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后初期苏联陆军师编制浅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4/29 23:29:16
]]
支持dada2000发好文!!!
<P>“后来很多中国军人因为埋怨苏联装备的陈旧而被打成右派”</P><P>为什么?不是很早和苏联闹翻吗?</P>
先占个位置,慢慢看.
楼猪发了不少不错的好文,支持
好文
苏军二战后,经过1946年,1948年,1951年,1955年几次编制调整和换装,逐步摆脱了二战时期的临时编制体制,更加合理有效了,进入60年代,苏联陆军开始了全面机械化建设,其突击能力呈几何数字提高了。
<P>战后,苏陆军师编制的一个特点就是:装备编制多,人员、后勤编制少,以坦克师为例,坦克、火炮数量多于美军装甲师,但人员编制只大约是美军的70%,车辆只有美国的一半(我看到的资料,苏坦克师编制轮式无装甲车辆1500-1800辆)。战争初期突击力强大,但持续力弱。</P><P>在80年代,有关于苏军编制战役机动集群的报道,以高机动独立装甲机械化部队,在战斗尚未完成突破即乘隙投入战斗,在北约后方独立作战若干天,打击战线后方的指挥控制中心、导弹阵地、后勤基地。</P><P>说实话,这个设想十分大胆。不过,看苏陆军师编制特点,对其能否在无可靠后方供应线条件下,以部队自身后勤保障能力,进行数日独立高机动作战,我感到十分怀疑。后勤随行保障能力是难题之一啊!</P><P>不知大大兄如何看这个问题。</P>


三老四严兄:你好,很高兴能看到你的回复,我一直都想跟你请教很多问题,希望你能不吝赐教啊。

二战后的苏军,虽然几经变化,但是在集团军以下单位相比西方军队而言,人员和后勤装备编制少,主战装备编制多的特点是一直传承的。我在另一个贴子《新军事革命对我军陆军编制体制的冲击》中也略有谈及。这就是苏军信奉的大纵深、高强度、重火力、高速度的大兵团机械化进攻作战理论。苏军的后勤保障主要依靠方面军和作战师这两级配备,作战团和集团军的作战支援力量(炮、工、通、电等)配备较多,后勤保障支援力量则不很多(相比之下团的后勤力量还有点),方面军作战,后勤依托铁路网,从铁路运输终点卸车,方面军后勤的汽车运输部队运到作战师集结地域,或进攻作战中,作战师的后勤运输分队随行保障。

看过一些分析,苏军作战师的保障有点勉强,完全建立在不受打击的良好状态(还没有考虑到汽车的机械损耗、公路的承受能力等平时因素)。当然,经过加强的作战师后勤力量基本上能够保障3天高强度进攻作战之内的保障任务。但是三天后,经过高强度作战损耗的一线作战力量可能就会减少很多,苏军跟美军不同,没有补充体制,这种损耗的部队,除了缩编再就是撤下战场,替换上后边新的生力军。前者我认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很难做到,毕竟军队的标准化、模块化只能达到营的级别,再往下就无法达到了。后者,不仅会造成战线混乱,堵塞后续部队和物资前运的道路,还容易影响士气。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苏军可能是想用第一批次的攻击部队的损毁来换取摧毁北约中欧的前线防御。实际上是用最精锐的部队作为整个战役中,在北约动员体制完成准备前,在美军主力没能运到欧洲前,与北约前线防御部队同归于尽的。其后,苏军战前通过铁路运输而部署在战线浅后方的第二波次攻击部队投入前线攻击。这时北约的一线已经瓦解,即便美军部分运到欧洲,也无法立刻投入作战,在时间差上,苏军还是处于优势。苏军的第二波次进攻矛头可以更顺利的打击北约二线部队和增援部队。所以认为苏军战术就是进攻波次作战。

看80年代北约的资料和战法,不管是西德军、英国莱因军、还是驻西德美军,在战术上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迟滞。实际上我认为,北约第一线部队要得是在苏军的进攻中坚决顶住苏军的第一波次进攻狂潮,利用战术空军的优势,打击苏军的补给线,远程打击华沙国家的铁路枢纽、桥梁、隧涵,不间断打击苏军的补给中心和运输线路。对于一线的苏军,顶住最重要,能在保持实力的情况下打残一个团,也最好别尽力歼灭一个团,只要能顶住,苏军就会派运输后勤部队来保障,给苏军造成战场运输调配上的混乱,阻止苏军第二波次进攻部队的投入。最好还是阵地防御,不应该战役展开,如果北约战役展开,恐怕就上了苏军的当了,在北约展开的同时,苏军更容易战役展开。战役后方的反空降作战非常重要,苏军毫无例外的会在战线背后空降作战,不过我对当时西德的乡土保卫军的战斗力还是有点怀疑。

事实上,70-80年代,我军的对苏防御作战,跟北约基本差不多。在三北大量建设永久防御工事,配置大量守备部队。就是想迟滞苏军的高速进攻,二线的机动兵团(若干陆军军配属坦克师、炮兵师、野战高炮师、工兵团等)作为反突击力量。对于苏军这样的现代化机械化军队,我军数量再多,也是不敢也无法合围的,最多只能把它的攻势打退。我军的三北守备部队基本上开战都要被损失掉,要得就是给二线留出动员的时间。省军区的独立师和战时军分区武装部组织的民兵团之类地方武装,主要配合二线的担任反空降任务的机动步兵师或陆军军,担负战区反空降任务。我军也是极力强调,战时一定要抗住苏军进攻的三板斧,只要抗住了这三板斧,不管前线损失多大,对整个战役和国家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北约军素质高、装备好,不太用依托永备工事单纯防御,可以小范围一线反突击作战。而我军由于人员素质低、装备落后单一,只能依托永久性工事被动防御。我军的战术空军基本上等于零,对于苏军的铁路补给中心只能靠二炮导弹来打击,对苏军的补给线根本也无法破坏。所以我军的战略就是,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因为常规作战,我军根本无法跟苏军抗衡,只能用核战把苏联拖入世界大战的泥潭。

