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是》:创新开拓通天路 (作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09:07:48
《求是》:创新开拓通天路

时间:[2013-03-01]  
      
        题记:2013年3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2013年第5期)教育与科技栏目刊载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署名文章《创新开拓通天路》,文章通过总结航天发展经验,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理念引领下的航天科技!

       航天事业从来都与国家利益、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国家安全、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一切航天活动都以进入空间的能力为基础,在我国就是以各类运载火箭为基础。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作为我国运载火箭设计研制的大本营,承担着不断提升我国航天运载技术水平和发射能力的战略重任。从1970年4月24日首次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逐步形成了将各种不同卫星、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发射到地月各轨道的能力,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航天特点的通天大道,托起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截至2012年底,航天一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进行了127次发射。其中前50次发射历时28年,第二个50次发射历时12年,第三个50次发射有望在5年内实现。2011年和2012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发射次数已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安全性、可靠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长征二号F载人运载火箭每次发射都精准入轨,已将8名中国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则刷新了中国单一型号火箭发射次数最高纪录,不仅为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等提供了运载保障,而且还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是什么让我国的通天之路越走越宽广?航天一院人给出的答案是:永不停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注重顶层设计,致力协同创新。火箭的研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家单位、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高度的协调配合。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贯彻首任院长钱学森同志提倡的系统工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形成和运用总体优化思想及系统协调理念。这样,顶层设计就成了火箭研制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航天人所说的“抓总体”。为此,我们一是建立总体设计部,形成技术抓总的协调体系。总体设计部主持总体方案设计、总装测试、匹配实验等工作,统筹各分系统的创新和技术要求,实现整体最优,体现出总体优化的思想。二是创立总指挥对型号研制工作负全责、总设计师对型号研制的技术工作负责的两条指挥线的指挥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工作进度等在顶层上达到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匹配的效果。这些体系实现了航天产品创新研究、设计、生产诸环节协调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完成。

  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发射能力。运载火箭技术处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高端和前沿。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事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长期以来,“不突破不行”、“非创新不可”已成为航天一院人的思维理念和动力源泉。在火箭研制过程中,我们立足关键问题,贴近实际凝练选题,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为龙头,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积极为飞而研、为赢而研、为国而研,一大批高新技术支撑起全新的火箭事业。

  控制系统是火箭飞行的大脑和灵魂。在长征二号F载人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研制人员创新思维,持续攻关,终于攻克了控制系统冗余设计技术,大大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迭代制导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发射载人飞船的入轨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在嫦娥卫星发射中,最重要的就是运载火箭的发射轨道问题。火箭以往的发射任务,都是将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然后由卫星多次变轨才能进入奔月轨道。火箭专家大胆提出了直接将卫星送向奔月轨道的设计思路。这意味着火箭发射轨道的理论设计方法、优化手段全都需要重新演绎。这一想法在经过一系列的集智攻关和计算论证后,终于在发射嫦娥二号卫星时得到实施,成功实现了“嫦娥奔月”。此项技术的突破,使卫星入轨时间从嫦娥一号“奔月”的12天,缩短到嫦娥二号的不到5天。

  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和发射能力是火箭人的不懈追求。航天一院人将我国建立的天基测控系统首次应用于火箭遥测系统中,填补了我国火箭三子级滑行段遥测数据的空白;相继研制成功三种具有独立控制和动力系统的上面级,显著提高了一箭多星和火箭对不同轨道卫星发射的能力。从常规推进剂燃料到绿色环保高能推进剂燃料;从二级火箭到三级火箭,从单一的串联火箭到增加4个助推器的并联火箭,运载能力不断提高;从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跨越;从直径3.35米的长征二号、三号系列火箭到直径5米的长征五号火箭,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大幅提升。目前,航天一院已实现年均15发以上发射能力的突破。

  主动超前规划,展开梯次开发。为了确保核心领域持续领先,实现中国运载火箭由追赶创新到同步创新的跨越,航天一院紧盯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超前规划布局,注重探索预研。为了形成“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梯次开发良好态势,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研发中心主要负责预研、总体部主要负责系统集成、厂所主要负责产品开发的分层分级的研发新模式,以保证创新链条得以不断延续。

