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宝宝” 家长怎么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8 06:51:47
  0-3岁的宝宝往往会有一些家长不理解的行为,这些不合作、不听话的行为,在家长看可能就是“叛逆”,其实这些行为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将见招拆招,为家长答疑解惑。

  见招一:动不动就抓人

  解析

  这么小的宝宝喜欢抓人,并没有什么存心的伤害动机,更可能的原因是如下:(1)由于社交能力不发达,用抓人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喜爱之情;(2)某种愿望受阻而语言尚未充分发展,就用抓挠来表达自己的情绪;(3)被别人冷落,借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拆招

  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句式不能太长,也不能用否定句,否则孩子的头脑一下子加工不了。最有效的是配合动作的正面表达,比如,一边抓住孩子的手,一边告诉她:“轻轻地摸一下哦”,如果孩子照做,还可以给他微笑或亲吻鼓励,强化他的行为。

  见招二:爱上说“不”

  解析

  这其实是一岁半左右孩子常见的行为表现,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使得他们喜欢用否定性的语言确认自己的存在。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不”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并不是真的“不”想做当前的事情。

  拆招

  不妨换一种方式跟孩子说话,比如:“宝宝,你是想现在起床呢还是再睡两分钟?”、“你是想吃卷心菜还是想吃玉米烙呢?”、“你是想让妈妈牵你这个手还是那个手呢?”,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在获得被尊重的感觉之后,直接拒绝的概率就会减少许多。

  见招三:大脾气

  解析

  孩子两岁以后,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而且由于他们特有的“自我中心”式的思维,还特别排斥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或行为,难以容忍自己的愿望受阻,但这个时候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怨气在心口难开,自然就容易借助发脾气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拆招

  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其合理的需要。一些需要即使看起来不合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适当满足一下也无妨。如果不能满足,就给他讲讲道理,适当安慰他的情绪,允许孩子用哭泣来表达失望,或者试着转移一下注意力。如果实在耐心不起来,冷处理一下也可以,总之最好不要来硬的,否则孩子会变本加厉,而且孩子的自我意识还在发展中,动不动就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主张,也不利于他获得自主意识。

  见招四:护东西

  解析

  无论是多么善于分享的孩子,到了两岁左右,都可能经历一个喜欢揽护东西的阶段,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即使她最亲近的父母。有个专业说法叫“物权敏感期”,它意味着孩子的心智已经发展到主张自己所有权的阶段。

  拆招

  家长首先要尊重这一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强迫孩子,否则孩子很容易习得一种意识:自己的东西是不能做主的。与此同时,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示范分享行为,给孩子创造条件体验分享的快乐。比如,给孩子一个橘子,让他帮忙分给大家,然后让他体验与大家共享的快乐,另外,当前市面上有许多相关的主题绘本,孩子总是比较喜欢模仿的,一旦他们认同了故事中善于分享的形象,就可能模仿他们的分享行为,家长在进行分享教育时也多了一个抓手,再遇到孩子揽护东西时,可以委婉地提醒“小兔波利是怎么做的呢?”、“如果换成小猫,他会不会这个样子啊?”以此唤起孩子的分享意识。

  见招五:故意捣乱

  解析

  故意捣乱对于孩子来说是意义重大,因为在捣乱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体验自己的力量。原来做点奇怪的小动作可以弄的别人那么紧张啊,太好玩了!于是,幼弱的她便可能喜欢上捣鬼的游戏,并在借此左右别人的情绪中获得“强大”的自信和乐趣。2、发泄旺盛精力。两岁的孩子,动作神经的大动作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喜欢到处探索,但由于活动和交往空间的限制,这些意愿通常难以得到满足,在旺盛的精力还没有更理性的宣泄渠道之前,捣乱、搞鬼当然成为一种选择。3、满足情感需求。有时候孩子淘气则是因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想借此引起大人注意,进而获得关爱。

  拆招

  引导孩子的捣鬼行为,不能强行压制,否则孩子即使一时变乖了,也是治标不治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如果是因为情感需求的缺失,就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如果是因为旺盛精力无处发泄,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给孩子找个玩伴。此外,当孩子通过捣鬼来试探我们的行为反应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借机帮他们调整行为底线。比如,当孩子拿着插头玩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妥善制止,平静地把孩子抱开,告诉他们插头是用来通电的,不是用来玩的,并进行更安全的防护。
  0-3岁的宝宝往往会有一些家长不理解的行为,这些不合作、不听话的行为,在家长看可能就是“叛逆”,其实这些行为都有深层次的原因。本文将见招拆招,为家长答疑解惑。

  见招一:动不动就抓人

  解析

  这么小的宝宝喜欢抓人,并没有什么存心的伤害动机,更可能的原因是如下:(1)由于社交能力不发达,用抓人来表达自己对别人的喜爱之情;(2)某种愿望受阻而语言尚未充分发展,就用抓挠来表达自己的情绪;(3)被别人冷落,借以引起他们的注意。