苏军其实战后很多年,除了大兵团、高速度、大纵深的战役进攻作战理论外,还真的没有其他的军事理论出现,也造成了苏军理论的僵化。实际上苏军的这种战役理论的实战成果,1973的中东战争是很好的范例。过去人们对这次战争的认识还是仅限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战争,其实整个埃及进攻西奈半岛的战役谋划都是苏军总参谋部制定的,埃及军队的战役准备、武器配置、武器种类都跟当时的苏军驻东德集群的二线部队差不多,有些装备还是苏军最精锐的矛头---驻东德的近卫师装备的。如果研究好了这次战争就能很好的了解苏军的进攻作战的特点和弱点了。也可能是这次战争让苏军感到了以往的理论的不足,1980年苏军进行了陆军师的编制装备调整,加强了后勤保障力量和陆军航空兵编入集团军和部分师,装备了新的自行火炮(1973年战争中,埃及机械化师的合成度还是低了一些,没有自行压制火炮伴随,苏联没有提供70年代初期装备的新一代自行压制火炮)。

苏军80年代还提出了战役机动集群的概念。其实苏军自60年代以来,还是少量保留有陆军军的编制的(以前的步兵军改编),还提出了战区独立坦克旅、空降强击旅等新的作战编制,就是想完善苏军传统的进攻战略。苏军原有的战役理论只是适合全面战争、核战争,跟二战以后屡次爆发的可控范围的地区冲突作战不很协调。阿富汗战争也暴露了苏军一些战役和战术理论的缺陷。不过像苏军这样庞大军队要转型不很容易,跟美军不一样,说转型,美军2-3年内陆军就能转型。集权体制下,既得利益集团非常庞大,势力很大,传统的东西在苏联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非常可怕的实力,除非是遭受二战苏德战争初期那种毁灭性打击,否则很难转型的。苏军除了在理论上提出,少量编制了一些试验部队外,还没有大规模开展,苏联就解体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继承了苏军的战役战略战术理论,结果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僵化的体制终于结出了恶果。俄军明白原苏军的那一套理论已经不行了,至少是不符合现实的俄罗斯了。经过几年的改革,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战役战术有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不少亮点。

美军自40年代就是一直是非常现代化的军队,这个现代化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方面,更多是编制体制、管理体制、战术战略战法等诸多方面,欧美军队历来重视后勤的作用。美军在冷战时期最多只有18个陆军师,相对于苏军同时的200多个作战师。美军完善后勤和整补体制,二战中,美军的陆军师不过80多个,用于欧洲的大约不到一半。当时有的步兵作战单位战时累计伤亡超过200%,但是还能一直保持战斗力。而其他国家的军队,如果作战部队伤亡超过30%,基本上就可以视作成建制失去战斗能力了。韩战中,美军在朝鲜始终保持6-7个作战师,即便是有的师(如步兵第24师)、团(如步兵第31团)被打残了,也能很快整补好,不用一两个月就能成建制再次投入战斗。这种体制保证美军只需要维持少量的作战单位,就能完成战略和战役任务。相比较苏军,二战中,被全歼和打残了将近400个师,又重新组建了将近400个师,部队的建制变化很大。

美军之所以能如此操作,还是与美国的人口教育素质高(40年代就高中毕业普遍,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很多,大多数人从小就能摆弄枪械和汽车拖拉机电器等)、国力整体强大(各种产品不仅生产数量巨大,质量性能也很好,科学研制能力也非常强)、现代公司体制和管理体制完善(很多企业管理人才从军将现代企业的很多科学管理模式带入军队,军队管理手段科学而人性化)、民主法制国家体制(人民平时就养成了遵守法制的观念,而不是集权国家要靠命令和恐吓惩罚来控制国民,民主国家的人民不需要进行很多爱国遵纪守法等教育,只要法律合法,人民自然自觉的遵守,管理起来很方便)等,这些条件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不完全具备,有的国家只能具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苏联就是想学美国也学不来,只能在自身特色基础上作些小的调整补充。

应该说苏军的战役理论比较符合50-80年代的苏联国家体制和战略。从管理体制上说,美军拥有全世界水平最高的专业军士,而苏军这些都是军官的工作,美军的士兵管理都是军士负责,苏军是军官负责管理士兵和指挥,美军有完善的文职行政管理体制,苏军还是要靠军官体制来管理。举个例子,苏军的政工人员编制比美军(牧师体制)多20多倍(我军比苏军还要多几倍),却无法保证苏军官兵的心理问题(如阿富汗战争中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无法保证军队不倒向反对派,也就是说这些机构和军官不仅不具备任何管理和指挥能力,连原本最低要求的监视功能都缺乏,这也根本谈不上什么效率问题了。

三老四严兄:你好,很高兴能看到你的回复,我一直都想跟你请教很多问题,希望你能不吝赐教啊。

二战后的苏军,虽然几经变化,但是在集团军以下单位相比西方军队而言,人员和后勤装备编制少,主战装备编制多的特点是一直传承的。我在另一个贴子《新军事革命对我军陆军编制体制的冲击》中也略有谈及。这就是苏军信奉的大纵深、高强度、重火力、高速度的大兵团机械化进攻作战理论。苏军的后勤保障主要依靠方面军和作战师这两级配备,作战团和集团军的作战支援力量(炮、工、通、电等)配备较多,后勤保障支援力量则不很多(相比之下团的后勤力量还有点),方面军作战,后勤依托铁路网,从铁路运输终点卸车,方面军后勤的汽车运输部队运到作战师集结地域,或进攻作战中,作战师的后勤运输分队随行保障。

