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3000官员赖账8000万元贷款 纪委已介入清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30 09:25:29
<P>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5-02-22 08:51:11 来源: 东北新闻网</P>
<P>  部分地方清查领导干部拖欠公款</P>
<P>  四川省:36名领导干部受查处</P>
<P>  四川省财政厅和监察厅对全省领导干部拖欠公款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和追收。结果发现,截至2004年5月31日,全省党政领导拖欠公款的总额上千万元,36名领导干部受查处。</P>
<P>  贵州省:干部拖欠公款4525万元</P>
<P>  2004年7月起,贵州省进行了党政干部清欠工作。全省共清查出6379人拖欠公款4525万元,已归还金额2216万元。清理出的欠款问题中,涉案人数15人,给予行政处分4人,追究刑事责任14人。</P>
<P>  包头市:275名领导干部欠款200万元</P>
<P>  截至2004年12月12日,包头市政府在清理党政领导干部拖欠公款工作中,查出275名领导干部个人拖欠公款204.11万元,已经偿还13.51万元。其中两名领导干部存在批借公款行为,1名领导干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P>
<P>  海南3000官员赖账8000万元贷款 纪检介入清欠</P>
<P>  本报海口2月21日电春节前一周,海口城郊农村信用联社主任吴桂波天天在外奔波,她在尽可能多地收回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的贷款,有些人已拖欠近20年。虽经8个月努力,但截至2004年12月31日,近700名公职人员拖欠的2000多万元贷款,仅有201人还清,本息合计500多万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25%。</P>
<P>  “真的很难。”吴桂波说。她领导的海口城郊农村信用联社是海南省19个信用联社中,公职人员拖欠贷款本息数额最大的一个。“即使这样,我们去年收回的贷款占总额的比例还是超过了海南的平均数。这在全省还算不错的。”</P>
<P>  吴桂波的话在海南省银监局报给海南省纪委的《清收党政机关人员拖欠农信社贷款汇总表》中得到了印证。这份汇总表显示,海南省共有3144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共计8746万元,占农信社不良贷款总额的3.97%。其中海口农村信用联社已清收的贷款占应清收的比例不到30%,定安农村信用联社的这一比例为6.2%,海南全省的比例则是22.84%。</P>
<P>  公职人员欠贷为何难收</P>
<P>  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为何如此难收?吴桂波的看法是,这些不良贷款都是多年形成的,当时的“感情贷款”、“关系贷款”比较多,有些因为经营损失造成拖欠,短期内筹资还款比较困难,有的单位以公职人员名义借款发放工资或贷款搞种养殖,这种以个人名义给单位贷款使用,借款人不愿意还,所在单位也无能力还。</P>
<P>  定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陈武达则认为,现在欠贷难收的“钉子户”多数人并不是没有偿还能力,而是自认有权,能赖就赖。一些政法部门干部自恃懂法,钻法律的空子。农村信用社上门催收贷款,他们既不还贷,也不在催收通知书上签名。按《民法通则》有关起诉期限规定,如果两年内信用社不起诉欠贷方,就错过了有效起诉期,法院不再受理。即使在有效起诉期内,信用社对这些赖账人员也很少起诉,一方面是信贷员惧怕这些人手中的权力,碍于面子,怕撕破脸面,双方难堪,另一方面即使起诉到法院,以法讨债,也往往是信用社赢了官司,同样还是很难要回贷款。</P>
<P>  海南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廖光普分析说,清收工作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部分欠款人涉及当地政府利害部门或利害人,这些人信用观念淡薄,有意拖欠贷款,甚至赖账不还,而农村信用社对地方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又没有行政约束力。</P>
<P>  纪委介入清贷效果明显</P>
<P>  正因为如此,海南省的农村信用社开始借助纪委的力量清收公职人员拖欠的贷款。吴桂波没有掩饰清收工作对纪委的依赖心理,她说:“去年开始,我们借纪委介入清收工作的机会,开始主动出击,有了纪委的支持,我们相信大部分不良贷款都可以收回。”</P>
<P>  海南省纪委、监察厅和海南省银监局的联合行动在海南岛掀起了一股清理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风暴。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研究处处长吴鹤立高度评价这样的清收风暴,他认为去年以来的清收风暴虽然收回的贷款还不多,但重新恢复了欠贷户与农信社的借款关系。</P>
