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标准中的反垄断问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0:53
<P>作者:张庆松博士</P>
<P>WAPI的最大阻力应该是“技术性抵制”问题,而这又同“事实上的垄断”有密切联系。因此,标准中的反垄断问题是本文的核心问题。</P>
<P><B>英特尔公司的反复</B></P>
<P><B>     </B>英特尔公司对于WAPI标准的态度是值得寻味的。在论战最激烈的早期(2003年12月-2004年3月,英特尔保持沉默。在Wi-Fi, USITO等反WAPI标准急先锋推出论战后,英特尔公司才登上舞台。</P>
<P>      英特尔公司先是通过媒体宣称,将不支持中国“WAPI”标准,但是次日又澄清说,不是要抵制中国标准,而是支持中国标准的,只是技术上没有找到支持的方案。要等到以后再说。 <p></p></P>
<P >这种态度上的反复无法不引起细心人的注意。按照英特尔的技术实力,要想找到WAPI的配合方案,应该不是难事。能够把Wi-Fi技术植入到芯片中去,却无法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这从技术上是难以解释的。会不会是一种“缓兵之计”呢?这可能是一种口蜜腹剑,采用事实上抵制的策略而已。</P>
<P > <p></p></P>
<P >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看到答案的。如果有其他公司,如美国的AMD,北京的万通,台湾地区的明基等,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WAPI技术支持方案,那就证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P>
<P > <p></p></P>
<P ><B>事实上的垄断<p></p></B></P>
<P > <p></p></P>
<P >之所以特别提出英特尔,是因为其在IT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和对上下游配件商的巨大影响力。英特尔的态度将会影响一大批企业,从而形成事实上的“技术性抵制”,从而破坏WAPI的实际进程。</P>
<P > <p></p></P>
<P >至于英特尔公司在中国IT行业的影响力,著名评论家方兴东先生已经有很多精辟的分析。如“谁可以在幕后策动Wi-Fi芯片“禁运”牌”(2004年2月9日 08:31 新浪科技);“英特尔微软:谁是中国IT业第一垄断”(新浪科技转《光明日报》)。方先生指出,英特尔已经在中国CPU市场上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占据了近85%的市场份额。而这种垄断地位的形成是利用中国市场规范的不完善。“根据调查研究,英特尔垄断中国CPU市场的策略大致可分为七个方面:用知识产权垄断制造进入壁垒;通过Wintel联盟进行寡头合谋;滥用市场支配力控制整机厂商;偷换概念误导舆论进行垄断;利用网络效应扩展产业领域;打压竞争对手阻碍技术进步;混淆自有指标和产业标准,扰乱政府采购秩序等”。</P>
<P > <p></p></P>
<P >       可见,如果过去的经验可以继续的话,英特尔通过其拥有的CPU绝对性市场占有率和对上下游厂商的巨大影响力,不但可能会采用“技术性抵制”来阻扰WAPI实施,而且由于其事实上的垄断地位,具备这样做的实力。</P>
<P > <p></p></P>
<P ><B>事实上的标准<p></p></B></P>
<P > <p></p></P>
<P >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仅在于WAPI是否能够实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许多人信奉的所谓“事实上的标准”对产业发展乃至对国家发展战略会有多么大的威胁。</P>
<P > <p></p></P>
<P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观点,那就是所谓尊重“事实上的标准”。这种观点认为,标准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应该干涉(值得一提的是,比尔盖滋是这一观点的大力推动者)。但是,从历史经验看,事实上的标准往往意味着事实上的垄断。而垄断会产生高价格,暴利,廉质服务,阻碍创新,不利竞争,从而导致社会的落后。</P>
<P > <p></p></P>
<P >由于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事实上的标准就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这两大潮流。</P>
<P > <p></p></P>
