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白岩松在政协小组讨论中,当着中宣部新闻司司长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10:29:48
【转帖】白岩松在政协小组讨论中,当着中宣部新闻司司长李东东和众广电总局高官的...

我们都在谈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但我觉得自信不是宣传和说出来的,而是你做的事情让人家觉得你自信。
一个敢自嘲的人,大家都会说这个哥们实在太自信了。因为他的行为让人觉得他很自信。所以中国,不是说出来的,是现在做的事情没有让我们觉得自信。
为什么?我觉得新闻宣传出版这个系统,一定要成为中国自信的受益者和执行者,而不是相反。我们每天感受的是这个国家的不自信,但承担的是这个国家自信的任务,怎么能做好?
前天去做节目,晚上口径下来,说“自由迁徙”不准提。这是总理说的啊。这是一个未来的梦想,我们就不能自信一点,我们是要奔那个方向去啊!
昨天晚上更猛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PM250的东西,不准提。好嘛,连总书记的话也不准提了。
我理解他们的担心,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媒体如果不能感受到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媒体怎么能传播这种好的自信?这个巨大的矛盾要化解。
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词,是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朱镕基总理98年来的时候,我坐在他斜对面。当时说负面报道多少合适?他说,正面报道51%控股就可以了嘛。我当时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巨大的自信。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全世界没有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的区别,只有报道这种东西。如果现在这种虚的正面报道多了,这个国家会有危险,你没有忧患意识了,我们会觉得这个国家很强大了。
另外,全世界都说你是发达国家,就我们整天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总是要经历一系列的问题。可我们现在媒体上呈现的全是正面报道,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必经的一些问题,那你凭什么说你不是发达国家?你没有问题啊。
缺点,不足,贫困,真实地展现出来,你才能让全世界知道你是个发展中国家。否则你该承担发达国家的义务的,这是国家战略的问题。
我们现在是拧巴的,展现出来的是NOl,全世界第一了,但跟人谈判的时候,硬要说我们就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不能这么拧巴下去了。
这个全是学术的探讨。如果媒体在的话,我不认为应该去发表。容易误解。
宣传这个词我们要区分使用了。宣传这个词,从戈培尔开始,在英语世界就不是好词了。我专门去查中宣部的翻译,还是沿用当年戈培尔的翻译。有些对我们好一点的,会翻译成”真理部“。但为什么实践中没有认识呢?
我是党员,当过16大代表。我觉得党内使用宣传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个原本用于党内的词,现在用在国际交流和国内对百姓的沟通,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了。因为宣传这个词,带有一种单向的,强制的概念。
我曾经说,我们中宣部应该改为中共中央传播沟通部,别小看这个词的改变。如果你把宣传改成传播沟通这个概念的话,那种国家的形象和双向的气息都能表达出来。
我们要认真思考,不能说宣传这个词是一直沿用下来的,中央号召与时俱进,但这又是个拧巴,很多跟不上时代的,出现负面因素,影响形象的东西还存在,还很敏感,铁板一块,谁都不敢谈。这个词不能拿到世界上去了。你看我们的杂志都叫对外传播。
中宣部的李东东大姐问我,岩松,据你了解,你们这个职业有尊严感么?我说没有,大姐。
昨天令计划首长说的一句话让我心里也咯噔一下。他说我们这个国家记者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啊,因为他们跟领导人出访,包吃包住还坐专机。我说哪能拿少数人获得的东西当成整个这个行业的人获得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的没给,不想要的给了。我们想要的是采访权,记者该去吃苦,该去抢,不该包什么机票!中国为什么有红包?有无数根本不是新闻的东西要当成新闻发,所以要塞给你。如果真是新闻,我们愿意给钱。我们干过这样的事,在黑哨的时候,我们采访光头裁判。
在全世界我都查过,全世界的记者收入都是排在这个国家的中下,美国也一样。所以想发财不是要来这里的。养家糊口记者不是好职业,记者有另外的收入,情感收入,精神收入,有一种推动社会堡垒的卑微的尊严感。
我的幸福指数很低,崔永元老挤兑我,还扛着呢?但我说一个职业要做到扛着的地步,为什么呢?我获得了党和组织上的很多荣誉,但我现在都成异类了,十个虚假的微博营造出了我是一个现实中的刺头。
九十年代中期,无数领导干部想让他的孩子进电视台做传媒,这些年再也没有了。十几年前甚至后高层官员的孩子,现在大家都是国考,中石油……一流人才已经不干新闻了,二三流才干。这个现状暂时体现不出来,但十年之后就会了,在国家大发展的时候,怎么撑?
我看到我们的新闻环境呈现这样的状况:理想主义者没几年成了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没几年成了存在主义者,存在主义者没几年成了机会主义者,成了利益分子,还有一部分成了虚无主义者,信佛吧,但我觉得起码我们应该信未来。

(转自《龙骧社区》)【转帖】白岩松在政协小组讨论中,当着中宣部新闻司司长李东东和众广电总局高官的...

