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最大卡脖子工程竣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1:13:08
博南山通,则中缅油气管道通。

  1月28日6时,在云南省永平县博南山隧道施工现场,建设者在隧道贯通处欢呼起来,庆祝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最大“卡脖子”工程告捷。

  至此,在云贵高原,中国石油人完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穿越,成功挑战目前世界上最难隧道群。经过建设者日夜奋战,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64座隧道全部贯通,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环保事故。

  同时,作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史上隧道最多的一项工程,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还创下多项纪录:大口径三管同隧和隧跨相连,填补我国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岩鹰山隧道采用多级斜下坡,在701米长度内垂直落差高达300余米,创国内外油气管道隧道内最大落差纪录。这是中国石油人在我国管道建设史上的又一伟大壮举。

  2011年9月16日开工以来,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是如何破解这一世界级难题的?  

  中缅油气管道隧道群施工难在何处

  蜀道难,难不过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路。

  中缅油气管道全长7676公里,其中缅甸段1504公里,中国境内段6172公里。中缅油气管道所经地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接合处,81%为山区丘陵。管道沿线断裂带密布,地震活动频繁,且多为喀斯特地貌。

  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有64座隧道,累计长度68公里,分布在云贵高原1700公里的战线上。为保护生态,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三管并行敷设。隧道施工沿线道路、通信、电力和供水等社会依托条件较差。

  更难的是,很多隧道不但不能用炸药爆破,而且在难度最大的隧道施工中连挖掘机都无法使用。因为掌子面经常出现大涌泥,涌出的黏土夹杂着石块从溶槽中倾泻而出,极易造成掌子面坍塌。工程建设者只好采取红外探水、导管注浆对其进行水泥加固,之后再用炸药炸开。

  尤其是博南山隧道所在地海拔最高达2704米,对岸的罗岷山与之对峙,“V”形绝壁下是澜沧江。博南山隧道围岩地质极为复杂,洞身及其附近有4条大断裂带通过,断层总长度占隧道全长一半以上。洞身岩体破碎,局部地段成瀑布状涌流,最大涌水量每天高达27万立方米。在高应力作用下,隧道混凝土开裂、钢架扭曲等时有发生。

  如此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在国内外隧道工程中极为罕见,工程技术难度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所罕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说,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工期紧也是我国管道建设中前所未有,但是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把这作为履行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毅然担当。

  2010年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开工。按国际间照付不议协调,中缅天然气管道2013年5月30日必须投产。但国内段为确保工程建设依法合规,2011年9月16日控制性隧道工程提前开工,线路工程2012年3月15日实验段开工建设。在境外段已经开工建设15个月的情况下,留给国内段的时间窗口只有14个月。任务之重、工期之紧,世所罕见。

  工期紧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美国管道建设专家巴斯特·格雷两次深入中缅油气管道现场踏勘:“这是我所看到的最难建设的管道工程。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团队能在30个月内完成管道建设任务。”

  国内外没有在如此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管道的标准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开始,挑战前所未有,困难前所未有,风险前所未有。

  项目组织管理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没有任何退路的攻坚战。在担负国家和民族使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没有什么艰难险阻能够阻止中国石油人前进的步伐。

  不仅如此,把中缅油气管道建成“绿色管道、生态管道、和谐管道、友谊管道”,是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提出的要求。而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也向社会立下破世界难题、建精品工程、铸能源国脉的豪迈誓言。他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铁人精神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

  为确保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控制安全、环境等风险,从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提上议事日程之初,风险防控和地质灾害防治就成为管道建设的一大前提要件。2006年可行性研究全面启动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就伴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前期工作。中国石油联手国家相关专业部门展开科技攻关,用科研指导实践,使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害降到最低。

  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从中缅油气管道设计和EPC招标文件的准备开始,就结合隧道群工程建设难点、风险和技术特点,专门对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出技术要求,并对质量安全环保、事故与补救措施等提出严格要求和标准。

  为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风险,实现项目工期目标,中国石油进行公开招标。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后组成隧道PMC管理团队,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多个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中标为EPC总承包商,带来了铁路、公路在隧道工程中的先进管理和施工经验,有针对性采取相应对策,有效规避了施工风险。

  积极发挥专业咨询的作用。中国石油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一线,对博南山、江顶寺、狮子山、松林头和大松棵等对工期、安全、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隧道展开论证分析与讨论,提出解决意见,积极推动工程建设。