<P>  海南省的清收风暴也确实让一些欠款户亲自体验和认识到纪委在清收工作中发挥的效力。海口市拖欠信用社贷款最多的原秀英区长流镇原副镇长兼该镇工商所所长王录旺,2004年底被海口市纪委、监察局等部门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职务。他被处理,不仅仅在于他为儿子大操大办婚礼,在海口高档大酒楼摆下130多桌豪华宴席,接新娘动用几十辆高档轿车,更是因为他长期拖欠信用社700余万元贷款耍赖不还。</P>
<P>  有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纪委介入后主动还清了贷款。万宁市万城镇干部祁某拖欠贷款本息13.6万元,农信社及时提供情况,纪检检查部门找其谈话。之后,祁某变卖自己的房产,一次性还清了贷款本息。临高县纪委与农信社合作在媒体上公开曝光146名欠款户,司法局某退休干部认识到了赖账可耻,让其在县农税局工作的儿子为他还清1988年的贷款本息4500元。在昌江县,当地的纪委监察机关还专门下文要求凡拖欠农信社贷款的,若超过期限不还且不签订还款协议的,要停职、停工、停薪。昌江县也因此在全省的清收工作中排名第一,收回了近七成的拖欠贷款。</P>
<P>  清欠还需更多帮助</P>
<P>  然而,海南省各市县党政部门对清收工作的介入力度并不统一,有些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甚至认为清收贷款是农信社自己的事,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追款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像昌江县一样,规定可以对拖欠贷款者停职、停工、停薪的市县几乎没有。最终,地方党政部门介入力度的差别与收回拖欠贷款的结果形成了正比。</P>
<P>  基于此,海南省的农村信用社期待着党政纪检监察机关更多的帮助。海南省银监局在上报给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海南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清收工作的报告》中明确表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清收工作难度大,光靠信用社自身努力很难收回,必须借助地方党政、银监局等各方力量。该报告还希望纪检监察机关能够加大惩罚措施的力度,增强威慑力。报告指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虽对拖欠贷款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没有明确的处罚依据,不能够触及欠款人员的根本利益,清收工作得不到保障。</P>
<P>  对于有偿还能力而恶意拖欠贷款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如何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P>
<P>  海南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廖光普很理解银监局的苦衷。他说,地方党政干部严重违反金融法规和党纪政纪,长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不还,形成呆滞烂账,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良性循环,破坏了农村信用环境,削弱了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海南省纪委将考虑银监局的建议,比如,建立干部信用档案,选用、提拔干部要考察信用记录,对借贷不还的干部不提拔不重用,对那些欠款数额大又拒不归还的干部停职、停岗、停薪,责令其限期还款。</P>
<P>  专家:建立官员征信制度 不应重用赖账官员</P>
<P>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公务人员拖欠贷款,有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P>
<P>  他认为,首先,从信用社自身利益来看,有“择优机制”在起作用。现在,各地方政府欠款都比较多,有些贷款是公务人员以个人名义从信用社借贷再借给政府。这些贷款往往都是优惠贷款,利息比较高。在信用社还没有摆脱官办身份和金融垄断的情况下,这些欠账比不会经营的老农民的欠账更加有利可图。</P>
<P>  其次,信用社自身的能力建设不够。毛教授分析说,现在的信用社跟政府的关系都过于密切,行政色彩浓厚,地方政府决定了信用社人员的任命、工资福利甚至办公环境设施,平级或下级政府机关很容易从信用社取得贷款。同时,当信用社产生呆坏账时,信用社也可以利用国家权力如纪委和监察机关的力量来督促还债。</P>
<P>  最后,信用社的管理不善,也导致了呆账。</P>
<P>  毛寿龙建议,要解决官员欠款这个问题,最直接办法就是通过人事上的高压政策让借贷人“吐出”贷款,比如,出台限期不还不提拔、不重用,或撤职查办等规定。可是,这种方式不能禁绝此问题在几年之后重复出现。事实上,这个问题过几年可能会更加严重。</P>
