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三千农村学生自带课桌上学 有人带茶几(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超级军网 时间:2024/05/06 20:13:03
湖北:三千农村学生自带课桌上学 有人带茶几(组图)
2012年09月03日
来源:国际在线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新学期第一天,汪子旗的外婆扛着桌子,汪子旗的姐姐提着书包和凳子送他去上学。虽然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但是这个重量已经让老人家气喘吁吁。图片来源:CFP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新学期第一天,报道的学生还没有来。老师向明秀在黑板上反复的描写几个大字。图片来源:CFP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新学期第一天,汪子旗的外婆扛着桌子,汪子旗的姐姐提着书包和凳子送他去上学。虽然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但是这个重量已经让老人家气喘吁吁。图片来源:CFP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教室内老师向明秀在跟几个报了名的孩子讲一些安全知识。台下,高低不齐的“课桌椅”显得极为不协调。图片来源:CFP
原标题:湖北麻城三千多小学生自带课桌上学(高清组图)
2012年9月1日,中小学传统的开学日。早上7点,天已大亮,湖北麻城市顺河镇南岗村和长冲村的家长们早早起床,为孩子们的开学做着各种准备,其中最要紧的是找好要带到学校去的课桌。
“昨晚忙活了一晚,桌子总算是找到了。”就在开学的前一天,5岁女孩鲁思玲的书桌还没有着落,“急死人了,借了好几家亲戚,直到昨晚才找来。”思玲的爸爸说,前两天孩子的书桌借不到,夫妻俩都没法踏实干活。
为孩子书桌发愁的不止思玲的父母,目前整个顺河镇有5000多名学生,开学前,约2000套的新课桌被分配到镇上的一所希望小学和中心小学,意味着还有3000多个孩子仍要像父辈们那样自带课桌去上学。
8月31日—9月1日,记者兵分两路,探访南岗村和长冲村两所村小教学点,两天时间,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家长和老师们谈及课桌时的叹息,有位送孙女报名的老爷爷甚至动情地说:“希望在活着的时候,能看到孩子们不再扛着课桌去上学。”
探访1
地点:麻城市顺河镇南岗村村小
父亲的桌子20年后女儿接着用
8月31日傍晚,5岁的仲可馨正躺在堂屋的长木椅上看动画片,天色渐暗,爷爷仲克勤因放心不下,提前赶了回来,老伴此时仍在地里扯花生。
