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这个个也太牛了吧?神人啊!实在不知真假,麻烦版主 ...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11:52:22
这..这个个也太牛了吧?实在不知真假

事先声明,我真的不是打广告的,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广告,要是广告请版主麻烦删除

记者从12月7日在绍兴上虞举行的《汽车曲轴、凸轮轴随动磨削装备支撑技术》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获悉,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我国取得突破。攻克这一核心技术的是我校特聘教授潘旭华及其团队。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级鉴定,意味着中国跻身超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的国际先进行列,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部委派以超精密加工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雷源忠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进行现场鉴定和评审。副校长王辉出席鉴定会。

  记者在鉴定现场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由潘旭华团队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支撑制造的曲轴随动磨床与国际顶级同类磨床同时加工同型号曲轴。鉴定专家现场分别抽取加工件,用国际公认的权威检测设备进行对比检测,该机床加工件的连杆颈圆度误差仅为0.0028毫米,明显低于对比加工件的0.0042毫米。

  这样的结果,令现场专家深感振奋。  雷源忠对记者说,拥有精密机床制造能力是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这些技术。为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我国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这项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属原创性突破,对推动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庆说,我们在选择使用该机床之初还抱有怀疑态度,但在实践中发现,该机床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操作简便,运行稳定。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该机床售价不到同类进口机床的一半,且可全部采用国产耗材,维护使用成本更低。常州市哲益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惠昌说,这样性价比高的磨床正是我们企业梦寐以求的,我厂一次性就订了四台。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湖南大学周志雄教授说,曲轴随动磨削机床需要融合静压导轨、轨迹控制、在线测量补偿等先进技术,能够在关键技术指标上优于国际同类先进磨床,很不容易。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副主任马敬坤说,机床是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去年我国机床产量达到25万台,但都是中低档产品,精密与超精密机床一直无法突破,需要依赖进口。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机床工业水平快速提升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该项研究在2008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由我校特聘教授潘旭华及其团队攻克成功。今年4月,该项目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目前,利用该技术成果研制的曲轴随动磨及凸轮轴磨床、数控外圆磨床等机床产品已在江苏、浙江等地应用,受到用户的好评。通过鉴定、评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明显,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磨床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另据了解,7日23时41分,新华社就此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事件发布新闻通稿,截止到8日上午10时30分,境内外已有人民网、香港文汇报等500余家主流媒体网站转载报道此消息。

  他,一个无职称、无正式项目研究经历的中专生,凭什么承担国家“863”项目,率先闯出了世界先进机床的创新之路?这个疑问,正是国人的普遍问题。
  或许,当一个个创新人才从偶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之时,就是“钱学森之问”破题之时,就是无数中国梦成就之时。
  现在想想,去年12月的那场鉴定会只是再一次对潘旭华的肯定。
  在浙江上虞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和春晖集团的工厂里,国内最顶尖的机床专家会聚这里,对潘旭华研制的机床进行鉴定。
  似乎是实力悬殊的开场――
  英、日的机床外观精致、豪华,潘旭华的设备更像“丑小鸭”;进口设备主要的易消耗品砂轮、磨轮、冷却液都是价格昂贵的国际顶尖产品,而潘旭华的设备易消耗品都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内产品……
  但,结果令人称奇――

在同样严苛的检测标准和测试条件下,相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潘旭华机床加工的产品均优于国外最先进同类机床的加工产品。更为关键的是,潘旭华研发的机床,因成本低廉,可同时满足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加工需要。
  那一天,新华社发布了这样的消息: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中国取得突破。
  此时,“机床奇人”潘旭华已是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科技成果,意味着汽车等各类机械设备的发动机有望延长寿命、降低油耗,中国制造的发动机有望第一次“驱动”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老板误打误撞钻研数控机床
  一个没有专业知识训练的人怎么就误打误撞走进数控机床,还走到前沿?
  其实,在没成为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之前,潘旭华就是一个如魔术般地重叠一体的名字――他是梨耙厂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他是小镇柳城坐拥千万资产的民企老板;甚至还以“三无人员(无大专以上学历、无职称、无前期立项项目研究经历)”的身份,获得了“863计划”特批“通行证”。
  一路从质疑声中走来。