  管道建设的关键是征地协调工作。中缅隧道工程永久和临时用地工作均由中缅项目部负责。这是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的首例,有效保证了隧道群的顺利施工。

  在中国铁路建设项目暂缓的背景下,各隧道参建单位经营非常困难,中缅项目部对隧道实施资金监管、HSE专项费用分解监管等,确保工程款全额用于隧道工程建设。

  在众多风险中,工期风险居于首位。中国石油对所有控制性隧道采取双向掘进方式,全力保工期。中缅项目部经理王衡岳与隧道PMC共同约谈多个监理和施工单位,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011年9月16日,贵州荔波埂地隧道率先开工;9月30日,各标段都开工进洞,中缅油气管道隧道工程由此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成功需要攻坚克难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全体参建将士以中国石油人所特有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力排千难万险,全力确保施工安全,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最终用时17个月实现隧道群安全顺利贯通,向集团公司党组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工程建设如何确保科学施工

  中缅油气管道隧道群地质情况特别复杂,确保施工安全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强化管控,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施工安全。

  中国石油在管道沿线建立数百套高地表移位监测、裂缝监测和自动雨量站,应用到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监督报警系统中,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生产人命关天。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通过抓源头、抓过程,严控工程质量;全面强化隧道施工风险意识,制定预控措施,落实应急资源,进行应急演练;通过落实国家劳动保护法规,配备穿戴劳保用品,控制噪声粉尘,加强隧道通风,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严格管控更是确保安全和工期的根本保障。截至目前,仅监理单位就对隧道施工单位下发不合格通知单300余份、暂停工令16个,罚款金额21万余元。

  大平地隧道项目副经理孙信和告诉记者:“中国石油的管理理念非常先进,尤其是质量安全环保健康和以人为本的管理非常到位,非常值得我们铁路工程建设学习和借鉴。”

  2012年6月20日,中国石油率先在中缅项目启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吴宏指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本质就是确保管道建设安全和管道全生命周期运行的安全。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遵循这一要求,中缅项目部以一次性通过为指导原则,每月一次对64座隧道展开拉网式检查,有效减少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

  在岩鹰山隧道攻坚战中,施工单位耗资260余万元购买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提升绞车,从设备性能上确保100层楼高大斜坡隧道的施工安全;实行“专人站岗、分段包保”,每隔25米就有一个人在严防死守;每隔100米安放一个电脑控制挡闸,一旦绞车出现问题,3秒钟内电脑就会自动锁闭;员工还开动脑筋研制“防绞车溜滑挡车器”,每50米安放一个,确保施工安全。

  老团坡隧道地下水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水帘洞”。有时候,头上“暴雨下”,脚底泥沙涌,情况十分危险。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红外探水仪,由专业人员操作,进行超前探水,对探水数据进行处理后确定可能涌水部位,提前对拱部和掌子面打泄水孔导流。

  在这场硬仗面前,全体参建人员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积极探讨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群施工技术和工作方法,严格管理,确保“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目标的实现。

  吴宏说:“中缅油气管道隧道施工是中国石油在长输管道建设中,特别是在兰成线隧道工程取得成功后迈上的一个新台阶。”

  而不断向前延伸的油气管线,和正在实现的大跨越也印证了中国石油人领跑世界管道工程建设的实力。

  在国家大任担当的前进道路上,破世界难题、建精品工程、铸能源国脉,中国石油人正在用行动践行着诺言。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3/02/07/001412414.shtml博南山通,则中缅油气管道通。

  1月28日6时,在云南省永平县博南山隧道施工现场,建设者在隧道贯通处欢呼起来,庆祝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最大“卡脖子”工程告捷。

  至此,在云贵高原,中国石油人完成一次前所未有的大穿越,成功挑战目前世界上最难隧道群。经过建设者日夜奋战,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64座隧道全部贯通,没有发生一起质量安全环保事故。

  同时,作为中国石油工程建设史上隧道最多的一项工程,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还创下多项纪录:大口径三管同隧和隧跨相连,填补我国工程建设技术领域的一项空白;岩鹰山隧道采用多级斜下坡,在701米长度内垂直落差高达300余米,创国内外油气管道隧道内最大落差纪录。这是中国石油人在我国管道建设史上的又一伟大壮举。

  2011年9月16日开工以来,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是如何破解这一世界级难题的?  