仲克勤今年57岁,是村里生产小组组长,村里有60多户居民,居住十分分散,骑车走上一遭,“上传下达”的时间就得两个多小时。他与老伴种了15亩地,暑期正值农忙,抢着收成,实在无暇顾及孙女。
仲克勤说,孙女一岁时儿子媳妇就外出打工了,孙女只能靠他与老伴来带,建一栋新房是目前全家人的愿望。
“毕竟孩子太小,独自在家我们真不放心,我们也不想让她整天看电视,但是实在没有办法。”仲克勤说,周围的孩子要么太大与孙女玩不到一块,要么就是住得太远。在地里干活时因放心不下孙女,往往每隔一两个小时,他和老伴都会轮番回家,看上一眼。
孙女的课桌虽然早已解决,但仲克勤望着躺椅上的孙女一脸愧疚。里屋内,一张布满蜘蛛网的课桌与孙女的身高实在太不匹配。
“我不想孩子以后跟我们一样没出息。”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对于儿子的课桌,仲克勤很是慷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张课桌虽然已“老态龙钟”,但勉强还能使用。
仲克勤回忆,这套桌椅还是20年前儿子上小学时,仲克勤专门从林场买了两根木材,请来木匠,花了两天时间打的,光工钱就花了30多块,“那个时候桌椅的大小,都是按学校提供的尺寸来做,为让师傅做好一点,我请他吃饭,还请他喝酒。”
报名前晚才借到“水泥”课桌
9月1日早上6时许,居住在南岗村村尾平房内的一户人家已早早起床忙活起来。这一天是6岁的鲁思玲姐妹上学报名的日子。相对村里的其他小伙伴,姐妹俩算是幸运的,从出生起,父母一直待在村里,照顾着她们。
虽然只有五岁半,鲁思玲却格外乖巧懂事,洗漱完毕后就拿着抹布帮妈妈收拾家里,擦完堂屋的饭桌后,又仔仔细细将椅子上下抹了一遍。这一切做完了,思玲跑进里屋往自己书包里装了一瓶牛奶和一袋薯条,当然也不会忘了姐姐那一份。
因姐姐小学毕业,要到镇上读中学,她对姐姐很是不舍,特别是听奶奶说因路太远,以后姐姐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后,思玲一早起来后就跟在姐姐后面形影不离。
思玲的课桌被绑在妈妈的踏板车上还滴着水,这是昨晚父亲问了几里地,好不容易才从村大队部附近的村民家借来的。
这张与思玲齐肩的课桌整整比她的年龄长3倍,因一直放在主人家的后院,后来又被主人砌房时拿来搭台,虽然当晚被父亲里里外外洗了又洗,刷了又刷,但水泥已渗入桌面,根本无法清除干净。
当天思玲是第一个到学校报名的学生,即使对比着周围七八张已破旧不堪的课桌,思玲仍对自己的课桌不太满意。由于椅子太矮,思玲坐上去后刚好只能露出下巴,另外由于木头老化又沾有水泥,将书包放进抽屉后,自己怎么也抽不开了,着急的她叫来在门外与村民聊天的妈妈,开始抱怨起来:“锁也锁不上,要是东西丢了怎么办?”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09/03/17310867_0.shtml