  人们根本不信,他怎么就能拿到审批条件和程序极为严格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他怎么会拥有近40项机床研究的国家发明专利?
  是奇才?
  有那么一点儿。1981年,潘旭华中专毕业到梨耙厂,就被同事誉为“能解决任何技术难题的怪才”;1991年,潘旭华发明了特别适合南方水田耕作又省时省力的耕耙犁;1993年,他离职创业。10年后,他创办的南方齿轮厂成为柳城最知名的企业;2004年到2006年,他制造出了高精度的静压导轨,并且居然只花3年时间,把它发展成数控外圆磨床……
  却也不是。
  潘旭华对机械创新的痴迷程度和专注精神是朋友们皆知的。在无数次失败中,人们看到了他的另一种天赋:从不灰心,立即转换思路,继续执著地往前走。
  他喜欢让机器不断“生长”。在他看来:任何东西都可以无限进化,包括机械设备,因此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理性自信”。

  正是这种“机械进化论”,让潘旭华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偏面掘进”,在搞定静压导轨这个机床的基础后,居然研制出了连他自己原先都想象不出来的各类复杂机床。这与现在许多科研工作者往往先注重设计整体、再关注局部不同。也许这是让潘旭华大获成功的诀窍之一。
  越来越接近梦想。从柳城到金华到上海到北京;从技术员骨干到专利拥有者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拥有者;从开始研究静压导轨技术,涉足高精度数控机床领域,到研发出世界先进的数控外圆磨床,到研制出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曲轴、凸轮轴随动磨削机床,使我国高端数控机床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不一样的“863”项目入选者
  过去,国家“863”计划都是从教授、博士中挑选人才、授予项目。潘旭华有幸成为国家“863”计划打破常规、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的特例。
  比如,分量颇重的“定点指南”,以往只下给一个单位,而那次,破天荒地下给了一个普通人!特批文件下达的过程,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而别的“863”项目,从问题提出、论证、答辩,到审批立项,最起码要两年时间。
  这源于他的实力。
  上海机床检测中心和国家机床检测中心的两份检测报告,记录了潘旭华发明的液体静压导轨无法让人平静的测试结果。
  看到那一组国际领先的关键测试数据,时任高新技术产业化司司长冯记春、副司长戴国强当即决定,会一会这位“奇才”。因为数据表明,当时的潘旭华已经解决了磨床加工精度的基础问题,而这是国内尚未被攻破的难关。


在冯记春的办公室,冯记春、戴国强第一次与潘旭华闭门会谈了45分钟。
  “为什么是在你们‘杨柳镇’做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设备?”戴国强脱口而出。由于对这个在机床行业从未听说过的地名很陌生,他把“柳城镇”说成了“杨柳镇”。
  潘旭华没有直接回答,他掏出了自认为能够研制成功的一系列的设备技术清单:叶片磨床、齿轮磨床、随动磨床……
  戴国强说:“高精度随动磨床是机床领域最难的技术工艺之一。”
  潘旭华马上说:“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就先研制随动磨削机床!”
  一直在一旁认真听着的冯记春当即表态:“10天以内,我们派专家来实地了解!”
  一个中专生只用3年时间就搞定了高校和国企科研人员在大型实验室几十年都没研发出来的机床工艺?有的专家根本不信,他们的表示是拒绝。
  第三批专家来了。“思路开阔、方法独到,他能做出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床!”看完潘旭华研发的东西,专家组组长、北京第二机床厂总工程师陈耀昌这样向科技部汇报此行结果。

  谁的成果好,就相信谁。在和国内多家单位的比拼中,从“相马”到“赛马”的转换中,从特批到授权的过程中,潘旭华得到了一条从未想过的“专用跑道”。
  “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即使‘倾家荡产’,碰得‘头破血流’也值。”潘旭华要把“犁耙耕上天”。
  倾尽家当,“小作坊”叫板“大系统”
  无疑,这就是“门外汉”冲击世界先进、10年比拼100年、“小作坊”叫板“大系统”的艰难逾越。
  “经常在凌晨两三点接到他的电话,给我讲解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和机床设计的下一步思路。”员工詹为群说,他知道老板的这些灵感并不是上天恩赐,而是来源于日思夜想。
  “为什么你做得出来,别人做不出来?”这是每一个见到潘旭华的人,都要忍不住反复问的问题。
  潘旭华清醒地说:“我唯一的优势只是比别人多想一百种方法。有些想法是很荒谬的,但绝不是胡思乱想。而且,想的方法要比试验的方法多10倍以上!”