<P>  毛寿龙建议,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公务员规范方面入手。要将公务员的个人财务档案公开,选民不会选举一个背有500万元债务的候选人做乡长、县长。这方面可以借鉴各地已经零星开始试行的公务员个人征信制度。</P>
<P>  此外,毛教授建议,在信用社建设方面,要重视政策性的调整。如何在制度上切断行政干预,使资金使用不受政府权力的干涉,理清信用社和政府的关系是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发挥银监会的作用,面向市场,做好银行监测。(吴珊)(中国青年报) </P><P>新闻中心 http://news.163.com   2005-02-22 08:51:11 来源: 东北新闻网</P>
<P>  部分地方清查领导干部拖欠公款</P>
<P>  四川省:36名领导干部受查处</P>
<P>  四川省财政厅和监察厅对全省领导干部拖欠公款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调查和追收。结果发现,截至2004年5月31日,全省党政领导拖欠公款的总额上千万元,36名领导干部受查处。</P>
<P>  贵州省:干部拖欠公款4525万元</P>
<P>  2004年7月起,贵州省进行了党政干部清欠工作。全省共清查出6379人拖欠公款4525万元,已归还金额2216万元。清理出的欠款问题中,涉案人数15人,给予行政处分4人,追究刑事责任14人。</P>
<P>  包头市:275名领导干部欠款200万元</P>
<P>  截至2004年12月12日,包头市政府在清理党政领导干部拖欠公款工作中,查出275名领导干部个人拖欠公款204.11万元,已经偿还13.51万元。其中两名领导干部存在批借公款行为,1名领导干部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P>
<P>  海南3000官员赖账8000万元贷款 纪检介入清欠</P>
<P>  本报海口2月21日电春节前一周,海口城郊农村信用联社主任吴桂波天天在外奔波,她在尽可能多地收回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的贷款,有些人已拖欠近20年。虽经8个月努力,但截至2004年12月31日,近700名公职人员拖欠的2000多万元贷款,仅有201人还清,本息合计500多万元,占应收贷款总额的25%。</P>
<P>  “真的很难。”吴桂波说。她领导的海口城郊农村信用联社是海南省19个信用联社中,公职人员拖欠贷款本息数额最大的一个。“即使这样,我们去年收回的贷款占总额的比例还是超过了海南的平均数。这在全省还算不错的。”</P>
<P>  吴桂波的话在海南省银监局报给海南省纪委的《清收党政机关人员拖欠农信社贷款汇总表》中得到了印证。这份汇总表显示,海南省共有3144名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本息共计8746万元,占农信社不良贷款总额的3.97%。其中海口农村信用联社已清收的贷款占应清收的比例不到30%,定安农村信用联社的这一比例为6.2%,海南全省的比例则是22.84%。</P>
<P>  公职人员欠贷为何难收</P>
<P>  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为何如此难收?吴桂波的看法是,这些不良贷款都是多年形成的,当时的“感情贷款”、“关系贷款”比较多,有些因为经营损失造成拖欠,短期内筹资还款比较困难,有的单位以公职人员名义借款发放工资或贷款搞种养殖,这种以个人名义给单位贷款使用,借款人不愿意还,所在单位也无能力还。</P>
<P>  定安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任陈武达则认为,现在欠贷难收的“钉子户”多数人并不是没有偿还能力,而是自认有权,能赖就赖。一些政法部门干部自恃懂法,钻法律的空子。农村信用社上门催收贷款,他们既不还贷,也不在催收通知书上签名。按《民法通则》有关起诉期限规定,如果两年内信用社不起诉欠贷方,就错过了有效起诉期,法院不再受理。即使在有效起诉期内,信用社对这些赖账人员也很少起诉,一方面是信贷员惧怕这些人手中的权力,碍于面子,怕撕破脸面,双方难堪,另一方面即使起诉到法院,以法讨债,也往往是信用社赢了官司,同样还是很难要回贷款。</P>
<P>  海南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廖光普分析说,清收工作进展缓慢主要是因为部分欠款人涉及当地政府利害部门或利害人,这些人信用观念淡薄,有意拖欠贷款,甚至赖账不还,而农村信用社对地方党政部门工作人员又没有行政约束力。</P>
<P>  纪委介入清贷效果明显</P>
<P>  正因为如此,海南省的农村信用社开始借助纪委的力量清收公职人员拖欠的贷款。吴桂波没有掩饰清收工作对纪委的依赖心理,她说:“去年开始,我们借纪委介入清收工作的机会,开始主动出击,有了纪委的支持,我们相信大部分不良贷款都可以收回。”</P>
<P>  海南省纪委、监察厅和海南省银监局的联合行动在海南岛掀起了一股清理公职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的风暴。中国人民银行海口中心支行研究处处长吴鹤立高度评价这样的清收风暴,他认为去年以来的清收风暴虽然收回的贷款还不多,但重新恢复了欠贷户与农信社的借款关系。</P>