湖北:三千农村学生自带课桌上学 有人带茶几(组图)
2012年09月03日
来源:国际在线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新学期第一天,汪子旗的外婆扛着桌子,汪子旗的姐姐提着书包和凳子送他去上学。虽然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但是这个重量已经让老人家气喘吁吁。图片来源:CFP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新学期第一天,报道的学生还没有来。老师向明秀在黑板上反复的描写几个大字。图片来源:CFP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因为家离学校比较近,新学期第一天,汪子旗的外婆扛着桌子,汪子旗的姐姐提着书包和凳子送他去上学。虽然直线距离只有100多米,但是这个重量已经让老人家气喘吁吁。图片来源:CFP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教室内老师向明秀在跟几个报了名的孩子讲一些安全知识。台下,高低不齐的“课桌椅”显得极为不协调。图片来源:CFP
原标题:湖北麻城三千多小学生自带课桌上学(高清组图)
2012年9月1日,中小学传统的开学日。早上7点,天已大亮,湖北麻城市顺河镇南岗村和长冲村的家长们早早起床,为孩子们的开学做着各种准备,其中最要紧的是找好要带到学校去的课桌。
“昨晚忙活了一晚,桌子总算是找到了。”就在开学的前一天,5岁女孩鲁思玲的书桌还没有着落,“急死人了,借了好几家亲戚,直到昨晚才找来。”思玲的爸爸说,前两天孩子的书桌借不到,夫妻俩都没法踏实干活。
为孩子书桌发愁的不止思玲的父母,目前整个顺河镇有5000多名学生,开学前,约2000套的新课桌被分配到镇上的一所希望小学和中心小学,意味着还有3000多个孩子仍要像父辈们那样自带课桌去上学。
8月31日—9月1日,记者兵分两路,探访南岗村和长冲村两所村小教学点,两天时间,记者听到最多的是家长和老师们谈及课桌时的叹息,有位送孙女报名的老爷爷甚至动情地说:“希望在活着的时候,能看到孩子们不再扛着课桌去上学。”
探访1
地点:麻城市顺河镇南岗村村小
父亲的桌子20年后女儿接着用
8月31日傍晚,5岁的仲可馨正躺在堂屋的长木椅上看动画片,天色渐暗,爷爷仲克勤因放心不下,提前赶了回来,老伴此时仍在地里扯花生。
仲克勤今年57岁,是村里生产小组组长,村里有60多户居民,居住十分分散,骑车走上一遭,“上传下达”的时间就得两个多小时。他与老伴种了15亩地,暑期正值农忙,抢着收成,实在无暇顾及孙女。
仲克勤说,孙女一岁时儿子媳妇就外出打工了,孙女只能靠他与老伴来带,建一栋新房是目前全家人的愿望。
“毕竟孩子太小,独自在家我们真不放心,我们也不想让她整天看电视,但是实在没有办法。”仲克勤说,周围的孩子要么太大与孙女玩不到一块,要么就是住得太远。在地里干活时因放心不下孙女,往往每隔一两个小时,他和老伴都会轮番回家,看上一眼。
孙女的课桌虽然早已解决,但仲克勤望着躺椅上的孙女一脸愧疚。里屋内,一张布满蜘蛛网的课桌与孙女的身高实在太不匹配。
“我不想孩子以后跟我们一样没出息。”虽然当时条件艰苦,但对于儿子的课桌,仲克勤很是慷慨。这么多年过去了,这张课桌虽然已“老态龙钟”,但勉强还能使用。
仲克勤回忆,这套桌椅还是20年前儿子上小学时,仲克勤专门从林场买了两根木材,请来木匠,花了两天时间打的,光工钱就花了30多块,“那个时候桌椅的大小,都是按学校提供的尺寸来做,为让师傅做好一点,我请他吃饭,还请他喝酒。”
报名前晚才借到“水泥”课桌
9月1日早上6时许,居住在南岗村村尾平房内的一户人家已早早起床忙活起来。这一天是6岁的鲁思玲姐妹上学报名的日子。相对村里的其他小伙伴,姐妹俩算是幸运的,从出生起,父母一直待在村里,照顾着她们。
虽然只有五岁半,鲁思玲却格外乖巧懂事,洗漱完毕后就拿着抹布帮妈妈收拾家里,擦完堂屋的饭桌后,又仔仔细细将椅子上下抹了一遍。这一切做完了,思玲跑进里屋往自己书包里装了一瓶牛奶和一袋薯条,当然也不会忘了姐姐那一份。
因姐姐小学毕业,要到镇上读中学,她对姐姐很是不舍,特别是听奶奶说因路太远,以后姐姐一个星期只能回一次家后,思玲一早起来后就跟在姐姐后面形影不离。
思玲的课桌被绑在妈妈的踏板车上还滴着水,这是昨晚父亲问了几里地,好不容易才从村大队部附近的村民家借来的。
这张与思玲齐肩的课桌整整比她的年龄长3倍,因一直放在主人家的后院,后来又被主人砌房时拿来搭台,虽然当晚被父亲里里外外洗了又洗,刷了又刷,但水泥已渗入桌面,根本无法清除干净。
当天思玲是第一个到学校报名的学生,即使对比着周围七八张已破旧不堪的课桌,思玲仍对自己的课桌不太满意。由于椅子太矮,思玲坐上去后刚好只能露出下巴,另外由于木头老化又沾有水泥,将书包放进抽屉后,自己怎么也抽不开了,着急的她叫来在门外与村民聊天的妈妈,开始抱怨起来:“锁也锁不上,要是东西丢了怎么办?”