看过一些分析,苏军作战师的保障有点勉强,完全建立在不受打击的良好状态(还没有考虑到汽车的机械损耗、公路的承受能力等平时因素)。当然,经过加强的作战师后勤力量基本上能够保障3天高强度进攻作战之内的保障任务。但是三天后,经过高强度作战损耗的一线作战力量可能就会减少很多,苏军跟美军不同,没有补充体制,这种损耗的部队,除了缩编再就是撤下战场,替换上后边新的生力军。前者我认为在现代战争条件下很难做到,毕竟军队的标准化、模块化只能达到营的级别,再往下就无法达到了。后者,不仅会造成战线混乱,堵塞后续部队和物资前运的道路,还容易影响士气。

这不能不让人想到,苏军可能是想用第一批次的攻击部队的损毁来换取摧毁北约中欧的前线防御。实际上是用最精锐的部队作为整个战役中,在北约动员体制完成准备前,在美军主力没能运到欧洲前,与北约前线防御部队同归于尽的。其后,苏军战前通过铁路运输而部署在战线浅后方的第二波次攻击部队投入前线攻击。这时北约的一线已经瓦解,即便美军部分运到欧洲,也无法立刻投入作战,在时间差上,苏军还是处于优势。苏军的第二波次进攻矛头可以更顺利的打击北约二线部队和增援部队。所以认为苏军战术就是进攻波次作战。

看80年代北约的资料和战法,不管是西德军、英国莱因军、还是驻西德美军,在战术上提到最多的一个词就是:迟滞。实际上我认为,北约第一线部队要得是在苏军的进攻中坚决顶住苏军的第一波次进攻狂潮,利用战术空军的优势,打击苏军的补给线,远程打击华沙国家的铁路枢纽、桥梁、隧涵,不间断打击苏军的补给中心和运输线路。对于一线的苏军,顶住最重要,能在保持实力的情况下打残一个团,也最好别尽力歼灭一个团,只要能顶住,苏军就会派运输后勤部队来保障,给苏军造成战场运输调配上的混乱,阻止苏军第二波次进攻部队的投入。最好还是阵地防御,不应该战役展开,如果北约战役展开,恐怕就上了苏军的当了,在北约展开的同时,苏军更容易战役展开。战役后方的反空降作战非常重要,苏军毫无例外的会在战线背后空降作战,不过我对当时西德的乡土保卫军的战斗力还是有点怀疑。

事实上,70-80年代,我军的对苏防御作战,跟北约基本差不多。在三北大量建设永久防御工事,配置大量守备部队。就是想迟滞苏军的高速进攻,二线的机动兵团(若干陆军军配属坦克师、炮兵师、野战高炮师、工兵团等)作为反突击力量。对于苏军这样的现代化机械化军队,我军数量再多,也是不敢也无法合围的,最多只能把它的攻势打退。我军的三北守备部队基本上开战都要被损失掉,要得就是给二线留出动员的时间。省军区的独立师和战时军分区武装部组织的民兵团之类地方武装,主要配合二线的担任反空降任务的机动步兵师或陆军军,担负战区反空降任务。我军也是极力强调,战时一定要抗住苏军进攻的三板斧,只要抗住了这三板斧,不管前线损失多大,对整个战役和国家战略都是至关重要的。北约军素质高、装备好,不太用依托永备工事单纯防御,可以小范围一线反突击作战。而我军由于人员素质低、装备落后单一,只能依托永久性工事被动防御。我军的战术空军基本上等于零,对于苏军的铁路补给中心只能靠二炮导弹来打击,对苏军的补给线根本也无法破坏。所以我军的战略就是,早打,大打,打核战争,因为常规作战,我军根本无法跟苏军抗衡,只能用核战把苏联拖入世界大战的泥潭。

苏军其实战后很多年,除了大兵团、高速度、大纵深的战役进攻作战理论外,还真的没有其他的军事理论出现,也造成了苏军理论的僵化。实际上苏军的这种战役理论的实战成果,1973的中东战争是很好的范例。过去人们对这次战争的认识还是仅限于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战争,其实整个埃及进攻西奈半岛的战役谋划都是苏军总参谋部制定的,埃及军队的战役准备、武器配置、武器种类都跟当时的苏军驻东德集群的二线部队差不多,有些装备还是苏军最精锐的矛头---驻东德的近卫师装备的。如果研究好了这次战争就能很好的了解苏军的进攻作战的特点和弱点了。也可能是这次战争让苏军感到了以往的理论的不足,1980年苏军进行了陆军师的编制装备调整,加强了后勤保障力量和陆军航空兵编入集团军和部分师,装备了新的自行火炮(1973年战争中,埃及机械化师的合成度还是低了一些,没有自行压制火炮伴随,苏联没有提供70年代初期装备的新一代自行压制火炮)。

苏军80年代还提出了战役机动集群的概念。其实苏军自60年代以来,还是少量保留有陆军军的编制的(以前的步兵军改编),还提出了战区独立坦克旅、空降强击旅等新的作战编制,就是想完善苏军传统的进攻战略。苏军原有的战役理论只是适合全面战争、核战争,跟二战以后屡次爆发的可控范围的地区冲突作战不很协调。阿富汗战争也暴露了苏军一些战役和战术理论的缺陷。不过像苏军这样庞大军队要转型不很容易,跟美军不一样,说转型,美军2-3年内陆军就能转型。集权体制下,既得利益集团非常庞大,势力很大,传统的东西在苏联和中国这样的国家具有非常可怕的实力,除非是遭受二战苏德战争初期那种毁灭性打击,否则很难转型的。苏军除了在理论上提出,少量编制了一些试验部队外,还没有大规模开展,苏联就解体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继承了苏军的战役战略战术理论,结果在第一次车臣战争中,僵化的体制终于结出了恶果。俄军明白原苏军的那一套理论已经不行了,至少是不符合现实的俄罗斯了。经过几年的改革,第二次车臣战争中,俄军战役战术有了很大变化,也出现了不少亮点。

