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南怀瑾惊传病危消息 弟子:身体虚弱仍健在(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2:59:38
作为著名国学大师和两岸“密使事件”的主角,南怀瑾在台湾知名度非常高,94岁的他日前惊传病危消息,在台湾引起广泛关注。据亲近他的弟子称,南老身体虚弱,但仍健在。

据台湾《联合报》20日报道,南怀瑾近年长住江苏吴江市,并在当地设立太湖大学堂。月前他因感冒引发肺炎,住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最近几天病情转为严重,传出病危消息。亲近他的弟子透露,约两周前,南怀瑾要弟子记录自己的生平,“这动作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有弟子要为南老记录,或写传记,都被拒绝”,“应该是南老知道时间到了,要求弟子一一记录自己的故事”。据透露,几名核心弟子已在张罗善后事宜。报道还称,19日早上,南怀瑾进入“入定”境界(僧人修行的一种方法,端坐闭眼,心神专注),弟子们仍希望他云游后归来。

《联合报》称,南怀瑾一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其著作多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他1918年生于浙江,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之后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并在多所大学开课。李登辉执政期间的核心幕僚苏志诚与刘泰英等都是南怀瑾的学生。李登辉卸任后不久,岛内便爆出“两岸密使事件”。当时有消息称,1988年,大陆通过南怀瑾释出希望与台湾接触的消息,两岸首度接触是在1990年年底,当时的台湾代表就是苏志诚与“中视”前董事长郑淑敏。对此,李登辉2005年曾称,当年苏志诚、郑淑敏赴大陆,“不是我派去的”,而是因他们两人的老师南怀瑾在香港,他们去香港找老师,才辗转秘密会晤当时的大陆高官。此外,南怀瑾的门生还筹集巨资,用其名义在大陆创立光华奖学金,资助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30多所著名大学。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2_09/21/17799249_0.shtml作为著名国学大师和两岸“密使事件”的主角,南怀瑾在台湾知名度非常高,94岁的他日前惊传病危消息,在台湾引起广泛关注。据亲近他的弟子称,南老身体虚弱,但仍健在。

据台湾《联合报》20日报道,南怀瑾近年长住江苏吴江市,并在当地设立太湖大学堂。月前他因感冒引发肺炎,住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接受治疗,最近几天病情转为严重,传出病危消息。亲近他的弟子透露,约两周前,南怀瑾要弟子记录自己的生平,“这动作是前所未有的,以前有弟子要为南老记录,或写传记,都被拒绝”,“应该是南老知道时间到了,要求弟子一一记录自己的故事”。据透露,几名核心弟子已在张罗善后事宜。报道还称,19日早上,南怀瑾进入“入定”境界(僧人修行的一种方法,端坐闭眼,心神专注),弟子们仍希望他云游后归来。

《联合报》称,南怀瑾一生致力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其著作多将儒、释、道等思想进行比对,别具一格。他1918年生于浙江,1949年随国民党到台湾,之后任中国文化大学教授,并在多所大学开课。李登辉执政期间的核心幕僚苏志诚与刘泰英等都是南怀瑾的学生。李登辉卸任后不久,岛内便爆出“两岸密使事件”。当时有消息称,1988年,大陆通过南怀瑾释出希望与台湾接触的消息,两岸首度接触是在1990年年底,当时的台湾代表就是苏志诚与“中视”前董事长郑淑敏。对此,李登辉2005年曾称,当年苏志诚、郑淑敏赴大陆,“不是我派去的”,而是因他们两人的老师南怀瑾在香港,他们去香港找老师,才辗转秘密会晤当时的大陆高官。此外,南怀瑾的门生还筹集巨资,用其名义在大陆创立光华奖学金,资助北京大学、浙江大学等30多所著名大学。
http://culture.ifeng.com/whrd/detail_2012_09/21/17799249_0.shtml
南老的书看过,和大陆的要好点,不过也就如此了。我还是信黄帝学说。
祝福
“身体虚弱仍健在”,总觉得语文文法上有点问题