  他越来越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自己的两个工厂先后卖掉了,筹到近5000多万元投入到研发。他失去了每年数百万元的收入,把自己推上了倾其所有搞研发的“华山一条道”。
  身边的人不解:“科研型的老板就已少见,为科研敢于倾尽家当的老板压根儿就没见过。”
  “第一代液体静压导轨是老板按书上的原理摸索造出的,第二代几乎改变了书上的模式,第三代则完全颠覆了书本内容。”工厂员工谢陈宝说,他的脑子里就像有个巨大实验室,里面装着无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潘旭华说:“所有的图纸都保留在我的脑子里。要使每个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机床,一是要对机床的所有结构、数据都须烂熟于胸,取用就像计算机一样方便;二是要求设计思路简便优化、逻辑关系十分清晰。”
  即便拿到国家“863”项目,即便专家一次次地肯定,他依然换不来周围人百分之百的信任。此时,浙江师范大学却对他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尽管“待遇任由本人提出、不限具体目标任务、来去自由”等承诺对他毫无吸引力,但时任校人事处处长的周瑞法连续数月的“软磨硬泡”让他大为感动。
  潘旭华最终被聘为浙师大特聘教授,学校为他攻克“863”计划项目提供了各种支持,组建科研团队、成立了精密机床研发中心等。

  思考,就是他与众不同的标志,他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那份欣喜。走上讲坛,他把“不断试错”的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大胆出错”。
  他的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93班周泽斌这样告诉记者:“我还记得那段时间,睡觉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思考潘老师布置的作业题,原来创新这种东西真的是越想越多的,推翻了一个就会有另一个更成熟的想法冒出来,那种感觉很好。”
  潘旭华坦言,即使微小的创造发明,其过程都是艰苦卓绝的。
  正是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累积成了无穷的勇气和动力,让潘旭华的创造从边缘站到前沿。

b b s .  t i a n y a . c n / p o s t - w o r l d l o o k - 6 5 9808-1.shtml这..这个个也太牛了吧?实在不知真假

事先声明,我真的不是打广告的,但是我真的不知道这个是不是广告,要是广告请版主麻烦删除

记者从12月7日在绍兴上虞举行的《汽车曲轴、凸轮轴随动磨削装备支撑技术》教育部科技成果鉴定会上获悉,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我国取得突破。攻克这一核心技术的是我校特聘教授潘旭华及其团队。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科技成果通过国家级鉴定,意味着中国跻身超精密加工装备制造的国际先进行列,对提升我国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重大意义。

  教育部委派以超精密加工专家、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雷源忠教授为组长的专家组进行现场鉴定和评审。副校长王辉出席鉴定会。

  记者在鉴定现场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由潘旭华团队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支撑制造的曲轴随动磨床与国际顶级同类磨床同时加工同型号曲轴。鉴定专家现场分别抽取加工件,用国际公认的权威检测设备进行对比检测,该机床加工件的连杆颈圆度误差仅为0.0028毫米,明显低于对比加工件的0.0042毫米。

  这样的结果,令现场专家深感振奋。  雷源忠对记者说,拥有精密机床制造能力是制造业强国的重要标志。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掌握这些技术。为提升制造业的整体水平,我国一直在进行积极探索。这项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属原创性突破,对推动我国机床工业的发展和提升制造业整体水平具有现实意义。  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荣庆说,我们在选择使用该机床之初还抱有怀疑态度,但在实践中发现,该机床不仅加工精度高,而且操作简便,运行稳定。更让我们感兴趣的是,该机床售价不到同类进口机床的一半,且可全部采用国产耗材,维护使用成本更低。常州市哲益机电有限公司董事长袁惠昌说,这样性价比高的磨床正是我们企业梦寐以求的,我厂一次性就订了四台。 

  国家高效磨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专家、湖南大学周志雄教授说,曲轴随动磨削机床需要融合静压导轨、轨迹控制、在线测量补偿等先进技术,能够在关键技术指标上优于国际同类先进磨床,很不容易。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科技工作部副主任马敬坤说,机床是制造业的工作母机。去年我国机床产量达到25万台,但都是中低档产品,精密与超精密机床一直无法突破,需要依赖进口。这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果,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机床工业水平快速提升的希望。  

  记者了解到,该项研究在2008被科技部列入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是由我校特聘教授潘旭华及其团队攻克成功。今年4月,该项目已通过了国家科技部专家组的验收。目前,利用该技术成果研制的曲轴随动磨及凸轮轴磨床、数控外圆磨床等机床产品已在江苏、浙江等地应用,受到用户的好评。通过鉴定、评审,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成果创新明显,整体技术达到国际同类磨床先进水平,具有重要的推广应用价值和社会经济效益。  另据了解,7日23时41分,新华社就此科技成果取得重大突破的事件发布新闻通稿,截止到8日上午10时30分,境内外已有人民网、香港文汇报等500余家主流媒体网站转载报道此消息。

