人质,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维。美国政府断然拒绝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维,则不释放人质。双方立场僵持。

  11月4日当天,我正好陪同中国驻伊朗临时代办林兆南到伊朗外交部办事,我们当时还不知道美国大使馆被占领,结果到了伊朗外交部门口的时候看到美国临时代办的专车停在那里。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美国代办带领两个随员到伊朗外交部进行抗议使馆被占。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提完抗议之后,伊朗外交部的官员就告诉他们:不得离开伊朗外交部。这样美国大使馆的52名人质被扣押在使馆,美国代办和两名随员被扣押在了伊朗外交部的一个房间里,在那里一直呆了444天之久。

  人质事件加上新政权公然宣传"输出革命"极大损害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中,尽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谴责萨达姆,也没有一个国家同情伊朗。 http://roll.sohu.com/20130410/n372224365.shtml

中国前驻伊朗大使华黎明今日在大公网撰文,详述自己34年前亲历的伊朗革命及美国使馆被占领过程。




(图片来源: 网络)

  华黎明

  以下为全文:

  目睹独裁者铜像被推倒

  上个世纪70年代是伊朗的暴富时期。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油价猛涨,几年内伊朗的GDP就翻了好几番。1973年我第一次陪同姬鹏飞外长访问伊朗时,看到首都德黑兰一片繁荣的景象,高楼大厦鳞次栉比,高速公路四通八达,200万辆小汽车使首都的交通拥挤不堪。这一切对于我这个来自当时温饱还成问题的国度的外交官着实有点眼花缭乱。

  但是,正当财富迅速增长的同时,伊朗社会内部各种固有的矛盾也激化了以巴列维国王、王室为首的2000家豪富聚敛财富,巧取豪夺,贪污腐化,挥金如土,广大农民和城市贫民几乎未从激增的石油财富中受益,贫富差距与社会财富同步增长。巴列维依靠军警和秘密特务组织加强专制统治。在外交上,巴列维对美国唯命是从,甘心充当美国在波斯湾的宪兵,民族矛盾伴随着人民对西方文化大举吞食伊斯兰文化的愤怒,使巴列维政权坐到了火山口上。

  1977年底,我以一名年青外交官的身份被派往中国驻伊朗使馆工作。我到了德黑兰之后不久,正好巴列维在华盛顿访问,美国总统卡特为他主持欢迎仪式,大批伊朗留美学生到白宫附近举行反国王示威,警察使用了催泪弹。我在电视屏幕上见到两位元首都被催泪弹熏得泪流满面。

  反巴列维运动的序幕在华盛顿已经拉开后,1977年12月,流亡在伊拉克纳杰夫的宗教领袖霍梅尼,向国内学生和信徒发出进行反对国王的"圣战"的号召。1978年初刊登在伊朗《新闻报》上的一篇文章亵渎霍梅尼。为此,1月7日开始数千名神学院学生在宗教圣城库姆举行抗议行游示威,但遭到镇压,造成约70人死亡、400人受伤的流血惨剧。库姆流血事件点燃了1978-1979年伊斯兰革命的火焰。

  1978年2月,抗议运动已经席卷全国。1978年的3月21日是波斯新年,每年这一天所有的外国驻伊朗使节都要到伊朗王宫给巴列维国王拜年。凑巧的是,中国驻伊朗大使焦若愚和当时美国驻伊朗大使沙利文递交国书的时间是一前一后,因此排队的时候就在旁边,我就站在焦若愚大使的身后给他们两人做翻译。

  正当巴列维国王从远处向我们走来的时候,沙利文突然对焦若愚大使说:"这个国家缺少领袖!"我把这句话翻译给焦大使,焦大使一听觉得很奇怪,于是就问他:"您是不是指的这个人?"他说:"是的。"美国人这个时候已经开始对巴列维丧失了信心了。

  1979年的1月26日巴列维国王在美国的压力之下乘飞机出国流亡,消息一传出,德黑兰数百万群众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那天我正好在德黑兰市中心,目睹了这一欢庆的场面。许多市民当街宰羊,所有的汽车同时打开大灯并鸣笛,开动竖起的雨刷插上了鲜花来回飞舞,我乘坐的汽车里被欢庆的群众扔满了糖果和甜点,德黑兰市内几十座巴列维父子的铜像被群众推倒。不到10天,霍梅尼就从巴黎回到伊朗,建立了伊斯兰政权。经济高速发展中的波斯强国梦被击得粉碎,统治了伊朗半个世纪的巴列维王朝从此寿终正寝。当年4月1日,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宣布成立。

  亲历美国使馆被占

  此前一直支持巴列维王朝的美国人还相信此前在巴黎与霍梅尼达成的密约,对霍梅尼的伊斯兰政权还心存幻想,甚至企图借助霍梅尼的力量共同对付苏联入侵阿富汗,期望美伊维持正常的外交关系,美国大使沙利文也依然留驻德黑兰。

  1979年10月形势急转直下。被废黜的国王巴列维离开伊朗后辗转到了摩洛哥、墨西哥和巴哈马。由于受到伊朗伊斯兰政权的强大压力和追杀令的威胁,世界上几乎没有国家愿接纳他定居。在此期间,巴列维罹患淋巴癌,他的家属通过洛克菲勒和基辛格等人向美国政府申请赴美治疗。卡特政府犹豫再三,于1979年10月2日宣布,出于"人道主义"同意巴列维赴美治病,这引起伊朗公众的愤怒。伊朗伊斯兰政权怀疑美国"爽约",认为美国人的做法表明支持巴列维杀回马枪。

  10月29日,霍梅尼在宗教圣城库姆发表演说时宣称,"美国在伊朗的统治是我们一切不幸的根源",谴责美国政府支持巴列维,表示伊朗人民将给予回击。伊朗国内掀起反美浪潮。当时正在阿尔及利亚与美国代表谈判关系正常化的伊朗临时政府总理巴扎尔甘回国后就被赶下了台。

  1979年11月4日上午,在伊朗首都德黑兰,数百名伊朗男女学生突然占领了美国大使馆,扣押66名使馆人员当作人质,要求美国政府立即引渡巴列维。美国政府断然拒绝伊朗方面的要求。伊朗方面表示,若不引渡巴列维,则不释放人质。双方立场僵持。

  11月4日当天,我正好陪同中国驻伊朗临时代办林兆南到伊朗外交部办事,我们当时还不知道美国大使馆被占领,结果到了伊朗外交部门口的时候看到美国临时代办的专车停在那里。后来一打听才知道,美国代办带领两个随员到伊朗外交部进行抗议使馆被占。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在提完抗议之后,伊朗外交部的官员就告诉他们:不得离开伊朗外交部。这样美国大使馆的52名人质被扣押在使馆,美国代办和两名随员被扣押在了伊朗外交部的一个房间里,在那里一直呆了444天之久。

  人质事件加上新政权公然宣传"输出革命"极大损害了伊朗伊斯兰革命的形象,因此在日后爆发的两伊战争中,尽管伊朗是被侵略的一方,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谴责萨达姆,也没有一个国家同情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