  中缅油气管道隧道群施工难在何处

  蜀道难,难不过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路。

  中缅油气管道全长7676公里,其中缅甸段1504公里,中国境内段6172公里。中缅油气管道所经地区地处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接合处,81%为山区丘陵。管道沿线断裂带密布,地震活动频繁,且多为喀斯特地貌。

  中缅油气管道国内段有64座隧道,累计长度68公里,分布在云贵高原1700公里的战线上。为保护生态,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三管并行敷设。隧道施工沿线道路、通信、电力和供水等社会依托条件较差。

  更难的是,很多隧道不但不能用炸药爆破,而且在难度最大的隧道施工中连挖掘机都无法使用。因为掌子面经常出现大涌泥,涌出的黏土夹杂着石块从溶槽中倾泻而出,极易造成掌子面坍塌。工程建设者只好采取红外探水、导管注浆对其进行水泥加固,之后再用炸药炸开。

  尤其是博南山隧道所在地海拔最高达2704米,对岸的罗岷山与之对峙,“V”形绝壁下是澜沧江。博南山隧道围岩地质极为复杂,洞身及其附近有4条大断裂带通过,断层总长度占隧道全长一半以上。洞身岩体破碎,局部地段成瀑布状涌流,最大涌水量每天高达27万立方米。在高应力作用下,隧道混凝土开裂、钢架扭曲等时有发生。

  如此复杂的地质地理条件,在国内外隧道工程中极为罕见,工程技术难度为我国地下工程建设所罕见。集团公司副总经理廖永远说,中缅油气管道建设难度堪称世界之最。

  此外,工期紧也是我国管道建设中前所未有,但是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把这作为履行政治责任的必然要求,毅然担当。

  2010年6月3日,中缅油气管道缅甸段开工。按国际间照付不议协调,中缅天然气管道2013年5月30日必须投产。但国内段为确保工程建设依法合规,2011年9月16日控制性隧道工程提前开工,线路工程2012年3月15日实验段开工建设。在境外段已经开工建设15个月的情况下,留给国内段的时间窗口只有14个月。任务之重、工期之紧,世所罕见。

  工期紧增加了工程建设的难度。美国管道建设专家巴斯特·格雷两次深入中缅油气管道现场踏勘:“这是我所看到的最难建设的管道工程。在世界范围内没有一个团队能在30个月内完成管道建设任务。”

  国内外没有在如此复杂地质条件下建设管道的标准和可资借鉴的经验。对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来说,这是一次全新的开始,挑战前所未有,困难前所未有,风险前所未有。

  项目组织管理如何确保万无一失

  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没有任何退路的攻坚战。在担负国家和民族使命,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道路上,没有什么艰难险阻能够阻止中国石油人前进的步伐。

  不仅如此,把中缅油气管道建成“绿色管道、生态管道、和谐管道、友谊管道”,是集团公司董事长蒋洁敏提出的要求。而中国石油管道建设者也向社会立下破世界难题、建精品工程、铸能源国脉的豪迈誓言。他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铁人精神破解这一世界性难题。

  为确保工程进度和建设质量,控制安全、环境等风险,从中缅油气管道项目提上议事日程之初,风险防控和地质灾害防治就成为管道建设的一大前提要件。2006年可行性研究全面启动以来,地质灾害防治就伴随着中缅油气管道的前期工作。中国石油联手国家相关专业部门展开科技攻关,用科研指导实践,使地质灾害对工程的危害降到最低。

  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从中缅油气管道设计和EPC招标文件的准备开始,就结合隧道群工程建设难点、风险和技术特点,专门对施工图设计和施工提出技术要求,并对质量安全环保、事故与补救措施等提出严格要求和标准。

  为最大限度降低工程风险,实现项目工期目标,中国石油进行公开招标。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标后组成隧道PMC管理团队,中国中铁和中国铁建多个实力雄厚的施工单位中标为EPC总承包商,带来了铁路、公路在隧道工程中的先进管理和施工经验,有针对性采取相应对策,有效规避了施工风险。

  积极发挥专业咨询的作用。中国石油组织相关专家学者深入一线,对博南山、江顶寺、狮子山、松林头和大松棵等对工期、安全、质量有重大影响的隧道展开论证分析与讨论,提出解决意见,积极推动工程建设。