<P>  海南省的清收风暴也确实让一些欠款户亲自体验和认识到纪委在清收工作中发挥的效力。海口市拖欠信用社贷款最多的原秀英区长流镇原副镇长兼该镇工商所所长王录旺,2004年底被海口市纪委、监察局等部门开除党籍、撤销党内外职务。他被处理,不仅仅在于他为儿子大操大办婚礼,在海口高档大酒楼摆下130多桌豪华宴席,接新娘动用几十辆高档轿车,更是因为他长期拖欠信用社700余万元贷款耍赖不还。</P>
<P>  有些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在纪委介入后主动还清了贷款。万宁市万城镇干部祁某拖欠贷款本息13.6万元,农信社及时提供情况,纪检检查部门找其谈话。之后,祁某变卖自己的房产,一次性还清了贷款本息。临高县纪委与农信社合作在媒体上公开曝光146名欠款户,司法局某退休干部认识到了赖账可耻,让其在县农税局工作的儿子为他还清1988年的贷款本息4500元。在昌江县,当地的纪委监察机关还专门下文要求凡拖欠农信社贷款的,若超过期限不还且不签订还款协议的,要停职、停工、停薪。昌江县也因此在全省的清收工作中排名第一,收回了近七成的拖欠贷款。</P>
<P>  清欠还需更多帮助</P>
<P>  然而,海南省各市县党政部门对清收工作的介入力度并不统一,有些地方的纪检监察机关甚至认为清收贷款是农信社自己的事,纪检监察部门介入追款缺乏法律依据。因此像昌江县一样,规定可以对拖欠贷款者停职、停工、停薪的市县几乎没有。最终,地方党政部门介入力度的差别与收回拖欠贷款的结果形成了正比。</P>
<P>  基于此,海南省的农村信用社期待着党政纪检监察机关更多的帮助。海南省银监局在上报给海南省委省政府《关于海南省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清收工作的报告》中明确表示,党政机关工作人员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清收工作难度大,光靠信用社自身努力很难收回,必须借助地方党政、银监局等各方力量。该报告还希望纪检监察机关能够加大惩罚措施的力度,增强威慑力。报告指出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虽对拖欠贷款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进行多次批评教育,但没有明确的处罚依据,不能够触及欠款人员的根本利益,清收工作得不到保障。</P>
<P>  对于有偿还能力而恶意拖欠贷款的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如何追究党纪政纪责任,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政策依据。</P>
<P>  海南省纪委党风廉政建设室主任廖光普很理解银监局的苦衷。他说,地方党政干部严重违反金融法规和党纪政纪,长期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不还,形成呆滞烂账,直接影响了农村信用社资金的良性循环,破坏了农村信用环境,削弱了信用社支持“三农”的力度,进一步加剧了信用社的经营风险。海南省纪委将考虑银监局的建议,比如,建立干部信用档案,选用、提拔干部要考察信用记录,对借贷不还的干部不提拔不重用,对那些欠款数额大又拒不归还的干部停职、停岗、停薪,责令其限期还款。</P>
<P>  专家:建立官员征信制度 不应重用赖账官员</P>
<P>  本报北京2月21日电 “公务人员拖欠贷款,有三方面的原因,”中国人民大学毛寿龙教授今天接受记者采访时说。</P>
<P>  他认为,首先,从信用社自身利益来看,有“择优机制”在起作用。现在,各地方政府欠款都比较多,有些贷款是公务人员以个人名义从信用社借贷再借给政府。这些贷款往往都是优惠贷款,利息比较高。在信用社还没有摆脱官办身份和金融垄断的情况下,这些欠账比不会经营的老农民的欠账更加有利可图。</P>
<P>  其次,信用社自身的能力建设不够。毛教授分析说,现在的信用社跟政府的关系都过于密切,行政色彩浓厚,地方政府决定了信用社人员的任命、工资福利甚至办公环境设施,平级或下级政府机关很容易从信用社取得贷款。同时,当信用社产生呆坏账时,信用社也可以利用国家权力如纪委和监察机关的力量来督促还债。</P>
<P>  最后,信用社的管理不善,也导致了呆账。</P>
<P>  毛寿龙建议,要解决官员欠款这个问题,最直接办法就是通过人事上的高压政策让借贷人“吐出”贷款,比如,出台限期不还不提拔、不重用,或撤职查办等规定。可是,这种方式不能禁绝此问题在几年之后重复出现。事实上,这个问题过几年可能会更加严重。</P>
<P>  毛寿龙建议,要从制度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从公务员规范方面入手。要将公务员的个人财务档案公开,选民不会选举一个背有500万元债务的候选人做乡长、县长。这方面可以借鉴各地已经零星开始试行的公务员个人征信制度。</P>
<P>  此外,毛教授建议,在信用社建设方面,要重视政策性的调整。如何在制度上切断行政干预,使资金使用不受政府权力的干涉,理清信用社和政府的关系是个需要研究的问题。从银行的角度来说就是要发挥银监会的作用,面向市场,做好银行监测。(吴珊)(中国青年报) </P>
国家银行都成了硕鼠们取之不尽的油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