<P >有人会说,目前仍然存在事实上的标准,如微软和英特尔等。但是,要知道,这种“事实上的标准”尽管仍然存在,但是始终处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针对这些“事实上垄断”企业的垄断控告自90年代以来从来没有间断过,著名的案例有DEC、Intergraph,AMD,Netscape等。发达国家政府也不断提出反垄断官司。</P>
<P > <p></p></P>
<P >正是由于对事实上垄断企业的严格监控,才使得其弱小的竞争对手和技术仍然能够生存。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对英特尔的“特别关注”,AMD早就从市场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过来看,由于没有对其规范,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AMD等公司简直没有招架之力。如果美国对微软没有规范,Linux也不会存在。</P>
<P > <p></p></P>
<P ><B>垄断、标准和抵制</B></P>
<P > <p></p></P>
<P  align=left>垄断、事实标准和抵制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形成一个怪异的三胞胎,密切不可分。 <p></p></P>
<P  align=left>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反垄断的前主任助理大卫包托指出,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可能会制定事实上的标准,然后通过多种排他性行动来谋求市场霸权。这些手段包括(1)利用市场支配力控制其他厂商;(2)抵制并拒绝向其他技术开放必需通道;(3)增加对手的成本。主导企业的这些行为会妨碍竞争,是联邦反垄断法重点调查的对象。(David A. Balto, Standard Setting in a Network Economy)。 <p></p></P>
<P  align=left>现在,英特尔在WAPI问题上的表态,是否构成利用垄断地位,采取排他性行动来谋求市场霸权,是值得研究的。首先,英特尔的表态对上下游厂商发出一个信号,即不支持WAPI;这也许是在发挥一种市场支配力。其次,英特尔表示无法支持WAPI,也就是说WAPI将不会获得英特尔芯片接纳,也就是等于拒绝互联互通(抵制并拒绝向其他技术开放必需通道);又次,由于芯片不支持WAPI,新老用户将不得不增加费用。这种情况将导致WAPI技术成本的提高。 <p></p></P>
<P  align=left>如果是一个小公司,应该不成问题。你不做芯片,他做。但是因为英特尔的绝对垄断地位,他不做,就没有人做。所以,就可以拿你一把。吃定你了!这是一个由事实上的标准,导致事实上的垄断,最后产生事实上的抵制这样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这也说明了事实上的标准如何造成对产业的伤害,对国家的伤害。试想,如果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有一个同等实力的对手,还敢采取“事实抵制”这样的策略吗?<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B>历史借鉴<p></p></B></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要从整个产业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 <p></p></P>
<P  align=left>历史上类似的情况也有发生。当初,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amp;T)是事实上的垄断者,也是电讯行业的事实标准制定者。为了保持其在长途电话的垄断地位,AT&amp;T采取了多种办法来排斥异己。当MCI试图要求将自己铺设的光纤通讯网络连接到AT&amp;T的各地交换机时,AT&amp;T予以拒绝。除了其他理由外,AT&amp;T宣称,技术上无法支持MCI的通讯网络。如果允许其他公司的通讯网络连接到AT&amp;T网络上,将会降低网络系统的质量标准。然而,法庭否定了这一说法。法庭认为,其他厂商可以按照同样的标准来生产设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而且,MCI已经证明技术上和经济上,AT&amp;T都可以生产出所需要的联接设备。因此,法庭判定,AT&amp;T的拒绝提供互联技术的行为构成了非法垄断。 <p></p></P>
<P  align=left>结果是AT&amp;T被强迫拆分成数个公司。如果没有当初的这一政府强制拆分AT&amp;T的行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恐怕要推迟很多年。标准之争是关键。<p></p></P>
<P  align=left> <p></p></P>