美军自40年代就是一直是非常现代化的军队,这个现代化不仅仅是武器装备方面,更多是编制体制、管理体制、战术战略战法等诸多方面,欧美军队历来重视后勤的作用。美军在冷战时期最多只有18个陆军师,相对于苏军同时的200多个作战师。美军完善后勤和整补体制,二战中,美军的陆军师不过80多个,用于欧洲的大约不到一半。当时有的步兵作战单位战时累计伤亡超过200%,但是还能一直保持战斗力。而其他国家的军队,如果作战部队伤亡超过30%,基本上就可以视作成建制失去战斗能力了。韩战中,美军在朝鲜始终保持6-7个作战师,即便是有的师(如步兵第24师)、团(如步兵第31团)被打残了,也能很快整补好,不用一两个月就能成建制再次投入战斗。这种体制保证美军只需要维持少量的作战单位,就能完成战略和战役任务。相比较苏军,二战中,被全歼和打残了将近400个师,又重新组建了将近400个师,部队的建制变化很大。

美军之所以能如此操作,还是与美国的人口教育素质高(40年代就高中毕业普遍,受过大学教育的人很多,大多数人从小就能摆弄枪械和汽车拖拉机电器等)、国力整体强大(各种产品不仅生产数量巨大,质量性能也很好,科学研制能力也非常强)、现代公司体制和管理体制完善(很多企业管理人才从军将现代企业的很多科学管理模式带入军队,军队管理手段科学而人性化)、民主法制国家体制(人民平时就养成了遵守法制的观念,而不是集权国家要靠命令和恐吓惩罚来控制国民,民主国家的人民不需要进行很多爱国遵纪守法等教育,只要法律合法,人民自然自觉的遵守,管理起来很方便)等,这些条件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不完全具备,有的国家只能具备其中的一种或几种)。苏联就是想学美国也学不来,只能在自身特色基础上作些小的调整补充。

应该说苏军的战役理论比较符合50-80年代的苏联国家体制和战略。从管理体制上说,美军拥有全世界水平最高的专业军士,而苏军这些都是军官的工作,美军的士兵管理都是军士负责,苏军是军官负责管理士兵和指挥,美军有完善的文职行政管理体制,苏军还是要靠军官体制来管理。举个例子,苏军的政工人员编制比美军(牧师体制)多20多倍(我军比苏军还要多几倍),却无法保证苏军官兵的心理问题(如阿富汗战争中的问题),在关键时刻无法保证军队不倒向反对派,也就是说这些机构和军官不仅不具备任何管理和指挥能力,连原本最低要求的监视功能都缺乏,这也根本谈不上什么效率问题了。
好文要顶!
有哪位了解的,能谈谈苏军的行军中改换进攻队形的问题?


虚幻天空论坛上vkkkkkkkkkkk兄的回复:简单的,通俗的讲,苏军的核心任务,就是吃下西欧.吃下西欧,可以保证在任何形态的战争中,任何情况下,不输.
  苏军任何任何的战略战术,编制体制,装备体系,战争理论,战备任务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中心!

这一现象看着的确僵化,苏军战略战术从基本原则到最细节的部分都很僵化呆板.但即使是对于从普鲁士时代到二战时期的德国,一个"施立芬计划"也搞来搞去得几十年.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实行的或者是完全没变的计划,或者只是由于技术的少许提高(例如装甲力量的出现)出现的少有变种的计划.原因为何?很简单,战略环境没变,特别是法国作为一个主要敌手,地理环境,实力对比没变.之于苏联,50年以来敌手都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战略环境的长期性必然造成某些特化,这是不可避免的!

基于战略环境,国家综合实力对比,苏军的一切工作任务与需要具备的能力便得以定型.为了突破北约最直接的陆地防线,必须具备强大的陆上实力,这对于一个苏联这样的陆权大国来讲并不困难.但是由于财力,国民素质,总体科技实力,总体工业发展水平上,苏联之于美国,华约之于北约,略输一筹,所以在维持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必须扩大数量,加大攻击的单次的强度和持续性,达成总体上的优势(对于欧洲当地力量)!而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苏军外在的一切特点,特征!
  
  攻击的战略战术
苏军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进攻!"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苏军更是强调这一点.各级所秉承的宗旨就是以进攻求生存,以进攻"避免打击"!

  苏军首先重突袭.攻击发起日一般选定在节假日,开始于下半夜,战前配合大量的大张旗鼓的欺敌活动.

  然后重力度,起始阶段虽然投入部队质量一般不是最高,但数量极其庞大.苏军极度重视火力,是典型的"火力万能论"者.

  然后为集中.集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战术上苏军秉承"集中火力,分散配置"的信条.各级部队集中一切后勤,远程火力,预备力量支援取得最大成果,最大突入纵深的下属部队.

  其基本战略战术设想是在中东欧平原上尽量拉长战线,分散敌人.在关键点投入压倒性的兵力,以极为强大的诸兵种合成部队粉碎当面之敌,在以坦克部队(后述)实行突贯,以空降部队后方配合之,进入一定纵深回旋形成包围圈.再以诸军兵种联合围歼包围圈内敌重兵集团!

  可以说,之所以苏军以这种战略战术立军,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达成"突破"或者"前进",而是为了歼灭敌有生力量,相当程度上实现"摧毁".苏军打赢了二战中所有大规模坦克会战,打过了所有特大规模会战(比如基辅,斯摩尔棱斯克等,阿登突出部之类投入兵力很少,意义并不显著)

  核武力量

  不同于一般大众媒体民众所能理解的与宣称的,对于核武器的使用方面,苏军历来将核武器作为突击能力的重点,也是应当首先大量使用的力量.各级各个军兵种都拥有足量的战术核武器.在重要战略方向上,还包括了战略核武器力量.

