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报:应准确预测未来战争“什么时间和谁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5:37:47
专家:应准确预测未来战争“什么时间和谁打”



2013年03月15日  来源:解放军报 



  精准把握军事预测的跨度

  列宁指出:“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如何回答“未来什么时间、地点和谁打以及怎么打”等问题,既是军事预测的重要任务,也是影响战法创新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这种预测并不能毫无边界地“遐想”,而应有一定时空界限。

  预测的跨度越大,离现实越远,情况就可能越模糊,预测准确性就越低,战法研究成果就可能存在瑕疵。当前,根据对未来军事需求预测而提出的新作战理论、作战思想和作战观念纷纭迭出。但一些战法研究却有失笼统,只说未来该“怎么打”,却看不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打”;有的定格在遥远而模糊的时空维度,既让人难以理解,也不能切实发挥引领军队建设实践的作用;有的完全以近几场局部战争为依据,但事实上这些战争并不能反映未来战争全貌,并未充分展示未来战争的攻防对抗。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发展中一定还会有许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因此,军事预测跨度的设计必须注重务实思维,着眼不断变化的形势来及时修正既定的目标方案,采用静态构想与动态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把握可以预见的未来边界,才能确保跨度设计的标准符合“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提高其在战法创新中的“贡献率”。

  军事预测跨度是多种要素博弈的结果,既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战略需求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也需要研判国际环境、作战对象的变化。据此,才能创造出成功战法。自1991年的海湾战争及随后对伊拉克设立“禁飞区”、实施“沙漠之狐”行动,到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几乎是每场战争均采用不同战法。原因就在于美军军事预测能把握预测跨度,立足近期威胁和可能具备的物质、技术等条件,满足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作战对象的需求。

  战法创新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当前国家最高利益,并与现实的生存环境和难题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现实,适应未来的战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进而失去生存的根基。不了解或无视时代特点,是不能真正认识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的,更不能发现有用、管用的战法。美国巴顿将军认为,“成功的将军通常是让自己的作战计划适应环境,而不是创造环境适应自己的计划”。军事预测的跨度与国家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相关,应该与国家和军队的发展战略同行。国家和军队的发展战略一般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军事预测的跨度也应该有近期、中期和远期之分。

  世界各国军队发展战略阶段划分的通行做法,是把对未来预测跨度的最大年限定为20年左右(美军由于信息化程度较高,军事预测的跨度甚至达到50年左右)。在战法研究中应把军队发展战略阶段划分作为军事预测的基本参考,并提出近期、中期和远期的预想性作战方法,尔后在每一阶段都综合分析和评估今后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能力、战争需求与资源投入之间的关系,在需要与可能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还要兼顾与军事战略有着必然联系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预测以及各种风险因素的干扰,然后进一步修正。这样“滚动式”推进,既不会犯近视的毛病,又始终与现实联系得比较紧密;既能及时指导现实,引导现实的发展,又能不断修正对远景未来的预测,使之接近客观实际。1937年8月,毛泽东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全国抗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就是满足红军现实作战和未来作战双重需求的经典之作。

  当然,任何真正战法的产生都不单单建立在对未来预测基础之上,也与历史长河中优秀的战法有一定渊源。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能割断历史”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强调对传统战法的深入研究,并不是提倡钻故纸堆,也不是简单地将其“改名换姓”,甚至充当外军曾用战法的代言人或传声筒。因为每一种具体战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适应对象。如过去我军在人民战争中采用的奇袭战、运动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都有其具体的作战背景和物质技术条件。学习研究传统战法的目的在于启发我们的思维,找出其产生、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从历史发展足迹中找准战法预测的依据。(何立)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3-15/4646916.shtml专家:应准确预测未来战争“什么时间和谁打”



2013年03月15日  来源:解放军报 



  精准把握军事预测的跨度

  列宁指出:“神奇的预言是神话,科学的预言却是事实。”如何回答“未来什么时间、地点和谁打以及怎么打”等问题,既是军事预测的重要任务,也是影响战法创新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因素。这种预测并不能毫无边界地“遐想”,而应有一定时空界限。

