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如果日本再拒绝引进移民,国家就会灭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14:22:16
原标题:李光耀:新加坡成功在于人们对我们有信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1日刊文《李光耀:新加坡成功在于人们对我们有信心》,文章介绍了李光耀对于新加坡未来的展望和规划,其“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首都要超越新加坡,还有一段距离”的豪言壮语也展现了新加坡的成功和自信。主要内容如下:

作为一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国家,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握资金的人或机构对我国的信心,这份信心建立在稳固机制、健全政策和开放贸易的基础上。

建国总理李光耀昨天在渣打银行主办的论坛上,回答主持人、渣打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Peter Sands)有关新加坡成功要素的问题时,发表以上看法。

他说:“关键词是信心……如果我们让这个信心动摇,那将是很愚蠢的事。信心建立在数个支柱上——机制、健全的政府政策,以及开放的贸易区。”

谈到中国沿海城市与新加坡之间的竞争,李光耀认为上海等沿海中国城市还没有彻底开放,未能对新加坡造成真正威胁。

他认为区域国家尚未建立健全的机制,而对新加坡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信心满满。他说:“要建立机制,政府就必须长久稳定,即便政权改变,政策也不会改变。”

李光耀上月因身体抱恙入院求医,昨天是他出院后的首次公开演讲。精神不错的他在近50分钟的对话会上,与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针对广泛课题交换意见。除中国与美国和印度的关系以及欧盟的发展等,多个问题与新加坡的竞争力有关。

被问及新加坡是否担心其他区域国家迎头赶上,李光耀觉得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区域国家仍与我国有一段距离。我国去年的GDP是6万5000新元。他一再强调机制的重要性:“我们有机制,我们有法规,而不是随着领袖的更替而出现变化。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首都要超越新加坡,我觉得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他强调不会把增长视为理所当然,而是要在引进人口方面进行一定的“质量控制”,确保引进的外籍人士都是人才。

在李光耀眼中,一个人口无法取得增长的国家可能面对毁灭的风险。他在论坛上谈到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表示,日本社会今日陷入人口严重老龄化、经济停滞不前的困境,与它拒绝引进移民息息相关。

“我因此看到一个国家在20年里缩小一半,如果它继续同样的政策,它可能再缩小一半,最后就玩完了!

“一个国家要有人,要有年轻人来驱动经济,年轻人会购买不同的产品,包括尖端科技产品和精致餐饮服务。如果像日本人般拒绝引进移民,国家就会灭亡。我想,毁灭发生之前,日本会改变政策。”

他认为,新加坡也面对同样的低生育率问题,不同的地方在于新加坡引进移民以弥补人口的不足。这是人口白皮书因2030年的690万预计人口引起沸沸扬扬的舆论后,李光耀首次谈到这个课题。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3_03/21/23350426_0.shtml原标题:李光耀:新加坡成功在于人们对我们有信心

新加坡《联合早报》3月21日刊文《李光耀:新加坡成功在于人们对我们有信心》,文章介绍了李光耀对于新加坡未来的展望和规划,其“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首都要超越新加坡,还有一段距离”的豪言壮语也展现了新加坡的成功和自信。主要内容如下:

作为一个没有天然资源的国家,新加坡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手握资金的人或机构对我国的信心,这份信心建立在稳固机制、健全政策和开放贸易的基础上。

建国总理李光耀昨天在渣打银行主办的论坛上,回答主持人、渣打集团行政总裁冼博德(Peter Sands)有关新加坡成功要素的问题时,发表以上看法。

他说:“关键词是信心……如果我们让这个信心动摇,那将是很愚蠢的事。信心建立在数个支柱上——机制、健全的政府政策,以及开放的贸易区。”

谈到中国沿海城市与新加坡之间的竞争,李光耀认为上海等沿海中国城市还没有彻底开放,未能对新加坡造成真正威胁。

他认为区域国家尚未建立健全的机制,而对新加坡的区域金融中心地位信心满满。他说:“要建立机制,政府就必须长久稳定,即便政权改变,政策也不会改变。”

李光耀上月因身体抱恙入院求医,昨天是他出院后的首次公开演讲。精神不错的他在近50分钟的对话会上,与美国联邦储备局前主席保罗·沃尔克(Paul Volcker)针对广泛课题交换意见。除中国与美国和印度的关系以及欧盟的发展等,多个问题与新加坡的竞争力有关。

被问及新加坡是否担心其他区域国家迎头赶上,李光耀觉得就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而言,区域国家仍与我国有一段距离。我国去年的GDP是6万5000新元。他一再强调机制的重要性:“我们有机制,我们有法规,而不是随着领袖的更替而出现变化。任何一个亚洲国家的首都要超越新加坡,我觉得还有一段距离。"

不过,他强调不会把增长视为理所当然,而是要在引进人口方面进行一定的“质量控制”,确保引进的外籍人士都是人才。

在李光耀眼中,一个人口无法取得增长的国家可能面对毁灭的风险。他在论坛上谈到日本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时,语重心长地表示,日本社会今日陷入人口严重老龄化、经济停滞不前的困境,与它拒绝引进移民息息相关。

“我因此看到一个国家在20年里缩小一半,如果它继续同样的政策,它可能再缩小一半,最后就玩完了!