  西方战略经典之总成为克劳塞维茨的&lt;战争论&gt;,强调战役的目的首先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非所谓"釜底抽薪".瘫痪或消灭对方军事力量是第一目标,这一理论同时为北约和苏联所接受.一旦与美国爆发双方都竭力准备的大战,苏军(同时也是霉菌),会立即使用战略核武器,其第一目标并非大城市或工业中心,而是对方军事目标,首要包括指挥通讯中心和敌方战略力量!由于双方都拥有极其强大的战略打击力量,最多时双方将近10万发核弹中所包含的近半数的战略弹头将相互之间会达成巨大的消耗,包括互相摧毁与对重要坚固目标上的重复耗损!也就是说,一般所谓的"美苏核战即为世界末日"虽然固然有道理,但并不妥当!

部署:

  不象兄所说,苏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于基辅军区,这样的苏联边境军区,而不是处于军事对峙线上的东欧国家,尤其是所谓的驻东德集群.

  苏联的军事部署,成型于60年代末.包括驻扎于东德,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六个方面军主力;驻扎于波兰,基辅军区,科尔巴纤军区等的两个方面军和两个坦克集团军群主力.(华约其他国家的军队战时全部划归苏军指挥,编制隶属于对应的方面军)而驻扎于高加索,莫斯科,乌拉尔军区的最大量的部队为架子部队,战时充实后拉到前线.

  作为二线的2个方面军和2个坦克集团军群是最为精锐的力量.举个例子,80年代末3000辆T-80大部分部署于此地,而驻东德集群只分得少量T-80B(为早期型),大部分是T-72和T-64.

  战时的基本态势是:由一线6个方面军在漫长的战线上打开若干缺口.由后方2个方面军支援取得最大成就的部队.由再后方2个坦克集团军群配合空降兵实行突贯,进入纵深回旋形成包围,与方面军合力消灭包围中的敌军有生力量.由更后方的大量预备队替换前方打残的部队.

后勤,补给(及与编制关系):

  苏联各个级别部队配置的后勤支队很少,如你所说.其主要依靠专门的后勤部队,和各个单位自己依靠各个独立平台所携带的物资燃料补给.
  不配属直辖于各级的后勤支队,灵活性不足,但是安全性好.由专门后勤部队提供物资补给,线路明确,易于保障安全.

  因为是核条件,再加上苏军攻击的高速度,其战时环境和状况与二战还是有相当不同.在动员整补方面,情况更甚.象坦克集团军那样活跃于大纵深而不是浅近纵深的运动集群,规模又大,又没有后方,当然只能依靠各个独立平台自己所携带的物资燃料补给. 如果前线部队能够顺利粉碎敌重兵集团,则整补后勤都好办,一切问题都能够解决.如果不能完成,则不光是后勤问题,所有问题都不能解决!

  另外一方面.苏军各级部队份少.如最为典型的师份,约为霉菌70-80%.论单个部队的火力能力,苏军也偏少.如用兰切斯特火力方程核算的火力总指标,60年代苏军一个诸兵种集团军140万左右,霉菌一个师达到了40万左右.(苏军一个诸兵种集团军4-5个师)所以,苏军单个部队后勤实力自然不如霉菌.

  对于苏军这种打残了便撤,不予整补的做法,自是有其道理.核条件下大兵团大集群进攻作战,单个部队损失肯定远大于普通条件下.如进行整补,时间不允许,也不值得.一线不是最精锐的作战力量,对保证精锐这一方面也不是太影响.

虚幻天空论坛上vkkkkkkkkkkk兄的回复:简单的,通俗的讲,苏军的核心任务,就是吃下西欧.吃下西欧,可以保证在任何形态的战争中,任何情况下,不输.
  苏军任何任何的战略战术,编制体制,装备体系,战争理论,战备任务都必须围绕这一中心展开,都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一中心!

这一现象看着的确僵化,苏军战略战术从基本原则到最细节的部分都很僵化呆板.但即使是对于从普鲁士时代到二战时期的德国,一个"施立芬计划"也搞来搞去得几十年.不管是一战,还是二战,实行的或者是完全没变的计划,或者只是由于技术的少许提高(例如装甲力量的出现)出现的少有变种的计划.原因为何?很简单,战略环境没变,特别是法国作为一个主要敌手,地理环境,实力对比没变.之于苏联,50年以来敌手都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战略环境的长期性必然造成某些特化,这是不可避免的!

基于战略环境,国家综合实力对比,苏军的一切工作任务与需要具备的能力便得以定型.为了突破北约最直接的陆地防线,必须具备强大的陆上实力,这对于一个苏联这样的陆权大国来讲并不困难.但是由于财力,国民素质,总体科技实力,总体工业发展水平上,苏联之于美国,华约之于北约,略输一筹,所以在维持一定水平的情况下,必须扩大数量,加大攻击的单次的强度和持续性,达成总体上的优势(对于欧洲当地力量)!而这一根本性质,决定了苏军外在的一切特点,特征!
  
  攻击的战略战术
苏军的一切都是围绕着进攻!"进攻是最好的防御",苏军更是强调这一点.各级所秉承的宗旨就是以进攻求生存,以进攻"避免打击"!

  苏军首先重突袭.攻击发起日一般选定在节假日,开始于下半夜,战前配合大量的大张旗鼓的欺敌活动.

  然后重力度,起始阶段虽然投入部队质量一般不是最高,但数量极其庞大.苏军极度重视火力,是典型的"火力万能论"者.

  然后为集中.集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战略战术原则.   战术上苏军秉承"集中火力,分散配置"的信条.各级部队集中一切后勤,远程火力,预备力量支援取得最大成果,最大突入纵深的下属部队.