  培养青年人才,打造创新团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数十年来,航天一院始终坚持以工程项目为牵引,在创新实践中造就人才。我们实行“老带新”制度,每一个年轻技术人员自入院伊始,就会进入相应的一线工程组,并指定指导老师,同步传递优良的航天精神,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火箭型号研制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跟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航天一院实施关键型号岗位“人才接力”计划,搭建老中青结合的创新团队。同时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奖励政策,向重点岗位倾斜,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科研工作创造条件。随着火箭的研制成功,一批批立志航天强国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起来。目前,航天一院研发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5岁左右,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中是最年轻的。

  放眼群雄并起的世界航天大舞台,中国运载火箭事业任重道远。强国之需,我辈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火箭人始终独守灯火阑珊处,向着新的更高目标奋力前行。
  (作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梁小虹)




http://www.calt.com/ZiXunZhongXi ... ail/?ContentId=8484《求是》:创新开拓通天路

时间:[2013-03-01]  
      
        题记:2013年3月1日出版的《求是》杂志(2013年第5期)教育与科技栏目刊载了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梁小虹署名文章《创新开拓通天路》,文章通过总结航天发展经验,向读者呈现了一个“永不停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理念引领下的航天科技!

       航天事业从来都与国家利益、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与国家安全、人民幸福息息相关。一切航天活动都以进入空间的能力为基础,在我国就是以各类运载火箭为基础。运载火箭的能力有多大,中国航天的舞台就有多大。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一院”)作为我国运载火箭设计研制的大本营,承担着不断提升我国航天运载技术水平和发射能力的战略重任。从1970年4月24日首次使用长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以来,逐步形成了将各种不同卫星、飞船和目标飞行器发射到地月各轨道的能力,开辟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符合航天特点的通天大道,托起了中华民族的千年飞天梦想。截至2012年底,航天一院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累计进行了127次发射。其中前50次发射历时28年,第二个50次发射历时12年,第三个50次发射有望在5年内实现。2011年和2012年,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年发射次数已经连续两年位居世界第二位。而且,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安全性、可靠性、成功率和入轨精度也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特别是长征二号F载人运载火箭每次发射都精准入轨,已将8名中国航天员成功送入太空。长征三号甲系列火箭则刷新了中国单一型号火箭发射次数最高纪录,不仅为嫦娥探月工程、北斗导航工程等提供了运载保障,而且还在竞争激烈的国际商业卫星发射服务市场抢占一席之地。是什么让我国的通天之路越走越宽广?航天一院人给出的答案是:永不停步的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

  注重顶层设计,致力协同创新。火箭的研制涉及众多学科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哪一家单位、哪一个部门能够独立完成的,很多技术问题的解决需要高度的协调配合。长期以来,我们十分重视贯彻首任院长钱学森同志提倡的系统工程理论,并在实践中形成和运用总体优化思想及系统协调理念。这样,顶层设计就成了火箭研制的重中之重,也就是航天人所说的“抓总体”。为此,我们一是建立总体设计部,形成技术抓总的协调体系。总体设计部主持总体方案设计、总装测试、匹配实验等工作,统筹各分系统的创新和技术要求,实现整体最优,体现出总体优化的思想。二是创立总指挥对型号研制工作负全责、总设计师对型号研制的技术工作负责的两条指挥线的指挥体系,从而使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工作进度等在顶层上达到各子系统之间协调匹配的效果。这些体系实现了航天产品创新研究、设计、生产诸环节协调统一,极大地促进了各个型号研制任务的顺利完成。

  突破关键技术,提升发射能力。运载火箭技术处于科技发展水平的高端和前沿。维护国家安全和战略利益、事关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长期以来,“不突破不行”、“非创新不可”已成为航天一院人的思维理念和动力源泉。在火箭研制过程中,我们立足关键问题,贴近实际凝练选题,以推进重大科技专项为龙头,集中力量攻坚克难,积极为飞而研、为赢而研、为国而研,一大批高新技术支撑起全新的火箭事业。