<P ><B>反垄断是中国标准战略的另一个目的<p></p></B></P>
<P ><B> <p></p></B></P>
<P >    所以,美国对事实上垄断和事实上标准进行规范的经验是很值得中国研究借鉴的。</P>
<P ><p></p></P>
<P >目前中国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事实上的垄断现象形成一条条把竞争力捆绑起来的锁链。如果这些锁链不被打破,中国企业推出的创新型的标准就会被跨国公司事实上的标准压制,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就会缺少动力,缺少诱因,就会停滞不前,就会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企业目前不愿意花钱进行科技研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看不到成为标准的可能,看不到技术得到推广的希望。 <p></p></P>
<P >历史经验表明,当事实上的垄断已经形成后,单靠市场力量已经无法打破。唯有依靠政府和法律的强制性力量,才能冲破垄断封锁,才能给创新者以发展机会。这是政府的职能和使命。 <p></p></P>
<P >       所以,中国的标准战略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打破事实上的垄断,打碎事实上的标准,让新技术有生存发展的空间。</P>
<P >       </P>
<P ><B>打破跨国集团的垄断<p></p></B></P>
<P >       </P>
<P >       跨国集团可能会产生事实上的垄断。一方面,特大性跨国企业本身就是一个集团,有些也具有事实上垄断的特征。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之间为了瓜分市场,也会形成如联盟之类的组织,捆绑各自的标准,专利等,共同谋求垄断利益。       </P>
<P >       必须要注意国际上双重标准的现象。比如,一些企业在其本国规规矩矩,但在他国则肆无忌惮;一些联盟自己可以制定修改标准,却不允许其他国家制定标准,或修改其标准;有些机构在自己国内宣扬多标准竞争的好处,但却在国际上宣扬单一标准的优越;有些言论在本国是垄断行为,要受到惩罚调查,但是当其矛头是针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时却予以纵容。有些团体遵守某些国家的标准,却藐视另外一些国家的标准法规。</P>
<P ><p></p></P>
<P >       因此,不能指望外国政府的反垄断措施会规范跨国公司及其组织。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反垄断法规,建立标准领域的反垄断机制。</P>
<P >       <B>结论</B> <p></p></P>
<P >       WLAN中国标准的经历说明,事实上的标准是同事实上的垄断密切相关的,是旧势力的代表,是阻碍技术进步,阻碍技术创新,阻碍社会发展的。中国标准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事实上的垄断,打破事实上的标准。建立促进创新,促进生产力,符合国情,有利国家安全,有利国家发展的先进标准体系。</P>
<P > <p></p></P>
<P >标准中的反垄断工作必然会产生冲突和压力。然而,不破不立,破是为了立。反垄断这个道理,走遍天下都说得通。(作者为美籍华人,著名时事评论家,战略策划家,中国标准战略的积极推动者,北京华英五洲技术标准推广研究所所长,中国标准海外促进会会长。)</P><P>作者:张庆松博士</P>
<P>WAPI的最大阻力应该是“技术性抵制”问题,而这又同“事实上的垄断”有密切联系。因此,标准中的反垄断问题是本文的核心问题。</P>
<P><B>英特尔公司的反复</B></P>
<P><B>     </B>英特尔公司对于WAPI标准的态度是值得寻味的。在论战最激烈的早期(2003年12月-2004年3月,英特尔保持沉默。在Wi-Fi, USITO等反WAPI标准急先锋推出论战后,英特尔公司才登上舞台。</P>
<P>      英特尔公司先是通过媒体宣称,将不支持中国“WAPI”标准,但是次日又澄清说,不是要抵制中国标准,而是支持中国标准的,只是技术上没有找到支持的方案。要等到以后再说。 <p></p></P>
<P >这种态度上的反复无法不引起细心人的注意。按照英特尔的技术实力,要想找到WAPI的配合方案,应该不是难事。能够把Wi-Fi技术植入到芯片中去,却无法对其进行升级改造,这从技术上是难以解释的。会不会是一种“缓兵之计”呢?这可能是一种口蜜腹剑,采用事实上抵制的策略而已。</P>
<P > <p></p></P>
<P >不久的将来,人们会看到答案的。如果有其他公司,如美国的AMD,北京的万通,台湾地区的明基等,轻而易举地就解决了WAPI技术支持方案,那就证明不是技术问题,而是态度问题。</P>
<P > <p></p></P>
<P ><B>事实上的垄断<p></p></B></P>