  其基本战略战术设想是在中东欧平原上尽量拉长战线,分散敌人.在关键点投入压倒性的兵力,以极为强大的诸兵种合成部队粉碎当面之敌,在以坦克部队(后述)实行突贯,以空降部队后方配合之,进入一定纵深回旋形成包围圈.再以诸军兵种联合围歼包围圈内敌重兵集团!

  可以说,之所以苏军以这种战略战术立军,绝对不仅仅是为了达成"突破"或者"前进",而是为了歼灭敌有生力量,相当程度上实现"摧毁".苏军打赢了二战中所有大规模坦克会战,打过了所有特大规模会战(比如基辅,斯摩尔棱斯克等,阿登突出部之类投入兵力很少,意义并不显著)

  核武力量

  不同于一般大众媒体民众所能理解的与宣称的,对于核武器的使用方面,苏军历来将核武器作为突击能力的重点,也是应当首先大量使用的力量.各级各个军兵种都拥有足量的战术核武器.在重要战略方向上,还包括了战略核武器力量.

  西方战略经典之总成为克劳塞维茨的&lt;战争论&gt;,强调战役的目的首先是消灭敌人有生力量,而非所谓"釜底抽薪".瘫痪或消灭对方军事力量是第一目标,这一理论同时为北约和苏联所接受.一旦与美国爆发双方都竭力准备的大战,苏军(同时也是霉菌),会立即使用战略核武器,其第一目标并非大城市或工业中心,而是对方军事目标,首要包括指挥通讯中心和敌方战略力量!由于双方都拥有极其强大的战略打击力量,最多时双方将近10万发核弹中所包含的近半数的战略弹头将相互之间会达成巨大的消耗,包括互相摧毁与对重要坚固目标上的重复耗损!也就是说,一般所谓的"美苏核战即为世界末日"虽然固然有道理,但并不妥当!

部署:

  不象兄所说,苏军最精锐的部队部署于基辅军区,这样的苏联边境军区,而不是处于军事对峙线上的东欧国家,尤其是所谓的驻东德集群.

  苏联的军事部署,成型于60年代末.包括驻扎于东德,捷克,匈牙利,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的六个方面军主力;驻扎于波兰,基辅军区,科尔巴纤军区等的两个方面军和两个坦克集团军群主力.(华约其他国家的军队战时全部划归苏军指挥,编制隶属于对应的方面军)而驻扎于高加索,莫斯科,乌拉尔军区的最大量的部队为架子部队,战时充实后拉到前线.

  作为二线的2个方面军和2个坦克集团军群是最为精锐的力量.举个例子,80年代末3000辆T-80大部分部署于此地,而驻东德集群只分得少量T-80B(为早期型),大部分是T-72和T-64.

  战时的基本态势是:由一线6个方面军在漫长的战线上打开若干缺口.由后方2个方面军支援取得最大成就的部队.由再后方2个坦克集团军群配合空降兵实行突贯,进入纵深回旋形成包围,与方面军合力消灭包围中的敌军有生力量.由更后方的大量预备队替换前方打残的部队.

后勤,补给(及与编制关系):

  苏联各个级别部队配置的后勤支队很少,如你所说.其主要依靠专门的后勤部队,和各个单位自己依靠各个独立平台所携带的物资燃料补给.
  不配属直辖于各级的后勤支队,灵活性不足,但是安全性好.由专门后勤部队提供物资补给,线路明确,易于保障安全.

  因为是核条件,再加上苏军攻击的高速度,其战时环境和状况与二战还是有相当不同.在动员整补方面,情况更甚.象坦克集团军那样活跃于大纵深而不是浅近纵深的运动集群,规模又大,又没有后方,当然只能依靠各个独立平台自己所携带的物资燃料补给. 如果前线部队能够顺利粉碎敌重兵集团,则整补后勤都好办,一切问题都能够解决.如果不能完成,则不光是后勤问题,所有问题都不能解决!

  另外一方面.苏军各级部队份少.如最为典型的师份,约为霉菌70-80%.论单个部队的火力能力,苏军也偏少.如用兰切斯特火力方程核算的火力总指标,60年代苏军一个诸兵种集团军140万左右,霉菌一个师达到了40万左右.(苏军一个诸兵种集团军4-5个师)所以,苏军单个部队后勤实力自然不如霉菌.

  对于苏军这种打残了便撤,不予整补的做法,自是有其道理.核条件下大兵团大集群进攻作战,单个部队损失肯定远大于普通条件下.如进行整补,时间不允许,也不值得.一线不是最精锐的作战力量,对保证精锐这一方面也不是太影响.
<P>相对来说,更好奇我军各种陆军师的编制情况</P>
<P>民主法制国家体制(人民平时就养成了遵守法制的观念,而不是集权国家要靠命令和恐吓惩罚来控制国民,民主国家的人民不需要进行很多爱国遵纪守法等教育,只要法律合法,人民自然自觉的遵守,管理起来很方便)等,</P><P>===原来民主国家的人民不需要进行很多爱国遵纪守法等教育,所以什么什么战争纪念馆、纪念墙是不用要这么多的。只要法律合法,人民自然自觉的遵守,所以违法率当然也是很低的。呵呵,大大的文章总要夹带一些私货。</P>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2-12 16:53:18的发言:</B>

<P>民主法制国家体制(人民平时就养成了遵守法制的观念,而不是集权国家要靠命令和恐吓惩罚来控制国民,民主国家的人民不需要进行很多爱国遵纪守法等教育,只要法律合法,人民自然自觉的遵守,管理起来很方便)等,</P>
<P>===原来民主国家的人民不需要进行很多爱国遵纪守法等教育,所以什么什么战争纪念馆、纪念墙是不用要这么多的。只要法律合法,人民自然自觉的遵守,所以违法率当然也是很低的。呵呵,大大的文章总要夹带一些私货。</P>