  拆招

  采用讲道理的方式,句式不能太长,也不能用否定句,否则孩子的头脑一下子加工不了。最有效的是配合动作的正面表达,比如,一边抓住孩子的手,一边告诉她:“轻轻地摸一下哦”,如果孩子照做,还可以给他微笑或亲吻鼓励,强化他的行为。

  见招二:爱上说“不”

  解析

  这其实是一岁半左右孩子常见的行为表现,因为这个时候的宝宝,自我意识开始萌芽,这使得他们喜欢用否定性的语言确认自己的存在。不过,大多数时候,他们的“不”并不具有实际意义,并不是真的“不”想做当前的事情。

  拆招

  不妨换一种方式跟孩子说话,比如:“宝宝,你是想现在起床呢还是再睡两分钟?”、“你是想吃卷心菜还是想吃玉米烙呢?”、“你是想让妈妈牵你这个手还是那个手呢?”,给孩子选择的机会,孩子在获得被尊重的感觉之后,直接拒绝的概率就会减少许多。

  见招三:大脾气

  解析

  孩子两岁以后,已经渐渐有了自己的主张,而且由于他们特有的“自我中心”式的思维,还特别排斥他人与自己不同的想法或行为,难以容忍自己的愿望受阻,但这个时候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怨气在心口难开,自然就容易借助发脾气表达自己的情绪了。

  拆招

  家长要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满足其合理的需要。一些需要即使看起来不合理,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适当满足一下也无妨。如果不能满足,就给他讲讲道理,适当安慰他的情绪,允许孩子用哭泣来表达失望,或者试着转移一下注意力。如果实在耐心不起来,冷处理一下也可以,总之最好不要来硬的,否则孩子会变本加厉,而且孩子的自我意识还在发展中,动不动就强迫他放弃自己的主张,也不利于他获得自主意识。

  见招四:护东西

  解析

  无论是多么善于分享的孩子,到了两岁左右,都可能经历一个喜欢揽护东西的阶段,不愿意跟别人分享,即使她最亲近的父母。有个专业说法叫“物权敏感期”,它意味着孩子的心智已经发展到主张自己所有权的阶段。

  拆招

  家长首先要尊重这一自然的发展规律,不要强迫孩子,否则孩子很容易习得一种意识:自己的东西是不能做主的。与此同时,家长应该在孩子面前示范分享行为,给孩子创造条件体验分享的快乐。比如,给孩子一个橘子,让他帮忙分给大家,然后让他体验与大家共享的快乐,另外,当前市面上有许多相关的主题绘本,孩子总是比较喜欢模仿的,一旦他们认同了故事中善于分享的形象,就可能模仿他们的分享行为,家长在进行分享教育时也多了一个抓手,再遇到孩子揽护东西时,可以委婉地提醒“小兔波利是怎么做的呢?”、“如果换成小猫,他会不会这个样子啊?”以此唤起孩子的分享意识。

  见招五:故意捣乱

  解析

  故意捣乱对于孩子来说是意义重大,因为在捣乱的过程中,他们可以达到如下“目的”:1、体验自己的力量。原来做点奇怪的小动作可以弄的别人那么紧张啊,太好玩了!于是,幼弱的她便可能喜欢上捣鬼的游戏,并在借此左右别人的情绪中获得“强大”的自信和乐趣。2、发泄旺盛精力。两岁的孩子,动作神经的大动作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喜欢到处探索,但由于活动和交往空间的限制,这些意愿通常难以得到满足,在旺盛的精力还没有更理性的宣泄渠道之前,捣乱、搞鬼当然成为一种选择。3、满足情感需求。有时候孩子淘气则是因为情感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想借此引起大人注意,进而获得关爱。

  拆招

  引导孩子的捣鬼行为,不能强行压制,否则孩子即使一时变乖了,也是治标不治本,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如果是因为情感需求的缺失,就给予孩子更多的关爱,如果是因为旺盛精力无处发泄,就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给孩子找个玩伴。此外,当孩子通过捣鬼来试探我们的行为反应的时候,我们也要及时表明自己的态度,借机帮他们调整行为底线。比如,当孩子拿着插头玩耍的时候,我们一定要妥善制止,平静地把孩子抱开,告诉他们插头是用来通电的,不是用来玩的,并进行更安全的防护。
大受教育,我家2岁的小白兔上述行为除抓人外全有
马克一下,小孩需要慢慢训练
我已经给磨的没耐心了

现在直接上最有效的一招:打
jccheng 发表于 2013-2-20 09:09
我已经给磨的没耐心了

现在直接上最有效的一招:打
你这属于"懒政"了吧...
jccheng 发表于 2013-2-20 22:09
我已经给磨的没耐心了

现在直接上最有效的一招:打
拖出去、吊起来、毒打?~~
general_j 发表于 2013-2-20 23:01
你这属于"懒政"了吧...
其实习惯了就好,耐心说服教育
全有 儿子2岁现在拿棍打我 还拿刀砍我 我还手不还手 打不打他 当然是玩具刀
正蓝奇 发表于 2013-2-22 01:09
拖出去、吊起来、毒打?~~
没这么毒

就是打屁股
精辟,受益匪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