比起内地那些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他研究的才是国学,而且成绩斐然!
19号入定了。高龄且病后虚弱的时候入定,那是自己真要走了,谁都拦不住的了。虽然对他的一些观点有不同看法,还是恭敬鞠躬。真正的宗师国内目前是王力平。
貌似名字挺耳熟的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想到骗子了 。。怎么回事
看过他的论语别裁,感觉对不起那个价格。还有那本讲周易的,说实话脑海里跳出X棍两个字。咱资质愚钝,领悟不了老先生的微言大意。
天涯围观团伙 发表于 2012-9-22 14:26
看过他的论语别裁,感觉对不起那个价格。还有那本讲周易的,说实话脑海里跳出X棍两个字。咱资质愚钝,领悟不 ...
你再看看他说的金刚经,从9月19日起,94岁的学者南怀瑾逝世的消息就开始在网络上流传,后经证实,南怀瑾确实处于病危中,并进入“入定”境界
ligand 发表于 2012-9-22 12:44
“身体虚弱仍健在”,总觉得语文文法上有点问题
身体虚弱,在而不健
比文怀沙好不到哪去的货色,都什么年代了还弟子、大师的装神弄鬼。
这年头,有真人么还?
老先生不错,希望能好起来来
T62 发表于 2012-9-22 18:23
比文怀沙好不到哪去的货色,都什么年代了还弟子、大师的装神弄鬼。
仅仅对于你说的后半句,我认为你反驳的不得要点啊。
传统文化方面的确很注重礼仪。
我练传统武术的我了解武术圈子里就是师父、徒弟的称呼。
这怎么了?有什么不妥?
看过些他的东西。
燕南赵北 发表于 2012-9-22 13:02
比起内地那些被称为“国学大师”的人,他研究的才是国学,而且成绩斐然!
流沙河是大陆的啵?
平安福 发表于 2012-9-22 13:29
19号入定了。高龄且病后虚弱的时候入定,那是自己真要走了,谁都拦不住的了。虽然对他的一些观点有不同看法 ...
听不懂啊 什么入定啊 什么谁都拦不住啊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9-22 20:12
仅仅对于你说的后半句,我认为你反驳的不得要点啊。
传统文化方面的确很注重礼仪。
我练传统武术的我了 ...
儒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在那里故弄玄虚的玩意儿。

孔夫子一生颠沛流离到处去推销他的学说,靠的是实作,是厚着脸皮的坚持,不是在那里弄姿作态摆高深状搞愿者上钩。

如果没有安邦定国的理想以及为之契而不舍的努力,那些虚套的礼仪有个P用。

还把什么释、儒、道弄一块,释、道追求的都是出世,与儒学精神完全背道而驰,和稀泥的大师吧。
T62 发表于 2012-9-22 22:27
儒学是经世致用的学问,不是在那里故弄玄虚的玩意儿。

孔夫子一生颠沛流离到处去推销他的学说,靠的是 ...
从你最后一句话就知道你根本就没懂儒释道,儒家跟道家、释家背道而驰?
去把王阳明了解完了再来说,太小白了。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9-22 22:54
从你最后一句话就知道你根本就没懂儒释道,儒家跟道家、释家背道而驰?
去把王阳明了解完了再来说,太小 ...
大白同学,王阳明在《传习录》里对释、道是个什么态度你不知道?

T62 发表于 2012-9-22 22:59
大白同学,王阳明在《传习录》里对释、道是个什么态度你不知道?



《传习录》是王阳明融三家于一体,集中自己心学的一本书。

T62 发表于 2012-9-22 22:59
大白同学,王阳明在《传习录》里对释、道是个什么态度你不知道?



《传习录》是王阳明融三家于一体,集中自己心学的一本书。
肖惠好仙释,先生(王阳明)警之曰:“吾自幼笃专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圣人之学,若是其简易广大,始自叹悔,错用了三十年气力。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汝今所学,乃其土苴,辄自信自好若此,真鸱xiāo@③窃腐鼠耳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9-22 23:02
我只知道《传习录》是王阳明融三家于一体,集中自己心学的一本书。
怎么,小白同学,给论证下吧 ...


哦,原来你是这么理解的,你读的是佛教信徒作解版的《传习录》吧,呵呵,我也有一本,解的太臭,看不下去。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9-22 23:02
我只知道《传习录》是王阳明融三家于一体,集中自己心学的一本书。
怎么,小白同学,给论证下吧 ...


哦,原来你是这么理解的,你读的是佛教信徒作解版的《传习录》吧,呵呵,我也有一本,解的太臭,看不下去。
T62 发表于 2012-9-22 23:08
肖惠好仙释,先生(王阳明)警之曰:“吾自幼笃专二氏,自谓既有所得,谓儒者为不足学。其后居夷三载,见得 ...
老大哥,你找的这例子也太容易反驳了。
王阳明反对的是修仙成佛的那一套,你看他说的话“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然后有告诫友人他学的“乃其土苴”。
这就明了了,释道之学的至理跟儒学差不多,“只有毫厘之间”,但是它友人学的却是这两门的糟粕。
T62 发表于 2012-9-22 23:09
哦,原来你是这么理解的,你读的是佛教信徒作解版的《传习录》吧,呵呵,我也有一本,解的太臭,看不下 ...
我回头编辑下我的话,我言辞间的确有点唐突。
但是儒释道之学本自一体啊。儒家的至诚之道、道家的天人合一、佛家的无意之意几近等同。
魂自商都 发表于 2012-9-22 23:14
老大哥,你找的这例子也太容易反驳了。
王阳明反对的是修仙成佛的那一套,你看他说的话“大抵二氏之学, ...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道理你该懂的吧。