http://news.ifeng.com/society/2/detail_2012_09/03/17310867_0.shtml

校长借课桌成开学头等大事

南岗村教学点就读的是学前班与一年级的学生,学生读二年级时就得去镇上的中心小学。

临近开学的几天,校长仲复海也开始忙碌起来,学生的课本得去镇上拉回来,还有一部分学生家长打来电话,让帮忙找课桌的,为此他已跑了整整两天时间。

“这些孩子的家长都在外打工,家中只有年迈的老人。”虽然每年为借课桌伤透脑筋,但仲复海总是一口应承下来。今年因为教室里还有几张学生课桌,放暑假后学生家长没有搬走,他心想着与家长们打打商量,尽量将这些课桌留下来。

一个上午共有9名学生前来报名。从教30年,村里不少年轻人都是他的学生,现在他又担负起教育学生的孩子的重任。对于记者问及的今年学生人数究竟能有多少的问题,这让仲复海犯起了难。

在村里与已身为人母人父的学生碰面,仲复海往往不忘关心几句,问问家长孩子上学的问题,“可能是出于尊重,大多家长都说会来报名,但往往开学后许多都没有来。”仲复海说,外出打工的,不少将孩子接到了所在城市就读,而条件稍好的也是前往中心小学报名。因为报名还有一天,今年就读的学生具体有多少,他也只能靠往年的经验来估算,“学前班与一年级的学生加起来,应该不会超过20个。”

“他连声招呼都没打,凭什么给他。”当天除了接待报名的学生家长,还有一部分是来搬课桌的。虽然一再努力,但几乎没有村民愿意将课桌放在教室,仲复海十分无奈。学生们没有课桌,教学无从谈起,这仍是他的头等难题。

7岁女孩默默清洗课桌

报名的第一天,7岁的李向民由父亲开着摩托车送到了学校。父亲一手牵着她一手牵着弟弟,径直走进仲复海的办公室,为向民登记报了名。冷漠的父亲对女儿态度上的缓和,多少让记者有些欣慰,她也成了该班年龄最大的成员之一。

向民的父亲说,由于不太懂养殖技术,一个月前家里的母猪生病死了,七八个小猪娃也仅剩下一只,这对于本就贫困的家庭来说,无疑雪上加霜。

李向民依旧话语不多,父亲在给她报名时,她独自走到了教室里自己的座位上。其他小伙伴成群结队玩耍时,她在教室默默收拾起自己的课桌,她的课桌抽屉里很是杂乱,碎纸片、布料、塑料袋、小手链……她将这些垃圾一一清出教室,还从操场上捡来几片卫生纸,用水杯端来水,清洗着课桌表面。

不过,课桌抽屉里爬出的一只蜘蛛吸引了她极大的兴趣,她拿着一根小树枝,独自在教室里的每个角落翻找起蜘蛛来。谈到家中由她亲手喂大的母猪病死,向民似乎并不难过,自顾自地玩得很开心。

虽然年幼,但向民往往承担起家中很大一部分农活,以前家中的母猪一天得喂三顿,往往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割猪草,晚上放学回家依旧如此,自从母猪死后,她在家里的活也少了许多。但说起死去的小猪娃时,独自玩得兴起的向民突然停了下来,跑回座位上埋下头。看得出,对于死去的小猪,向民还是很有感情的。

探访2

地点:麻城市顺河镇长冲村村小

父母打工,奶奶扛桌去报到

“儿子媳妇都在外打工,我不操心咋办?”长冲村的汪奶奶提前做了准备,家里一大一小两个孩子的课桌老早都弄到了。

孙女汪涵今年6岁,已在村里的教学点读完了一年级,按照规定,二年级要到镇上的中心小学去读。因为离家太远,需寄宿在校,每周回来一次。汪涵一年级用的旧课桌现在留给3岁的弟弟汪子旗用,奶奶从亲戚家借来一张较新的给她。

记者看到,两张桌子不光新旧不同,个头也不一样。汪奶奶说,新桌子是亲戚家买的标准课桌,现在他家里孩子大了,没人用她就借了回来。旧课桌是汪涵爸爸上学的时候,家里找木匠给做的,“她爸爸用完了又给涵涵的堂哥用了几年,去年桌子又回到我们家,给涵涵用,她个子太小,我找人把桌子腿锯了一截。”