<P > <p></p></P>
<P >之所以特别提出英特尔,是因为其在IT行业中的龙头老大地位,和对上下游配件商的巨大影响力。英特尔的态度将会影响一大批企业,从而形成事实上的“技术性抵制”,从而破坏WAPI的实际进程。</P>
<P > <p></p></P>
<P >至于英特尔公司在中国IT行业的影响力,著名评论家方兴东先生已经有很多精辟的分析。如“谁可以在幕后策动Wi-Fi芯片“禁运”牌”(2004年2月9日 08:31 新浪科技);“英特尔微软:谁是中国IT业第一垄断”(新浪科技转《光明日报》)。方先生指出,英特尔已经在中国CPU市场上形成事实上的垄断,占据了近85%的市场份额。而这种垄断地位的形成是利用中国市场规范的不完善。“根据调查研究,英特尔垄断中国CPU市场的策略大致可分为七个方面:用知识产权垄断制造进入壁垒;通过Wintel联盟进行寡头合谋;滥用市场支配力控制整机厂商;偷换概念误导舆论进行垄断;利用网络效应扩展产业领域;打压竞争对手阻碍技术进步;混淆自有指标和产业标准,扰乱政府采购秩序等”。</P>
<P > <p></p></P>
<P >       可见,如果过去的经验可以继续的话,英特尔通过其拥有的CPU绝对性市场占有率和对上下游厂商的巨大影响力,不但可能会采用“技术性抵制”来阻扰WAPI实施,而且由于其事实上的垄断地位,具备这样做的实力。</P>
<P > <p></p></P>
<P ><B>事实上的标准<p></p></B></P>
<P > <p></p></P>
<P >这件事的影响不仅仅在于WAPI是否能够实施,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它揭示了许多人信奉的所谓“事实上的标准”对产业发展乃至对国家发展战略会有多么大的威胁。</P>
<P > <p></p></P>
<P >现在社会上有一种流行观点,那就是所谓尊重“事实上的标准”。这种观点认为,标准应该由市场来决定,政府不应该干涉(值得一提的是,比尔盖滋是这一观点的大力推动者)。但是,从历史经验看,事实上的标准往往意味着事实上的垄断。而垄断会产生高价格,暴利,廉质服务,阻碍创新,不利竞争,从而导致社会的落后。</P>
<P > <p></p></P>
<P >由于这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以后,事实上的标准就已经基本退出历史舞台,让位于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这两大潮流。</P>
<P > <p></p></P>
<P >有人会说,目前仍然存在事实上的标准,如微软和英特尔等。但是,要知道,这种“事实上的标准”尽管仍然存在,但是始终处在政府的严格监管之下。针对这些“事实上垄断”企业的垄断控告自90年代以来从来没有间断过,著名的案例有DEC、Intergraph,AMD,Netscape等。发达国家政府也不断提出反垄断官司。</P>
<P > <p></p></P>
<P >正是由于对事实上垄断企业的严格监控,才使得其弱小的竞争对手和技术仍然能够生存。如果不是美国政府对英特尔的“特别关注”,AMD早就从市场上消失得无影无踪。反过来看,由于没有对其规范,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耀武扬威,如入无人之境。AMD等公司简直没有招架之力。如果美国对微软没有规范,Linux也不会存在。</P>
<P > <p></p></P>
<P ><B>垄断、标准和抵制</B></P>
<P > <p></p></P>
<P  align=left>垄断、事实标准和抵制可以在一定情况下形成一个怪异的三胞胎,密切不可分。 <p></p></P>
<P  align=left>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负责反垄断的前主任助理大卫包托指出,一个占有主导地位的企业可能会制定事实上的标准,然后通过多种排他性行动来谋求市场霸权。这些手段包括(1)利用市场支配力控制其他厂商;(2)抵制并拒绝向其他技术开放必需通道;(3)增加对手的成本。主导企业的这些行为会妨碍竞争,是联邦反垄断法重点调查的对象。(David A. Balto, Standard Setting in a Network Economy)。 <p></p></P>
<P  align=left>现在,英特尔在WAPI问题上的表态,是否构成利用垄断地位,采取排他性行动来谋求市场霸权,是值得研究的。首先,英特尔的表态对上下游厂商发出一个信号,即不支持WAPI;这也许是在发挥一种市场支配力。其次,英特尔表示无法支持WAPI,也就是说WAPI将不会获得英特尔芯片接纳,也就是等于拒绝互联互通(抵制并拒绝向其他技术开放必需通道);又次,由于芯片不支持WAPI,新老用户将不得不增加费用。这种情况将导致WAPI技术成本的提高。 <p></p></P>