  管道建设的关键是征地协调工作。中缅隧道工程永久和临时用地工作均由中缅项目部负责。这是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的首例,有效保证了隧道群的顺利施工。

  在中国铁路建设项目暂缓的背景下,各隧道参建单位经营非常困难,中缅项目部对隧道实施资金监管、HSE专项费用分解监管等,确保工程款全额用于隧道工程建设。

  在众多风险中,工期风险居于首位。中国石油对所有控制性隧道采取双向掘进方式,全力保工期。中缅项目部经理王衡岳与隧道PMC共同约谈多个监理和施工单位,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2011年9月16日,贵州荔波埂地隧道率先开工;9月30日,各标段都开工进洞,中缅油气管道隧道工程由此全面进入施工阶段。  

  成功需要攻坚克难的精神,更需要团结协作的合力。全体参建将士以中国石油人所特有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力排千难万险,全力确保施工安全,稳步推进工程建设,最终用时17个月实现隧道群安全顺利贯通,向集团公司党组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工程建设如何确保科学施工

  中缅油气管道隧道群地质情况特别复杂,确保施工安全是项目管理的重中之重。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强化管控,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手段确保施工安全。

  中国石油在管道沿线建立数百套高地表移位监测、裂缝监测和自动雨量站,应用到中缅油气管道工程建设的监督报警系统中,提高了工程建设的安全系数。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安全生产人命关天。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通过抓源头、抓过程,严控工程质量;全面强化隧道施工风险意识,制定预控措施,落实应急资源,进行应急演练;通过落实国家劳动保护法规,配备穿戴劳保用品,控制噪声粉尘,加强隧道通风,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严格管控更是确保安全和工期的根本保障。截至目前,仅监理单位就对隧道施工单位下发不合格通知单300余份、暂停工令16个,罚款金额21万余元。

  大平地隧道项目副经理孙信和告诉记者:“中国石油的管理理念非常先进,尤其是质量安全环保健康和以人为本的管理非常到位,非常值得我们铁路工程建设学习和借鉴。”

  2012年6月20日,中国石油率先在中缅项目启动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建设。管道建设项目经理部总经理吴宏指出,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工程的本质就是确保管道建设安全和管道全生命周期运行的安全。这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要求。

  遵循这一要求,中缅项目部以一次性通过为指导原则,每月一次对64座隧道展开拉网式检查,有效减少施工可能引发的水土流失。

  在岩鹰山隧道攻坚战中,施工单位耗资260余万元购买当前国内最先进的提升绞车,从设备性能上确保100层楼高大斜坡隧道的施工安全;实行“专人站岗、分段包保”,每隔25米就有一个人在严防死守;每隔100米安放一个电脑控制挡闸,一旦绞车出现问题,3秒钟内电脑就会自动锁闭;员工还开动脑筋研制“防绞车溜滑挡车器”,每50米安放一个,确保施工安全。

  老团坡隧道地下水极其丰富,是名副其实的“水帘洞”。有时候,头上“暴雨下”,脚底泥沙涌,情况十分危险。施工单位采用先进的红外探水仪,由专业人员操作,进行超前探水,对探水数据进行处理后确定可能涌水部位,提前对拱部和掌子面打泄水孔导流。

  在这场硬仗面前,全体参建人员以现代科技手段为支撑,积极探讨极端复杂地质条件下的隧道群施工技术和工作方法,严格管理,确保“质量零缺陷、安全零事故、环境零污染”目标的实现。

  吴宏说:“中缅油气管道隧道施工是中国石油在长输管道建设中,特别是在兰成线隧道工程取得成功后迈上的一个新台阶。”

  而不断向前延伸的油气管线,和正在实现的大跨越也印证了中国石油人领跑世界管道工程建设的实力。

  在国家大任担当的前进道路上,破世界难题、建精品工程、铸能源国脉,中国石油人正在用行动践行着诺言。
http://news.cnpc.com.cn/system/2013/02/07/001412414.shtml
:中缅天然气管道2013年5月30日必须投产

晕,我看他们还得加班加点,够呛。
工程在国内首次采用天然气、原油和成品油管道三管并行敷设。

看来胃口很大啊。
工程兔,威武
这是国内段,只有工程难度,缅甸油管面临的是政治风险,不能混为一谈。
卡脖子工程结束了,但卡脖子并没有结束。
请问楼主吃过猪大肳没有?吃过的话请把ID改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