“嘀铃铃……”早上7点整,汪家的闹钟准时响起。吵人的闹铃并没有“喊醒”酣睡中的汪子旗,小家伙今天要去村小的学前班报名,奶奶必须在8点以前叫醒他。

50多岁的奶奶爬上床,轻轻拍打着他胖乎乎的脸颊,喊了好一阵,小家伙哼唧了两声,又睡着了。“旗旗,快起床,老师来了。”奶奶使出浑身解数,也没能叫醒他。

此时,汪涵已经洗漱完毕,开始整理书包。上午她要先和奶奶一起把弟弟送到学校,没有人送她去学校,邻居大婶家要送小孩到镇子上读书,顺带把她也捎上。

眼看着时钟的指针一点点逼近8点,奶奶最后强行把汪子旗抱下床,小家伙顿时哇哇大哭起来。奶奶管不了那么多,弄来水给他洗脸,接着盛饭给他吃。

8点半,一切准备就绪。奶奶弯下腰,慢慢扛起二三十斤重的课桌,汪涵吃力地抱起板凳,皱着眉头和奶奶一起朝学校走去。

汪家距离村小不过千米远,一路上,汪子旗蹦蹦跳跳走在最前面,汪奶奶在中间每走几步就要大喘一口气,撑不住了,便将桌子放在地上休息一会,汪涵跟不上奶奶的步子,总是落在最后面。不到4分钟的路程,她们连歇了3次。

实在借不到搬来茶几当课桌

记者随同汪奶奶来到村小教学点,进入教室,一股刺鼻的蚊香味儿直扑而来。原来教室的窗子没有玻璃,蚊虫太多,老师只得在一个教室里同时点上三四盘蚊香。

教室里,共有9张课桌,高低大小各不相同,唯一的共同点就是破旧。3岁小男孩汪良的母亲实在借不到课桌,便将自家的茶几搬到教室里给孩子用。相比之下,5岁的汪子怡要幸运得多,她在这里已经读了一年的学前班,因为这学期要来续读,课桌就一直放在教室里。子怡的父母都在广东东莞打工,汪爷爷和老伴在家里照顾她。

“这张桌子用了24年了,她姑姑、爸爸和叔叔都用过,木头做的,很结实。”汪爷爷说。

汪爷爷说,当年子怡的爸爸读书的时候,村小还是一所完全小学,有六个年级和一个学前班,200多名学生,7位老师。虽然也是自备课桌,但课桌样子大小基本是相同的。那是因为学校每年在开学通知书上都会注明,要求家长为学生准备桌椅,“上面还告诉了桌椅的尺寸,都得按照那个标准来做。”

但从1996年开始,村里的学生越来越少,长冲村小的六年级被撤走,到了2008年,整个学校只剩下了一年级,且还是和学前班在一起的复式班。学生少了,原来每家每户都有一套的桌椅被亲戚们借来转去,由于各村小桌椅标准不同,导致现在孩子们借来的桌子差异很大。

当天上午,在教室左后方的一个角落里,村小唯一的老师兼炊事员向明秀正在给孩子们登记报名。到了中午12点,班里一共来了8个孩子,其中5个是3岁-5岁的小孩,只能归入学前班。学前班不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列,一学期400元,餐费300元,保险费50元。一年级学生,免学费,只交餐费和保险费共350元。

登记报名的时候,有学生家长跟老师咕哝了几句,意思是餐费比去年贵了一百多,能不能少一点。向老师很为难地拒绝了:“今年,大米油盐酱都涨了价,多收的钱是保证孩子们吃好。要不然我就得自己贴钱,我一个月工资也才600元,也要生存养家,希望你们能理解。”

对比

不背课桌的代价

私立学校读9年花掉十来万

在长冲村,不愿让孩子背着课桌去上学的家长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即送至麻城市内的私立中小学就读。不过在那里每年1-2万的高额学费,不是每个农村家庭都能负担得起。