  预测的跨度越大,离现实越远,情况就可能越模糊,预测准确性就越低,战法研究成果就可能存在瑕疵。当前,根据对未来军事需求预测而提出的新作战理论、作战思想和作战观念纷纭迭出。但一些战法研究却有失笼统,只说未来该“怎么打”,却看不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谁打”;有的定格在遥远而模糊的时空维度,既让人难以理解,也不能切实发挥引领军队建设实践的作用;有的完全以近几场局部战争为依据,但事实上这些战争并不能反映未来战争全貌,并未充分展示未来战争的攻防对抗。可以肯定的是,在未来发展中一定还会有许多新的、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因此,军事预测跨度的设计必须注重务实思维,着眼不断变化的形势来及时修正既定的目标方案,采用静态构想与动态追踪相结合的方法,切实把握可以预见的未来边界,才能确保跨度设计的标准符合“能打仗、打胜仗”要求,提高其在战法创新中的“贡献率”。

  军事预测跨度是多种要素博弈的结果,既与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科技水平、战略需求等因素有直接关系,也需要研判国际环境、作战对象的变化。据此,才能创造出成功战法。自1991年的海湾战争及随后对伊拉克设立“禁飞区”、实施“沙漠之狐”行动,到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2001年的“阿富汗战争”、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美军几乎是每场战争均采用不同战法。原因就在于美军军事预测能把握预测跨度,立足近期威胁和可能具备的物质、技术等条件,满足不同时期、针对不同作战对象的需求。

  战法创新的首要任务是维护当前国家最高利益,并与现实的生存环境和难题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现实,适应未来的战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进而失去生存的根基。不了解或无视时代特点,是不能真正认识战争规律和战争指导规律的,更不能发现有用、管用的战法。美国巴顿将军认为,“成功的将军通常是让自己的作战计划适应环境,而不是创造环境适应自己的计划”。军事预测的跨度与国家经济、科技等发展程度相关,应该与国家和军队的发展战略同行。国家和军队的发展战略一般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军事预测的跨度也应该有近期、中期和远期之分。

  世界各国军队发展战略阶段划分的通行做法,是把对未来预测跨度的最大年限定为20年左右(美军由于信息化程度较高,军事预测的跨度甚至达到50年左右)。在战法研究中应把军队发展战略阶段划分作为军事预测的基本参考,并提出近期、中期和远期的预想性作战方法,尔后在每一阶段都综合分析和评估今后一定时期内所需要的能力、战争需求与资源投入之间的关系,在需要与可能之间取得平衡。同时还要兼顾与军事战略有着必然联系的科技、经济、文化等因素的预测以及各种风险因素的干扰,然后进一步修正。这样“滚动式”推进,既不会犯近视的毛病,又始终与现实联系得比较紧密;既能及时指导现实,引导现实的发展,又能不断修正对远景未来的预测,使之接近客观实际。1937年8月,毛泽东在陕北洛川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提出全国抗战的战略总方针是持久战,而不是速决战,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就是满足红军现实作战和未来作战双重需求的经典之作。

  当然,任何真正战法的产生都不单单建立在对未来预测基础之上,也与历史长河中优秀的战法有一定渊源。我们通常所说的“不能割断历史”就是这个道理。但我们强调对传统战法的深入研究,并不是提倡钻故纸堆,也不是简单地将其“改名换姓”,甚至充当外军曾用战法的代言人或传声筒。因为每一种具体战法的产生和发展,都有其深刻的社会背景和适应对象。如过去我军在人民战争中采用的奇袭战、运动战、麻雀战、地道战、地雷战等战法,都有其具体的作战背景和物质技术条件。学习研究传统战法的目的在于启发我们的思维,找出其产生、发展、运动的一般规律,从历史发展足迹中找准战法预测的依据。(何立)





http://www.chinanews.com/mil/2013/03-15/464691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