王阳明说自己错用了三十年功夫,说学生学得是土苴、是猫头鹰吃腐鼠。你很会选择性无视嘛,大仙。
T62 发表于 2012-9-22 23:18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道理你该懂的吧。

王阳明说自己错用了三十年功夫,说学生学得是土苴、是猫头鹰 ...
承让,叫大仙唐突。

三家道理肯定有不同之处,你随便去找解释,看哪一家的注释能够把“大抵二氏之学,其妙与圣人只有毫厘之间”解释成三家道理很不同的。
我发现明显是你选择性无视啊。
一次,他在杭州,听说有一位高深的禅师,于是,慕名前往。要知道,阳明先生对佛学也是有研究的,而且是专业水准。到达之后,两位高人开始打哑谜,谁也不说话。后来,还是阳明先生打破了沉寂。

    “有家吗?”阳明先生问。“有”禅师回答。“家中尚有何人?”“母亲尚在。”“那你想她吗?”禅师陷入了思考,偌大的寺庙大殿寂静异常,很久之后,禅师叹了口气,答“岂能不想!”说完之后面有愧色。

    如果按照朱学理论,禅师是不该如此回答的,因为这是人欲,是要压抑控制的。可是禅师没有选择违心的回答,而是我口说我心。于是,阳明先生劝道,“思念母亲并不是什么过错,不必有愧,这是人人皆有的本性啊。”

    第二天,禅师就收拾行装,还俗回家了。


T62 发表于 2012-9-22 23:18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道理你该懂的吧。

王阳明说自己错用了三十年功夫,说学生学得是土苴、是猫头鹰 ...


学习学习,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成语,王阳明不可能不知道的,
而且这里极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佛教出世,儒家入世,
目的根本就不一样,
混为一谈,岂不可笑。
以八大文学家来说,有崇佛的,
但韩愈、欧阳修、曾巩等是反佛老的。
T62 发表于 2012-9-22 23:18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个道理你该懂的吧。

王阳明说自己错用了三十年功夫,说学生学得是土苴、是猫头鹰 ...


学习学习,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句成语,王阳明不可能不知道的,
而且这里极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佛教出世,儒家入世,
目的根本就不一样,
混为一谈,岂不可笑。
以八大文学家来说,有崇佛的,
但韩愈、欧阳修、曾巩等是反佛老的。

T62 发表于 2012-9-22 23:29
一次,他在杭州,听说有一位高深的禅师,于是,慕名前往。要知道,阳明先生对佛学也是有研究的,而且是专业 ...


说明这个禅师还有人性,

佛教是要求和所有的人都要解耦,
因缘假合,都当不得真的,唯独宣传佛教例外,
哪怕因之将人带入或好或坏的境遇,也只有功德,才可以成佛,
只要诚信就可以了,这样就成了“大乘佛教",需要 我未觉而觉他。


这个禅师并没有学到家
T62 发表于 2012-9-22 23:29
一次,他在杭州,听说有一位高深的禅师,于是,慕名前往。要知道,阳明先生对佛学也是有研究的,而且是专业 ...


说明这个禅师还有人性,

佛教是要求和所有的人都要解耦,
因缘假合,都当不得真的,唯独宣传佛教例外,
哪怕因之将人带入或好或坏的境遇,也只有功德,才可以成佛,
只要诚信就可以了,这样就成了“大乘佛教",需要 我未觉而觉他。


这个禅师并没有学到家


从目的来说,
儒教是为了如何更好的管理好社会、维护好社会关系。

而佛教的目的就是要解开与社会与人的各种关系,以致毕竟空,
相对而言,就是社会关系的消灭者,

但是一个族群、国家要发展壮大,没有一个管理得好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许多吃空饭不生小孩的和尚尼姑(譬如宋朝就30万),悲观的处事方式(譬如因果报应之类的玩意),
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地区,
结局往往很悲惨(譬如释迦摩尼祖国、印度、梁武帝以及许多中亚国家都被灭过),至少是比较贫穷落后的

从目的来说,
儒教是为了如何更好的管理好社会、维护好社会关系。

而佛教的目的就是要解开与社会与人的各种关系,以致毕竟空,
相对而言,就是社会关系的消灭者,

但是一个族群、国家要发展壮大,没有一个管理得好的社会是不可能的。
再加上许多吃空饭不生小孩的和尚尼姑(譬如宋朝就30万),悲观的处事方式(譬如因果报应之类的玩意),
一个佛教盛行的国家地区,
结局往往很悲惨(譬如释迦摩尼祖国、印度、梁武帝以及许多中亚国家都被灭过),至少是比较贫穷落后的
ligand 发表于 2012-9-22 12:44
“身体虚弱仍健在”,总觉得语文文法上有点问题
意思就是病危了,祝平安.
那本讲周易的书买了后发现坑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