  控制系统是火箭飞行的大脑和灵魂。在长征二号F载人运载火箭研制过程中,研制人员创新思维,持续攻关,终于攻克了控制系统冗余设计技术,大大提高了火箭的可靠性。迭代制导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将发射载人飞船的入轨精度提高了一个数量级。

  在嫦娥卫星发射中,最重要的就是运载火箭的发射轨道问题。火箭以往的发射任务,都是将卫星发射到地球同步转移轨道,然后由卫星多次变轨才能进入奔月轨道。火箭专家大胆提出了直接将卫星送向奔月轨道的设计思路。这意味着火箭发射轨道的理论设计方法、优化手段全都需要重新演绎。这一想法在经过一系列的集智攻关和计算论证后,终于在发射嫦娥二号卫星时得到实施,成功实现了“嫦娥奔月”。此项技术的突破,使卫星入轨时间从嫦娥一号“奔月”的12天,缩短到嫦娥二号的不到5天。

  提升火箭运载能力和发射能力是火箭人的不懈追求。航天一院人将我国建立的天基测控系统首次应用于火箭遥测系统中,填补了我国火箭三子级滑行段遥测数据的空白;相继研制成功三种具有独立控制和动力系统的上面级,显著提高了一箭多星和火箭对不同轨道卫星发射的能力。从常规推进剂燃料到绿色环保高能推进剂燃料;从二级火箭到三级火箭,从单一的串联火箭到增加4个助推器的并联火箭,运载能力不断提高;从近地轨道、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到地月转移轨道;从发射卫星到发射载人飞船的技术跨越;从直径3.35米的长征二号、三号系列火箭到直径5米的长征五号火箭,中国运载火箭的发射能力大幅提升。目前,航天一院已实现年均15发以上发射能力的突破。

  主动超前规划,展开梯次开发。为了确保核心领域持续领先,实现中国运载火箭由追赶创新到同步创新的跨越,航天一院紧盯国际航天科技发展前沿,超前规划布局,注重探索预研。为了形成“探索一代、预研一代、研制一代、生产一代”的梯次开发良好态势,我们在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了研发中心主要负责预研、总体部主要负责系统集成、厂所主要负责产品开发的分层分级的研发新模式,以保证创新链条得以不断延续。

  培养青年人才,打造创新团队。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数十年来,航天一院始终坚持以工程项目为牵引,在创新实践中造就人才。我们实行“老带新”制度,每一个年轻技术人员自入院伊始,就会进入相应的一线工程组,并指定指导老师,同步传递优良的航天精神,传授丰富的实践经验。按照火箭型号研制每推进一个阶段,人才就跟进一批、储备一批的思路,航天一院实施关键型号岗位“人才接力”计划,搭建老中青结合的创新团队。同时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奖励政策,向重点岗位倾斜,为科研人员心无旁骛地从事科研工作创造条件。随着火箭的研制成功,一批批立志航天强国的青年人才快速成长起来。目前,航天一院研发人员平均年龄只有35岁左右,在世界主要航天国家中是最年轻的。

  放眼群雄并起的世界航天大舞台,中国运载火箭事业任重道远。强国之需,我辈使命,无论时代如何变迁,火箭人始终独守灯火阑珊处,向着新的更高目标奋力前行。
  (作者: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党委书记 梁小虹)




http://www.calt.com/ZiXunZhongXi ... ail/?ContentId=8484
是男是女?
zfm106 发表于 2013-3-4 09:02
是男是女?
上次见了李院长,没见到他
中国航天大有希望。


加油,不光是棒子,我们也有家乡星球。一直认为我们也不是地球原住民,要不称霸地球几千年和神战的传说这两个无法解释。

加油,不光是棒子,我们也有家乡星球。一直认为我们也不是地球原住民,要不称霸地球几千年和神战的传说这两个无法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