  他,一个无职称、无正式项目研究经历的中专生,凭什么承担国家“863”项目,率先闯出了世界先进机床的创新之路?这个疑问,正是国人的普遍问题。
  或许,当一个个创新人才从偶然事件成为必然事件之时,就是“钱学森之问”破题之时,就是无数中国梦成就之时。
  现在想想,去年12月的那场鉴定会只是再一次对潘旭华的肯定。
  在浙江上虞浙江太阳股份有限公司和春晖集团的工厂里,国内最顶尖的机床专家会聚这里,对潘旭华研制的机床进行鉴定。
  似乎是实力悬殊的开场――
  英、日的机床外观精致、豪华,潘旭华的设备更像“丑小鸭”;进口设备主要的易消耗品砂轮、磨轮、冷却液都是价格昂贵的国际顶尖产品,而潘旭华的设备易消耗品都是价格相对便宜的国内产品……
  但,结果令人称奇――

在同样严苛的检测标准和测试条件下,相同零部件的加工精度,潘旭华机床加工的产品均优于国外最先进同类机床的加工产品。更为关键的是,潘旭华研发的机床,因成本低廉,可同时满足高端产品和低端产品的加工需要。
  那一天,新华社发布了这样的消息:可以掌控万分之一毫米细微移动的超精密加工装备核心技术在中国取得突破。
  此时,“机床奇人”潘旭华已是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这项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863”重点项目科技成果,意味着汽车等各类机械设备的发动机有望延长寿命、降低油耗,中国制造的发动机有望第一次“驱动”到国际先进水平。
  小老板误打误撞钻研数控机床
  一个没有专业知识训练的人怎么就误打误撞走进数控机床,还走到前沿?
  其实,在没成为浙江师范大学特聘教授之前,潘旭华就是一个如魔术般地重叠一体的名字――他是梨耙厂最年轻的技术骨干;他是小镇柳城坐拥千万资产的民企老板;甚至还以“三无人员(无大专以上学历、无职称、无前期立项项目研究经历)”的身份,获得了“863计划”特批“通行证”。
  一路从质疑声中走来。

  人们根本不信,他怎么就能拿到审批条件和程序极为严格的国家“863计划”项目?他怎么会拥有近40项机床研究的国家发明专利?
  是奇才?
  有那么一点儿。1981年,潘旭华中专毕业到梨耙厂,就被同事誉为“能解决任何技术难题的怪才”;1991年,潘旭华发明了特别适合南方水田耕作又省时省力的耕耙犁;1993年,他离职创业。10年后,他创办的南方齿轮厂成为柳城最知名的企业;2004年到2006年,他制造出了高精度的静压导轨,并且居然只花3年时间,把它发展成数控外圆磨床……
  却也不是。
  潘旭华对机械创新的痴迷程度和专注精神是朋友们皆知的。在无数次失败中,人们看到了他的另一种天赋:从不灰心,立即转换思路,继续执著地往前走。
  他喜欢让机器不断“生长”。在他看来:任何东西都可以无限进化,包括机械设备,因此要始终保持高度的“理性自信”。

  正是这种“机械进化论”,让潘旭华在研究过程中,能够不断“偏面掘进”,在搞定静压导轨这个机床的基础后,居然研制出了连他自己原先都想象不出来的各类复杂机床。这与现在许多科研工作者往往先注重设计整体、再关注局部不同。也许这是让潘旭华大获成功的诀窍之一。
  越来越接近梦想。从柳城到金华到上海到北京;从技术员骨干到专利拥有者到国际领先水平的技术成果拥有者;从开始研究静压导轨技术,涉足高精度数控机床领域,到研发出世界先进的数控外圆磨床,到研制出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的曲轴、凸轮轴随动磨削机床,使我国高端数控机床技术取得关键突破。

  不一样的“863”项目入选者
  过去,国家“863”计划都是从教授、博士中挑选人才、授予项目。潘旭华有幸成为国家“863”计划打破常规、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的特例。
  比如,分量颇重的“定点指南”,以往只下给一个单位,而那次,破天荒地下给了一个普通人!特批文件下达的过程,前后不到半年时间;而别的“863”项目,从问题提出、论证、答辩,到审批立项,最起码要两年时间。
  这源于他的实力。
  上海机床检测中心和国家机床检测中心的两份检测报告,记录了潘旭华发明的液体静压导轨无法让人平静的测试结果。
  看到那一组国际领先的关键测试数据,时任高新技术产业化司司长冯记春、副司长戴国强当即决定,会一会这位“奇才”。因为数据表明,当时的潘旭华已经解决了磨床加工精度的基础问题,而这是国内尚未被攻破的难关。