14岁女孩汪涵算得上村里唯一的“个案”。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她就被送到麻城市的一所私立小学读书,直至2012年初中毕业,前后花费近11万元。

9月1日上午,汪涵的母亲余杏红将家里的茶几搬到教室里,给3岁的儿子当课桌,姐弟俩的读书待遇可谓“天壤之别”。余杏红说,丈夫汪安居曾在该小学当过两年老师和两年校长,后来迫于生活压力下海打工、从商。“他读书的时候成绩很好,但是家里穷,供不起,所以就把读书的希望都寄托在闺女身上,花再多的钱都要培养她。”

汪涵一年级在麻城市博达私立小学读书,每年花费1万元左右。小学毕业后,汪涵又被送到市内的华英中学,这是一所半公半私的学校,一年下来所有开销至少得1.5万元。照此计算,汪涵9年间共花费10.5万元。今年上半年,在初中升高中的考试中,汪涵没能按照父母的意愿考取麻城一中,而被市二中录取。

“知道成绩的那天,我跟她爸爸非常难受,为了培养她,我们花了那么多钱,送她去好学校。唉……”当着女儿的面,余杏红长叹了一口气,她还说,如果汪涵在二中不努力,将来考不上二本以上的大学,就不打算继续供她读书了。“她弟弟才3岁,我们没那么大能力都送到私立学校读,先让他在村里念吧。”
这是中国吗 ?  

这是21世纪中国吗  ?


这让每年三公消费上W亿的公污猿类情何以堪啊  ?


稍微接触下,真的是一声叹息,我也混迹超大,还算有点良知
每年教育部专项资金很大一部分都没落到实处而落入私囊或被挥霍
湖北在国内教育还算可以的了,看看安徽,河南,云南,贵州这些地方
那更吐血了
还带茶几,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错嘛
彭总关帝神 发表于 2012-9-3 18:15
还带茶几,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错嘛
神一样的回复,你应该在2楼~~!

我真是被气笑了~~!不过这样回帖好象情商很高效果也不错的说。
大量的农民共涌入城市打工,大量的随迁子女就读都是问题
拿上海而言,外地子女无论是上幼儿园,小学,还是中学
你只有三种途径,一种是有房产证,打工有几人能在上海买得起房
第二个是托关系,也要花费一笔,第三直接拿钱,本地小学直接开价1万起
而上不了本地小学的外地子女怎么办呢?
只能就读那些民办小学和民办幼儿园,在前几年强制关闭了不少民办小学后
现在就连民办小学都容纳不下外地子女了,甚至连民办小学都要托关系才能进入了
而当地政府对于民办小学的态度是随你怎么教学,只要不出篓子就行了
只要做到这个,教学质量无所谓
我们常说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
可是人心肉长的,谁不希望子女获得好的学习环境,不希望子女出人头地
真希望政府重视这块,上海这么多外来务工人员,必然有大量随读子女
如何做好这些随读子女的教育工作,我觉得是件重要的事情
哎,歧视,从歧视农民工到歧视农民工子女了
麻城  区位还不错的,但是发展不行,跟人的素质和观念有关。

穷乡僻壤(其实也不算偏僻)和发达地区真是天壤之别啊。
面对这样的教育,县教育局长应引咎辞职。
火狐入水 发表于 2012-9-3 18:24
神一样的回复,你应该在2楼~~!

我真是被气笑了~~!不过这样回帖好象情商很高效果也不错的说。
他说的没有错
麻城在中国不算很穷的地方 老百姓生活还可以
但就是这样的地方 一分钱都不肯投给教育
chchc 发表于 2012-9-3 18:25
大量的农民共涌入城市打工,大量的随迁子女就读都是问题
拿上海而言,外地子女无论是上幼儿园,小学,还是 ...
不知道你是不是上海的,现在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是享受义务教育的,只要暂住证即可,根本不需要走后门、或者多付钱的。你可以到上海的小学去看看,很多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早就超过了本地的小孩。可以上海在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读书的问题上绝对比北京、广州等同样的城市要好。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吗?肯定是谣言。
  再穷不能穷教育?
我也觉得 这是谣言 中国有那么穷 每年的gdp 不是很高的吗
简直是两个国家的事,这个国家要完蛋了吗
俺是小马甲 发表于 2012-9-3 20:27
他说的没有错
麻城在中国不算很穷的地方 老百姓生活还可以
但就是这样的地方 一分钱都不肯投给教育
谢谢,受教了!