我们都在谈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但我觉得自信不是宣传和说出来的,而是你做的事情让人家觉得你自信。
一个敢自嘲的人,大家都会说这个哥们实在太自信了。因为他的行为让人觉得他很自信。所以中国,不是说出来的,是现在做的事情没有让我们觉得自信。
为什么?我觉得新闻宣传出版这个系统,一定要成为中国自信的受益者和执行者,而不是相反。我们每天感受的是这个国家的不自信,但承担的是这个国家自信的任务,怎么能做好?
前天去做节目,晚上口径下来,说“自由迁徙”不准提。这是总理说的啊。这是一个未来的梦想,我们就不能自信一点,我们是要奔那个方向去啊!
昨天晚上更猛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PM250的东西,不准提。好嘛,连总书记的话也不准提了。
我理解他们的担心,我想表达的意思是,媒体如果不能感受到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媒体怎么能传播这种好的自信?这个巨大的矛盾要化解。
这里涉及到一个关键词,是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朱镕基总理98年来的时候,我坐在他斜对面。当时说负面报道多少合适?他说,正面报道51%控股就可以了嘛。我当时感受到的就是一种巨大的自信。
更重要的是,我觉得全世界没有负面报道和正面报道的区别,只有报道这种东西。如果现在这种虚的正面报道多了,这个国家会有危险,你没有忧患意识了,我们会觉得这个国家很强大了。
另外,全世界都说你是发达国家,就我们整天说我们是发展中国家,但发展中国家总是要经历一系列的问题。可我们现在媒体上呈现的全是正面报道,没有任何发展中国家必经的一些问题,那你凭什么说你不是发达国家?你没有问题啊。
缺点,不足,贫困,真实地展现出来,你才能让全世界知道你是个发展中国家。否则你该承担发达国家的义务的,这是国家战略的问题。
我们现在是拧巴的,展现出来的是NOl,全世界第一了,但跟人谈判的时候,硬要说我们就是发展中国家……所以不能这么拧巴下去了。
这个全是学术的探讨。如果媒体在的话,我不认为应该去发表。容易误解。
宣传这个词我们要区分使用了。宣传这个词,从戈培尔开始,在英语世界就不是好词了。我专门去查中宣部的翻译,还是沿用当年戈培尔的翻译。有些对我们好一点的,会翻译成”真理部“。但为什么实践中没有认识呢?
我是党员,当过16大代表。我觉得党内使用宣传应该是可以的。但这个原本用于党内的词,现在用在国际交流和国内对百姓的沟通,已经严重落后于时代了。因为宣传这个词,带有一种单向的,强制的概念。
我曾经说,我们中宣部应该改为中共中央传播沟通部,别小看这个词的改变。如果你把宣传改成传播沟通这个概念的话,那种国家的形象和双向的气息都能表达出来。
我们要认真思考,不能说宣传这个词是一直沿用下来的,中央号召与时俱进,但这又是个拧巴,很多跟不上时代的,出现负面因素,影响形象的东西还存在,还很敏感,铁板一块,谁都不敢谈。这个词不能拿到世界上去了。你看我们的杂志都叫对外传播。
中宣部的李东东大姐问我,岩松,据你了解,你们这个职业有尊严感么?我说没有,大姐。
昨天令计划首长说的一句话让我心里也咯噔一下。他说我们这个国家记者才是真正的无冕之王啊,因为他们跟领导人出访,包吃包住还坐专机。我说哪能拿少数人获得的东西当成整个这个行业的人获得的东西?
更重要的是,我们想要的没给,不想要的给了。我们想要的是采访权,记者该去吃苦,该去抢,不该包什么机票!中国为什么有红包?有无数根本不是新闻的东西要当成新闻发,所以要塞给你。如果真是新闻,我们愿意给钱。我们干过这样的事,在黑哨的时候,我们采访光头裁判。
在全世界我都查过,全世界的记者收入都是排在这个国家的中下,美国也一样。所以想发财不是要来这里的。养家糊口记者不是好职业,记者有另外的收入,情感收入,精神收入,有一种推动社会堡垒的卑微的尊严感。
我的幸福指数很低,崔永元老挤兑我,还扛着呢?但我说一个职业要做到扛着的地步,为什么呢?我获得了党和组织上的很多荣誉,但我现在都成异类了,十个虚假的微博营造出了我是一个现实中的刺头。
九十年代中期,无数领导干部想让他的孩子进电视台做传媒,这些年再也没有了。十几年前甚至后高层官员的孩子,现在大家都是国考,中石油……一流人才已经不干新闻了,二三流才干。这个现状暂时体现不出来,但十年之后就会了,在国家大发展的时候,怎么撑?
我看到我们的新闻环境呈现这样的状况:理想主义者没几年成了现实主义者,现实主义者没几年成了存在主义者,存在主义者没几年成了机会主义者,成了利益分子,还有一部分成了虚无主义者,信佛吧,但我觉得起码我们应该信未来。

(转自《龙骧社区》)
请提供一下链接
那老兄是能说些真话,第一说了没用,第二,不给发表。对牛弹琴一样!
说实话相当于说废话
白岩松这次说的很多啊
掀官员的底裤人家能高兴吗!?
现在网上打着某某人说的旗号多了去了,扯虎皮拉大旗
还不如搜搜这位蒙古友人在美国的演讲
无敌三条 发表于 2013-3-19 11:15
还不如搜搜这位蒙古友人在美国的演讲
那篇演讲我看了,还不错啊,我很佩服他在天朝这种传媒环境下还能保持的豁达的态度和日蒙古兄弟天生的耿直性格来自: Android客户端
lilanwu 发表于 2013-3-18 22:42
掀官员的底裤人家能高兴吗!?
有底裤可掀吗?
记者,意识形态的木偶,却总喜欢把自己当play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