<P>整天谈军事谈编制,给了你谈的空间和话题了,难道就看出这么点问题,平时那些话都哪去了?</P>
SU-76/M的产量44年最高(7155辆),45年下降到3562辆,似乎战后仍然在生产。T-70是43年停产的,那么之后生产的底盘就全部用来生产SU-76了
<B>以下是引用<I>三老四严</I>在2005-1-30 17:04:18的发言:</B>

<P>战后,苏陆军师编制的一个特点就是:装备编制多,人员、后勤编制少,以坦克师为例,坦克、火炮数量多于美军装甲师,但人员编制只大约是美军的70%,车辆只有美国的一半(我看到的资料,苏坦克师编制轮式无装甲车辆1500-1800辆)。战争初期突击力强大,但持续力弱。</P>
<P>在80年代,有关于苏军编制战役机动集群的报道,以高机动独立装甲机械化部队,在战斗尚未完成突破即乘隙投入战斗,在北约后方独立作战若干天,打击战线后方的指挥控制中心、导弹阵地、后勤基地。</P>
<P>说实话,这个设想十分大胆。不过,看苏陆军师编制特点,对其能否在无可靠后方供应线条件下,以部队自身后勤保障能力,进行数日独立高机动作战,我感到十分怀疑。后勤随行保障能力是难题之一啊!</P>
<P>不知大大兄如何看这个问题。</P>

<P>这些是80年代美国观点之一。实际上苏联是采取每次战役后补充兵员,而减轻装备补充。因此并不存在不能持续作战的问题</P>
谢谢楼上的兄台,还望较详细的谈谈。
<B>以下是引用<I>dada2000</I>在2005-2-16 19:06:17的发言:</B>
&gt;
<P>整天谈军事谈编制,给了你谈的空间和话题了,难道就看出这么点问题,平时那些话都哪去了?</P>


你要是就事论事谈军事谈编制,我也支持你,但是你不应该在一大盘美味佳肴里面放上一点老鼠屎。
<P>可否谈一下四次中东战争之后苏军师属炮兵编制的调整?</P>


苏军70年代中期以后,加强了师属自行火炮的发展,苏军计划到80年代中后期,达到坦克师全部自行火炮化,摩步师达到46%火炮自行化,这也是加强突击能力的需要,毕竟坦克师突击速度很快,如果大量装备牵引火炮,会造成坦克部队无法得到火力支援,自行火炮的增编,改善了突击集群的伴随支援火力。另外苏军逐步将炮兵连由6门制,改为8门制,这样在不增加火力建制单位的情况下,火力密度提高三分之一。


70年代以后也是苏联战后火炮的第二次更新换代,不仅各种自行火炮装备师以下作战部队,还装备了新152加农炮(牵引和自行数种型号),新的远程火箭炮,新的203毫米自行加农炮等,这些新火炮的射程比50年代初期换装的火炮普遍提高了射程,增加了炮弹品种,简化了操作。


<事实上由于二战后,苏军师以下炮兵的逐渐健全,苏军已经抛弃了二战时期的统帅部炮兵军、突破炮兵军的恐怖编制,进入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化战术,北约的空中战术打击力量又非常的强,也迫使苏军改变炮兵配备方式,将师以下炮兵完善发展作为重点,集团军和方面军炮兵建设以远程火箭炮和战役战术导弹为主,减少身管压制火炮的编制。实际上现在战场上,再想集中数百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的情况,在敌人优势空中打击威胁下,很难做到,大炮兵主义恐怕在现代战争中也走到了尽头。

苏军70年代中期以后,加强了师属自行火炮的发展,苏军计划到80年代中后期,达到坦克师全部自行火炮化,摩步师达到46%火炮自行化,这也是加强突击能力的需要,毕竟坦克师突击速度很快,如果大量装备牵引火炮,会造成坦克部队无法得到火力支援,自行火炮的增编,改善了突击集群的伴随支援火力。另外苏军逐步将炮兵连由6门制,改为8门制,这样在不增加火力建制单位的情况下,火力密度提高三分之一。


70年代以后也是苏联战后火炮的第二次更新换代,不仅各种自行火炮装备师以下作战部队,还装备了新152加农炮(牵引和自行数种型号),新的远程火箭炮,新的203毫米自行加农炮等,这些新火炮的射程比50年代初期换装的火炮普遍提高了射程,增加了炮弹品种,简化了操作。


<事实上由于二战后,苏军师以下炮兵的逐渐健全,苏军已经抛弃了二战时期的统帅部炮兵军、突破炮兵军的恐怖编制,进入70年代以后,尤其是80年代,美军提出空地一体化战术,北约的空中战术打击力量又非常的强,也迫使苏军改变炮兵配备方式,将师以下炮兵完善发展作为重点,集团军和方面军炮兵建设以远程火箭炮和战役战术导弹为主,减少身管压制火炮的编制。实际上现在战场上,再想集中数百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的情况,在敌人优势空中打击威胁下,很难做到,大炮兵主义恐怕在现代战争中也走到了尽头。
<B>以下是引用<I>Валия</I>在2005-2-16 20:27:39的发言:</B>
SU-76/M的产量44年最高(7155辆),45年下降到3562辆,似乎战后仍然在生产。T-70是43年停产的,那么之后生产的底盘就全部用来生产SU-76了


你有82年版的二部《苏军坦克装甲车辆》图册,我原有一本被一刘姓朋友于10多年前借走未还,可惜,可否贴图。谢谢!
<P>如果己方航空兵、防空兵能有效对抗敌方航空兵的进攻,集中数百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的情况还是可以的。</P>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2-21 16:18:10的发言:</B>

<P>如果己方航空兵、防空兵能有效对抗敌方航空兵的进攻,集中数百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的情况还是可以的。</P>