其实这些有学上的孩子已经算好的了,怎么说也还在接受教育。

广东的贫困山区县城(其实那里的生活物价很多比深圳还贵)一半的中学生上不了高中,老子去嫖进房来的xx居然是女儿~~
带过扫帚上学的路过
ROCKYMAN 发表于 2012-9-3 21:35
带过扫帚上学的路过
曾经也带过扫帚,但那是二十年前。现在还这样真悲剧,不是学生悲剧,是。。。。
raylie 发表于 2012-9-3 20:35
不知道你是不是上海的,现在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是享受义务教育的,只要暂住证即可,根本不需要 ...
这个真心不错,要赞!
snuxiaohua 发表于 2012-9-3 22:12
曾经也带过扫帚,但那是二十年前。现在还这样真悲剧,不是学生悲剧,是。。。。
握爪,20年前水桶,扫把,铁铲、锄头(种树)
坐等厦夶们进来骂记者
20年前上学确实带过桌椅
现在过去了20年,我们的孩子还要带桌椅
可悲可叹
火狐入水 发表于 2012-9-3 23:09
这个真心不错,要赞!
绝对属实,不过这估计也就有钱的东部地区才行,要不财政压力太大。我是江苏的,我们这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也是凭暂住证或者用工合同就可以在辖区享受义务教育,待遇也和本地学生相同,免学费、书本费、杂费。当然一分钱不交那是不可能滴,神马课外辅助教材,午餐费啥的还是要给滴,平均一学期800元吧。
raylie 发表于 2012-9-3 20:35
不知道你是不是上海的,现在在上海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全部是享受义务教育的,只要暂住证即可,根本不需要 ...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拿上海外来务工最多的闵行区来说
你说的简直是天方夜谭,青浦区也没有这个可能
zcw 发表于 2012-9-4 11:20
绝对属实,不过这估计也就有钱的东部地区才行,要不财政压力太大。我是江苏的,我们这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 ...
浙江那边也可以,但是可惜的是上海这边不可能
外地子女上本地公立学校,不走关系是没有那个可能
chchc 发表于 2012-9-3 18:31
真希望政府重视这块,上海这么多外来务工人员,必然有大量随读子女
如何做好这些随读子女的教育工作,我觉 ...
城市只想要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别的都不想管

中国这些年的发展
很大部分是建立在这些人的各种牺牲上
血腥的原始积累

chchc 发表于 2012-9-4 11:31
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拿上海外来务工最多的闵行区来说
你说的简直是天方夜谭,青浦区也没有这个可能
...
这个是绝对可能的事情。上海现在每年都要见几十所学校,要知道上海是全国计划生育最好的地区,每年的户籍人口都是负增长的。建这么多学校就是为了解决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上学。当然由于现在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越来越多,有可能某些小孩上不了公办学校,但是大多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还是能上公办学校的。这个你随便走进几所学校问问即可,或者看看网上的新闻即可。
最大侠 发表于 2012-9-4 11:40
城市只想要农村年轻力壮的劳动力
别的都不想管
是啊,上海本地户口就读没问题,有关系有经济条件的也没有问题
但是恰恰是那些最底层的务工者,从民二代到民三代代代民工下去
毕竟城市发展外来务工者也付出血与肉,不能如此冷漠