在冯记春的办公室,冯记春、戴国强第一次与潘旭华闭门会谈了45分钟。
  “为什么是在你们‘杨柳镇’做出了世界领先的技术设备?”戴国强脱口而出。由于对这个在机床行业从未听说过的地名很陌生,他把“柳城镇”说成了“杨柳镇”。
  潘旭华没有直接回答,他掏出了自认为能够研制成功的一系列的设备技术清单:叶片磨床、齿轮磨床、随动磨床……
  戴国强说:“高精度随动磨床是机床领域最难的技术工艺之一。”
  潘旭华马上说:“如果国家有需要,我就先研制随动磨削机床!”
  一直在一旁认真听着的冯记春当即表态:“10天以内,我们派专家来实地了解!”
  一个中专生只用3年时间就搞定了高校和国企科研人员在大型实验室几十年都没研发出来的机床工艺?有的专家根本不信,他们的表示是拒绝。
  第三批专家来了。“思路开阔、方法独到,他能做出世界领先水平的机床!”看完潘旭华研发的东西,专家组组长、北京第二机床厂总工程师陈耀昌这样向科技部汇报此行结果。

  谁的成果好,就相信谁。在和国内多家单位的比拼中,从“相马”到“赛马”的转换中,从特批到授权的过程中,潘旭华得到了一条从未想过的“专用跑道”。
  “要对得起这份信任!即使‘倾家荡产’,碰得‘头破血流’也值。”潘旭华要把“犁耙耕上天”。
  倾尽家当,“小作坊”叫板“大系统”
  无疑,这就是“门外汉”冲击世界先进、10年比拼100年、“小作坊”叫板“大系统”的艰难逾越。
  “经常在凌晨两三点接到他的电话,给我讲解正在攻克的技术难题和机床设计的下一步思路。”员工詹为群说,他知道老板的这些灵感并不是上天恩赐,而是来源于日思夜想。
  “为什么你做得出来,别人做不出来?”这是每一个见到潘旭华的人,都要忍不住反复问的问题。
  潘旭华清醒地说:“我唯一的优势只是比别人多想一百种方法。有些想法是很荒谬的,但绝不是胡思乱想。而且,想的方法要比试验的方法多10倍以上!”


  他越来越有舍我其谁的气概!
  自己的两个工厂先后卖掉了,筹到近5000多万元投入到研发。他失去了每年数百万元的收入,把自己推上了倾其所有搞研发的“华山一条道”。
  身边的人不解:“科研型的老板就已少见,为科研敢于倾尽家当的老板压根儿就没见过。”
  “第一代液体静压导轨是老板按书上的原理摸索造出的,第二代几乎改变了书上的模式,第三代则完全颠覆了书本内容。”工厂员工谢陈宝说,他的脑子里就像有个巨大实验室,里面装着无尽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潘旭华说:“所有的图纸都保留在我的脑子里。要使每个零部件组装成一台完整的机床,一是要对机床的所有结构、数据都须烂熟于胸,取用就像计算机一样方便;二是要求设计思路简便优化、逻辑关系十分清晰。”
  即便拿到国家“863”项目,即便专家一次次地肯定,他依然换不来周围人百分之百的信任。此时,浙江师范大学却对他投来了关注的目光,尽管“待遇任由本人提出、不限具体目标任务、来去自由”等承诺对他毫无吸引力,但时任校人事处处长的周瑞法连续数月的“软磨硬泡”让他大为感动。
  潘旭华最终被聘为浙师大特聘教授,学校为他攻克“863”计划项目提供了各种支持,组建科研团队、成立了精密机床研发中心等。

  思考,就是他与众不同的标志,他希望更多人能感受到那份欣喜。走上讲坛,他把“不断试错”的理念应用到课堂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去想、大胆去做、大胆出错”。
  他的学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093班周泽斌这样告诉记者:“我还记得那段时间,睡觉前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思考潘老师布置的作业题,原来创新这种东西真的是越想越多的,推翻了一个就会有另一个更成熟的想法冒出来,那种感觉很好。”
  潘旭华坦言,即使微小的创造发明,其过程都是艰苦卓绝的。
  正是一份又一份沉甸甸的责任,累积成了无穷的勇气和动力,让潘旭华的创造从边缘站到前沿。

b b s .  t i a n y a . c n / p o s t - w o r l d l o o k - 6 5 9808-1.shtml
看文风是标准的样板稿。
八股是什么东西?
这个确实牛,中国现科技进入爆发期了吗
这个是真的。其实国外很多专门领域内也是无数这样钻研出一技之长掌握核心工艺的人牢牢控制着各自的市场。
81的中专,那是很牛逼的了。当时为了有碗饭很多最优秀学生都是选择中专、中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