<P>最早的炮兵力量对比,比的是火炮门数;后来进了一步,比身管口径、门数加管数;再后来,加上了比射程;最终,将门数、管数、口径、射程和一次齐射所投放的弹药重量综合起来进行对比。
<P>  这些都是机械化战争时代的特征,在信息化时代,已经不能适应战争发展的需要。现在,同样的火炮,使用智能化弹药摧毁相同的目标,只需过去使用火炮数量的几分之一甚至十几分之一,过去弹药消耗量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
<P>  在这样的情况下,不需要庞大规模的炮兵部队,却要求能快速发现目标、快速确定诸元、实施精确打击,即“看”得到、传得快、打得准,这就需要高技术的侦察、指挥、通信手段,做到“发现即可发射、发射即可命中、命中即可摧毁”(这是我把80年代美军作战纲要里的几句话稍加修改)。
<P>  此外,炮兵火力与航空兵火力是协同关系,协同方式有区分时间和区分目标两种形式,不存在“等待空军的支援也还是比较麻烦”的问题。
<P>  对炮兵火力运用的认识,不能仍然停留在300 X 300的水平上。</P>
<P>不能说集中数百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就是落后的。如果以智能化为压制火力的发展衡量标准,身管火炮是要被导弹/火箭炮取代的。</P>
<B>以下是引用<I>杨波</I>在2005-2-24 20:48:00的发言:</B>

<P>不能说集中数百门火炮进行火力准备就是落后的。如果以智能化为压制火力的发展衡量标准,身管火炮是要被导弹/火箭炮取代的。</P>

<P>说的是你这种观念的落后,既然有制空权,还需要集结大量的炮兵吗?火炮的攻击纵深是多少,而战术航空兵又是多少?40多公斤的炮弹的杀伤能跟250公斤航弹相比吗?几百门火炮的部署能力和机动性能跟航空兵相比吗?作战难道不是费效比放在重要位置吗,现代战争耗费巨大,必须追求很高的时效性,集结几百门火炮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人员,需要多少车辆,需要多大的部署地幅。
<P>观念的落后是无法赶超的。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末,飞机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后,炮兵,尤其是大规模炮兵火力准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你要提出苏德战争的特例,那只能说苏联跟德国的制空权互换,德国的战术空军还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天空,否则苏联根本无法集中大量的火炮。
<P>从80年代开始,火炮进步很小,主要是火控系统的进步,现在越来越追求炮排(2-4门),甚至单炮的杀伤火力了,炮群时代在激烈的立体三维四维现代化战争中,实在不令人看好。、
</P>
<B>以下是引用<I>dada2000</I>在2005-3-9 12:14:00的发言:</B>
&gt;
<P>说的是你这种观念的落后,既然有制空权,还需要集结大量的炮兵吗?火炮的攻击纵深是多少,而战术航空兵又是多少?40多公斤的炮弹的杀伤能跟250公斤航弹相比吗?几百门火炮的部署能力和机动性能跟航空兵相比吗?作战难道不是费效比放在重要位置吗,现代战争耗费巨大,必须追求很高的时效性,集结几百门火炮需要多少时间,需要多少人员,需要多少车辆,需要多大的部署地幅。

<P>观念的落后是无法赶超的。自从上个世纪30年代末,飞机取得了重大技术进步后,炮兵,尤其是大规模炮兵火力准备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如果你要提出苏德战争的特例,那只能说苏联跟德国的制空权互换,德国的战术空军还不能完全有效的控制天空,否则苏联根本无法集中大量的火炮。

<P>从80年代开始,火炮进步很小,主要是火控系统的进步,现在越来越追求炮排(2-4门),甚至单炮的杀伤火力了,炮群时代在激烈的立体三维四维现代化战争中,实在不令人看好。、
</P>


主要是协同即时性问题,地炮这方面比飞机强。而且我国如果以强敌为对手,航空兵能顶住敌人空袭就不错了,很难分出一部分来对地支援。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05-8-27 22:46:13编辑过]
我提个问题:70-80年代、苏联的国防开支占GDP的比重是多少?美国国防开支的比重是多少?苏联靠什么维持500万常备军,而同期美国只有200-210万常备军。我军现在学苏联还是美国?
是大大2000么??2002年混舰船的????真是缘份呀。
挖坟
现在回过头来看
大大的很多资料室参杂了自己的理解的,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一个从来没有参加过军队,没有在军队大院生活过,家中亲戚数百人也没有当兵的,这么个经历。也就是在公开的杂志报纸网络上看点所谓军事资料,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也就这样了。
原帖由 dada2000 于 2009-4-7 10:06 发表
一个从来没有参加过军队,没有在军队大院生活过,家中亲戚数百人也没有当兵的,这么个经历。也就是在公开的杂志报纸网络上看点所谓军事资料,然后加上自己的一些理解,也就这样了。

汽车数量是不对的
老兄那个1488辆汽车的数据是根据196师接收苏军装备经验总结资料汇编里面的吧?
好坟要顶啊

终于能理解美军为啥要强调非接触作战了
原帖由 kgb1059 于 2009-4-6 14:16 发表
挖坟
现在回过头来看
大大的很多资料室参杂了自己的理解的,其实不是那么一回事

最典型的一条su-76战后继续生产全部为su-76M
写得不错!:victory:
:D 漏洞百出牵强附会!

吃下西欧?何德何能?看过苏联时期的国防学说没有?美国的私货还当这成了苏联的国策咯!;P
学习 学习..............
原帖由 Iiangl 于 2009-4-7 23:00 发表

最典型的一条su-76战后继续生产全部为su-76M

我只是怀疑,因为不确定,主要是被苏联欺骗徐向前周恩来的话给误导了。
原帖由 kgb1059 于 2009-4-7 19:38 发表

汽车数量是不对的
老兄那个1488辆汽车的数据是根据196师接收苏军装备经验总结资料汇编里面的吧?

不是,不是苏军50年就是苏军70年,记不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