“一个国家要有人,要有年轻人来驱动经济,年轻人会购买不同的产品,包括尖端科技产品和精致餐饮服务。如果像日本人般拒绝引进移民,国家就会灭亡。我想,毁灭发生之前,日本会改变政策。”

他认为,新加坡也面对同样的低生育率问题,不同的地方在于新加坡引进移民以弥补人口的不足。这是人口白皮书因2030年的690万预计人口引起沸沸扬扬的舆论后,李光耀首次谈到这个课题。  http://news.ifeng.com/world/detail_2013_03/21/23350426_0.shtml
那也要有人愿意去核废土边上打工才行啊。
目前除了黑叔叔。中东战乱国家的难民。有多少人愿意去?
樓上的,日本人口最多的外國移民就是中國人,還沒算非法的呢!
新加坡能引进同文同种,日本能行吗?
民族 种族冲突的恶果 是要普通人吃的。
我的意思是独生子女政策真的不能再搞啦
爱小狼 发表于 2013-3-22 10:37
樓上的,日本人口最多的外國移民就是中國人,還沒算非法的呢!
中国人大多数是"研修生“。也就是打工的。不能算移民。
那个萨苏 就算找了日本老婆。不也跑回来了么?
wcgsjo 发表于 2013-3-22 11:04
中国人大多数是"研修生“。也就是打工的。不能算移民。
那个萨苏 就算找了日本老婆。不也跑回来了么?
那为什么研修生要跑去“核废土边上打工”呢?有人用枪逼着去么?
新加坡表面反华,实际上每年都在暗中引进中国的移民,以维持其华人国家的特性。
involute 发表于 2013-3-22 11:50
那为什么研修生要跑去“核废土边上打工”呢?有人用枪逼着去么?
去哪里打工都碍着你了?标题说的是移民额
老家伙不光恶心中国人啊,亚洲各国会挨着个儿的恶心吗?恶心米地瓜粑粑过吗?
xmc609 发表于 2013-3-22 12:06
新加坡表面反华,实际上每年都在暗中引进中国的移民,以维持其华人国家的特性。
除了华人,他们还能从哪里移民进来???

从三锅那里还是从周边的msl那里???
已经是全球最高的人口密度鸟,还移
sparta6 发表于 2013-3-22 12:35
除了华人,他们还能从哪里移民进来???

从三锅那里还是从周边的msl那里???
东南亚华人笑而不语
da123 发表于 2013-3-22 12:30
去哪里打工都碍着你了?标题说的是移民额
二楼是说有没有人愿意去打工,我可是顺着2楼的说的。

再说了,去哪打工倒是不碍着我,那么往哪移民碍着你了?:D
新加坡的印度裔移民也不少,大概算第二大移民族群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这老b。
不说话丫会死啊。
新加坡如果不是扼守马六甲要冲也就是泰国水平


李家坡的成功第一政权掌握在李家手上,第二,坚决抱紧MD大腿。然后是,以儒治国如烹小鲜也。

李家坡的成功第一政权掌握在李家手上,第二,坚决抱紧MD大腿。然后是,以儒治国如烹小鲜也。
involute 发表于 2013-3-22 12:47
二楼是说有没有人愿意去打工,我可是顺着2楼的说的。

再说了,去哪打工倒是不碍着我,那么往哪移民碍着 ...
去了不是砍死好多老日本么?
日本的拒绝学习已经是很多年了,10年外出留学下降一半,别说移民,
就连日本人的海龟都拒绝,木有前途了。不过咱中国别未富先傲,拒绝学习。
习总最近腔调D内要大兴学习之风,就是对现在社会流行的NBHHism敲了警钟。
xmc609 发表于 2013-3-22 12:06
新加坡表面反华,实际上每年都在暗中引进中国的移民,以维持其华人国家的特性。
算他聪明
这老货的存在价值,就是让人深刻理解一个成语:自不量力
小日本那福射  去的人真是要小心
看来老李不只是TC人民的老朋友
sparta6 发表于 2013-3-22 12:35
除了华人,他们还能从哪里移民进来???

从三锅那里还是从周边的msl那里???
阿差去的不少吧
李家坡确实最会挖人,就连我读的普通大学毕业,那年的尖子基本都有新加坡公司接触,考察,挖了不少同学。
坡坡的政治、法制、经济体制政策确实很好。
铅笔刀o 发表于 2013-3-22 17:55
李家坡确实最会挖人,就连我读的普通大学毕业,那年的尖子基本都有新加坡公司接触,考察,挖了不少同学。
那走你的顶级人才。让他们给自己扫厕所。只要工资给的高。 这就是一些西方国家。压制你技术发展的手段之一。
这老贼怎么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象是死了爹
管的宽啊!!!!
最好把某族都给移过去
早死早超生。
新加坡要不是靠着马六甲,早就完了吧,还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