raylie 发表于 2012-9-4 11:47
这个是绝对可能的事情。上海现在每年都要见几十所学校,要知道上海是全国计划生育最好的地区,每年的户籍 ...
咱们不争这个,上不上不干咱什么鸟事,我就这个新闻说下自己的看法
可能因为自己是外来者带了自己的主管情绪在里面
但你说外地子女上的了本地公立小学,我也不争,确实有,走后门拿钱你进得去
认识老师认识校长,认识镇长,认识街道啥子你走关系确实能进的去
啥也没有的,进不进得去只有天知道了
chchc 发表于 2012-9-4 12:01
咱们不争这个,上不上不干咱什么鸟事,我就这个新闻说下自己的看法
可能因为自己是外来者带了自己的主管 ...
呵呵,上海那么多能进公办学校读书的小孩家长都有门路吗?我只是拿事实说话,事实就是:上海的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都可以上公办学校,不需要门路,不需要额外收费。当然你硬要不信我也没办法。
raylie 发表于 2012-9-4 12:06
呵呵,上海那么多能进公办学校读书的小孩家长都有门路吗?我只是拿事实说话,事实就是:上海的大部分外来 ...
你去查查郊区每个镇有多少所民工子女学校,再来跟我谈这个问题
每个镇的本地公立小学接纳了多少民工子女,行不行
我不是今天才来的上海,97年香港回归就来了
不是瞎扯的年龄了
chchc 发表于 2012-9-4 12:11
你去查查郊区每个镇有多少所民工子女学校,再来跟我谈这个问题
每个镇的本地公立小学接纳了多少民工子女 ...

记者23日从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织召开的素质教育情况介绍会上获悉,今年秋季开学时,上海42万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将全部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目前,全市97.3%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已享受免费义务教育。其中,近七成的学生在公办学校内就读,其余则在民办学校就读。

  据介绍,2009年上海投入36.9亿元用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读公办学校。目前全市18个区县里已有15个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00%享受免费义务教育。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尹后庆表示,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学质量将是重中之重。今年秋季开始,他们都将和其他上海本地学生一样全部使用上海教材
这条是2009年的新闻,当时就有近七成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进入上海的公办学校读书了,现在这个比例只高不低,当然你一定认为是假新闻的话,那我也没办法了。
事情其实是并校问题,教育资源都投在县中心小学去了,楼上都讨论什么啊?
你应该问一下有不有辍学的。
彭总关帝神 发表于 2012-9-3 18:15
还带茶几,说明老百姓生活水平不错嘛
和谐的阳光打在脸上,每一个杯具都笑开颜
chchc 发表于 2012-9-3 18:25
大量的农民共涌入城市打工,大量的随迁子女就读都是问题
拿上海而言,外地子女无论是上幼儿园,小学,还是 ...
你也要看清一点, 北上广这些特大城市的容量也是有限的, 这些城市的人口已近上限。交通到处拥堵,楼房价格高涨,幼儿园 小学入学困难,医院天天爆满! 如果完全的不设限, 整个城市的运转都会受到影响, 甚至瘫痪。 现在的问题是要在各地都加快城镇化建设, 吸纳更多人。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因为一个新书包给谁背的问题 姐弟俩互不相让,直到吃早饭的时候依然带有很大情绪。王筝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新学期第一天,几个先来报到的孩子在跟着家长缴纳学杂费。王筝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2012年9月1日,湖北麻城长冲村,讲台上,作业本、教科书,板擦、小刀,粉笔头,自制树枝教具。王筝 摄 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ROCKYMAN 发表于 2012-9-3 21:35
带过扫帚上学的路过
我还带过砖头上学的哩,某年学校要建设花园,规定每个学生每天必须带一块砖头上学。

我们上哪里找砖头去啊?于是学校后面的围墙就开始出现应该洞,还每天都在变大,后来学校自己取消这个规定了
论苦,可能不如我们那个时代苦,可是我们那个时代的苦,今天还有孩子在吃,是谁的问题?
我上一年级那会,板凳坏了,自己带回家修。