<P  align=left>如果是一个小公司,应该不成问题。你不做芯片,他做。但是因为英特尔的绝对垄断地位,他不做,就没有人做。所以,就可以拿你一把。吃定你了!这是一个由事实上的标准,导致事实上的垄断,最后产生事实上的抵制这样一个完整的演变过程。这也说明了事实上的标准如何造成对产业的伤害,对国家的伤害。试想,如果英特尔在中国市场上有一个同等实力的对手,还敢采取“事实抵制”这样的策略吗?<p></p></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B>历史借鉴<p></p></B></P>
<P  align=left> <p></p></P>
<P  align=left>这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问题,这是一个态度问题。要从整个产业的角度看待这个问题,这是一个具有社会意义的问题。 <p></p></P>
<P  align=left>历史上类似的情况也有发生。当初,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amp;T)是事实上的垄断者,也是电讯行业的事实标准制定者。为了保持其在长途电话的垄断地位,AT&amp;T采取了多种办法来排斥异己。当MCI试图要求将自己铺设的光纤通讯网络连接到AT&amp;T的各地交换机时,AT&amp;T予以拒绝。除了其他理由外,AT&amp;T宣称,技术上无法支持MCI的通讯网络。如果允许其他公司的通讯网络连接到AT&amp;T网络上,将会降低网络系统的质量标准。然而,法庭否定了这一说法。法庭认为,其他厂商可以按照同样的标准来生产设备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而且,MCI已经证明技术上和经济上,AT&amp;T都可以生产出所需要的联接设备。因此,法庭判定,AT&amp;T的拒绝提供互联技术的行为构成了非法垄断。 <p></p></P>
<P  align=left>结果是AT&amp;T被强迫拆分成数个公司。如果没有当初的这一政府强制拆分AT&amp;T的行动,互联网的信息时代恐怕要推迟很多年。标准之争是关键。<p></p></P>
<P  align=left> <p></p></P>
<P ><B>反垄断是中国标准战略的另一个目的<p></p></B></P>
<P ><B> <p></p></B></P>
<P >    所以,美国对事实上垄断和事实上标准进行规范的经验是很值得中国研究借鉴的。</P>
<P ><p></p></P>
<P >目前中国市场上存在的一些事实上的垄断现象形成一条条把竞争力捆绑起来的锁链。如果这些锁链不被打破,中国企业推出的创新型的标准就会被跨国公司事实上的标准压制,中国企业的科技创新就会缺少动力,缺少诱因,就会停滞不前,就会遏制中国的发展。中国企业目前不愿意花钱进行科技研发,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他们看不到成为标准的可能,看不到技术得到推广的希望。 <p></p></P>
<P >历史经验表明,当事实上的垄断已经形成后,单靠市场力量已经无法打破。唯有依靠政府和法律的强制性力量,才能冲破垄断封锁,才能给创新者以发展机会。这是政府的职能和使命。 <p></p></P>
<P >       所以,中国的标准战略要完成的任务之一就是要打破事实上的垄断,打碎事实上的标准,让新技术有生存发展的空间。</P>
<P >       </P>
<P ><B>打破跨国集团的垄断<p></p></B></P>
<P >       </P>
<P >       跨国集团可能会产生事实上的垄断。一方面,特大性跨国企业本身就是一个集团,有些也具有事实上垄断的特征。另一方面,跨国公司之间为了瓜分市场,也会形成如联盟之类的组织,捆绑各自的标准,专利等,共同谋求垄断利益。       </P>
<P >       必须要注意国际上双重标准的现象。比如,一些企业在其本国规规矩矩,但在他国则肆无忌惮;一些联盟自己可以制定修改标准,却不允许其他国家制定标准,或修改其标准;有些机构在自己国内宣扬多标准竞争的好处,但却在国际上宣扬单一标准的优越;有些言论在本国是垄断行为,要受到惩罚调查,但是当其矛头是针对其他国家的企业时却予以纵容。有些团体遵守某些国家的标准,却藐视另外一些国家的标准法规。</P>
<P ><p></p></P>
<P >       因此,不能指望外国政府的反垄断措施会规范跨国公司及其组织。必须要建立自己的反垄断法规,建立标准领域的反垄断机制。</P>
<P >       <B>结论</B> <p></p></P>
<P >       WLAN中国标准的经历说明,事实上的标准是同事实上的垄断密切相关的,是旧势力的代表,是阻碍技术进步,阻碍技术创新,阻碍社会发展的。中国标准战略的目的之一就是要打破事实上的垄断,打破事实上的标准。建立促进创新,促进生产力,符合国情,有利国家安全,有利国家发展的先进标准体系。</P>
<P > <p></p></P>
<P >标准中的反垄断工作必然会产生冲突和压力。然而,不破不立,破是为了立。反垄断这个道理,走遍天下都说得通。(作者为美籍华人,著名时事评论家,战略策划家,中国标准战略的积极推动者,北京华英五洲技术标准推广研究所所长,中国标准海外促进会会长。)</P>
这件事主要看温哥的决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